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 16石榴(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石榴》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石榴》教案

一、教學要求: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課文按時間順序描寫的方法。

3、學習本文作者的觀察方法,按時間順序寫一種果實的成熟過程。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教學時間:兩課時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同學們,你們見過石榴嗎?吃過石榴嗎?對石榴有哪些瞭解,誰來說一說?二、自學指導:要求:1、聽老師範讀課文,思考每個自然段寫了什麼?2、學生輕讀課文,畫出生字詞,讀准字音、注意字形。

三、自學檢查。

1、重音要讀准:棗莊、鬱鬱蔥蔥、喇叭、子兒、瑪瑙2、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說說每個自然段說了什麼,課文按什麼順序寫的?3、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春天葉秋天果四、指導精讀:1、學習第一自然段:⑴齊讀第一自然段:⑵教師教師棗莊⑶馳名中外是什麼意思?令家鄉聲名遠揚的是什麼?為什麼這麼說?⑷教師小結:家鄉的石榴聲名遠揚,這是作者愛家鄉的原因。

2、學習第2自然段。

⑴指名讀第2自然段,思考下麵問題:①這一段寫了那兩個季節?石榴有說什麼特點?②作者用哪些詞來寫葉子,花的?體會鬱鬱蔥蔥的意思。

彷佛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說明了什麼?這樣打比方合適嗎?⑵朗讀第2自然段,體會作者的寫作順序。

五、作業:1、抄寫課後的詞語。

2、仿寫句子。

例:石榴花彷佛是一個個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吹。

六、板書:石榴春天葉________夏天花________秋天果________第二課時一、聽寫生字:二、繼續精讀課文1、指名朗讀第3自然段,回答下麵練習:這一自然段主要寫(春、夏、秋)季石榴(葉子、花、果實)的生長情況。

2、默讀思考:課文從哪些方面寫石榴的果實的?有什麼變化?畫出表現石榴果實特點的詞語。

3、討論:作者按什麼順序寫石榴的果實的?哪些詞語表現了這些變化?4、指導朗讀:請同學們帶著高興的心情來讀這一段。

5、學習第4自然段。

⑴過渡:長得這麼可愛的石榴,味道怎麼樣?我們一起來看。

⑵輕聲自由讀課文,小組討論:課文從那些方面寫石榴子兒的?討論有:顏色:紅白相間晶瑩透亮味道:酸溜溜甜津津體會晶瑩的意思。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6石榴第2课时课件苏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6石榴第2课时课件苏教版

2019/5/26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8
谢谢欣赏!
2019/5/26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9
新课学习
仿写句子 花丛中的小蝴蝶开心地挥舞着翅膀,招呼
着同伴去参加歌舞会。树上的小鸟( )。
新课学习
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 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 晶莹透亮。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 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
结论总结
石榴不仅叶子、花、果美,里面的子儿也美。 你看,作者抓住了石榴的可爱、美的特点,按照顺 序把《石榴》这篇课文写得多生动啊。我们在写一 样事物的时候也要学着抓物事物的特点。
课堂练习
试一试:仿照给出的例句,为下列事物 写一段咏物寓理的话。
壁灯:位置算什么,重要的是发光。 浪花:渺小算什么,重要的是团结产生力量。 信鸽:距离算什么?重要的是给人们传递信息。 松柏:冬雪算什么?重要的是保持长久的绿。 螺丝钉:平凡算什么?重要的是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作业布置
请你任意选择两题完成。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背下来。设计意图:
让学生能体会文中优美的词句,逐步提高他们的语感。 (2)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画一画,再仿照
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习作 者的写作方法,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
(3)找一找你身边美的事物,试着用几句话 写写它的美。
板书设计
石榴 叶 嫩绿 郁郁葱葱
花 火红 多 小喇叭 果 笑扒 子 (色) 红白相间 晶莹透亮
(味) 酸溜溜 甜津津
编后语
做笔记不是要将所有东西都写下,我们需要的只是“详略得当“的笔记。做笔记究竟应该完整到什么程度,才能算详略得当呢?对此很难作出简单回答。 课堂笔记,最祥可逐字逐句,有言必录;最略则廖廖数笔,提纲挈领。做笔记的详略要依下面这些条件而定。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6石榴教案苏教版[1]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6石榴教案苏教版[1]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6石榴教案苏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6石榴教案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6石榴教案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石榴。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6石榴教案苏教版word版本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6石榴教案苏教版word版本
教学重点: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课文按时间顺序描写的方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见过石榴吗?吃过石榴吗?对石榴有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
二、自学指导:
要求:1.听老师范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学习第2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下面问题:①这一段写了那两个季节?石榴有些什么特点?②作者用哪些词来写叶子,花的?体会郁郁葱葱的意思。 彷佛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说明了什么?这样打比方合适吗
⑵朗读第2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
五、作业:1.抄写课后的词语。
2.仿写句子。例:石榴花彷佛是一个个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吹。
第二教时
一、听写生字:
二、继续精读课文
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回答下面练习:这一自然段主要写(春、夏、秋)季石榴(叶子、花、果实)的生长情况。
2.默读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写石榴的果实的?有什么变化?画出表现石榴果实特点的词语。
3.讨论:作者按什么顺序写石榴的果实的?哪些词语表现了这些变化?
4.指导朗读:请同学们带着高兴的心情来读这一段。
5.学习第4自然段。
⑴过渡:长得这么可爱的石榴,味道怎么样?我们一起来看。
⑵轻声自由读课文,小组讨论:课文从那些方面写石榴子儿的?
讨论交流:颜色: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味道:酸溜溜甜津津
体会晶莹的意思。
6.齐读这一自然段。
7.教师小结:作者按时间顺序,写石榴果实的生长变化,还特别注意认真观察了石榴果实的颜色变化与外形特点。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要学习这种方法。
石榴
课题:16、石榴
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语文>>第五册

