中药壁虎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中药壁虎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中药壁虎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中药壁虎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刘菲,王建刚,席守民,马晓娟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壁虎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移植瘤小鼠S180肉瘤模型,将50只雌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环磷酰胺组、壁虎高组、中组、低组共5组,分别给于生理盐水灌胃1次/d,CTX(100 mg/kg)腹腔注射1次,壁虎高、中、低组(13.5,9,4.5 g/kg),每天灌胃1次。14 d后,称取荷瘤小鼠瘤重、胸腺重、脾脏重,计算抑瘤率、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观察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血红细胞实验指标;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蛋白表达,TU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中药壁虎可抑制小鼠肉瘤S180 生长,高、中、低组抑瘤率可达49.8%,52.8%,43.1%;对免疫器官无影响;可降低肿瘤组织VEGF,bFGF蛋白的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结论中药壁虎有抗肿瘤活性,其抗肿瘤的部分作用可能通过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及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而实现。

【关键词】中药壁虎小鼠肉瘤S18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anti-tumor action of Gecko and its mechanism.MethodsThe transplanted tumor model of the mouse S180 sarcoma was established.Fifty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ive groups,the control group,the CTX group,the Gecko group(high dose,middle dose,low dose).They were treated respectively with oral administration of saline,and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CTX 100 mg/kg only one time,oral administration of Gecko in doses of 13.5,9,4.5 g/kg,one time a day.After 14 days,the anti-tumor activity was evaluated by tumor tissue weighing. The impact on immune organ was detected by accounting thymus index, spleen index and the number of peritoneal macrophage which phagocytose chicken red blood cells.The protein express of vascular endothelin growth factor(VEGF) and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 were detected by SABC immunohistochemistry. The cell apoptotic rate was detected by TUNEL method.ResultsChinese medicine Gecko could obviously inhibit S180 sarcoma of mice,the inhibiting rate was 49.8%,52.8%,43.1% ,it had no impact on immune organ.It could reduce VEGF and bFGF protein expression in tumor tissue and induce tumor cell apoptosis.ConclusionChinese medicine Gecko has anti-tumor activity and its mechanism might be related to

induction of tumor cell apoptosis and the down-regulation of protein expression of VEGF and bFGF.

Key words:Chinese medicine Gecko;S180 sarcoma of mouse;Vascular endothelin growth factor;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壁虎又称为守宫、天龙等。为壁虎科动物无蹼壁虎或多痣壁虎,多疣壁虎及其它几种壁虎的干燥全体,壁虎产于全国各地,性味寒,主要成分含马蜂毒类物质及组织胺类、蛋白质等,有攻毒疗疮、散结止疼、活血化瘀之效。近年来多作丸、散、膏等剂型入药,临床多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1]。本文旨在用移植性肿瘤整体动物研究方法,观察中药壁虎的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药品与试剂

中药壁虎购自安徽省亳州市永刚饮片厂有限公司。将壁虎干燥全体研磨成细粉干燥保存。用0.2%羧甲基纤维素将壁虎粉稀释成混悬液备用。环磷酰胺购自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H32020857)。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TUNEL法),VEGF、bFGF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DAB显色试剂盒均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 1. 2 动物及瘤株试验所用昆明种小鼠由河南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0001350 ),体重(26±2)g,均为雌鼠。小

鼠S180肉瘤的种鼠由河南省医科所提供。

1. 2 方法

1.2.1 中药壁虎对小鼠S180移植瘤的抑制作用观察无菌抽取接种7 d 的小鼠S180腹水,用生理盐水稀释成8 ×106·L-1细胞悬液,每鼠右前腋皮下接种0.2 ml ,24 h 后将小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CTX组、中药壁虎高(13.5 g/kg)、中(9 g/kg)、低(4.5 g/kg)3个剂量组共5 组,每组各10 只,每日小鼠称重后,阴性对照组根据体重按0.2 ml/10 g用生理盐水灌胃1次,环磷酰胺(CTX)按100 mg/kg第1天腹腔注射1次,壁虎组用0.2%羧甲基纤维素稀释至高(0.675 g/ml)、中(0.45 g/ml)、低(0.225 g/ml)浓度混悬液,按0.2 ml/10 g根据体重每天灌胃一次,共14 d。14 d 后小鼠称重,眼眶取血计数白细胞数,脱臼处死取瘤块称重。

肿瘤抑瘤率= (对照组平均瘤重- 给药组平均瘤重)/ 对照组平均瘤重×100 %[2]

1.2.2 中药壁虎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按上述方法对小鼠S180移植瘤的抑制作用观察14 d 后,处死动物取胸腺、脾脏称重。胸腺指数=胸腺重/体重,脾脏指数=脾脏重/体重[3];观察荷瘤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4],对小鼠S180移植瘤的抑制作用观察第14天,用药后2 h每鼠腹腔注射5%鸡红细胞0.4 ml,12 h后处死动物消毒腹部,剪开皮肤,经腹腔注入生理盐水2 ml,转动固定板1 min,然后抽取腹腔液1 ml滴涂于干净载玻片,置于37度的孵箱中温育30 min,以丙酮-甲醇液(1∶1)固

定5 min,再用4%姬姆萨瑞特氏液染色5 min,用蒸馏水漂洗晾干。在油镜下计数200个巨噬细胞中吞噬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数及每个巨噬细胞中被吞噬的红细胞数,按下公式计算:

吞噬百分率(%)=吞噬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数/200个巨噬细胞×100 %

吞噬指数=被吞噬的鸡红细胞总数/200个巨噬细胞

1.2.3 小鼠S180肉瘤组织病理学变化肿瘤组织用10%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常规HE染色,光镜观察肉瘤组织病理变化。

1.2.4 VEGF,bFGF蛋白表达的检测

用SABC免疫组化法,操作步骤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苏木素复染细胞核,将已知的阳性切片作阳性对照,以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VEGF及bFGF判定与分析:凡细胞浆、细胞膜出现棕黄色颗粒或均质样棕黄色结构者为VEGF或bFGF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免疫组化染色评分按Rahman等[5]的方法进行,评分标准是:根据着色细胞的比例(染色范围)及染色强度,染色范围(阳性细胞比率)分为0~4级,阴性为0分;阳性细胞1%~25%为1分;25%~50%为2分;51%~75%为3分;76%~100%为4分。染色强度划分为0~3级,阴性为0分;弱阳性为1分;中等强度为2分;强阳性为3分;两者得分相加为最后得分。

1.2.5 细胞凋亡率检测

用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TUNEL)法检测[6],小

鼠肉瘤石蜡切片常规脱蜡,操作步骤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苏木素复染细胞核,将已知的阳性切片作阳性对照,以不含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的标记液处理的切片作阴性对照,细胞核中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细胞,随机选10个视野,每个视野观察100个细胞,计数阳性细胞数,计算凋亡指数(apoptoticIndex,AI)AI(%)=阳性细胞计数/观察细胞总数×100%。

1.2.6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采用±s表示,应用SPA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多组间数据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壁虎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

由表1可知壁虎组各组瘤重明显降低,高、中、低组抑瘤率分别为49.8%,52.8%,43.1%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说明壁虎有抗肿瘤活性。从白细胞计数结果显示各用药组白细胞数均有所降低,以环磷酰胺组降低明显(P0.05),壁虎各组也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表1 各组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略)

