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18年江宁区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2018年高考语文(一模)考试题及答案

2018年高三语文(一模)试卷注意: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6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陶器从最初的零星出现到大规模、大范围地生产,有特定的社会文化。
陶器制作历史悠久,累积重重,要从、交互作用的社会文化现象中对其,仍任重道远。
A.因缘错综复杂寻根究底B.姻缘错综复杂追本溯源C.因缘参差不齐追本溯源D.姻缘参差不齐寻根究底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3分)A.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B.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C.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D.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3.书院是中国古代民间教育机构,下列对联中不适合悬挂在书院的一项是(3分)A.东林讲学以来必有名世南方豪杰之士于兹为群B.考古证今致用要关天下事先忧后乐存心须在秀才时C.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D.人至上圣贤书可耕可读德为绳祖宗恩可报可酬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古典小说是先哲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应当很好地去学习和应用。
既然是古典小说,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如果善于学习,善者固然可以育人,其不善者经过批判分析,也可能发挥其反面教材的作用。
①就不免带有历史性的局限②即使优秀的作品也难免有不纯之处③择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④有精华也会有糟粕⑤需要有分析、有批判地进行学习A.①④②⑤③B.①②③④⑤C.①④②③⑤D.⑤③④①②5.下列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借用书法元素,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B.用汉字笔画的变形展现冰雪运动员的英姿,体现了冬奥会运动项目的特征。
C.其中充满韵律感的线条,寓意要顽强拼搏、历经坎坷才能获得圆满成功。
2018届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精品

南京市、盐城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Ⅰ试题(满分16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府邸.(dǐ) 舐.犊情深(shì) 砥.砺(dǐ) 扺.掌而谈(dǐ)B.觇.视(chān) 拈.轻怕重(zhān) 粘.贴(zhān) 玷.辱名声(diàn)C.皴.裂(jūn) 怙恶不悛.(quān) 唆.使(suō) 日月如梭.(suō)D.瞻.仰(zhān) 飞檐.走壁(yán)) 赡.养(shàn) 蟾.宫折桂(chán)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2017年国庆节,全国各旅游景区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至5.2%和4%;但集中出,游人满为患,引发了人们对假期安排的讨论。
B.“世界读书日”前夕,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结果显示,国民人均阅读量明显不足,图书行业的出版和消费呈现出不对称发展的态势。
C. 今年艺术品春季拍卖成交略有增长,市场开始回暖,意味着国内艺术品市场已经走出去年的低谷,预计秋季拍卖形势更好。
D.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魅力在于舞台表演,在于独特而美妙的唱腔和优雅而宛转的演唱,并因演唱而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3. 阅读下面的文字,提取主要信息,给“播客”下定义。
(不超过40个字)(4分)播客的英文名称为Podcast,我们可以将其简单地视为个人的网络广播。
播客作者借助数字广播技术,将其录制的声音和视频节目,上传到互联网,通过专门软件与便携播放器实现播放,从而与广大网友分享。
网友不必实时接收,也不必端坐电脑前,可将节目下载到自己的播放器中,随时随地收听收看。
答:▲4.品味句子,按要求答题。
(5分)我的昼间之花,落下它那被遗忘的花瓣。
在黄昏中,这花成熟为一颗记忆的金果。
(选自泰戈尔诗集《飞鸟集》)(1)用平实的语言表述这句诗的含意。
2018-2019南京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含答案)

