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随书光盘管理系统

合集下载

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管理与运用

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管理与运用

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管理与运用田义静(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河南郑州450052)喃要]随书光盘是随书附赠的光盘,—般是主体图书中的相关图像、素材、操作技能等内容的提供和演示,是图书内容的必要补充.与图书紧密结合,达到了书面文字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关键词]随书光盘;管理模式;利用率;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是随书附赠的光盘,一般是主体图书中的相关图像、素材、操作技能等内容的提供和演示,是图书内容的必要补充,与图书紧密结合,达到了书面文字不能提供的效果。

随着信息存储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随书光盘已经更多地作为一种独立的电子资源正逐渐为读者所接受与使用。

这些光盘在很大程度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图书的内容,同时也丰富了高校图书馆馆藏,还为读者利用图书资源提供了快捷的途径。

但是如何收藏、管理和利用这些随书光盘,使其最大化地为读者服务,发挥其最大的效益,成为高校图书馆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

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尝试建立一个科学、合理、便捷的管理系统,使其能最大限受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一.随书光盘的特点(.一)依附】!生随书光盘与普通光盘有所差异,顾名思义亦就是随图书一起出版发行,相当于图书全文的电子版。

此类光盘在内容上和图书内容完全相同,甚至是图书内容的补充与发展,当然也有光盘与图书内容并无多大联系的情况,那是极少数隋况,应该说,绝大多数随书光盘还是最大化地体现了其依附性的特点:1】必须依附于介质,由于其内容并不似传统图书一样,随手翻开便能观看,还必须借助于计算机、D V D、m p3 P l ayer等:2)必须依附于图书内容,这些光盘是不可能跳出所依附图书内容而独立存在的必须是图书的内容及其补充。

㈡格式多棒}生由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随书光盘承载的信息是也趋于格式多样性的特点。

就其扩展名而言,有exe的应用程序、有B M P、JPG、G I F等图片文件、有M P3、W M A等音频文件、还有R M V B、M P EG等视频文件等等;就光盘格式而言,就有C D、M P3、V C D、D V D等。

基于OPAC整合模式的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数字资源管理系统构建

基于OPAC整合模式的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数字资源管理系统构建

TUSHUGUANXUEKAN NO.4,
2018
表1
年入藏随书光盘数量统计
图书数量
随书光
配盘率
(万册)
盘数量
(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2012
0.71
230
0.032
2014
1.30
266
0.020
年份
2013
2015
2016
2017
合计
1.04
3.02
1.73
1.01
8.81
798
558
817
103
于一体,不仅是图书馆非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随书光盘数字资源管理实践分析
2.1
也是数字资源整合过程中不可忽略的方面。其内
容几乎涵盖各学科领域,包括计算机类图书附带的
随书光盘管理现状
以哈尔滨学院图书馆为例,自 2011 年 10 月开
程序实例、源代码、免费软件等;社科类、艺术类图
始采用金盘非书管理系统(GDRMS)管理随书光盘,
浏览、收听、点播、下载、反馈、统计等多种在线使用
加工上传的光盘主要集中在外语学习和计算机技
术类。对于未能及时加工的光盘采取集中上架保
功能。同年 10 月份试用“畅想之星光盘数据库”,完
管的方式,读者若对这部分光盘有需求,需到馆内
善了随书光盘的服务体系。自采用了随书光盘云
至 2015 年底),占存储空间 419GB。哈尔滨学院馆
于 2016 年开始使用联图非书资源(随书光盘)云服
图3
务系统,该系统采用最先进的云计算和 Web2.0 技
哈尔滨学院图书馆畅想之星云光盘系统
2016-11 至 2017-12 试用情况

