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裂缝处理专项方案20247
混凝土裂缝处理专项施工方案(一标)

混凝土裂缝处理专项施工方案(一标)一、引言混凝土结构裂缝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裂缝可能加剧并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美观性。
因此,对混凝土裂缝的专项处理施工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提供一种有效的混凝土裂缝处理专项施工方案,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二、裂缝检测与分类1. 裂缝检测在进行混凝土裂缝处理之前,首先需要进行裂缝检测,包括对裂缝的长度、宽度、深度、走向等进行全面的测量和记录。
可以使用裂缝检测仪器进行裂缝检测,确保对裂缝情况有清晰准确的了解。
2. 裂缝分类根据裂缝的产生原因和特征,裂缝可分为收缩裂缝、温度裂缝、弯曲裂缝等不同类型。
在实际处理中,根据不同类型的裂缝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三、混凝土裂缝处理方案1. 表面处理1.清理:首先对裂缝周围进行清理,去除杂物和附着物,确保表面干净。
2.开裂:对裂缝采取相应的开裂措施,确保裂缝通透。
3.预处理:在裂缝表面涂布底漆,提高后续修补层的附着力。
2. 填充和修补1.选材:选择适合的填充材料,可以采用聚合物修复材料、聚合物水泥浆等材料进行填充。
2.填充:将选好的填充材料填充进裂缝中,确保填充充实、牢固。
3.平整修补:将填充后的表面进行修补,填平裂缝,并确保修补层与原混凝土结构表面平整,无高差。
3. 防水处理对混凝土裂缝处理完成后,需进行防水处理,以确保裂缝处的水不渗透至混凝土内部,造成进一步损害。
可以采用防水涂料、防水胶带等材料进行防水处理。
四、质量验收标准对混凝土裂缝处理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质量验收。
验收时应检查裂缝填充是否充实牢固、修补层是否平整、防水效果是否达标等,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五、总结本文提出了一种混凝土裂缝处理专项施工方案,通过裂缝检测与分类、表面处理、填充修补、防水处理等步骤,对混凝土裂缝进行全面有效的处理。
这一施工方案有望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为建筑工程提供坚实的保障。
2024年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三篇)

2024年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现浇楼板裂缝是长期困扰建筑施工企业的一个难题,也是居民住宅质量投诉常见问题。
虽然理论认为,现浇楼板裂缝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这些裂缝一般被认为对使用无多大危害,但在实际施工中仍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控制,特别是避免有害裂缝的产生。
本文分析现浇楼屋面板裂缝的形成原因,并依据施工实践提出防治措施。
一、裂缝产生的原因1.混凝土水灰比、塌落度过大,或使用过量粉砂混凝土强度值对水灰比的变化十分敏感,基本上是水和水泥计量变动对强度影响的叠加。
因此,水、水泥、外掺混合材料、外加剂溶液的计量偏差,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而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制的混凝土收缩大,抗拉强度低,容易因塑性收缩而产生裂缝。
泵送砼为了满足泵送条件:坍落度大,流动性好,易产生局部粗骨料少、砂浆多的现象,此时,砼脱水干缩时,就会产生表面裂缝。
2.混凝土施工中过分振捣,模板、垫层过于干燥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
而模板、垫层在浇筑混凝土之间洒水不够,过于干燥,则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3.混凝土现浇施工中过分振捣,模板、垫层过于干燥过度的抹平压光会使混凝土的细骨料过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引起表面体积碳水化收缩,导致混凝土板表面龟裂。
4.后浇带处理不慎而造成的板面裂缝为了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温度应力,可按规范要求设置后浇带,但有些后浇带不完全按设计要求施工,如施工未留企口缝,板的后浇带不支模板,造成斜坡槎,疏松混凝土未彻底凿除等都有可能造成板面裂缝。
5.钢筋工程施工的影响现代住宅因其智能化及消费者要求的提高,管线的暗埋较常见。
但由于管线过多,使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度降低,从而造成现浇楼板在混凝土成型后应力不均,呈现一些细小的不规则裂缝。
2024年大体积商品混凝土裂纹的控制

2024年大体积商品混凝土裂纹的控制
