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壳活性炭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活性炭制备实验报告

活性炭制备实验报告

活性炭制备实验报告活性炭是以煤、木炭、果壳等为原料经过加热反应处理后制得的有机质固体,也是一种吸附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高的吸附能力、吸附选择性强等特点,常被用于水处理、气体处理、污染物治理、医药制造等领域,因此,如何制备活性炭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介绍活性炭制备实验的准备工作,酸碱度测定,以及活性炭改性处理。

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准备原料:本实验所使用的原料为果壳炭,果壳炭经过炼热后,按粒度分为20mesh和80mesh,20mesh的用于制备活性炭,80mesh 的用于改性处理。

2、实验设备:实验所需设备为电炉、电子天平、蒸发杯组件和重量计,以及实验用的塑料容器等,这些设备可以完成试验酸碱度测定和活性炭制备改性处理等过程。

二、酸碱度测定使用电子天平把需要测定的果壳炭量称出,然后放在蒸发杯组件里,加入稀硫酸溶液,通过搅拌均匀,然后定时去样,采用滴定法测定果壳炭的弱酸弱碱度,从而确定正确的反应条件,控制反应进程.三、活性炭制备1、放入果壳炭,果壳炭的质量为60克,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放入电炉内进行烘烤,通过控制烘烤温度,使果壳炭发生有机变性反应,以形成活性炭,一般烘烤温度为450℃,时间为2小时,制备出的活性炭用重量计称量,记录制得活性炭的数量,计算热处理后活性炭收率。

2、烘烤后的活性炭将放在密封容器中进行贮存,以保证活性炭的质量。

四、活性炭改性处理1、改性处理前,先将活性炭分离成大小不一的两类,分别是20mesh和80mesh,其中20mesh的活性炭用于改性处理,而80mesh 的活性炭用于对比实验。

2、将20mesh的活性炭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还原剂(如硫酸钠),搅拌均匀,再加入其他改性剂,如碳酸钙,改性剂需要搅拌均匀,使它们能够深入到活性炭的表面和内部,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减少它的颗粒污染量。

3、改性处理后,将活性炭放入活性炭固体分离器中,进行耦合处理,这样可以使活性炭更加细腻,有效减少污染物的吸附性能,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油茶果壳制备活性炭及其对二苯并噻吩的吸附

油茶果壳制备活性炭及其对二苯并噻吩的吸附
中图分 类号 : T Q 4 2 4 .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2 0 9 5— 2 5 6 2 ( 2 0 1 5 ) 0 4 —0 0 2 9—0 5
0 引 言
随着 工业 化 的不断 发展 、 人们 生 活水 平 的提高 , 石油 的需 求量 与 日俱增 , 而与此 同时 , 石 油 当中含硫 化 合物 所带来 的环境 污染 问题 越来 越受 到人 们 的关注 … 。燃 料油 中的硫化 物经 发动 机燃 烧后 产生 的硫 氧化
受到人们的重视 。和其他脱硫技术相比, 活性炭脱硫 的优势有 : 吸附剂来源广 , 价格低廉 , 脱硫效率高, 设 备投资少等[ 4 ] 。
本 文 以油茶 果壳 为原 料 , 以氯 化锌 为活 化剂 , 在 减压条 件 下制备 了具有 高 比表 面 、 高孔 容积 的活 性炭 , 同时利 用静 态 吸附实 验 , 研究 了油 茶果 壳活 性炭 制备 条件 对二 苯并 噻 吩 ( D B T ) 的吸 附脱硫 性能 。
1 油茶 果 壳 活性 炭 实验
1 . 1 实验 原 料及试 剂
实验 原料 来 自广东 省信 宜龙耕 油茶 基 地 的油茶 果壳 ; 氯化锌 , 二苯并噻吩, 环 己烷 , 碘 化钾 , 均 为市 售
分析 纯 。 1 . 2 实验仪 器
J A 1 2 3 0 电子天平( 上皿电子天平 ) ; G L 一 1 2 0 0 气氛真空管式电炉 , 司阳精密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马弗炉 , 上 海试验仪器总厂 ; I Q一 2 全 自动比表面与孔径分析仪, 美国康塔公司; L c一 4 库仑仪 , 洛阳双阳仪器公司。
第2 5卷
第 4期

