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站 中间站 区段站

合集下载

第四章 铁路站场

第四章 铁路站场

两正线变换线间距,上行正 线在站内需设反向曲线
LOGO
横列式越行站布置图
新建或改建宜采用
LOGO
中间站
(一)中间站的作业 1.列车的通过、会让、越行、运行调整 2.旅客乘降和行李、包裹的收发与保管—— 客运业务 3.货物的承运、装卸、保管与交付——货运 业务 4.摘挂列车向货场甩挂车辆的调车作业 5.其它
LOGO
区段站主要设备的相互位置及相互联系 5. 车辆设备 ⑴列车检修所: 一般设在到发场一侧,靠近运转室,在区段站上往往设在站房 附近 ⑵站修所:设在调车场最外侧远期发展的范围以外 ⑶车辆段:便于检修车辆的取送,靠近调车场但不妨碍调车 场扩建及车辆段本身的发展
LOGO
区段站布置图
横列式区段站:按照最理想的作业流程布 置 纵列式区段站:将下行无改编中转列车的 到发线移至正线另一侧,并逆运行方向错 移 客货纵列式区段站:横向发展受限,原有 到发场供旅客列车专用,并沿正线适当距 离另建货物列车到发场和调车场
从而掌握各种图形内在的规律(即组合规律)、基
本特征和采用条件。
LOGO
列车及机车车辆在站内的作业流程
1、通过旅客列车 2、无改编中转货物列车 3、到达解体货物列车 4、自编始发货物列车 5、本站货物作业车 6、扣修的车辆
1、旅客列车到发线 2、货物列车到发场 3、调车场 4、机务段 5、货场及工业企业专 用线 6、站修所(或车辆段)
LOGO
会让站:设置在单线铁路上 1.作业: 主要办理列车的到发、会车、让车,仅 办理少量的客货运业务 2.设备: 到发线,通信、信号设备及旅客乘降、 办公房屋
LOGO
会让站:设置在单线铁路上
3.布置图 (1)横列式会让站:设一条到发线时

铁路区段站

铁路区段站

区段站
1. 区段站的作业
根据区段站所担负的任务,其主要办 理的作业有以下几种:
(1)客运业务:与中间站办理的客运 业务基本相同,只是数量较大。
(2)货运业务:与中间站办理的货运 业务大致一样,但作业量要大。
区段站
(3)运转作业:与旅客列车有关的运转作业主 要办理通过旅客列车的接发作业,有的车站还办理局 管内或市郊旅客列车的始发、终到作业及个别车辆的 甩挂作业;与货物列车有关的运转作业主要办理无改 编中转列车的接发和有关作业;对区段列车和沿零摘 挂列车要进行解体和编组作业;同时还办理向货物线、 工业企业线取送作业车等业务。某些区段站还担当少 量的始发直达列车的编组任务。
区段站
横列式区段站图型的主要优点是布置 紧凑、站坪长度短、占地少、设备集中、 管理方便、作业灵活性大、对各种地形的 适应性强;其缺点是一个方向的列车机车 出入段的走行距离长,对站房同侧的货物 取送车和正线有交叉干扰。
区段站
2. 纵列式图型 在复线铁路上,当运量较大时,为了减少站内两端咽喉
区上、区段站可采用纵列式图型。在区段站上,当上、下行 到发场分设在正线两侧在其中一个到发场一侧设一个双方向 共用的调车场时,称为纵列式区段站图型,如图4-9所示。
区段站
(2)铁路网规划。根据铁路网规划所确定的该区段 站在路网中的位置和作用、线路引入方向的数目、与相 邻区段站(或编组站)的分工及合理组织车流等因素来 确定区段站的规模及位置。
(3)地区及城镇发展规划。区段站的位置应与城镇 规划相配合,并应尽量靠近城镇。这样,既可以为居民 的旅行和托运货物提供便利条件,又有利于解决铁路职 工的生活供应、医疗、教育及文化生活等。
图4-8 单线铁路横列式区段站图型
区段站

