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越跨国婚姻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中介婚姻下中国越南新娘逃婚问题

中介婚姻下中国越南新娘逃婚问题

中介婚姻下中国越南新娘逃婚问题对于中国越南新娘逃婚问题,这是一个既敏感又复杂的问题。

中介婚姻是指通过中介机构介绍的跨国婚姻,而越南作为邻国,与中国之间的跨国婚姻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

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在中介婚姻下,中国越南新娘逃婚的问题时有发生,给双方带来了诸多困扰。

本文将就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途径。

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国越南新娘逃婚的原因。

其一,是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沟通困难。

中国和越南虽然地理相邻,但文化习俗却有很大的不同。

在这种背景下,跨国婚姻双方常常由于语言、信仰、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矛盾,从而导致新娘不愿意继续婚姻。

其二,是由于经济因素的考量。

一些新娘为了躲避家庭的经济困难,或者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选择了跨国婚姻,但入婚后发现并没有得到预期的生活,便产生了逃婚的念头。

其三,由于中介机构的信息不对称和不专业,导致婚姻双方在结婚前对对方的真实情况了解不足,结果造成了婚姻破裂,新娘逃婚的情况屡见不鲜。

针对中国越南新娘逃婚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

首先是提高中介机构的公信力和专业性。

中介机构在介绍跨国婚姻时应该提供真实、全面的信息,包括婚姻双方的个人资料、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等,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双方在结婚前对对方了解不足。

需要加强文化教育和沟通技巧的培训。

为即将赴中国的越南新娘提供一些关于中国文化、生活习惯、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帮助她们更好地融入中国的生活,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矛盾。

建立跨国婚姻咨询和调解机构,为出现矛盾的婚姻提供专业的咨询和帮助,帮助双方达成和解,避免出现逃婚等问题。

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保护跨国婚姻双方的权益。

特别是对于那些因为中介婚姻而产生问题的,应该有相应的补救措施和法律保护。

也需要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规范他们的行为,防止他们为了牟利而在婚姻介绍中造成不良后果。

对于中国越南新娘逃婚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责任全部推给新娘或者中介机构。

关于越南新娘问题的再研究

关于越南新娘问题的再研究

关于越南新娘问题的再研究近年来,越南新娘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许多中国农村地区的单身男性选择娶越南新娘来解决婚姻压力,而越南的女性也借此机会来改善生活。

越南新娘问题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道德困惑。

本文将就越南新娘问题进行再研究,探讨其中的关键问题与议题。

越南新娘问题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对于中国农村地区缺乏婚姻市场的问题,越南地区的经济相对滞后,女性的婚姻选择面也受到了限制。

双方的需求成为了促成越南新娘现象的主要原因。

在这一过程中,很多问题也随之而来。

有些已婚男性或者失业男性,他们成为了越南新娘的购买者,而这些男性的婚姻观念和生活方式是否适合婚姻,值得深思。

越南新娘问题还牵涉到了跨国婚姻的法律与社会保障问题。

越南新娘来到中国后,很多人面临了适应新环境的困难,而且她们在法律和社会保障方面也存在着种种障碍。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越南新娘的生活质量,也使得她们的家庭和子女们也面临了困扰。

跨国婚姻的法律与社会保障问题成为了值得关注的一大议题。

越南新娘问题还引发了一系列的文化交融问题。

中国和越南有着不同的文化和风俗,当越南新娘嫁到中国后,她们需要适应新鲜的生活和风俗。

双方文化的不同也可能引发矛盾和冲突。

在这个过程中,婆媳关系、家庭责任和子女教育也面临了一系列挑战。

如何实现文化交融、尊重各自的文化差异,成为了现代社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越南新娘问题也触及到了性别平等和人权的问题。

在越南,女性的地位相对较低,她们在家庭和社会中面临很多限制,这一点与中国农村地区的情况有些相似。

当这些越南女性来到中国后,她们是否能够获得平等的对待,以及在家庭和社会中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都是需要社会共同思考的议题。

越南新娘问题涉及了多个方面的问题与议题。

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除了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外,也需要加强国际社会的合作与交流。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这一问题的全面解决。

也需要增加对越南新娘的关注与研究,促进婚姻市场的平等与健康发展。

中介婚姻下中国越南新娘逃婚问题

中介婚姻下中国越南新娘逃婚问题

中介婚姻下中国越南新娘逃婚问题随着中国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之间的交流和经济合作的不断增加,中介婚姻也逐渐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现象。