论高校图书馆非书资源共享系统的建设与管理——以JALIS随书光盘共享服务系统为例

论高校图书馆非书资源共享系统的建设与管理——以JALIS随书光盘共享服务系统为例
jaus随书光盘中心资源管理平台将多种多媒体而且平台采用自主开发的一个对接插件使国内外10资源的加工发布浏览等功能高度融合为用户提多家的opac系统实现了无缝对接和整合无需跳转供本地或远程良好的登录界面可以实现在线浏览不同的0pac服务器就能将0pac书目系统的非书运行收看收听阅读或下载随书光盘资源库的所资源的数量种类和媒体类型以及所在系统通过有资源或者进行资源检索请求服务
等技 术 理 念 ,为 广 大 读 者提 供 更 加 方便 快 捷 的光 盘 资 源 下载 服 务 。光 盘 数 据 库 系统 由云 服 务 中 心 、区域 中 心 、本 地 版 、远 程 版 四个 版 本 组 成 ,可 在 云 服 务 中心 的控 制 下 ,将 多 台处 于复 杂 网络环 境 中 ( 如 :教 育 网 、 电信 、网通 、联 通 、铁 通 、移 动 、广 电等 多 种 网 络服 务 环 境 ) 的服 务 器集 群 和 不 同网速 的服 务 器 进 行链 路
1 J AL I S随书 光 盘 共享 服 务平 台 基本 情 况 简 介
馆。平 台开发出的非书资源信息集群数据库 ,向全江
苏 省 高校 读 者 提 供 免费 下 载 、在 线 浏 览 和 非 书资 源 请 求 的交 互 平 台模 式 。
2 . 3 软硬 件 支持 环 境
2 0 世 纪 末 ,江苏 省 高校 图 书 馆 文献 资 源 保 障体 系
[ 关 键 词 ]非 书 资 源 ;光 盘 加 工 ;光 盘 数 据 库 ;共 建 共享 [ 摘 要] 介绍 了 J A L I S随书光盘 共 享服
务平 台的基 本 情 况 、平 台的运 营模 式 、组 织 架构 、软 硬 件 支持 环 境 和基 本 功 能 ,以及 资 源 的加 工和 服 务 ,探 讨 了系统 平 台存 在 的优 缺 点 ,并提 出非 书资 源信 息 共 享平 台的 构建 的重 要 成 果 ,并 于 2 0 1 1年 3月 正 式 投 入 运 营 使 用 。

怎样使用图书馆随书光盘

怎样使用图书馆随书光盘

三.查找光盘
1.检索途径 ◆ 图书馆主页本地随书光盘与主页页面介绍。(演示) ◆ 馆藏目录检索本地随书光盘与中心随书光盘。(演示) 2.其他查找索取途径 ◆ 电话:68752740-872 ◆ 电子邮件:ssgp@ 图书与光盘是一一对应的,最好提供两个以上的图书信息,如:国际 标准书号ISBN、索书号、完整的书名、作者等。 ◆ 本途径的下载方式:阅览室下载、复制。 (文理分馆声像部多媒体阅览室 七楼,请带大容量U盘或者移动硬盘)
四.下载光盘
1.下载的条件 ◆ 下载需要在校园网IP地址的电脑上进行,电信、网通及其他宽带都不 能下载。 ◆ 图书馆电子资源的认证下载方式也不适用随书光盘的下载。 ◆ 下载需使用“ProG网络虚拟光驱”,其他下载工具迅雷、快车等不能 下载。如果已经安装下载工具,请关掉监视浏览器点击功能。 2.安装“ProG网络虚拟光驱”(演示) 3.下载与运行的区别 (演示) 4.下载的过程 (演示) 5.下载的问题 (演示)
二.随书光盘系统简介
图书馆有两套随书光盘系统可以使用,一是本馆的随书光盘系统,二是 湖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随书光盘系统。这两套系统都是使用的杭州麦达公司 的博文非书资料管理系统,系统由网碟虚拟光驱、随书光盘资源加工子系统 、资源发布平台(Web发布平台)组成。读者通过网络访问随书光盘Web首页 或者点击馆藏书目检索中的随书光盘链接,直接访问光盘所在页面,完成登 录系统、检索光盘、下载光盘内容等功能。 1.本馆随书光盘系统 ◆在图书馆主页的左栏有随书光盘主页的链接,点击随书光盘进入主 页。特点:下载速度快。(演示) 2.湖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随书光盘系统 ◆无主页,在图书馆主页点击馆藏书目检索→到检索图书的详细信息 页面→点击省中心随书光盘的彩色光盘图标。特点:下载速度慢。(演示)