第3章 铁路车站_中间站、区段站

第3章 铁路车站_中间站、区段站

四、设备的布置原则 五、区段站布置图
区段站常见的布置图有横列式、纵列式及客货纵列式三类。
1、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
当上、下行到发线(场)平行布置在正线一侧,调车场在到发场的 一侧时,称为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
单线铁路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
主要优点:布置紧凑,站坪长度短,占地少,设备集中,管理方便, 作业灵活性大,对部分改编中转列车的甩挂作业较方便,对各种不同地 形的适应性强,并便于进一步发展。
四、设备的布置原则 五、区段站布置图
为了合理地确定各项设备的相互位置和相互联系,必须正确掌握列 车及机车车辆在站内的作业流程,认真分析各项作业间的相互联系。
单线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
①通过旅客列车自A方向接入靠站台的到发线后,一般不需要换挂机 车,旅客乘降及行李、包裹装卸完毕,即可向B方向发车。
单线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
——技术站的作业:
机务段
线上运行 到达
入 段
到达作业
解体
装卸
送取 车车
车流集结
编组
出 段
出发作业 发车
线上运行
送取 车车
检修
接、发、通过旅客列车; 货物列车无改编中转作业; 货物列车到达作业; 货物列车解体作业; 车辆集结;
货物作业车取送作业; 检修车取送作业; 货物列车编组作业; 货物列车出发作业; 本务机车出入段。
④机务段(或机务折返段)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到发场,并且要有 便捷的通路,以利机车及时出入段。
⑤货场的位置,一方面希望设于靠城镇一侧,便于货物搬运;另 一方面又希望靠近调车场,以减少车辆取送时间及干扰。
⑥站修所(或车辆段)要靠近调车场,以缩短扣修车辆的取送行程。
五、区段站布置图
一、区段站的作业 二、区段站的设备 三、区段站作业流程

铁路车站的分类

铁路车站的分类

1.中间站
为提高铁路区段通过能力,保证行 车安全,促进沿线城乡货物运输服务而 设的车站。 中间站设有列车到发线和牵出线、 货物堆场、仓库、站台和装卸设备等。
2.区段站
区段站大多位于大中城市,是铁路网 上各牵引区段的起点或终点。
其主要任务是办理 列车运转作业的客货运 业务,并为相邻的铁路 区段提供机车动力。
3.编组站
编组站通常设在有大量装卸作用的大 城市、港口或大工矿企业附近,是专门 为进行列车编组、解体而设置的车站。
其主要任务是办理各 种货物列车的接替和编组 作业,并且按照运行图规 定的时刻正点接发车。
4.铁路枢纽
在铁路与铁路交会处,或铁路与其他 企业的专用线或专用铁道的衔接地,由 铁路各种技术设备构成的综合体。
二、铁路车站的分类 • 铁路车站是办理客、货运输业务的基地。 铁路线上每隔10 km就设一个车站,因此, 车站和区间就成为铁路线路的两个基本 环节。 • 根据车站所担负的任务量和在国家政治、 经济上的地位,共分为6个等级站。按技 术作业的不同可分为中间站、区段站和 编组站,按业务性质又可分为铁路枢纽、 货运站、港口车站等。
铁路枢纽是铁路网的 组成的中心 环节。
5.货运站
货运站是办理货运作业的车站。
6.港口车站
位于港口或港湾地区,承担列车到 发、交接、解编、集结等作业,衔接 水路运输与铁路运输,是铁路、水路 相互转运货物的铁路车站。

铁路车站-中间站

铁路车站-中间站
(2)环形避难线。装有弹簧道岔的圆形线路,依靠线路曲线阻力来 抵消失控列车的动能,使进入圆形线路的失控列车在圆形线路内运行, 直至完全停车。
习题
1、根据行车需要,铁路线路被划分为哪两个环节?
A.区间 B.区段 C.分界点 D.车站 E.线路所
2、区段通常是指:
A.某条铁路线路
B.长度为10km左右的一段铁路线
§ 3.1 概 述
车站既是铁路办理客、货运输的基地,又是铁路系统的一个基层生产单位。
1、车站的作用
铁路运输把一件货物由甲地运往乙地的运输过程
车站在铁路运输中有两大作用:
对外,它是铁路的大门,是铁路运输过程与产销过程或其他运输过 程的联系点。办理旅客与货物运输的各项作业。车站直接服务于工农业 生产与人民的交通旅行。
C.两相邻车站之间的铁路线 D.两相邻技术站之间的铁路线
3பைடு நூலகம்车站线路主要分哪些种类?各自作用是什么?
4、铁路线间距是指:
A. 两相邻线路同侧钢轨之间的距离
B.两相邻线路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C. 两相邻线路内侧钢轨之间的距离
(5)进站信号机制动距离内为超过6‰的下坡道时,为满足相对方向 同时接车和同方向同时发、接列车的需要,应在车站接车方向的末端设 置安全线。
设置安全线时,应尽量避免将其尽端设在高填方、桥头或设备及建筑 物附近,以防发生机车车辆脱轨时造成更大损失。
4、避难线
在山岳或丘陵陡峻地区,区间线路纵断面特殊不利时,为了防止在陡 长下坡道上失去控制的列车发生冲突或颠覆,应根据线路情况,按牵引计
2、分界点的分类
有配线的分界点 :车站——除了正线以外,还配有其他线路(到发线、牵出
线等)。
无配线的分界点
线路所——设置在非自动闭塞区段的两车站间。