中介婚姻是指通过中介商或婚介所等渠道,来安排跨国婚姻的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男性通过中介机构与越南女性相识,并达成婚姻协议。

这种婚姻模式虽然有助于个别人的婚姻福祉,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逃婚问题就是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

中介婚姻下中国越南新娘逃婚问题的存在源于多方面的原因。

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双方婚姻的基础薄弱。

由于多数情况下,双方在结婚前并没有太多的相处时间和了解,婚姻往往建立在表面的互相满足和物质交换的基础上。

这使得很多新娘只能通过逃婚来表达自己对不幸婚姻的不满和对未来生活的担忧。

中介婚姻下中国越南新娘逃婚问题的另一个原因是文化差异。

中国和越南两国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有着较大的差异。

这些差异包括语言沟通、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等。

由于缺乏对方文化的了解,夫妻之间往往存在着无法逾越的障碍,这也增加了婚姻破裂的风险。

中介婚姻下中国越南新娘逃婚问题的第三个原因是双方婚姻权力的不平衡。

由于中国男性在经济和社会地位上的优势,很多越南女性在婚姻中处于弱势地位。

一些中国丈夫甚至对越南新娘进行虐待和剥削,使得新娘不得不选择逃婚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为了解决中介婚姻下中国越南新娘逃婚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要加强对中介婚姻的监管和管理。

政府应该设立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和规范婚姻介绍所和婚姻中介商的运作。

对于涉及虐待和剥削新娘的中介机构和中国丈夫,应该严惩不贷,以震慑其他潜在的违法行为。

要加强对越南新娘的权益保护。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来保护婚姻中的弱势一方的权益。

可以加强国际合作,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共同合作,共同防范和解决跨国婚姻中的问题。

对于中国男性来说,应该提高他们的婚姻责任和意识,尊重和包容妻子的文化差异,以建立稳定和幸福的婚姻关系。

中介婚姻下中国越南新娘逃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各界以及个人共同努力来解决。

中越边境广西龙邦镇护龙村跨国婚姻问题研究及对策

中越边境广西龙邦镇护龙村跨国婚姻问题研究及对策

三一文库()〔中越边境广西龙邦镇护龙村跨国婚姻问题研究及对策〕严晴晴邓怡覃雨田【摘要】中国与越南相毗邻,两国边境线全长2449公里,其中广西段1050公里,在这条漫长的边境线上,有无数条山间小路连接中越两国,交通较为便利,两国边民往来频繁,这种天然的地理优势无疑是中越边境跨国婚姻形成的重要因素。

21世纪以来,对中越边境跨国婚姻的研究越来越为学界所关注,这不仅是在法律层面的研究,也包括是对民族文化深层次方面的探析,本文将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和解析问题。

【关键词】中越边境;民族文化;跨国婚姻一、问题的提出我國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市场经济之后,农民不再为土地所束缚,他们有机会外出到沿海地区或发达城镇从事非农行业。

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我国农村出现大规模的人口流出。

在此境况下,地方传统婚姻模式伴随人口流动而瓦解,全国婚姻市场逐渐形成。

处于全国婚姻市场低端的边境地区男性就遭受严重的婚姻挤压,自然出现了大量难以完婚的男性,俗称为“光棍”。

为了规避自己沦为光棍,处于婚姻弱势地位的一些男性就会采取各种手段来解决婚姻问题,其中近几年最为流行的手段就是娶邻国女性为妻。

二、中越边境护龙村跨国婚姻的现状(一)关于边境跨国婚姻的立法现状当前,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用以规范跨国婚姻,尤其是专门制定了针对中国与毗邻国边民婚姻的法律法规。

《中国与毗邻国边民婚姻登记管理试行办法》(1995年2月17日民政部发布)首次出台了针对边境边民婚姻登记的规定。

《中国边民与毗邻国边民婚姻登记办法》于20XX年8月8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令第45号公布。

该《办法》共18条,自20XX年10月1日起施行。

1995年颁布的《中(民政部令第1号)国与毗邻国边民婚姻登记管理试行办法》予以废止。

《中国边民与毗邻国边民婚姻登记办法》(以下简称登记办法)第4条,第5条等规定对《中国与毗邻国边民婚姻登记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中越边境跨国非法婚姻移民问题研究——以龙州县7个村为例

