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章课后复习题与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习题复习题参考答案资料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2.城市道路分为几类 ?答: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3.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一般采用几阶段设计?答:一阶段设计:即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建设项目。
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一般建设项目。
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复杂、基础资料缺乏和不足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等。
4.道路勘测设计的研究方法答:先对平、纵、横三个基本几何构成分别进行讨论,然后以汽车行驶特性和自然条件为基础,把他们组合成整体综合研究,以实现空间实体的几何设计。
5.设计车辆设计速度 .答:设计车辆:指道路设计所采用的具有代表性车辆。
设计速度:指当天气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6.自然条件对道路设计有哪些影响?答:主要影响道路等级和设计速度的选用、路线方案的确定、路线平纵横的几何形状、桥隧等构造物的位置和规模、工程数量和造价等。
第二章:平面设计1.道路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
答: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作路线的平面,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则是路线的纵断面,中线上任一点法向切面是道路在该点的横断面。
2.为何要限制直线长度?答:在地形起伏较大地区,直线难与地形相适应,产生高填深挖,破坏自然景观,运用不当会影响线形的连续性,过长会使驾驶员感到单调、疲惫急躁,不利于安全行驶。
3.汽车的行驶轨迹特征。
答:轨迹是连续的,曲率是连续的饿,曲率变化率是连续的。
4.公路的最小圆曲线半径有几种?分别在何种情况下使用。
答:极限最小半径,特殊困难情况下使用,一般不轻易使用;一般最小半径,通常情况下使用;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在不必设置超高就能满足行驶稳定性的圆曲线使用。
5.平面线形要素及各要素的特点。
答: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6.缓和曲线的作用,确定其长度因素。
道路勘测设计第三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第三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引言
道路勘测设计是建筑工程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涵盖道路工程勘测、设
计及施工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主要介绍道路勘测设计第三版中的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第三版课后练习题
第一章
1.计算标高为300.00米的点在等高线(断面距为20米)上的投影长度。
答案:10米
2.某平面图比例尺为1:4000,某线段距离为300米,其在图上的长度
为多少?
答案:0.075米
第二章
1.求垂足高差为3m,边坡坡度为1:1的边坡高为多少?
答案:5.657m
2.一辆车所通过一段道路的沿线里程为4000m,根据该路段纵坡梯度的
要求,它应当超高原点多少?若某一中央桥距路线起点的里程为2200m,同
时已知其平均高程,求两端的高程值。
答案:96.57m,168.78m,174.65m
第三章
1.求某一房屋的建筑用地面积,东西距为18m,南北距为12m,距东南
角10m处的点标高为25.21m,距西北角15m处的地面高程为25.73m,并已知地形分别为1级、2级、3级,距形分别为400m²、300m²、200m²。
答案:216m²
2.一条规划红线内的机场跑道,总长为3500m,顺坡边坡为3%,倒坡边
坡为1%,那么,梯度点高差为多少m?
答案:36.11m
结论
通过上述课后练习题及对应的答案,我们可以了解到道路勘测设计第三版中各章节所涉及的知识及计算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习题复习题参考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2. 城市道路分为几类?答: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3.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一般采用几阶段设计?答:一阶段设计:即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建设项目。
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一般建设项目。
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复杂、基础资料缺乏和不足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等。
4. 道路勘测设计的研究方法答:先对平、纵、横三个基本几何构成分别进行讨论,然后以汽车行驶特性和自然条件为基础,把他们组合成整体综合研究,以实现空间实体的几何设计。
5. 设计车辆设计速度.答:设计车辆:指道路设计所采用的具有代表性车辆。
设计速度:指当天气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6.自然条件对道路设计有哪些影响?答:主要影响道路等级和设计速度的选用、路线方案的确定、路线平纵横的几何形状、桥隧等构造物的位置和规模、工程数量和造价等。
第二章:平面设计1. 道路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
答: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作路线的平面,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则是路线的纵断面,中线上任一点法向切面是道路在该点的横断面。
2. 为何要限制直线长度?答:在地形起伏较大地区,直线难与地形相适应,产生高填深挖,破坏自然景观,运用不当会影响线形的连续性,过长会使驾驶员感到单调、疲惫急躁,不利于安全行驶。
3. 汽车的行驶轨迹特征。
答:轨迹是连续的,曲率是连续的饿,曲率变化率是连续的。
4. 公路的最小圆曲线半径有几种?分别在何种情况下使用。
答:极限最小半径,特殊困难情况下使用,一般不轻易使用;一般最小半径,通常情况下使用;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在不必设置超高就能满足行驶稳定性的圆曲线使用。
5. 平面线形要素及各要素的特点。
答: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道路勘测设计习题及参考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题一、填空题1、道路勘测设计程序中三阶段设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个设计阶段。
2、汽车的行驶条件有两个,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论上确定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时要考虑三方面的因素,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横断面在曲线段需要加宽,试举出三种平曲线加宽的过渡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山岭区选线主要有三种布局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经验认为,使用回旋线作为缓和曲线时,回旋线参数A和圆曲线半径R保持如下关系______________,便可得到视觉上协调而又舒顺的线形。