2.2 壁虎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见表2。可知CTX组与对照组相比,胸腺指数与脾脏指数明显降低(P0.05),壁虎各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吞噬百分率与吞噬指数方面,CTX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壁虎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说明中药壁虎没有增强荷瘤小鼠的

免疫功能作用。表2 各组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略)

2.3 小鼠S180肉瘤组织病理学变化

见图1。经HE染色后镜下观察,可见瘤组织呈巢状或片状生长,肿瘤细胞密集排列,细胞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细胞核大小不一,核质比例增大;染色质呈颗粒状,分布不均匀,可见不对称性,多极性核分裂等病理性核分裂象。生理盐水组肿瘤细胞生长旺盛,核固缩较少,片状坏死区面积较小,此外癌巢间微血管丰富。环磷酰胺组有大片的细胞坏死区。壁虎各组均可见不同程度的片状坏死区,瘤组织内及其周围微血管均减少。

2.4 壁虎对小鼠S180组织VEGF,bFGF蛋白表达的影响

见图2~3及表3。VEGF及bFGF免疫阳性细胞在核周胞质(包括核膜)及细胞间质出现特异性片状或颗粒状棕黄色着色, 由表3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VEGF,bFGF蛋白在小鼠S180肉瘤组织中呈高表达,环磷酰胺及壁虎各剂量组可降低VEGF,bFGF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2.5 壁虎对小鼠S180肉瘤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见图4及表3。凋亡细胞因其3’-OH断裂的末端可被TUNEL 试剂特异性原位标记,表现为核阳性染色,呈棕黄色,正常细胞不能被标记。结果见表3环磷酰胺治疗组的凋亡率最高,其次为壁虎治疗组,两组的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表3 各组小鼠S180肉瘤组织VEGF,bFGF蛋白表达及肉瘤细胞的凋亡率(略)

3 讨论

壁虎虽未载入《中国药典》,但多年临床实践表明,壁虎的单味药及复方治疗肿瘤均有一定的疗效,尤其对食道癌、胃癌、肝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明显。壁虎的炮制在《圣惠方》就有:“捣罗为末”。《医学纲目》中有:“烘干”的记载[7]。但现在基本上为生用和制用两种壁虎炮制方法。有关单味壁虎的药理作用研究很少,近几年鲜壁虎的基础研究已有报道[8],但干壁虎的基础研究未见报道。本实验以干壁虎为研究对象,建立移植性肿瘤动物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壁虎有抗肿瘤活性;研究同时我们又对壁虎3 个剂量组的白细胞数、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而CTX组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明显。我们在对小鼠终末与开始的体重进行比较,壁虎各剂量的治疗组与对照组体重均增加,而CTX组体重下降。说明壁虎与CTX比较毒性反应较低。

传统中药抗肿瘤的机制为“扶正祛邪”。“扶正”——增强机体免疫力、“祛邪”——杀伤肿瘤细胞[9],现认为中药在抗肿瘤方面有多途径,多靶点的特点。本文通过对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荷瘤小鼠吞噬细胞吞噬指数及吞噬百分率的研究统计表明壁虎不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说明壁虎的抗肿瘤机制不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实现的。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和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是现在研究抗肿瘤作用最重要的两条途径。在抗肿瘤药物治疗过程中,细胞凋亡是一种重要机制,因为大多数抗肿瘤药物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来发挥它们的抗肿瘤效应;血管生成与肿瘤发展、转移、预后密切相关,抗肿瘤生成的治疗策略是对肿瘤血管调控因子及其作用环节进行干预,因此抗血管生成

现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9]。VEGF和bFGF是最重要的血管生成刺激因子,其中VEGF是连接新生血管形成各个网络的枢纽,它是目前发现的最为强大、专一的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的因子,VEGF表达增强会诱导产生大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血管;bFGF是另一种重要的促血管生长因子,它由肿瘤细胞、巨噬细胞产生由细胞外基质释放,并以旁分泌或自分泌方式发挥作用,它可上调一些重要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如VEGF、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等的表达[10]。为了解壁虎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本实验对小鼠肿瘤组织进行细胞凋亡及VEGF、bFGF蛋白的测定,结果表明,壁虎可促进细胞的凋亡,减少VEGF、bFGF蛋白的表达,说明其机制可能与促进凋亡,抗肿瘤血管新生有关。

综上所述,干壁虎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毒性反应小。抗肿瘤机制可能与促进凋亡,抗肿瘤血管新生有关。

【参考文献】

[1]陈明,黄坚航.中药壁虎的现代化研究进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1,3(4):53.

[2]刘建文.药理实验方法学-新技术与新方法,第1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3.

[3]孙燕.扶正中药的临床和实验研究[J].中华微生物和免疫学杂志,1993,3(4):211.

[4]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04.

[5]RohmanA,Dhar DK,YamagnchiE,et al.Coexpression of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and cox-2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surrounding liver,possible involvement of cox-2 in the angiogenesis of hepatitis Cvirus positive case[J].Clin Can Res,2001,7(5):1325.

[6]SHRIDAN M T,COOPER R A,WESTC M,etal.A hign ration of apoptosis to prolifemiation correlates with improved survival after mdiother apy forcervical adenocaicinoma[J].Jradia oncol Biol Phys,1999.44(3):507.

[7]骆洪道.壁虎炮制刍言[J].中国中药杂志,1996,21(1):27.

[8]杨金霞,王学美.壁虎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14(24):2428.

[9]姚志华,王琴,吕圭源.中药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J].

现代肿瘤医学,2006,4:503.

[10]GururajA E,Belakavadi M,Venkatesh D A,etal.Molecular mechanisms of anti angiogenic effect of curcumin [J].Biochenr Biophys-Res-Commun,2002 Oct4, 297(4):934.

抗肿瘤中药研究现状

抗肿瘤中药研究现状 【摘要】中药因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扶正固本等功效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可作用于肿瘤发生、发展的多个环节,具有多靶点、多环节、多效应的特点。主要从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等方面对中药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中药;抗肿瘤作用;作用机制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中药可作用于肿瘤发生、发展的多个环节,具有多靶点、多环节、多效应的特点,其在抑制、杀伤肿瘤细胞、改善症状与体征,以及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延长患者生存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其具有不良反应低,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其抗肿瘤活性已得到国际公认,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就中药抗肿瘤作用及其主要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1 肿瘤病因、病机 肿瘤在中医中属“积聚”范畴,历代诸家均有论述。《难经·五十五难》中“故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病不离其部”;《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中“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 祖国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产生都离不开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是指人体正气虚衰,脏腑失调,气血失和以及七情内伤;外因指六淫之邪和疫戾之气,当人体正气虚衰,邪气乘虚而入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恶性肿瘤的病因病机主要是阴阳失衡、气血不调、五脏之气紊乱,致使外来邪气乘机而入,破坏了五脏正常的生理功能,损耗人体精、气、血、津液等物质基础,引起气滞、血瘀、痰凝、湿停、毒聚等病理变化,即气血虚衰、气滞血瘀、痰凝湿聚、热毒内蕴、脏腑失调、经络瘀阻。 2 抗肿瘤中药功效与药理研究 根据恶性肿瘤的病因病机,中药治疗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分别施以扶正固本、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理气行滞、清热解毒等不同方法。 2.1 扶正培本与增强免疫《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素问·汗法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医宗必读》中提出“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灵枢·五变》曰:“余闻百疾之始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人腠理?或为留痹,或为积聚。”《外证医寨》则明确提出“正气虚则成岩”。因此,扶正培本治疗法则“补之、调之、和之、益之”是防