盐城市、南京市2019届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2019.01.14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考试号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横线上。
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
第1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尚书》里的尧、舜等英雄人物通常是半人半神,庄严崇高,▲。
他们的语言通常是自上而下的训话,▲ ,不容置疑,因此上古历史表现出以崇高为主的美学风格,很少幽黙,很少轻松,总给人一种▲ 紧张的感觉。
A.不动声色高屋建瓴肃静B.不苟言笑高屋建瓴肃静C.不动声色高瞻远瞩肃穆D.不苟言笑高瞻远瞩肃静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记得数年前第一次踏上徽州这块土地,但见烟树葱茏,掩映着栉比而立的黛瓦粉墙,将州民居村托在山光水色之中,▲①勾勒出疏树寒村的山水胜境②犹如丹青妙于在用枯笔淡墨③强烈地吸引着我深入画境④寻幽探胜而陶然忘返⑤呈现出一派清新野逸的田园风光⑥那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牵人情思A.③②①⑥④⑤ B。
③⑥④②①⑤ C。
⑤②①⑥③④ D。
⑤⑥③②①3.下列诗句中的加点词,表示“成年”意思的一项是(3分)A.常思剑浦越清尘,豆蔻花红十二春。
(唐·陈陶)B.丈人博陵王名家,怜我总角称才华。
(唐·李商隐C.束发名场历百艰,荷恩早许出清班。
(宋·曹勋D.富家生女才及笄,阿官门前筑新堤。
(宋·林光朝)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A.今天是小女婷婷的十岁生日,借此机会,聊备薄酒,感谢各位亲友多年来对我全家的关怀和帮助,请大家开怀畅饮!B.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你送我的笔筒虽不贵重,但盛满浓浓的友情,我就笑纳了,一定好自珍藏!C.这么多年来承蒙你的关怀照顾,我是受益匪浅。
现在你家里遇到了难处,我自然也应该鼎力相助,竭诚回报。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各区县初三年级一模语文试卷分类精编-诗歌鉴赏

南京市各区县2018年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分类精编—诗歌鉴赏鼓楼区二、阅读(44分)(一)阅读杜甫《望岳》和《春望》,完成题目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两首诗的题目都有一“望”字,都扣住“望”字来写,统摄全篇。
B.《望岳》首联写远望,描绘泰山广大;颔联写近望,描绘泰山高峻;颈联写细望,描绘层云和归鸟;尾联写想像中极目远望,抒发豪情壮志。
C.《春望》首联望而忧国,颔联望而伤时,颈联望而悲己,尾联望而思亲。
D.由于写作背景不同,诗人在两首诗中抒发的情感也是不同的。
6.杜甫写诗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请从两首诗加点字(“钟”和“溅”)任选一例加以赏析。
(2分)我选,赏析:(一)(4分)5(2分)C(颈联望而思亲,尾联望而悲己)6(2分)钟:聚集,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写出泰山汇聚大自然的神奇和灵秀,表达诗人对泰山的无比赞美之情。
(2)溅:移情于物,以花喻人,因感时伤乱,连花也流泪,表达诗人内心的无比伤痛之情。
栖霞区【古诗阅读】6.阅读下面的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3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 本词上阕写景,描写了打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阕言志,抒写了词人▲的豪情壮志。
(1分)(2)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6.(3分)(1) 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1分)(2) 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1分)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2018南京一模语文练习试卷及答案解析(3)

2018南京一模语文练习试卷及答案解析(3)2018南京一模语文试卷答案1.C(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辅,帮助;成,促成。
相反相成:互相对立的事物可以互相促成,现在用来表示相反之事物间有着同一性。
亮丽:明亮美丽。
靓丽:靓艳美丽,常用来形容青春貌美的女子。
挥洒:洒落,抛洒;比喻写文章、画画运笔不拘束。
潇洒:形容神情举止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不拘谨的或无拘束的。
又形容景物凄清、幽雅。
)2.A3.B4.B5.D6.B(圉:边境)7.C(A.连词就/介词经由B.连词和/动词结交C.两个都是连词,表转折 D.介词在/介词被)8.(1)狄承式为人敦厚朴实不事张扬,(1分)不喜欢谈论辩说,(1分)然而胸中自有心得。
