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跨国婚姻研究
中俄跨国婚姻面面观

中俄跨国婚姻面面观作者:李珂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35期李珂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研一甘肃兰州 730000摘要:中国和俄罗斯历来是友好邻邦,随着两国政治、经贸,以及民间交往的不断加深,特别是互办“国家年”等一系列活动大大推动了两国民众的相互了解,为两国传统友好关系和各领域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来,中俄跨国婚姻越来越多。
据了解,中俄跨国婚姻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6--01中国和俄罗斯历来是友好邻邦,随着两国政治、经贸,以及民间交往的不断加深,特别是互办“国家年”等一系列活动大大推动了两国民众的相互了解,为两国传统友好关系和各领域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来,中俄跨国婚姻越来越多。
据了解,中俄跨国婚姻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以前,有相当数量的中国人去俄国当矿工,“十月革命”之后又有很大一部分俄罗斯人由于某些原因进入中国边境定居生活,导致这一时期中俄跨国婚姻急剧增多。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俄跨国婚姻虽受到了一定的法律约束和限制,但仍呈上升趋势。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俄罗斯的男女比例是1000:1147,也就是每100位女性就有13位找不到本国老公,需要通过跨国婚姻寻找配偶;目前中国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男子比女子多出5000万,每100位男性就有7位找不到本国老婆,也需要通过跨国婚姻寻找配偶。
而俄罗斯有关方面的一项调查显示,俄罗斯美女外嫁的首选对象之一竟是——中国男人。
其次,与俄罗斯男士相比,中国男士有很多优势。
中国男性不酗酒,勤奋、有能力养家,大多数对家庭比较负责任;比较而言,中国离婚率在世界上不算高,中国男人对感情和婚姻的态度也让俄罗斯美女动心。
由于笔者身边有不少中俄跨国婚姻家庭,因此决定通过实地考察对此加以探究,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感受与心情。
43岁的伊万诺夫和36岁的中国妻子李丽结婚11年,在兰州已经生活了8年多。
跨国婚姻:俄罗斯美女为何下嫁中国男?!(组图)

跨国婚姻:俄罗斯美女为何下嫁中国男?!(组图)跨国婚姻:俄罗斯美女为何下嫁中国男?!(组图)江山美人从来都是男人的向往,不过对于俄罗斯男人来说却有点不幸,因为,美丽的俄罗斯女人们纷纷地都想嫁给老外。
另外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则是,顾家而诚实的中国男人越来越受到俄罗斯美女们的青睐,有人还总结出了相比较俄罗斯老公中国老公的六大优势。
跨国婚姻,尤其是俄罗斯妇女远嫁国外早已成为一股汹涌的潮流。
这一现象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后期,婚姻移民潮愈演愈烈,主力军是年轻的俄罗斯女性:30岁以下的妇女占60%,平均年龄为28岁。
而其他国家的男人也非常愿意娶俄罗斯姑娘为妻,理由是她们文化水平高、年轻漂亮、吃苦耐劳。
20世纪末,俄女性外嫁移民逐渐制度化,不少俄罗斯人靠经营国际婚介机构发了大财,这些婚介机构主要面向女性。
俄女性为什么不愿意嫁给本国男人呢?俄罗斯女孩说:“和许多俄罗斯女性一样,我也曾渴望在自己的国家找到一位终身伴侣。
但遗憾的是,在俄罗斯,男人对女人总是那么傲慢、自私,损害我们的尊严。
许多嫁给外国人的俄妇女是为了寻求一个美好的未来,希望重新成为女人,相夫教子,而不是找一个靠老婆生活的男人。
在俄罗斯,一个不酗酒的男人就已经是‘天使’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俄罗斯男人都这样。
”不少专家分析认为,跨国婚姻,尤其是俄女性的外嫁,会造成俄民族遗传基因的流失,丝毫不亚于科技人才的流失。
大批年轻俄罗斯女性的外嫁,对正经历着卫国战争以来最严重人口危机的俄罗斯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据分析,这一进程会给俄罗斯社会带来很多不良后果,比如,由于女性过多流失,会造成俄男女比例严重失衡、俄罗斯民族基因储备流失、俄罗斯种族生命力会减弱。
俄罗斯这几年流行一首单曲《嫁人就嫁普京这样的人》。
都嫁给普京是不现实的,普京那样的人在俄罗斯可能也不多。
那么,俄罗斯美女到底喜欢什么样的男人呢?令中国人惊讶又振奋的答案之一是:顾家而诚实的中国男人。
优势一:中国丈夫最“顾家”。
中俄跨国婚姻风险防范研究