中医中药抗癌作用机制

中医中药抗癌作用机制 恶性肿瘤一直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人类在与疾病作斗争的岁月中,也一直在与肿瘤作斗争,在漫长的时光里,总在追寻着如何战胜癌魔的法宝。我国的传统医学几千年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较为系统的肿瘤发生的病因、病机、理法方药理论,并积累了中草药防癌、治癌的丰富经验。 从中医角度上讲,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皮肉筋骨、五官诸窍,都是通过经络与内在的五脏六腑相连,身体上任何局部的病变都影响到全身;内在脏腑的病变可以反映于体表,体表的病理变化涉及到内在脏腑。 中医对肿瘤的认识从整体观念出发,肿瘤是人体内的一部分,属于病理产物,不是突然起病或无中生有,而是在人体内部病理变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表现出来的。古代医家关于肿瘤发生的病因理论和病机学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将抗肿瘤药物分成清热解毒类、活血化瘀类;利湿祛痰类、软坚散结类、以毒攻毒类、扶正培本类等。 过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医药与肿瘤的斗争,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广泛运用,国内外的科学工作者们都在努力寻找有效的抗癌物质和方法,中医中药成为其中的一个热点。中医药抗肿瘤机制逐渐被深入发掘和明了,为推进人类抗肿瘤斗争作出新的贡献。 中医中药抗癌作用机制一直是医学界引人注目的课题。以往多从消除肿瘤这一角度来寻找治疗方案。近年来,我国抗癌治疗中重视了研究中医、西医在抗癌治疗中各自的特点,发挥了中医所长,使癌肿疗效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相关的中医药抗肿瘤研究也进一步地深入开展。 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中药抗肿瘤作用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细胞毒类药物,即对癌细胞具有直接杀伤作用,主要含有天然抗癌活性成分,可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这类药物如:马蔺子及马蔺子甲素、莪术与莪术醇、榄香烯、斑蝥及斑蝥素、冬凌草及冬凌草素、青黛及靛玉红、藤黄及藤黄酸、苦参碱、蟾素、鸦胆子油、三尖杉酯、喜树碱等。 第二类是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生物反应调节剂样作用的药物,即通过调节脏腑气血阴阳的失衡,改善机体全身的病理状态,增加机体自身的抗病力,如刺五加、木耳、香菇、猪苓、茯苓、云芝多糖、黄芪、人参、淫羊藿、薏苡仁等均属此类。其中有些药物的多糖类成分是属于免疫促进剂,携带特有的信息,易被遭受肿瘤细胞作用的机体正常组织细胞所识别,从而增强机体对肿瘤的特异免疫功能,使受损的免疫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象黄芪、人参、淫羊藿等药物及其所组成的复方则类似于生物反应调节剂样作用,又称适应原样作用,通过作用于机体相对的调控物质,相当于中医所说的阴阳二象,针对患者的功能状态进行均衡调适,达到抗肿瘤的目的。

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

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 1.细胞生物学机制 几乎所有的肿瘤细胞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与细胞增殖有关的基因被开启或激活,而与细胞分化有关的基因被关闭或抑制,从而使肿瘤细胞表现为不受机体约束的无限增殖状态。从细胞生物学角度,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者导致肿瘤细胞死亡的药物均可发挥抗肿瘤作用。 2.生化作用机制 (1)影响核酸生物合成:①阻止叶酸辅酶形成;②阻止嘌呤类核苷酸形成;③阻止嘧啶类核苷酸形成;④阻止核苷酸聚合;(2)破坏DNA结构和功能;(3)抑制转录过程阻止RNA 合成;(4)影响蛋白质合成与功能:影响纺锤丝形成;干扰核蛋白体功能;干扰氨基酸供应;(5)影响体内激素平衡。 烷化剂烷化剂可以进一步分为: 氮芥类:均有活跃的双氯乙基集团,比较重要的有氮芥、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CTX)、异环磷酰胺(IFO)等。其中环磷酰胺为潜伏化药物需要活化才能起作用。目前临床广泛用于治疗淋巴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对乳腺癌、肺癌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该药除具有骨髓抑制、脱发、消化道反应,还可以引起充血性膀胱炎,病人出现血尿,临床在使用此药时应鼓励病人多饮水,达到水化利尿,减少充血性膀胱炎的发生。还可以配合应用尿路保护剂美斯纳。 亚硝脲类:最早的结构是N-甲基亚硝脲(MNU)。以后,合成了加入氯乙集团的系列化合物,其中临床有效的有ACNU、BCNU、CCNU、甲基CCNU等,链氮霉素均曾进入临床,但目前已不用。其中ACNU、BCNU、CCNU、能通过血脑屏障,临床用于脑瘤及颅内转移瘤的治疗。主要不良反应是消化道反应及迟发性的骨髓抑制,应注意对血象`的观测,及时发现给予处理。 乙烯亚胺类:在研究氮芥作用的过程中,发现氮芥是以乙烯亚胺形式发挥烷化作用的,因此,合成了2,4,6-三乙烯亚胺三嗪化合物(TEM),并证明在临床具有抗肿瘤效应,但目前在临床应用的只有塞替派。此药用于治疗卵巢癌、乳腺癌、膀胱癌,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注意对血象定期监测。 甲烷磺酸酯类:为根据交叉键联系之复合成的系列化合物,目前临床常用的只有白消安(马利兰)。临床上主要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主要不良反应是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个别病人可引起纤维化为严重的不良反应。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停药,更换其它药物。 其他:具有烷化作用的有达卡巴嗪(DTIC)、甲基苄肼(PCZ)六甲嘧胺(HHN)等。环氧化合物,由于严重不良反应目前已被淘汰。 抗代谢药物抗代谢类药物作用于核酸合成过程中不同的环节,按其作用可分为以下几类药物: 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氟尿嘧啶(5-FU)、呋喃氟尿嘧啶(FT-207)、二喃氟啶(双呋啶FD-1)、优氟泰(UFT)、氟铁龙(5-DFUR)。 抗肿瘤作用主要由于其代谢活化物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干扰了脱氧尿嘧啶苷酸向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转变,因而影响了DNA的合成,经过四十年的临床应用,成为临床上常用的抗肿瘤药物,成为治疗肺癌、乳腺癌、消化道癌症的基本药物。 不良反应比较迟缓,用药6-7天出现消化道粘膜损伤,例如:口腔溃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一周以后引起骨髓抑制。而连续96小时以上粘腺炎则成为其主要毒性反应。临床上如长时间连续点滴此类药物应做好病人的口腔护理,教会病人自己学会口腔清洁的方法,预防严重的粘膜炎发生。

