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声音主要构成要素

合集下载

《影视声音艺术》课程教学大纲精选全文

《影视声音艺术》课程教学大纲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影视声音艺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5601009 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48 学时 2.5 学分实验学时:32学时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影视声音艺术》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培养广播电视行业所需要的声音方面的专业人才。

通过对影视声音元素、功能、特性,以及传声器、调音台等基础设备的技术层面的学习;对声音的层次、构成、艺术特点等艺术方面的学习,通过技术与艺术两方面,加上实验的实际操作,使学生对电视声音有较为系统、全面的把握,提高他们对声音的敏感程度。

本课程的学习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图在阐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联系操作和应用。

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与电视音响系统有关的声学基础知识,了解主要电声器件、设备、系统的原理、结构及电声电视音响技术的发展动态;掌握主要电视音响器件、设备、系统的性能特点、使用方法及维护技能;熟悉电声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熟悉录音与制作技术。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充分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用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等方法。

有些内容可采用现场实践教学的方式进行。

三、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第一章视听艺术声音的发展历程(2学时)1.教学内容(1)观摩影视声音艺术的教学入门片《雨中曲》;(2) 影视声音简史;(3)声音在电视节目中的功能;(4)声音在电视中的重要性2.重、难点提示(1) 影视声音的功能和基本作用;(2) 视听结合的认识规律;(3) 影视艺术声音的特征第二章电视中的声音(3学时)1.教学内容(1)声音三大元素及其形式、特点;(2) 声音三大作用;(3)声画组合四种方式(4)声画之间的主辅关系2.重、难点提示(1) 不同语言在各类型节目中的表现;(2) 电视音响的四大类型;(3) 声画关系在不同类型节目中的应用(4)声画之间的主辅关系第三章声音的物理特性(3学时)1.教学内容(1)声音相关的常用物理概念;(2) 声音的生理反应——声音三要素;(3)声音的心理反应——人耳的听觉效应(4)室内声学与音质2.重、难点提示(1) 声音的干涉现象;(2) 痛阈、听阈和动态范围的概念;(3) 声音三要素及相应的物理量(4)人耳的听觉效应,尤其是掩蔽效应和哈斯效应(5)混响声和混响时间第四章传声器(2学时)1.教学内容(1)传声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特性;(2)传声器的基本特性指标;(3) 传声器的使用原则(4)传声器使用的注意事项2.重、难点提示(1)不同种类传声器的区别;(2)传声器的正确选择;(3)传声器的指向性类型第五章调音台(2学时)1.教学内容(1)调音台的主要部件及功能;(2)数字调音台;(3)调音台的连接与使用2.重、难点提示(1)调音台的作用;(2)调音台各个旋钮、按键、接口、衰减器、显示系统的基本功能;(3)数字调音台的特点(4)与调音台有关的音频连接线和接口,以及音频处理系统的连接方式第六章数字音频基础(2学时)1.教学内容(1)数字音频概念;(2)数字音频转换原理;(3)数字音频工作站2.重、难点提示(1)模数转换步骤;(2)数字音频工作站的特点;(3) 数字音频信号质量保证第七章电视声音构成(2学时)1.教学内容(1)电视声音艺术创作的过程;(2)电视声音构成的原则;(3) 电视声音制作的工艺2.重、难点提示(1)理解声音构成的原则;(2)了解电视声音制作的四种工艺;四、实验教学内容实验项目(一) 声音的联想(2学时):(1)项目类别:选做√选做□(2)项目性质:设计性√验证性√ 综合性□ 创新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通过音乐、音响描绘视觉形象的功能、方式和手段,通过收听音乐教学片写出感想。