铁路区段站

铁路区段站
车3项平行作业;
B端咽喉区:旅客(或货物)列车到(发)、机车出(入)段2项平
行作业;或列车到(发)、调车2项平行作业。
21
五、区段站的基本布置图
横列式、纵列式、 横列式、纵列式、客货纵列式 2、双线铁路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
咽喉区平行作业数:
A端咽喉区:下行旅客列车到达、上行旅客列车出发、机车出段、
机车入段、调车作业5项平行作业;
11
3、机务设备的配置 (1)配置方案
①站房同侧(I、II) 机车出入库切割正线,影响居民区环境,机务段 发展受限,一端咽喉布置复杂,另一端机车走行距离 长。一般不采用。
12
3、机务设备的配置 (1)配置方案
②站对并(V) 机车从到发场两端均可出入段,走行距离短, 不需设机走线;机车出入段与牵出线作业有交叉, 机务段设调车场外侧,有碍车站发展。 只在无解编作业和无发展的区段站上,且折返 段又受地形限制时采用。
27
适用条件
单 线
纵列式
横列式 纵列式
双 线
客货纵列式
一级三场
Thank you!
28
29
13
3、机务设备的配置 (1)配置方案
③站对左(IV)站对右(III ) 用地较大,机务段一端咽喉比较复杂,另一端机 车走行距离长;但机车出入段与调车作业无交叉,且 不影响车站发展,应优先采用。
14
3、机务设备的配置 (2)不同配置方案分析 站同左:新建区段站,一般不采用 站同右:同上 站对并:改编作业量小,远期无大发展时可设 站对左:次选 站对右:首选 位置 比例 对右 41% 对左 21% 对并 15% 其它 23%
3
二、区段站的设备
4、机务设备 在机务段(或机务折返段)所在的区段站上, 如采用循环交路,在到发场或其附近应设有机车 整备设备。当采用长交路轮乘制时,可设机车运 用段或机务换乘点。 5、车辆设备

子项目二: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及铁路枢纽

子项目二: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及铁路枢纽
功能
编组站的主要功能是按照货物的目的地和运输方向,将到达 的列车进行解体,并将不同车次的车辆重新编组成完整的列 车,发往目的地。
编组站的分类
按作用
主要分为路网性编组站、区域性编组 站和地方性编组站,分别承担全国、 区域和地方性的货物列车编组任务。
按设备
分为简易编组站、单向编组站和双向 编组站,根据编组站的设备规模和作 业能力进行分类。
子项目二的意义和影响
• 子项目二对于铁路运输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首先,通过对车站和枢纽的深入研究,可以为铁路运输部门提 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有助于提高运输效率和优化资源配置。其次,子项目二的研究成果可以为铁路建设和规划提供重要 的依据,有助于促进铁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子项目二还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技术创新,为我国铁路 事业的进步做出贡献。
编组站的发展趋势
自动化和智能化
随着技术的发展,编组站的自动化和 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如采用先进的 调度系统和自动化设备,提高作业效 率和运输能力。
绿色环保
多式联运
加强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实现多 式联运的无缝对接,提高运输效率。
注重环保和节能减排,推广清洁能源 和绿色建筑,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05
中间站的分类
按业务量分类
根据业务量的大小,中间站可分为大、中、小型车站。大型车站的业务量较大,通常包括编组和解体列车的作业; 中型车站的业务量适中,主要承担货物装卸和旅客上下车等作业;小型车站的业务量较小,通常只承担旅客上下 车和货物装卸等作业。
按作业性质分类
根据作业性质的不同,中间站可分为编组站、区段站和会让站。编组站主要承担列车的编组和解体作业,区段站 主要承担货物装卸和旅客上下车等作业,而会让站则主要承担列车的会让任务。

