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相关指标之参数代表意义
生活饮用水检测指标及意义

生活饮用水检测指标及意义一、物理指标:物理指标主要衡量水体的颜色、浑浊度、气味等,这些指标直观地反映了水体的外观特征和基本性质。
1.颜色:颜色是反映水体透明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使用比色盘来测定水体的颜色深浅。
饮用水颜色过深可能是因为水中含有有机物或铁锈、铜锈等,可能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2.浑浊度:浑浊度是指水体中悬浮物质的多少。
常见的浑浊物质包括泥土、泥沙、微生物等。
浑浊度较高的饮用水可能导致口感不佳,甚至引发肠胃不适和传染病。
3.气味:气味是反映水体是否有异味的指标,常见的异味包括腐败气味、臭气、化学品的气味等。
具有异味的饮用水可能暗示水中含有有害物质,不适宜直接饮用。
二、化学指标:化学指标主要衡量水体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以评估水中是否存在有害物质或营养成分的多少。
1.pH值:pH值是反映酸碱程度的指标,一般饮用水的pH值为6.5-8.5之间,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氨氮:氨氮是反映水体中有机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未经处理的污水可能含有较高的氨氮,严重影响水体的质量。
3.重金属:重金属是一类具有广泛毒性的物质,如铅、汞、镉等。
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主要通过水体进入人体。
因此,饮用水中重金属的含量是一个重要的检测指标。
4.大肠菌群:大肠菌群是水体中的一类微生物指标,常被用来评估水体中是否存在致病菌的风险,如大肠杆菌等。
过多的大肠菌群可能暗示水体受到粪便、污水等污染。
三、微生物指标:微生物指标主要检测水体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以评估水体的卫生状况。
1.总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是表征水体中微生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一般应保持在一定的标准范围内。
2.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肠道微生物的代表,其数量过多可能暗示水体中存在粪便或污水等污染物质,具有潜在的致病风险。
3.绿藻:绿藻是一类常见的水中生物,其过多可能导致水体变绿,同时也暗示水体有机物质过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地表水常规9参数

地表水常规9参数地表水常规9参数是指评价水质的九个重要指标,包括溶解氧、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总氮、总磷、浊度、PH值、电导率和温度。
这些参数对于判断水体的污染程度和适宜用途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这九个参数依次进行介绍。
1. 溶解氧溶解氧是指水中溶解的氧气分子的含量,通常用mg/L表示。
溶解氧的含量对水体内的生物生存和水生态系统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中的生物如鱼类、浮游植物等都需要溶解氧来呼吸。
当溶解氧含量过低时,会导致水生生物窒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死亡区的形成。
2. 化学需氧量化学需氧量(COD)是指水体中有机物氧化所需的化学剂量,通常以mg/L表示。
COD是衡量水体中有机物含量和水质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高COD值表示水体中有机物含量较高,可能存在污染物,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3. 五日生化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是指水中有机物在一定温度下,需氧生物在五天内分解氧化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通常以mg/L表示。
BOD5是评价水体中有机物降解能力和水质净化能力的重要指标。
高BOD5值表示水体中有机物含量较高,水质较差。
4. 总氮总氮是指水中溶解态氮和悬浮态氮的总和,通常以mg/L表示。
总氮是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过高的总氮含量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产生藻类过度繁殖,破坏水生态平衡。
5. 总磷总磷是指水中溶解态磷和悬浮态磷的总和,通常以mg/L表示。
