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
葫芦丝常用演奏符号

葫芦丝常用演奏符号
1、单吐“T”,利用舌尖部顶住上腭前半部(即“吐”字发音前状态)截断气流,然后迅速地将舌放开,气息随之吹出。
通过一顶一放的连续动作,使气流断续地进入吹口,便可以获得断续分奏的单吐效果,完成单吐的过程。
单吐一般在音符上方用标示。
根据音乐表现的需要,单吐又可以分为断吐和连吐两种。
2、双吐“TK”。
双吐是用来完成连续快速分奏的技巧。
首先用舌尖部顶住前上腭,然后将其放开,发出“吐”字。
简言之,在“吐”字发出后,立即加发一个“苦”字,将“吐苦”二字连接起来便是双吐。
3、三吐“TTK”或者“TKT”,即“吐吐苦”或者“吐苦吐”,三吐实际上是单吐和双吐在某种节奏型上的综合运用。
4、连音“⌒”,连音是常用技巧之一。
适用于抒情如歌的乐句或乐段。
用符号“⌒”(连音线)表示,连音线内的音除了吐第一个音,其余的音均不用吐,吹奏连音时要强调连贯、流畅。
5、颤音“tr”或“tr ~~~~”,颤音是由两个不同音高的音快速交替出现而构成。
具体要求是原音发出后紧接着快速而均匀的开闭其上方二度或三度音的音孔。
6、叠音“又”、打音“扌”,两种演奏的技法和效果上差不多,关于它们的定义也是各执一词。
就是在某个音出现前的瞬间加奏一个时值极短的高二度过三度的音。
介绍葫芦丝的课件

吐音、连音技巧练习
吐音
吐音是葫芦丝演奏中的一种基本技巧,用 于演奏跳跃、欢快的旋律。吐音时,舌头 应迅速堵住吹口,然后突然松开,使气息 短暂中断,产生清晰、有弹性的音响效果。
VS
连音
连音是葫芦丝演奏中另一种重要的技巧, 用于演奏连贯、流畅的旋律。演奏连音时, 应注意气息的控制和手指的连贯动作,使 音高平稳过渡,不出现明显的断裂。
02
主管是旋律管,附管是 辅助(和声)发音管。
03
簧片是决定葫芦丝发音 的重要部件,其质地和 制作工艺对音色有重要 影响。
04
孔眼包括指孔和出音孔, 指孔用于演奏时手指按 压,出音孔用于调节音 色和音量。
葫芦丝的音域及音色特点
葫芦丝的音域较窄, 一般能演奏两个八度 内的音符。
通过气息和指法的变 化,可以表现出丰富 的情感和意境。
04
葫芦丝的进阶演奏技巧
滑音、颤音技巧介绍
滑音
滑音是葫芦丝演奏的一种重要技巧,分为上滑音和下滑音。上滑音是从低音滑向高音,下滑音则相反。演 奏滑音时,手指应逐渐打开或关闭音孔,同时配合气息的控制,使音高平滑过渡。
颤音
颤音是葫芦丝演奏中常用的技巧之一,通过快速、均匀地开闭音孔来产生波动的效果。颤音可以增强音乐 的表现力,使旋律更加生动、优美。
演奏重点与难点
该曲目的演奏重点在于气息 控制和音色表现,难点在于 快速指法和跳跃音符的准确 演奏。
技巧讲解与示范
针对演奏重点和难点,进行 详细的技巧讲解和示范,帮 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该曲目 的演奏技巧。
练习方法与建议
提供有效的练习方法和建议, 帮助学习者在练习过程中逐 步提高演奏水平,更好地表 现曲目的意境和情感。
吹奏姿势
站立时,身体保持正直,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坐立时,身体放松,坐于椅子前 端,双脚自然分开。葫芦丝应位于嘴唇正前方,与身体呈45度角。
葫芦丝基础知识(1)

葫芦丝基础知识及乐理小常识(个人总结,仅供参考,欢迎指导)一、【葫芦丝的简介】葫芦丝(又称葫芦萧)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之一。
主要流传于云南省傣族、布朗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
葫芦丝因其音色独特优美、亲切,略带鼻音,擅于表示温柔细腻的感情,给人含蓄朦胧的美感。
因它发出的音有如抖动丝绸产生的飘逸、轻柔,所以称它为葫芦丝。
葫芦丝外观古朴,柔美,典雅,简单易学,小巧易携带等特点,近年来受到广大小学生、中老年朋友、音乐爱好者及中外游客的喜爱。
大家所看到的就是情哥“竹王”牌葫芦丝实物照片。
二、【葫芦丝的种类】1、根据不同的材质要求和制作要求分为:天然葫芦紫竹葫芦丝、黑檀葫芦丝、红檀葫芦丝、胶木葫芦丝等;2、根据音型分为:单音葫芦丝、双音葫芦丝、三音葫芦丝、加键音葫芦丝等;3、根据调型(音高)常用的有:C、小D、降B、G、F调等等;三、【葫芦丝结构】葫芦丝主要由吹嘴、主管、簧片、附管、葫芦四大部份构成主管:旋律管。
现今流行的葫芦丝的主管,上面开有七个按音孔(前六后一),可发九个全孔音及八个半孔音(或组合孔音),主管背面下方还有一个出音孔和两个穿绳孔。
簧片:发声部件,安装在竹管一端。
簧舌形状为等腰三角形和长方形两种,材料以铜质为主。
附管:辅助(合声)发音管。
常见的为两附管各发一单(长)音。