中药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中药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学生姓名 学号 类型网络教育 专业 层次 指导教师 日期

目录 摘要 (3) 一、绪论 (4) 二、胃癌 (4) (一)大蒜素 (4) (二)白英 (4) 三、肝癌 (5) (一)大蒜素 (5) (二)苦参碱 (6) 四、胰腺癌 (7) 五、其他 (7) 六、结论 (8) 附录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1)

中药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摘要 肿瘤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存在严重影响到人类的健康。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基本上多是采用西医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而随着中医药的逐渐发展,在治疗肿瘤领域,中医药的治疗优势越发凸显。经过长时间的临床研究证实,在研究抗癌药物时,从不同的植物当中萃取天然的抗肿瘤活性物质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采用我国传统的中医疗法对癌症进行治疗时,增效减毒的作用尤为明显。特别是最近几年,通过一系列研究发现,将癌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之后,以中药对其进行试验可以发现具有很强的一直肿瘤生长的作用,同时能够帮助患者提高其机体棉衣功能,并且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本文主要以胃癌、肝癌、胰腺癌以及其他肿瘤疾病等为例对中药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药;抗肿瘤;研究进展

一、绪论 肿瘤是全球疾病致死的重要元凶之一,癌症则是属于恶性肿瘤。目前治疗肿瘤的手段主要是西医治疗,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等等。但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大,长期应用易产生耐药性;中医中药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具有多靶点、多环节、多效应的作用特点。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中医中药的治疗手段是调动机体免疫功能和整体抗病能力的新的全身治疗方法,越来越多的中药天然有效成分及其提取物被发现有助于治疗肿瘤等疾病,不良反应少,不易产生抗药性,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干预性好[1]。本文以胃癌、肝癌、胰腺癌等疾病为例,综述了中药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二、胃癌 在临床消化道肿瘤当中,胃癌是其中一种最为常见的肿瘤,并且在所有恶性肿瘤当中,其发病率居于首位,因此也对人类的健康形成了极大的威胁。这种肿瘤的发病原因有多种,地域环境、癌前病变、饮食习惯、基因、遗传甚至幽门螺杆菌感染等都有可能导致胃癌的产生。 (一)大蒜素 大蒜可以对胃癌细胞直接产生抑制迁移、抑制增殖的作用,同时还能对胃癌细胞进行诱导,从而使其不断凋亡。此外,大蒜还能防止致癌因子的形成,这也能够帮助人们有效减少胃癌的发生。我国一些学者充分借助MTT、Western blot 以及RT-PCR等方式对胃癌细胞的形态进行观察,并且对P38和Caspase-3蛋白和基因的表达进行观察[2]。研究表明,大蒜素能够有效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的生长,这一现象的产生则很可能是因为在大蒜素的作用下,P38的表达量以及Caspase-3表达量的增加,从而对胃癌细胞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此外,还有部分学者在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迁移变化情况进行研究时,主要借助的是划痕伤口愈合法。要想对大蒜素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作用机制进行观察,可以充分借助MTT方法完成。试验证实,大蒜素可以有效抑制胃癌

抗肿瘤中药

抗肿瘤中药的临床应用 恶性肿瘤是常见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据卫生部统计20世纪90年代我国肿瘤发病率已上升为0.127% ,有人预测2005年北京地区肿瘤发病率比1977年增加15%以上。由于肿瘤患者人数呈总体上增加趋势,年龄呈年轻化趋势,临床上对于抗肿瘤药的需求量急剧上升。抗肿瘤药的年平均增长率高于12% ,大大高于全球其它大类药物的年平均8%的增长。 40余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模式已逐步形成,中药在控制肿瘤、肿瘤放化疗减毒增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在肿瘤的癌前病变、预防复发转移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我国是天然药物大国,应用中草药治病历史悠久,抗肿瘤中成药毒副作用较小,使这类药物备受患者青睐。本文重点探讨抗肿瘤中成药的应用情况、临床用药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中医对肿瘤的认识 中医认为恶性肿瘤的病因为外邪侵袭、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和劳欲内伤等。病机为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正虚主要为气(阳)虚、阴(血)虚、气阴(血)两虚,邪实主要为气滞、痰凝、血瘀、热毒等。治疗的基本原则为扶正祛邪(抗癌)。由于恶性肿瘤目前尚未见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所以用药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及整体观念的特点。 二、中医指导下的中药应用 中药治疗肿瘤的临床用药方式:①辨证施治,随证加减;②专病专方,多为院内制剂;③单方、土方、验方。以前两种为主,剂型主要是汤剂。 中药抗肿瘤的实验研究工作:①筛选抗癌复方、单方;②抗癌中药的药效、毒理研究;③探讨作用机理;④对比中西药疗效;⑤抗癌中成药的制剂研究。 中药防治恶性肿瘤的主要机制:①抗突变作用;②直接的细胞毒作用;③免疫增强作用;④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其分化;⑤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三、开发治疗恶性肿瘤中药的优势 笔者查阅了1999~20006年的中文期刊,有关该方面的报道有上千篇,总结了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认为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有如下作用:①增效减毒。

