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月考试卷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多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2024-2025 第一学期核心素养评价一六年级语文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卷面得分本卷有5分的卷面分,请认真答卷、书写工整。
一、读拼音,写词语。
(12分)1.冬天到了, bōli( )上常常会有雾气, 一片mó hu( )。
我总是会用我bèn zhuō( ) 的小手在上面画美丽的tú àn( )。
2.【新颖材料】在双方实力悬殊的情况下,杨靖宇毅然率队在蚊子沟口设伏。
当敌寇来临时,战士们热血fèi téng( ) ,抡起手榴弹扔向敌军,消灭了大量敌人。
激战过后,壮士们yì lì( ) 在山顶,看着敌人一副狼狈逃窜的模样,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二、选择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括号里。
(5分)1.下面加下划线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低吟(yín) 电钮(niǔ) 瞄准(miáo) 摇曳(zhuài)B.花苞(bāo) 参差(shēn) 朦胧(méng) 柔美(róu)C.愉快(yú) 蒙古(méng) 羞涩(sè) 芭蕉(bā)D.花蕾(lěi) 喜悦(yuè) 冠冕(miǎn) 鼓掌(zhǎng)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洒脱礼貌拘束眺望B.璀璨衣襟赠予领梧C.胳膊崎区旗杆雄伟D.激烈豪迈隐蔽围艰战3.【情境融入】妙妙在查找去往黄山的路线时,看到了图中的路牌,其中“黄山路”的正确拼音是( )。
A. HUANGSHAN LUB. huangshan luC. HuangShan LuD. Huangshan lu4.下列诗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C.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D.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天津市和平区2024_2025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今兹日戴星入曹局/治文书/往往不遑食/暮归/脱冠带/昏然就枕
B. 今兹日戴星入/曹局治文书/往往不遑食/暮归脱冠带/昏然就枕
C. 今兹日戴星入曹局/治文书往往不遑/食暮/归脱冠带/昏然就枕
5. 下列对表格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许舍集市相比,雪浪集市规模较小,但是开设的频率较高。
B. 传统的许舍集市是定期集市,每月会开市一次,位于雪浪山庄和许舍小学旁边。
C. 传统的许舍集市因为规模大,历史久,吸引的人群会较多,影响力更大。
D. 许舍集市和雪浪集市在开市时间、地理位置、规模和服务人群上都存在很大不同。
农村集市的文化传承是家乡持续的精髓和重要支撑。集市持续了大量的民俗文化,本身形成了一个无界限的文化空间,集市的产生强化了人们的沟通和沟通,也反映出深厚的乡村文化氛围,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家乡的持续。
(摘编自聂李虎、过伟敏《家乡的持续——文化传承下的农村新集市》,有校改)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C. 作者曾答应为周景春新田园中的亭子命名,但三年过去还未兑现,恰值景春之子来,于是回忆当年巡游之景,将亭子取名为“水木清华”。
D. 作者艳羡周景春的闲适生活,在为其亭取名之后,自己也另在郡北买了一座山,畅游其间,颇为自适。
12.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士大夫有良田美池可以适者,讵止君,然不得如君者恒多。
三、(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水木清华亭记
【元】宋本
至治三年,予过朗,周君景春语子:“吾白马湖园田,子尝觞其会心亭者,吾岁一再至,至辄留数十日。虽颇野逸,吾犹以近城郭,过客夥,往往闻官府里巷事为可厌。别买小山敖山驿旁,筑亭其上,距城六十里而远,非亲戚故人来候,终岁无通刺者。其奇胜岑蔚,视白马湖不啻什百。”因共往临观,徘徊忘归,暮就宿亭中。既别君以北,怀其境,必形思梦,数数念君,为能自适。盖亲大林丘山者,莫樵牧农夫若。然其目不知书诗,昧道理,劳斧斤耜耒,指趼,以登陟作业,虽日涉,只见其苦。常试问之,将悼其生之在野,又乌知惬心目高深耶?知者独士大夫。士大夫有良田美池可以适者,讵止君,然不得如君者恒多。苟名士大夫,率不甘沉浮稠人中,必振拔骄傲,求尺寸名,诧九族侪类,西东驰骛无已时,其乡有十年、廿年不至者,况良田美池?否则暂至,集农夫耕获,校斗斛诈欺,不得自休息,穷日疲极而睡,旦复乘车骑马还市中,自适之乐夺矣。君爵禄不入心,又不愿自婴世故,闻人争竞是非,远避如不及。至山中,纳履策杖,翛然往来林下。遇田父道人,坐谈或略具酒茗资笑乐。于是山林可爱而玩者,若皆效奇以出,不为外夺故也。它士大夫能效君,则其园田讵皆无奇?是非君擅有斯乐不让,人不即之耳。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卷01(统编版2024新教材)(含解析)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2单元。
5. 难度系数:0.70。
6.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知识综合。
(24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美景贮蓄着无穷的力量,能给人无尽的美的享受。
美景可以是朗润的春山、绿茵茵的小草;可以是温晴的济南的冬天,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暖和安适地睡着,让人看着便觉得有了着落;可以是热烈而又粗guǎng的夏雨,可以是使人静mì、使人怀想的秋雨。
文人墨客对美景的选择取决于内心,欣赏美景而心生感慨,于是写下至美篇章,经久传唱。
(1)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①贮蓄( ) ②着落( )(2)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③(粗guǎng)( ) ④(静mì)( )2.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拟修辞的是()(2分)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B.花儿羞答答地垂下头来。