总磷是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过高的总磷含量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促进藻类生长,引发水华等问题。
6. 浊度浊度是指水中悬浮颗粒物的含量,通常用浊度单位(NTU)表示。
浊度是水体透明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评价水体水质的重要参数之一。
高浊度值表示水中悬浮物较多,水质较差。
7. PH值PH值是指水体的酸碱程度,是描述溶液酸碱性强弱的指标。
PH值是一个对数尺度,常用0-14范围表示。
PH值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体的化学反应有重要影响。
饮用水水质分析指标大全与意义

饮用水水质分析指标大全与意义pH值:水中pH越接近血液pH即7.35-7.45最好。
但是在人类进化中,从饮用天然水、井水到的自来水,pH均在6.5-8.5之间。
pH较高易结垢。
色度:当水体受到工业废水的污染时也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这些颜色分为真色与表色。
色度是评价感官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色度不应大于15度。
浊度:天然水的浑浊度是由于水中含有泥沙、粘土、细微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可溶性带色有机物及浮游生物和其它微生物等细微的悬浮物所造成。
这些悬浮物质能吸附细菌和病毒,所以浑浊度低有利于水的消毒以杀灭细菌和病毒。
臭和味:被污染的水体往往具有不正常的气味,用鼻闻到的称为臭,口尝到的称为味。
根据水的臭与味,可以推测水中所含杂质和有害成分,标准是无异臭、异味。
肉眼可见物:主要指水中存在的、能以肉眼观察到的颗粒或其他悬浮物质。
主要来源于土壤冲刷、生活及工业垃圾污染。
水中含有肉眼可见物会影响饮用水的外观,表明水中可能存在有害物质或生物的过多繁殖,标准规定肉眼可见物应为无。
耗氧量:耗氧量是指水样在规定的氧化剂和氧化条件下的可氧化物质的总量,并以消耗的氧表示。
耗氧量是反映饮用水有机污染总体水平的指标。
标准限值为每升3毫克。
硫酸盐:在大量摄入硫酸盐后出现的最主要的生理反应是腹泻、脱水和胃肠道紊乱。
硫酸盐会对输水系统造成腐蚀,限值为每升250毫克。
铁:达到每升1毫克时便有明显的金属味,超过每升0.3毫克,会使衣服和器皿着色,在每升0.5毫克时色度可大于30度。
铁能促进管网中铁细菌的生长,在管网内壁形成黏性膜,标准限值为每升0.3毫克。
锰:常和铁结合在-起。
高浓度锰有毒性,锰主要危害中枢神经系统,可以出现颓废、肌张力增加、震颤和智力减退等中毒症状。
标准限值为每升0.1毫克。
铜:铜的毒性小,但过多则对人体有害。
根据现有资料,水中含铜量达每升1.5毫克时,即有明显的金属味;含铜量超过每升1毫克时,可使衣服及白瓷器染成绿色。
常见水质指标的意义

附件:1、常见水质指标的意义1)PH:(7.5-8.5)①养殖水体以中性偏碱为好;②酸性水可使鱼血液PH下降,消弱它的载氧能力,使血液中氧分压减小,即使水中的溶氧高,也会造成缺氧症;③碱性过强的水体则会腐蚀鱼类的鳃组织。
2)氨氮:(<0.6其中NH3<0.1mg/L)①这里所指的氨氮是NH3和NH4+的总量。
②NH3和NH4+几乎所有的藻类都能直接迅速而且优先利用它们,其缺点是硝化作用消耗溶氧,特别是NH3,对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有强的毒性,即使浓度很低,也会抑制生长,损害鳃组织,加重鱼病。
③被认为是水体老化的重要因素,对养殖水体有不良影响。
④据欧洲水面渔业咨询委员会建议:鱼类所耐受NH3的最大浓度为0.025mg/L。
⑤三大来源:A:鱼类袋谢产物;B:残饵、粪便的分解而产生;C:水源污染外源性的氨氮过高。
3)亚硝酸盐(NO2-<0.05mg/L):水环境中亚硝酸盐超标同样对水生动物有毒害作用。
亚硝酸盐中毒后,血液携带氧的能力减弱,也就是说虽然水体中溶氧高,养殖对象也会出现缺氧症状,鱼类亚硝酸盐中毒分为两种:①慢性中毒:症状不明显,中毒较深的摄食量减少,活动能力减弱,鱼体消瘦,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②急性中毒:一般发生清晨,往往伴随缺氧症状同时发生,肉眼观察似缺氧浮头,即使注入新水,在短时间内也难解救,第二天更严重,甚至造成大批量死亡。
4)硫化氢(H2S<0.2mg/L):硫化氢对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有强的毒性。
在水体中硫化物总量一定时,PH下降,硫化氢增多,毒性也随之增强,会造成河蟹夏天上岸,及养殖动物的死亡。
有些国家渔业用水标准规定,渔业用水中不得含有硫化物。
5)溶解氧:溶解氧是水生动物最基本的生存基础:在一天24小时中,必须有16小时以上的时间大于5mg/L,任何时间不得低于3 mg/L。
2、如何掌握河蟹养殖池塘的池水肥度目前,在大多数养殖户的头脑里,“清水养蟹”是不变的真理,似乎养蟹池塘的水质越清、越瘦、越好,一旦蟹池的池水变肥就立即忙于换水,以防不测!然而,“清水大闸蟹”,不是“瘦水大闸蟹”,养殖河蟹池塘的池水保持一定的肥度对河蟹养殖是相当有益的。
