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14000基础知识(一)
ISO-14001学习资料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继IS09000标准之后推出的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继IS09000标准之后推出的 IS09000 又一国际性管理系列标准。 又一国际性管理系列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为 IS014000系列标准分配了100个标准号,即 IS014000系列标准分配了100个标准号, 系列标准分配了100个标准号 IS014001--IS014100。其中IS014001 --IS014100 IS014001环境管理 IS014001--IS014100。其中IS014001环境管理 体系标准是IS014000系列标准的核心, IS014000系列标准的核心 体系标准是IS014000系列标准的核心,是己经 颁布的标准中唯一可提供认证的标准。目前, 颁布的标准中唯一可提供认证的标准。目前, 人们所说的通过IS014000认证, IS014000认证 人们所说的通过IS014000认证,就是指通过 了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 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
环境保护制度(八项) 环境保护制度(八项)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定义: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定义:在943 “三同时”制度定义:在943 三同时” 三同时 制度定义: 排污收费制度 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 排污中报登记制度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体系14000基础知识

一、14000族标准的前世今生1.二十世纪的几次世界性的公害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水俣事件骨痛病事件博帕尔事件2.近年来中国出现的公害事件吉林化工大火导致松花江污染事故导致国家环保局长辞职紫金矿业污染事故大量化学桶冲入松花江太湖蓝藻事件:不是由于某一突发事件,而是由于环境的持续积累而爆发的环境事件3.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是不可替代的唯一家园,而且现在已经到了不堪重负的地步工业化加速,对自然的掠夺导致环境破坏速度加快。
世界已经没有一处不受到污染,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20世纪是为石油而战,21世纪是为水资源而战。
4.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唯一出路。
GDP不是一切。
幸福指数最高的不是经济最发达的。
可持续发展: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不产生自然界无法循环的物质。
人类活动融合到自然循环之中。
二、14000族标准的由来1.ISO组织。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同时也是一个希腊语字根,标准的意思。
现在的ISO采纳了后一种解释。
2.TC207工作组的活动。
ISO组织中有许多工作组,其中最著名的有TC176,9000族编制的工作组。
还有一个就是TC07工作组,专门编制14000族标准的。
这两个工作组保持密切联系,确保标准之间的兼容性。
3.14000标准的推行。
14000标准第一版是96版,是在9000取得巨大成功,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出台的。
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
发布后,都以最快的速度转化为本国的标准。
其中日本是同日颁布为国家标准的。
到2009年,全世界共发出证书XX张,其中中国XX张。
4.14000与中国中国第一家14001的认证企业是海尔电器,现在大型企业基本已经认证。
许多风景区及社区也开展了认证活动。
三、14000标准的目的——通过标准规范组织的环境行为1.14000是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的概念:环境不是环保,环境更不是打扫卫生,环境是组织的外部存在。
组织要从环境中索取所需要的资源、材料。
生产的产品也要回到环境中去。
2.重温组织的供应链:输入——过程——产品输入的内容:原材料、能源、劳动力等(对外界的索取)9000标准中指出:产品可分为预期的产品和非预期的产品(对外界的输出)预期的产品:满足顾客求的,对社会有用的产品、服务、流程性材料、软件非预期的产品:废品(质量)、污染(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等)(环境)、工伤、职业病(职业安全健康)……3.环境是过程的必然要求及必然产物,人们无法回避,只能控制,趋利避害。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基础知识一、环境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整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
GB/T24000-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组织运行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环境问题:人类早期的环境问题;局部的影响,如水土流失、森林破坏,土壤退化,及部分的生态退化等。
近代大规模环境污染问题:出现在产业革命及二战之后30年间。
集中表现为工业污染向城市污染和农村污染发展,局部污染向区域性和全球性污染发展。
三、当代环境问题:1、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海平面的上升2、臭氧层破坏《关于臭氧层行动世界计划》(1978年)《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5年)《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87年)《赫尔辛基宣言》(1989年)1990年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进行修改《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国家方案》(1992年)提出2005年全面停止生产CFC S类物质的计划。