C.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小明竖起耳朵听。
D.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3.小语同学对敬辞与谦辞特别感兴趣,学了《陈太丘与友期行》后,他模仿文中友人的口吻对陈太丘说了以下这段话。
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大联考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一)语文(答案在最后)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得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不管是要找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还是查明天花板上水印的来由,我们通常都要考察可能的解释。
比如说天花板上的水印,是屋顶漏水了?还是管子漏水了?我们可能会这样推理:“这个水印在厨房天花板上,正好是在浴室的下面,所以很可能是管子漏水。
”现在到楼上去检查一下,如果发现了漏水的管子,那么就可以合理地得出结论,对于水印的最佳解释是管子漏水,当然,也可能屋顶和管子同时漏水。
这个简单而实际的例子展示了科学研究的推理过程:提出各种假说,一个一个地排除,直到得出最佳解释。
地质学的历史为科学研究如何运用这样的推理过程提供了一个清楚的例子。
地球已经有上亿年的历史、大陆在漂移,这些都是非常惊人的发现。
它们被接受的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要求仔细的观察、改良的技术、大量的集体努力以及在很多学科中共享知识。
地质学最近的发展历史就展现了这样的过程。
1912年,德国科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了板块漂移理论来解释这个明显的事实——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看上去好像很吻合。
但是在他之前的理论家,通过观察过去的地图,也推测这些太陆原本是连在一起的。
魏格纳对这一理论的补充是,在两个大陆相对应的边缘,岩石的形成和动植物化石都非常相似。
因为他不能提出一个解释或者模型来说明像板块这样巨大的东西是如何“漂移”的,他的理论遭到了普遍的拒绝,甚至被嘲笑。
虽然他的理论解释了一些观察到的现象,但是并没有被采信,因为它与当时人们所相信的关于大洋和大陆的物理结构方面的观点不一致。
拥有可接受的解释模型是科学断言能被接受的重要标准。
魏格纳的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被美国地质学家哈雷·赫斯复兴。
赫斯提出,最近发现洋中脊在延伸,而大陆居于板块之上,因此板块应是由底层的地慢缓慢运动的“环流”所推动的。
名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一)(含答案)

名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一)(含答案)湖南省长沙市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月考语文试卷(一)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科学中的对称对称既然在人类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非常基本的地位,哲学家和科学家很自然会想广泛地加以运用。
1595年的时候,天文学家开普勒就曾经想用一些几何的对称来解释太阳系各行星轨道的直径的比例。
他希望在一个球里面放一个内接的正方体,在这个正方体里面放一个内接的正三角体,希望用这些正多面体的大小比例来解释太阳系各行星轨道的大小比例。
我们知道许多早期用到科学上的对称原理,并没有很大的成果,可是它们说明了科学家很早就对对称发生兴趣了。
对称在科学界开始产生重要的影响始于19世纪。
发展到近代,我们已经知道这个观念是晶体学、分子学、原子学、原子核物理学、化学、粒子物理学等现代科学的中心观念。
近年来,对称更变成了决定物质间相互作用的中心思想。
(所谓相互作用,是物理学的一个术语,意思就是力量,质点跟质点之间的力量。
)我今天要跟大家讨论的是对称观念对20世纪物理学的作用。
我准备分下列几节来讨论:①、②、“群"与对称、守恒定律与对称、宇称守恒与左右对称、规范对称。
最后,我想跟大家谈一下未来的发展。
①1871年麦克斯韦发表了一篇题为《物理量的数学分类》的文章。
麦克斯韦以及比他更早的一个数学家兼物理学家哈密顿,了解到物理里面所讲的量不止一种,有的叫作标量,有的叫作向量。
标量没有方向,向量除了大小外,还有方向。
这篇文章非常有意思,因为今天物理学常用的一些观念,这篇文章已经非常清楚地用一些几何图像表示了出来。
比如麦克斯韦称为“内向”的观念,今天我们常把这个量叫作“散度"(即向外发散的程度),这是一个重要观念。
另一个重要的观念叫作“旋度”。
这些观念的引进都有赖哈密顿跟麦克斯韦的努力。
在另外一篇文章里,麦克斯韦把电学跟磁学的基本公式写了下来。
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质疑、耸人听闻、情不自禁B. 谨慎、驰骋、熏陶C. 奔跑、激动、喧哗D. 畅快、堵塞、恳求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A. 这篇文章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
B. 她的演技真是出神入化,让人叹为观止。
C.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这场雨下得真是倾盆大雨。
3. 下列句子中,语病最多的是()A. 他的成绩提高了,得益于老师的辛勤教导。
B. 通过这次比赛,我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
C. 我非常喜欢阅读,尤其是科幻小说。
D. 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是()A. 高兴、愉快、喜悦B. 美丽、漂亮、秀丽C. 快乐、欢快、欢乐D. 努力学习、勤奋、刻苦5. 下列句子中,句式转换错误的是()A. 原句:这所学校的学生都很优秀。
改写后:这所学校的学生优秀。
B. 原句:他每天都很努力学习。
改写后:他每天都很勤奋。
C. 原句:我们要爱护环境,保护地球。
改写后:爱护环境,保护地球,我们要。
D. 原句:他认真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改写后:他成绩不断提高,认真学习。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庐山谣》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句,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