《石榴》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石榴》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石榴》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石榴》这篇课文文笔美丽,以季节的改变,根据石榴的生长过程(即:抽枝、长叶、开花、结果。

)来描写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宠爱之情。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石榴》苏教版三班级语文上册教案,供大家参考。

《石榴》苏教版三班级语文上册教案1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的叙述挨次,学习课文按时间挨次描写的方法。

3、学习本文作者的观看方法,按时间挨次写一种果实的成熟过程。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爱好同学们,你们见过石榴吗?吃过石榴吗?对石榴有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二、自学指导:要求:1、听老师范读课文,思索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2、同学轻读课文,画诞生字词,读准字音、留意字形。

三、自学检查。

1、重音要读准:枣庄、郁郁葱葱、喇叭、子儿、玛瑙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说了什么,课文按什么挨次写的?3、依据同学回答板书:春天叶夏天花秋天果四、指导精读:1、学习第一自然段:⑴齐读第一自然段:⑵老师老师枣庄⑶驰名中外是什么意思?令家乡声名远扬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⑷老师小结:家乡的石榴声名远扬,这是作者爱家乡的缘由。

2、学习第2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索下面问题:①这一段写了那两个季节?石榴有说什么特点?②作者用哪些词来写叶子,花的?体会郁郁葱葱的意思。

彷佛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说明白什么?这样打比方合适吗?⑵朗读第2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写作挨次。

五、作业:1、抄写课后的词语。

2、仿写句子。

例:石榴花彷佛是一个个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吹。

六、板书:石榴春天叶________夏天花________秋天果________第二课时一、听写生字:二、连续精读课文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回答下面练习:这一自然段首要写(春、夏、秋)季石榴(叶子、花、果实)的生长状况。