7、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制度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道路所处地区和构造特点,城市道路雨水排除系统的类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我国的公路按使用任务、功能和所适应的交通量水平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四级公路。
9、平面线型三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竖曲线最小半径的限制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满足视距要求。
11、汽车由直线到圆曲线过渡过程中其行驶轨迹为_____________。
12、我国测量坐标系统通常有三种,即、、。
13、路基边坡的坡度,习惯上用边坡的与的比值来表示。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部分答案教材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部分答案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题一、填空1、现代交通运输由(铁路)、(道路)、(水运)、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道路平面线形是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或将之称为平面三要素。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将公路分为五个等级。
4、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时,遇到的阻力一般有空气阻力、摩擦阻力和(惯性阻力)。
5、平面线形组合的基本型是按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圆曲线)、直线的顺序组合起来的线形形式。
6、设计速度是确定公路(几何形状)的最关键参数。
7、两个转向相同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同向)曲线,而两个转向相反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反向)曲线。
8、纵断面的设计线是由(直坡线)和(竖曲线)组成的。
9、山岭区选线布局有(沿河线)、(越岭线)、山脊线三种方式。
10、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方法有实行交通管制、(在交叉口设置专用车道)、(修建立体交叉)等。
P23311、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类。
12、汽车行驶出现的纵向不稳定有纵向倾覆和纵向倒溜滑移两种情况。
14、平面线形组合类型是基本型、S形、卵形、凸形、C形、复合型、回头形曲线。
15、.纵断面设计线的两个基本线形要素是纵坡、竖曲线。
16、城市道路横断面类型分别是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四幅路。
17、视距的类型分别有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超车视距。
19、展线的方式有自然展线、回头展线、螺旋展线三种。
20、实地放线常用的方法有穿线交点法、直接定交点法、坐标法三种。
21、城市道路道路网有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混合式四种基本形式。
25、.高速公路的设计标高一般取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高程。
26、公路横断面类型分别是单幅双车道、双幅多车道、单车道。
27、无中间带的超高过渡方式有绕内边线旋转、绕中线旋转、绕外边线旋转。
30、纸上定线的方法有直线形定线法、曲线形定线法两种。
公路勘测设计复习题答案

公路勘测设计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公路勘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确定公路的路线走向B. 进行公路的施工图设计C. 进行公路的可行性研究D. 选择公路的建筑材料答案:A2. 公路勘测设计中,哪个阶段是确定路线方案的关键?A. 初测阶段B. 详测阶段C. 施工图设计阶段D. 施工阶段答案:B3. 公路勘测设计中,哪个因素是影响路线选择的主要因素?A. 地形地貌B. 地质条件C. 气候条件D. 社会经济条件答案:A4. 在公路勘测设计中,哪种测量方法适用于长距离的路线测量?A. 地面测量B. 航空测量C. 卫星测量D. 激光测量答案:B5. 公路勘测设计中,哪个阶段需要进行路基路面结构的设计?A. 初测阶段B. 详测阶段C. 施工图设计阶段D. 施工阶段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公路勘测设计中,哪些因素需要在路线选择时考虑?A. 地形地貌B. 地质条件C. 气候条件D. 社会经济条件E. 环境影响答案:ABCDE2. 公路勘测设计中,哪些工作属于详测阶段的内容?A. 路线方案的优化B. 路基路面结构的设计C. 桥梁、隧道等结构物的设计D. 施工图的绘制E. 施工方案的制定答案:ABC三、判断题1. 公路勘测设计中的初测阶段主要是为了确定路线的大致走向。
(对)2. 公路勘测设计中的详测阶段不需要考虑环境影响。
(错)3. 公路勘测设计中的施工图设计阶段是整个设计过程的最终阶段。
(对)4. 公路勘测设计中的施工阶段不需要进行任何设计工作。
(错)四、简答题1. 简述公路勘测设计中初测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
答:初测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进行路线的初步调查,确定路线的大致走向,进行必要的地形地貌测量,以及初步的地质勘察工作,为详测阶段提供基础数据和资料。
2. 详述公路勘测设计中施工图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
答:施工图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根据详测阶段的成果,进行路线方案的最终确定和优化,设计路基路面结构,设计桥梁、隧道等结构物,绘制详细的施工图,以及制定施工方案等。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答案

91810.392
113.888
560.295
571.753
78°30′37″
JD1的偏角=78°30′37″-160°48′03″=-82°17′26″(左偏)
由题意,起点桩号为:K12+234.567
则JD1桩号为:K12+234.567+559.505=K12+794.072
竖曲线起点高程:429.00+36×2.5%=429.90 m
竖曲线点桩号为:K1+520.00+T=K1+520.00+36.00=K1+556.00
竖曲线终点高程:429.00+36×1.5%=429.54 m
K1+500.00处:
横距x1=(K1+500.00)-(K1+484.00)=16.00 m
竖距h1=x12/2R=312/(2×1800)=0.27 m
切线高程=429.90-2.5%×31=429.125 m
设计高程=429.375+0.27=429.39 m
4.5某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80km/h,有一处平曲线半径为250m,该段纵坡初定为5%,超高横坡为8%,请检查合成坡度,若不满足要求时,该曲线上允许的最大纵坡度为多少?