水质分析报告各参数意义

溶解氧
总结词
表示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对水生生物的呼吸和水处理效果均有影响。
详细描述
溶解氧是评价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对水生生物的呼吸和水处理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越高, 越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通常情况下,淡水中溶解氧应不低于5毫克/升,海水中的溶解氧应不低于3毫 克/升。
总硬度
02
水质分析参数概述
物理参数
浊度 描述水体浑浊度的参数,主要反映水体 中悬浮颗粒物的含量。浊度越高,表示
水体越浑浊。
pH值 表示水体酸碱度的参数,范围在1-14
之间。 pH值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 处理的效率有重要影响。
色度 水的颜色深度,通常由水中的溶解性 物质、有机物或无机物造成。色度过 高可能影响水的使用价值。
渔业用水水质标准
为了保证水产养殖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规定了渔业用水的各项水质指标和相应的标准。
水质安全与健康
饮用水安全
01
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以保障居民的身体
健康和生命安全。
工业用水安全
02
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水质指标必须符合相关标准,以确
保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
渔业用水安全
03
水质分析的目的
评估水体的健康状
况
通过检测水体中的污染物和营养 盐等指标,了解水体的生态平衡 状况,评估其对人类和生态系统 的安全性。
预测环境变化
通过对水质的监测和分析,可以 预测未来环境变化趋势,为环境 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指导水资源管理
了解水质状况有助于合理利用和 保护水资源,为工农业生产和生 活用水提供保障。
研发新技术
鼓励和支持水处理技术的研发 和应用,提高水质改善的科技
水质检测9项检测指标

水质检测9项检测指标摘要:一、水质检测的重要性二、九项检测指标概述1.总大肠菌群2.耐热大肠菌群3.游离性余氯4.浑浊度5.色度6.臭和味7.肉眼可见物8.pH值9.总硬度三、九项检测指标的具体意义和作用四、水质检测在生活中的应用五、如何保证水质安全正文:一、水质检测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之源,水质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水质问题,不断加强水质检测工作,以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二、九项检测指标概述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水质检测主要包括以下九项指标:1.总大肠菌群:反映水中肠道病原菌污染情况,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2.耐热大肠菌群:检测水中是否存在热稳定性的大肠杆菌,与细菌性肠道疾病传播有关。
3.游离性余氯:衡量消毒剂在水中剩余量,确保水中的消毒效果。
4.浑浊度:反映水中悬浮物含量,影响水质感官性状。
5.色度:检测水中颜色物质含量,防止水污染。
6.臭和味:衡量水中异味的程度,保证饮水口感。
7.肉眼可见物:检查水中是否存在可见杂质,保证水质清洁。
8.pH值:反映水体的酸碱度,影响水生生物和水质稳定性。
9.总硬度:衡量水中钙、镁离子含量,对水质处理和工业用水具有重要意义。
三、九项检测指标的具体意义和作用这九项指标从不同方面全面评估水质状况,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居民等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水质安全。
四、水质检测在生活中的应用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水质检测报告,了解家中自来水的水质状况,确保饮水安全。
同时,水质检测在公共场所、企事业单位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污水处理中需控制的主要水质指标及意义

污水处理中需控制的主要水质指标及意义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能够有效净化废水,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控制一些主要的水质指标,以确保处理效果达到规定的标准。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中需控制的主要水质指标及其意义。