7. 《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将士的敬意。
8. 《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9. 《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句,描绘了黄河的壮阔景象。
10. 《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展现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
三、阅读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5分)(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12.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问题。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024.04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A.秩序(zhì)选聘(pìn)鞠躬尽瘁(cuì)B.独裁(cái)迭起(dié)气冲斗牛(dǒu)C.殷红(yān)气魄(pò)深恶痛绝(wù)D.污秽(suì)呜咽(yè)鲜为人知(xiǎ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锋芒必露迥乎不同妇儒皆知沥尽心血B.气势磅礴坚韧不拔马革裹尸苛捐杂税C.重峦叠嶂不可捉摸至死不懈群蚁排衙D.浩浩荡荡斑斓豁亮力挽狂澜3.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项是()A.河北柏乡汉牡丹园裁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
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B.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
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生。
C.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
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是扑朔迷离啊!D.今天的荧屏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是能够观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题,解决问题并深入研究。
B.只要科学的训练与自身潜力的不断发掘,才能更好地诠释体育精神。
C.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D.真正地亲近自然,融入自然,这样,我们的情感就会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
5.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B.《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写的《乐府诗集》。
第三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第三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哈三中2024—2025 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学年八月月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本次试卷考试时间为150 分钟,分值为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26 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 小题,1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题材料一: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历史契合和强烈的精神共振。
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全面解放。
在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与把握方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具有本质上的内在一致性。
这种高度契合与共振的内在一致性,源于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普遍原则的高度认同,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人类美好社会理想的执着追求。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契合和共振,其核心体现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人民福祉的思想精神。
《尚书·泰誓》云:“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由此可见,以人为本的精神,早在上古时代,即已居于意识形态的核心地位。
春秋时代,孔子高举“仁”的旗帜,明确提出“爱人" 的思想。
战国时代,孟子提出:“仁者爱人。
”儒家学派顺应时代需求,融会诸家思想,对以人为本的思想传统进行与时俱进的总结发展,后来其取得中国文化的核心地位,绝非偶然,而是适应了历史发展的本质要求。
在中国思想史上,最全面概括人类社会理想之基本内容的,是“大同"的理想,其理想本质,是现实的目标和未来的憧憬。
作为中国文化重要内涵和感性表现的文学艺术,必然鲜明生动地表现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中国古人在对美好社会理想的执着追求中,体现出一种强烈的创造精神。
后世各类文献所载古代神话,最能体现中华民族先人的创造精神。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以形象生动的艺术夸张,展现了一往无前的创造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阶段测试九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9分)1.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完成①﹣②题。