影视声音艺术与制作

影视声音艺术与制作

影视声音艺术一、双耳效应:人对声源感觉主要依靠双耳听音差别,称为双耳效应;双耳效应的原理认为,由于双耳位置在头部两侧,假如声源处于人的正前方的中轴线,则声音到达双耳的时间、声强级和相位是一样的;假如声源偏离听音人正前方的中轴线,则声音到达两耳的距离不等,因此,声音到达两耳会出现时间差和相位差;同时,因为一侧耳朵出现遮蔽效应因而两耳之间出现声级差、音色差;二、音响的定义与分类:1.定义:在理论研究和实际使用中,音响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音响泛指广播、电视、电影及舞台剧中的一切声音形态;狭义的音响仅指广播、电视、电影及舞台剧作品中的自然音响,即除了有声语言和音乐之外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产生的声音形式;影视艺术记录的声音中,除有声语言及音乐之外的一切自然界及人类活动产生的声音统称为音响;2.影视艺术中的音响包括环境音响和动效两部分;环境音响指处在具体时空中的一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所产生的各种声音;动效指被拍摄对象活动所产生的各种声音;3.音响的分类按声源分:动作音响动效,自然音响,交通音响,军事音响,机械音响,特殊音响按创作时手法分:主观音响,客观音响,主观音响与客观音响转化三、有声语言有声语言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自然语言,它是人类交际最常用的、最基本的信息传递媒介;其传递特点是:有声语言是双向互动的,是即时的,是包括副言语的;1.有声语言与文字的区别在有声语言和文字之间,有声语言永远是第一性的,而文字永远是第二性的;言语声包含声源和传播过程的自然信息,从中可以分辨说话人、环境干扰声的性质;文字无法直接表现复杂的语音现象,写出来的话跟说出来的不一样,它甚至带给人们一种错觉,似乎书面语言一定严谨,而有声语言则必然更粗陋,字音以外的语音现象更是为人们忽略了;2. 副语言:副语言是人们在说话时表现出来的语音特征,它包括音量、音质、速度、节奏、语调、其他的独特方式,如口音和发音习惯等,还包括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它不是纯物理意义上的语音特征,更多的是由此体现出来的社会文化内涵;副语言并非是有声语言的附加成分,而是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只有表达的内容加上表达的方式才能传达完整的意义;四、声音设计“声音设计”,是指在影视节目制作中对整个节目或片子的音响部分包括语言音响、音乐音响和效果音响作总体设计,以便使音响和其他艺术手段一起共同完成艺术形象塑造的工作;五、音乐节目与节目音乐:1.音乐节目,是指以音乐艺术作品为主要传播内容的节目形式;决定这类节目性质的根本因素,在于音乐节目里的“音乐”是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的音乐作品而存在的;2.节目音乐,是指电视节目中除音乐节目之外的,其他节目中的音乐要素;它包括栏目的标志音乐片头音乐、片尾音乐和片花音乐、专题片配乐、广告音乐等;音乐节目与节目音乐是两大类——前者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后者是视听艺术中的一个元素;六、混响:混响是指在室内声场稳定的情况下,声源停止发声后,由于室内存在的多次反射而使声音延续的现象;七、人的生理属性:1.人耳对声音时空属性的感觉声源方位感,是听觉器官对声音的音高、音强、音色、音长感觉之外的又一个感觉要素,涉及到复杂的生理学心理学方面的问题;它包括:1方位感--在空间移动的声波能使人们清楚地判断出声源物体的前后左右的具体方位;2距离感--声波的振幅、音色等的变化能够使人们比较准确地判断声源物体的远近距离;3运动感--根据声波在时间维的连续性和在空间维的方向性,听觉器官可以辨认出物体自身运动,特别是物体方位移动的过程;4声像感--音响的组合可以使人们听出声源物体规模大小;5层次感--现场多种声音会同时传入人耳,但由于声源物体的振率不同,彼此远近距离不同,自然会在人的听觉器官中形成远、近和高、低不同层次的音响感觉;八、音乐音响和音响音乐音乐音响:以特殊的音响效果出现的音乐;音响音乐:音响动效的运用方式具有音乐表现的效果和意义;简答九、影视剧中音乐类型1.主题歌主题歌往往是对影视剧内容的一种高度概括,它可以以特定的风格和凝炼的情感表现来充实剧中主要人物形象,可以展现特定的历史气氛,可以表现生活中的某种情怀;主题歌的结果形式我们可大致归纳为四种类别:1片头主题歌片头主题歌大多以概括剧情为其主要的表现功能,概括的内容不同,剧情展开的方式不同,采用的艺术处理的方式也丰富多样;2片尾主题歌片尾主题歌与片头主题歌不同,它是在剧情全部展现或展现了一段时间之后出现的,它是对已经发生的故事作相应的概括,因此往往带有更多的从剧情中引发出来的情绪与感慨,即带有剧情内涵的艺术表现作用;3头尾呼应式主题歌这是一种双主题歌形式;4主题歌群主题歌群是指以若干个主题歌组成的一个主题歌组;这个主题歌组相互形成一定关系,为一部电视剧的内容服务;这种形式只出现在长篇电视连续剧中,这是在主题歌这种形式发展得比较成熟的阶段出现的;2.