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国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mpany Logo
二、奴隶社会的宫廷学前教育 (一)宫廷学前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培养圣贤的王位继承人,以保证国家繁荣昌盛和长治久安; (二)保傅之教与乳保之教 1.保傅教育制度:建立于殷商,是指朝廷内设有专门的师、 保、傅官以对君主、太子进行教谕的制度。由于它能在太 子周围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太子自幼熏习善良,对未 来培养君主十分有利,故被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所继承,把 它作为君主教育的有效制度。 2. 乳保教育制度:指在后宫挑选女子担任乳母、保母等, 以承担保育、教导太子、世子事务的制度。
Company Logo
(四)胎教的方法 1.注意母体精神因素的影响 第一,孕妇必须养心,要求端坐清虚,能正能静; 第二,要慎其所感; 2.注意外部环境的影响 “古者胎教之道,王后有身,七月而就蒌室。” ——《青史氏之记》 “如刀札者,形必伤,泥犯者,窍必塞;打击者, 色青黯” ——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
Company Logo
二、胎教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一)奴隶社会 中国古代胎教时间很早,西周,建立了胎 教制度,是我国胎教理论萌芽时期。
“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 教。” ——《列女传》 “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笑而不喧,独处不倨,虽怒 不骂,胎教之谓也。” ——《新书· 胎教》 “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谓也。” ——《韩诗外传》
Company Logo
第三节 我国古代的胎教
Company Logo
一、胎教的概念 胎教,是指通过孕妇实施外界影响,或通过 孕妇自我调节达到作用于体内胎儿,使其良好的 发育、生长的教育过程。 周文王母亲太任自妊娠后,“目不视恶色,耳 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能以胎教。” 周成王母亲太姒怀成王时也实施过胎教,“周 妃后妊成王于身,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笑而不 宣,独处不倨,虽怒不骂,胎教之谓也。”
Company Logo
(二)封建社会 1.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
“胎病”“癫病,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 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也。” ——《黄帝内经》
2.魏晋南北朝时期
“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 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颜之推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评价: 内容充斥着封建礼教的内容,繁琐而形式 化的色彩浓厚,许多不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是对儿童天性的束缚。但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 认真严格的教育精神以及对儿童生活常规的必 要约束,对长辈的尊敬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Company Logo
(二)初步的道德教育 1.孝悌 孝:维护纵向的家庭关系 (1)服从父母绝对权威的习惯;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 静听,父母责,须顺承。” (2)子女自幼敬奉双亲的习惯; “香九龄,能温席”。 悌:维护横向的家庭关系 2.崇俭 3.诚信 4.为善
Company Logo
(三)胎教的内容
1.礼仪德性之教。 “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 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2.诗书礼乐之教——“欲子贤能,宜看诗书。” 3.养胎保胎之教。 一是“天之四气所伤:即风伤肝,热伤心肺,湿伤脾, 寒伤肾;” 二是“地之五味所伤:即酸伤肝,苦伤心,甘伤脾,辛 伤肺,咸伤肾;” 三是“人之七情所伤:即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 伤肺,恐伤肾。”
Company Logo
四、胎教的作用、目的、内容与方法 (一)胎教的作用 社会:关乎国家前途命运,故胎教之道应当“书 之玉版,藏之金柜,置之宗庙,以为后世戒。” (贾谊的《新书·胎教》) 个人:是人发展的开端,也是后天教育的基础;
Company Logo
(二)胎教的目的 根本目的:一是培养合格的未来君主和统治者; 二是培养有道德、身体健康的下一代。 具体目的: 1.道德的目的 2.健康的目的 3.形貌的目的:“欲子美好,数视壁玉” 4.性别选择的目的 :“欲生男者,操弓矢;欲 有女者,弄珠玑。”