3、水资源危机表现在供应与需求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我国,农业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8000亿农村人口饮水困难,缺水城市达总数的60-70%。
4、海洋污染每年向海洋倾倒600-1000万吨石油、1万吨汞、2万吨铜、30万吨铅、100万吨有机氯农药。
5、酸雨6、生态环境恶化与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减少、土地退化沙漠化,耕地减少等。
7、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四、环境问题的有关对策的发展:根据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各国制定各种环境法律、法规及有关污染物排放和质量标准。
企业为此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末端治理。
由于末端处理投资及运行费用,加上政府排放标准越趋严格,企业寻求新方式以减少环境治理费。
“无废工艺”运动在行业中开展,环境保护措施渐由末端治理向全程序控制转变,并进一步发展为清洁生产。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知识简介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知识简介ISO14000产生的背景我们知道ISO9000是为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把关,那么ISO14000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温室效应加剧、酸雨不断蔓延、臭氧空洞的出现、水体不断遭到严重污染、土地大量荒漠化、草原退化、森林锐减、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这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中,可以说有大部分是由于人为对自然的破坏造成的。
这些问题已经危及到了我们人类社会的健康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面对如此严重的形势,人类开始考虑采取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各种各样的组织重视自己的环境行为和环境形象;并希望以一套比较系统、完善的管理方法来规范人类自身的环境活动,以求达到改善生存环境的目的。
首先开始酝酿制定这样一套比较系统、完善的管理方法的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性国际标准化机构,它成立于1947年2月,主要从事各行业国际标准的制定,从而促进世界范围内各国贸易的友好往来以及文化、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内的合作。
ISO自成立以来,已经制定并颁发了许多国际标准,其下设若干个技术委员会,其中第176技术委员会(TC176)在1987年成功地制定和颁布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对改善企业的质量管理模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很大的凡响。
进入90年代以后,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ISO对此作了非常积极的反应。
1993年6月,ISO成立了第207技术委员会(TC207),专门负责环境管理工作,主要工作目的就是要支持环境保护工作,改善并维持生态环境的质量,减少人类各项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使之与社会经济发展达到平衡,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其职责是在理解和制定管理工具和体系方面的国际标准和服务上为全球提供一个先导,主要工作范围就是环境管理体系(EMS)的标准化。
为此,ISO中央秘书处为TC207预留了100个标准号,标准标号为ISO14001-14100,统称为ISO14000系列标准。
全员应掌握的环境管理体系资料

全员应掌握的环境管理体系资料第一部分环境体系基础知识1、ISO14000产生背景●环境背景:人类生存于由大气、水、生物、土壤、岩石组成的环境中,人类活动也不断改变着环境。
从四大古文明消逝,到工业革命的滚滚财宝所相伴的8大环境公害,进展到现代信息网络时代的全球环境危机:臭氧层破坏、酸雨、气候突变与全球变暖、海洋污染、生物灭绝及多样性破坏等等。
地球差不多无法再承担人类所带来的庞大环境破坏,传统的高消耗进展模式差不多必须转向可连续进展模式,人类必须摸索目前的生活方式了。
否则在可预见的专门短时刻内将失去生存的机会。
从而环境问题引起全球的高度关注。
●贸易背景:贸易差不多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民族兴衰的关键,在国际复杂的全球、多边、双边贸易关系中,谁能主宰贸易规则谁就能取得更好的进展。
在关税等贸易规则日渐减弱的时候,环保问题就成为一个被逐步重视和日益加强的强大贸易武器,这确实是所谓的绿色贸易壁垒。
发达国家和地区常常在环保方面提出更高更严格和苛刻的规定要求,来制约其他国家的贸易进展。
如欧盟的环境标志认证要求,对多项产品提出了苛刻的环保要求,必须具备先进的科技技术,甚至只有提高产品成本才能满足其要求,否则将不被市场同意。
●环境治理背景:环境治理也随着现代科技的进展而进展,其触角差不多和各学科联系起来,其重点也从事后处理进展到事前预防,从分散的操纵进展到系统的治理。
而环境治理体系确实是最新的治理模式。
●国际环境人文背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的恶化,发达地区的人民的环境人文水平大大提高。
他们自发起来呼吁爱护环境,并利用经济、政治手段来制约破坏环境的行为,目前国际上有名的环保组织如绿色和平组织、地球之友等有强大的实力,阻碍到发达国家的政治决策,从而在全球引发绿色浪潮。
●ISO9000背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全球最知名和阻碍力最大的致力于国际标准制定的非官方的组织,该组织应国际质量治理进展趋势,于1987年制定了ISO9000系列质量治理标准,规范了质量治理方面的要求,该标准在全球引发庞大反响,到目前为止,差不多有超过50万家企业组织实施了该标准。
ISO14001基础知识和标准条文讲解

2005/3/19
EMS條文介紹
10
八、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演变
A.2004年11月15日ISO/TC207正式发布了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B、旧版本证书维持一年半必须执行换证,到2006年4月 14日。
C.标准演变的最大变化: B1.合并了4.3.3和4.3.4为新标准的4.3.3. B2.拆分了4.5.1为新标准的4.5.1和4.5.2. B3.提法改变.
