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水网供水体系综述

合集下载

山西大水网汾阳市域供水工程综述

山西大水网汾阳市域供水工程综述

汾阳市域供水工程建设,达到满足汾阳市用水需求、促进经济转型、保障河湖健康的目的。
[关键词]大水网;汾阳市[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7042(2018)06-0030-02
1 概述 汾阳市位于山西省腹地,西依吕梁山,东濒汾河,
县境东西长52 km,南北宽45 km,总面积1 178.91 km2。 地形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分为土 石山区、黄土丘陵区、冲积平原三种地貌类型。属温带 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438.4 mm,多年平均蒸发量 1 796.6 mm, 最大冻土深111 cm。汾阳市属于汾河流 域,文峪河水系,全市共有10条较大的山洪河和10条 山洪沟。
中部引黄工程是大水网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工程, 为“两纵十横”中的第四横,供水范围涉及4市16个县、 区,规划供水量为6.02亿m3。其中,汾孝介支线为中部 引黄工程的东干线输水工程,在孝义下堡镇设置分水 闸,分配给汾阳市水量为3 550万m3。
汾阳市域供水工程为山西大水网的配套工程,目 的是充分发挥大水网工程效益、满足汾阳发展用水需 求,能有效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地下水位下降、干旱缺 水及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等问题,以改善生态环境。 2 工程任务及规模
用水;阳城商贸物流经济开发区的生活用水。总供水 量为3 550万m3,其中工业分配水量1 320万m3,农业 2 170万m3,生活60万m3,总取水流量为1.38 m3/s。 3 工程设计
工程根据中部引黄工程分水口及用水户位置,在 初选的调蓄库库址和泵站站址的基础上,确定工程供 水系统布局。 3.1 工程等别和标准
引黄干线总长18.02 km,根据汾阳供水管网布置 及流量分配情况,将引黄干线分为四部分:北榆苑水
30 山西水利

山西大水网东山供水工程施工11标(TBM)全线贯通

山西大水网东山供水工程施工11标(TBM)全线贯通

SHANXI WATER RESOURCES水利投融资、工程建管、原水供应、城乡供水、污水处理、流域生态治理等任务。

近年来,山西水务集团积极运用PPP 、特许经营、股权合作等模式拓展地方水务市场,为山西省各地市搭建融资桥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改革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模式,鼓励打破以项目为单位的分散运营模式,实行规模化经营,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水务体制改革的方向应该是管住源头、放开龙头,加强水资源的控制与配置,放开搞活下游水市场,平衡原水、制水和排水的利益关系。

面对山西省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市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山西水务集团按照“政府主导、多元投入,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采取财政支持+社会参与+使用者付费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大力推行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市场化运作,优选PPP 、EPC 、BOT 、股权合作等多种方式参与市县、乡镇和村级污水收集和处理项目,充分争取财政专项奖补资金和专项债券补助资金,实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厂网一体投资和运营。

3.2因地制宜,科学参与地方水务市场建设一是统筹镇域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坚持集中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原则,统筹安排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可通过以城带镇,设施共享的形式,建设一个镇区生活污水处理厂(站),或将建制镇污水纳入城市或县城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合理确定污水厂(站)模式。

处理规模大于300m 3/d的,建议建设厂(站)模式;处理规模小于或等于300m 3/d 的,建议选用技术成熟的一体化处理设施。

处理工艺建议选择A2/O 或更先进的工艺。

推进“厂网”一体化建设。

坚持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和改厕改浴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加大支管网和入户管网建设力度,切实提高建制镇生活污水收集率,防止“晒太阳”工程出现。

3.3建立长效机制,确保管理稳定运行在保障机制上,建议县级财政将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经费列入年度预算,保障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多元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运行。

山西大水网施工工程(3篇)

山西大水网施工工程(3篇)