《铁路站场与枢纽》第三篇 区段站

《铁路站场与枢纽》第三篇 区段站

第三篇区段站一.定义:为货物列车本务机车牵引交路和办理区段、摘挂列车解编作业而设置的车站称为区段站二.区段站分类:1、按作业性质及作业量:无解编作业区段站(只办理无改编中转列车有关作业,没有列车改编任务,或仅担任摘挂列车的整编作业)有解编作业区段站(除办理无改编中转列车有关作业外,还担任区段、摘挂列车和少量直通、直达列车的解编作业)2、按布置图(书上有图,不需要背图,能识记即可)横列式区段站;纵列式区段站;客货纵列式区段站;一级三场式区段站三.区段站在路网上的分布1.牵引区段长度的影响因素⑴牵引种类⑵乘务制度⑶机车交路⑷机车走行速度⑸合理连续工作时间:8-10小时L交路=T·V旅=(工作时间-自外段停时)×上或下行单向较低V旅2、路网上技术作业的要求⑴路网干线交会处⑵有一定车流集散的地点3、地区及城镇发展规划四、区段站作业:1.内容为邻接地铁路区段供应及整备机车或更换机车乘务组;为无改编中转货物列车办理规定的技术作业;办理一定数量的列车解编作业及客、货运业务;在设备条件具备时,还进行机车、车辆的检修业务。

2.特点小而全:小-作业量、设备规模全-作业内容、设备种类承上启下:中间站的发展,编组站的雏形与中间站的区别:设有机务段、有编解作业与编组站的区别:通过车流大、解编车流小五区段站布置图A 区段站主要设备的相互位置及相互关系一、列车及机车车辆在站内的作业流程→二.区段站主要设备的配置方案 机务设备的配置(1)配置方案B.进路交叉分类:据车站作业类别不同,一般分行车、调车和机车作业三类。