中药的抗肿瘤作用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常见疾病,寻找有效的抗癌药物和方法,是世界医学面临的重要课题。中药是祖国医学用来防治疾病的有力武器,人们发现中药治疗恶性肿瘤,无论是在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防止复发转移,延长生存期,还是在与放化疗配合,增效减毒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这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研究中药的浓厚兴趣,许多研究工作从不同方面揭示了各种中药的抗肿瘤作用,见表1。 (表1)中药及其抗肿瘤作用抗肿瘤作用中药及制剂免疫增强作用地黄多糖、健脾康复汤、人参、黄芪、白术等诱导分化作用丹参酮、人参总皂甙、淫羊藿甙等促进凋亡作用榄香烯、白首乌甙、雄黄、乳香等影响拓扑异构酶喜树碱、螺旋藻、表鬼臼毒素、灵芝、半边旗等抑制微管蛋白活性紫杉醇、紫杉特尔、秋水仙素、长春花碱等抗血管生成十全大补汤、小柴胡汤、虫草多糖、云芝多糖、香菇多糖、黄芪、党参、当归、芍药和猪苓多糖、蟾酥、薏苡仁注射液、亚砷酸注射液等调节基因表达连黛胶囊、人参皂甙、苦参碱、乌贼墨等逆转多药耐药钩藤总碱、药根碱、靛玉红、姜黄素、复方三根制剂榄香烯等1免疫增强作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与整个机体的免疫功能减退密切相关。临床观察表明,免疫功能活跃的肿瘤病人比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预后好;保持免疫记忆反应能力的病人比失去免疫记忆反应能力的病人预后好。实验研究表明,某些中药能保护或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如地黄多糖可提高S180荷瘤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并可较长时间维持在较高水平,也能部分阻碍瘤株对脾脏NK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相对改善荷瘤小鼠由于肿瘤而引起的IL-2分泌能力下降,显著提高CTL细胞活力,从而发挥抗肿瘤免疫效应(1)。杨传标(2)等报道中药健脾康复汤(党参、白术、茯苓、薏苡仁、卷柏、仙鹤草等)治疗大肠癌脾虚证,能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治疗后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及T细胞亚群活性明显增强,同时临床症状改善,生存质量得到提高。此外,中药人参、黄芪、白术等都具有很好的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2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细胞恶变是增殖和分化两者平衡的失调,从细胞增殖角度说恶性肿瘤的增殖是失去控制的,从分化方面讲恶性肿瘤细胞是丧失分化或分化异常的细胞。诱导恶性肿瘤分化,抑制其增殖是肿瘤现代研究的重要领域,西药中维甲酸等诱导分化剂,因有严重副作用,限制了临床应用,而许多中药具有良好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诱导分化作用,且无副作用。如丹参酮ⅡA可诱导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向终末细胞分化,并使细胞生长明显抑制,丹参酮还对人宫颈癌细胞株K562具有良好的诱导分化作用,其效果与维甲酸相仿(3)。曾小莉等(4)用人参总皂甙处理人肝癌细胞HepG2后其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细胞质增多,线粒体数量增加,糖原增多,高尔基复合体体积增大,发育较完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蛋白体增多,提示HepG2细胞趋于成熟分化。同时人参总皂甙能够有效动员HepG2细胞由G1/G0期进入S期,阻止S期细胞向G2/M期移行,造成大量S期细胞堆积。大量该期细胞DNA解旋,DNA单链暴露出更多的活性部位,为抗肿瘤药物提供更多的作用位点。并且临床上可进一步与细胞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更有效地杀伤S期肿瘤细胞。中药淫羊藿甙作用于人高转肺癌细胞PG,采用多种手段检测表明,淫羊藿甙能影响PG细胞周期的时相分布,并能升高细胞内c AMP/c GMP比值;同时降低PG细胞对外基质的粘附性及侵袭、运动能力,从而逆转肿瘤细胞的恶性表型(5)。[!--empirenews.page--]3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有机体为调控机体发育,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其内在基因编程调节,通过主动的生化过程,使细胞自杀死亡的现象。一旦细胞的增殖或凋亡发生异常,即可导致细胞的恶性转化形成肿瘤,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可能达到肿瘤缩小,癌症消退的目的。许多研究表明,中药和化疗药的抗癌效果均与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关。中药莪术中的抗癌活性成份榄香烯能阻止肿瘤细胞从S期进入G2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榄香烯处理HL-60细胞2小时,即可发现清晰的DNA梯状带;处理HL-60细胞24小时,可观察到细胞凋亡的特征性形态学改变(6)。白首乌甙50μg/ml作用于体外传代培养KB细胞72小时可诱导细胞出现核固缩和早期凋亡现象;流式细胞仪测定出现凋亡峰,凋亡率高达41.9%,并将KB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7)。中药雄黄的的主要成份砷可促进急性

白细胞介素12及其抗肿瘤作用综述

人重组白细胞介素12肿瘤免疫新药 一、丰原药业受让中科大人重组白细胞介素12新药事项 2015年7月25日,丰原药业(000153)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抗癌新药人重组白细胞介素-12药物技术转让及后继合作事宜正式签订《关于白介素-12新药技术成果转让的备忘录》。备忘录主要内容如下: 1、双方同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向公司转让人重组白细胞介素-12药物的科技成果,转让价格约5000万元(最终价格以资产评估结果为准),具体转让过程、价格及付款方式,将于评估结果出来后1个月内另行签订转让合同。 2、双方同意以合作的方式完成后续包括临床实验研究和获得新药证书和生产证书的相关研究,具体内容和方式将另行签订技术服务合同。 3、双方同意在合适的时候,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成立联合实验室,共同推进相关新药研究和开发工作。 二、中科大研究白细胞介素12肿瘤免疫领军核心人物 (一)魏海明:教授,博士生导师。籍贯:安徽。山东大学医学院免疫学专业博士毕业。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学院实验动物中心主任,中国免疫学会英文会刊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编辑部主任。中国免疫学会终身会

员、理事,中国免疫学会基础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免疫学会副理事长。2002年以来为首承担参加了9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863课题2项,国家973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B类1项(国内负责人)。近5年在J Immunol,Plos Pathogens, J Allergy Clin Immunol,Hepatology,PNAS,J Hepatol等杂志发表SCI论文35篇。《介导肝脏免疫损伤与再生的天然免疫识别及其调控机制》分别于2007年获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200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主要研究兴趣:1. NK细胞亚群与重要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组织居留NK细胞(ThNK)与肝炎、哮喘、自身免疫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研究ThNK与肿瘤免疫逃逸及肿瘤免疫治疗的关系。 2. 基于天然免疫的肿瘤生物治疗技术:研究以“预存免疫”为基础的抗肿瘤“免疫化疗”方案及抗肿瘤药物白细胞介素12的研制。 (二)田志刚: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

壁虎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2011年11 月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第35卷第6期 壁虎为壁虎科无蹼壁虎或多疣壁虎及其他几种壁虎的干燥全体,又叫天龙、守宫等。其味咸寒有 小毒,具有祛风定惊、软坚散结、解毒的功效。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其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现将近年来壁虎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1壁虎抗肿瘤成分的寻找和精制 1.1提取工艺的研究壁虎的传统提取工艺是壁虎原粉、水煎煮以及鲜壁虎入药等。目前新工艺主要是层析分离纯化技术和酶解技术。 传统炮制方面,杨丽华等[1]发现,75℃恒温炮制能保持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是有效的炮制温度,冻融并不是壁虎保持抗肝癌活性的必要条件。 层析纯化能够改善壁虎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效果,抗肿瘤效果增强。李耀辉等[2]改进无蹼壁虎药用成分的分离纯化方法,使用Al 2O 3柱层析来替代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壁虎抗肿瘤成分,HPLC 色谱法检测改进方法的分离纯化效果,以甲基噻唑蓝法(MTT )测定HepG2肿瘤细胞株的生长,观察壁虎药用成分的抗肿瘤作用以及流式细胞仪测定药物诱导的细胞凋亡率。结果发现,纯化后的成分对人肝肿瘤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与时间和剂量的相关性,亦显示出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抑瘤率由硅胶柱层析所得样品对CT -26肿瘤细胞的45.50%,上升为Al 2O 3柱层析所得样品对HepG2肝肿瘤细胞的60.33%。 壁虎在临床上用于肿瘤的治疗,一般焙干研细粉或水煎煮入药,但其抗肿瘤作用的物质基础还不清楚。小分子肽抗肿瘤作用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动、植物含有小分子肽具有很好的抗肿瘤作用,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在竞相研究开发小分子肽类抗肿瘤的药物,如谷胱甘肽、海 参五肽、槲寄生肽、胸腺五肽等,而杨金霞等[3]认为壁虎中的有效抗肿瘤成分是蛋白质类的大分子化合物,因此有必要运用酶解的方式,使壁虎含有的蛋白类成分酶解成小分子肽,对其抗肿瘤作用进行研究。 酶解技术使壁虎的提取工艺得到改进,抗肿瘤效果更加明显,尤以仿生酶解效果最佳。仿生酶解是指模拟人体消化过程,先用胃蛋白酶酶解,再以胰蛋白酶酶解的方法,对壁虎进行酶解。李钦青等[4]比较了壁虎不同提取工艺成分对S 180和H 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对免疫器官的影响。以肉瘤S 180、肝癌H 22荷瘤小鼠作为动物模型,以抑瘤率及胸腺、脾脏指数为指标比较壁虎原粉及水煎煮、胃蛋白酶酶解、胰蛋白酶酶解、仿生酶解等不同工艺提取成分的抗肿瘤作用。结果3种酶解工艺提取成分对肉瘤 S 180和H 22肝癌抑瘤率均明显高于原粉与水煎煮液,相比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 <0.05),但对荷瘤小鼠 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无明显影响。 1.2壁虎不同提取部位抗肿瘤作用的比较 在中 医传统治疗中,一般是整只壁虎去内脏入药,抗肿瘤成分和部位不明确,抗肿瘤机制不清,抗肿瘤效果亦不甚明显,故有必要对壁虎抗肿瘤有效部位和成分以及作用机制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比较壁虎不同部位的抗肿瘤效果。杨丽华等[5]探讨了鲜壁虎不同部位提取液对培养的H 22肝癌细胞体外抑制增殖作用和对H 22实体型移植瘤小鼠的体内抑制作用,发现壁虎各部位提取液均可抑制H 22细胞的体外增殖,其抑制率以内脏高剂量组最高,为61.6%。由此可知壁虎内脏是抗肿瘤活性成分的富集部位,表明壁虎内脏抗肿瘤效果最佳,这与传统的去除内脏用药有所差异。 1.3化学成分的确定 壁虎主要含有与马蜂毒相 似的有毒物质及组织胺类、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但在抗肿瘤有效成分的寻找上取得成果不多。目前多以壁虎小分子肽类成分研究为主。吴雄志带领的课题组在国内首次从壁虎中成 壁虎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孙 超1,孙明江2 (1.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山东济南250355;2.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山东济南250355)[摘要]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壁虎的来源、抗肿瘤化学成分、提取工艺、药理活性以及临床应用于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阐明其药用价值、发展前景以及发展方向。参考文献16篇。 [关键词]壁虎;抗肿瘤成分;提取工艺;药理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59X (2011)06-0576-03 [收稿日期]2011-03-11 [作者简介]孙超(1986-),男,山东青岛人,2009年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药药理研究。 [通讯作者]孙明江(1965-)山东济南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E -mail :sunmingjiang@yahoo.com.cn 。 第35卷第6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Vol.35,No.62011年11月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CM Nov .2011576