(5分)①下列对颜体书法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结构阔大端正,整体上大气磅礴,雄壮刚强,庄严肃穆。
B、“岑”字上紧下松,给人以崇高、挺拔的感觉。
C、“南”字外紧内松,给人以饱满、宽博的感觉。
D、笔画横画很细,竖画很粗。
出钩时先出锋,而后上提收锋。
如“了”字。
②用正楷或行楷将作品内容抄写在方格中。
要求:正确,流利,美观。
(3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竦峙.zhì祈.祷qí嗔.视chēn 叱咤.风云zhàB、撺.掇cuàn 羁绊.pàn 亘.古gèn 戛.然而止jiáC、寒噤.jìn 慰藉.jiè藩.篱fān 广袤.无垠máoD、愧怍.zuò镂.空lòu 蟠.龙pán 中轴.线 zhòu3.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推祟海枯石烂一拍即和迫不及待B.赃物相形见绌一视同仁扬扬得意C.烦躁名符其实长吁短叹不可明状D.屏障警报叠起姗姗来迟一泻千里4.下列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对这个问题,你说应这样,他说应那样,我真是莫衷一是....。
B、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台独”阴谋得逞;我们要听其言,观其行,对台湾领导人将把两岸关系引向何方拭目以待....。
C、《战狼2》这部电影的成功,除了爱国情怀之外,人文关怀也是触动人心....最主要的原因。
D、美国总统特朗普坚持对进口钢铁和铝征重税,不但引起加拿大、欧盟等强烈反对,白宫内亦充满反对声音。
高盛集团称美国恐自食恶果....。
5.下列无语病的一项是( )(2分)A、考试焦虑是考生经常出现的一种情绪反应,如果考生善于进行心理调适,就能避免不良反应。
B、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我们学校的语文老师,获得了政府奖励。
C、电视台频繁地在观众等待下一个节目的时候播送广告,观众很有意见。
D、雾霭天气不仅大大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而且加大了城市的交通拥堵。
6.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这里的“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雨水”之后便是“立春”了,它表示春天的开始。
B、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
“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元方称自己的父亲“家君”。
C、“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此句中的“既望”指农历十六日。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此句中的“花朝节”指农历二月十二日。
D、花中四君子指梅、兰、竹、菊;兄弟四排行是伯、仲、叔、季。
7、下列关于古代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
B、戏剧是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
《威尼斯商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一部喜剧,剧中塑造了一个唯利是图的吝啬鬼形象﹣﹣夏洛克。
C、《咏雪》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散文集。
D、《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是明朝初期的文学家。
本文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序。
8、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冰心的诗语言清丽,意蕴隽永.我们学过她的《荷叶母亲》是以母爱为主题的抒情短诗,《成功的花》是鼓励青年努力奋斗、积极奉献的哲理小诗。
B、“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此话出处源于吴承恩的《西游记》“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C、《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格列佛四次出海航行冒险的经历。
在飞岛国,他观看了那些正在候补重要官职或希望获得朝廷恩宠的人表演的绳舞;在慧骃国,他见识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
D、“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
今人归我,奈何弃之?”此话出处源于《三国演义》“刘玄德携民渡江”这一情节,此处最能体现刘备宽仁爱民的性格特点。
9.填入下列语段空缺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语文是学习,就是一段精彩的旅行。
①在这些美味大餐中,我们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
②你将与安东尼奥交流,领悟戏剧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戏剧。
③你将与孔乙己对话,体味生命的本质,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④所以,爱语文,就是爱生活,爱人生!⑤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一道道视觉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
⑥在旅行中,你将走进小说天地,登上戏剧舞台。
A.⑤①④⑥②③B.⑥⑤①③②④C.⑥③②⑤①④D.⑤①⑥③②④10.写一句话,使之与横线上的内容结构一致、内容相关。
(2分)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经历许多失败、挫折,别为你的挫折感到伤感,生命因挫折而精彩;别为你的坎坷感到忧愁,人生因坎坷而充实,挫折面前,我们要如梅花般馨香,“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如落花般奉献,“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挫折,都会给予我们生活的启迪和成长的力量。
11.古诗词名句默写。
(6分)①,决眦入归鸟。
《望岳》杜甫②最是一年春好处,。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③,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④不畏浮云遮望眼,。