图书馆通用随书光盘管理模式设计

图书馆通用随书光盘管理模式设计

图书馆通用随书光盘管理模式设计摘要:经分析了图书馆随书光盘管理的现状,给出了随书光盘管理系统设计需要解决的几点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B/S/D构架的通用随书光盘管理模式。

解决了图书馆随书光盘在一定范围内合理使用难题。

关键次:图书馆;随书光盘;OPAC;个性化服务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7-0000-01Library General CD with the Book Management Mode DesignZhang Haiying(Xiangfan University,Xiangyang441053,China)Abstract:The analysis of the CD with the book library management of the status quo,given the CD with the book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to solve a few problems,on this basis was proposed based on B/S/D architecture of the common management model CD with the book.CD with the book to solve the library within the scope of fair use in certain problems.Keyplays:Library;CD with the book;OPAC;Personalized service一、图书馆随书光盘管理的现状在目前图书馆管理集成系统中,对于电子资源的管理一般参照国际图书馆协会的UNIMARC电子资源著录标准进行编目,在MARC记录中增加一个865字段。

在对随书光盘进行编目时,在856字段输入第一位指示符:4,表示是超文本传输。

随书光盘系统-华北电力大学图书馆

随书光盘系统-华北电力大学图书馆

随 书 光 盘 系 统
进入自建特色资源
“财产号”检 索
随 书 光 盘 系 统
进入磁带、光盘 数据库
“财产号”检索 -按“题名”
随 书 光 盘 系 统
查找“题名”包含“程 序设计”图书的随书 光盘的“财产号”
主要途径: 1、题名 2、分类号
3、配书条码号
“财产号”检索 -按“题名”
随 书 光 盘 系 统
华 北 电 力 大 学 图 书 馆
随 书 光 盘 系 统
华北电力大学图书馆
随书光盘系统

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访问随书光盘资源 ⑴直接登录网址链接:图书馆主页->馆藏随书光盘
(http://202.206.214.251:9090/poweb/)
⑵通过OPAC书目检索系统,检索到配光盘书目,在详细信息中,再点击“随书附盘
“财产号”检索 -按“配书条码号 ”
随 书 光 盘 系 统
检索“1099659”,用“109965” 进行检索,能够查找到 “1099650-1099659”共包括10个配书条码号的3条记录, “1099659”这个条码号的图书对应的记录就包含在这3条 记录中。
“财产号”检索 -按“配书条码号 ”
随 书 光 盘 系 统
或点击0PAC,进入书目检索系统 ,再进行书目检索
随 书 光 盘 系 统
查找带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图书
《7天赢定六级听力》
随 书 光 盘 系 统
有随书光盘,且光 盘 可以在线下载或使 用
点击 “云光盘” 进入ProOne光 盘管理系统
随 书 光 盘 系 统
随 书 光 盘 系 统
该书没有附带随书光盘
随 书 光 盘 系 统
检索“1099660”,用“109966” 进行检索,能够查找到 包括“1099662-1099665”和“1099658-1099661”这两条 记录,“1099660”这个条码号就包含在这2条记录中。

图书馆随书光盘馆际共享系统的利用与管理

图书馆随书光盘馆际共享系统的利用与管理
信 息提 交到信 息 中心 , 索 其他 成 员馆 是 否 有该 光 搜
系 统 的服 务器硬 盘 空 间将 很 快 占满 , 而且 各 图 书馆 的“ 单干 “ 现象严 重 , 多 随 书光 盘管 理 系统 相 互独 众
立 、 不共 享 , 致重 复建设 严重 , 互 导 造成人 力 、 力和 财 资源 的浪 费 。因此 , 必要 让 随 书 光盘 资 源 也 能像 有

3 4。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 1 8月 第 1 0 0年 9卷第 8期
C i JMe ir n c, o 1 o8 A g ,0 0 hn dLb f iV 1 9N . u .2 1 I S .