第1篇一、中部引黄县域配套水网工程2023年5月26日,中部引黄县域配套水网工程在兴县正式开工。

该工程是山西大水网四大骨干工程之一,从山西保德县境内的黄河天桥水电站引水,供水范围包括山西忻州、吕梁、晋中、临汾4市。

工程规划年供水6.02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超过320万人。

总投资达104.6亿元,分近、远两期进行。

工程新建分水口14个,水库20座,管线17处902公里。

二、龙华口调水工程龙华口调水工程是山西“三纵九横”现代水网骨干工程中第二横,忻州至阳泉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程分为滹沱河取水枢纽工程、龙华口水库补水工程、龙华口水库向盂县和阳泉市区调水工程3个部分,总投资20.3亿元,设计年供水能力5000万立方米。

目前,工程已完成80%。

三、小浪底引黄二期工程小浪底引黄二期工程位于山西“三纵九横”现代水网骨干工程第八横,黄河至运城线。

该工程主要由引水干线、灌区、工业及城镇生活供水两部分组成,旨在从黄河干流上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库区向山西省涑水河流域调水。

目前,工程已完成12千米的管道安装工作,G5、G6顶管施工工作已全部完成,占总进度的80%。

四、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和黄河流域历次规划中确定的黄河干流控制性骨干工程,也是国务院2020年至2022年重点推进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

古贤山西供水工程是山西大水网第六横,将黄河古贤水利枢纽与汾河、涑水河连通,有利于提高临汾、运城盆地供水保证率。

山西省大水网施工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为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各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工程安全、优质、高效地推进。

随着大水网建设的逐步完善,山西省水资源配置将更加合理,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利保障。

第2篇山西大水网工程是山西省重大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其核心目标是构建“三纵九横”的现代水网骨架,全面提升水资源调控能力。