广 东石 油化 工学 院 学报

《利用果壳类废物制取活性炭》研究叙事

《利用果壳类废物制取活性炭》研究叙事

《利用果壳类废物制取活性炭》研究叙事活性炭的利用日益广泛,在医药、军事、净化等诸多领域都有所应用。

然而活性炭只有专门的生产企业才能生产,且工业制造所需的设备庞大,本小组对实验室制取活性炭产生了兴趣。

能否利用化学实验室的化学药品制取出活性炭呢?鉴于理论上利用生物质(本小组使用果壳类废物)可以制取活性炭。

2012年10月23日,我们确立了小组研究课题,即利用果壳类废物制取活性炭。

由于对利用果壳类废物制取活性炭的原理并没有很深入的了解,我们没有一开始就进实验室进行试验。

我们先利用两节课(90分钟)的时间上网查阅了工业制取活性炭的原理。

我们发现工业制取的难度较大,而且所需条件也很难达到。

因而我们有些丧气,看来活性炭是做不出来了,但课题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这时候放弃我们都觉得有些可惜。

这时老师告诉我们可以去学校图书馆汲取一些灵感,我们抱着一丝希望投入了茫茫书海。

在图书馆里,经过小组5名同学的积极寻找,我们找到了不少有用的文献,并且对制取原理有了一定了解。

我们怀着试试看的心理进入了实验室。

我们先制取了活性炭的原料。

起先,我们想利用一位组员带来的碧根果作为原料,但却发现碧根果的果壳太薄,烧出的炭可能会太细碎,我们决定放弃使用碧根果。

在实验室老师的帮助下,我们找到了一箱废弃的核桃作为实验材料。

由于核桃壳体积太大,不便于放入试管。

我们先用榔头将核桃砸碎,在砸核桃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核桃存放时间过久,核桃内部果肉已经干枯,并且里面生出了许多小虫子。

这说明原料质量不是很好,这给我们的实验又增添了一份不确定因素。

在清理完各种干扰因素后,我们向实验室老师借取了实验器具及药品,正式开始了实验。

根据在图书馆里查阅到的资料——《浅谈活性炭的生产》(《中学化学》2006年第2期山东省莱芜市第五中学耿华田),我们首先对核桃壳进行了炭化工作。

一开始,我们将核桃壳放入稀硫酸中加热炭化,但只发现溶液颜色越变越红,而核桃壳却没有变为炭。

活性炭社会实践报告

活性炭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活性炭作为一种重要的吸附材料,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食品加工、医药卫生等领域。

为了深入了解活性炭的应用现状、研究其性能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效果,我们组织了一次以“活性炭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旨在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全面了解活性炭的性能特点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实践目的与意义1. 目的- 了解活性炭的基本性质和制备方法。

- 探究活性炭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效果。

- 分析活性炭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 意义- 提高对活性炭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 为活性炭的进一步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 促进环保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三、实践内容与方法1. 实践内容- 活性炭的基本性质研究。

- 活性炭在水质净化中的应用。

- 活性炭在空气净化中的应用。

- 活性炭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 活性炭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应用。

2. 实践方法- 文献查阅:收集活性炭相关文献,了解其基本理论。

- 实地考察:参观活性炭生产企业、水处理厂、空气净化公司等,实地了解活性炭的应用情况。

- 问卷调查:设计调查问卷,对消费者、企业等进行调查,了解活性炭的使用效果和满意度。

-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四、实践过程与结果1. 活性炭的基本性质研究- 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到活性炭是一种多孔性物质,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

- 研究发现,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与其制备方法、原料和活化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2. 活性炭在水质净化中的应用- 实地考察发现,活性炭在水处理厂被广泛应用于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异味和色度等。