中越边境跨国非法婚姻移民问题研究——以龙州县7个村为例

中越边境跨国非法婚姻移民问题研究——以龙州县7个村为例中越边境跨国非法婚姻移民问题研究——以龙州县7个村为例近年来,中越边境地区非法婚姻移民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这样的边境县城。

本文将以龙州县的7个村为研究对象,探讨中越边境地区非法婚姻移民问题的形成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

一、形成原因1.经济动因:中国和越南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边境地区的经济相对较为落后,导致一些越南女性希望通过嫁给中国丈夫改善其生活状况。

2.社会因素:一些中国男性由于自身条件有限、婚恋观念不合理等原因,难以在中国找到合适的伴侣,通过跨国非法婚姻来满足自己的婚姻需求。

3.人口流动:中越边境地区的人口交流频繁,边境线上的接壤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成为非法婚姻移民的便捷通道。

二、影响1.法律风险:非法婚姻移民存在法律风险,一旦被查觉可能面临婚姻无效、居留权取消、罚款甚至遣返等后果。

2.婚姻稳定性:受到文化差异、语言障碍等因素影响,许多中越非法婚姻存在婚姻稳定性低、易引发家庭矛盾的隐患。

3.社会融合问题:非法婚姻移民带来了文化交融问题,包括教育方式、宗教信仰、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因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融合问题。

三、应对措施1.加强边境管理:加大对非法婚姻移民的打击力度,加强边境线的巡逻和管理,减少跨境婚姻的产生,维护边境地区的社会稳定。

2.加强法制教育:加大对边境地区居民的法制宣传力度,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

3.加强婚姻咨询与服务:为存在非法婚姻移民问题的家庭提供婚姻咨询与服务,协助解决他们面临的婚姻和家庭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4.文化交流与融合:加强中越边境地区的文化交流和融合,通过教育、文化活动等方式促进中越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缓解文化差异带来的问题。

总结:中越边境跨国非法婚姻移民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方面,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共同努力解决。

只有通过加强边境管理、加强法制教育、提供婚姻服务和促进文化交流,才能有效地应对这一问题,保障边境地区的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综上所述,中越边境跨国非法婚姻移民问题给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带来了威胁。

中越边境跨国民族社会中的跨国婚姻问题分析

中越边境跨国民族社会中的跨国婚姻问题分析
J r a o i i a o o i a Nai 1 lCu f r oln l fOrg n lEC l g c l L t01 lu e a
中越 边境 跨 国 民族 社 会 中的 跨 国婚 姻 问题 分 析
张峰 峰
( 兰州大 学西北 少 数 民族 研究 中心 , 肃 兰州 甘 702 ) 3 0 0
民 族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6 4—6 1 2 1 ) 1— 0 0— 7 17 2 x( 0 2 0 0 8 0
随着近 代 以来 现 代 民族 国 家 的形 成 , 代 民 现 族 国家之 间的边 界逐 渐 划定 , 此 过程 中 , 国 民 在 跨 族 由此而 产 生 。 由于 我 国西 南 地 区 的云 南 、 西 广 两省 区世居 着 多个 民族 , 些 民族 与 山 水 相 连 的 这 越南 、 缅甸 、 老挝 诸 国境 内 的 多个 民族 之 间存 在 着
其 中涉及 的问题 不仅仅 是 法律 法规 层 面的滞后 性 , 多涉及 民族 文化 方 面的 深层 次 问题 。 文章 更 将在 总结前人 研 究成果 的基础 上 , 尝试采 用 更 多的视 角观 察 分析相 关 问题 。
关键词 : 中越 边境 ; 国民族社会 ; 国婚姻 跨 跨
中图分 类号 :9 C5
史调 查 资 料 丛 刊 , 中如 《 西 壮 族 社 会 历 史 调 其 广 查》 七 ) 民族 出版 社 ,09年 修 订 版 )《 南 少 ( ( 20 、云 数 民族社 会历 史 调 查 资 料 汇 编》【 ) 民 族 出版 四 (
社 ,0 9年修订 版 ) 20 中就 涉及诸 多对 中越边 民跨 国
保 障带 来诸 多 问题 , 可 能 导 致 犯 罪 问题 。范 宏 并 贵 先生在 《 同根 生 的 民族—— 壮 泰 各 族 渊源 与 文