1. 使用低收缩的混凝土:选择低收缩性能优良的混凝土材料,可以减少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减少裂缝的产生。
2. 控制混凝土表面的蒸发速率:在混凝土浇筑后,要注意控制浇水或使用覆盖物来减少混凝土表面的蒸发速率,以防止裂纹的发生。
3. 控制温度变化:在混凝土浇筑后,要通过控制温度变化来减少混凝土的热应力,可以采取降低浇筑温度、使用降温剂等措施。
4. 使用添加剂:在混凝土配制中加入一些添加剂,如减水剂、增稠剂、增强剂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减少收缩等问题,从而降低裂纹的发生。
5. 控制施工过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浇注速度、浇筑高度、振捣等施工参数,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减少裂纹的产生。
这些仅仅是一些一般性的建议,具体的控制裂纹的方法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现场条件进行综合考虑和控制。
建议您在实施前咨询专业的工程师或混凝土技术人员,以确保正确的建议和方法。
第 1 页共 1 页。
混凝土裂缝处理专项方案

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XX建筑工程2. 工程地点:XX市XX区3.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多层住宅楼,总建筑面积约XX万平方米,地下车库、地上建筑共计XX层。
在主体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楼面板处出现微裂缝,为确保工程质量,满足主体验收,特制定本专项方案。
二、裂缝原因分析1. 混凝土收缩: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热、水分蒸发等因素,导致混凝土产生收缩,从而产生裂缝。
2. 材料质量:水泥、砂、石等原材料质量不达标,配合比不合理,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产生裂缝。
3. 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操作不规范,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4. 环境因素: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对混凝土产生应力,导致裂缝产生。
三、裂缝处理方案1. 预防措施(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
(2)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控制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
(3)加强原材料质量检测,确保材料质量合格。
2. 处理方法(1)表面封闭方案:适用于浅表性裂缝、静态裂缝。
材料选择:抢修宝BC薄层快速封闭剂。
施工方法:将封闭剂均匀涂抹在裂缝表面,形成保护层。
(2)充填法:适用于裂缝宽度在0.1~1.0mm之间。
材料选择:环氧树脂、聚氨酯等注浆材料。
施工方法:将注浆材料注入裂缝,填充裂缝。
(3)注入法:适用于裂缝宽度在1.0mm以上。
材料选择:注浆泵、注浆嘴等。
施工方法:将注浆材料注入裂缝,填充裂缝。
(4)开槽填补法:适用于裂缝宽度较大、深度较深的裂缝。
施工方法:将裂缝两侧混凝土凿开,清理干净,填充修补材料。
四、施工要求1. 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
2. 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施工完成后,对处理效果进行评估,确保裂缝得到有效处理。
五、验收标准1. 裂缝宽度应小于0.2mm,无明显渗漏。
2. 处理后的混凝土表面应平整、美观。
3. 结构安全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本方案旨在为混凝土裂缝处理提供参考,具体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处理(二)2024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处理(二)引言概述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裂缝处理是关键的一步,它能够有效预防裂缝的扩大和进一步破坏结构的发生。
本文将继续介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处理的相关内容。
正文一、修复裂缝1. 确定裂缝类型:根据裂缝的形态和裂缝宽度,将其分为不同类型,如压缩性裂缝、伸展性裂缝等。
2. 清洁裂缝表面:使用高压水枪或喷砂机清洁裂缝表面,确保表面无尘、无杂质。
3. 注浆处理:选择合适的注浆材料,按照要求进行注浆处理,填充裂缝并加强结构的连续性。
4. 后续处理:在注浆完成后,进行表面修复和养护,确保结构的完整性和美观性。
二、加固裂缝1. 加固原则:根据裂缝形态和结构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如钢筋加固、碳纤维加固等。