- 数据分析显示,活性炭对水质净化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水质。

3. 活性炭在空气净化中的应用-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活性炭空气净化器的满意度较高。

- 通过数据分析,活性炭对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能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4. 活性炭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实地考察发现,活性炭在食品加工中主要用于去除食品中的异味和色素。

活性炭的制备及其碘值及亚甲基蓝吸附值的测定-文档资料

活性炭的制备及其碘值及亚甲基蓝吸附值的测定-文档资料

平衡浓度/mg·L-1
图1磺基水杨酸(A)和3, 5二硝基水杨酸(B)吸附平衡等温线及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拟合曲线 Fig. 1 Adsorption equilibrium isothermal of sulfosalicylic acid (A) and 3,5-dinitrosalicylic acid (B) on AC and AC-ox at 15 and 40℃.
讨论,得出一定的结论。
2、报告要指明测定所依据的国家标准。
3、结合自已本地特有的资源,提出可作为工业制
备活性炭的原料。(并希望免费给我们提供下届 学生实验的原料)
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原料:煤、木材、沥青、果壳、桔杆、植物、橡胶…. 制备通常经两个过程:
碳化(去除所含的氧等得到碳)、活化(造孔) 制备活性炭的关键工艺是活化步骤
化学品活化法:用氯化锌、磷酸、或氢氧化钾等。 气体活化法:用水蒸汽或二氧化活等气体进行活化。
两种活化法各有优缺点, 采用化学品活化法,碳化过 程与活化过程可同时进行。选定的工艺参数主要是原 料、碳化和活化的温度及时间、活化剂的用量。
Q (mg.g-1) e
Q (mg.g-1) e
300
283K
250
AC-W
AC-H
AC-N
300313kACFra bibliotekWAC-H
300
343k
AC-W
AC-N
AC-H
250
250
AC-N
200 200
200
150
150
150
100
100
100
50
50
50
0
0
0

果壳活性炭实验报告.

果壳活性炭实验报告.

材料学院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果壳活性炭的制备与性能报告内容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一)实验目的1、采用磷酸化学活化法制备果壳活性炭,掌握一种木质材料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的工艺方法。

2、选择不同粒度的材料,采用不同的活化处理工艺制备活性炭,研究原始材料和工艺参数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和方案(一)实验原理1、活性炭的性质、原料及其应用活性炭以石墨微晶为基础,性能稳定,可在不同温度、酸碱度的条件下使用,还可再生循环。

原料分为三类:1、木质活性炭2、煤质活性炭3、石油类活性炭4、污泥类活性炭。

活性炭是良好的吸附剂,在食品、制药、化工、电子、黄金、国防等工业部门,以及空气、水净化处理等环境保护中获得了广泛应用。

2、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活性炭的制备过程实际上是在高温下通过有机物的热分解和热缩聚作用,使碳原料中的非碳物质以挥发的形式去除,并合理消耗掉原料中一定量的碳,从而形成大量微孔结构的过程。

根据活化方式的不同,活化方法可以分为物理活化法、化学活化法、物理化学活化法和化学物理活化法。

物理活化法可分为炭化和活化两个阶段。

炭化是在惰性气体的环境下,于400℃以上对原料进行热分解处理,将原料中的O和H原子以H2O、CO、CO2、CH4以及小分子醛类等形式除去,也有部分以焦油的形式蒸发除去,排除大部分非碳组分,碳原子不断环化、芳构化,结果是氢氧氮等原子不断减少,碳不断富集,最后形成富碳或纯碳物质。

炭化后的料中含有一部分的碳氢化合物,所形成的额细孔容积小且易被堵塞,所以此时的碳吸附性能较低,需要通过活化提高其吸附性。

活化是利用水蒸气、二氧化碳或空气等氧化性气体与炭化料进行反应,使其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

物理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的生产工艺简单、清洁,不存在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并且活化无需清洗即可直接使用,但通常需要较高的活化温度和较长的活化时间,能耗也较高。

化学活化法是将原料以一定的比例加入到化学药品中浸渍一段时间,然后在惰性气体介质中加热,同时进行炭化活化,通过一系列的交联或缩聚反应形成丰富的微孔,同时也改变了活性炭表面官能团的类型和数量。