(2分)(2)狄承式来到文成公的故里,(1分)同文成公的后生晚辈交游,(2分)能不有所感慨吗!(1分)9.(1)说明青田是出人才的地方,人才不能光靠科举考试来评判;(2)说明书生应该有真才实干,鼓励狄承式在培养人才上有所作为。
(4分。
每点2分)【译文】我和承式在乡试中同时中举,叉一起参加礼部的考试,都没有考中。
承式因为急于用官俸养亲,徘徊逗留在京城。
他把我送出崇文门外,说倘若能够在斯东得官,就约我游览钱塘西湖,远一点的就到天台、雁荡之间,想要作为东道主(来接待我),然而叉屡次没能实现。
今年,承式才得以在青田县任职。
青田县坐落在群山之中,足以研读诗书、谈说义理,悠闲自适地居住其中。
浙东一带求学的人,近年来受阳明之教熏陶,学习致良知的学说(王阳明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的统一)。
狄承式为人敦厚朴实含蓄内敛,不喜欢谈论辩说,然而胸中自有心得。
现在已为人师,容不得再默不作声,也要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考证评论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究竟有什么异同之处。
浙东道德学问的兴盛,大概从宋代末期开始。
高皇帝最初定都建康,青田县的刘文成公(刘基),实际上和宋景濂以及丽水县的叶景渊、龙泉县的章三益四人,首先应聘到这里。
【初三化学试题精选】2018年南京市江宁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2018年南京市江宁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南京市江宁区11枝,伞状花序。
17.材料一中的水仙花每一次遭受灾难后依然“生机”,何以见得?请分别概括。
(3分)
▲
18.材料一中的画横线句有什么作用?(2分)
▲
19.分析材料中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分别说说它们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及其效果。
(3分)
(A)一看,水仙花的鳞茎冻得像一块圆圆、白白的石头,叶子冻得像许多绿绿的翡翠条。
(B)鳞茎,呈盘状,上有肥厚多肉的鳞叶,内贮藏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水分。
叶狭长带状。
▲
20.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从“画面内容”与“画面含义”两方面,为材料二配写一段解说词。
(4分)
▲ 三(54分)
21.按要求修改下面习作。
(4分)
院子口的梧桐树
奶奶不曾没有上过一天学,斗大的字不识一个。
但在我看,她却满腹经纶,尤其是奶奶自编自创的那些童谣,一直流淌在我童年记忆的长河里。
夏日的燥热刚刚退去,月上中天,皎洁温柔,柔和的月光把夜晚烘托出一片平静与祥和。
每晚睡觉前,院子口的那棵梧桐树下,年幼的我依偎在奶奶的怀抱中,奶奶一边用手拍着我,一边念叨着“娃娃乖,穿花鞋,花鞋哪?猫拉了,猫哪?上树啦。
”
月光越越淡,薄得几乎透明。
奶奶一遍又一遍不知疲倦念叨着,奶奶的童谣犹如一支催眠曲,伴我入眠,直到我酣然入睡……。
(1)中画线句用词重复,应改为▲ (1分)。
江苏省南京市2017-2018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语文试题第I卷(总分:16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庄子与这个世界做了长久的厮守,故而有了最绵缈的缠绵。
他对世界那种既恼又怜的丰富神情简直使人。
他对世界,在极端的蔑视里有细致的与回忆,在极端的怜惜里有失望与无奈。
他仿佛当众把一切都掷在脚下,给我们看,并遏制不住地冷笑;而当众人散去,他又收拾起这一切,把它们拥在胸前失声痛哭。
A.不可理喻体察踩踏B.捉摸不透体谅踩踏C.捉摸不透体察作践D.不可理喻体谅作践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当前,我国己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宏观调控思路也需要适时转变,应该把握政策定力,不能仅仅因为“速度焦虑”而踩大油门过快运行。
B.《易传》所言的“修辞立其诚”是千百年来中国立言者信守的古训,它要求立言者说真话,矢志穷究天地间的真理,批评家当然也不例外。
C.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家书研究中心为重建中国民间记忆,致力于家书搜集和整理工作,自2015年4月至今,近五万多份家书从海内外汇集而来。
D.天津京剧演员刘桂娟一则“点翠头面”的微博引发网友热议,就猎杀翠鸟获取翠羽做京剧演员的头饰是否过于残忍,网友的回答是肯定的。
3.下面一段文字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
,,,。
,,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①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②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③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④早的山桃也多吐莆⑤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⑥我现在所在的地方A.⑤④①③⑥② B.④①⑥②⑤③ C.②④①③⑥⑤ D.⑥②④①⑤③4.文章语体是为适应不同交际需要形成的语文体式,下列句子不合..语体风格的一项是(3分)A.村子里很静,杜鹃鸟在果林的深处不住气地啼叫。