论滇越边民跨境通婚的现状、影响及对策

论滇越边民跨境通婚的现状、影响及对策

论滇越边民跨境通婚的现状、影响及对策近年来,在全球化背景下,人口跨境流动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滇越边境地区也不例外,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务工的三非现象日益突出,其中以长期定居谋生为目的的跨境通婚最为普遍,这一现象在民族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视域引发广泛关注,学者们从族群关系、身份认同、法律、国家管理等方面探讨中越跨境婚姻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其中不乏颇有见地的论述。

然而,现有以中越跨境通婚为名的研究,绝大多数是以中越边境广西段为研究样本做调查和分析,以滇越边境地区为研究对象的只占极少数,虽然整个中越边境地区的跨境通婚存在某些共性,但是因地缘、民族、经济状况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性,对滇越边境地区跨境通婚的研究,既是对现有中越跨境通婚研究的丰富,也具有对比和反思的参照价值。

一、滇越边民跨境通婚的现状边民,指的是生活在沿边境地区的人群,他们的身份特征是居住在沿边境一侧的国民。

边民的概念界定对于滇越边民跨境通婚问题的研究具有基础性意义,边民之间的通婚不同于其他跨国婚姻,通婚双方在地缘、语言、民族、风俗习惯乃至经济状况上存在相似性和联系性,很多都有亲友关系,了解彼此的家庭,具有一定的感情基础,而且在婚后双方家庭会互相走亲访友,与近年媒体报道的有组织的越南新娘跨国通婚有着本质的不同,本文的探讨,仅厘定在边民通婚的范围内。

值得指出的是,现有的边民跨境通婚基本上是仅存在事实婚姻状态而未经婚姻登记的非法婚姻状态,所以本文是在现象描述而非法律界定的意义上使用跨境通婚一词。

(一)滇越边民跨境通婚的数量滇越边境线长1407千米,跨越红河、文山、普洱三个地市级行政区域。

根据红河州民政、边防部门调查统计的数据,截止2010年11月,入境与红河州边民通婚的越南籍人士共1075人,入境越南人几乎全部是妇女,婚后基本上都是在中国境内定居和谋生。

文山州的情形也差不多,截止2012年7月,未依法登记而滞留境内与我国边民通婚的越南妇女达3251人,文山七县一市均有分布,其中尤以边三县人数众多一一马关1368人,麻栗坡1243人,富宁421人。

关于越南新娘问题的再研究

关于越南新娘问题的再研究

关于越南新娘问题的再研究越南新娘问题是指越南女性以跨国婚姻形式进入中国,成为中国丈夫的现象。

近年来,这一现象在中国乡村地区越发普遍,而这一现象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越南新娘问题进行再研究,探寻其中的原因、影响以及解决之道。

越南新娘问题的形成会有哪些原因呢?我们可以从越南和中国两国的经济、社会背景出发进行分析。

在越南,由于农村地区的贫困和经济不发达,许多女性面临着缺乏就业机会和生活压力的困境。

相较于此,中国的农村地区对男性的娶妻需求很大,这就形成了越南女性嫁入中国的市场需求。

越南新娘问题的出现也与越南男性的流失有着密切关系。

由于越南的男性更愿意去城市或者国外寻找工作,导致当地的婚配市场存在了一定的男性短缺情况,这就进一步激发了越南女性远嫁的动力。

越南新娘问题所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对于越南新娘自身而言,她们面临着文化、语言、习俗的巨大障碍。

来到中国后,她们经常会遭受到歧视、排斥,甚至遭受暴力和虐待。

这样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她们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对于中国的家庭来说,越南新娘的加入也可能带来不稳定因素。

由于语言和文化的障碍,越南新娘难以融入中国的家庭,容易引发矛盾和冲突。

由于交往时间短暂、缺乏了解,婚姻关系的稳定性也大大降低,容易出现家庭破裂的情况。

那么,针对越南新娘问题,我们又该如何解决呢?越南和中国政府可以加强跨国婚姻的管理和监督力度。

通过建立婚姻信息登记机构和咨询服务中心,可以为越南新娘提供更多的法律、文化、语言的适应培训。

严格审核婚姻介绍所和中介机构的资质,规范其经营行为,杜绝虚假宣传和人身交易。

社会各界可以加强对越南新娘的关爱和支持力度。

为越南新娘提供更多的心理、经济方面的帮助,协助她们适应和融入中国的社会。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越南新娘的了解和尊重,减少歧视和暴力现象的发生。

