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陕西历史博物馆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2023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心得体会

2023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心得体会2023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心得体会一:5月26日,我们集体参加了学院组织的青马工程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活动,充分感受了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经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
博物馆建筑古朴典雅,别具特色。
它将中国古典宫殿建筑和庭院建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色彩协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风格,同时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
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则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
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厅面积11600多平方米,展出文物精品2700多件,展线总长2300米。
展厅跨度大,层位高,视野广阔,照明设备灵活多用,通风设施好,装饰古朴典雅,给人凝重、舒畅、清新之感。
整个陈列分为序厅、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和已开辟为国际画廊的中央大厅等几个部分。
序厅位于中央大殿前端,陈列一尊巨大的千年石狮(唐顺陵石狮复制品),衬以黄河巨幅彩照,引导观众去领略由黄土黄河孕育出的古老文明。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为陕西古代史陈列,它以历史进程为线索,选取各时代的典型文物进行组合陈列,来揭示陕西地区古代社会文明发展状况。
该陈列展厅面积4600平方米,共三个展室,分为七个部分(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精选的余件珍贵文物包括:反映古代先民生活情景和艺术追求的丰富多姿的'彩陶器皿,反映周人兴起与鼎盛的青铜器,反映秦扫六合统一天下气势的青铜剑、经机、兵马等,以及显示秦汉奋发崛起精神的钢建筑构件、大型瓦当,还有反映封建盛世繁荣景象的精美的唐代金银器和唐三彩等,并配以遗址模型、图表、照片等辅助展品。
系统地展现了自115万年前至1840年陕西地区的古代历史。
历史社会实践活动模板(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
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实践能力,我校特举办历史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参观历史遗址、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二、活动目标1. 了解我国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
2. 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学生热爱历史、传承文化的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实践能力。
4.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5日(星期六)四、活动地点1. 历史遗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2. 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五、活动内容1. 开幕式: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目的和意义,宣布活动开始。
2. 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a. 参观兵马俑坑,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价值。
b. 参观博物馆内其他展厅,如“秦代铜器馆”、“秦代陶器馆”等,进一步了解秦代历史。
c. 举行知识竞赛,巩固参观所学知识。
3. 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a. 参观博物馆内各个展厅,如“古代铜器馆”、“古代陶瓷馆”等,了解陕西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
b. 参观“丝绸之路”展厅,了解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交流。
c. 举行主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讲解陕西历史文化。
4. 互动环节:a.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参观心得,交流学习体会。
b.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古代历史场景,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理解。
c. 举行摄影比赛,鼓励学生用镜头记录活动瞬间,展现活动成果。
5. 闭幕式:主持人总结活动成果,宣布活动结束。
六、活动组织1. 成立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和总结。
2. 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内容、人员安排等。
3. 联系相关单位,办理参观手续,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4. 准备必要的活动物资,如参观券、讲解器、笔记本、水笔等。
5. 安排专车接送学生,确保学生安全到达和离开活动地点。
社会实践报告参观历史博物馆的收获与感受

社会实践报告参观历史博物馆的收获与感受社会实践报告参观历史博物馆的收获与感受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之一。