这一宏伟工程不仅对保障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响应国家水网建设号召的具体实践。

山西大水网辛安泉供水改扩建工程主体全部完工

山西大水网辛安泉供水改扩建工程主体全部完工
2017.No.5
任涵璐, 刘江侠: 京津冀地区六河五湖生态水量分析及补水措施探讨
·7·
洋淀放水 0.63 亿 m3, 来满足大清河干流的生态用水 河提水经青龙湾故道向西七里海补水, 经津唐运河 需求; 独流减河一是利用天津市区、 静海县污水处理 补充金钟河、 新开河, 其输水规模为 10 m3/s。 厂的再生水约 0.47 亿 m3 非汛期回灌入其下游宽河槽 (4) 北大港。北大港生态需水量 2.16 亿 m3。北 大港水库现为天津市应急引黄的调蓄工程, 引黄入 湿地, 二是通过天津市规划建设的南部水循环体系 3 库输水线路设计流量为 40 m /s, 2000 年后引黄入库 (海河干流—独流减河) 向其补水, 年循环供水量 1.1 3 3 水量累计达 24.5 亿 m , 2012 年后未实施引黄补水, 亿m , 此外可通过已建北水南调工程拦蓄雨洪水, 经 生态水量不足。天津市拟对北大港水库实施东、 西 金钟河防潮闸—金钟河—新地河—袁家河—海河干 分库治理, 西库作为南水北调东线调蓄水库, 在南水 流—洪泥河调至其宽深槽补水。 3 北调东线工程通水以前, 可利用天津市雨洪水 0.34 (6) 南运河。南运河生态需水量 0.66 亿 m 。通 3 3 亿 m 及引黄济津 1 亿 m 进行生态补水; 在南水北调 过加强四女寺枢纽生态调度、 利用引黄工程或南水 利用引黄济津、 引滦工程以及南 北调中线邯沧干渠相机补水, 保障南运河生态水量。 东线工程通水以后, 4.2 五湖补水措施 水北调东线工程来水, 满足西库的生态用水需求。 3 (1) 白洋淀。白洋淀生态需水量 2.09 亿 m 。白 东库为城市河湖环境用水水源地, 水源主要为周边 洋淀生态补水以引黄入冀补淀和大清河上游补水为 沥涝水、 西库弃水。 主, 大清河上游下泄 1.5 亿~2.0 亿 m3, 引黄入冀补淀 (5) 南大港。南大港生态需水量 0.47 亿 m3。利 工程实施后每年可向白洋淀生态补水 2 亿 m3。 用位山引黄线路进行补水, 此外可利用南水北调中 3 (2) 衡水湖。衡水湖生态需水量 0.51 亿 m 。南 线邯沧干渠工程, 通过抬高南排河朱庄蓄水闸水位 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实施前, 通过补水满足衡水湖 向南大港补水 0.47 亿~1.10 亿 m3。 生态需求: 卫千引水渠线路 (即位山引黄线路) 从卫 5 结语 六河五湖生态需水量为 18.54 亿 m3, 在 95% 来 运河、 黄河引水至衡水湖东湖, 平均每年净入湖水量 3 3 水频率情况下 10.86 亿 m 的生态缺水量主要是通过 为 0.44 亿 m ; 利用岗黄水库应急补水线路、 引岳济 雨洪水和再生水、 农业节水、 生态调度水、 引黄水以 淀线路、 南水北调邯沧干渠相机引水, 保障衡水湖生 及南水北调水来满足。其中, 雨洪水和再生水保障程 态用水。同时, 衡水湖作为南水北调中、 东线调蓄水 3 度较高, 农业节水需保证管理到位, 南水北调东线二 库, 中线向衡水湖补水 0.5 亿~1.2 亿 m , 东线分配衡 3 期、 万家寨引黄向永定河补水等工程属尚未实施工 水湖水量约 2.2 亿 m , 生态水量可进一步得到保障。 3 程, 水量保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建议借助国家 (3) 七里海。七里海生态需水量 1.08 亿 m 。七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有利契机, 抓紧落实各 里海湿地位于潮白新河两岸, 可利用潮白新河、 青龙 3 提高六河五湖生态水量保障程度。 湾减河来水补充。枯水年潮白新河来水为 0.2 亿 m , 项生态补水措施, 其余缺水利用天津市区及周边地区再生水和天津市 参考文献 规划建设的北部水循环体系进行补水。其中, 北部 [1] SL/Z 712-2014, 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S]. 水循环体系 (海河干流—七里海) 由青排渠从永定新 ������������������������������������������������������������������������������������������������������������������������������������������������������������������������������������������������������������������������������������������������������������������������������ · 环球水信息 ·

供水工程与受水区的协调管理机制研究——以山西大水网骨干工程为例

供水工程与受水区的协调管理机制研究——以山西大水网骨干工程为例
newo k n r lo e a in i h nta tg . t r o ma p r to n t e i iilsa e
Ke o d :codn t nm n g m n ; o e m n of eb r e m n g me t a r u pypo c ; ae rc p o r y w r s o riai a a e e t g vr e t fc o r a ae n ;w t p l rj t w t e t na— o n i d es e re i
rn o r ia in ma a e n c a im.T e c n l so st a a e n te ma a e n e f u r n e i gb sn s i g c od n t n g me tme h ns o h o cu in i h tb s d o h n g me t d ao a a t en u i e s i g
lc lg v r me t a ae o a is a d i d s il tru e ,w i h i te efc ie p t u a te s a x i v r o a o e n n ,tp w trc mp ne n u t a wae s r h c h f t ah t g a ne h n i g f e n r s e v o r b i
1 坪 上应 急 引水 工 程面 临的运行 问题
工程管理 费用 、固定资产保险费 ,以及固定资产贷 款利息和铺底流动资映还本付息期结束后的历年供水成本 )22
( )有 效 的水市 场 尚未形 成 。 2 根据 工程 设 计 ,坪 上 应 急 引 水 工 程 的一 项 任 务 是置 换忻 州 市忻 、定 、原 地 区 以 高 氟水 为 饮 用 水 源 的 115万 1 生 活用水 ,另 一项 任 务 是 向新 规划 企 7 T I 业 提供工 业 用 水 。 目前 ,如 何 与 自来 水公 司进 行 饮

