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纳自我心理健康课
《悦纳自己》心理健康课件

1
Contents
1 案例导入 2 悦纳自己 3 推销自己
4 悦纳别人 5 让别人悦纳我们
精
2
一、案例导入
• 谜语是:什么东西早上4条腿走路,中 午2条腿走路,晚上3条退走路? 谜底是:人
箴言:人,认识你自己。
精
3
一、案例导入
歪脖树的故事
• 一天,孔子带领他的学生出外郊游,路上他们 看到一棵长得非常茂盛的歪脖树,孔子忙问众 弟子:“这棵歪脖树枝繁叶茂长在大路边,它 有什么用处吗?”听了老师的提问,众位弟子 争先恐后地围着歪脖树转了几圈,发现大树的 主干上尽是墨线,纷纷说:“这棵树长在这里 图占土地,实在没什么用处,否则早被木匠砍 伐去做木材了,现在树上留下这许多墨线,说 明木匠量过之后觉得它没什么用处,所以至今 把它留在这里。”
• 悦纳自己,喜欢自己的 表现
• 热爱生活,热爱周边的事物和 人
邰丽华的人生哲学:其实所有 人的人生都是一样的,有圆有 缺有满有空,这是你不能选择 的。但你可以选择看人生的角 度,多看看人生的圆满,然后 带着一颗快乐感恩的心去面对 人生的不圆满——这就是我所 领悟的生活真谛。
精
15
二、悦纳自己
• 怎么喜欢自己
• 从此,镇上的小河边便多了一个小男孩,每天对着河岸 发出一些含混不清又时而停顿的语句。日复一日,年复 一年,他最终成为了一位名演说家,每次演讲都座无虚 席。
• 那么,换成是你或我,也许会放弃吧,而这个小男孩最
终悦纳了自己,完成了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蜕变,因为
,他坚信:不足会转化成优精势!
14
二、 悦纳自己
精
4
一、案例导入
孔子听了众弟子的 回答哈哈大笑……
想一想:歪脖树是 否真的一无是处?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一课了解真实的自己-悦纳自我|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一课了解真实的自己悦纳自我|北师大版教学目标本课旨在帮助学生:1. 认知目标:理解自我认知的重要性,掌握认识自己的方法和途径。
2.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等方法,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
3. 情感目标:培养积极向上的自我观念,学会悦纳自我,增强自信心。
教学内容1. 自我认知的概述:介绍自我认知的概念,强调其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认识自己的方法:包括自我反思、与他人比较、听取他人评价等。
3. 悦纳自我:讨论如何接受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健康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4.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实际操作如何认识自己,悦纳自我。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认识自己的方法和途径,学会悦纳自我。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培养健康的自我观念。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或问题引发学生对自我认知的思考。
2. 新知识学习:介绍自我认知的概念和方法,通过互动让学生参与其中。
3. 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如何认识自己,悦纳自我。
板书设计了解真实的自己悦纳自我提纲:自我认知的概述、认识自己的方法、悦纳自我、案例分析作业设计个人作业:学生完成一份自我分析报告,包括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悦纳自我。
小组作业: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自我分析报告,互相给予反馈和建议。
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学生应反思自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自己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教学过程1. 导入故事导入:讲述一个与主题相关的故事,如“龟兔赛跑”中兔子的自满和乌龟的坚持,引发学生对自我认知的思考。
问题导入: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如“你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有哪些优点和不足?”等,让学生在思考中进入主题。
2. 新知识学习在新知识学习环节,教师应详细讲解自我认知的概念和方法,并通过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概念讲解:清晰定义自我认知,解释其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悦纳自我-自信的我 教案 心理健康 -版