1. 生化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即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指污水中有机物被微生物氧化吸收的氧量。
控制BOD的目的是减少水体中的有机物质的含量,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过高的BOD值会导致水体缺氧,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并对水生动植物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2. 化学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即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指在强氧化剂存在下,污水中有机物质被化学氧化消耗的氧量。
COD的控制可以评估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对于化学处理工艺的选择和操作具有指导意义。
高COD值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并对水体的自净能力产生影响。
3. 总悬浮物(TSS)总悬浮物,即Total Suspended Solids,是指污水中所有的悬浮物质的总量。
控制TSS的目的是减少悬浮物质的含量,以防止水体混浊,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高TSS值会使水中氧气溶解度下降,影响水质的可见度,对水体生命的繁殖和鱼类的呼吸造成不利影响。
4. 氨氮(NH3-N)氨氮是指污水中溶解态和非溶解态氨氮的总和。
控制氨氮的含量对于保护水质具有重要意义。
高氨氮含量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起藻类的大量繁殖,破坏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氨氮还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产生不利影响。
5. 总磷(TP)总磷是指污水中溶解态磷和非溶解态磷的总和。
磷是植物生长的关键元素,过高的总磷含量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起藻类的大量繁殖,破坏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
控制总磷的含量对于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维护水质具有重要意义。
6. pH值pH值是衡量溶液酸碱性的指标,对于污水处理过程中pH值的控制很重要。
水质监测指标及其意义

水质监测指标及其意义1.温度:温度是水体中最基本的物理指标之一、它会影响水中的生物活动、氧溶解度和化学反应速率等。
高温水体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例如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死亡。
2.pH:pH值是水体酸碱性的度量标准。
酸性或碱性水体可能导致生物群落的丧失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pH值还能影响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的毒性。
3.溶解氧:溶解氧是水体中支持水生生物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水中的氧气来自大气和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
溶解氧含量较低可能导致水生生物的窒息。
4.水浊度:水浊度是水中悬浮颗粒物(如泥沙、污染物)的浓度。
高浊度水体会影响光的透过性,导致浸水植物的损失,并减少水中氧气的溶解。
5.溶解物质和化学氧化需求量(COD和BOD):COD和BOD是衡量水中溶解有机物质含量的重要指标。
高COD或BOD值表明水体中存在大量有机废弃物,可能导致富营养化和水体生态系统的崩溃。
6.总氮和总磷:总氮和总磷是水体中的营养盐指标。
过量的氮和磷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产生蓝藻爆发,并破坏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7.重金属:重金属如汞、铅、镉等对人体和生态系统均具有毒性。
监测重金属含量可以评估水体对人类和环境的潜在危害。
8.有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如农药、工业废水和污水处理厂排放物等。