2. 加固材料选择:根据结构要求和裂缝性质,选择合适的加固材料,如钢筋、增强剂等。
3. 加固方案设计:根据实际情况和结构要求,设计加固方案,确定加固的位置、方式和数量。
4. 施工过程: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加固材料正确安装,同时注意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
5. 加固效果评估:在加固完成后,对结构进行评估和检测,确保加固效果符合要求。
三、预防裂缝再次发生1. 结构设计优化:在设计阶段,合理选择结构形式和尺寸,减少应力集中和变形控制问题。
2. 施工质量控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混凝土浇筑均匀、养护到位,减少裂缝的发生。
3. 检测和监测:建立结构的检测和监测系统,定期检查结构的变形和裂缝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4. 维护养护:定期对结构进行维护养护工作,及时修复细小裂缝,保持结构的完整性。
5. 周期性评估:根据结构使用年限和工作环境等因素,定期对结构进行评估,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总结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处理是保证结构安全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
通过修复裂缝、加固裂缝和预防裂缝再次发生等步骤,能够有效提升结构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并确保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
混凝土整改方案2024

混凝土整改方案引言: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领域的建筑材料,其质量对工程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施工、材料、设计等因素,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各种问题和缺陷,需要及时进行整改。
本文将以混凝土整改方案为主题,通过引言概述、正文内容和总结三部分,提出一套详细的混凝土整改方案。
正文:1.混凝土表面缺陷的整改1.1表面开裂的处理:检查开裂程度,根据情况选择使用裂缝灌浆材料或进行表面修补。
1.2龟裂的修复:清理龟裂处,使用合适的密封剂填补裂缝并平整表面。
1.3空鼓的修复:清理空鼓处,修复破损部分,重新涂覆保护剂。
1.4水泥浆剥离的处理:清理剥离处,使用合适的粘结剂进行修复,保证表面的牢固性。
2.混凝土强度问题的整改2.1强度不达标的原因分析: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分析原材料、施工、养护等环节是否存在问题。
2.2强度不达标的整改措施:调整配合比,增加水灰比、控制含气量,并加强施工工艺和养护措施。
2.3强度不达标的检测方法:使用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如超声波、综合波速法等)对混凝土进行强度评估。
3.混凝土耐久性问题的整改3.1碳化的整改方法:清理碳化层,修复破损部分,涂覆防碳化涂料等防护层。
3.2氯盐侵蚀的整改方法:清理受损部分,使用防盐溶液进行浸泡处理,修复破损部分。
3.3冻融循环的整改方法:使用耐冻融混凝土进行整改,加强养护和防护措施。
4.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的整改4.1浇筑质量的控制:加强模板的支撑和定位,控制浇筑过程中的振捣和充实性。
4.2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根据施工需要和混凝土工作性能要求,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
4.3混凝土砂浆粘结性的控制:选择适合的砂浆材料,控制配合比和施工工艺,加强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
5.混凝土设计问题的整改5.1配合比的调整:根据混凝土强度、耐久性等要求,合理调整配合比,确保设计要求的实现。
5.2结构缺陷的改进:对设计中的结构缺陷(如连接不良、缺乏防水措施等)进行改进和调整。
混凝土出现裂缝处理方案

混凝土出现裂缝处理方案一、裂缝检查。
1. 先拿着个手电筒,像侦探似的沿着混凝土表面仔细瞅瞅这些裂缝。
看看裂缝的长短、宽窄,是那种细细的小缝儿呢,还是宽得有点吓人的大口子。
二、裂缝原因分析。
1. 要是这混凝土刚浇好没多久就裂了,很可能是养护没做好。
就像刚种下的小树苗,不浇水就容易干枯一样,混凝土不养护好,水分跑太快,它就容易裂。
2. 如果是在结构承受了很大压力的地方裂了,那可能是结构受力设计有点问题,就好比一个人扛了太重的东西,腰就容易闪着。
3. 还有温度的影响,热胀冷缩嘛。
大夏天太阳一晒,混凝土就像被火烤的红薯,膨胀得厉害;到了晚上一冷,就又缩回去了,这么一胀一缩的,也容易出现裂缝。
三、不同裂缝宽度的处理方法。
(一)小于0.3毫米的裂缝。
1. 表面修补法。
先把裂缝周围的灰尘、杂物啥的打扫干净,就像给伤口消毒前要擦干净周边一样。
然后用环氧树脂浆液或者水泥浆,用小刷子轻轻地刷在裂缝上,把裂缝填满填实。