插曲插曲在影视剧中是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段,同主题歌不同,主题歌的位置一般在片头或片尾,起着引领剧情的作用,本身与剧情的发展保持一定的距离;而插曲一般都与影片的内容结合比较紧,特别是中国早期的电影插曲;3.主题音乐主题音乐是运用旋律,即没有歌词的音乐对电视剧的内容进行高度概括的一种音乐形式,它的表现功能与主题歌相似,可以把人们带到特定的历史情景、文化氛围或某种情感范畴之中;主题音乐没有词义限制,可以有更广大的想象空间,对剧情有更大的包容性;主题音乐的旋律及构成旋律的音调素材常常在影视剧中运用多种变形、变奏、延展、紧缩等发展手法,来配合剧中人物性格的展示、人物情感的发展、衬托场景与环境的变化,为剧中戏剧性冲突的发展及高潮的出现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主题音乐的各种运用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四种类别:具有哲学情怀的主题音乐与人物情感、性格、命运相关的主题音乐具有象征性符号作用的主题音乐多主题交叉的主题音乐4.场景音乐场景音乐是指在某一个单一场景中使用的音乐;它主要是对某个具体的场景中演绎的故事情节,人物在具体场景中的感情发展变化进行必要的铺垫、烘托、渲染;场景音乐只对具体场景发挥作用;场景音乐的使用往往在营造戏剧性高潮和推动情节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甚至是其它艺术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场景音乐一般是专门为这一场景设计的音乐,基本上不带重复性;有时可能运用主题音乐或主题歌的旋律素材进行变奏、发展构成一种场景音乐;根据不同的故事和剧情,和不同的艺术表现需要,场景音乐也可能参与主题音乐的贯穿发展,成为主题音乐贯穿发展中一个独具特色的贯穿点;5.背景音乐背景音乐是指影视剧中标识环境、场合、地域等的一种音乐,以画内乐为主,也运用画外配乐的方式;作为背景音乐除了强调环境的真实,起到标识环境的客观作用之外,也可以赋予它们更为丰富的含义,或以一种假定的真实起到艺术表现的作用;十、音乐蒙太奇音乐蒙太奇的具体含义是,当一组镜头是用音乐来组接时,音乐不仅成为连接这些镜头的纽带,音乐同时赋予这组镜头以镜头之外的涵义;音乐蒙太奇在影视剧中恰当的运用,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它具有超时空性和情感的参与性;音乐蒙太奇在实际操作中可归纳为三种用法:1、顺时空的音乐蒙太奇,即音乐在同一个场景中组接不同的镜头;例如寻枪影片开头字幕出来之后的那段音乐;2、超时空的音乐蒙太奇,是指在总的顺时空组接中,插入一些超越现实时空之外的镜头的组接方式;3、交叉时空的音乐蒙太奇,是指在同一时间组接不同空间的镜头和画面;十一、声画关系的定义对声画关系的研究基于以下认识:在影视艺术中声音和画面是两个不同的符号系统,有着各自的叙事、表意的规则;声画关系不是视频系统+音频系统或画面+声音的问题;“声画关系”表明:影视艺术的形象是一个视听形象,它既不同于视觉形象,也不同于听觉形象,亦不是二者的相加;画面和声音结合起来时产生完全不同的表现意义和艺术感受;十二、声画关系的表现意义声画关系中的同步、对位或并行,既是时空上的,又是情绪情感上的,这即是声画关系的表现意义;这种表现意义突出地表现在默片时代便已出现的音乐与画面的关系上;不仅仅是指音乐使画面具有了深层意蕴和强烈的情感色彩,更主要的是声音与画面形成的特殊关系,使作品获得了声音和画面二者单独使用不可能产生的表现意义;十三、声画关系的表现效果声画关系有不同层面的意义:技术层面的关系、心理—生理层面、艺术层面的关系;1、技术层面关系:声画同步、声画错位是指声音和画面的物理对应关系,即当画面中声源做出发声动作时观众同步听到该动作的声音;2、声画的时空关系:声画同步、声画错位、声画分离、声画对立或声画对位;3、声画的情感表现性:声画同步、声画对位、声画并行利用声音与画面的错位,表达某种象征意味;一般意义上的声画关系主要有下面的几个方面:1、同步声画同步指画面中的视觉影像与出现的声音处于同步关系中,即声音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体、环境所产生的;声音加强画面的真实感,画面为声音提供声源,形象使声音具有可见性,声音使画面具有可闻性,从而创造真实感;同步的含义包括:时空关系、透视关系、动作关系、情绪、节奏等方面是统一的;2、分离声画分离指画面中的声音和形象不一致性,包括动作的不一致、时空的不一致和情感表现的不一致;声画分离意味着声音和画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们可以通过分离来达成更高层次的统一;声画分离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声音与画面分属于不同的时空,二者构成一种复合的时空关系;另一种情况是声音本身没有明确的时空关系;3、并行平行并行的声画关系中,声音与画面表面上呈现某种相对疏离状态,但它们并非毫不相干的两件事情;声画并行的真正意义是声音和画面不