信 息组 织与 信 息服 务
图书馆 随书 光盘 馆 际共 享 系统 的利 用与 管理
・3 5・
1 1 信 息 中心 .
前 , 自承担随书光盘的管理 、 独 使用任务 。随着与信
赵 志强 。 郑 毅。 姜 海
[ 摘要】 概述 了图书馆随书光盘馆 际共 享 系统的 工作流程及 系统结构 , 具体介绍 了系统的利用和管理 , 并对图书馆 随书光
盘馆 际共享 系统 管理利 用中的 问题 以及 系统的不足进行 了分析 。
[ 键词] 关 图书 馆 ; 书光 盘 ; 际 共 享 ; 源 共 享 随 馆 资
随着 随 书光盘 发行 量及 容 量 的急 剧增 加 , 书 光盘 随
种图书的书 目 信息, 如果该书附有随书光盘, 在该书
的 OA P C详细信 息项会 列 出该光 盘 的链 接地 址 。用 户点击 超链接 地址 时 , 员 馆 服务 器 自动在 本 馆服 成 务 器搜 索 。如果有 则 自动下 载 , 果 没 有则 将 检索 如

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管理系统的开题报告

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管理系统的开题报告

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管理系统的开题报告1.项目背景和目的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出版社和书籍作者越来越倾向于将图书与相应的光盘一同出版。

因此,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些有价值的随书光盘,本项目将建立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管理系统,主要目的包括:1)方便图书馆管理员对随书光盘的管理和维护;2)方便读者查询和借阅随书光盘;3)减少馆内光盘的丢失和浪费,提高馆内资源利用程度。

2.项目描述本系统主要包括两大模块,管理员模块和读者模块,具体功能如下:1)管理员模块:管理员在登录系统后,可以进行光盘信息的维护,包括光盘的入库和出库,以及对光盘信息的录入、修改和删除。

管理员还可以根据光盘的状态查询光盘的在库情况,并对光盘在图书馆内的流通情况进行统计。

2)读者模块:读者在进行光盘查询时,可以通过图书的ISBN码、书名、作者等关键字进行查询,查询结果会展示该光盘的详细相关信息,如光盘名称、ISBN号、作者、课程、适用对象等。

读者借阅光盘后,系统将记录借阅时间,将在借时间之内归还光盘不需要缴纳罚款,否则将收取逾期罚款。

3.技术实现本系统采用B/S架构,前端使用HTML、CSS、JavaScript、Vue.js技术实现,后端采用SpringBoot、MyBatis、MySQL实现。

管理员和读者的登录和权限管理部分将使用Spring Security框架。

4.预期成果和收益本系统能够实现光盘信息的规范化管理,并将交由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维护和查询,方便了管理员与读者。

同时,该系统的推出能够有效降低管理成本、提升资源利用率、提高管理效率,同时节省时间,为读者节约预订时间。

最终目标是优化图书馆管理流程,提高服务水平,并对图书馆资源的使用情况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问题提出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存储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光电技术的电子出版物大量涌现,许多图书在出版纸质印刷品的同时,会随书附带一张学习或实例、解说用的光盘,它们是附加在图书中的以光盘为媒介的电子阅读物。

如何规范而有效地管理与利用随书光盘,已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与研究,成为图书馆面临的新课题。

为充分发挥随书光盘的作用,结合我馆的实际情况,针对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特点及流通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

