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之李宁品牌的市场营销策略探讨
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营销策略分析

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营销策略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营销策略进行深入分析。
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作为中国领先的体育用品品牌,其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精准而富有创新性的营销策略。
本文将从市场环境、目标市场、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多个方面,对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营销策略进行全面剖析,以期揭示其成功的秘诀,并为其他体育用品品牌提供有益的借鉴。
我们将对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包括体育用品行业的整体趋势、竞争格局以及消费者需求等方面的变化。
接着,我们将深入探讨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目标市场选择及其定位策略,包括其如何确定目标消费者群体,以及如何通过品牌定位和产品差异化来满足这些消费者的需求。
在产品策略方面,我们将分析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如何通过产品创新、品质提升以及产品线优化等手段,来提高其产品的竞争力。
价格策略部分,我们将探讨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如何制定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体系,以吸引和留住消费者。
在渠道策略上,我们将研究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如何通过线上线下的渠道布局,实现销售网络的覆盖和优化。
促销策略部分,我们将分析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如何利用广告、公关、销售促进等手段,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促进销售。
我们将对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营销策略进行总结和评价,指出其成功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对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以及其他体育用品品牌的营销策略制定和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营销环境分析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营销环境分析,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深入探讨。
从宏观环境来看,政策环境对于李宁公司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国家对于体育产业的重视和支持,以及对于体育品牌自主创新的鼓励,为李宁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经济环境方面,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体育用品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这为李宁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李宁品牌的营销策略及分析.pdf

李宁品牌的营销策略分析经济管理系2010级物流管理班王瑶201050571(一)品牌重塑,勇于求变。
最近,李宁公司管理层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在年轻的90后这一块大蛋糕上分的一份份额,在营销策略上,勇于求变。
例如,新标识设计思路就是为了顺应年轻消费群体、特别是“90后”不断求变的心理而设计的。
而关于重塑的诱因在于,李宁公司为了应对竞争环境的变化,在品牌重塑的同时,李宁决定在在一线城市亮相,并与耐克等国际品牌正面展开争夺。
同时,加快国际化发展是李宁公司本次品牌重塑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先打造国际品牌,再开拓国际市场。
这种做法与某些企业的低价倾销方式不同,我们希望先提升品牌的附加值。
”分析:在品牌上,李宁总被耐克跟阿迪达斯压抑;在销量上,又有安踏这样的民族企业紧随其后。
跟着市场发展,竞争日趋白热化,李宁面临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难堪地步。
加上金融危机的袭击,活动服饰市场的竞争就显得更为“血雨腥风”。
2009年3月,市场霸主耐克封闭了独一在华自有的太仓工厂,随后减少了给代工企业的订单(甚至终止了向数家合同工厂下单);阿迪达斯财报也显示,其上半年销售收进降落2%,利润同比降落95%。