短的为高音附管,发主管第五孔音;长的为低音附管,发主管第一孔音。
附管和主管有机的配合可以使音乐更具活力。
附管音塞,按住时附管不发音,打开时附管发音。
主管尾塞:它起到的作用是使低音区的发音更加圆润。
葫芦:葫芦起漏斗作用,气流通过葫芦传递到主管和附管里面。
葫芦品种繁多,全国各地均有种植,形状以亚葫芦为佳。
卡子:主要作用是起到葫芦丝构造上的稳定,使附管与主管牢牢捆在一起。
拆卸功能托:主要作用是起到葫芦与竹管有机的结合,竹管牢牢的插入葫芦内,密封、不漏气。
由于此托的使用,竹管可以不用粘死在葫芦上,起到随时拆卸,可利于专业人士及对葫芦丝簧片发音原理有一定了解的爱好者,进行时时的簧片调整。
葫芦丝

五到六个调来,但由于受音域和音阶排列的限制,目前传统葫芦丝只能转四个调,而且常用的调只有两个,既
筒音作低音“5”和筒音作“1”且本调(筒音作5)最为常用。以 C 调葫芦丝为例,除可以吹出本调(第三孔作1)
还可以吹出 G 调(筒音作“1”),它是民族调式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六声调式,在吹奏乐曲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不
傣族人民多才多艺,能歌擅舞,在节日
里,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边放高升,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歌,都可以听到动人的
歌 声 。赞 哈( 民 间 歌 手 )在 葫 芦 丝 的 伴 奏 下 唱 着 古 老 的 传 说 和 美 丽 的 神 话 ,唱 着 旧 社 会 的 苦 难 和 新 社 会 的 幸 福 。
傣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
说:很久以前,一次山洪爆发,一位傣家小卜冒抱起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自己的心上人,他忠贞
不渝的爱情感动了佛祖,佛祖给葫芦装上了管子,小卜冒吹出了美妙的乐声,顿时风平浪静,鲜花盛开,孔雀
开 屏 ,祝 愿 这 对 情 侣 吉 祥 幸 福 。从 此 葫 芦 丝 在 傣 族 人 家 世 代 相 传 。
则用小指将其打开。现在改良的葫芦丝则没有使用传统的塞子,而是跟主管一样在管身上方开一音孔。这样更
方便于在演奏时对副管音的反复使用,而且控制自如,更加灵活。吹奏时手指控制主管的音孔以奏出不同音高
的音,若主副管同时开启,吹奏时数管齐鸣,旋律只出自主管,副管仅以和谐持续的单音相衬托,通常是一管
发 a 音,一管发 e 音,产生和声效果,给人以含蓄、朦胧的美感。
为其代表性的经典曲目。葫芦丝在傣、阿昌等族人民中最为普及,是娱乐时助兴的乐器,在节日里,不论是在
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边放 “高升”,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宴,都可以听到其动听的声音。青
葫芦丝简介

保护和传承葫芦丝文化对于维护文化多 样性和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葫芦丝具有独特的音乐特点和艺术魅力 ,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 接历史与现代、民族与地域、文化与艺
术的重要桥梁。
通过保护和传承葫芦丝文化,可以促进 民族团结和文化认同,也有助于推动文
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旅游的繁荣。
06
葫芦丝的代表作品和演奏家
李春华
他是当代中国葫芦丝演奏的代表人物之一,拥有深厚的艺术造诣和精湛的演奏技巧。他的演奏风格清 新自然,富有感染力,对葫芦丝音乐的推广和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
杨志宾
他是云南省著名的葫芦丝演奏家,拥有独特的演奏风格和出色的演奏技巧。他的演奏作品丰富多样, 包括传统曲目和现代创作,深受广大听众喜爱。
演奏风格和特点分析
葫芦丝的演奏曲目和音乐表现形式也得到了不断拓展和创新。
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热 爱,葫芦丝将会越来越受到关注
和喜爱。
未来,葫芦丝将会与现代音乐元 素相结合,产生更多新的音乐形
式和作品。
同时,葫芦丝也将会在教育领域 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培养
更多的演奏人才和爱好者。