中医药抗肿瘤作用机制的进展

中医药抗肿瘤作用机制的进展 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主要有两大类抗肿瘤中药:一类是细胞毒药物,即对肿瘤细胞具有直接杀伤作用,主要含有天然抗肿瘤活性成分,可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第二类是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生物反应调节剂样作用的药物,通过调节脏腑气血阴阳的失衡,改善机体全身的病理状态,增加机体自身的抗病力。有些中药的某类成分属于免疫促进剂,携带特定信息,易被遭受肿瘤细胞作用的机体正常组织所识别,使受损的免疫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这些中药通过作用于机体的调控物质,相当于中医所说的阴阳二象,针对患者免疫功能状态进行均衡调适,达到抗肿瘤的目的[1] 。运用中医药进行抗肿瘤研究须遵循中医的整体观念与辩证论治,在探讨中医药抗肿瘤的具体规律时则须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从微观方面加以阐述。当前,对中医药抗肿瘤作用的研究已经发展到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甚至基因水平,现将不同中药的作用机制简述如下。 1对肿瘤细胞的作用 1.1诱导细胞分化肿瘤细胞的诱导分化治疗是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诱导肿瘤细胞向正常细胞分化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法已经受到重视。丹参酮对人宫颈癌细胞株(ME180具有较好的诱导分化作用,经处理后细胞形态向良性分化、生长缓慢、集落形成率明显降低,细胞RNA杂交发现c-myc、Ha-ras癌基因表达明显降低[2]。端粒酶是一种特殊的逆转录酶,为RNA和蛋白质的复合体,它可弥补染色体由于细胞分裂出现的末端进行性缩短,使细胞

无限增殖,导致肿瘤发生,故而,可将端粒酶视为肿瘤细胞增殖的指标。苦参碱处理的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形态趋向红细胞系分化,同时端粒酶活性明显降低[3]。 1.2促进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是许多中药杀伤肿瘤细胞的重要途径之一。许多抗肿瘤中药对细胞周期有特异的阻断作用,这种作用受多种基因精确又复杂的相互调控,最终通过这些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实现对细胞增殖表型的直接调节[4?6]。大多数抗肿瘤中药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杀伤处于增殖期的细胞,特别是S期和M期细胞。还有的中药通过抑制DNA 合成过程中所需的DNA拓扑异构酶和DNA聚合酶活性,干扰DNA复制、抑制DNA合成,最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根据丹参酮抗肿瘤细胞的实验结果[2],丹参酮的抗肿瘤机制可能是抑制DNA聚合酶活性,阻止细胞进入S 期,从而抑制肿瘤生长。抗肿瘤方剂(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等)能明显诱导p53蛋白高度表达,当p53蛋白表达量增高到一定程度后,可以经过信息传递系统途径使细胞周期阻滞于分裂期[7]。大蒜油可促进人胃癌BGC-823细胞的抑癌基因p53表达,抑制细胞恶性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8]。淫羊藿苷能使凋亡相关基因bcl-2、c-myc表达下降[9]。As2O3对bcl-2基因的表达,无论从RNA水平还是蛋白质水平都有下调作用, 已被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0] 。这些发现为应用促进细胞凋亡中药治疗恶性肿瘤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1.3调节细胞信号传导通路机体内任何化学物质如激素、神经介质、生长

中药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学生姓名 学号 类型网络教育 专业 层次 指导教师 日期 目录 摘要 (3) 一、绪论 (3) 二、胃癌 (4) (一)大蒜素 (4)

(二)白英 (4) 三、肝癌 (6) (一)大蒜素 (6) (二)苦参碱 (7) 四、胰腺癌 (8) 五、其他 (9) 六、结论 (10) 附录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中药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摘要 肿瘤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存在严重影响到人类的健康。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基本上多是采用西医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而随着中医药的逐渐发展,在治疗肿瘤领域,中医药的治疗优势越发凸显。经过长时间的临床研究证实,在研究抗癌药物时,从不同的植物当中萃取天然的抗肿瘤活性物质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采用我国传统的中医疗法对癌症进行治疗时,增效减毒的作用尤为明显。特别是最近几年,通过一系列研究发现,将癌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之后,以中药对其进行试验可以发现具有很强的一直肿瘤生长的作用,同时能够帮助患者提高其机体棉衣功能,并且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本文主要以胃癌、肝癌、胰腺癌以及其他肿瘤疾病等为例对中药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药;抗肿瘤;研究进展 一、绪论 肿瘤是全球疾病致死的重要元凶之一,癌症则是属于恶性肿瘤。目前治疗肿瘤的手段主要是西医治疗,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等等。但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大,长期应用易产生耐药性;中医中药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具有多靶点、多环节、多效应的作用特点。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中医中药的治疗手段是调动机体免疫