2、默读思索:课文从哪些方面写石榴的果实的?有什么改变?画出表现石榴果实特点的词语。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16 石榴 第2课时 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16 石榴 第2课时 苏教版
16?石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学写植物特点的方法。
2.能体会文中优美的语句,逐步进步学生的语感。
3.激发学生对石榴的喜欢。
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中优美语句,知道作者介绍石榴的顺序。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石榴?这篇课文。上节课老师带大家认识了著名中外的枣庄石榴园,那我们回忆下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时间顺序,春夏秋〕,师板书:春夏秋
过渡:那如今我们走进春天的石榴园
精读课文
(一)春天的石榴园〔学习第2自然段〕
(1)我们先走进春天的石榴园,课文那几句写了春天的石榴树,请你来读一读。〔出示句子〕。
(2)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石榴树的生长速度怎样?〔快〕从哪个词可以表达出他长得快?
〔抽出〕你可以做下“抽〞的动作吗?
秋天的石榴园〔学习第3自然段〕
转眼间,夏天过去了,热闹的石榴花凋谢了,石榴园里是不是就安静下来了呢?生:不是,石榴园里更热闹了。为什么呢?生:因为石榴园里结满了石榴。
1、学习第3自然段,先考虑,再交流,:
①、小声读课文,在书上划一划表示颜色变化的词和表示先后顺序的词。
②、成熟后的石榴是怎样的呢,找出相关句子用~~~~~画出。
2、〔出示课件〕[开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石榴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4、小石榴是怎样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的呢?指名汇报。
5、告诉老师,你刚刚画出了哪些颜色的词,又画了哪些顺序词。
颜色变化词有: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6石榴(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2021年整理)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6石榴(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2021年整理)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6石榴(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6石榴(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6石榴(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16 石榴第课时1.依托文体,运用习得的方法,自主学习课文,在合作交流中实现对家乡石榴的表情、共情,巧用“限时法、想像法”背诵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领悟作者借物表情达意的方法。

2.开展实践活动,走出家门,走进自然,在“看、问、查”的过程中,更多了解自己的家乡,仿照课文第4自然段的写法,描写家乡的一种水果。

【重点】依托文体,运用习得的方法,自主学习课文,在合作交流中实现对家乡石榴的表情、共情,巧用“限时法、想像法"背诵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领悟作者借物表情达意的方法。

【难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仿照课文第4自然段的写法,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

方法一复习导入新课1。

听写词语(课后第三题)并选用一个词语写句子.2.说说石榴的生长过程,注意用上课文中有关的词语,说完整、连贯.(先准备、再同学互相交流,再指名说,完成上节课的板书.)[设计意图]以复习的方式引入,通过叙述石榴的成长过程,进一步明确课文叙述顺序,同时加强词语的练习运用。

方法二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师:前几节课,我们借《“东方之珠"》感受到了作者浓浓的爱国情;通过《小露珠》体会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

今天,我们将继续感受那浓浓的“爱”,走进家乡的石榴园,欣赏——石榴。

(齐读课题)2。

师:课前,我们开展了“搜一搜"的搜集资料的活动,对家乡的石榴,你都有哪些了解,我们一起来晒一晒吧!(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归纳。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6石榴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6石榴教案」

《石榴》教学设计一. 引入新课:1、读一读,猜一猜。

远看玛瑙紫溜溜, 近看珍珠圆溜溜, 掐它一把水溜溜,咬它一口酸溜溜。

(打一水果)2、摸一摸,猜一猜。

谁手举的高,我的礼物就给谁猜。

生摸,描述:这个大大的,而且圆圆的。

师惊讶道:也是圆圆的? 生继续描述:而且有一个头是尖尖的,有一个头是平平的。

师:有一个头尖尖的?表皮呢? 生:有一些滑滑的。

师:还是比较光滑的是吗?我要提示你们,这还是一种水果,生:猜师:有没有猜对呢?拭目以待,师出示,生叫喊:石榴!师:怎么不给自己一点掌声啊! 知道老师为什么要送石榴给你们吗? 瞧,这石榴啊,籽多饱满,象征着团结繁荣,所以呀,它也是一种喜庆水果,这就是老师要送石榴给大家的真正原因。

今天老师带来的石榴可不一般!它来自于我国山东省的-- 生接:枣庄师:因为在那里有一个非常大的石榴园,想不想去看一看? 生:想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石榴的王国。

3、【上课时间】师生共同写课题,读课题二、新授。

(1)、师生谈话:现在呀,可正是石榴成熟的季节。

瞧,枣庄的人民呀都把这广告登到了报纸上了。

(2)出示:枣庄石榴园有石榴树五百三十余万株,建于西汉年间,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是我国最大的石榴园师:因此啊,它闻名海内外。

读了报纸上这段话,相信第一小节中的这个词(驰名中外)你一定也读懂了,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老师想听听谁读出了那石榴园名声很大呀。