这就好比给小伤口贴上创可贴,把它封住,不让外界的东西进去捣乱。
(二)0.3 2毫米的裂缝。
1. 注射法。
在裂缝上每隔一定距离(比如说10 20厘米)钻个小孔,这孔就像给裂缝打针的针眼。
把专门的修补胶液,像打针一样注射到这些孔里,让胶液充满裂缝。
这胶液就像医生给病人注射的药水,能把裂缝的“病”治好。
注射完了之后,再把这些小孔用水泥砂浆或者其他材料堵上,就像打完针后用棉球堵住针眼一样。
(三)大于2毫米的裂缝。
1. 开槽填补法。
用小切割机沿着裂缝切出一个小槽来,这槽不能太宽也不能太窄,大概1 2厘米宽就行,就像在地上挖个小沟渠。
把槽里的杂物清理干净,然后用水泥砂浆或者环氧砂浆把槽填满。
填的时候要压实了,就像填坑的时候要把土踩实一样,保证填补得牢固。
四、后续观察。
1. 处理完裂缝可不能就撒手不管了。
过个几天,再拿着手电筒去看看这些裂缝有没有新的变化,是已经愈合得差不多了呢,还是又有新的裂缝冒出来了。
2. 如果是比较重要的混凝土结构,像大楼的柱子、桥梁的大梁之类的,那还得用仪器检测一下结构的强度、稳定性有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就像给人做完手术要复查一样。
2024年混凝土外观缺陷处理施工方案

2024年混凝土外观缺陷处理施工方案混凝土外观缺陷是指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砂浆剥落、麻面、孔洞等不良现象。
____年混凝土外观缺陷处理施工方案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和使用寿命。
以下是一个____字的施工方案。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1 审查施工图纸和技术文件,确保施工方案符合设计要求。
1.2 安排施工人员,并进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
1.3 准备所需的施工材料和设备,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受材料和设备的限制。
二、施工现场准备工作2.1 清理施工现场,清除杂物和污垢,确保施工现场整洁。
2.2 检查施工现场的地基情况,确保地基坚实稳定。
2.3 在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排水工作,确保施工现场干燥。
三、基层处理3.1 对于已经出现裂缝和砂浆剥落的混凝土基层,首先进行修补工作。
修补材料可以选择与原混凝土相同或相似的材料,确保修补后表面平整光滑。
3.2 对于有麻面和孔洞的混凝土基层,首先进行清洗和清除工作,然后进行修补工作。
修补材料可以选择与原混凝土相同或相似的材料,确保修补后表面平整光滑。
四、混凝土外观处理4.1 选择适当的混凝土外加剂,如引气剂、粘结剂等,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抗渗性能。
4.2 施工前进行试块制作,检测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并根据试块结果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
4.3 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模板制作,在模板的基础上进行混凝土浇注、振捣和修整。
4.4 进行混凝土养护工作,包括覆盖塑料薄膜、喷淋水、保持温度等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耐久性。
五、施工检验与验收5.1 施工过程中进行现场检验,检测混凝土的质量和外观。
检测项目包括强度、孔隙率、抗渗性能等。
5.2 施工结束后进行终验工作,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终验项目包括外观质量、强度、渗透性等。
六、安全措施6.1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和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和外来人员注意施工安全。
6.2 施工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裂缝处理专项方案一、工程概况1.张江中区B-3-6地块研发楼项目由5栋办公楼(A~E栋)和中间环形中庭(F栋)组成,5栋办公楼分别为A~E栋办公楼,7~10层,高度为28.3m~44.3m,采用框剪结构,中间环形中庭为F栋中庭,为五个办公楼空间联系部分,3层,高度为40.3m,结构形式采用钢框架支撑结构,屋盖为网架结构。
2.在主体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B楼二层楼面板轴线B-12~B-13之间处出现微裂缝。
为保证工程质量,满足主体验收创优条件,对本工程的裂缝进行专项处理。
二、裂缝分类及处理1.宽度≤0.3毫米的非贯穿裂缝,对结构承载力及持久强度无有害影响,可不作处理。
2.宽度>0.3毫米的非贯穿裂缝会引起钢筋锈蚀,影响结构持久承载力,采用表面涂抹砂浆法处理。
3.不成片、分散的贯穿性裂缝会引起钢筋锈蚀,影响使用功能,采用改性环氧树脂灌浆法处理。
本工程B楼二层楼面板轴线B-12~B-13之间处出现微裂缝局部属于贯穿性裂缝,故采取环氧树脂灌浆法处理。
若其他区域再出现裂缝已按以上三类分别处理。