活性炭吸附实验

活性炭吸附实验

实验3 活性炭吸附实验背景材料:活性炭是由含碳物质(木炭、木屑、果核、硬果壳、煤等)作为原料,经高温脱水碳化和活化而制成的多孔性疏水性吸附剂。

活性炭具有比表面积大、高度发达的孔隙结构、优良的机械物理性能和吸附能力,因此被应用于多种行业。

在水处理领域,活性炭吸附通常作为饮用水深度净化和废水的三级处理,以除去水中的有机物。

除此之外,活性炭还被用于制造活性炭口罩、家用除味活性炭包、净化汽车或者室内空气等,以上都是基于活性炭优良的吸附性能。

将活性炭作为重要的净化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采用活性炭间歇的方法,确定活性炭对水中所含某些杂质的吸附能力。

希望达到下述目的:(1)加深理解吸附的基本原理;(2)掌握活性炭吸附公式中常数的确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活性炭对水中所含杂质的吸附既有物理吸附现象,也有化学吸着作用。

有一些被吸附物质先在活性炭表面上积聚浓缩,继而进入固体晶格原子或分子之间被吸附,还有一些特殊物质则与活性炭分子结合而被吸着。

水中所含的溶解性杂质在活性炭表面积聚而被吸附,同时也有一些被吸附物质由于分子的运动而离开活性炭表面,重新进入水中即同时发生解吸现象。

当吸附和解吸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时,称为吸附平衡。

这时活性炭和水(即固相和液相)之间的溶质浓度,具有一定的分布比值。

如果在一定压力和温度条件下,用m 克活性炭吸附溶液中的溶质,被吸附的溶质为x 毫克,则单位重量的活性炭吸附溶质的数量e q ,即吸附容量可按下式计算:mx q e = (6-1) e q 的大小除了决定于活性炭的品种之外,还与被吸附物质的性质、浓度、水的温度及pH 有关。

一般说来,①当被吸附的物质能够与活性炭发生结合反应,②被吸附物质不易溶解于水而受到水的排斥作用,③活性炭对被吸附物质的亲和作用力强,④被吸附物质的浓度又较大时,e q 值就比较大。

描述吸附容量e q 与吸附平衡时溶液浓度C 的关系有Langmuir 、BET 和Freundlich 吸附等温式等。

果壳活性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

果壳活性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

果壳活性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项目名称:果壳活性炭项目可行性研究一、项目背景和目标活性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环保材料,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化工等领域,具有吸附性强、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而果壳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废弃物,利用果壳制造活性炭既可以解决废弃物处理的问题,又能够创造经济效益。

本项目旨在通过利用果壳制造活性炭,提高果壳资源的利用率,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项目可行性1.市场需求分析目前,活性炭在环保领域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并且市场需求稳定增长。

根据前期调研数据显示,市场对活性炭的需求量在逐年上升,但供不应求。

2.技术可行性分析果壳是一种常见而丰富的农业废弃物,利用果壳制造活性炭的技术已经成熟。

通过炭化和活化等工艺,可将果壳转化为具有吸附性能的活性炭。

3.资源可行性分析果壳是农业废弃物,资源丰富且易获取,且无需投入大量资金进行采购。

活性炭制造过程中所需的其他原材料和辅助设备也相对简单且易获取。

4.财务可行性分析根据初步的财务分析,该项目的投资回报率预计在5年内能够达到20%以上,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三、项目实施方案1.建立果壳活性炭生产线。

选择适当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建立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2.选址和建设生产基地。

选择靠近果壳资源集中地或具备便利条件的区域,建设活性炭生产基地。

3.研发和优化生产工艺。

通过技术改进和创新,提高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和制造成本效益。

4.建立销售渠道和市场推广。

与水处理、空气净化等相关行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推广活性炭产品。

四、项目风险和对策1.原材料供应不稳定。

建立稳定的供应渠道和合作关系,保证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2.技术更新换代。

密切关注科技发展,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并建立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生产工艺和设备水平。