就看着屏幕读,准备好了吗?(3)、生齐读课文第一小节。

师:读得太棒了!看来同学们课前已经充分的预习了。

告诉老师, 课文你都读过几遍了? 读了几遍就亮几师:4 遍的、3 遍的。

哎呀,真是不听不知道,6 遍的、8 遍的!一看吓一跳。

师:既然大家都预习的这么充分,今天老师要来点刺激的!我要提高检查预习的难度了~(4)、检查预习情况。

老师呀把这一课的生字都藏到了石榴果的背后,石榴果越大,题目的难度也越大!自己选择,来挑战!1、开始!你是第一个举手的,就给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石榴第课时1.依托文体,运用习得的方法,自主学习课文,在合作交流中实现对家乡石榴的表情、共情,巧用“限时法、想像法”背诵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领悟作者借物表情达意的方法。

2.开展实践活动,走出家门,走进自然,在“看、问、查”的过程中,更多了解自己的家乡,仿照课文第4自然段的写法,描写家乡的一种水果。

【重点】依托文体,运用习得的方法,自主学习课文,在合作交流中实现对家乡石榴的表情、共情,巧用“限时法、想像法”背诵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领悟作者借物表情达意的方法。

【难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仿照课文第4自然段的写法,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

方法一复习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课后第三题)并选用一个词语写句子。

2.说说石榴的生长过程,注意用上课文中有关的词语,说完整、连贯。

(先准备、再同学互相交流,再指名说,完成上节课的板书。

)[设计意图] 以复习的方式引入,通过叙述石榴的成长过程,进一步明确课文叙述顺序,同时加强词语的练习运用。

方法二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师:前几节课,我们借《“东方之珠”》感受到了作者浓浓的爱国情;通过《小露珠》体会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

今天,我们将继续感受那浓浓的“爱”,走进家乡的石榴园,欣赏——石榴。

(齐读课题)2.师:课前,我们开展了“搜一搜”的搜集资料的活动,对家乡的石榴,你都有哪些了解,我们一起来晒一晒吧!(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归纳。

)浆果近球形,性味甘、酸涩、温,具有杀虫、收敛、涩肠、止痢等功效。

(浆果的功效)石榴种类繁多,有白石榴、红石榴、墨石榴、彩花石榴等。

(种类)过渡:大家在学习课文之前通过多读书、查阅资料了解了石榴,那么作者对石榴的哪些地方情有独钟呢?让我们再次走进文章,去找找。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回顾学法,带入新课的教学,自然过渡,自然引入。

一、以画促读,深入文本。

师:同学们已初步感悟了文章内容。

先来赏赏叶和花吧!谁来读第2自然段?(指名读。

) 师:结合这段话,老师特意做了一幅画。

师出示石榴花的图画(花的数量不多)。

师:你们认为我画得好不好啊?生:我觉得老师画得挺好的,花的形状真的很像喇叭的样子。

生:我觉得老师的颜色用得好,石榴花火红火红的。

师:感谢同学们的表扬,不过先不要急着下结论,再来读读这一段,仔细读,结合着具体的词语和句子想一想,再做判定。

生默读第2自然段。

师:现在说说看,我画的好不好?生:老师画的有问题,石榴花的数量应该很多,你才画了几朵。

师:哪个句子让你感受到石榴花的数量多?生:我从“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这句话中的“满”字能看出石榴花很多,“满”字说明枝头上花很密、很多,不留缝隙,那得多少花呀。

师:这位同学很聪明,他抓住了文中具体的词句,还从“满”这个词中感受到了花的多。

像他这样,你又是从哪个词语中感受到花多的?生:我从“密”和“盛”感受到花多,只有花长得茂盛,长得多才会一朵挨着一朵,密密麻麻。

师:一个密、一个盛,一个满,让我认识到了这石榴花的数量的确应该画得再多些。

师出示画面,轻快活泼的音乐声中,画面中的石榴花越来越多,越来越盛。

师:这么多的石榴花,这么热闹的情景,谁愿意读读这段话。

生读第2自然段。

二、创境想像,体验情感。

师:像小喇叭一样的石榴花,正鼓着劲地吹呢,怎样才是鼓着劲地吹呀?同学们试着表演一下。

生各自表演。

师走到一生面前:这位石榴花先生腮帮子鼓得圆圆的,吹得真卖力,请问你在吹什么曲子呢?生:我吹的是《运动员进行曲》。

师:石榴家族的运动会,一定很热闹。

师又走到一生面前:这位石榴花小姐,闭着眼睛,一副陶醉的样子,请问你吹的又是什么曲子呀?生:我吹的是《让我们荡起双桨》。

师:石榴也想参加郊游,畅游北海,真有趣!想像着画面,再来读这段话。

生再读第2自然段。

师:读得真美,我仿佛看到了一簇簇石榴花竞相开放,仿佛听到了喇叭声此起彼伏,还有那郁郁葱葱的叶子也在使劲地长呀长呀,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场面吗?生:热闹。