果树的嫩叶,在四月的微风中絮语。
蝙蝠,扇动着它那半透明的黑纱似的翅膀,在树枝间飞翔。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各区县初三年级一模语文试卷分类精编-说明文阅读

南京市各区县2018年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分类精编说明文阅读鼓楼区(三)阅读下面说明文,回答问题(13分)漫话阶梯刘心武①最早的阶梯,追求的完全是连接两个以上的不同平面的功能性。
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阶梯逐渐具有了心理属性,也就是说,人们建造阶梯,不仅是A为了方便从一个平面上升或下降到另一个平面,而且也是B为了达到心理上的一种满足。
②比如北京紫禁城中轴线上的三大殿,本来,那地面是平的,可以平地起殿堂,但为了体现出天子的威严,就先起五米高的基座,再建造大殿,而分为几层的基座,再以阶梯连接,阶梯中段专供皇帝行走的部分,称御道,用最优质的汉白玉石,雕出祥云飞龙的图案。
过去都称皇帝为“陛下”。
“陛”是皇宫阶梯的专称。
明明皇帝高高在上,臣民在他殿堂的阶梯下,似乎称他“陛上”才对,但皇帝至少在口吻上喜欢贬低自己,比如自称“寡人”,这份虚伪很有意思。
③中国古典建筑,不仅是皇宫,像祭坛、寺院、道观、王府等建筑群中的主体建筑,都一定要平地垒起高基座,建造有气派的阶梯,以体现出对神佛贵人的尊敬。
现在仍存在的河南开封龙亭,是将这种心理需求达于极致的典型。
它是在平地拔起的十三米高台上盖出一个殿堂,里面供奉着称颂“真龙天子”即“皇帝万岁”的牌位,专用于在彼处由钦差大臣宣谕“圣旨”。
殿堂即“龙亭”前面的台阶分三层共72级,故意建造得相当陡峭,那夸张的造型给人强烈的视觉刺激,从而引发出心理反应。
④近代社会建筑中的阶梯仍可起到主导人的心理意识的作用。
由吕彦直设计的完成于1929年的南京中山陵,由陵下到陵寝主体,落差为73米,设置了八个过渡性平台,一共有392级台阶(当时中国人口为三亿九千二百万)。
当谒陵者在头几个平台的阔台阶上往上行走时,所望见的只是天宇,要随着一步步地攀登,那顶部的蓝瓦祭堂才会慢慢地浮现眼前。
这就是建筑师利用长距离、缓爬升的阶梯,来调整谒陵者的心理,使其能够“默默想音容”,将崇敬与缅怀的情绪达于浓酽。
⑤北京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有意将其基座与紫禁城内的三大殿取齐,但阶梯的设计,则采取了广阔通透的方式,尤其是东门阶梯的设计,很有大国气派,可以容许成百上千的人同时拾级而上,确有“让人民当家作主”的韵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宁区九年级语文学业水平调研卷(一)2018.04 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4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卷纸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仔细审题,认真答题,答案写在答卷纸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24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1)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2)▲,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3)▲ ,白露未晞。
(《诗经·秦风》)(4)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6)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7)▲ ,可以为师矣。
(《论语》)(8)苟全性命于乱世,▲ 。
(诸葛亮《出师表》)(9) 今年3月,“代表南京的汉字”五强揭晓,“宁”位居首位。
“宀”为“家”,“丁”为“成年男子”,意有“成年男子在家”才能安宁。
“家”也就寄托了人们不同的情思: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中“家”字流露出诗人浓重家愁,杜甫《春望》中“▲”中“家”字道出了诗人思家情切。
2.下列加点字读音两两相同....的一项是(▲ )(2分)A.田圃.——哺.育相形见绌.——触.目伤怀B.惩.罚——澄.澈心无旁骛.——兀.兀穷年xK b1.Co mC.纤.细——歼.灭忧心忡.忡——折衷.是非D.绯.红——窗扉.惟妙惟肖.——通宵.达旦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A.烦躁渲泄义愤填膺周道如砥B.愧怍缄默张惶失措不可明状C.羁绊取缔鳞次栉比迫不急待D.啜泣沉湎苦心孤诣恪尽职守4.下列括号内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今年南京将新增六大购物中心,分别位于江宁、城东、和宁南等地。
(句中“和”起连接作用,可将“和”前的顿号删除。
)B.世界末日之说,纯属无稽之谈,终究不攻自破,但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相信?(“为什么”虽为疑问词但整句不是疑问句,应将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C.最近,《咬文嚼字》编辑部分析了造成2018年中国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此句语序不当,将“中国”和“十大”调换顺序句子就通顺了。