则:
→x0=27m
又:
Lc=108m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竖曲线设计
4.3某条道路变坡点桩号为K25+460.00,高程为780.72.m,i1=0.8%,i2=5%,竖曲线半径为5000m。(1)判断凸、凹性;(2)计算竖曲线要素;(3)计算竖曲线起点、K25+400.00、K25+460.00、K25+500.00、终点的设计高程。
道路勘测复习题答案

道路勘测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道路勘测的主要目的是()。
A. 确定道路的平面位置B. 确定道路的纵断面设计C. 确定道路的横断面设计D. 确定道路的施工方案答案:A2. 道路勘测中,水准测量的主要作用是()。
A. 确定道路的高程B. 测量道路的坡度C. 计算道路的土石方量D. 确定道路的走向答案:A3. 在道路勘测中,下列哪项不是地形图的作用?()。
A. 反映地形地貌B. 指导道路选线C. 计算土石方量D. 确定道路的施工日期答案:D4. 道路勘测时,测量道路中心线的目的是()。
A. 确定道路的宽度B. 确定道路的曲率半径C. 确定道路的平面位置D. 确定道路的纵坡答案:C5. 道路勘测中,横断面测量的主要任务是()。
A. 确定道路的平面位置B. 确定道路的纵坡C. 确定道路的横坡D. 确定道路的土石方量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道路勘测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道路的选线?()。
A. 地形地貌B. 地质条件C. 气候条件D. 交通流量答案:ABCD2. 道路勘测时,需要考虑的测量内容包括()。
A. 平面位置测量B. 高程测量C. 横断面测量D. 纵断面测量答案:ABCD3. 道路勘测中,下列哪些是道路设计的基本要素?()。
A. 道路平面B. 道路纵断面C. 道路横断面D. 道路附属设施答案:ABCD三、判断题1. 道路勘测时,只需要考虑道路的平面位置和纵断面设计。
()答案:错误2. 地形图是道路勘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可以帮助勘测人员了解地形地貌。
()答案:正确3. 道路勘测中,水准测量可以用于确定道路的走向。
()答案:错误4. 道路勘测时,横断面测量可以用于计算道路的土石方量。
()答案:正确5. 道路勘测中,不需要考虑气候条件对道路设计的影响。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道路勘测中平面位置测量的主要步骤。
答案:平面位置测量的主要步骤包括:确定道路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测量道路中心线的走向,确定道路的曲率半径和曲线长度,以及绘制道路平面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平面设计2-5.设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 ,路拱横坡为2%。
⑴试求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及设置超高(% 8 i h =)的极限最小半径(μ值分别取0.035和0.15)。
⑵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时,缓和曲线长度应为多少(路面宽B = 9 m ,超高渐变率取1/150)? 解:⑴不设超高时:)(h V R i 1272+=μ=0.02)]-(0.035[127802⨯=3359.58 m , 教材P36表2-1中,规定取2500m 。
设超高时:)(h V R i 1272+=μ=0.8)](0.15[127802+⨯=219.1 m , 教材P36表2-1中,规定取250m 。
⑵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时,以侧边缘为旋转轴,由公式计算可得:缓和曲线长度:=∆=pi B L '150/1%2%89)(+⨯=135 m 2-6 某丘陵区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 ,路线转角"38'04954︒=α,4JD 到5JD 的距离D=267.71m 。
由于地形限制,选定=4R 110m ,4s L =70m ,试定5JD 的圆曲线半径5R 和缓和曲线长5s L 。
解:由测量的公式可计算出各曲线要素:πδπβ︒•=︒•=-==1806,18022402m ,240000200032R l R l R l l R l p , R T l R L m p R T -=+︒-=+•+=2q 2180)2(,2tan)(00,πβαα 解得:p=1.86 m , q = 35 m , =4T 157.24 m , 则=5T 267.71-157.24 = 110.49 m考虑5JD 可能的曲线长以及相邻两个曲线指标平衡的因素,拟定5s L =60 m ,则有:522460p R = ,30260m ==,"28'20695︒=α 解得=5R 115.227m2-7、某山岭区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 ,路线转角"00'54322︒=右α ,"00'3043︒=右α ,1JD 至2JD 、2JD 到3JD 距离分别为458.96 m 、560.54 m 。