保护和传承的意义与价值
呼吸方法
采用胸腹式结合吸气,呼气时用口和鼻同时进行。吸气时腹部肌肉应保持略微 收缩,为呼气做好准备。
基本演奏技巧
01
02
03
手指技巧
要求手指保持放松,避免 僵硬。按孔时用指腹而不 是指尖,确保音准和音色 。
舌头技巧
舌头与手指配合,根据乐 曲要求进行吐音。舌头放 置位置和力度要适当,以 确保清晰的发音。
与其他乐器的比较
与笛子相比,葫芦丝的音色更加 柔和,适合表现抒情的音乐作品
葫芦丝资料

尖头圆肚小细腰, 插根竹管像吹箫。 阿哥阿妹随歌舞, 委婉旋律乐消遥。
简介
中文名葫芦丝 外文名cucurbit flute; bottle gourd silk 又称葫芦萧。
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之一。 主要流传于云南省滇西傣族地区。 葫芦丝因其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 柔美,典雅,简单易学,小巧易携带等 特点,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及中外游客 的喜爱。
葫芦丝的结构:
特色
葫芦丝常用于吹奏山歌等 民间曲调,最适于演奏旋 律流畅的乐曲或舞曲,曲 调中一般长音较多,合音 丰富,乐声柔美和谐,能 较好抒发演奏者的思想感 情。
指法
对于葫芦丝来讲,常用的指法 1、全按作1(左图) 2追溯 到先秦时代,它是由葫芦笙演进改造而 成的。 “以和众声”惟妙惟肖!
名曲
21.云之南 1.月光下的凤尾竹 22.月亮升起来 23.乌香 2.婚誓 11.美丽的金孔雀 24.刘三姐 12.军港之夜 25.佤山春 3.多情的巴乌 13.梦回景颇山 26.天涯歌女 27.渔乐 4.竹林深处郑石萍葫芦丝演奏 14.勐养江畔 15.古歌 28.奥运喜讯传金湾 5.山寨情歌 16.金色的孔雀 29.打跳欢歌 17.赶摆郑文萍葫芦丝演奏 30.蓝色的香巴拉 6.侗乡之夜 18.迷人的葫芦箫 31.蝴蝶泉边 19.景颇山 32.猎归 7.瑶族舞曲 20.版纳之夜 33.贡布舞 8.欢乐傣乡 21.金孔雀与凤尾竹 34.骑兵进行曲 35福禄迎新 9.竹楼情歌 36傣寨恋曲 37菊花台 10.放马山歌 38西界
呼吸方法
一般可归纳为三种: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 呼吸(混合式呼吸法)。目前被公认为最科学的方 法是混合式呼吸法。因而气息的吸入量多,气息较 深,呼气时也容易控制。 现将混合式呼吸法介绍 于下:所谓呼吸即包括 “吸气”与“呼气”这两个 方面。吸气时,身体各部位放松,口鼻同时吸气, 注意不可提肩和带出任何声响。混合式呼吸是把气 吸到小腹、胸腹之间以及胸腔。提肩会阻碍气息的 下沉,将气息存储到了胸腔中,那就成了胸式呼吸 了。要避免。
葫芦丝介绍PPT课件

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
流行歌曲中的葫芦丝元素
许多流行歌曲中融入葫芦丝演奏,为歌曲增添民族风情,如《月亮之上》、《荷塘月色》 等。
葫芦丝与现代电子音乐的结合
在电子音乐中加入葫芦丝音色,创造出新颖独特的音乐风格,使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
葫芦丝在影视配乐中的应用
电影、电视剧中常使用葫芦丝来塑造特定的情感氛围,如表现神秘、悠远或悲伤等情绪。
起源
葫芦丝的历史较为悠久,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它是由葫芦笙 演进改造而成的。在构造上仍保持着古代乐器的遗制,箫管 数目(也称孔数)与竹管音阶长短一致,双管双簧,属于簧 片乐器族中的吹孔簧鸣乐器。
结构与特点
结构
葫芦丝主要由主管、簧片、附管、葫芦四大部份构成。主管是旋律管,开有多个按音孔。簧片由竹制簧舌和铜质 簧片座组成,置于主管前端的簧片室内。附管有高音附管和低音附管两种,分别开有音孔,与主管一起组成音域 更宽的乐器。葫芦作为共鸣腔体,其大小形状对音色音量都有较大影响。
演奏技巧
在演奏《婚誓》时,需要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气息 的流畅,通过不同的音色和技巧来展现曲目中的 爱情主题。
曲目内涵
《婚誓》通过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演奏,传递了 爱情的美好和永恒,让人们感受到爱情的力量和 美好。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曲目背景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葫芦丝 曲目,以赞美家乡为主题,表达了人们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之情。