ISO 于1993年6月成立了ISO /TC 207“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 式开发环境管理领域的标准化工作。
ISO/TC 207秘书国由加拿大担任
ISO 14001:1996是在BS7750和EMAS 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TC 207 于1996年 10月正式颁布。
2005/3/19
EMS條文介紹
1967年 日本颁布了《公害对策基本法》 1977年 德国制订了“蓝色天使”计划 1992年 英国颁发了BS7750—1992《环境管理体系规定》 1993年 欧共体颁布了“EMAS”《环境管理审核规则》 美国针对水、气、噪声、有毒物质等共制定121种法规
2005/3/19
EMS條文介紹
4
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对策
5
四、ISO 14000系列之环境标准架构
ISO
TC 176 ISO 9000品质管理
TC 207 ISO 14000环境管理
14001
14009 环境管 理体系
14010
14019 环境稽 核
14020
14029 环境标 志
14030
14039 环境绩 效评估
14040
14049 生命周 期评估
ISO14000环境管理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知识测试题(一)部门:姓名:日期:年月日分数: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一个最适合的答案,填到空格中,每题2分,共30分)1. ISO14001-2004 新版标准要求,对以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组织应( A )a 识别环境因素b 制定环境目标c a + bd 以上答案都不对2. ISO14001-2004标准的修订原则不包括( D )a 使标准条款的内容更加清楚b 增强同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兼容性c 反映出环境保护技术和管理的最新变化d 不增加和改变ISO14001-1996标准的要求内容。
3. 污染预防可包括( D )a 源的减少或消除b 将污染严重的工序外包c 材料或能源替代、再利用、恢复、再循环、回收和处理d a + ce a + b + c4. ISO14001-2004标准4.2条款要求环境方针应传达到( D )a 组织的所有员工b 所有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c 所有为组织工作的人员d b + c5. ISO14001-2004标准与ISO14001-1996标准相比较,4.3.2条款明确了以下哪些要求(D )a 识别适用于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和其他环境要求;b 确定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环境要求是如何应用于它的环境因素的;c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环境目标时,对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环境要求加以考虑。
d b+c6.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包括:( D )a 标准要求的程序文件b 组织为确保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过程进行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c 对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的描述d a + b + c7. 组织未定期评价法律法规和其他环境要求的遵循情况,不符合ISO14001-2004标准哪一款的要求:( C)a 4.5.1b 4.3.2c 4.5.2d 4.68. 环境方针、重要环境因素、环境目标和指标、环境管理方案、运行控制程序、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 B )a 控制的目的应不一致b 应保持高度的一致性c 可以不保持一致d 可以相互矛盾9. 组织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展示对本标准的符合:( D )a 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声明b 请感兴趣的一方(如顾客)予以确认c 寻求外部对它自我声明予以确认d 以上方式都可以10. 以下关于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C )a 它包括组织机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b 它是组织管理体系的一部分c 它可以确保组织取得最优的环境结果d 它是用来制定和实施环境方针,管理环境因素的11. 以下哪一项是预防措施( C )a 消除已发生的不符合所采取的措施b 消除不符合发生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c 消除潜在不符合原因所采取的措施d 消除内审中发现的不符合所采取的措施12. 某公司已将危险化学品意外泄露评价、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那么应接受其应急准备a Ⅲ + Ⅳb Ⅰ+ Ⅲ + Ⅳc Ⅰ+Ⅱ+ Ⅲd Ⅰ+Ⅱ+ Ⅲ + Ⅳ13. 其他环境要求包括( D )a 与政府机构的协定b 相关方的意见c 行业规范d 所有上述答案14. ISO14001-2004标准4.5.1条款中的监视和测量的内容不包括( C )a 监视设备的校准和维护情况b 运行控制的遵循情况c 培训情况d 目标指标符合情况15. 组织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所必要的资源是指( E)a 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b 基础设施c 技术和财力资源d a + ce a + b + c二、判断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在()划“√”,错误的划“×”。
