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第十一课《邓稼先》1.文体(人物传记)。

2.把握各小标题的意思。

3.理解各部分的关系: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引子”。

第二部分简介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

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补充。

第四部分从另一个角度突出邓稼先的贡献。

第五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

具体写邓稼先的才能、意志、信念、精神。

第六部分是全文的总结。

4、写法:A、大处落笔,立体凸现形象。

B、对比的手法。

C、句式多变,排列整齐。

第十二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1、文体(散文)、作者臧克家。

2、线索:A、叙事线索——说和做。

B、感情线索——表敬仰赞美之情。

3、文章的中心句:“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说了就做”。

4.闻一多的主要事迹和形象。

5.掌握文中的比喻句、过渡句与议论句。

6、写法:A、夹叙夹议。

B、结构严谨。

C、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第十三课《音乐巨人贝多芬》1、文体(人物传记)。

2、理清记事顺序及内容。

3、掌握肖像描写。

4、认识贝多芬的人格魅力。

5、贝多芬的音乐是灵魂的声响。

第十四课《福楼拜家的星期天》1.文体(记叙文)。

2.识记各作家的简历(福楼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

屠格涅夫: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前夜》《父与子》。

歌德:德国作家,代表作有《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

左拉: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小酒店》。

)3、掌握不同人物描写的侧重点不同的写法。

4、肖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了人物哪些性格特点。

二、重点阅读:①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②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人物,锋芒毕露。

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

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传记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预习复习材料--第三单元汇总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预习复习材料--第三单元汇总

七年级语文下册基础知识总结第九课阿长与《山海经》一、字音字形A版(汉字)一、文学常识1.《阿长与〈山海经〉》选自《》,作者:,(1881~1936)原名:,字:,浙江绍兴人,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中国现代伟大的、和(成就),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第一次使用“鲁迅”笔名,中篇小说《》,性散文集《》,小说集《》《》等。

本文是作者先生于1926年9月18日在厦门写的一篇回忆性的散文,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题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旧事重提之六》,后来鲁迅先生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他九篇一起编入《》这个散文集子中。

2、《山海经》(中国志怪古籍)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

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

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相关内容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

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鲁迅称之为“古之巫书”一、字音字形B版(加点字注音)憎恶..菩萨..竹竿..烦琐..土匪.辫.子胸脯.疮疤..诘.问哀悼..茉莉..书斋.霹雳..震悚.粗拙..守寡.肚脐.遗孀搁置..孤注一掷.二、词语积累悚:。

掳:。

疮疤:。

诘问:。

惧惮:。

郑重:。

渴慕:。

霹雳:。

惶急:。

磨难:。

烦琐:。

空前:。

面如土色:。

深不可测:。

疏懒:。

粗拙:。

文章主旨作者通过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刻画出了一个、、鲜活的普通劳动妇女——长妈妈的形象她、,有许多繁文缛节,但为人、热情、,有着、宽厚、、仁慈的美德。

【人教版】2017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一至第三单元核心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2017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一至第三单元核心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梳理一、课文内容梳理《邓稼先》一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

文章的形式是“散”的,它没有系统介绍邓稼先的事迹,文中还插入了古文、诗歌、电报等内容,但主题是集中的: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

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

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参加游行示威,起草政治传单,做群众大会的演说,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为求民主反独裁,宁愿付出生命的代价的高尚人格。

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大无畏的革命家”。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这篇散文是鲁迅的学生萧红通过十五个片断来描述先生生活中的点滴,短的一两行,长的八十多行,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特别是外人知之甚少的病中生活。

文中的片断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

作者动笔之前对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经心,全无预设。

动笔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喷涌的泉水,飞湍的激流,尽情倾泻挥洒,形诸笔墨而成为艺术结晶。

另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恰恰是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身上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从细微处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

《孙权劝学》记事简练。

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

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读背手册 第3单元 赞颂小事大情 第三单元素材积累(时代楷模)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读背手册 第3单元 赞颂小事大情 第三单元素材积累(时代楷模)

第三单元素材积累【时代楷模】平凡岗位上的“最美奋斗者”一、石丽平:传承苗绣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石丽平是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松桃苗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一位为传承苗绣文化而坚持苗绣民族文化产业发展20多年的苗家女。