历史博物馆作为传承与弘扬历史文化的场所,为大学生提供了亲身接触历史的机会。
我在最近的一次社会实践中,参观了一家历史博物馆,通过参观与学习,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与感悟。
首先,参观历史博物馆使我深刻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
在博物馆的陈列馆内,各种各样的历史文物、实物及图像向我展示了历史的瑰宝。
这些珍贵的文物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让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历史的真实性与重要性。
通过这次参观,我深刻认识到了历史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与塑造,更加珍惜与尊重历史。
其次,参观历史博物馆增长了我的历史知识与文化素养。
在博物馆的展览中,我触及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与文化发展。
通过解说员的讲解以及相关资料的阅读,我了解到许多以前未曾接触过的知识,丰富了自己的历史知识储备。
同时,通过欣赏各式各样的艺术品、手工制品,我也更深入地体会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特色与文化魅力。
这些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必将对我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参观历史博物馆培养了我对历史的探索与思考能力。
在博物馆中,许多展览以互动、体验为主,让我们亲身感受历史。
例如,在模拟古代房间中体验生活,或者通过参与历史角色扮演活动,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人物的经历与思想,也更加能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思考问题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这种思考的训练,拓宽了我的眼界,提高了我的逻辑思维与批判思维能力。
最后,参观历史博物馆激发了我的文化自信与国家自豪感。
历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源泉,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博物馆中,我看到了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
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也更加坚定了传承中华文明的决心。
通过这次参观历史博物馆的社会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了历史的重要性与价值,增长了自己的历史知识与文化素养,培养了探索与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我的文化自信。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调研报告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调研报告一、引言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是陕西省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机构之一。
它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
历史博物馆致力于陈列、保护、研究和传承陕西省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本次调研报告旨在对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展览内容、展览布局和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展览内容1. 青铜器展览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以青铜器展览为特色,展示了丰富多样的青铜器文化。
青铜器展览分为商周青铜器、秦汉青铜器和唐代青铜器三个部分。
展品精美绝伦,展示了古代工匠的技艺与智慧。
展览通过文字解说和多媒体技术,向观众传递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2. 文物保护展示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还展示了大量的文物保护工作,并向观众介绍了文物的保护方法和过程。
通过展览,观众能够更好地了解到文物修复的重要性和保护文物的责任。
3. 历史人物展示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通过历史人物展览,向观众展示了陕西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展览以多样的展示手法,生动地展示了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和贡献。
观众能够通过展览更好地了解陕西的历史文化。
三、展览布局1. 空间规划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展览空间合理规划,分为不同的展厅和主题区域。
每个展览厅都有清晰的主题和内容介绍,方便观众参观。
道路设置合理,观众能够顺利游览。
2. 展品布局展厅内展品的布局合理,展示了陕西省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
每个展厅都有主题鲜明的展品,观众能够得到独特的观展体验。
同时,展品之间的距离和展示方式也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欣赏和学习。
四、服务质量1. 热情周到的导览员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导览员热情周到,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能够向观众提供准确的解说和讲解。
导览员的专业性和知识水平也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2. 舒适便利的设施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设施舒适便利,如舒适的休息区、卫生洁净的卫生间和便捷的出入口。