归纳基础答题讲诉

归纳基础答题讲诉

一.绪论1.山西大水网:“十二五”期间将以纵贯山西省南北的黄河北干流和汾河两条天然河道为主线,以建设覆盖山西省六大盆地和主要经济中心区的十大骨干供水体系为骨架,并通过连通工程建设,将黄河、汾河、沁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六大河流及各河流上的大中型水库相连通,形成“两纵十横、六河连通,纵贯南北、横跨东西,多源互补、保障应急,丰枯调剂、促进发展”的大水网。

山西大水网建成后,将使全省总供水量由目前的63亿立方米提高到86亿立方米,其中境内地表水供水量37亿立方米,提引黄河水24亿立方米,地下水供水量由目前的35亿立方米压减到25亿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实现由“水瓶颈”向“水支撑”转变。

2.水利工程及其分类水利工程概念: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

总称为水利工程。

防洪、除涝、灌溉、发电、供水、围垦、水土保持、移民、水资源保护等工程(包括新建、扩建、改建、加固、修复)及其配套和附属工程的统称。

水利工程按其承担的任务可分为:防洪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水力发电工程、航道和港口工程、城市供水及排水工程、环境水利工程、海涂围垦工程等。

可同时为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多种目标服务的水利工程,称为综合利用水利工程。

按水利工程对水的作用可分为:蓄水工程、排水工程、取水工程、输水工程、提水工程、水质净化和污水处理工程等。

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

3.水利枢纽的基本概念为了满足防洪要求,获得灌溉、发电、供水等方面的效益,需要在河流的适宜地段修建不同类型的建筑物,用来控制和分配水流,这些建筑物统称为水工建筑物,而不同类型水工建筑物组成的综合体称为水利枢纽。

为实现一项或多项水利任务,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场所修建若干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组合体,以控制调节水流。

称为水利枢纽。

4.水工建筑物的意义是什么?按其作用可分为哪些类型?无论是治理水害或开发水利,都需要通过一定数量的水工建筑物来实现。

东山供水工程多水源云竹汇水口优化研究

东山供水工程多水源云竹汇水口优化研究

东山供水工程多水源云竹汇水口优化研究张红武【摘要】东山供水工程是山西大水网“两纵十横”中的第五横骨干工程,可实现省内汾河流域中游与漳河流域上游连通。

针对工程输水系统水源多、汇水多的特点,简要阐述了输水系统总体方案,重点对调水核心建筑物---云竹汇水口调节阀室进行优化研究,以实现多水源输水系统的灵活调度,有机统一,安全可靠。

【期刊名称】《山西水利》【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2页(P25-25,31)【关键词】连通工程;调流平压;互为备用;调节阀;半球阀【作者】张红武【作者单位】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91.111 工程概况东山供水工程是“山西大水网”骨干工程之一,为“两纵十横”中的第五横,是“十二五”期间为提高全省水资源配置能力而重点建设的互连互通工程。

取水水源4座,分别为关河水库、云竹水库、石匣水库及二期水源工程,末端调蓄水库利用已建子洪水库、咸阳河水库、南王水库、源神庙水库、尹回水库、下梁水库以及大沟水库等。

工程任务是从漳河流域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左权、榆社、武乡等县调水到汾河流域晋中南部的太谷县、祁县、平遥县、介休市、灵石县,补充工农业用水。

年总供水量11219万m3。

工程输水管(洞)线总长255km,其中压力管线长178km、隧洞长75km(含3.0km洞穿管)、箱涵约2.0km。

工程沿线设岩南沟一级站、小寨二级站及关河泵站3座泵站,设计扬程分别为120m,159m,108(76)m,总装机容量18MW。

流量调节阀室、检修阀室、排气阀井等附属建筑物共计469座。

2 多水源输水系统总体方案本工程取水水源石匣水库、二期水源位于清漳河上,正常蓄水位分别为1142.5m,852.0m;关河水库、云竹水库位于浊漳河上,正常蓄水位分别为961.6m,1025.2m,调水区均位于汾河流域,高程大多在1000~750m。