三、裂缝产生原因分析1.混凝土质量和性能不达标,坍落度过大、使用低性能外掺济,导致裂缝。
泵送商品混凝土进行浇筑,其坍落度大,流动性好,但也易产生局部粗骨料少、砂浆多的现象,加之商品砼厂商为降低价格和成本使用低档原材料忽视了混凝土的品质,导致性能下降。
混凝土强度值对水灰比的变化十分敏感,基本上是水和水泥计量变动对强度影响的叠加。
因此,水、水泥、外掺混合材料、外加剂溶液的计量偏差,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如含泥量大的粉砂配制的混凝土收缩大,抗拉强度低,脱水干缩时容易因塑性收缩而产生裂缝。
2.施工中过分振捣,模板、垫层过于干燥导致楼板裂缝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
而模板、垫层在浇筑混凝土之间洒水不够,过于干燥,则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3. 上人过早施工、加荷导致裂缝为了抢工期,赶进度,在刚浇好的现浇板上或混凝土尚处在初凝和终凝阶段,就任意踩踏,搬运材料,集中堆放钢管、钢筋板等。
过早的加荷引起不规则的受力裂缝。
这些裂缝一旦形成,就难于闭合,形成永久性裂缝。
4.混凝土养护不当导致楼板裂缝养护不当也是造成裂缝的主要原因。
过早养护会影响混凝土的胶结能力。
过迟养护,混凝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水泥缺乏必要的水化水,而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此时混凝土早期强度低,不能抵抗这种应力而产生开裂。
另外过度的抹平压光会使混凝土的细骨料过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引起表面体积碳水化收缩,导致混凝土板表面龟裂。
5.板筋下沉导致楼板裂缝不重视保护板面上层负筋的正确位置,施工人员野蛮操作,任意踩踏钢筋,致使负筋下陷,保护层过大,浇筑前及浇筑中也不及时进行整修,减少了板截面的有效高度,使负筋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板的承载能力达不到设计的要求,从而导致楼板裂缝。
6.混凝土浇筑不及时导致楼板裂缝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供应不及时,造成楼板新旧混凝土出现冷缝,在混凝土强度形成过程中形成裂缝。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B楼二层楼面板轴线B-12~B-13之间处出现微裂缝主要由于上人过早施工、加荷过早所导致。
四、裂缝修补施工工艺鉴于由于本工程正在进行主体混凝土施工,主体沉降、混凝土收缩不稳定,我方对透缝部位进行详细标识记录,待主体封顶后对裂缝进行封堵处理。
处理工艺如下:1.表面修补法处理时将裂缝附近的混凝土表面凿毛,沿个别深进的裂缝凿成深15~20mm、宽30~40mm的V型槽,扫净并洒水湿润,先刷素水泥浆一度,然后用1:(1~2)的水泥砂浆分2~3层涂抹,总厚度为10~20mm,并压光。
如地下室外墙表面裂缝为防止渗水,应用水泥净浆(厚2mm)和1:2.5水泥砂浆(厚4~5mm)交替抹压4~5层,在砂浆中可掺入1%~3%的氯化铁防水剂,可起到促凝和提高防水性能的效果。
涂抹后3~4h进行覆盖洒水湿润养护。
2.改性环氧化学压力汽浆压力改性环氧化学灌浆液是一种低粘度、高强度的改性环氧树脂补强化学灌浆材料。
由环氧树脂、改性液及三乙烯三胺组成,在催化剂作用下相分离而呈海岛状态结构,具有橡胶相改性环氧树脂效果。
它可灌性好,粘度低,强度高,使用方便,特别适合于灌注细裂缝。
其主要技术指标为:粘度(25℃)30~83.6MPa·s;纯胶体抗压强度58.5~118.3Mpa;纯胶体抗拉强度14.7~24.5MPa;固砂体抗压强度41.7~68.6MPa;劈裂抗拉强度3.5~4.5MPa;轴心抗压强度32MPa;弯曲抗压强度35MPa;抗拉强度2.75MPa;浆液的配合比:改性环氧树脂乙二胺=100:8(重量比)。
3、施工工序如下:①表面处理。
用钢丝刷将裂缝刷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吹去浮尘。
②粘贴进浆嘴。
用速凝胶将灌浆嘴粘在灌浆口上,间距300~500毫米,其布设原则为:浆嘴宜设在裂缝宽度较大处,在裂缝的起点处和交叉点,均须粘贴进浆嘴。
③封缝。
用速凝胶封闭上下裂缝,两天后沿裂缝涂刷一层肥皂水,从进浆嘴通入压缩空气。
若肥皂水起泡,说明起泡处封闭不严,立即擦去肥皂水,并用速凝胶封堵密实。
④配浆。
用天平称取两种浆液原料,并根据气温及裂缝宽度进行小幅度调节,将浆液充分拌合并置于洁净胶桶待用。
若浆液超过3小时或流动性较差应停止便用,配浆量应充分考虑富余量。
⑤灌浆。
1)灌浆从裂缝的一个端头开始向另一端逐步进行;2)灌浆工艺路线:料桶→胶管→灌浆机→胶管→进浆嘴;3)逐步加压,从0~0.25MPa后停止提高压力;4)加压后注意观察,压力维持在0.25MPa不变;5)与进浆嘴相邻的进浆口冒浆时,立即关闭阀门停止进浆,并迅速用堵头堵住冒浆的进浆口;6)堵住冒浆口后,再打开阀门注3~5分钟;7)拔开与第一个进浆口相连的胶管,随即堵住第一个进浆口;8)拔开第二个进浆嘴堵头,与胶管相连进行灌浆,至一条缝灌完。
⑦复原。
72小时后将进浆嘴打掉,铲去混凝土板面上的胶泥。