1、随书光盘的概念
随书光盘是一种特殊的文献资料,它既不是传统的印刷型文献,也非等同于目前所指的电子期刊、电子图书,而是一种形式上为数字文献,但其存在和使用在某种程度上都依附于图书。

由于此种文献的数量不断扩大,其在图书馆文献资料内的作用及使用价值不可忽视。

2、随书光盘的类型
随书光盘发展到今天,种类与内容特别丰富,到目前为止,随书光盘的分类没有统一的标准或规定,根据不同的标准、不同的角度可以将随书光盘分成不同的种类。

3、随书光盘的特点
光盘具有存储密度高、容量大、检索速度快、价格低、寿命长而且不易老化、不易变质等特点,正逐步取代以磁性为存储介质的产品。

光盘图书借助多媒体技术,融合多种信息,集文字、图形、影视图像和计算机动画等多种媒体于一身,实现了图文声并茂,视听说一体化。

3.1不完整性
大多数随书光盘附在图书的后边,是图书的一部分,不能离开图书而单独存在,是对图书内容的解释、补充说明或实例等,是帮助读者更好地利用图书,更深刻理解图书的内容,以节省学习的时间,因此随书光盘从内容上来说是不完整的,从使用上来说必须配合图书一起使用,才能达到光盘所拥有的作用。

3.2易损性
随书光盘附在图书的后边,这决定了随书光盘的包装是非常的简易,一般是装在简易的塑料袋里,这样随书运送时难免造成挤压,会使光盘受到损坏。

有些书商不注重光盘的质量,只顾自己出版图书的销量,制作光盘时使用的材料及技术比较差,也是造成随书光盘易损坏的一个重要原因。

3.3保管环境要求高
由于随书光盘载体的特殊性,导致它对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都有一定要求。

温度过高、过低都会直接影响光盘的使用寿命,一般适宜保存在温度为16-20℃;湿度宜保持在25-45%,湿度过高,光盘表面会产生水气凝结,同样会影响光盘的使用寿命。

3.4不可直接阅读性
由于随书光盘本身具有机读性和机检性,所以检索方便,但它无法直接阅读,必须借助计算机方可阅读、使用。

3.5载体形式特殊
随书光盘主要以光介质为载体,以光盘的形式存在,具有存储容量大,信息快、占地小,易于检索集文、声、图于一体,内容直观、形象的优势。

二、研究意义及价值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纸化的图书资源等电子刊物已逐渐成为高校图书馆的又一馆藏主流。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的随书光盘越来越多,光盘形式多种多样,尤其以计算机、外语类居多,而这些都是我校广大师生常用资源。

随书光盘对书刊内容起到了很
大的辅助作用,相当具有使用价值。

因此,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此资源已成为高校图书馆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三、国内现状分析
国内普通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采用以下几种管理模式:
1.传统的简单管理模式
早期由于随书光盘不是很多,一般不把光盘独立开来,光盘上也不做任何标注,放在书刊中一起参与流通。

这种方式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使用光盘资源,但光盘容易损坏,丢失。

其次,由于光盘未加工,借出时必须手动登记,增加了工作程序,而且工作人员必须花时间检查书刊是否带有光盘以及读者所还光盘有无损坏情况等,造成很多麻烦。

再次,因为光盘和书放在一起,而书库中的环境不利于光盘的长期存储,缩短了光盘的使用寿命,造成馆藏资源的损失。

2.书盘分离的管理模式
此模式通常是在编目过程中即将随书光盘从书中取出,装入光盘盒,编上与书相同的索书号。

进入流通后,书盘分开放置,图书进入图书库流通,光盘置于柜子内收藏或进入音像阅览室统一管理。

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模式,这种借阅方式对光盘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但是这种方式的一个最大弊端就是不利于光盘的充分利用。