有以下交叉点(1)行车与行车; (2)行车与调车; (3)行车与机车; (4)调车与调车; (5)调车与机车;(6)机车与机车。

(按交叉性质依次降低)行车交叉中,旅客列车交叉最严重,其次旅客与货物列车交叉,货物与货物列车交叉又次之;到达进路间交叉较严重,到发进路交叉次之,出发进路间交叉又次之C.区段站基本布置图的分析 1.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1)单线铁路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1、通过旅客列车2、无改编中转货物列车3、到达解体货物列车4、自编始发货物列车5、本站货物作业车6、扣修的车辆1、旅客列车到发线2、货物列车到发场3、调车场4、机务段5、货场及工业企业专用线6、站修所(或车辆段)①站房同侧(I 、II )机车出入库切割正线,影响居民区环境,机务段发展受限,一端咽喉布置复杂,另一端机车走行距离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编列车(解体列车)——列车到达本站后,要将其解体的列车。
解体:在技术站上,将到达本站的货物列车(货物作业地点取回的车列) 分解为单独的车辆或车组。
编组:在技术站上,将本站单独的车辆或车组按照一定规定编为一列车。
驼峰 到达场
调车场
牵出线
出发场
二、区段站的设备
一、区段站的作业 二、区段站的设备 三、区段站作业流程
中间站是为沿线城乡人民及工农业生产服务,提高铁路区段 通过能力,保证行车安全而设的车站。它主要办理列车的到发、 会让和越行,以及客货运业务。
列车的到发会让越行
一、会让站和越行站
一、会让站和越行站 二、中间站的主要作业 三、中间站的主要设备
1、会让站
会让站设在单线铁路上,主要办理列车的到发和通过, 也办理停车,等待反方向的列车到达(通过)本站,两个列 车互相交会,叫做会车。
3、客货纵列式区段站
这种区段站是客运运转设备(主要指旅客列车到发场)与货运运转 设备(主要指货物列车到发场)纵向配列。
双线铁路客货纵列式区段站布置图
改建时,车站横向发展受限,为充分利用既有设备,将原有站场改 为专办客运之用,而另修与客运场纵列的货物运转场,即构成客货纵列 式区段站布置图。
4、咽喉区 车站或车场两端道岔汇聚的地方,是各种作业(例如:列车到发、
②货运业务:与中间站办理的货运业务大致一样,但作业量要大。
一、区段站的作业
③运转作业:
与旅客列车有关的运转作业。主要办理通过旅客列车的接 发作业。有的车站还办理局管内或市郊旅客列车的始发、终 到作业及个别车辆的甩挂作业。 与货物列车有关的运转作业。主要办理无改编中转列车的 接发和有关作业。对区段列车和沿零摘挂列车,要进行解体 和编组作业。同时还办理向货物、工业企业线取送作业车等。 某些区段站还担当少量的始发直达列车的编组任务。
四、设备的布置原则 五、区段站布置图
为了合理地确定各项设备的相互位置和相互联系,必须正确掌握列 车及机车车辆在站内的作业流程,认真分析各项作业间的相互联系。
单线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
①通过旅客列车自A方向接入靠站台的到发线后,一般不需要换挂机 车,旅客乘降及行李、包裹装卸完毕,即可向B方向发车。
单线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
——技术站的作业:
机务段
线上运行 到达
入 段
到达作业
解体
装卸
送取 车车
车流集结
编组Biblioteka 出 段出发作业 发车
线上运行
送取 车车
检修
接、发、通过旅客列车; 货物列车无改编中转作业; 货物列车到达作业; 货物列车解体作业; 车辆集结;
货物作业车取送作业; 检修车取送作业; 货物列车编组作业; 货物列车出发作业; 本务机车出入段。
④机务设备:机务段或机务折返段。在机务段所在的区段站上,如
采用循环运转制时,在到发场应设有机车整备设备。采用长交路轮乘制 时可设置机车运用段或换乘点。
⑤车辆设备:包括车辆段、列车检修所和站修所等。
除上述设备外,还有信号、通信、照明、办公房舍等设备。
三、区段站作业流程
一、区段站的作业 二、区段站的设备 三、区段站作业流程
单线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
⑤车列解体后,本站货物作业车在调车场内集结成组,由调车 机车送往货场(专用线)。装卸完毕的车辆,又由调车机车自 货场(专用线)取回至调车场,编入车列内。
⑥站修所(或车辆段)扣修的车辆,亦由调车机车由调车场送 至站修所(或车辆段),修竣的车辆又自作业地点取回至调车 场,这种车辆取送次数更少。
客运设备:旅客站舍(售票房、候车室、行包房)、旅客站 台、雨棚和跨越设备(天桥、地道、平过道)等;
货运设备:货物仓库、货物站台和货运室、装卸机械等;
站内线路:到发线、牵出线和货物线等,它们分别用于接 发列车、进行调车和货物装卸作业;
信号及通信设备。
§3.3 区段站
区段站多设在中等城市和铁路网上牵引区段(机车交路)的 起点或终点,即铁路路网上划分牵引区段的地点。除办理列车运 转及客货运业务外,主要任务之一是为邻接区段供应机车。
④机车业务:主要是换挂机车和乘务组,对机车进行整备、修
理和检查等。
⑤车辆业务:办理列车的技术检查和车辆的检修任务。在少数
设有车辆段的区段站上,还办理车辆的段修业务。
——货物列车:
所有到达区段站的货物列车,按它在该站所进行的作业性质,可 以分为两类:
无改编中转列车——到达本站不解体,只作技术检查和机车换挂 等作业,然后继续运行的列车;
机车走行、调车和车辆取送作业等)的必经之地,该区域好比人的咽喉, 是车站或车场能力的限制因素之一,故称为车站或车场的咽喉区,简称 咽喉区。
车站咽喉区
咽喉区的长度通常是指进站最外方道岔基本轨接缝(顺向道岔为警冲标) 至最内方站机(或警冲标)的距离。
④机务段(或机务折返段)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到发场,并且要有 便捷的通路,以利机车及时出入段。
⑤货场的位置,一方面希望设于靠城镇一侧,便于货物搬运;另 一方面又希望靠近调车场,以减少车辆取送时间及干扰。
⑥站修所(或车辆段)要靠近调车场,以缩短扣修车辆的取送行程。
五、区段站布置图
一、区段站的作业 二、区段站的设备 三、区段站作业流程
复线纵列式区段站布置图
2、纵列式区段站布置图
当双向改编作业量都较大,而相互间交换车流不多时,也可考虑 在到发场1的外侧再修建一个调车场。 优点:作业上的交叉干扰比横列式少;机车出入段走行距离短;当机 车采用循环运转制时,到发线上的整备设备比较集中;对站台同侧的 支线或工业企业线的接轨也比较方便。 缺点:站坪长度长,占地多;设备分散,投资大;定员(车站工作人员) 较多,管理不便:一个方向货物列车的机车出入段要与正线发生交叉。
四、设备的布置原则
一、区段站的作业 二、区段站的设备 三、区段站作业流程
四、设备的布置原则 五、区段站布置图
①旅客列车到发线应紧靠正线,使旅客列车到发有顺直的进路。 所有客运设备应设于靠城镇的一侧,以利客运业务的组织及旅客 出入车站。
②货物列车到发场也应紧靠正线,使列车到发有顺直及便捷的进路。
③调车场应尽量靠近到发场,使车列转线的行程较短,干扰较少。
四、设备的布置原则 五、区段站布置图
区段站常见的布置图有横列式、纵列式及客货纵列式三类。
1、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
当上、下行到发线(场)平行布置在正线一侧,调车场在到发场的 一侧时,称为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
单线铁路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
主要优点:布置紧凑,站坪长度短,占地少,设备集中,管理方便, 作业灵活性大,对部分改编中转列车的甩挂作业较方便,对各种不同地 形的适应性强,并便于进一步发展。
2、越行站
先到的列车在本站停车,等待后一个同方向的列车通过 本站或到达本站停车后先开,叫做越行。
越行站设在复线铁路上,主要办理同方向列车的越行业 务。
二、中间站的主要作业
一、会让站和越行站 二、中间站的主要作业 三、中间站的主要设备
列车的到发、通过、会让和越行; 旅客的乘降和行李、包裹的承运、保管与交付; 货物的承运、装卸、保管与交付; 沿零摘挂列车的车辆摘挂和到货场或专用线取送车辆的调车 作业。
有的中间站如有工业企业线接轨或加力牵引起终点以及机车 折返时,尚需办理工业企业的取送车、补机的摘挂和机车整备 等作业。
摘挂列车:在技术站编组,在区段内的中间站上进行摘挂车辆作业 的列车。
单线铁路中间站布置图
复线铁路中间站布置图
三、中间站的主要设备
一、会让站和越行站 二、中间站的主要作业 三、中间站的主要设备
缺点:一个方向的列车机车出入段走行距离长,货场取送车和正线 有交叉,对站房同侧的货物取送车和正线有交叉干扰。
2、纵列式区段站布置图
在复线铁路上,当运量较大时,为了减少站内两端咽喉区上、下行 客、货列车进路的交叉干扰,区段站可采用纵列式布置图。
在区段站上,当上、下行到发场分设在正线两侧,并逆运行方向全 部错移,在其中一个到发场一侧,设一个双方向共用的调车场时,称纵 列式区段站布置图。
因此,在区段站设有机务段(基本段或折返段),这是区别区段 站和中间站的明显标志。
一、区段站的作业
区段站主要是办理通过车流,只有少量改编车流。因此,区段站设备 的规模比中间站大而复杂、比编组站小而简单。
根据区段站所担负的任务,它要办理的作业可以归纳如下:
①客运业务:与中间站办理的客运业务基本相同,只是数量较大。
第3章 铁 路 车 站
• §3.1 概 述 • §3.2 中间站 • §3.3 区段站 • §3.4 编组站 • §3.5 铁路枢纽
§3.2 中间站
中间站是为沿线城乡人民及工农业生产服务,提高铁路区段 通过能力,保证行车安全而设的车站。它主要办理列车的到发、 会让和越行,以及客货运业务。
§3.2 中间站
四、设备的布置原则 五、区段站布置图
①客运业务设备:主要有旅客站房、站台、雨棚及跨越线路设备等。
②货运业务设备:货场及其有关设备。如装卸线、货物站台、仓库
及装卸机械等。
③运转设备:
A、旅客运转设备:专供旅客列车使用的旅客列车到发线及客车车 底停留线等。
B、货物运转设备:专供货物列车使用的货物列车到发线、调车线、 牵出线(有时设简易驼峰),机车走行线及机待线等。
②无改编中转货物列车自A方向接入到发场后,机车入段、车列进
行技术作业,然后换挂机车向B方向出发。
③到达解体货物列车自A方向接入到发场后,机车入段,车列经 技术检查,由调车机车拉至牵出线解体。车列解体后,车辆在调 车场集结待编或待送。
④自编始发货物列车的车流,在调车场集结成列,经过编组作业 由调车机车转至到发场进行技术检查等作业,挂上机车后出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