)D.李安接过了大众文化的褒奖,莫言受到了精英文化的认可,他们的盛气凌人让国人骄傲。
(“盛气凌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该成语使用不当。
)班级开展“微说热素材”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语言:新词奇葩】此“奇葩”非彼“奇葩”。
5.下面是泊志同学在搜集新词时与语文老师的一段对话,请根据情境在横线上补写恰当内容。
(2分)学生:老师,“奇葩”这个词指“珍贵的花”和“出众的作品”,可最近网络新闻中我发现有“奇葩建筑”、“奇葩车祸”、“奇葩楼市”之说,我不太明白它的意思。
老师:“奇葩”是最近网络流行语,这里的“奇葩”指奇特的人、事、物,“奇葩建筑”就是指很奇怪的建筑。
这是词语在发展过程中,增加了新的意义和用法。
学生:▲老师:不谢!你的观点有道理,但我觉得最好还是用包容的态度来看待网络流行词。
【文化:江南style】此“江南”非彼“江南”。
6.下面是静远同学的演讲稿,请你根据画线句的特点,将文稿补充完整。
(2分)歌曲《江南style》描述的是韩国江南区极尽奢靡的生活,用高效的方式进行调侃,一时间风靡全球,这是一个恶搞文化的“病毒式传播”,虽在中国风行但人们很快对它产生了厌倦,还是让我们走进中国美丽的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你看:江南的山,▲最▲;江南的水,碧水潺潺最清澈;江南的风,微风徐徐最和煦;江南的雨,细雨霏霏最朦胧。
【美德:光盘行动】此“光盘”非彼“光盘”。
7.下面是博约同学制作的展板内容,请按要求答题。
(4分)2018年,一个热词口耳相传:光盘。
这不是电影碟片,而是吃得光光的盘子。
我搜集了两则材料。
材料一:2018年1月16日,徐侠客(国土资源报副社长)在腾讯微博发出“光盘行动”的倡议,号召网友珍惜粮食,加入行动。
微博一经发布得到蔡奇、王郁松等名人和人民日报、国土资源报等媒体的广泛响应,1月22日《新闻联播》报道了该活动的倡议,随后很多餐饮行业也推出多项反浪费措施,鼓励把没有吃完的剩菜打包带走。
“光盘行动”体现了人们对劳动成果的珍惜,也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材料二:X|k | B| 1 . c |O |m珍惜粮食(1)请为“材料一”拟个标题。
(2分)▲(2)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漫画内容。
(2分)▲二(42分)(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12题。
(14分)【古诗阅读】8.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
(3分)山中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诗中一个“▲”字生动地写出了山林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
(1分)(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古文阅读】读书之法朱熹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①,则亦虚心静虑,勿遽②取舍于其.间。
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③,以.验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
复.以众说互相诘难,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则似是而.非者,亦将夺于公论④而无以立矣。
大率⑤徐行却立⑥,处静观动,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⑦;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
(选自朱熹《童蒙须知》)[注释]①纷错:纷繁错杂。
②遽(jù):仓促。
③之所之:到所要去的地方,即顺着文章的思路去想。
④夺于公论:被公认的见解所更改。
⑤大率:大多。
⑥却立:后退站立,形容小心谨慎。
⑦节目:木头节子,即关键之处。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然.后可以有得尔▲(2)则其尤.无义理者▲(3)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4)复.以众说互相诘难▲10.下列加点的虚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勿遽取舍于其.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十则》)B.以.验其通塞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C.而求其理之.所安何陋之.有(《陋室铭》)D.则似是而.非者长跪而.谢之(《唐雎不辱使命》)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
翻译:▲12.选文先提出▲的观点,接着分析了如何读书,最后运用两个比喻分别论证了▲和▲的读书方法。
(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题。