越南和中国两国还可以加强合作,共同解决跨国婚姻问题。

通过加强两国法律和执法部门的合作,打击跨国婚姻中存在的非法行为和犯罪行为,保障越南新娘的权益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某乡涉越跨国婚姻现状分析
【背景】1979年,某某乡村小组出现了第一例跨国婚姻,2010年增加至9例,由于各种因素,某某乡境内中越跨境婚姻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跨国通婚人数越来越多,数量大幅度增加,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2010年至2014年更显突出……
【摘要】某某乡境内的跨国婚姻全部是非法婚姻,越南妇女非法入境、非法结婚、非法居留,她们没有中国国籍和户籍,生产生活得不到保障,人身安全、医疗、就业也不能得到保障。

同时,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诸多不良的影响,不利于嫁入中国的越南妇女的权益保障,不利于地方社会管理。

因此,有必要对中越跨国婚姻进行调查分析,探究解决方法和措施。

2014年8月-11月,某某乡就农村娶越南籍媳家庭情况进行调查,并发了《某某乡农村娶越南籍媳妇家庭情况统计表》,由各村三职干部和村民小组长进村调查并进行统计,所发统计表60份,收回50份。

一、调查基本情况统计
(一)16岁~45岁未婚男女情况。

某某乡16至45岁未婚男女共有1129人,其中男子有731人,女子有398人。

有35岁以上的未婚男青年人数465人,其中牛53人、青53人、卡51人、家78人、五51人、冲63人、盘52人、碑64人。

某某乡境内不存在35岁以上未婚女青年。

(二)存在大龄男青年的原因:一是文化程度低。

因某某乡大部分村寨地处偏远山区,学历低,家庭经济条件差,存在国内娶妻难的问题而成为大龄青年,个人问题得不到解决。

二是父母年纪大。

大龄青年的父母均已年迈,家里劳动力缺乏,家庭负担繁重,个人问题难以解决。

三是外出务工愿望不强烈。

受传统观念影响,多数大龄青年没有外出务工的愿望,只愿意在家养猪种地,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成为农村富余男青年,但是随着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农村女青年大都进城务工,男青年个人问题难以得到解决。

(三)通婚情况。

全乡共有50名越南女子(其中:青8人,牛9人,家2人,五4人,营14人,冲5人,碑6人,卡2人)与本乡男子通婚,均属于自愿结婚。

2010年以前,进入我乡的越南女子仅有9人,而近年来,与越南女子通婚的我乡农村男子数量大幅度增加,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四)通婚男女基本情况。

在某某乡农村男子与越南女子通婚情况调查过程中,一方面由于语言不通,另一方面越南女子顾虑多,不愿意透露过多信息,造成调查困难,越南女子基本信息难以收集。

调查统计显示:某某乡与越南女子通婚组成家庭的50名男子,中专文化的有1人,占2%,初中文化的有10人,占20%,小学文化的有35人,占70%,文盲的人4人,占8%;50名越南女子,初中文化的有7人,占调查人数的14%,小学文化的有19名,占调查人数的38%;文盲的有24人,占调查
人数的48%。

在这些家庭中,男女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特别是越南女子,她们掌握的越南语言文字在中国不适用,连交流也极困难,但她们大多为苗族,使用苗语,少部分为其他民族,交流较为困难,50名越南女子均无中国籍和户口。

(五)所生子女情况。

由于大部分通婚越南女子没有中国国籍,在现行户籍管理制度下造成子女落户困难,在全乡32个所生子女中,办了生育证未落户的有1人,占31.25%,没有办生育证也没有落户的有26人,81.25占%;已经落户的有5人,占15.63%;在32个子女中20岁以上的有2人,已在家务农,占6.25%,到入学年龄且在校上学的有4人,占12.5%,不到入学年龄的为多数,有26人,占81.25%,且多为0-3周岁的儿童。