悦纳自我-自信的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悦纳自我的概念,认识到悦纳自我与自信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3.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欣赏,提升自信心,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悦纳自我的重要性。
2. 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
3. 培养自信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自己的不足。
2. 如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实践悦纳自我和自信。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悦纳自我和自信的含义。
3. 实践法: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悦纳自我和自信,记录自己的变化和成长。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心理健康》2. 课件:悦纳自我-自信的我3. 案例材料4. 练习题第一章:认识自我1.1 教学内容:让学生理解悦纳自我的概念,认识到悦纳自我与自信的关系。
1.2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2)讲解悦纳自我的概念,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悦纳自我与自信的关系。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悦纳自我的理解,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1.3 教学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了解学生对悦纳自我的理解和实践情况。
第二章:欣赏自我2.1 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积极面对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自我欣赏。
2.2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欣赏自己。
(2)讲解欣赏自我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发现和欣赏自己的优点。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优点,互相鼓励和欣赏。
2.3 教学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了解学生对欣赏自我的理解和实践情况。
第三章:建立自信3.1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欣赏,提升自信心。
3.2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自信的重要性。
(2)讲解如何建立自信,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自信的培养方法。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自信经历,互相鼓励。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一课了解真实的自己-悦纳自我|北师大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了解真实的自己-悦纳自我》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觉得自己不够好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学会悦纳自我。
首先,关于导入新课的部分,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对自我认知的兴趣,效果还不错。大多数同学都能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但在时间分配上,我觉得可以适当缩短,以便为后面的教学内容留出更多时间。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自我认知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得还不错。但在讲解自我接纳这个难点时,感觉部分同学还是有些困惑。以后我可以通过更多具体的案例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一课了解真实的自己-悦纳自我|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对应章节为“第一课了解真实的自己-悦纳自我”。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自我认知: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自己,形成全面的自我认识。
2.自我接纳:教育学生接受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在现实生活中正确评价自己,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
3.自我成长:鼓励学生在了解和接纳自我的基础上,积极面对挑战,努力提升自己,实现自我成长。
本节课将结合教材内容,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互动讨论和小组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学会悦纳自我,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Fra bibliotek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自我认知与理解: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特点,形成全面的自我认知,理解自己的情感与需求,为自我成长奠定基础。
心理健康课《悦纳自己》教学设计

《悦纳自己》教学设计【设计理念】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自我概念形成期,他们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
受自我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容易产生自卑或自傲的心理。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接纳自己;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出色的地方;帮助学生挖掘潜能,提升自信心,尝试找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最佳结合点。
【教学过程】一、热身游戏:悦纳自己PPT展示游戏规则:坐姿处于放松状态;深呼吸,闭上双眼,用左手拍自己的右肩,悄悄地说“我爱我自己”;用右手拍拍自己的左肩说“我会做得更好”;在双手齐拍双肩时说“爸爸爱我,妈妈爱我,我真幸福”。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热身游戏。
学生分享活动感受。
学生1:这个游戏有一种暗示的力量,感到孤单寂寞时,可以用来自我慰藉。
学生2:全心做这个游戏时,我感到一股暖意在心中流动,那是因为想起父母给予我爱时的一幕幕,心中涌起一股暖意。
设计意图: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活动。
在引导学生放松后,教师通过积极暗示,让学生产生一股奋发向上的力量,与辅导的主题相契合。
二、活动体验1:认识一个真实的自己PPT展示活动规则:请在3分钟内填写有关“人”的特性的句式:人是。
比一比谁写得多。
活动后学生分享。
学生1:人是吃饭的。
学生2:人是自私的。
学生3:人是善良的。
教师:如果我们把句中的“人”改成“我”,请再读一下,分享感受。
学生1:我是自私的。
学生2:我是自卑的,我是贪婪的。
学生3:改成“我”读着觉得不舒服,我不想当众读了。
学生4:我不大能接受自己不好的一面。
教师: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体验,让我们意识到人在生活中扮演着多种社会角色,会呈现多面。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人是有多面性的。
因为有了“超我”,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会用理性克制自己的“本我”,呈现一个美好的“自我”。
三、故事励志:缺陷是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PPT展示故事《多出四根手指的音乐家》。
在捷克的首都布拉格,一位名叫阿密娜·弗洛斯托伊的8岁小女孩的钢琴演奏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来自马德里、莫斯科的观众都禁不住对她的演奏报以长时间的热烈的掌声。
真诚地悦纳自我 教案心理健康