《登飞来峰》王安石⑤,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王维⑥,;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吴均二、阅读(41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13题。
(5分)近试上张水部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⑴张水部:即张籍,曾任水部员外郎。
⑵洞房:新婚卧室。
停红烛:让红烛通宵点着。
停:留置。
⑶舅姑:公婆。
⑷深浅:浓淡。
入时无:是否时髦。
12、揣摩第三句的“低声问”,它反映了诗人怎么样的心理?(2分)13、对这两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诗题看,“近试”是临近考试之意;“张水部”是称张籍的官职。
B.“待晓堂前拜舅姑”是指新娘等待拂晓拜公婆讨个好评。
C.全诗以“入时无”三字为灵魂。
新娘打扮得入不入时,能否讨得公婆欢心,最好先问问新郎,如此精心设问寓意自明,令人惊叹。
D.本诗就近设喻、言此意彼;形象含蓄、耐人寻味。
朱庆馀把自己比作新媳妇,把张籍比作主考官,把参加考试比作新媳妇第一次见公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
(12分)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①,为分宁主簿。
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
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
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②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③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逵悟,囚得免。
(节选自《宋史周敦颐传》)①任:推荐。
②手版:笏(hù)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③仕:指做官。
14、请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限断两处)(2分)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1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B、邑人惊.曰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C、为.分宁主簿为.坛而盟(《陈涉世家》)D、乃委.手版归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4分)(1)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译文:(2)有囚法不当死译文:17、上文叙述了周敦颐哪两件事?并说说周敦颐是个什么样的人?(3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9分)《经典咏流传》打开诗歌传承的蹊径江德斌①“如果《国家宝藏》是让文物活起来,那么《经典咏流传》则是让传统的诗词与新时代流行元素相结合,再造当下流行和未来经典。
节目开播至今,我已经不知反复读了多少遍诗词,听了多少次歌曲……”近日,观看了央视一套首播的文化类节目《经典咏流传》之后,重庆90后邓可欣觉得回味无穷,不禁在微信朋友圈盛赞这档节目。
春节期间,《经典咏流传》在央视播出并取得不俗收视成绩,让新春的电视荧屏充满了浓浓的“文化味”。
②诗以言志,歌以咏情。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创作出无数灿烂辉煌的诗篇,唐诗宋词更是古典文学的巅峰之冠,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亦融入我们的血液里。
古典诗词大都有韵律节奏,既能吟诵,还可弹唱,很多经典诗词,在古代就是当时的流行歌曲。
《经典咏流传》将传统诗词与流行元素结合,重新谱曲歌唱,打开了诗歌传承的蹊径,唤起人们对古典诗词的不朽记忆,让观众沉浸在诗歌的无穷意蕴里,为中华文化的精粹喝彩。
③孤独了300年的清代大诗人袁枚的《苔》,被乡村教师梁俊和来自贵州山里的孩子们用天籁之声动情演绎一夜爆红,在春节期间的朋友圈刷屏,“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诗词对生命的礼赞令无数网友为之感动。
四国顶尖艺术家演绎的中英文版《登鹳雀楼》震撼网友,97岁大翻译家许渊冲作为英文版《登鹳雀楼》的翻译者也被歌声感动,他说中华文化走出去才能让世界文化更灿烂。
④诗歌本身就是一体,亦与其它艺术融会贯通。
曹操舞槊“歌以咏志”,李白观公孙大娘舞剑抒发豪情志气。
古典诗词形式繁多,很多经典诗歌都有独特的韵味,令人无限神往。
有人点评,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这些诗词经过重新谱曲,通过现代电视媒介展示出来,一场场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亦将带给读者、观众别样的享受。
⑤其实,就在如今的流行歌曲里,也不乏用古典诗词改编而成的作品,比如邓丽君《在水一方》改自《诗经》中的《蒹葭》、王菲《明月几时有》改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歌曲《问君能有几多愁》改自李煜的《虞美人》、《月满西楼》改自李清照的《一剪梅》、《新鸳鸯蝴蝶梦》前段改自李白《陪侍御叔华登楼歌》等等。
这些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源自古典诗词,却能够穿越千古,受到现代人的追捧,诗词的魅力可见一斑。
⑥从《中国诗词大会》到《经典咏流传》,电视媒介在传承中国古典诗词方面持续努力,不断探索创新,不仅获得了艺术上的成就,亦赢得了极佳口碑,有助于诗词教育的普及。
节目的成功,也给我们揭示出一个道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不能只靠老路子,也要不断与时俱进,用新的形式演绎传统文化,从而赢得时代的认同,把经典永远传承下去。
(选自2018年2月26日《南方网》)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19、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20、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花虽小,但它学牡丹,勇于绽放自己最美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