不过,在金融危机下李宁并未自乱阵脚,反而在此时寻找到一片新的市场。
与其在传统市场上与竞争对手缠斗,倒不如本人另辟一片新的天地。
李宁大胆进行品牌重塑,但是没有抓住重塑的技巧,反而“赔了夫人又折兵”。
(二)李宁--"轻资产运营"模式::所谓"轻资产运营"模式,就是将产品制造和零售分销业务外包,自身则集中于设计开发和市场推广等业务;市场推广主要采用产品明星代言和广告的方式。
"轻资产运营"模式可以降低公司资本投入,特别是生产领域内大量固定资产投入,以此提高资本回报率。
李宁基本上采取了耐克的"轻资产"运营模式。
首先,从商业策略与营销看,根据公告,李宁在超过550个城市拥有4000家门店,计划2008年达到5000家,其中特许经销店占总门店数量的89%,占总销售额的77%,分销网络是国内服装和鞋类厂商中最广的。
“李宁”品牌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李宁”品牌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第一篇:“李宁”品牌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李宁”品牌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摘要]自1991年以来李宁产品成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历次重大国际比赛的专用装备,从而结束了中国运动员穿外国品牌服装领奖的历史,李宁牌服装和运动鞋系列不仅被推选为中国明星产品,而且被评为全国服装行业十大名牌之一。
[关键词]品牌市场营销策略一、公司发展历程1990年,健力宝集团注资在广东三水成立“健力宝运动服装公司”,从事“李宁牌”运动服装的生产经营,主要成员为李宁和他的队友。
1990年,以亚运会为契机,在产品尚未面市之前,投巨资赞助亚运会中国代表团,开创了中国体育用品品牌经营的先河。
1992年底,该公司分别在北京、广东成立3家公司,各自从事运动服装、休闲服装和运动鞋的生产经营。
开始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代理商主要以体委系统为主,在全国迅速建立起加盟连锁专卖体系。
1995年市场迅速增长,经销商队伍迅速扩大,产品需求旺盛,年销售额达到6.5亿元人民币。
原来3家公司各自为政的局面已不能适应品牌统一推广的需求。
1996年,公司开始对业务进行整合,3家公司合并为1家。
公司总部正式迁至北京,形成了“李宁牌”运动产品的统一经营管理。
1997年由于消费市场的低迷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李宁公司也受到了一定影响,销售出现了徘徊和滑坡。
二、“李宁”品牌的成功营销策略(1)产品策略。
产品是指那些对消费者具有价值的,用于满足某种欲望和需要的实物、服务、理念、创意及观点等。
从产品的价值和定位来讲,耐克更多地追求运动,以某种运动类别、运动项目出现,而李宁更多的是以一种大众、运动休闲的形象出现,而不是专门针对某一项运动。
国际知名品牌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的时候,并不是因其功能细分性、专业性而赢得消费者,老百姓喜欢它们,是对这些品牌的盲目追求,在当时相当一部分国内消费者只在特殊的公众场合才舍得穿着。
然而李宁公司也意识到,一直以大众休闲用品为主的产品线不利于企业长远的发展,体育用品专业细分是发展的趋势。
李宁品牌的营销策略分析

李宁品牌的营销策略分析李宁有限公司成立李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0年,是中国领先的体育品牌企业之一。
公司在创立之初即与中国奥委会携手合作,透过体育用品事业推动中国体育发展,并不遗余力赞助各种赛事。
1995年,李宁公司成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领跑者。
2005年,李宁公司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销售额创下历史新高,向着国际一流品牌的目标冲刺。
营销策略分析:1 产品产品是指对消费者具有价值的,用于满足某种欲望和需要的实物、服务、理念、创意及观点等。
1.1 精准的产品定位李宁产品根据对中国体育用品市场需求的分析,认识到在青年人中蕴藏的巨大消费潜力,定位在“运动时尚”,主要以一种大众、运动休闲的形象出现,将品牌设计风格从单一的大众化塑造成“时尚年轻、具有个性的城市品牌”,符合国人对于运动的理解。
同时,2010年李宁公司高调宣布品牌重塑战略,发布全新的标识和口号,并对品牌DNA、目标人群、产品定位等做了相应调整,打造“90后李宁”。
李宁公司新口号为“Make The Change”,品牌新标识则抽象了李宁原创的“李宁交叉”动作,产品定位开始逐渐转变。
1.2 不断拓展产品线目前,李宁公司产品共有3大类、5000多种,产品结构日趋完善。
但李宁公司仍继续推进多品牌战略,在核心产品领域树立品牌地位,以跑步、篮球、足球、网球与健身作为5大核心产品领域。
制定了孵化鸡蛋战略,利用自己的资金、经验等不断地向转向产品开发、生产转移,如成立高尔夫用品、青少年运动用品、器材事业部等。
1.3 重视产品研发对于产品研发状况,李宁公司重点提升产品设计,加强科技应用,并在香港设有一支20人的研发团队,设立研发中心,其中4位拥有国际经验及视野的设计师。
同时,李宁公司还与美国New Hamp Shire的两家公司建立伙伴合作,共同研发鞋类产品技术及其应用,根据市场需求,推出一系列应用新科技的产品。