葫芦丝介绍PPT课件
目录
• 葫芦丝基本概述 • 葫芦丝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 葫芦丝的演奏技巧与表现 • 葫芦丝的经典曲目欣赏 • 葫芦丝在现代音乐中的应用与创新 • 葫芦丝的传承与发展前景
01
葫芦丝基本概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葫芦丝

认识音孔:
背面第七孔 第六孔
新 睿 教 育
第五孔
第四孔 第三孔 第二孔 第一孔
全按作5 .
5 .
6 .
7 .
1
2
3
5
6
七孔 六孔 五孔 四孔
新 睿 教 育
三孔 二孔 一孔
全按作5 .
新 睿 教 育
5 . - - -|
so
打开第一孔6 .
6 . - - -|
la
继续打开第二孔 7 .
新 睿 教 育
5 . 1 35 | 5 - 6 | 3 - 6 . | 1 -23 |1 - 5 . | 12 2. 3 | 16 . 61 . 1|
12 23 3 | 3 - - | 32 21 16 . |6 . --|6 . - - | 间奏后反复:||
新 睿 教 育
新 睿 教 育
新 睿 教 育
re mi so la
新 睿 教 育
吐练习
葫芦丝打音练习示范 打音的符号为: 如图
新 睿 教 育
1= C或bB
T T T T T T
金孔雀轻轻跳
V
新 睿 教 育
31 35 | 5 - | 36 . 12 | 2 - |
V
T
T T
31 35 |16 . 6 . | 21 61 . |1-|
53 56 | 6 - | 3
7 . - - -|
xi
继续打开第三孔1
新 睿 教 育
1 - - -|
do
继续打开第四孔2
新 睿 教 育
2 - - -|
re
继续打开第五孔3
新 睿 教 育
3 - - -|
m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ulusi because of its unique and beautiful sound, the appearance of simple, soft, elegant, easy to learn, easy to carry and so small in recent years by the majority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usic lovers and foreign tourists. 葫芦丝因其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柔美,典雅,简单易学,小巧 易携带等特点,近年来受到广大中小学生,音乐爱好者及中外游客的喜 爱。 • Some instruments and modern electronic instruments Flute Ensemble, also embody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the two instruments, showing a combination of classical and modern mildly warm, warm and intoxicating new experience. • 一些葫芦丝乐器与现代电子乐 器合奏,亦能体现两种乐器的 完美结合,呈现了古典与现代 结合的亲切婉转,温馨醉人的 全新感受。
•
Gourd flute in the Dai and Achang and other peoples hulusi is the most popular instruments add to the fun time of entertainment, each village has a lot of system flute craftsmen. • 葫芦箫在傣、阿昌等族人民中 最为普及,是娱乐时助兴的乐器, 每个村寨都有很多制箫的能工巧匠。
The shape and appearance of hulusi should be fine, and then look at the three components of respectively . 葫芦丝的外表造型要精细美观,然后再分别看一下三个组成部分。
• Plenum gourd choice: to choose a mature gourd, the color yellow, thick-skinned fruit; Immature gourd is thin, the color white, easy to damage.