3.市场竞争加剧。

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通过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

五、项目预算和经济效益初步预算为XX万元,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和项目建设费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果壳活性炭的制备与性能
报告内容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一)实验目的
1、采用磷酸化学活化法制备果壳活性炭,掌握一种木质材料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的工艺方法。

2、选择不同粒度的材料,采用不同的活化处理工艺制备活性炭,研究原始材料和工艺参数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和方案
(一)实验原理
1、活性炭的性质、原料及其应用
活性炭以石墨微晶为基础,性能稳定,可在不同温度、酸碱度的条件下使用,还可再生循环。

原料分为三类:1、木质活性炭2、煤质活性炭3、石油类活性炭4、污泥类活性炭。

活性炭是良好的吸附剂,在食品、制药、化工、电子、黄金、国防等工业部门,以及空气、水净化处理等环境保护中获得了广泛应用。

2、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活性炭的制备过程实际上是在高温下通过有机物的热分解和热缩聚作用,使碳原料中的非碳物质以挥发的形式去除,并合理消耗掉原料中一定量的碳,从而形成大量微孔结构的过程。

根据活化方式的不同,活化方法可以分为物理活化法、化学活化法、物理化学活化法和化学物理活化法。

物理活化法可分为炭化和活化两个阶段。

炭化是在惰性气体的环境下,于400℃以上对原料进行热分解处理,将原料中的O和H原子以H2O、CO、CO2、CH4以及小分子醛类等形式除去,也有部分以焦油的形式蒸发除去,排除大部分非碳组分,碳原子不断环化、芳构化,结果是氢氧氮等原子不断减少,碳不断富集,最后形成富碳或纯碳物质。

炭化后的料中含有一部分的碳氢化合物,所形成的额细孔容积小且易被堵塞,所以此时的碳吸附性能较低,需要通过活化提高其吸附性。

活化是利用水蒸气、二氧化碳或空气等氧化性气体与炭化料进行反应,使其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

物理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的生产工艺简单、清洁,不存在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并
且活化无需清洗即可直接使用,但通常需要较高的活化温度和较长的活化时间,能耗也较高。

化学活化法是将原料以一定的比例加入到化学药品中浸渍一段时间,然后在惰性气体介质中加热,同时进行炭化活化,通过一系列的交联或缩聚反应形成丰富的微孔,同时也改变了活性炭表面官能团的类型和数量。

化学活化的炭化活化通常一步完成,活化时间较短且温度较低,具有能耗低、产率高的优点,炭的活化程度可通过浸渍比调节,所制备的活性炭比表面积和空容大。

3、磷酸活化制备活性炭
磷酸作活化剂时,磷酸在活化过程中既具有脱水的作用,同时也起到酸催化的作用。

磷酸进入原料的内部与原料的无机物生成磷酸盐,使原料膨胀,碳微晶的距离增大,通过洗涤除去磷酸盐,可以得到发达的孔结构:磷酸对于已经形成的碳能起到进一步缓解氧化的作用,侵蚀碳体而造孔。

磷酸法生产活性炭的工艺主要包括原料预处理,磷酸浸渍,炭化、活化,水洗,干燥,包装等环节。

原料预处理是将原料经过除杂、干燥、破碎、筛分等环节,达到生产所需要求。

浸渍是将处理好的原料用特定浓度的磷酸溶液浸渍一段时间,磷酸浓度、浸渍时间、浸渍温度等对活性炭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磷酸法生产活性炭中炭化活化是一步完成的。

生产中将磷酸浸渍好原料装入高温炉中,设定好炭化温度、炭化时间、活化温度、活化时间等工艺参数。

通过一次连续加热即可制备出活性炭。

将制备出的活性炭经清洗后分离、烘干即得活性炭产品。

根据不同用途,活性炭可进行后续加工处理。

如负载特定粒子成为专用活性炭,经球磨后加入粘结剂做成型活性炭等。

(二)实验工艺方案
B2组试验工艺
物料比1:4
果壳50g,磷酸150ml,柠檬酸2g 混合浸渍24小时沥干
炭化活化炭化温度200℃,时间2h 活化温度410℃,时间1h
三、主要仪器设备与材料
1、实验材料为果壳、50%磷酸、亚甲基蓝、碘、淀粉等。