2 价格李宁公司在产品的价格方面,低于耐克与阿迪达斯,约30%左右,但比安踏、匹克等国内品牌高50%左右。
李宁的品牌策略研究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宁的品牌策略研究1 导言1.1 研究背景宁公司成立于1990年,经过二十年的探索,已逐步成为代表中国的、国际领先的运动品牌公司。
自2004年6月在上市以来,宁公司业绩连续六年保持高幅增长,2009年更是达到83.87亿人民币。
目前,宁公司的销售网络遍布中国1800多个城市、并且在东南亚、中亚、欧洲等地区拥有多家销售网点。
随着奥运带来的运动热潮,宁体育用品的销售一路高歌猛进。
2009年宁的销售业绩超越阿迪达斯,成为中国本土市场的第二大品牌。
然后,于2010年6月30日,宁高调宣布品牌重塑战略,发布全新的标识和口号,并对品牌DNA、目标人群、产品定位等做了相应调整,打造“90后宁”。
可是,对于“让改变发生”的宁,消费市场却是惨淡的回应,库存高居不下、门店纷纷倒闭、市场占有率急剧下滑。
安踏超越了宁,坐上了中国本土体育品牌的头把交椅。
一时间,渠道控制力弱、产品定位不清晰、管理漏洞频现的质疑之声扑面而来。
同时,宁公司不仅失去了中国奥运代表队领奖服的合约,NBA 中国战略合作伙伴的角色也被匹克抢走。
据宁公司公告显示:宁2012年鞋产品的订单金额实现低双位数下降,而服装产品的年跌幅则超过20%,而2012年全年总订单金额将出现双位数下降。
同时,在大陆5家赴港上市的体育用品公司中,宁的净利润已掉至队尾。
在市场宏观环境恶化和企业部困境的双重压力面前,宁公司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曾经的中国本土体育用品市场第一品牌,如今却困境重重。
其中,定然离不开宁品牌的重新构建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
如何树立一个切合市场诉求的品牌;如何进行深入人心的品牌宣传;如何实施恰如其分的品牌维护;如何进行正确的品牌危机公关,这都是宁目前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本课题旨在通过对宁的品牌策略进行研究,分析其之前迅速发展的成功经验与目前陷入发展瓶颈的原因,探究其国际化步履维艰又在国市场节节败退的症结,并未宁未来的发展进程提供建设性意见。
李宁营销策划方案毕业设计

李宁营销策划方案毕业设计一、引言李宁作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领导品牌,成立于1990年,秉持“让世界认识李宁”的口号,不断推陈出新,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向世界展示中国体育品牌的实力。
本文将围绕李宁品牌的市场现状,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营销策划方案,旨在推动李宁品牌的发展。
二、品牌分析李宁品牌在过去几年里一直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但与国外一些知名体育品牌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以下是对李宁品牌进行的SWOT分析。
1. 优势:(1)品牌历史悠久,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享有较高声誉;(2)丰富的产品线,覆盖运动鞋、运动服装等多个领域;(3)品牌形象突出,与众多国际体育赛事建立广告合作。
2. 劣势:(1)品牌知名度仍有提升空间,相比于国际知名品牌,差距较大;(2)品牌形象相对保守,缺乏年轻消费者的吸引力;(3)销售网络相对薄弱,无法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求。
3. 机会:(1)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品牌带来了更多的市场机会;(2)中国消费者对运动类产品的需求逐渐增长,为品牌提供了更大的销售空间;(3)线上购物的普及,为品牌提供了更多的销售渠道。
4. 威胁:(1)国际知名体育品牌的竞争加剧,对品牌带来压力;(2)市场竞争激烈,李宁品牌在某些细分市场中面临其他品牌的挑战;(3)消费者对品牌形象的忠诚度较低,易受其他品牌的影响。
基于以上分析,我将制定一份全面的营销策划方案,以提升李宁品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三、目标市场李宁品牌的目标市场主要包括青少年运动员、运动爱好者和普通消费者。
针对不同的市场细分,应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
1. 青少年运动员:青少年运动员是品牌的重要消费群体,他们对品牌的认同度较高,并且对产品的设计、性能和品牌形象都有一定的要求。
针对这一市场细分,应加强与专业球队和运动学校的合作,提供专业化的产品和服务,以及举办一系列青少年训练营和比赛。
同时,可以邀请一些著名运动员担任品牌的代言人,以提高品牌的影响力。
2. 运动爱好者:运动爱好者具有较强的体育意识和购买力,他们对产品的舒适性和时尚性有一定的要求。
李宁集团的品牌与营销策略

李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体育赛事赞助,提升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此外,通过与体育明星和知名运动 员的合作,李宁成功地吸引了更多关注和粉丝。
品牌公关与危机处理