从水源地与调入区的相对位置及地形条件上看,石匣水库位于云竹水库东北,石匣水库至浊漳河约30km,二期水源位于云竹水库东南,二期水源至浊漳河直线距离约50km,关河水库位于云竹水库东南,距云竹水库约30km。

山西:建设大水网破解水瓶颈

山西:建设大水网破解水瓶颈

山西:建设大水网破解水瓶颈潘军峰【期刊名称】《《中国水利》》【年(卷),期】2011(000)024【总页数】1页(P64)【作者】潘军峰【作者单位】山西省水利厅【正文语种】中文2011年山西加快推进以大水网为龙头的各项水利工程建设,促进水利跨越式发展。

突出抓好大水网建设,为全省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支撑。

山西启动实施大水网建设总体框架是:以纵贯山西南北的黄河北干流和汾河的天然河道为主线(两纵),以覆盖全省六大盆地、11个中心城市、91个县(市、区)的十大骨干供水体系(十横)为骨架,通过河库连通工程建设,将黄河、汾河、沁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省内六大河流及各河流上的大中型水库相连通,形成“两纵十横、六河连通、覆盖全省”的供水网络。

2011年大水网东山供水、中部引黄、小浪底调水等骨干工程全部开工。

大水网基本建成后,全省总供水量将提高到91亿m3。

大力发展农田灌溉,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农民收入翻番奠定坚实基础。

在盆地区和平川区及大水网覆盖区,新建和改建一批重点骨干灌溉工程,加大灌区节水改造和泵站更新改造力度;在地下水开发潜力较大的革命老区和贫困山区,启动实施“一村一井”工程;在东山地区规划建设“五小水利”工程。

省政府把灌区末级渠系建设补贴列为全省十项强农惠农政策之一,1 km补贴2万元,5年完成5万km建设任务,力争使全省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

2011年全省实灌面积达到1800万亩(120万 hm2),较“十五”末净增 600 万亩(40 万 hm2)。

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农村饮水安全标准,确保让人民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

2011年共建成2843处饮水安全工程,改善和提高了150.8万农村人口和15万农村学生的饮水安全水平,新建工程全部实现自来水入户,入户率提高6个百分点,达到81%。

省政府把农村饮水水价补贴列为全省十项强农惠农政策之一,对扬程200m以上的农村饮水工程按照1元/m3进行补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水利
山西大水网供水体系综述


(山西省水资源研究所,
山西太原
030001)
[摘要]山西大水网覆盖山西六大盆地主要经济中心和西部经济薄弱带,初步形成了以水源工程为节点,以天然河道和输水工程为通道,可进行地表水、地下水、岩溶泉水优化配置的十大供水体系。

[关键词]山西省;大水网;供水体系[中图分类号]TV213.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7042(2018)01-0017-02
山西省结合当地水源条件、
河流水系分布、已建和在建水利工程布局,按照“河湖连通、科学调度”的水资源配置思路,以骨干水源工程为龙头,
以6大主要河流和区域性供水体系为主骨架,
以天然河道和输水工程为通道,以境内地表水、
地下水和黄河水优化配置为中心,以不同干旱年水源调度方式为手段,构建覆盖山西重点保障区域的供水体系,
实现主要供水区拥有“主水”和“客水”两类水源,具备区域外应急调水能力,形成了“两纵十横、六河连通,纵贯南北、横跨东西,多源互补、保障供应,丰枯调剂、结构合理,稳定可靠、配置高效”的大水网工程体系。

1
供水体系分析
1.1太原市、朔同地区及忻州吕梁西部6县供水体系骨干供水工程为已建的万家寨引黄工程,
其中南干线引水工程年供水量为6.4亿m 3,北干线引水工程年供水量为5.6亿m 3。