ISO14001基础知识介绍

5
全球各领域,特别是工商业界,意识到:可持续发展
和保护环境是自身应有的义务。
6 建立了“污染预防”的新观点,企业逐渐形成了自我
决策、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方式。
7 新的管理工具被采用。如用“生命周期”的方法,研 究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环境影响。 8 一些国家用环境保护为前题,提出了新的保护条件 使世界贸易形成了不平等技术壁垒。
4.环境影响(environment impact) 全部或是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 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5.环境表现(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组织基于其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对它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 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环境管理体系结果。
COD :(化学需氧量)在规定条件下,用化学氧化剂(重铬酸
钾或高锰酸钾)氧化水中有机物质所需要的氧量。
BOD :(生物化学需氧量)在有氧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体中
有机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所需溶解氧的量,是反映水体中有机污 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之一。
TOC:(总有机碳量) 指水中溶解性和悬浮性有机物中存在的全部碳量,是评价水体需 氧有机物的一个综合指标。
1.上个世纪人类共出现了八大公害,使大批居民非 正常死亡。
● 1930比利时马斯河谷工厂排放大量 S02、S03,三千人中毒,60人
死亡; ● 1948 美国多诺拉镇排放 S02、S03 ,6000人患病,20多人死亡; ● 4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市光化学烟雾事件 250多万辆汽车每天消耗 汽油约1600万升,向大气排放大量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 碳,形成以臭氧为主的光化学烟雾。 ● 1952 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居民煤炉排放大量 S02、S03,5 天内 4000人死亡; ● 1953 日本水俣病事件 水候镇氮肥厂,把含催化剂的废水排入海湾, 180 人产生神经病, 22 人死亡; ● 1955 日本四日市哮喘工厂排放大量 S02 ,并含钴锰钛, 导致500 人患病, 36 人死亡; ● 1968 日本爱知县的米糖油被多氯联苯污染,导致 10000 多人受害, 16 人死亡; ● 1931 日本富山痛痛病事件 炼锌厂,把含镉的污水排入河中,死亡 215 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SO 14000基础知识(培训资料一)ISO 推进办编撰一.概念篇1. 什么是ISO14000系列标准?ISO140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207负责起草的一份国际标准。
ISO14000是一个系列的环境管理标准,它包括了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周期分析等国际环境管理领域内的许多焦点问题,旨在指导各类组织(企业、公司)取得和表现正确的环境行为。
ISO该14000系列标准共预留100个标准号。
该系列标准共分七个系列,其编号为ISO14001—14100。
2. ISO14000系列标准与ISO9000系列标准有什么异同?ISO9000系列标准已被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区域的组织所采用,为广大组织提供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方面的要素、导则和要求。
ISO14000系列标准是对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从原材料的选择、设计、加工、销售、运输、使用到最终废弃物的处置进行全过程的管理,二者共同之处有:①ISO14000与ISO9000具有共同的实施对象:在各类组织建立科学、规范和程序化的管理系统。
②两套标准的管理体系相似:ISO14000某些标准的框架、结构和内容参考了ISO9000中某些标准规定的框架、结构和内容。
但这两个标准在内涵和承诺对象上不同,主要表现在:①承诺对象不同:ISO9000标准的承诺对象是产品的使用者、消费者,它是按不同消费者的需要,以合同形式进行体现的。
而ISO14000系列标准则是向相关方的承诺,受益者将是全社会,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和人类自身的共同需要,这无法通过合同体现,只能通过利益相关方,其中主要是政府来代表社会的需要,用法律、法规来体现,所以ISO14000的最低要求是达到政府的环境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②承诺的内容不同:ISO9000系列标准是保证产品的质量;而ISO14000系列标准则要求组织承诺遵守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对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作出承诺。