再局限于某个具体的动作关系、时空关系或情绪情感关系,它们各自以听觉符号的方式和视觉符号的方式阐述、表达作品的主旨,增加作品的信息容量,暗示或隐喻事件之间的深层联系,表现作品的深层意蕴,给作品提供了完全开放的时空和巨大的体验的自由度;4、对位对立声画对位指声音和画面之间在情绪、内容、艺术形象的表述上处于某种对立的关系,它是通过突显二者的差异来表述某种叙事、象征或表现意义的;十四、影视剧中音乐的结构类型影视剧音乐的结构是建立在影视剧音乐与影视剧的总体关系上,从影视剧音乐的几种构成方式中,我们可以大体上划分出三种常用的基本类型,即:主题歌或主题音乐引申发展的框架型结构、点描式的色彩型结构以及二者兼有的综合型结构;框架式结构目前常见有两种:一是以主题歌方式概括、提点剧情,对剧中风格进行展示、表现,对剧中情调进行渲染的结构;二是以主题音乐关照全剧,与剧中情节发展相配合的网络式贯穿结构;框架式结构适于承载重大的题材与体裁;在采用框架式结构的影视剧中,音乐往往承载着比较丰富的内涵和内含;内涵指本质的深掘,内含指多种矛盾线索的交叉平行发展;在音乐形态的选择和创作中,经常使用主题音调的变奏手法和主题音乐并置、对比的发展手法;框架式结构在运用过程中,特别要主要“乐之有物”和“物之所依”,因为主题歌或主题音乐中如果没有“内容”,而这内容又与影视剧没有意义上的关联,就会陷于空泛;主题音乐的并置交叉发展,要注意布局的合理和音乐形象的准确;有些影视剧有很好的音乐造型,但是由于布局混乱,不掌握分寸地到处乱用,或煽情太过而让人感到腻烦,这都会破坏整体的艺术效果;框架式结构在音乐布局上往往有一个相对完整的结构,要求整体把握剧情,音乐设计要有层次感;点描式的色彩型结构的特点是没有一个占有中心地位的主题音乐,以独具特色的场景音乐为影视剧添彩增色;它不需要顾及全局的统一,它是以点描的方式对剧中人物或场景的一种修饰;如:电影青春祭、红高粱等;三种类型各自有一定的表现特点:1、运用主题音乐框架型的结构类型,往往创作者更多的是想追求较为统一的情绪色调,如激情燃烧的岁月;2、点描式的结构类型往往更多的出现在以情节发展取胜的影视剧中;3、二者兼有的综合型类型运用得比较多,所以也往往容易运用得比较滥,水平可以相差很大;十五、画外音“画外音”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源于电影,因此,约定俗成的内涵是指电影的有声语言的一种独特形式;“画外音”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解:一是声源不出现在画面,但它和画面是同一个时空;二是声音和画面处于完全不同的时空,或声音并无具体的时空特征;按照影视剧的传统约定性,画外音分为“独白”和“旁白”两类,这二者并无严格的界限;一般意义上讲,独白是以第一人称出现的,是角色内心情感的外在表现;旁白是以第三人称出现的,是对客观事实的叙述;这种划分是相对而言的,很难用形式上的不同来概况二者在审美上的联系与差异;画外音的主要作用之一是在于提供一个特定的视角——第三人称的、全知全能的视角;画外音也可能提供某个角色的主观视角,同时可以传达特定的情绪色彩,表现作品的风格特征;十六、画内音画内音指电影包括电视剧、动画片中有声音来源的声音,也就是有发音主体的声音;十七、音乐的功能1、作电视剧或电视栏目的片头曲和片尾曲2、加强戏剧性效果,起到渲染和烘托的作用3、营造一种地点感4、制造或衬托速度的运动5、表明人物的身份6、预告后事7、确定、维持和改变情调十八、音响的功能增加环境感和真实感,表现时空扩展感知空间的深度和广度,音乐化的音响形成角色的心理空间1.扩大对空间的感知度,赋予画面环境以具体的深度和广度,并且用画外空间的形式增强观众的想象力;2.烘托气氛,增加生活气息及真实感3.起到评论的作用4.包含丰富的信息,可表现自然环境或社会生活的各种动态和气氛5.表现各种动作6.表现各种情节7.揭示物体内部状态,揭示人物心态8.感染人们情绪9.音响作为一种信号,能够刺激听者的听觉神经,从而使人们作出相应的反应和猜测10.制造特殊声音效果十九、声音制作的工艺流程1.同期录音:在影片或节目拍摄中同步纪录声音和画面摄制方式;采用同期录音的节目类型有纪录片、直播节目、故事片等;外景拍摄现场的同期录音还有一个作用是,为后期配音时制作“自动对白替换”ADR提供参考,以提高影片对白的质量;同期录音方式效率更高,能获得更为逼真的艺术效果,但对导演、演员、摄录人员及环境有更严格的要求;2.后期配音方式:先期拍摄画面,需要同时录制声音参考信号,然后以画面和前期音频参考为基准录制声音的工艺方式;后期配音的最大好处是其艺术创作的自由度很大,同期录音无法作到的,可在后期配音时制作;无需考虑背景噪声干扰等问题;对于需要特殊音效的作品,例如科幻、动作、战争题材的作品,只能依靠后期配音的方式完成;后期配音成本也相对较低;后期配音的缺点是声音的真实感,如空间感、情感表现性等不如同期录音;先期录音:影片或节目制作中先行录制声音信号,然后再拍摄画面,最终进行音画合成的摄制方式;3.采用先期录音的影片或节目有戏曲片、歌舞片、动画片、音乐栏目、MV等;先期录音工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影视制作中不得已的手段;由于拍摄题材、场地、表演等因素的影响,无法获得良好的声音信号,故采用先期录制需要的声音信号,然后以声音信号为基准拍摄画面,最终合成为完整的作品;。