太原市供水区。

供水范围包括太原市6城区和清
徐县、阳曲县、古交市3县(市),大水网实施后太原市供水区将以万家寨引黄工程为龙头,
南干线汾河河道输水及输水管线为主干,依托现有的汾河水库、汾河二库,以兰村泉、晋祠泉为储备水源,在太原市及万家寨引黄南干线沿线形成以大中型蓄水、
引水、提水、调水工程为骨干,以地表水源为主,多种水源统一调配、互相补济的供水系统。

朔同地区供水区。

供水范围包括朔州市朔城区、
平鲁区、山阴县、怀仁县、应县5县(区),大同市城区、矿区、南郊区、新荣区、左云县、大同县6县(区)。

朔同
地区供水区将以万家寨引黄工程北干线为龙头,依托册田水库、赵家窑水库、东榆林水库、孤山水库、东石湖水库等蓄水工程,以神头泉为储备水源,
该地区形成以大中型蓄水、引水、提水、调水工程为骨干,以
地表水源为主,多种水源统一调配、互相补济的供水系统。

忻州吕梁西部六县供水区。

供水范围包括忻州市偏关县、宁武县、神池县、五寨县、静乐县5县和吕梁市的岚县。

供水区位于万家寨引黄工程总干线及南干线两侧,将万家寨引黄南干线工程供水作为区域供水的重要水源,通过新建供水支线及调蓄工程后,与区域内水资源联合调度,可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基本需求。

1.2
忻定盆地供水体系
供水范围包括忻府区、原平市和定襄县。

骨干供
水工程为已建的坪上引水工程,设计供水量0.72亿m 3,加大供水能力可达1亿m 3。

忻定盆地供水体系以滹沱河坪上引水工程为龙头,依托西岁兴、米家寨、双乳山、观上水库等中小型水库,在忻定盆地形成以蓄、
引水工程为骨干的,以滹沱河干流水源为主的供水体系。

1.3
阳泉供水体系
供水范围包括阳泉城区、矿区、郊区、平定县、盂县5县(区)。

骨干供水工程为已建的阳泉娘子关供水工程、平定娘子关提水工程和规划的龙华口调水工程。

阳泉市区娘子关供水工程提水能力3m 3/s ,平定娘
子关提水工程设计年提水能力2.2m 3/s 。

阳泉供水体系以娘子关提水工程为龙头,
以滹沱河干流地表水源为应急备用水源,
连接龙华河和娘子关岩溶供水工程,构成多种水源统一调配、
互相补济的供水体系。

1.4
晋中供水体系
晋中供水体系包括晋中北部供水区以及晋中南
水资源管理·2018年第1期
SHANXI WATER RESOURCES
部供水区。

晋中北部供水区。

供水范围包括晋中市榆次区、昔阳县、寿阳县3个县(区),骨干供水工程为已建的松塔水电站,年供水量0.3亿m 3。

松塔水电站实施供水后,晋中北部供水区可形成以松塔水电站为龙头、蔡庄水库和昔阳西水东调工程为骨干、地下水为支撑的供水体系。

晋中南部供水区。

供水范围榆社县、
左权县、太谷县、祁县、平遥县、灵石县、介休市7县(市),骨干供水工程为规划的晋中东山供水工程。

晋中南部供水区以现有的云竹、关河和石匣水库为骨干工程,依托已建的子洪水库和应急水源工程石膏山水库,以洪山泉、
郭庄泉为储备水源,基本具备在晋中南部形成以蓄、引和调水工程为骨干的供水系统雏形。

1.5
吕梁山区供水体系
供水范围包括忻州市保德县,吕梁市兴县、临县、方山县、离石区、柳林县、中阳县、石楼县、交口县、交
城县、文水县、孝义市、汾阳市12县(市),晋中市介休市、灵石县2县(市),临汾市隰县、
大宁县、蒲县及汾西县4县,共19个县(市、区)。