2018.No4028摘 要:婚姻习俗和跨国婚姻风险的研究不仅是人本全球化研究的核心问题,更是婚姻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当前诸多国家男女性别比例失衡严重的形势下,跨国婚姻不失为一种解决方案,而且,随着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的全面推进和全球化步伐的快速发展,人口国际流动现象将进一步加强,跨化国婚姻数量的增加也将成为难以避免的现象。
跨国婚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间男女性别比例失调问题,但是,基于各国文化的独特性和已有跨国婚姻出现的各类问题,跨国婚姻问题一直备受学者们高度关注。
本文拟通过文献及综合研究方法从风险防范的角度探讨中俄跨国婚姻关系缔结、跨国婚姻关系维持、跨国婚姻关系解除中的相关事宜,兼顾中俄婚姻法及婚姻习俗对比研究,分析研究中俄跨国婚姻的风险预判问题,为意欲涉入跨国婚姻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跨国婚姻;婚姻习俗;风险防范一、研究背景有关婚姻习俗的传统研究大致是沿着人生礼仪、亲属关系和婚姻形态的路径开展的,跨国婚姻的相关研究也不例外。
国内有关跨国婚姻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边境跨国婚姻,并重点涉及了该类婚姻出现的原因、影响及现状,子女的社会化问题,新娘的身份认同,并提出了相关建议等。
事实上,跨国婚姻不仅限于边境跨国婚姻,涉婚习俗也不仅限于人生礼仪、亲属关系等内容,现有的跨国婚姻的研究一般限于婚后问题的解决建议,极少涉及婚前风险问题探讨。
基于历史及时代发展等因素,同时也基于中国人口男多女少和俄罗斯女多男少的现状,中国和俄罗斯男女通婚现象出现了逐年上升的趋势,但由于不同文化的独特性、涉婚习俗的差异性及相关法律政策的复杂性都为此类跨国婚姻增添了不确定因素。
因此,对跨国婚姻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并探讨其风险规避问题显得非常必要。
二、学术理据国外有关婚姻的经济学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来一些学者将博弈论引入婚姻经济学研究并进一步发展为非合作博弈模型(Agarwal,1997;Kabeer,2004)并用该模型解释相关婚姻现象。
中俄通婚是否可行,为什么现在俄罗斯政府支持与中国通婚?

中俄通婚是否可行,为什么现在俄罗斯政府支持与中国通婚?我国有大批光棍,很多人跑去非洲找媳妇,难道俄罗斯女孩不香吗?可笑的是,网上经常有无脑言论,嫌弃俄罗斯女孩的各种弊端,比如身上有体味、中年发福、语言不通等等。
事实上,按照国人的审美眼光来看,肤白长腿的俄罗斯女孩是更有吸引力,何况她们还不需要彩礼。
中国光棍多、俄罗斯剩女多,俄罗斯政府支持中俄通婚,调和两国的阴阳比例属于一件好事。
那么,俄罗斯政府更深层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是人口形势是太过于严峻,俄罗斯的人口基数与庞大的国土面积不想称,同时冷战结束后的较长时间内人口呈现负增长,这一切对俄罗斯的人口安全构成巨大挑战。
政府层面支持中俄通婚,有人欢迎有人骂,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就像我们的女孩子嫁给老外,总有人会酸溜溜的表达不满,俄罗斯人也是一样。
曾经看到条友发的视频,她是嫁到中国的俄罗斯女孩,混血孩子都生了俩,还是经常会在网上遭到俄罗斯同胞的质疑。
中俄通婚可追溯到沙皇俄国,大多是中国男人娶俄罗斯女孩,中国男人的勤劳持家、不酗酒、疼爱老婆是受青睐的优点。
受传统文化影响,中国女孩嫁给俄罗斯男人的情况较少,而俄罗斯男人也不会缺老婆。
一个早期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992年到2006年的15年间,共有1.7万名中国居民移居到俄罗斯永久居住。
当中,绝大多数是中国男人,不少人就是因中俄通婚过去的。
可想而知,这些年来两国的关系友好,移居到俄罗斯的中国男人只会更多。
这也不奇怪,既然有俄罗斯女孩嫁到中国,也就会有中国丈夫入赘到俄罗斯。
无论是哪一种,在家庭文化、宗教信仰上,俄罗斯妻子都会占据明显优势,中国丈夫选择皈依东正教的不少。
大体上来看,中俄通婚受到俄罗斯政府的支持还是利大于弊,不仅有助于解决光棍、剩女的婚姻问题,而且有助于增强两国的睦邻友善关系。
特别是对俄罗斯来说,人口安全的严峻压力下,对外婚姻也不失为一种促进人口正增长的选择。
编辑于 2021-11-16。
中俄跨国婚姻报告2023