石丽平从小深受苗族文化熏陶,对苗绣怀有深厚情感。

长大后,她遍访名师、潜心学习苗绣技艺。

起,石丽平用了8年时间收集、整理、记录苗绣历史和技艺;12月,石丽平组建了松桃苗绣团队,开始苗绣创业。

石丽平始终把苗绣传承和群众脱贫放在首位,一针一线绣出具有贵州特色的苗绣产品,用心用情帮助困难群众,“我们要把老祖宗留下的苗绣传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一代一代延续下去,和乡亲们一起奔小康。

”石丽平说。

致力苗绣传承20余载,石丽平的足迹串联起贵州大大小小的苗寨。

从第一次进村入寨组织培训,应者寥寥,到如今培训苗绣人才2万余名,她不仅将指尖技艺化为致富力量,更以苗绣精神激励乡亲们追逐美好生活。

二、李长青:迎风战雪守护平安路李长青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公路管理局额敏分局玛依塔斯防风雪抢险基地副班长,他出生在一个“公路之家”,从小对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充满兴趣。

,李长青进入塔城公路管理局额敏分局,被分配到防风雪抢险基地,和爸爸成了同事。

爷爷、爸爸加上他,祖孙三代接力修建和养护着额敏县的基层公路。

玛依塔斯四周都是山,这里是暴风雪灾害区,每年8级以上大风天气超过150天,被称为“魔鬼风区”。

防风雪抢险基地承担着201省道、318省道等103公里风雪路段的抢险保通任务。

一次,暴风雪在公路上肆虐。

赶去救援的李长青浑身裹着冰渣,挖开积雪,拖着一辆小车中的一家人与风雪搏斗了20分钟,将他们安全送到装甲救援车上。

此后的岁月里,这样的保畅救援,对于李长青来说成了常态,他在暴风雪中抢时间、赢先机,牺牲与家人的团聚,打通一段又一段雪阻路段,他曾在暴风雪中将身上的大衣垫在车轮下救援,也曾在数九寒冬中脱下自己的衣服裹住旅客的婴儿……10多年来,李长青和队友们成功营救遇险人员2万余人,无一人伤亡。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知识点汇总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知识点汇总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知识点汇总-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知识点汇总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知识点汇总第三单元生字词搁置[gzhì]投掷[tóuzhì]脐带[qídài]憎恶[zngwù]菩萨[púsà]疮疤[chungb]诘问[jiéwèn]茉莉[mòli]书斋[shzhi]霹雳[plì]震悚[zhènsng]粗拙[czhu]守寡[shugu]绷带[bngdài]捎带[shodài]惶恐[huángkng]肿胀[zhngzhàng]荒僻[hungpì]取缔[qdì]镶嵌[xingqiàn]滞笨[zhìbèn]侮辱[wr]愧怍[kuìzuò]磕头[któu]门槛[ménkn]晌午[shngw]烦躁[fánzào]头颅[tóulú]2.文学常识《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散文集,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老王》——杨绛,作家,翻译家。

《卖油翁》——选自《归田录》,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shi)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唐代韩愈(yu),柳宗元和宋代苏轼(shi)、苏洵(xun)、苏辙(zhe)、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卖油翁》翻译: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代独一无二,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

他曾在自家的园子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离开。

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对此微微地点头。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时)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时)复习课件