骨干为中部引黄工程。

供水体系内建有横泉水库、
阳坡水库、吴城水库、文峪河水库、柏叶口水库、
张家庄水库、千年水库等,大水网实施后将黄河干流作为供水体系的重要水源,规划建设山西省中部引黄工程,
作为整个区域的骨干供水设施,与已、在建蓄水工程实行联合调度,可基本解决体系水资源供需矛盾。

1.6
长治盆地供水体系
供水范围包括长治城区、
郊区、襄垣县、黎城县、武乡县、潞城市、屯留县、长治县、壶关县、平顺县10个县(市、区)。

骨干供水工程为漳泽、
后湾和关河3座大型水库和规划的吴家庄水库、
辛安泉供水改扩建工程。

长治盆地供水体系依托现有的漳泽水库、后湾水库和关河水库3座大型水库,以辛安泉岩溶水为战略储备水源,在长治盆地初步形成以大中型蓄水、引水、提水、调水工程为骨干的,以地表水源为主,多种水源统一调配、互相补济的供水体系。

1.7
临汾盆地供水体系供水范围包括临汾市的尧都区、襄汾县、洪洞县、古县4县(区),骨干供水工程为已建的和川取水输水工程及规划的黄河古贤供水工程。

临汾盆地供水体系以引沁入汾和川取水输水工
程为龙头,依托涝河水库、七一水库、洰河水库、曲亭水库、五马水库,以霍泉、龙子祠岩溶泉为储备水源,
在临汾盆地形成了以蓄、引和调水工程为骨干的,以沁河、汾河地表水源为主,
多种水源统一调配、互相补济的供水体系。

1.8
晋城沁丹河供水体系
供水范围包括晋城市城区、高平市、泽州县3县(市、区)。

骨干供水工程为已建的张峰水库。

供水体系以张峰水库为龙头,依托任庄水库、东焦河水电站和围滩水电站等工程,以三姑泉为储备水源,通过张峰供水工程输水线路联结沁河和丹河,
在晋城形成以蓄、引、提、调水工程为骨干的,以地表水源为主,多种水源统一调配、
互相补济的的供水体系。

1.9
汾河下游谷地供水体系供水范围包括临汾市的翼城县、
侯马市、曲沃县和运城市的新绛县、稷山县、河津市和万荣县等7个县(市)。

骨干供水工程为黄河禹门口提水工程。

汾河下游谷地供水体系以黄河禹门口提水工程
为龙头,依托已建的北赵引黄工程及浍河水库、浍河二库、小河口水库等蓄水工程,
以古堆泉为储备水源,在汾河下游谷地形成以蓄、
引、提、调水工程为骨干的,以地表水源为主,多种水源统一调配、
互相补济的供水体系。

1.10
涑水河供水体系
供水范围包括运城市临猗县、永济市、盐湖区、闻
喜县、夏县、绛县、垣曲县7个县(市),骨干供水工程为已建的浪店水源工程和规划的小浪底引黄工程。

供水体系已建地表水源工程主要有浪店水源工
程(包括夹马口引黄工程和尊村引黄工程等)
、吕庄水库,以及应急水源石门引水工程、温峪引水工程等。

小浪底引黄工程运行后,区域以引用黄河水为主,
轻度干旱年份时基本可以满足需水要求,并有效涵养地下水。

2
结论
大水网十大供水体系覆盖全省11个市的92个县
级行政区,总面积11.3万km 2,占全省总面积的72%,该供水体系建成运营后,将实现山西供水体系从点到面、从面到网、从调蓄能力到配置能力的全面提高,
实现供水从“基本保障型”向“安全保证型”的跨越。

通过联合调度和优化配置,正常年份保证供水区经济、社会发展用水,轻度和中度干旱年份力争满足供水区经济、社会发展用水,严重及特大干旱年份满足供水区城乡生活用水和关系国计民生的生产用水。

[作者简介]刘福(1983-),男,2015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水利工程专业,
工程师。

[收稿日期]2017-11-08;[修回日期]2017-12-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