五、预防措施1. 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根据工程的不同部位和性质确定混凝土品质,严格控制水和水泥的比例,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砂率和含泥量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使用商品混凝土时要对坍落度进行严格检查。
2. 混凝土浇筑之前,要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达到饱和状态,使之即不释放水分也不吸收水分,浇筑过程中振捣要充分、均匀、恰倒好处,避免振捣过度。
3. 在混凝土没达到一定强度时不要过早上人、堆料、施荷加载,尤其是振动荷载,因为混凝土浇筑后要有一个硬化过程,才会有强度;在这个过程中,应对混凝土加以保养,不能对混凝土施加任何外力。
必须做到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以后,才允许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4.混凝土的浇水保温养护特别是加强早期养护对其强度增长和各类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早期浇水保温养护可以避免表面脱水引起的混凝土初期伸缩裂缝及温度变化产生的裂缝发生。
因此,施工中必须坚持一周左右的洒水保湿保温养护,防止风吹日晒。
5.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按操作程序施工,使施工人员充分重视保护板面上层负筋的正确位置,在楼板浇捣过程中要由专人护筋,并及时进行整修,严格控制板面负筋保护层厚度。
有梁通过或隔断时一般放置在梁钢筋上面或与梁钢筋绑扎在一起。
为了控制好负筋保护层厚度,马蹬不准漏放并且绑扎牢固,保证负筋不下沉不移位,从而有效控制负筋保护层的厚度,避免板负筋保护层过厚而产生裂缝。
6.及时与搅拌站沟通,防止混凝土供应不及时混楼板形成冷缝。
六、裂缝修补验收1.一般裂缝修补完毕后观察表面是否平整无翘曲,满足要求后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2.通缝修补完毕后宜进行蓄水实验,楼板上部用砖砌筑宽度100mm高度100mm水沟,两端封闭,灌水实验,观察楼板下部有无渗漏,如无渗漏责裂缝处理完毕,可以进行楼地板下道工序的施工,如有渗漏责需开凿重新处理,直到裂缝无渗漏现象发生在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七、安全文明施工1.作业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
2.施工用电源电压,输电必须安装漏电开关;保护电源线路是否良好,电源线不得有接头;不能硬拉电线,防止拉断电线而造成触电伤亡事故。
3.高处作业应用活动架,活动架搭设完毕检查牢固稳定后方可上人施工。
4.做到工完场清,施工完毕后的产生的垃圾及时清理干净。
目录混凝土裂缝处理专项方案 (1)一、工程概况 (1)二、裂缝分类及处理 (1)三、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1)四、裂缝修补施工工艺 (2)五、预防措施1. 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根据工程的不同部位和性质确定混凝土品质,严格控制水和水泥的比例,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砂率和含泥量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使用商品混凝土时要对坍落度进行严格检查。
2. 混凝土浇筑之前,要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达到饱和状态,使之即不释放水分也不吸收水分,浇筑过程中振捣要充分、均匀、恰倒好处,避免振捣过度。
3. 在混凝土没达到一定强度时不要过早上人、堆料、施荷加载,尤其是振动荷载,因为混凝土浇筑后要有一个硬化过程,才会有强度;在这个过程中,应对混凝土加以保养,不能对混凝土施加任何外力。
必须做到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以后,才允许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4.混凝土的浇水保温养护特别是加强早期养护对其强度增长和各类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早期浇水保温养护可以避免表面脱水引起的混凝土初期伸缩裂缝及温度变化产生的裂缝发生。
因此,施工中必须坚持一周左右的洒水保湿保温养护,防止风吹日晒。
5.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按操作程序施工,使施工人员充分重视保护板面上层负筋的正确位置,在楼板浇捣过程中要由专人护筋,并及时进行整修,严格控制板面负筋保护层厚度。
有梁通过或隔断时一般放置在梁钢筋上面或与梁钢筋绑扎在一起。
为了控制好负筋保护层厚度,马蹬不准漏放并且绑扎牢固,保证负筋不下沉不移位,从而有效控制负筋保护层的厚度,避免板负筋保护层过厚而产生裂缝。
(3)六、裂缝修补验收 (4)七、安全文明施工 (4)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化成一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