高效的公关团队
李宁拥有高效的公关团队,负责品牌形象的维护和危机处理。公关团队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和行业动态 ,及时响应并妥善处理各种危机事件,维护了品牌的声誉和形象。
近年来,李宁品牌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逐渐在全球范围内 树立起高品质、专业体育用品的形象。
02
李宁集团的营销策略
李宁集团的促销策略
促销活动
李宁集团会定期举办各种促销 活动,如满减、折扣、赠品等
,以吸引消费者购买。
会员制度
李宁集团拥有完善的会员制度, 为会员提供积分兑换、会员专享 折扣、会员活动等福利,以增加 客户忠诚度。
失败案例二:李宁品牌在某市场的定位失误
总结词
定位不准确,错失机会,李宁品牌失败案例之二。
详细描述
李宁品牌在某市场的定位不准确,未能抓住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导致产品 不受欢迎,销售额不尽如人意,错失了拓展市场的机会。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详细描述
李宁集团需要关注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消 费者需求变化,发掘潜在市场机会。同时 ,应关注竞争对手的动态,及时调整自身 策略以保持竞争优势。
李宁集团的战略调整与优化
总结词
李宁集团需要不断优化战略,以适应市场变 化和消费者需求。
详细描述
李宁集团应关注品牌定位、产品创新、渠道 拓展、营销传播等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战 略规划。同时,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运营
总结词
适应市场,因地制宜,李宁品牌成功案例之二。
详细描述
李宁品牌针对某市场的特点和消费者需求,采取了灵活 的营销策略,如本地化产品、市场推广合作等,成功打 入该市场并取得良好的销售业绩。
李宁品牌市场定位与营销策略分析

摘要No.:00000000000006380内容提要:李宁品牌是一个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举足轻重的体育品牌。
诞生20多年来,已经在体育用品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在国外品牌和内地新兴品牌的双重冲击下,李宁品牌的竞争力正在逐渐削弱,李宁品牌正在遭遇当前的成长瓶颈。
本文首先指出李宁公司的概况和品牌营销策略的变化;其次以品牌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对李宁品牌营销策略和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找出李宁品牌在目标市场选择、品牌定位、整体形象、技术创新、产品设计、品牌核心价值和品牌个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然后根据企业战略学、市场营销学等课程的相关知识,确定李宁品牌的市场定位;最后从实际出发,围绕李宁品牌“国际化、专业化”的战略目标以及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李宁品牌未来发展的4P营销组合提出一些建议。
本文的创新之处是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找出李宁品牌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李宁品牌市场定位营销策略目录摘要一、李宁公司概况和品牌营销策略 (1)(一)李宁公司概况 (1)(二)李宁品牌的营销策略 (2)二、李宁品牌建设现存问题及原因 (3)(一)目标市场和品牌定位模糊 (4)(二)品牌影响力和整体形象欠佳 (5)(三)技术含量低和设计能力弱 (6)(四)品牌缺乏核心价值和独自个性 (7)(五)缺乏强有力的品牌形象代言人 (8)三、对李宁品牌建设给予的建议 (9)(一)李宁品牌的定位战略 (9)(二)李宁品牌建设的营销策略 (10)参考文献 (14)李宁品牌市场定位与营销策略分析在最近几年里,国内体育用品生产企业面对国际著名品牌的锐不可当之势,面对国内竞争对手的残酷竞争,各品牌都在积极调整自身经营战略和品牌策略,以期在竞争的环境中寻找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
李宁品牌作为中国体育品牌的领跑者,20多年来,已经在体育用品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北大学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樊飞龙学号:08091S420 学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学系
专业:工商管理
论文题目:李宁品牌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指导教师:徐慧晔
2011 年 9月 28日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论文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012年伦敦奥运会即将举行,国产体育品牌又将迎来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