二、涉越婚姻家庭面临困难
(一)越南女子落户难,婚姻无保障。

由于越南女子未经正规程序流入我乡,无法办理户口迁移,造成越南女子成为黑户,在与我乡农村男子通婚后无法办理结婚证,双方的婚姻关系得不到法律的保障。

经调查显示,50名越南女子全部没有落户,全部为非法婚姻。

(二)所生子女落户难,权利难享受。

由于通婚男女没有结婚证,女方又无中国国籍,造成所生子女难以落户,办理不了身份证,成为“黑人”。

在现行户籍制度下,没有户口的人可谓寸步难行。

黑户在求学、求职、结婚、生子方面遇到重重障碍。

没有
户籍,也就等于被剥夺了许多权利,难以享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各种权利。

(三)通婚子女入学难、就业难。

通婚所生适龄子女因户籍关系无法入学,文化水平低,且没有户口,使得通婚子女入学难、难就业,从而大大降低我乡的入学率和就业率。

通婚适龄所生子女因家庭、社会等种种原因,缺乏管教,容易形成一些不稳定因素,不利于“平安”的建设。

三、需要上级解决的困难
对调查中显示的涉越婚姻家庭反应女子落户难、子女就业难等突出问题,某某乡作为基层行政单位,无力给予政策上的关心,只能做到平时作好统计、登记,在维稳上做好监控,仅于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上级给予解决的困难有:
(一)解决政策落实难问题。

一是婚姻保障难。

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非法婚姻,越南妇女虽然“嫁入”中国,但是却没有作为一名合法的中国“妻子”的资格,更无法加入中国国籍,无法办理户籍手续。

而根据越南的政策,如果个人没有办理任何手续而离开本国,3个月后本人的户籍将自动注销,由此,这些越南妇女成为了游离于社会和法制之外的群体,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越南政府与中国政府对待婚姻、户籍的法律法规的不同,导致了婚姻落实难。

二是户藉落实难。

计生部门要求要有结婚证和生育证才给予落户介绍,而公安部门要求有计生部门出具的证明才能落户,这些都导致了户藉落实难。

某某乡只有取得上级政
策的支持,乡计生部门才能按要求补办准生证、婴儿落户通知单等出生报户手续,促进落户工作顺利推进,未落户人员,在取得上级政策的支持下由公安机关办理落户手续,从根本上解决落户难问题。

三是政策落实难。

现在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越来越多,农民得到的实惠也越来越多,但是就涉越婚姻家庭来说,这些惠农政策母亲和子女都不能享受,造成了涉越妇女和子女就医难,出现因病返贫等问题。

(二)解决子女就业难问题。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学籍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每一个学生只拥有一个学藉,没有户口的适龄儿童因不能取得学籍而上不了学。

某某乡在全乡范围内做好涉越婚姻家庭子女统计的同时,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请示汇报,做好落实适龄儿童户口问题和入学问题,对已经成人的子女进行技能的培训,争取上级政策支持,落实户籍问题,真正解决涉越家庭子女入学难、就业难问题。

(三)解决社会管理难问题。

一是经济权益保障难。

问卷调查中显示,中越通婚者职业都是农民,嫁入中国的越南妇女也只能与丈夫一起在丈夫的土地上耕种,经济上完全依靠着丈夫。

虽然也有一些越南妇女外出打工,但她们经常面临着用人单位要其出示身份证的境况,而她们的“黑户”身份使其无法在外工作。

有的越南妇女在无需出示证件的场所找到了工作,但这样的用人单位往往不愿和她们签订劳动合同,其作为劳动者的权益无法得到保护。

二是社会管理难。

非法通婚给边境的治安及计划生育等方
面的管理都带来了难度。

一方面,有不少越南妇女利用没有户籍没法登记的借口实施婚姻诈骗活动,导致一些受骗的家庭人财两空(某某乡境内没有出现)。

另一方面,目前对于这样的非法跨国婚姻采取的还是按照原来的老办法,把她们遣送出境。

但从多年的实践来看,对涉越婚姻的改善效果甚微,遣送后又多次回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此外,许多村民由于文化低、法律意识浅薄,认为将这些越南妇女遣送回国就是拆散了他们的家庭,使得他们妻离子散,因此,对政府以往的做法产生了很大的抵触情绪,影响社会的安定。

总之,在某某乡涉越婚姻调查中显示,最为突出的就是办理结婚证难,子女上学难、落户难、就业难。

但从近几年涉越婚姻情况来看,由于中越有着相似甚至相同的文化背景、地理环境和人文风俗相同,而涉越婚姻大多是苗族,由于文化程度低,大都认为这是本民族通婚,且绝大多数是自由婚姻。

因此,涉越民间通婚宜“疏”不宜“堵”,应上下协作,给予政策的关心,从根本上解决地方涉越婚姻中的诸多困难,杜绝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因素滋生蔓延,为建设美丽某某乡、平安某某乡奠定良好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