1、影视声音概述解析

1、影视声音概述解析

围调整在中高频段,这也是人对于中高频的声音比较敏感
的原因。
四、影视声音的属性
(二)听觉系统的特点
其次,在耳道的共鸣和三块听小骨的机械扰动的作用 下,声音产生了相当于原来9倍的增益。 再次,人耳结构和声音传递过程使得人对于不同频率 的声音的感知灵敏度不同。 除此之外,人能够辨别声音的方位感和空间感。
二、影视声音的特性
(一)声音的空间特性
1、声音的空间特性 声音可以帮助观众理解事件发生的地点、可以通过混 响表现空间的大小;或者,声音可以将屏幕内的事件扩展 到屏幕外的空间,创作者可以通过画外空间的声音来表现
视觉中没有出现的空间环境。
声音一般分为“叙事空间”和“非叙事空间”。
二、影视声音的特性
二、影视声音的特性
发至我的邮箱:jayeh@
第一章
影视声音概述
影视声音的概念
影视声音的特性 影视声音的功能 影视声音的属性
一、影视声音的概念
(一)影视作品中的声音是指被记录在一定的存储媒介上,
经传播后由电影银幕或电视屏幕周围的扬声器重放出来, 并且能传达一定艺术信息的可闻可感的声音。 (二)影视声音的分类:
按构成元素:有声语言、音乐、音响
按录制方式:同期录音、后期配音
(二)声音的时间特性
影视(声音)的时间关系有三种: 放映时间 叙事时间 《24小时》
心理时间
三、影视声音的功能
声音在影视作品中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创作元素,对影视艺
术创作有重要的作用。主要功能概括如下: 1、叙事功能 2、暗示功能 3、明确时间、地点
4、结构画面
三、影视声音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能
四、影视声音的属性
四、影视声音的属性
四、影视声音的属性

《影视文化与影视艺术欣赏》讲义教案3影视语言要素-镜头、声音、色彩

《影视文化与影视艺术欣赏》讲义教案3影视语言要素-镜头、声音、色彩

第三讲影视语言要素:镜头、声音、色彩第一节、影像、画面与镜头一、影像“电影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伴随着电影百年来的发展,人们对此作过形形色色的回答。