(11分)宣纸于心①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泾县。
关于宣纸的起源,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
东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发明造纸技术的蔡伦离世后,他的弟子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业,很想造出一种世上最好的纸,为师傅画像修谱,以表怀念之情,但年复一年难以如愿。
一天,孔丹遇见一棵老的青檀树倒在溪边,由于终年日晒水洗,树皮已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洁净的纤维,孔丹取之造纸,经过反复试验,终于造出一种质地绝妙的纸来,这便是后来有名的宣纸。
宣纸中有一种名叫“四尺丹”的名贵品种,一直流传至今,就是为了纪念孔丹。
②“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
”宣纸具有洁白稠密、韧而能润、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性,并有独特的渗透性能,利于笔挥墨运,一笔落成,深浅浓淡,墨韵清晰,正是宣纸的这些性质而使中国书画艺术具有了一种独特性。
③宣纸具有很强的弹性和韧性。
将生宣揉成一团之后还可以展平,经过熨烫,依旧可以恢复平展如初的原貌。
所以即使是作品皱痕起伏,经过装裱之后,也会平展如新。
如书法工艺中的拓片,当薄薄的宣纸贴在凸凹不平的碑文、器皿的表面时,任凭反复敲打,宣纸依然能够保持伸缩自如,裂而不断的完美状态。
④到商店里购买宣纸时,当水滴在宣纸上,落在纸面上的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的就是生宣,而水滴落在纸面上没有立即扩散或不再扩散开的就是熟宣,这是检验生宣与熟宣的简单方法。
我们把生宣显现的这种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开来的现象称做湿染性特性,生宣具有较强的湿染性,使得书写时困难加大。
因此,书法实践作为一种提高人生修养的实践行为,需要漫长的修为才能达到期待的目标。
这种湿染性现象,它可以锻炼书写者内在的涵养和自我内聚力,同时,也是检验书写者耐心和品格的途径所在。
⑤生宣除具备湿染性之特性之外,还具备较强的吸墨性能。
生宣具有的湿染性由水的特性引发,用淡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现象比较明显,用浓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程度相对减弱。
宣纸的吸墨性与其内在的构造以及所用墨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种极其细小的“墨颗粒”与宣纸内部纤维“管道结构”完美融合后留下了墨流走了水。
X k B 1 . c o m⑥待墨迹晾干后,把晾干字迹后的生宣纸泡在清水里,即使泡上半天,着墨的生宣纸也不会发生跑墨现象,即墨汁不会因为水的浸泡而发生墨汁化开的问题,这种现象就是宣纸具有胶着性能的表现所在。
生宣纸具有的胶着性与前面说到的吸墨性有内在关系,这种胶着性还是因为生宣纸具有较强的吸墨性,即使你用干燥的写过字的生宣纸擦湿手,手上通常也不会沾染墨迹。
⑦宣纸在生产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剔除了性质不稳定的木质素、蛋白质等元素,保留下来的几乎全是相对稳定的纤维,这种持久性不招惹虫蛀,它是自古以来可以保存时间最长的纸质载体。
⑧宣纸可谓“水走墨留”、“寿纸千年”,至今人们依旧用宣纸作为书写和书画创作的专用纸。
(选自《市场周刊》2018年第2期,有删改)13.文章分写部分先后从宣纸的▲—→湿染性—→▲—→胶着性—→持久性五个特性做了说明。
(2分)14.第③节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xK b1.Co m▲15.第⑥节画曲线句子中“通常”一词为什么不能删除?(2分)▲16.⑤⑥节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2分)▲17.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开头引用孔丹的传说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也引出了“宣纸”这一说明内容。
B.判断生宣与熟宣最简单方法是用水来检验,当水滴宣纸后逐渐向四周扩散即为生宣。
C.宣纸的湿染性可检验书写者耐心和品格是因为这种特性使书写者在书写时困难加大。
D.“水走墨留”的唯一原因是宣纸具有湿染性,“寿纸千年”的根本原因是不招惹虫蛀。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
(17分)屋檐下游走的光阴梁惠娣①“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闲读宋词,陶醉于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的美好乡村生活里,更勾起了我对屋檐的美好记忆。
②屋檐,是属于故乡、属于童年的。
③小时候,在故乡的小山村里,住的是泥墙瓦屋顶的老屋,老屋有大大的屋檐,像伞一般守护着我度过快乐的童年。
④每年的春讯是屋檐下的燕子告诉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