一般随着光盘借阅次数的频繁,光盘的损坏、遗失率也会相应地增加,不能再重复使用。

因此有的馆会采取光盘不外借,或设置借阅权限来保护光盘资源。

对于那些时效性强、周期性短的光盘(如计算机类)来说,过期就等于废品,这种保护使它失去了原先的价值,造成资源浪费。

最后,由于光盘本身具有轻薄等特点,查找起来不像书刊一样简单,很方便就能看到索书号、题名等,在光盘数目很大的情况下势必会增加查阅的复杂度。

3.网络数据库管理模式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技术的不断更新,传统的光盘管理借阅模式逐渐被网络数据库管理模式所取代。

此模式即将随书光盘的内容压缩拷贝或镜像到网络服务器或光盘服务器上,供读者查阅、下载。

主要是由于网络数据库管理方法使用方便,共享性极强。

读者可以随时在校园内任何终端设备上查阅、下载随书光盘。

它不受图书馆开放时间、借阅时间的限制。

其次,用户数量不受限制,可以多用户同时阅读、下载同一光盘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极大地方便了读者。

让原本被动单一的服务变的更加主动而多元化,使原本繁琐的借阅工作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大大提高了服务质量,充分体现了图书馆“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

同时也弥补了因怕光盘损坏、丢失而不流通、借阅,使光盘资源随年代久远而失去其科学参考价值的不足。

四、研究基础
1、全国已有很多高校采用该类平台系统管理随书光盘资源,如: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长沙大学等。

我们对其平台进行了初步调研,发现该平台符合我校现有随书光盘资源的管理办法和现状。

2、本课题组成员学科结构合理,有信息技术和图书馆学专业人才,完全能够承担本课题的研究开发工作。

我们充分相信,通过本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圆满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开发任务。

五、研究目标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适应现代高校图书馆管理的随书光盘管理系统,实现随书光盘信息和读者借阅信息的建立、维护和统计,提高随书光盘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2、以后台数据库为核心,建立以图书馆信息技术部及其下属音像阅览室为中心的连接图书馆各服务终端的管理系统,协助图书馆信息技术部及其下属音像阅览室管理随书光盘资源,实现数据和信息的高度共享。

六、研究内容
目前,本馆随书光盘有万余张(3 000多种)。

随着每年图书馆新购图书的增加,随书光盘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解决现有随书光盘无法利用的情况和更好的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自主开发图书馆随书光盘管理平台。

随书光盘管理平台主要功能是为读者提供网上检索随书光盘目录、下载随书光盘文件。

图书馆采编部通过该平台对光盘资源进行采编入库工作。

七、研究方法
本平台从动态网站基本理论出发,基于B/S模式的思想结合关系数据库理论设计并实现了数字化图书馆的随书光盘管理平台,包括了留言管理、用户.管理、光盘数据管理、光盘查询下载、下载统计分析等五个主要模块,充分地将计算机技术和图书馆相关理论融合为一体。

可行性分析:
1、系统结构
本系统总体设计采用目前较为领先的多层B/S模式体系结构,具体分为4层,分别为表示层、服务层、业务功能层和数据层。

1.1表示层
表示层是管理系统的用户接口部分,即人机界面,用来收集用户输入的信息并反馈结果信息。

1.2服务层
服务层主要是服务器,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是负责接收用户的服务申请,调用应
用程序服务器中相应的业务对象;二是接收应用程序返回的结果,以页面的形式在Browser
端显示。

1.3业务功能层
业务功能层主要负责执行业务逻辑,如验证数据合法性、处理数据与数据层交互等。

1.4数据层
数据层由数据库服务器所构成,主要负责对数据库的操作和维护,迅速执行大量数据的检索和更新。

2、系统功能设计
基于B/S模式的随书光盘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结构,系统角色分为管理员与普通读者两种。

普通读者可直接通过IE浏览器查询光盘的资料数据;管理员需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进入随书光盘管理平台管理光盘数据。

随书光盘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用户管理模块、光盘管理模块、下载管理模块和报表统计模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