生:生机勃勃。

生:争奇斗艳。

师:的的确确是热闹呀,咱们一起来读,感受石榴园里的热闹。

生齐读第2自然段。

师:当我们把词语、句子想像成一幅幅画面的时候,书就会读得有滋有味。

运用比较,训练语感。

师:渐渐地石榴花谢了,可石榴园里的热闹并没有止步,反而因为石榴果实的诞生而越发的不可抵挡。

请大家自由读读写果实的第3自然段,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热闹了,就请你把它画下来。

生自由读第3自然段。

师: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热闹了?生: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生: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PPT出示:“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黄中带红,青中带黄,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师:刚才有同学说到了这句话,老师把它打在屏幕上,请一位同学对着屏幕读一下。

生读,读到黄中带红,青中带黄时停顿了很久。

师:屏幕中的句子有问题吗?生:书上先写青中带黄,后写黄中带红,屏幕上的正好相反。

师:换一下顺序不行吗?生:不行,因为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是按石榴成长过程的顺序写的,倒过来就不符合石榴成长事实了。

师:是的,石榴是根据成长的过程而变换颜色的。

它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括号中的词语逐一变红,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回答。

师:这么多颜色,简直就是一场热闹的缤纷色彩时装秀。

抓住颜色的变化、运用恰当的词语就能很好地写出石榴的生长特点。

让我们一起读读第3自然段。

生齐读第3自然段。

PPT出示:“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师:还有不少的同学都找到了这两句话,哪些地方让你感到热闹了?生:这些石榴千姿百态,有咧嘴的,有破肚的,有张望的,很热闹。

师:这么多的形态,当然热闹了。

生:石榴高兴地笑,还在报告消息,干什么的都有,一定很热闹。

PPT出示:“熟透了的石榴裂开了,漏出满满的子儿。

”“这些石榴从绿黄色的叶子中长了出来。

”师:老师这里也有两句写石榴形态的句子,和书中句子比较着读一读,你喜欢哪一句?说说理由。

生:我喜欢书上的句子,虽然石榴不会笑,但是让作者这么一写,我好像看到了石榴和我们一样咧着嘴在笑,还好像听到了他们咯咯的笑声。

生:我也喜欢书上的句子,说石榴扒开叶子张望,比写它从叶子中长出来更生动,让我感到石榴好像都迫不及待地要长大,显得很热闹。

师:是呀,把石榴当成娃娃来写,让他咧开嘴,笑破了肚皮,和人一样有了心情,还能张望着报告喜讯,这样写多可爱,多生动,多有趣,语言多美呀。

谁愿意读一读呀。

生读第3自然段。

师:石榴园里真热闹,娃娃们忙着传喜讯,此时如果你们就是这娃娃中的一个,熟透了的你正咧开嘴,笑破了肚皮,想像着画面,把自己当成石榴娃娃,谁再来读。

生再读第3自然段。

师: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石榴娃娃还可能兴奋得晃着脑袋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他们还会怎样报告喜讯呢?咱们也试着把石榴当成娃娃说说这个句子。

生:石榴娃娃兴奋地跳着舞蹈向人们报告成熟的喜讯。

生:石榴娃娃激动地挥动着双臂向人们报告成熟的喜讯。

生:石榴娃娃欢呼跳跃着向人们报告成熟的喜讯。

三、联系生活,理解感悟。

师:看到这么可爱的石榴,谁都会忍不住剥开外皮尝一尝。

把手伸进位子里,你发现了什么?生:石榴。

师:四人一组,把石榴掰开,你们看到了什么?一边观察着,一边读第4自然段,看看你懂了哪些词。

生:我读懂了“紧紧偎在一起”,就是说石榴子儿挤在一起,很密、很紧。

生:我读懂了“红白相间”,是说有红的、有白的,间隔着。

生:我读懂了“玛瑙般”……师:好一个热闹的大家族呀,石榴子儿不仅外表好看,味道也美,快取几粒尝一尝,怎么样? 生一边吃一边交流。

生:味道酸溜溜的。

生:味道甜津津的。

……师:把我们看到的、品到的,带到文章中,我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齐读最后一段。