观众在游览过程中能够得到良好的体验。
3. 完善的参观指引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提供清晰明了的参观指引,包括地图、展览目录和一份简易的介绍册。
陕西历史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

陕西历史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一、引言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完善自我,我参加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这次实践中,我对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展览、文物保护和学术研究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升了自己的历史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
本报告将对实践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和总结。
二、实践过程1. 实践准备在实践开始前,我提前查阅了有关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资料,了解了该博物馆的创办背景、展览内容和学术研究情况。
同时,我还参加了博物馆组织的培训,学习了博物馆的基本知识和展览设计等相关技能。
2. 参观展览在实践期间,我参观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多个展厅,包括陕西历史文化陈列、陕西历代吴王史料展、西安事变历史文献展等。
这些展览丰富多样,展示了陕西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重要历史事件,深入了解了陕西的历史沿革和文化传承。
3. 参与文物保护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文物保护工作,我参与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和保护活动。
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我学习了文物的分类、鉴定和修复等基本技能,并亲自参与了文物的清洁和修复工作。
通过这一环节,我深刻意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并加深了对文物价值与保护的认识。
4. 学术研究交流实践过程中,我还参与了博物馆举办的学术研究交流活动。
通过与专家学者的座谈和研讨,我了解了博物馆的学术研究方向和进展情况,与他们进行了互动交流,并从中受益匪浅。
这些交流不仅开阔了我的学术视野,也激发了我对历史文化研究的兴趣。
三、实践收获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知识收获。
具体来说,我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1. 历史文化素养的提升通过参观展览和学术交流,我深入了解了陕西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对陕西的历史沿革和文化传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这对我提升自己的历史文化素养和人文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2. 专业技能的提高在文物保护工作中,我学习了文物鉴定和修复的基础知识与技能,通过实践操作进一步掌握了这些技能。
陕西历史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

陕西历史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历史类博物馆之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
在近期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有幸参观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并对其展示的文物、陈列方式以及其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了解。
本文将对我的参观体验及所学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陕西历史博物馆作为一座重点级的国家一类博物馆,其馆藏的文物十分丰富多样,涵盖了从新石器时代至现代的各个历史时期。
在参观过程中,我不仅见证了陕西历史的千年风采,更深刻地领悟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第一展厅是“丝绸之路”。
这个展厅主要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起源、发展以及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在展厅内,陈列的文物精美绝伦,既有驼铃与商队的场景,又有独特的丝绸展示。
通过多媒体和图文并茂的展示手法,我加深了对丝绸之路文化的认识。
在这个展厅中,我还了解到了西安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这使我备受骄傲。
接下来,我进入了第二展厅,这是“汉代陶俑”。
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其丰富的汉代陶俑而闻名于世。
在这个展厅里,我看到了以陶俑为主题的陈列,从各个侧面生动地展示出古代人们的生活场景。
陶俑的栩栩如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让我更好地了解了古代汉族的生活和文化。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注意到陕西历史博物馆注重展示方式的改革创新。
他们采用了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展示等,使得观众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文物的魅力。
同时,博物馆内设有专门的讲解员,他们热情解答了我对文物背后故事的疑问,使得参观更加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
除了陈列展览,陕西历史博物馆还开设了多个教育活动,如讲座、研讨会等,旨在进一步普及历史文化知识。
通过这些活动,我认识到博物馆不仅是展示文物的场所,更是传承、弘扬历史文化的重要手段。