中外学前教育史
LOGO
第一章 中国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儿童教育的特点;明确原 始社会的学前教育形式主要是儿童公育,奴隶社会的学 前教育主要是天子宫廷内的学前教育。 2.了解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实施胎教的国家及我国古代 胎教思想的产生发展历史。 3.掌握我国古代胎教的作用、目的、内容与方法。
Company Logo
评价: 胎教养教一体化的观点,不仅发展了前人 的胎教思想,丰富了古代胎教的内容,也揭示 了胎教的发展方向,与现代胎教理论相一致, 积累了大量经验,仍值得我们借鉴: (1)注重外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 (2)注重母体精神因素对胎儿的影响 (3)注重孕妇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4)注重胎教与母教的结合
Company Logo
一、奴隶社会学前教育计划的制定 《礼记·内则》是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计划, 内容丰富,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是我国当 时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标志。 “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 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 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 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 日。”
Company Logo
三、胎教的理论基础 (一)外象内感说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养胎》中提出: “凡受胎三月,逐物变化,禀质未定。”。 “外象”,即外界客观事物的影响; “内感”则指母体内胎儿对外部客观事物的反应; “外象内感”意思是胎儿通过母体与外界是始终存 在着相互感应和交流,外界刺激通过引发母体身体和心 理的变化传导给胎儿,因此胎教要点就是要母亲谨慎对 外界的感受。
Company Logo
6.明代: “受胎之后,喜怒哀乐,莫敢不慎。盖过喜 则伤心而气散,怒则伤肝而气上,思则伤脾而 气郁,忧则伤肺而气结,恐则伤肾而气下。母 气既伤,子气应之,未有不伤者。其母伤则胎 易坠,其子伤则脏器不和,病斯多矣。盲、聋、 喑哑、痴呆、癫痫,皆禀受不正之故也。” ——万全《辅仁秘科·养胎》
第一种是“成均” ,本义是指平坦、宽阔的场地。
第二种是“庠”,被认为是传说中虞舜时代的学校。
(二)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特点 1.对儿童实施公育; 2.原始群落的老人是教育者; 3.教育内容简单; 4.教育方法----观察模仿和口传身授为主;
Company Logo
第二节 中国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思考:学校教育出现的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国家机构的建立;文字的出现;
(二)母子同体说 元代朱震亨在《格致余论·慈幼论》中提 出这一理论,即“儿之在胎,与母同体。得热 则俱热,得寒则俱寒,病则俱病,安则俱安, 母之饮食起居,尤当缜密。”“子在母腹,母 呼亦呼,母吸亦吸,母饥亦饥,母饱亦饱”。 这种观点认为母亲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情况 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胎教的关键就是如 何创造良好的母体环境,胎教的成败在于母亲 的行为,符合现代医学遗传学和胎教理论。
Company Logo
三、奴隶社会胎教的实施(略) 四、奴隶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1.家庭承担学前儿童的教育任务; 2.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权,学前教育主要在家庭中进行; 3.学前与学校教育有明确的年龄划分; 4.根据儿童年龄的增长制定相应的学前教育计划; 5.统治者重视,建立保傅教育制度和乳保教育制度,并重 视胎教;
Company Logo
பைடு நூலகம்
3.要讲究母亲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注意起居:保证端正体位,不做危险 动作,避免过度劳累。 注意饮食:第一,饥饱有度;第二, 不食邪味; 4.注意胎教和母教结合
Company Logo
(五)古代胎教的局限 中国传统医学以经验为基础,缺乏现代医学 的理论和技术,因此,使其建筑于其上的胎教 理论也具有直观和经验的特点,缺乏科学依据, 甚至充满了迷信色彩,反映了传统胎教理论的 缺陷与糟粕。 “欲生男,宜佩弦执弓矢;欲生女,宜佩韦 施环佩。” “妊妇食兔,子生缺唇。”
Company Logo
思考题: 1.简述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儿童教育的特点。 2.保傅之教和乳保之教。 3.评析孙思邈的外象内感说。 5.我国古代胎教的经验和局限有哪些?