③体系的构成模式不同:ISO9000的质量管理模式是封闭的,而环境管理体系则是螺旋上升的开环模式,要求体系不断地有所改进和提高。
④审核认证的依据不同: ISO9000标准是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根本依据;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除符合ISO14001外,还必须结合本国的环境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如果组织的环境行为不能满足国家要求,则难以通过体系的认证。
⑤对审核人员资格的要求不同:ISO14000系列标准涉及的是环境问题,面对的是如何按照本国的环境、法规、标准等要求保护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和处理的具体环境问题,故环境管理体系对组织有目标、指标的要求,因而从事ISO14000认证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环境知识和环境管理经验,否则难以对现场存在的环境问题做出正确判断。
3.ISO14001的主要内容是什么?ISO14001中文名称是《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于1996年9月正式颁布。
ISO14001是组织规划、实施、检查、评审环境管理运作系统的规范性标准,该系统包含五大部分,17个要素。
4. ISO14001的五大部分、17个要素内容分别是什么?五大部分是指:①环境方针②规划③实施与运行④检查与纠正措施⑤管理评审这五个基本部分包含了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和建立后有计划地评审及持续改进的循环,以保证组织内部环境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17个要素是指:1. 环境方针 2. 环境因素3. 法律与其他要求4. 目标和指标5. 环境管理方案6. 机构和职责7. 培训、意识与能力 8. 信息交流9.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编制 10. 文件管理11. 运行控制 12. 应急准备和响应13.监测 14.违章、纠正与预防措施15. 记录 16.环境管理体系审核17. 管理评审5.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一般应分为几类?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一般分为4类:①环境管理手册②环境管理程序③岗位操作指导书④原始记录其层次可以如下图概括:6. 组织为什么要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促使组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主要原因是:①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环境管理政策与制度,以及某些环境保护的强制性要求对组织的驱动,迫使组织通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达到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要求,并减少由污染事故或违规造成的环境风险;②来自银行、保险、信贷等部门的压力,促使组织必须树立环境管理的良好形象以增加市场竞争能力;③来自环保组织、消费者和消费者组织以及公众的关注使组织分外重视环保形象和声誉;④商界日益增加环保责任的意识;⑤产品和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在国际竞争中已成为重要竞争因素,由此产生的国际贸易壁垒;⑥从组织内部来看,可以取得节能降耗、减少污染、降低成本的经济效益。
7.ISO14001是以什么样的管理模式为基础的?ISO14001所规定的环境管理体系是以“PDCA模式”,即规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改进(Act)等四个关联的环节。
“PDCA模式”在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中充分地运用并取得了成功。
它将企业活动分为四个阶段:①规划,即策划阶段-建立企业的总体目标以及制定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
②实施,即行动阶段-为实现企业目标而执行计划和采取措施。
③检查,即评估阶段-检查按规划而执行的有效性和效率,并将结果与原规划进行比较。
④评审和改进,即纠正措施阶段-改进识别出来的缺点和不足,修改规划使之适应变化的情况,必要时对程序予以加强或重新确定。
这是一个动态循环的管理过程框架,以持续改进的思想指导组织系统地实现目标,环境管理体系成功地运用了这一著名传统模式并给予它新的内涵和应用范围,并使环境管理体系与企业传统管理相融合。
8.什么是环境方针?根据ISO14001的规定,环境方针的定义是:一个组织对其全部环境环境绩效的意图与原则的陈述。
它为建立组织的行为及环境目标和指标提供了一个框架。
环境方针必须具备两项基本承诺及目标、指标的框架。
两项基本承诺为:①预防污染和持续改进②符合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因此可以说,环境方针是一个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总的指导方向和行动原则,也反映最高管理者对环境行为的一个总承诺,可以说它是组织关于加强管理,改进环境表现的态度和行动的声明书。
9.环境方针一般包含哪些内容?组织的环境方针一般涉及以下方面:①长远规划方面:* 一般原则,如:承诺预防污染,建立行为评价程序,符合法规要求;* 战略或计划,如:在投资政策及实施方面承诺考虑环境问题。