陕西历史博物馆在文物保护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科学的文物保护措施,包括展厅环境的控制、文物修复等。
这些措施有效地保护了文物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延长了文物的寿命,使后代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研究历史。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之实践报告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之实践报告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简称省博,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博物馆,老外来西安除了参观兵马俑博物馆之外,这里也是必到之处,因为这里展示了华夏文化的精粹,凝聚了中华文明的精髓。
在这里,我们可以真切地触摸历史,感受历史,中国古人以自己的聪明和智慧为后代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以及众多的“世界领先”、“世界第一”,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位于陕西西安的一座国家级综合性历史类大型博物馆。
筹建于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开放。
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其丰富的文物藏品成为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殿堂,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的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馆舍由一组“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仿唐风格建筑群组成。
馆舍布局呈“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结构特点。
把唐代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博物馆功能相结合,融中国古代宫殿与庭院建筑风格于一体。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370,000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
中国历史上强盛的周、秦、汉、唐等王朝曾在陕西西安附近建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文物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价值广,其中有精美的商、周青铜器,千姿百态的历代陶俑,以及汉、唐金银器,唐墓壁画。
堪称陕西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象征。
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誉为“华夏珍宝库”和“中华文明的瑰丽殿堂”。
参观过程我们主要参观的是陕西古代史陈列展部分,在这里我们可以欣赏到3000多件自115万年前到公元1840年间的陕西历史文物珍品,按历史顺序分为: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部分。
走进省博,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序言大厅,墙上的巨幅照片展示的是奔腾咆哮的黄河和广阔的黄土高原,这是陕西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黄土高原孕育了中国最早的华夏文化,奔腾咆哮的黄河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及不断进步的动力。
研学社会实践报告高中

一、前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为期一周的研学社会实践。
本次研学活动以“探索历史,感悟文化,体验生活”为主题,旨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二、研学目的地及主题本次研学活动的目的地为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西安。
西安作为古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了解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窗口。
本次研学的主题为“探索历史,感悟文化,体验生活”。
三、研学行程安排第一天:抵达西安,参观兵马俑早上,我们乘坐高铁抵达西安,入住酒店。
下午,我们参观了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通过参观,同学们对秦朝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勇气。
第二天:参观大雁塔,学习佛教文化上午,我们参观了著名的大雁塔,了解了佛教文化的发展历程。
下午,我们参观了西安碑林博物馆,欣赏了丰富的碑刻艺术,进一步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三天:游览古城墙,体验古都风情上午,我们游览了西安古城墙,体验了骑自行车环城墙的乐趣。
下午,我们参观了回民街,品尝了各种特色小吃,感受到了西安的市井文化。
第四天: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了解陕西历史上午,我们参观了陕西历史博物馆,了解了陕西地区的历史变迁。
下午,我们参观了西安半坡博物馆,了解了半坡文化。
第五天:参观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感受唐朝盛世上午,我们参观了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了解了唐朝的繁荣景象。
下午,我们参观了西安世博园,欣赏了各种建筑风格,感受到了人类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第六天:参观西安交通大学,学习名校风采上午,我们参观了西安交通大学,了解了这所百年名校的历史和现状。
下午,我们进行了研学总结,分享了各自的收获和感悟。