其实,最简单的说:电影就是活动影像的艺术。

如同文学的语言、音乐的声音和美术的颜料等一样,影像是构成影视艺术的原材料,影视艺术是影像的艺术,是运动的造型艺术。

视觉造型性是影视艺术最基本的特性,也是影视艺术最基本的语言系统,而构成这一艺术语言系统的最基本的语言要素便是:影像、画面和镜头。

(链接视频《巴顿将军》片头)(一)、影像内涵影像是指通过电影摄影机或电视摄像机记录在感光胶片或磁带上,最后在银幕或屏幕上还原出来的视觉形象。

影视艺术的核心便是通过摄影在胶片磁带上捕捉现实的创造性活动。

在此以前,一切工作只是准备性活动。

写作剧本是文学性活动,生产准备是行政性活动。

而一旦摄影机转动起来,那才是在摄制影片了。

从拍摄工作一开始,同创作影片有关的每一个人就都为这个影像而奔忙。

(二)、影像的两大特性与绘画、雕塑以及舞蹈、戏剧等传统艺术不同,影视艺术的造型元素不是可以触摸的实体,而是看得见却摸不着的光影。

这一特性决定了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逼真性和幻觉性。

(1)、逼真性影视的画面影像是对现实的一种再现,它来自对客观的外在现实的记录。

尽管镜头前的客观现实往往是被有意安排的,比如说影视画面中的人物是由演员扮演的,场景也是大多是人为设定的,但胶片和磁带上的影像却都是来自于摄像机对这些客观物像的记录。

所以,在这点上,影视影像比其他艺术都更为逼真。

它拥有文学所没有的直观,绘画、雕塑所丧失的运动,音乐所缺乏的造型,并突破了戏剧的时空局限,在所有艺术中,只有影视可以把生活中可见的、像生活本身一样运动着的形态再现出来。

(2)、幻觉性影视的影像本身实质上却又是一种幻觉,我们在银幕或荧屏上看到的活生生的一切,实际上只是一些光影。

电影是以1/24秒的间歇运动来造成光影运动的幻觉的,摄制在电影胶片上的每一个画格都是静态的,银幕上运动的影像是一种幻觉,是由人的“视觉暂留”获得的运动的幻觉。

影视中的声音

影视中的声音

影视作品中的声音是指被记录在一定的存储媒介 上,经传播后由电影屏幕,或电视屏幕周围的扬 声器播放出来,能传达一定的艺术信息的可闻可 感的声音,我们称之为影视作品中的声音,简称 “影视声音” 目前比较科学的分类是将影视声音的构成元素 分为 语言、音乐、音响 三大类。 每一类又可根据各自的艺术属性细分为若干类 总体来讲,基本都具有下列功能:参与叙事, 推进时间或故事的发展,传达信息,刻画人物的 性格,表现环境气氛的一部分等
声音的艺术特性与创作
而影视创作中,对声音的运用是有选 择的,不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所有声音对影 视声音艺术创作都是有用的。
一、从无声到有声的电影艺术
在电影史上,习惯于把 1927 年以前摄制的电影说成 是,“无声的”,是默片。但是实际上电影从来就没有 无声过。 1895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在巴黎的卡普辛大道餐 厅,卢米埃兄弟放映了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商业片,当时 卢米埃兄弟在放映的同时还邀请了钢琴家做现场的伴奏, 所演奏曲目均是通俗的小品音乐,因此这代表了电影与 音乐第一次的交会。
语言:
— 、对白
在影视人声剧中,人物之间的对话是展开矛盾、推进情节 和塑造人物性格的重要环节。由于剧中角色的不同,对话的 音色音质也各有不同。观众出于生活经验的提示,对于不同 的人声会产生不同的想象。 比如如果是音色粗重、音质低沉的声音,观众会认为这是一 个粗鲁的男人,或者是肥胖的、上了年纪的或者做粗活的女 人;如果是一种纤细、轻柔的嗓音,观众会想象是一位优雅的 女士或小姐。如果语速较快,会给人干练麻利的想象;如果语 速很慢,会给人以慵懒傲慢的感觉。人物的对话一定要跟人 物的外型气质相吻合,否则会使观众感到别扭。
(5)片尾音乐
片尾音乐是指用在影视剧片子结束之前出演职员字幕时的 衬底音乐。很多优秀的影视剧音乐是在片尾出字幕时作为背 景音乐出现的,它既有将影视剧的结尾情绪推向高潮的功能, 也有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比如《卧虎藏龙》的片尾音 乐就是演职员表出现时演奏的一段背景音乐,马友友的大提 琴演奏出一段深沉悠长的音乐,给刚刚看完故事的观众余音 绕梁之感,令人久久回味。《人鬼情未了》《雏菊》、、