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之一。 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之一。主要流传于云 南省滇西傣族地区,在布朗族, 南省滇西傣族地区,在布朗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中也较为 流行。 流行。 In recent years, it is also popular at home and abroad. 近年来在国内外也颇受瞩目。
On the auspicious birthplace of Hulusi and legends about the origin of Hulusi is widely considered to be in town ----Hulusi Yunnan Dehong Autonomous Prefecture Lianghe mengyang, and early in the preQin era, where there are many beautiful legend story. • 关于葫芦丝吉祥发源地和有关葫 芦丝的起源传说故事被广泛认为是 在葫芦丝之乡-----云南德宏傣族景 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勐养,而且早在 先秦时代那里就有很多美丽动人的 传说故事了。
Mouth blown gourd when playing the smaller end of that by the middle of bamboo the sound hole, play the melody at the same time, about two bamboo also issued a fixed tone, and melody composition and tone. 吹奏时口吹葫芦细端,指按中间竹管的音孔,在奏出 旋律的 同时,左右两根竹管同时发出固定的单音,与旋律 构成和音。 The music soft and delicate, rounded simple, highly expressive, deeply loved by people of Yunnan, whether the people sound, or professional stage can hear it played beautiful voices. 其音乐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深受云南人 民的喜爱,无论民音,还是专业舞台都能听到它演奏的优美 的声音。
•
The structure of hulusi is very special, mainly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both natural gourd, bamboo and copper reed, so the choice of three main components should be carefully screened. • 葫芦丝的构造很特别, 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既天 然葫芦、竹管和铜质簧片, 所以在选择以上三个主要 组成部分都应该加以认真 筛选。
• 气箱葫芦的选择:要选择成熟的葫 芦、颜色发黄、皮厚结实;不成熟 的葫芦则皮薄、颜色发白、容易损 坏。
• • • • •
Hale Waihona Puke •The choice of bamboo is very important because it directly affects the tone of the good or bad. 竹管的选择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音色的好坏。 First Bamboo Hulusi a good aging and should be fine, relatively speaking, have a certain weight, too light of the wrong. 一支好的葫芦丝首先竹质应该细密老成,相对来讲有一定的重量, 过轻了则不妥。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the choice of reed, the reed is good or bad should have a certain technical standards, vibration frequency, anti-fatigue ability, these indicators can not be limited by the conditions to be verified, only through the audition feeling vibration and bamboo reed coupling the sound quality to be selected. 簧片的选择尤为重要,簧片的好坏应有一定的技术标准、震动频 率、抗疲劳能力等,这些指标受条件所限都无法加以验证,只能通过 试奏感觉簧片震动与竹管耦合发出的声音好坏来加以选择。
Hello, everyone, today I will tell you a instrument about music. first, please listen to the music :
Hulusi is a unique instrument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Yunnan.Mainly spread in western Yunnan Dai region of Yunnan Province, in the Blang, De'ang and other ethnic minorities are also more popular.
this is a picture of hulusi , it has fine appearance
• Half of a small gourd with this instrument as a speaker to three different lengths of bamboo , containing a copper piece construction, in the middle of a long bamboo opening seven holes. • 这种乐器用半截小葫芦作 为音箱,以三根长短不一 的竹管并排插在葫芦的竹 管下端,嵌有铜质筑片, 中间较长的一根竹管开七 孔。
•
•
Hulusi has very long history, dating back to pre-Qin era, popular among many moving legends, according to legend Dehong Autonomous Prefecture in Yunnan Lianghe mengyang River, a flash flood, a brave Dai man take pick up a large block, past the storm, rescue his sweetheart, the Buddha was moved by his faithful love, gave brave man the golden bamboo , he take it and immediately blow the wonderful music. Suddenly, the calm, flowers, peacock, the couple good luck and blessings of happiness, since then, Hulusi of Lianghe mengyang in the Dai people handed down, the De'ang, Jingpo Achang also came to learn, have been extended to the entire Devon and other areas, and has been for generations. • 葫芦丝的历史非常久远,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民间流传着许多 动人的传说,相传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勐养江畔,一 次山洪爆发,一位勇敢的傣家小卜冒抱起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 救出了自己的心上人,佛祖被他忠贞不渝的爱情所感动,把竹管插入 金葫芦,送给勇敢的小卜冒,小卜冒手捧起金葫芦,立刻吹出了美妙 的乐声。顿时,风平浪静,鲜花盛开,孔雀开屏,祝福这对情侣吉祥 幸福,从此,葫芦丝就在梁河县勐养傣族人家传承下来,梁河的德昂 族、景颇族、阿昌族也前来取经,相继扩大到了整个德宏和其他民族 地区,并得到了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