功能和整体抗病能力的新的全身治疗方法,越来越多的中药天然有效成分及其提取物被发现有助于治疗肿瘤等疾病,不良反应少,不易产生抗药性,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干预性好[1]。本文以胃癌、肝癌、胰腺癌等疾病为例,综述了中药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二、胃癌 在临床消化道肿瘤当中,胃癌是其中一种最为常见的肿瘤,并且在所有恶性肿瘤当中,其发病率居于首位,因此也对人类的健康形成了极大的威胁。这种肿瘤的发病原因有多种,地域环境、癌前病变、饮食习惯、基因、遗传甚至幽门螺杆菌感染等都有可能导致胃癌的产生。 (一)大蒜素 大蒜可以对胃癌细胞直接产生抑制迁移、抑制增殖的作用,同时还能对胃癌细胞进行诱导,从而使其不断凋亡。此外,大蒜还能防止致癌因子的形成,这也能够帮助人们有效减少胃癌的发生。我国一些学者充分借助MTT、Western blot以及RT-PCR等方式对胃癌细胞的形态进行观察,并且对P38和Caspase-3蛋白和基因的表达进行观察[2]。研究表明,大蒜素能够有效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的生长,这一现象的产生则很可能是因为在大蒜素的作用下,P38的表达量以及Caspase-3表达量的增加,从而对胃癌细胞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此外,还有部分学者在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迁移变化情况进

中药抗肿瘤

中药抗肿瘤 其作用机制主要在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 性、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作用 1 中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 试验与临床研究表明: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随着肿瘤的 不断生长而进行性的下降,特别是晚期带瘤患者机体的各种 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均受到显著抑 制,这就构成了肿瘤发展过程中恶性因果转化链中的重要一 环。而且肿瘤的常规疗法往往损伤机体甚至进一步抑制机体 免疫功能,因此,提高和增强病人的免疫功能可改善病人的生 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及放、化疗的效果 。总的来说,它可能通过直接或 间接的方式发挥效应性、调整性作用,从整体-细胞·基因等不 同的水平,改变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杀伤肿瘤细胞和影响 其生长。研究表明:中药可能通过激发、争强或恢复机体的特 异性/非特异性肿瘤的免疫的效应机制(如Tc、K,NK、M中对 肿瘤细胞毒性和相关的细胞因子等)来增强机体的防御功能。 2 中药可诱导肿瘸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使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遵循自身的 程序,自己结束其生命的过程,最后细胞脱落离体或裂解为若 干凋亡小题,被其他细胞吞噬。肿瘤的发生可能与细胞增殖

与死亡的速度平衡失调有关。目前,许多抗肿瘤药物就是通 过干扰肿瘤细胞生长、代谢、增殖等过程,最终触发肿瘤细胞 发生凋亡来达到治疗目的。近年来,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已成为一条很有希望治疗肿瘤的新途径。因此,开展中医药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将是今后几年肿瘤学领域的热门课题。2.1 中药通过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诱导凋亡 实验研究证实,某些中药抗肿瘤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细 胞毒作用,即损伤DNA而发挥效力。如冬凌草、大黄、茯苓 等、人参、三七等均有良好的损伤DNA而抗白血病作用 2.2中药通过对阻滞肿瘤细胞增殖周期诱导凋亡 肿瘤细胞增殖周期可分为:DNA合成前期(G1期)、DNA 合成期(s期)、DNA合成后期(G2期)、有丝分裂期(M期)四 个期。在细胞分裂后进人G1期前存在一个相对静止期(GO 期),此期是决定细胞继续进行分裂或发生分化的重要阶段。 因为判别和消除异常增殖的细胞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凋亡和 增殖总是密切相关。细胞周期的调节既能影响细胞分裂又能 影响细胞凋亡,许多凋亡的信号在细胞死亡之前又可诱导细 胞周期的阻滞,这些信号在影响细胞周期的机制同时也影响 凋亡机制。与此同时,细胞周期调控的异常也被视为肿瘤发 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通过细胞周期阻滞来诱导凋亡成为 抗肿瘤新药的一个新靶点。研究表明:许多中药的有效成分 能够作用与细胞周期的某一环节,而是细胞增殖周期受阻,诱导其发

中药三七对于抗肿瘤机制的研究

三七抗肿瘤研究 三七(Panax notog inseng)属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多年生草本,干燥根及根茎入药,又称田七、岑三七等,主产于云南、广西等地,有“南方人生”、“参中之王”的美誉,用药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三七生用可以止血强心、消肿定痛,熟用可以强壮补虚、活血补血。三七主要成分有三七总皂苷(已分离出24种,含量约为12%)、三七素、黄酮、挥发油(77 种)、糖类及各种微量元素等。其中,三七总皂苷、三七多糖和部分挥发油成分被认为是三七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例如抗肿瘤产品清肺XX丸中就有三七的成分。 1.三七对肿瘤细胞有直接抑制作用。 正常细胞有生长调控基因,不会大量复制,但是癌细胞因为破坏了生长基因,因此会不断的分化复制,无限增殖。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是三七抗肿瘤的主要作用之一。研究证实,将100、400ug/mL三七总皂苷处理人肺癌Lewis细胞48h后,用多功能实时无标记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存活率,证实三七总皂苷(400ug/mL)诱导细胞死亡,细胞存活率仅为20%。此外,将肺癌Lewis细胞接种小鼠后观察三七总皂苷的抗肿瘤效果,结果发现灌胃三七总皂(400ug/mL)与对照组(PBS)相比对Lewis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 2.三七促进癌细胞凋亡 诱导癌细胞凋亡治疗恶性肿瘤是肿瘤研究的新观点。细胞凋亡或称细胞程序性死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形式,他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抗肿瘤药物方面有重要作用。研究证实,三七总皂苷对肝癌SMMC- 7721细胞的生长有直接抑制作用, 随后进一步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SMM C- 7721细胞的凋亡率, 结果显示三七总皂苷能诱导细胞凋亡, 并呈明显的剂量效应正比关系, 400 mg /L的三七总皂苷使SMMC- 7721细胞的凋亡率达11. 76%。表明三七总皂苷能够促进细胞凋亡抗肿瘤[2]。此外,将300,600,1200 mg /mL三七皂苷R1孵育白血病HL- 60细胞48h 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癌细胞凋亡率,结果显示凋亡率分别为8. 1%,6. 9%,33. 7% ,三七皂苷R1呈剂量依赖性的促进细胞凋亡作用[3]。 3.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 血小板聚集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密切相关,恶性肿瘤细胞具有诱导血小板聚