影视艺术听觉语言三个基本要素

影视艺术听觉语言三个基本要素

影视艺术听觉语言三个基本要素影视艺术听觉语言三个基本要素影视艺术、听觉和语言是影视作品中最基本的三个要素。

这些要素可以说是相互独立的,但它们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中,这三个要素是构成一个完整作品的必不可少的部分。

一、影视艺术1.1 影像影像是电影和电视剧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

在电影和电视剧中,人们通过眼睛来感受影像。

它可以传达出许多信息,比如地点、时间、情感等等。

通过镜头的运用,导演可以将观众带入不同的场景,并引导观众去关注某些细节。

1.2 灯光灯光也是电影和电视剧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

通过灯光来表现角色情感状态或者营造氛围都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说,在恐怖片中会使用大量暗淡灰暗的灯光来刻画出那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氛围。

1.3 音乐音乐在电影和电视剧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增强观众的情感体验,引导观众进入电影或电视剧的情境中。

音乐还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影片中的情感。

二、听觉2.1 音效音效是电影和电视剧中最基本的音频元素之一。

通过音效,人们可以听到角色的声音、环境声以及其他声音元素。

这些声音元素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场景,同时也能够增强观众对情感状态的体验。

2.2 配乐配乐是电影和电视剧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配乐,导演可以引导观众进入某种情绪状态,并且增强观众对角色和场景的理解。

三、语言3.1 对白对白是电影和电视剧中最基本的语言元素之一。

通过对白,人们可以了解到角色之间的关系、角色内心想法等等。

3.2 字幕字幕在国外影片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因此需要借助字幕来进行翻译。

通过字幕,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影片中的对白。

结语影视艺术、听觉和语言是电影和电视剧中最基本的三个要素。

这些要素可以相互独立存在,但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通过这三个要素的合理运用,导演可以创造出一部优秀的电影或电视剧作品。

影视艺术听觉语言三个基本要素

影视艺术听觉语言三个基本要素

影视艺术听觉语言的基本要素引言影视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通过多种媒介表达故事情节和情感。

其中,听觉语言是影视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声音的选择、处理和组织,与图像、表演等元素交互作用,为观众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感受。

本文将探讨影视艺术听觉语言的三个基本要素,分别是声音、音乐和声效。

声音声音是影视艺术中最基本、最直接的听觉元素。

它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传递信息和情感,引导观众的情绪和注意力。

声音选择在影视制作中,声音的选择对于表达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声音的选择,导演和音效师可以准确地传达故事背景和情绪氛围。

例如,在一部惊悚片中,深沉的低音和尖锐的高音可以增强紧张感,让观众更加投入到剧情中。

声音处理声音处理是指通过技术手段调整声音的音调、音量、回响等特性,以达到艺术效果的目的。

影视制作中常用的声音处理技术包括混响、降噪、均衡器等。

这些技术可以使声音更加清晰、逼真,并与图像、表演等元素协调一致,提升观众的听觉体验。

声音组织声音组织是指将声音素材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排列和组合,以表达故事情节和情感。

影视制作中常用的声音组织手法包括跳切、渐变、重叠等。

通过巧妙地组织声音,可以营造出各种效果,如时间跳跃、情感变化等,增强观众的情感共鸣。

音乐音乐是影视艺术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手段,它通过旋律、节奏和声音质感,为影片增添了诗意和情感。

音乐选择在影视制作中,音乐的选择必须与剧情和情感相匹配。

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需要不同类型的音乐,如悲剧片需要悲伤的音乐,喜剧片需要欢快的音乐。

音乐的选择要考虑到剧情发展、角色性格等因素,以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音乐编曲音乐编曲是指根据影视剧情的需求,对音乐进行改编和重新演奏。

通过适当的编曲,可以使音乐更好地配合影片的情节和情感,提升观众的艺术体验。

音乐编曲中常用的技巧包括改变乐器组合、调整音乐节奏等。

音乐融合音乐融合是指将音乐与影片的其他元素无缝地结合在一起,使其产生艺术共振。

影视声音主要构成要素

影视声音主要构成要素

电视声音主要构成要素:语言、音乐、音响•语言:分为对白(屏幕上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物之间的对话,它是推动剧情进展,塑造人物性格,论证事理和交代说明的重要手段)独白(指人物独自表述或倾吐自己内心活动的人声语言,也是人物在屏幕画面中对内心活动的自我表述形态。