2、实验设备主要有箱式电炉、恒温水浴锅、震荡器(槽)、干燥箱。

3、量筒(50ml、100ml)烧杯(50ml、100ml、200ml、500ml)、漏斗、移液管(10ml)、玻璃棒、玻璃试管、容量瓶(1000ml)、锥形瓶等若干。

四、实验过程
1、备料、浸渍:将核桃壳打碎备用。

称取50g碎壳原料,150ml磷酸、2g柠檬酸加入烧杯中搅拌均匀,放置24小时。

2、沥干:将浸渍过的果壳在瓷质有小孔的漏斗过滤,放置24小时,使其过滤得更加彻底。

3、入炉、炭化活化:将滤完了的果壳放入坩埚中,将坩埚刚入加热炉炭化活化。

炭化活化的温度时间都预先设定好。

炭化活化结束后使其自然降温。

4、清洗、干燥:将炭化活化后的物质反复过滤,使其pH由原先的酸性变成中性,再放入加热炉加热。

5、研磨、称量:此时活性炭已经基本成型,需要测量其性能,所以需要把活性炭研磨成细小的粉末,便于吸附杂质。

研磨后用筛子筛,取通过筛子的粉末活性炭大概5g。

称量两份0.5g,三份1.0g的活性炭备用。

注意称量时多称0.003的量,用来弥补误差。

6、性能测验:分别进行碘滴定和亚甲基蓝滴定,并计算其吸附值,判断此次制备的活性炭的性能的优劣。

五、实验结果
碘吸附值=5(1-0.12V)*127*D/0.5 D=0.9250 V—滴定体积
所以碘吸附值为5(1-0.12*3.5)*127*0.925/0.5=681.335mg/g
亚甲基蓝吸附值=15V*5/6,由于亚甲基蓝存放时间稍长,所以用5/6进行修正
所以亚甲基蓝的吸附值为15*18.33*5/6=229.125mg/g
从实验结果与正常实验经验对比可以看出,此次制备出的活性炭吸附碘的能力不好,即活性炭的微孔体积较小。

其吸附亚甲基蓝的能力较强,说明活性炭的中孔体积较大。

六、讨论与心得
1、制备的活性炭达到什么标准或指标?如何进一步提高性能或改进?
该实验当中,果壳活性炭碘吸附值大于750,亚甲基蓝吸附值大于200才符合标准。

我们制备的果壳活性炭碘吸附值不达标,亚甲基蓝吸附还行。

2、你的家乡有没有可用来制造活性炭的农副产品剩余物?或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哪些废弃物可用来制造活性炭?你认为是否有应用价值?
有,各种秸秆、稻壳之类的农副产品剩余物都可以制造活性炭。

很有应用价值。

农村每到收割的季节就会有很多很多的秸秆,很多人嫌整理麻烦就直接将秸秆焚烧,严重污染环境,如果将秸秆回收利用,用来制造活性炭的话,不仅能够缓解收割季节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能够生产出很多活性炭,用于各个方面。

3、本实验所用工艺用于实际生产应注意什么问题,你认为该如何解决?
实际生产过程要求比较高,应该注意严格检测把关。

每道工序抽检。

4、该技术如何宣传、推广应用?
该技术可以作为环境改善的方案,在农村里进行推广。

5、完成该实验后想到的
试验结束后想到,利用果壳制备活性炭确实是一个节约能源的好方法,但是从实验过程就可以看出,该实验步骤繁多,过程繁琐,实验要求较高,所以要将这项技术很好地推广的话就需要改善实验过程及实验设备。

小组成员:姓名:XXX 学号:XXX
姓名:XXX 学号:XXX
姓名:XXX 学号:XXX
2013年10月21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