中俄跨国婚姻报告2023引言中俄跨国婚姻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增多,成为两国之间典型的人际交往形式之一。
本报告旨在探讨中俄跨国婚姻的特点、原因、影响因素以及未来趋势,以期更好地了解这一现象对中俄两国及其民众带来的影响,为促进两国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参考。
一、中俄跨国婚姻的特点中俄跨国婚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背景的差异:中俄两国的文化差异为跨国婚姻带来了挑战。
中俄婚姻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语言障碍,双方在语言上的沟通可能会受到限制。
此外,中俄两国的饮食习惯、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也可能存在差异,需要双方在婚姻中进行适应和妥协。
2.社会经济背景的差异:中俄跨国婚姻中,一方往往是来自农村地区,另一方则来自城市。
这种不同背景可能导致婚姻中的经济矛盾和社会适应问题。
同时,婚姻中的经济因素也是考虑跨国婚姻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一方可能有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的动机。
3.简单快捷的结婚程序:中俄跨国婚姻的结婚程序相对简单快捷。
在中国,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明文件,如护照、身份证等,以及一些其他的手续。
在俄罗斯,结婚所需的文件也相对简单,主要包括护照和移民卡等。
二、中俄跨国婚姻的原因中俄跨国婚姻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因素:中国和俄罗斯都是大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来自中国农村地区的人可能寻求更好的经济机会和生活条件,而俄罗斯可能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此外,俄罗斯的自然资源丰富,也吸引了一些中国投资者。
2.文化因素:中俄两国文化的不同也是一些人选择跨国婚姻的原因之一。
一方面,中俄两国的文化有着相互吸引的特点,相互之间的差异也给予了人们更多的探索和发现的机会。
另一方面,中俄两国的文化差异也可能使人们对对方的文化产生兴趣,并选择与其结婚。
3.个人因素:个人的经历和经历也可能影响他们选择跨国婚姻。
有些人可能曾经生活、学习或工作在对方国家,通过这些经历与对方国家的人们结识,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此外,在网络时代,跨国交流更加方便,使得中俄之间的人际交往更加频繁。
中国小伙与俄罗斯姑娘的传奇婚恋

中国小伙与俄罗斯姑娘的传奇婚恋
于佰春
【期刊名称】《世纪行》
【年(卷),期】2002(000)011
【摘要】黑海之滨的跨国婚姻2000年春天,濒临黑海之滨的俄罗斯克拉斯拉雅克市,来了一位中国小伙子——孙猛。
26岁的孙猛是牡丹江市人。
1995年他留学海参崴,专修俄语。
参与中俄边贸,从事翻译工作。
黑海之滨的小城克拉斯拉雅克靠近车臣,而且,这里从未有中国人来过。
孙猛会说俄语,举止文明,落落大方,是个潇洒英俊的中国小伙子,这更引起了当地居民的好奇和关注。
【总页数】3页(P21-23)
【作者】于佰春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69.1
【相关文献】
1.在文莱书写“传奇”的中国小伙 [J], 张阳光
2.TD-SCDMA:中国版灰姑娘传奇 [J], 燕玲
3.约旦小伙与中国姑娘的舌尖情缘 [J], 李蕊娟
4.在文莱书写“传奇”的中国小伙 [J], 张阳光
5.我帮澳洲小伙追到了中国姑娘——妈妈党留学手记 [J], 蔡韦;Getty;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俄传统婚姻法文化比较研究

中俄传统婚姻法文化比较研究李 琳要〕婚姻观念与婚姻制度植根于不同的文化传统, 受到本国民族精神、 风俗习惯、 宗教渗透和法律传 “婚姻门” 统的影响, 具有各自丰富的内涵和特征。
中华法系的 数千年来一以贯之, 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婚姻观念 〔摘 拜占庭教会法以及世俗法典的多重影响, 具有鲜明的宗教性 和伦理特征。
俄罗斯传统婚姻法受到民族习惯法、 条件以及婚姻的解除和离婚三个方面, 历史地考察中俄婚姻法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更 和民族性。
从结婚的程序、 为生动地展现两国文化特征和文化差异。
〔关键词〕中俄文化; 婚姻观念; 婚姻法 〔作者简介〕李琳, 1974 年生, 法学博士, 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陕西 西安 710062) 。
〔中图分类号〕D9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6198( 2012) 04 - 0095 - 06一、 中俄传统婚姻观念比较 中国古代男女婚嫁以“人承天地施阴阳, 故设 〔1 为首要目标。
重人伦, 广继嗣也 ” 〕 嫁娶之礼者, 。
“ 《礼记·礼运》 : “饮食男女, 曰 人之大欲存焉 ” 人 伦之始, 莫若夫妇也。
…… 婚姻之礼正, 然后品物 ” 古人认为婚姻之事是自然造化, 遂而大命全。
〔2〕 。
《礼记 · 昏义 》 : 人伦之本源, 社会组织之基础 云 “昏礼者, 将合二姓之好, 上以事宗庙, 而下以继后 ” 世也。
传统中国人认为, 婚姻是人类自身繁继的 需要, 上以事宗庙, 下以继后世。
因此, 中国古代婚 , 。
姻制度一贯严谨入微 庄严而庄重 俄罗斯人对待婚姻的态度, 与传统中国颇为相 似, 们 用 不 同 的 动 词 表 示 结 婚, 方“выйти 他 女 ( замуж” 嫁 ) 入 男 家, 男 方 则“взять замуж ” 而 ( 娶 ) 妻, 女 方 结 婚 迈 入 男 家 之 门 , 以 说 当 可 “жениться” 成婚) , ( 、 这与英语中“他娶她” “她嫁 ,“ 他” 或 法官允许他们结婚 ” 都用一个单词是截然 不同的。
俄罗斯在鼓励“中俄通婚”,为什么国内大多数男生难以接受