这些化合物可能对人类和生态系统产生毒性和慢性影响。
9.微生物:微生物监测指标主要涉及水体中的细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威胁,如引起致命的水传播疾病。
有效监测和管理水质是维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步骤。
通过对水质监测指标的评估,可以及早发现和解决水体污染问题,确保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質參數代表意義
水質等級指標
(Water Quality Index, WQI 5)
● 溶氧、生化需氧量、氨氮、懸浮固體物及導電度等五種檢測項目加權來計算,
各參數之權重依序為0.31、0.26、0.19、0.17、0.07。
● WQI 5為水質參數,從0 ~ 100
● w i = 水質參數之權重
● q i = 水質參數之點數
溶氧 ( Dissolved Oxygen , DO )
● 一般河川之溶氧量低於3.0 mg/L 時,就會對大多數魚類產生不利,甚至導
致死亡,只剩吳郭魚及大肚魚等耐污染之魚類。
● 溶氧量低於2.0 mg/L 時,大多數魚類已不能生存。
● 要維持魚類良好棲息環境,水中溶氧量至少須高達 5.0 mg/L 以上。
● 有些像翻車魚、鳟魚及台灣特有之櫻花鉤吻鮭等高級魚類,更須在溶氧6.0
mg/L 以上的水域才能生存。
生化需氧量 (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 BOD )
● 生化需氧量是指水中所存在容易受微生物分解的有機物質,在特定時間及溫
度下,被微生物分解(氧化作用)所消耗的氧量。
● 生化需氧量通常以20℃培養5日後所測得的結果,稱為BOD 5。
● 生化需氧量常被用以表示水中生物可分解的有機物含量,間接表示水體受有
機物污染的程度
懸浮固體 ( Suspended Solids , SS )
● 指水中因攪動或流動而呈懸浮狀態之有機或無機性顆粒,包含膠懸物、分散
物及膠羽。
● 會阻礙光在水中的穿透,對水中生物的影響與濁度相類似
● 若沉積於河床,會阻礙水流;沉積於水庫庫區,會減少水庫的蓄水空間。
● 甲類及乙類水體公告標準均為<25 mg/L
氨氮 ( Ammonia Nitrogen )
● 含氮有機物主要來自動物排泄物及動植物屍體之分解,分解時先形成胺基酸,
再依氨氮、亞硝酸鹽氮及硝酸鹽氮程序而漸次穩定。
● 水體中存在氨氮可表示該水體受污染時間較短。
導電度(Electrical Conductivity , E.C) []5
.1515101∑==i i i q w WQI
● 量測水樣導電能力之強弱導電度的大小與水中解離之離子含量之多寡以及
溫度有關。
● 在環境監測上,水之導電度常被用來評估水體是否遭受污染的指標,用途相
當廣泛。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公告灌溉用水水質標準(92.11.07) 中定750 µS/cm25℃
為限值。
●河川污染分類指標
(River Pollution Index, RPI)
● 溶氧:(Dissolved Oxygen , DO )
● 生化需氧量:(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 BOD )
● 氨氮:(Ammonia Nitrogen )
● 懸浮固體物:( Suspended Solids , SS )
河川污染分類指標
• 溶氧、生化需氧量、氨氮及懸浮固體物等四種水質參數, 根據其數值來評估河川污染程度。
N i 為指標污染物點數值
n 為指標污染物數目
水質參數代表意義
溶氧:( Dissolved Oxygen , DO )
● 溶氧是指溶解於水中的氧量,用來評估水體品質的重要指標項目之一。
● 水中溶氧可能來自大氣溶解、自然或人為曝氣及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 水若受到有機物質污染,則水中微生物在分解有機物時會消耗水中的溶氧,
而造成水中溶氧降低甚至呈缺氧狀態。
生化需氧量:(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 BOD )
● 生化需氧量是指水中所存在容易受微生物分解的有機物質,在特定時間及溫
度下,被微生物分解(氧化作用)所消耗的氧量。
● 生化需氧量通常以20℃培養5日後所測得的結果,稱為BOD 5。
● 生化需氧量常被用以表示水中生物可分解的有機物含量,間接表示水體受有
機物污染的程度 ∑==n
i i N n RPI 11
氨氮:( Ammonia Nitrogen )
●含氮有機物主要來自動物排泄物及動植物屍體之分解,分解時先形成胺基酸,
再依氨氮、亞硝酸鹽氮及硝酸鹽氮程序而漸次穩定。
●水體中存在氨氮可表示該水體受污染時間較短。
懸浮固體物:( Suspended Solids , SS )
●指水中因攪動或流動而呈懸浮狀態之有機或無機性顆粒,包含膠懸物、分散
物及膠羽。
●會阻礙光在水中的穿透,對水中生物的影響與濁度相類似
●若沉積於河床,會阻礙水流;沉積於水庫庫區,會減少水庫的蓄水空間。
●甲類及乙類水體公告標準均為<25 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