②特定目标方面:承诺清洁生产目标;承诺减少某种污染物排放,节约资源消耗(如:水、电);优先考虑废物在组织内的循环使用。
③产品方面:承诺达到国际法规及客户要求;以产品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最小的原则指导产品开发、设计。
④培训交流方面:加强队员工作进行环境培训;促进组织将环境表现向客户、员工及公众进行交流和公开化。
⑤员工保护方面:以雇员的健康安全不受危害的方式参加操作活动。
⑥符合性方面:与环境监督管理机构密切合作,实现地方或同行业中最佳管理标准,确保运行层次始终符合法规要求。
总之,环境方针不仅能反映组织的总的方向与承诺,而且应清晰易懂,能为广大员工所了解和掌握。
10.环境方针是否一成不变?组织的环境方针应公布并保证实施。
一般来说一个环境方针的声明可以保持较长时间,但是随着国家法律要求、企业经营战略和利益方要求等可能的变化和持续改进也需做及时调整。
11. 什么是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在ISO14001定义中是指: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12.环境因素的识别应考虑哪些方面?(1)向大气的排放;(2)向水体的排放;(3)固体废弃物的管理;(4)土地污染;(5)噪声污染;(6)能源与资源的消耗;13.环境目标和指标有什么区别?环境目标是一个组织在确定了自身的环境方针后,在规划自己的行动时确定的环境绩效的总体目的。
确定目标时应考虑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以及初始评审的结果。
14.环境目标、指标与环境方针的关系是什么?组织的环境方针确立之后,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设立则是关键步骤。
目标和指标是实现环境方针的具体化。
表215.环境管理方案就是制定每个有关职能和层次为实现环境目标、指标应具有的职责及达标时间表,以使环境方针得以付诸实践。
它包括:①规定每一有关职能机构在实现目标和指标中的责任。
②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16.环境管理体系记录与信息管理包括那些内容?记录是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证据,它包括:1. 法律、法规、标准对组织的规定要求2. 有关的许可证要求3. 环境因素及其影响评价4. 培训记录5. 检查、校准和维护活动记录6. 监测记录7. 事故记录及修正措施8. 供应方和承包方的有关信息9. 自我审核和管理评审记录10. 产品标识方面的数据,如:成份、性状数据11. 不符合记录12. 审核、评审记录17.为什么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时需要内部审核环节?当组织已经建立了环境管理体系,并按规范进行运行,则必须同时建立定期审核制度,以确定体系是否符合计划安排。
如果没有一个内部审核环节,体系运行就不能保持或改进。
18.谁来执行管理评审?管理评审是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来承担的、其目的是根据环境审核的结果,不断变化的客观要求及持续改进的承诺提出需要修改的方针、目标及体系的其它要素。
19.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有什么区别?审核是由内部审核员或外部审核员对已有环境管理体系的自我监督与审查过程,而管理评审是最高评审者对审核后的结论进行的评价行为,由评审可以得出改进意见,以几决定改进的措施。
也可以说前者提出问题,后者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决定如何改进它。
20.管理评审主要包括哪几项?评审主要包括以下几项:①对环境目标、指标和环境绩效的评审②评价内部审核的结论③对体系有效性的评价④情况产生变化时,现行环境方针是否仍适合和需要做更改的评审⑤外部相关方对组织提出的新的要求,如:--产品和活动变化--法律、标准的变化--市场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等等。
21. 发生环境事故的原因可能有哪几种?发生环境事故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①管理体系存在不完善之处;②员工不了解职责的要求;③员工了解要求,但未按规定做;④意外事件的发生。
二.实践篇22.赛格日立公司的环境方针是什么?公司环境方针:----创造和分享优美环境是我们的宗旨。
----营造和谐自然的花园式工厂,是我们坚持不懈追求的目标。
----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确保环境控制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三废排放达标。
----降低能耗是永恒的主题,用科学方法和手段、更合理利用资源。
23.赛格日立公司的环境目标是什么?公司环境目标:1、回收焙烧炉余热2、逐步替换公司区域内的1211灭火器3、提高环保动力部301站T23/T32低压无功补偿4、提高环保动力部512站T04/T05低压无功补偿5、对各类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6、201屋面风机设备噪声降低7、按法律、法规以及程序文件要求做好化学品的使用、贮存管理8、F再生含酸废气达标排放9、回收利用307一般废水1000m310、食堂油烟排放达标24.我公司对环境因素如何进行识别和评价?在赛格日立公司:首先,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存在的环境因素的识别,并将结果汇总为《环境因素登记表》;随后,ISO推进办对公司各部门环境因素进行汇总,并负责编制《环境因素评价表》;最后,管理者代表对《环境因素评价表》审批后,由ISO 推进办发布公司《重大环境因素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