俄罗斯在鼓励中俄通婚,为什么国内大多数男生难以接受
1.两国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
我国国内南北方地区存在着不同饮食习惯,就比如南方有些省份的人们喜欢吃甜食,而像四川,重庆等地区则更加喜欢吃辣的,放眼东北地区则是以咸为主,出现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生活的气候以及环境的特殊性。
而生活在俄罗斯地区的人们居住的地方大多都是高纬度,有着气候高寒的特点,为了抵御寒冷,他们使用的食物大多也都是以高热量、高糖分为主,比如各种肉类,面包乳酪等等。
2.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显著
北方部分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的人们有的民风彪悍的标签,可要是有俄罗斯的人们相比起来东北地区的民风彪悍还是逊色不少的,要知道俄罗斯在世界上可是有着“战斗民族”之称的。
俄罗斯人民可当真是不服就干等性格特点,他们看不惯的事情绝对不会闭口不言,哪怕是面对生命危险也可能临危不乱,这种将生死看淡的心态确实是国人难以比拟的。
反观国内的男性,他们更喜欢温柔可人的,性格腼腆内向的,这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男性普遍的对另一半的性格要求,很显然,俄罗斯女子的性格特点并不符合国内男性的要求。
3.特殊的政策要求
除了一些难以改变的文化和习俗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些政策制度也是国内男性不太能接受的,那就是如果中俄通婚的话,国内的男子必须要到俄罗斯居住,与此同时,当国政府还不允许俄罗斯的女子因为通婚通过官方渠道进入中国,即便是可以的话,办理的流程也很繁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俄跨国婚姻研究
近年来,跨国婚姻数量呈增长趋势,尤其在边境地区,地理因素的优势、旅游业的发展、学术交流的促进及毗邻两国的友好交往关系使两国居民来往密切。
中俄跨国婚姻虽非当代主流婚姻,但其婚姻稳定性不断增强且发展速度不断上升,这不仅加深两国之间的友好交往,
更能使两国文化得到进一步交流。
本文主要对当前中俄通婚家庭进行详尽且细致的调查分析。
以内蒙古满洲里市为主要调查地点,利用文献分析和田野调查研究方法,总结当前满洲里市中俄通婚家庭的现状,并进一步分析产生中俄跨国婚姻的促动因素、当前婚姻家庭中出现的矛盾与冲突。
并针对由“跨国婚姻”引发的问题提出反思和建议,拟为今后中俄跨国婚姻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六个部分。
一、绪论中,笔者主要论述该论文的写作背景及研究概述,
主要包括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本文创新之处。
二、介绍满洲里市边境地区的概况,追溯中俄通婚的历史及其发展现状等,为下文分析中俄通婚提供材料依据。
三、着重讲述中俄通婚缔结的四种主要形式,分别为自由婚姻、介绍婚姻、身份婚姻和事实婚姻。
分析中国与俄罗斯涉外婚姻的缔结流程、跨国婚姻中夫妻的定居模式等。
四、笔者将影响中俄通婚的相关因素与调研实际相结合,利用问卷的统计方法和案例对中俄青年交往进行细致分析,并
总结其特点与通婚缘由。
笔者将影响跨国婚姻的因素统分为宏观和微观因素,宏观因素主要包含全球化大背景下跨文化交流和旅游业的发展;微观因素包含语言因素、崇外情结、经济条件和海外经历等。
五、
研究两个不同国别的青年组成的家庭中出现的矛盾与冲突,结合案例分析冲突的形成与过程,以及当事人在该过程中如何适应并融入该跨国婚姻生活。
六、结语,对全文进行全面概括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