Company Logo
第二章 中国封建社会学前教育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我国封建社会学前家庭教育的 发展历史; 2.掌握我国封建社会学前家庭教育的 目的、内容、原则和方法;
3.隋唐时期
孙思邈在《千金方·养胎》中系统阐述妊娠脉象, 妊娠阻病,妊娠起居饮食与禁忌等胎教问题并提出“外 象内感”的理论。
4.宋代:“一受孕之后,切宜忌不可食物。”
——陈自明《妇人良方》
5.元代:
“儿之在胎,与母同体。得热则俱热,得寒则俱寒, 病则俱病,安则俱安,母之饮食起居,尤当缜密。” ——朱震亨《格致余论·慈幼论》
Company Logo
三、宋代是我国家庭教育发展的又一个繁荣期, 表现为家庭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著作的大量涌 现。
北宋司马光的《温公家范》; 南宋陆游的《放翁家训》;
四、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发展的高峰
家庭教育研究一方面出现了极富影响的家教著述, 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不少集家教成果之大成的丛书汇 编,表明理论与实践活动的极大推进。
Company Logo
第一节
封建社会的学前家庭教育实践与思想的发展
一、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家庭教育的第一个发展 时期 二、西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家庭教育的第一 个繁荣时期,家教理论著作开始出现。
其一,士人学者通过家书、家戒的形式教戒子女成 才为善,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家书、家戒,如诸葛亮 的《诫子书》; 其二,家庭教育思想理论化,系统化,出现了《颜 氏家训》这样专门论著家庭教育的著作; 其三,对女子家庭教育也提出了完整的要求,出现 了《女戒》这样专门规范女子言行举止的文字。
Company Logo
“三公”:太保、太傅、太师;“三公”对 太子实施教育有明确的分工,保,保其身体, 即负责身体的保育;傅,傅之德义,即负责培 养道德;师,道之教训,即进行文化知识即统 治经验的传授。 三少:少师、少傅、少保,他们平时陪伴 在太子左右,以影响和指导太子。 三母:子师、慈母、保母,她们分别承担 母后的部分职责,共同负责太子、世子德性的 培养与日常起居的料理。除三母外,还有乳母, 即奶妈。
Company Logo
第一节 中国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
一、儿童社会公育的实施 (一)儿童教育的基本形式——社会公育(原因?) (二)教育内容: 生活劳动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宗教教育); 审美教育;军事教育;
Company Logo
二、儿童公育机构的产生 (一)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最早的学校类型有两种:
Company Logo
(三)生长发育说 北齐徐之才在《胎产书》中提到逐月看胎法, 叙述了胎儿在母体逐月生长发育的过程及形态 特点:“妊娠一月始胚,二月始膏,三月始胎, 四月形体形,五月能动,六月筋骨立,七月毛 发生,八月脏腑具,九月谷气入胃,十月诸神 备,日满即产矣。” 这种观点建立在对胎儿生长发育阶段性的认 识基础上,认为讲究胎教时机,认为在胎儿生 长发育的某个时机(3-5个月)施教,将收到理 想的效果,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Company Logo
第二节 封建社会的学前家庭教育
一、封建社会的学前家庭教育的目的 (一)为培养统治人才服务 (二)齐家治国的基础 (三)光耀门楣
Company Logo
二、封建社会的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 (一)儿童生活常规的教育与培养 1.儿童自身的举止行为方面,如坐、立、行、走、 跪、拜、起居、饮食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 2.儿童与家中长辈的关系方面,有“应对、进退 之节” (1)长辈召见之礼 (2)求见长辈之礼 3.儿童养成卫生习惯方面,包括个人卫生和环境 卫生。
Company Logo
评价: 外象内感强调客观环境对胎儿的决定性影 响,肯定了胎儿、母亲、外界环境的整体性和 信息交流,具有唯物主义的观点,但过于绝对 化,无限夸大外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认为胎 儿不仅品德、才能因胎教而定,甚至连相貌、 性别也可由胎教来决定,显然是错误的。
Company Log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