两类结构
1形辨法 2义辨法 3分类归纳, 改错记忆 2结合语境,仔 细推敲 1对比排除,正 确选择
主要成就
字音
字形
作者生平
作品归类
字音、字形 题
重要作家作 品知识
作字 者音 作字 品形 与
复习指导(三)
内容:复习《孙权劝学》 方法:识记课下注释,解释重点闻言词汇,并能翻译全文,教师点拨、 找出文言文复习规律 ,归纳方法要点。 时间:8分钟 要求:完成复习检测
复习指导(二)
内容:第三单元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方法:自己梳理写在练习本上,然后识记,教师点拨、找出规律归纳 方法要点。 时间:5分钟 要求:同桌交流,完成复习检测。归纳并向全班学生展示重要作家作 品知识和文学常识题的答题方法。
复习检测(二)
1.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 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 他迫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人名),他获1957年诺贝尔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作者是现代著名诗人(称谓)臧克家。 3.贝多芬,德国作曲家,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等。《音乐 巨人贝多芬》的作者是当代作家何为,原名何振业。
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他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 《项链》《羊脂球》等。 福楼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 屠格涅夫,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前夜》等。 歌德,德国作家,代表作有《少年维特之烦恼》等。左拉,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小酒 店》等。 5.《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 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朝代) 政治家、史学家(称谓)。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创建者。 请写出出自《孙权劝学》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1)成语:吴下阿蒙。意思是:指没有学问的人。 (2)成语:士别三日 意思是:刮目相待。不能以老观点来评判人或事物,必须要有发展的战 略眼光。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常见考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常见考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常见考点)七年级(下) 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第1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散文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菜畦qí 皂荚jiá树 班蝥máo 臃肿yōng zhǒng 攒cuán成秕bǐ谷 系jì一条长绳 拗ǎo过去 锡箔bó点拨:注意多音字“攒”“系”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桑(shèn) 葚 收(liǎn) 敛 脑(suǐ) 髓 人声(dǐng) 鼎沸 (kuī) 盔甲3.用恰当词浯填空。

(1)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 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形容词或动词。

(2)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 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动词。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体裁),本文选自《朝花夕拾》P2注释①选自《朝花夕拾》1.重点:第2段(1)空间描写顺序: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具体描写的事物(2)三种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具体描写的事物(3)先静物到动物,再由动物到静物2.动作描写:P5 第7段 雪地捕鸟(9个动词)3.P6 第9段过渡段 (作用:承上启下)第2课 爸爸的花儿落了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鸡毛掸dǎn子 咻x iū咻玉簪zān花 骊lí歌 花圃pǔ懒惰duò2.用恰当词语填空。

冬天的清晨站在校门前,戴着露出五个手指头的那种手套,举了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在吃着;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手里举着从花池里摘下的玉簪花,送给亲爱的韩老师,是她教我跳舞的。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梳理一、课文内容梳理《邓稼先》一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

文章的形式是“散”的,它没有系统介绍邓稼先的事迹,文中还插入了古文、诗歌、电报等内容,但主题是集中的: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

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

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参加游行示威,起草政治传单,做群众大会的演说,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为求民主反独裁,宁愿付出生命的代价的高尚人格。

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大无畏的革命家”。

《回忆鲁迅先生 ( 节选 ) 》这篇散文是鲁迅的学生萧红通过十五个片断来描述先生生活中的点滴,短的一两行,长的八十多行,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特别是外人知之甚少的病中生活。

文中的片断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

作者动笔之前对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经心,全无预设。

动笔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喷涌的泉水,飞湍的激流,尽情倾泻挥洒,形诸笔墨而成为艺术结晶。

另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恰恰是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身上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从细微处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

《孙权劝学》记事简练。

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

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11邓稼先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彷(páng)徨(huáng)鲜(xiǎn)为人知选聘(pìn)挚(zhì)友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ǎi)宰割(chóu)筹划鞠躬尽(cuì)瘁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1)具有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这是闻一多先生精神品格的最主要方面,这在这篇文章中充分表现出来了。

文章的后半部分,着力写闻一多先生是“大勇的革命烈士”。

然而,闻一多先生一生中主要身份是学者13音乐巨人贝多芬
何为,当代著名作家。

原名何敬业,笔名:晓芒、夏侯宠、夏奈蒂等。

1922年4月出生在定海状元桥旁的横弄堂,汉族,祖籍浙江定海,中共党员。

1937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

著有《第二次考试》《织锦集》《临窗集》等散文集。

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1.《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他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2.福楼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

屠格涅夫,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前夜》等。

歌德,德国作家,代表作有《少年维特之
烦恼》等。

左拉,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小酒店》等。

15孙权劝学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孤岂欲卿(qīng)治经为博士邪(yé)
即更(gēng)刮目相待
点拨:"邪""更"是多音字,可根据字义推测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托。

(2)但当涉猎涉猎:粗略地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