四、研学成果与收获1. 增强了历史文化知识通过本次研学活动,同学们对中华五千年文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述考虑到传统文化与历史知识对当代大学生甚至整个国家的重要性,我们决定组织一次赴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参观学习的活动。
“陕西是中国大地远点所在地。
黄河九十九道湾,最大的一个湾如同伸开的双臂,将陕西揽入怀中。
陕西是一支歌。
她将黄土高原的豪迈,关中平原的坦荡和秦巴山区的婉约融汇在自己悠扬而久远的旋律之中。
陕西是一首诗。
她用独特的语言和优美的韵律,描述了远古的艰辛劳作,西周的森严礼仪,秦代的赫赫军威和西汉的慢慢丝路,还有魏晋的兼并融合与隋唐的强盛辉煌。
陕西是一座宝藏。
她珍藏了远古先民弥足珍贵的馈赠和十四个古代王朝兴衰存亡的历史,拥揽着各类绚丽多彩的的文化遗存和无数精美绝伦的文物古迹。
……”这是写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入口的一句话,它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悠久的古老的美丽的充满了人文气息的陕西。
我们,身在一所陕西的高校,身处这样一块满满洋溢着魅力的土地,我们非常有必要深入地了解陕西历史和文化。
二活动内容2.1 活动过程经过全班同学的讨论,我们决定利用周末的时间前往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进行社会活动。
活动总体分为两部分,一是参观博物馆,并进行相关调查,二是后期的集体讨论并形成报告。
活动前,我们进行了简单的分工,一部分同学负责活动的策划;一部分同学进行基本信息的收集,以使同学们对陕西历史博物馆有更深的了解;剩下的同学则合作设计在参观的同时需要调查的项目。
全班同学在活动前将各自承担的任务汇总,一切准备就绪!我们选择在周六前往博物馆。
虽然周六的早晨迎来了降温,但西安的冷风没有阻挡同学们的热情,我们于八点准时出发。
来到博物馆门口,这里已排起了长队。
由于国家宣布免费开放所有的博物馆,所以利用周末来参观的人也格外多。
充分说明了这项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公众追溯历史的积极性。
经过大约一小时排队等待之后,我们拿到了参观券,然后进入了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关于博物馆的具体情况,将在下面的报告中详细说明。
在博物馆中,一名来自西安财经大学的同学作为我们的志愿讲解员,为我们做了详尽、精彩的讲解,让同学们对我们五千年的历史文明有了更加深层的认识。
在经过大概2小时参观学习之后,我们开始分组对之前所确定的调查项目进行了逐一调查。
调查结果会在后面的部分进行详细叙述。
同学们的调查活动得到了博物馆中的工作人员和观众的积极配合。
最后,全班同学将调查内容汇总,大家在历史博物馆前合影,标志着这次社会活动圆满的结束了。
活动后期工作主要包括:个人完成完成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报告,组织班级成员集体讨论活动感想及收获,完成班级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班委将活动过程中的记录反馈给个人,最后个人在最后期限之前完成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报告,同时,我们组织了一次所有成员参加的关于活动感想和收获的讨论会。
2.2 实践调查项目1.博物馆总体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
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则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是遵照周恩来总理的遗愿建设的。
1973年,周恩来总理来陕西视察时,有感于陕西丰富的文物资源和已有博物馆小而简陋的状况,提出应在陕西建一座新博物馆的指示。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于1983年筹建,鉴于陕西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舍的设计由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设计师张锦秋女士担任。
1991年6月20日落成正式对外开放。
绝大多数藏品是前陕西省博物馆移交的。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西安大雁塔的西北侧,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博物馆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里程。
这座馆舍为“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唐风建筑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错落有致,气势雄浑庄重,融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于一体。
馆区占地65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
馆藏文物多达370000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
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其中的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历代陶俑千姿百态,汉唐金银器独步全国,唐墓壁画举世无双。
可谓琳琅满目、精品荟萃。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
开馆以来,充分发挥文物藏品优势,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把收藏保管、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功能有机相结合,举办了各种形式的陈列展览,形成了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展览互为补充、交相辉映的陈列体系,从多角度、多侧面向广大观众揭示历史文物的丰富文化内涵,展现华夏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成就。
同时,以开放的姿态走出国门,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光彩夺目的三秦文化呈现给世界各国人民。