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李宁”品牌与众多的国际著名体育品牌进行了激烈的角逐,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中国的体育品牌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但国产品牌在市场营销上与一些实力雄厚的国际著名品牌之间仍有很大的差距。
中国体育品牌能否在新一轮的挑战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李宁”品牌作为中国体育品牌的龙头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2、选题意义
本论文选择了“李宁”品牌为研究对象,面对体育用品市场的极大需求,我国体育用品生产企业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正是基于这种情况,以中国体育品牌的龙头“李宁”品牌为研究对象,通过体育市场营销的4P理论进行分析研究。
本文对于中国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品牌管理的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市场营销理论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重新引入中国大陆,经过近20年代的风风雨雨已从单纯的理论学习阶段步入需要全面创新和拓展的时代[1]。
中国营销学的“研究、应用和发展”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1)引进阶段(1978—1982)年。
主要通过翻译、考察及邀请专家的形式,系统介绍和引进了国外的市场营销理论。
这是营销中国化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但由于当时社会条件的限制,参与研究者少,研究比较局限,对西方营销理论的认识也相对肤浅。
(2)传播阶段(1983—1985年)。
1984年1月,全国高等综合大学、财贸院校的“市场学教学研究会”成立,大大促进了营销理论的全面范围内的传播,营销学开始得以到高校教学的重视,有关营销学的著作、教材和论文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提高。
(3)应用阶段(1985—1992年)。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市场环境的改善为企业
格、分销、促销的计划和实施,对外部不可控因素做出积极动态的反应,从而促成交易的实现和满足个人与组织的目标,用科特勒的话说就是“如果公司生产出适当的产品,定出适当的价格,利用适当的分销渠道,并辅之以适当的促销活动,那么该公司就会获得成功”。
所以市场营销活动的核心就在于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市场营销组合[16]。
此模型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把企业营销活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经济现象,概括为三个圆圈,把企业营销过程中可以利用的成千上万的因素概括成四个大的因素,即4Ps理论——产品、价格、分销和促销,的确非常简明、易于把握。
得益于这一优势,它不径而走,很快成为营销界和营销实践者普遍接受的一个营销组合模型[17]。
四、作者的观点和主要思路
营销因素组合的要求及目的就是,用最适宜的产品,以最适宜的价格,用最适当的促销办法及销售网络,最好的满足目标市场的消费者的需求,以取得最佳的信誉及最好的经济效益。
而“李宁”品牌作为中国体育品牌的龙头更应该从这些方面来考虑市场营销的策略。
文章将以市场营销4p理论作为切入点,通过“李宁”品牌与国际著名体育品牌的对比,对“李宁”品牌市场营销策略进行研究,找出“李宁”品牌市场营销层面上所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切合“李宁”品牌实际情况的市场营销策略建议。
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一、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1、通过“李宁”品牌与国外著名体育品牌的比较来研究“李宁”品牌的渠道策略。
2、通过“李宁”品牌与国外著名体育品牌的比较来研究“李宁”品牌的产品策略。
3、通过“李宁”品牌与国外著名体育品牌的比较来研究“李宁”品牌的价格策略。
4、通过“李宁”品牌与国外著名体育品牌的比较来研究“李宁”品牌的促销策略。
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所要研究的相关理论以及“李宁”品牌和一些国际著名品牌的基本情况。
2、案例法
通过观察、分析国内外体育品牌市场营销案例来找出“李宁”品牌与一些国际著名品牌在营销策略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达到研究的目的。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
2011年10 月15日所在系审查意见:
系主任:
2011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