真诚地悦纳自我——心理健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我悦纳的概念,认识到自我悦纳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真诚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3.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学会在人际交往中保持自信和自尊。
二、教学内容:1. 自我悦纳的定义与重要性2. 自我悦纳的方法与技巧3. 自我悦纳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自我悦纳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自我悦纳的定义和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成功人士和快乐的人是如何进行自我悦纳的。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真诚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5. 分享与总结: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自我悦纳的方法与技巧。
6. 情景剧:让学生编排一个关于自我悦纳的小品或情景剧,展示自我悦纳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
7. 点评与反思: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自我悦纳。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自我悦纳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3. 学生表演情景剧的质量。
五、教学资源:1. 故事素材: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
2. 案例素材:成功人士和快乐的人的自我悦纳经验。
3. 情景剧剧本:关于自我悦纳的场景设计。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参与课堂,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2. 在小组讨论环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
3. 在情景剧环节,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充分展示自我悦纳的应用。
4. 课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巩固课堂所学。
六、教学扩展:1. 邀请心理专家进行讲座:邀请心理专家到校进行自我悦纳专题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自我悦纳的重要性。
2. 开展心理沙龙:组织学生开展心理沙龙活动,分享自我悦纳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和支持。
七、教学作业:1. 写一篇关于自我悦纳的感悟文章。
2. 制定一个自我悦纳的计划,列出自己要接受的优点和缺点,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闪亮的星星——悦纳自我(教案)-一年级心理健康通用版

闪亮的星星——悦纳自我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学会欣赏和接纳自己。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树立自信心。
3. 培养学生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意识,学会尊重和包容他人。
教学内容:1. 自我认知: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特点、优点和不足。
2. 自我接纳:让学生学会接纳自己的全部,包括优点和不足。
3. 自我欣赏:培养学生欣赏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心。
4. 人际交往: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尊重和包容他人。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接纳和欣赏自己,树立自信心。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以及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教学卡片等。
2. 学具:学生自备笔记本、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颗闪亮的星星,引导学生思考星星为什么闪亮,从而引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2. 自我认知:让学生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的特点、优点和不足,然后与同学分享,互相认识。
3. 自我接纳: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学会接纳自己的全部。
4. 自我欣赏: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心。
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优点,并互相鼓励。
5. 人际交往: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尊重和包容他人。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悦纳自我和与他人友好相处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闪亮的星星——悦纳自我2. 内容:自我认知、自我接纳、自我欣赏、人际交往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让家人也参与到悦纳自我和与他人友好相处的过程中。
2. 让学生画一幅自己的自画像,并写下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欣赏和接纳自己。
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2.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效果。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认识我自己悦纳自我 全国通用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认识我自己,悦纳自我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自我认知的基本概念。
- 培养学生识别自我优缺点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自我。
- 引导学生运用自我反思的方法,提升自我认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观念,学会悦纳自我。
-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教学内容1. 导入:- 利用谜语、故事等形式引发学生对“自我”的兴趣。
2. 认识自我:- 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探讨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
3. 悦纳自我:- 分享成功人士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
- 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学会欣赏自己的独特之处。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谜语、故事等形式引发学生对“自我”的兴趣。
2. 认识自我(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
3. 悦纳自我(10分钟):- 教师分享成功人士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
-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学会欣赏自己的独特之处。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制定提升自我认知的计划。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成果评价:- 评估学生在自我反思报告中的认知深度和思考质量。
3. 情感态度评价:- 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学间的相互评价,了解学生的自我观念和悦纳自我的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 《心理健康教育》六年级上册。
2. 辅助材料:- 成功人士的故事、角色扮演剧本等。
六、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活动。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自我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