作为被首批确定为中国“4A”级旅游景点的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其优上的陈列、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优良的秩序和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中外宾客纷至沓来,已成为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在21世纪里,这座汇集着三秦大地文物精华的文化殿堂,将会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崭新面貌,为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这样一座举世无双的博物馆,它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座宝库,它囊括了陕西从古至今的历史,亦几乎是整个中国的历史。
试想,能够遨游在这样一条历史的长河里,内心该是多么的跌宕起伏。
2.馆藏文物西安自古帝王都,历史上先后有周、秦、汉、唐等十三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地上地下文物非常丰富。
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后,集中珍藏陕西地区出土的珍贵文物37万余件。
比较典型的藏品有以下八大类:青铜器已登录注册的有3900多件。
藏品时代上起商周,下止秦汉。
种类有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
其中最为典型的商周青铜器,许多器物(如多友鼎、师献鼎等)上铸有史料价值很高的铭文。
造型较为典型的有先周凤柱受、西周牛尊、它较、战国鸟盖部壶和汉彩绘雁鱼灯等。
唐代墓葬壁画400多幅,画面面积1000多平方米。
是1952年至1989年先后从陕西关中地区25座唐墓里揭取的。
墓主均系唐代三品以上的皇亲国戚和朝廷重臣。
画面内容有四神、仪卫、建筑、狩猎、生活及唐与四邻的友好来往等。
是反映唐代社会的重要形象资料。
历代陶俑已注册的有2000多件。
藏品时代包括秦、汉、北朝、隋、唐和宋、元、明、清。
质地有陶、彩绘陶、釉陶和三彩。
艺术形象有文武官员、甲士侍卫、男仆女侍、西域胡人,以及天王、镇墓兽和马、骆驼等各种动物。
历代陶瓷器已注册的有5000多件。
有史前仰韶文化彩陶、西周原始青瓷、汉代釉陶、唐三彩、古玻璃、琉璃、唐秘色瓷和宋耀窑青瓷等。
器物种类包括生活用品、文具和殉葬明器等。
历代建材已注册的有1000多件。
藏品时代上起两周秦汉,下至唐宋明清。
器物种类有陶制的瓦、瓦当、砖、昭尾、水道和石刻建材,以及金属建筑构件。
汉唐铜镜已注册的有800多件。
造形多样,图案精美。
有些还铸刻着吉祥语句。
金银玉器包括湮金望银的铜器。
已注册的有2000多件。
其中如西周玉制礼器、春秋秦公大墓出土的金啄木鸟、西汉皇后玉婆、攀金银竹节铜熏炉和1970年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的塞金兽首玛瑙杯、八棱乐位金杯、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赤金走龙等,均属举世罕见的精品。
历代货币已注册的有10000多件。
未清理造册(即不包括在总藏品数之内)的尚有50000多枚和近7000公斤。
种类繁多,有西周贝币、战国刀币、秦半两、西汉金、王五株、王莽时的各种货币、唐金银币以及稀有的古代外币。
除上述八大类外,还有字画、版本、经卷、织物、骨器、木器、漆器、铁器、石器、印章、封泥,以及近现代文物和民俗民族文物。
3.博物馆设施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厅面积11600多平方米,展出文物精品2700多件,展线总长2300米。
展厅跨度大,层位高,视野广阔,照明设备灵活多用。
整个陈列分为序言厅、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和已开辟为国际画廊的中央大厅等几个部分。
馆内设有现代化文物库房、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图书馆、具备多种语言同声传译功能的报告厅。
同时,在博物馆大厅处可以通过网络浏览馆藏文物,这也是信息化时代下催生的新型参观方式。
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进步,而且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官方网站也有网上直播栏目。
由于馆藏文物中有很多文物属于国家级文物,博物馆对文物的保护非常用心。
除了用玻璃与外界隔离之外,展柜中也有温度调节设备。
另外,仔细观察也会发现所有重心较高的文物上都绑上了透明的细线,以防因为震动可能引起了文物倾倒,这可能出于也是“5.12”汶川地震之后对文物保护的考虑。
对于一些很重要的文物,博物馆还加上了视频解说,让观众能够更好地了解文物。
不过,博物馆中设施也有一些需要改进。
比如打在文物上的灯光,虽然灯光又利于展示文物的各个细节,但是太强的光照会对文物造成伤害;希望博物馆还是从文物的寿命方面考虑,适当调暗照明光线。
我们也注意到整个博物馆中环境灯光是比较暗的,这一点值得肯定。
另外,我们发现博物馆没有残疾人通道,这样就限制了残疾人士的参观范围。
4.讲解5.观众情况我们的调查对象以青年人和学生为主,调查的观众类型涉及家庭观众、零散观众、旅游团观众和学生团观众等,其中又以零散观众为主。
(此处的“观众”是指陕西省的博物馆现场观众和非现场但曾经参观过陕西省的博物馆的人员)对于博物馆的作用问题,不少国内外的学者对它进行过许多有益的探索。
那么,陕西省博物馆观众又是怎样来看待这个问题的呢?在所有受调查观众的意见中,大多数认为是“古物及艺术品的保藏场所”和“教育和知识普及场所”。
还有的观众认为是“科技文化展示”的场所。
认为“教育和知识普及”。
少部分人认为其发挥着“休闲娱乐”的功能。
我们有理由认为,博物馆的保藏、展示和知识传播及教育等功能是博物馆的一些传统功能作用,休闲娱乐是博物馆的一个新兴的功能。
休闲娱乐比例虽然看起来比较低,但也反映了观众有这方面的需求,相信这个比例在以后还会上升。
陕西省博物馆界应该好好考虑怎样加强博物馆的娱乐性问题。
博物馆毕竟不同于一般的娱乐机构,我们认为博物馆提供的休闲娱乐应当有自己的特色,而且带给观众的必须是积极健康的娱乐方式。
现在,不少人意识到博物馆在提供服务应该是知识和娱乐兼顾。
那么,博物馆在二者兼顾的情况下谁该优先呢?根据我们的调查,小比例的受调查观众认为应该娱乐优先,而大部分的受调查观众认为应该知识优先。
这也大致符合我们原先的设想。
如今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已有不少网上虚拟博物馆出现。
如果观众因各种原因而不能亲自前去参观自己喜欢的博物馆,那么他们可以直接在网上游览所喜欢的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和某些藏品精品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