中药壁虎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中药壁虎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刘菲,王建刚,席守民,马晓娟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壁虎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移植瘤小鼠S180肉瘤模型,将50只雌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环磷酰胺组、壁虎高组、中组、低组共5组,分别给于生理盐水灌胃1次/d,CTX(100 mg/kg)腹腔注射1次,壁虎高、中、低组(13.5,9,4.5 g/kg),每天灌胃1次。14 d后,称取荷瘤小鼠瘤重、胸腺重、脾脏重,计算抑瘤率、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观察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血红细胞实验指标;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蛋白表达,TU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中药壁虎可抑制小鼠肉瘤S180 生长,高、中、低组抑瘤率可达49.8%,52.8%,43.1%;对免疫器官无影响;可降低肿瘤组织VEGF,bFGF蛋白的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结论中药壁虎有抗肿瘤活性,其抗肿瘤的部分作用可能通过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及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而实现。 【关键词】中药壁虎小鼠肉瘤S18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anti-tumor action of Gecko and its mechanism.MethodsThe transplanted tumor model of the mouse S180 sarcoma was established.Fifty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ive groups,the control group,the CTX group,the Gecko group(high dose,middle dose,low dose).They were treated respectively with oral administration of saline,and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CTX 100 mg/kg only one time,oral administration of Gecko in doses of 13.5,9,4.5 g/kg,one time a day.After 14 days,the anti-tumor activity was evaluated by tumor tissue weighing. The impact on immune organ was detected by accounting thymus index, spleen index and the number of peritoneal macrophage which phagocytose chicken red blood cells.The protein express of vascular endothelin growth factor(VEGF) and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 were detected by SABC immunohistochemistry. The cell apoptotic rate was detected by TUNEL method.ResultsChinese medicine Gecko could obviously inhibit S180 sarcoma of mice,the inhibiting rate was 49.8%,52.8%,43.1% ,it had no impact on immune organ.It could reduce VEGF and bFGF protein expression in tumor tissue and induce tumor cell apoptosis.ConclusionChinese medicine Gecko has anti-tumor activity and its mechanism might be related to

常用抗肿瘤中成药表

常用抗肿瘤中成药一览表 名称成份、功用与主治药理药效剂型、规格与用法(含注意事项) 康莱特注射液[浙江康莱特药业有限公司(1997)卫药准字 Z-108号] 成份:薏苡酯 功用主治:抗癌。用于原发性肺 癌,肝癌,胃癌,鼻咽癌,乳腺 癌,食道癌,胰腺癌,大肠癌,白血 病,胰岛细胞癌,恶性淋巴瘤,脑 瘤,喉癌,腮腺癌等;尤以晚期肿瘤 更适合。 实验证明本品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与坏死;对 LA795肺转移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改善肝功能,提 高血白蛋白浓度,降低甲胎蛋白,具有镇痛,改善 食欲功能,同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精神状 态;良好的防癌和明显的对化疗药物的增效作用, 对抗癌症恶病质和保护化疗患者的骨髓功能、肝肾 功能等作用;能明显激活T 淋巴细胞,NK 细胞和 LAK 细胞活性,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机体 免疫功能,同时还能提供机体高能营养,显著提高 免疫力及促进造血功能,激活白介素I 和白介素II 的活力等。 注射剂,100 ML/ 瓶X6瓶/ 盒,静滴,100-200 ML/ 次,10天为一疗程。 海生素注射液[青岛第六制药厂,青卫药制字(97)M200 1- 20] 成份:深海生物中提取的多肽类 活性物质—多个抗癌有效物质的总组 合。 功用主治:抗癌。主治肺癌,胃 癌,肝癌,骨癌,乳腺癌,宫颈癌, 鼻咽癌,胰腺癌,结肠癌,恶性淋巴 瘤,恶性黑色素瘤等。 实验证明本品可直接杀伤癌细胞,对人体正常细胞 无任何损害,同时增加白细胞,提高免疫力。 注射剂,2ml:0.8mg× 10 支。肌肉注射:每日一次,每 次一支,或用生理盐水稀释后 静脉滴注:每日一次,每次二 支,10天为一个疗程,可连续 用药4-6个疗程。 消癌平注射液[河南新乡前卫制药厂,豫卫药准字(1996)第101006号] 成份:由乌骨藤等天然中药材提 炼精制而成的纯中药制剂,主要含多 糖、生物碱、皂甙类等。 功用主治:抗癌、消炎、平喘、 利尿。主要用于治疗食管癌、胃癌、 肝癌、肺癌等。也可用于治疗慢性支 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1、抗癌:既能直接抑制杀伤多种肿瘤细胞,同时又 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2、消炎:对巴豆油 所致的小鼠耳部炎症和对琼脂引起大鼠足跖肿胀显 示明显的抑制作用;3、平喘:离体豚鼠支气管灌 流实验表明,消癌平能使组织胺引起的气管痉挛松 弛;家兔静脉注射本品95mg/kg ,能对抗组织胺1 倍致死量;3、消癌平可明显增加麻醉犬4小时的 排尿量,具有显著的利尿作用。 注射剂,20 ML /支5支/ 盒,静脉滴注,用5%或10%葡 萄糖注射液稀释后滴 注,每次20- 100ml,每日 一次或遵医嘱。注意:个别患 者在用药期间有低热、多汗、 游走性肌肉疼痛等不适,一般 不须特殊处理。 莪术油注射液[黑龙江庆安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黑卫药准 字(1996)第100266号] 成份:莪术油,含莪术醇、β - 榄香烯、莪术二酮等多种抗癌活性成 份。 功用主治:非细胞毒性广谱抗肿 瘤药,适用于各种恶性肿瘤,尤其是 肝癌、肺癌、皮肤癌、宫颈癌、外阴 癌、唇癌、恶性淋巴瘤、卵巢癌、膀 胱癌、癌性胸腹腔积液等。 1、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2、免疫保护作用:①本品 能增强T淋巴细胞亚群的功能,对辅助性和杀伤性T 细胞均有促进作用,②增强癌细胞的抗原性,促进 机体对肿瘤免疫力;3、白细胞保护作用;4、放、 化疗协同作用;5、改善微循环;6、局部瘤体内注 射,可使癌组织变形、坏死、脱落、溶解、消失 等。 注射剂,20ML/ 支5支/ 盒, 静脉滴注:一日一次,一次 2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 500ml稀释,静脉滴注,15日 一疗程。局部瘤体内注射:一 次5-10ml,一日一次。胸腹腔 内注射:每次20-40ml,3次 一疗程。肝动脉内灌注:莪术 油13ml 加碘油灌注,1月一 次,两次为一疗程。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济南三九益民制药有限公司,鲁卫药准字(98)第060434号] 成份:莪术油干燥根茎提取的挥 发油,主要含莪术油、β -榄香烯、 γ-榄香烯等。 功用主治:破血,消积止痛,化 聚消症,抗病毒,抗肿瘤。适用于小 儿病毒性肺癌、流感、疱疹性咽炎、 病毒性肠炎(秋泻)、病毒性心肌 炎、脑炎、甲肝、冠心病及消 实验证明本品具有抗病毒、抗菌和消炎并可增强免 疫功能提高白细胞等作用。大鼠抗血栓形成实验具 有抗血栓形成作用。通过抑制癌细胞DNA 和RNA 及 抑制非程序DNA 合成(UDS )而达到抗肿瘤作用; 对小鼠艾氏腹水癌、小鼠网织细胞肉瘤腹水型、宫 颈癌小鼠白血病等肿瘤模型均具有稳定的抑制作 用。 注射液,每瓶250毫升。静滴 12 岁以上年龄,每日一次,每 次500~750 毫升;6个月以上 儿童用药同上,可单独使用, 也可与其他抗菌素混用。个别 会出现一过性面部潮红,静滴 每分钟30~40滴,不宜过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