四、回归整体,升华情感师:石榴园里,石榴树下,郁郁葱葱的绿叶,竞相开放的花朵,乐观可爱的果实,透亮爽口的子儿,不管是数量还是形态,无论是颜色还是味道,无时无处都让我们感受到了热热闹闹的场景,此时让我们再读第一自然段,你觉得作者是带着怎样的感情,怎样的心情来写这篇课文的?生:石榴这么美,这么好吃,我觉得作者挺自豪的。

生:我认为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

师:多么惹人喜爱的石榴呀,作者那么喜爱它,你读后有什么感受啊?生:我也喜欢石榴了。

师:就让我们和着音乐,把课文再读一遍,体会作者的美好情感,也读出我们的喜爱之情。

(师生配乐诵读全文。

)孩子们,水果多好啊,你最喜爱哪一种?也像作者这样试着从颜色、形态,味道等不同的侧面写一写你最喜爱的水果,也可以把它们当成娃娃,当成人写。

作业1教材第87页4、5题。

作业2一、照样子,写词语。

一朵朵甜津津越开越盛郁郁葱葱二、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石榴开花了,仿佛是。

(比喻句)2.熟透了的石榴笑了, 。

(拟人句)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作者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写石榴的成熟过程的:春天和夏天,石榴树先,接着,然后;熟透的石榴子儿味道是、的,清爽无比。

四、课外阅读。

葡萄我家门口有一株葡萄,它已经生长多年了。

差不多有手臂那么粗,枝条爬满了整个葡萄架。

春风吹来,葡萄长出了黄绿色的嫩芽。

过了几天,嫩芽变成了绿色的小叶子。

几场春雨后,小叶子变成了巴掌那么大的叶子,布满了整个葡萄架。

夏天,葡萄的叶子长得更茂盛了,郁郁葱葱的,把整个葡萄架遮得严严实实的,远远望去,就像绿色的凉棚。

火辣辣的太阳照在葡萄架上,只能透出几缕金光,葡萄架下面显得特别阴凉。

这时,开始结出葡萄了,小葡萄一串一串像绿色的珍珠,挂满了葡萄架。

我真想摘下来吃,妈妈告诉我,现在还不好吃,要等到秋天,葡萄成熟了,才好吃呢!盼到秋天,一串串的葡萄由绿变成暗红,长得又圆又大,晶莹透明,像玛瑙似的。

葡萄收下来了,我挑了一个大的放在嘴里,真好吃,又甜又酸,果汁极多。

葡萄真是好水果啊!冬天来了,吹来一阵阵寒风。

黄叶子一片片地从葡萄架上飘落下来。

葡萄架上稀稀疏疏的,只剩下横七竖八的枝条。

一场大雪给大地披上银装,葡萄架上的枝条也被盖住了,看到冬天的景象,我真盼望春天快点来到,好让葡萄发芽、长叶、结果。

我爱这株充满生机的葡萄。

1.照样子,写词语。

(1)又圆又大(ABAC式):(2)火辣辣(ABB式):(3)稀稀疏疏(AABB式):2.用“”画出描写葡萄叶子的比喻句。

3.本文是按照顺序写的。

4.你喜欢吃什么水果?按照一定的顺序将你品尝这种水果时看到、想到及感受到的情况写下来。

【参考答案】一、一片片一层层酸溜溜美滋滋越长越旺越来越好干干净净规规矩矩二、1.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 2.笑得咧开了嘴三、抽枝长叶开花结果酸溜溜甜津津四、1.(1)又高又密又香又甜又跑又跳(2)金灿灿白茫茫气冲冲(3)轰轰烈烈平平常常热热闹闹 2.几场春雨后,小叶子变成了巴掌那么大的叶子,布满了整个葡萄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