一种:以自我为沟通对象的独白“自言自语”,一种是有其他沟通对象的大段述说)旁白(一种以画外音形式消失的人声)解说(从客观叙述者的角度,直接用语言来交代、说明、介绍或评论的一种画外音表达方式)⅜⅛,天时NS高端教言品牌•音乐:电视中有两种音乐:一种是声源来自画面中的客观音乐,即画面中的人物直接唱出的歌曲,或是画面中乐器直接奏出的声音。

另一种是声来自画面之外,为烘托画面内容而配制的主观音乐,主要作用在于表达画面内容的心情,渲染特定的环境气氛,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等。

•音响:指除语言和音乐以外影视片中的全部声音(自然音响、动作音响、背景音响、机械音响、枪炮音响、特别音响)从电视中声音消失的方式与合理性来说,可分为客观性声音和主观性声音。

•客观性声音:是指有声源的声音,包括环境音响、背景人声、同期声、对白及客观音乐。

客观性声音可以真实地呈现我们生活在其中的有声世界。

•主观性声音:是指画面没有供应音源的声音。

主要是指解说词、主观音乐。

主观性声音是编剧、导演依据节目主题、人物、气氛、环境的需要加上去的。

声画组合有三种方式:声画统一、声画并行和声画对立3天时N罐高端教盲品牌•声画统一就是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协调统一,语言、音乐、音响各声音元素在基本内容、时代颜色、环境特征、人物心情上与画面风格基本统一。

画面上有什么声源, 即出什么声音。

如画面上有人敲门,声音则是敲门声等。

声画统一有时又叫声画对位•声画并行:指声音和画面在两条线上并行进展,二者之间若即若离,表面游离,实质上是貌离而神合,通过声画并行调动观众的联想,去理解声画结合之后的新的意义。

“天时ZS <⅝端教盲品牌很多介绍先进人物事迹的专题节目,某一段解说词是对岸人物几十年来成长历程追述,而画面是表现“现在时”的人物工作、学习、生活的场面,使观众产生联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声音主要构成要素:语言、音乐、音响
·语言:分为对白(屏幕上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物之间的对话,它是推动剧情发展,塑造人物性格,论证事理和交代说明的重要手段)独白(指人物独自表述或倾吐自已内心活动的人声语言,也是人物在屏幕画面中对内心活动的自我表述形态。

一种:以自我为交流对象的独白“自言自语”,一种是有其他交流对象的大段述说)旁白(一种以画外音形式出现的人声)解说(从客观叙述者的角度,直接用语言来交代、说明、介绍或评论的一种画外音表达方式)
·音乐:电视中有两种音乐:一种是声源来自画面中的客观音乐,即画面中的人物直接唱出的歌曲,或是画面中乐器直接奏出的声音。

另一种是声来自画面之外,为烘托画面内容而配制的主观音乐,主要作用在于表达画面内容的情绪,渲染特定的环境气氛,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等。

·音响:指除语言和音乐以外影视片中的所有声音(自然音响、动作音响、背景音响、机械音响、枪炮音响、特殊音响)
从电视中声音出现的方式与合理性来说,可分为客观性声音和主观性声音。

·客观性声音:是指有声源的声音,包括环境音响、背景人声、同期声、对白及客观音乐。

客观性声音可以真实地展现我们生活在其中的有声世界。

·主观性声音:是指画面没有提供音源的声音。

主要是指解说词、主观音乐。

主观性声音是编剧、导演根据节目主题、人物、气氛、环境的需要加上去的。

?声画组合有三种方式:声画统一、声画并行和声画对立
·声画统一
就是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协调统一,语言、音乐、音响各声音元素在基本内容、时代色彩、环境特征、人物情绪上与画面风格基本统一。

画面上有什么声源,即出什么声音。

如画面上有人敲门,声音则是敲门声等。

声画统一有时又叫声画对位
·声画并行:指声音和画面在两条线上并行发展,二者之间若即若离,表面游离,实质上是貌离而神合,通过声画并行调动观众的联想,去理解声画结合之后的新的意义。

许多介绍先进人物事迹的专题节目,某一段解说词是对岸人物几十年来成长历程追述,而画面是表现“现在时”的人物工作、学习、生活的场面,使观众产生联想。

·声画对立是指声音与画面是在相反、对立的关系中,通过对立双方的反衬作用,表现出更为深刻的思想意义,收到更加感人的艺术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