选定m L R S 6530011==,,试分别确定2JD 、3JD 的圆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
解:(1) 1JD 曲线要素计算587.024p 2s 0==R l , 487.322402q 23s =-=R l l s,则m q P R T 63.1112tan)(1=++=α由于1JD 与2JD 是同向曲线,查《规》可知,同向曲线之间的直线段长度至少为设计速度的6倍,即m 360660=⨯,此时036063.11196.4582<--=T 所以这样设置不可行,所以只能减少直线段的长度。
(2) 2JD 曲线拟定由于2JD 与1JD 的转角接近,所以在根据《规》拟定m L R 803002S 2==,,则计算可得:889.0p =,40q =,m T 84.1282=所以2JD 与1JD 之间的直线段长度为 m 49.21884.12863.11196.458=--接近速度的4倍,可以接受。
(3) 3JD 曲线拟定由于3JD 是小偏角,根据《规》可得,所需曲线最小长度为:m L 555.1555.4700700min ===α,则切线长m 7.7723=≈LT 2JD 与3JD 为反向曲线,由《规》可得,直线段最小为速度的2倍,即120m,则有354m 77.7-128.84-54.560=,显然满足曲线的要求。
按min L 反算半径:m 59.1980180min =⋅⨯=παL R ,由于半径大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30291︒=右α可不设缓和曲线,则m R L S 59.1980033==,。
第三章 纵断面设计3-9 某条道路变坡点桩号为K25+460.00,高程为780.72.m ,i1=0.8%,i2=5%,竖曲线半径为5000m 。
(1)判断凸、凹性;(2)计算竖曲线要素;(3)计算竖曲线起点、K25+400.00、K25+460.00、K25+500.00、终点的设计高程。
解:(1)判断凸、凹性0%2.4%8.0%512>=-=-=i i ω,凹曲线(2)竖曲线要素计算m R L 210%2.45000=⨯==ω; m LT 1052==; m R T E 1.150002105222=⨯==(3)设计高程计算起点里程桩号=交点里程桩号—T 终点里程桩号=交点里程桩号+T =K25+460.00-105 = K25+460.00+105 = K25+355 = K25+565 第一种方法:(从交点开算)里程桩号 切线高程 竖距Rx h 22= 设计高程起点 K25+355 780.72-105×0.8%=779.880202==Rh779.88+0=779.88 K25+400780.72-60×0.8%=780.242.02452==Rh780.24+0.2=780.44K25+460780.72-0×0.8%=780.721.121052==Rh780.24+1.1=781.82K25+500 780.72+40×5%=782.7242.02652==Rh782.72+0.42=783.14终点 K25+565 780.72+105×5%=785.97 0202==Rh 785.97+0=785.97 第二种方法:(教材上的方法-从起点开算)里程桩号 切线高程 竖距Rx h 22= 设计高程起点 K25+355 780.72-105×0.8%=779.880202==Rh779.88+0=779.88 K25+400779.88+45×0.8%=780.242.02452==Rh780.24+0.2=780.44K25+460 779.88+105×0.8%=780.721.121052==Rh780.24+1.1=781.82K25+500 779.88+145×0.8%=781.041.221452==Rh781.04+2.1=783.14 终点K25+565779.88+210×0.8%=781.5641.422102==Rh781.56+4.41=785.973-10某城市I 级干道,其纵坡分别为i1=-2.5%、i2=+1.5%,变坡点桩号为K1+520.00,标高为429.00m ,由于受地下管线和地形限制,曲线中点处的标高要求不低于429.30m ,且不高于429.40m ,试确定竖曲线的半径,并计算K1+500.00、K1+520.00、K1+515.00点的设计标高。
解:判断凸、凹性0%0.4%5.2-%5.112>=-=-=)(i i ω,凹曲线竖曲线要素半径计算因);();(4.03.00.429-40.4290.429-30.42922===R T E ;且22ωR L T ==,代入后解得:m R )2000;1500(= 分下面三种情况计算: (1)取半径m R 1750=m R L 70%0.41750=⨯==ω; m LT 352==; m R T E 35.01750235222=⨯==设计高程计算起点里程桩号=交点里程桩号—T 终点里程桩号=交点里程桩号+T =K1+520-35 = K1+520+35 = K1+485 = K1+555里程桩号 切线高程 竖距R x h 22= 设计高程起点 K1+485 429+35×2.5%=429.875 0202==R h 429.875+0=429.875 K1+500 429+20×2.5%=429.50 064.02152==Rh 429.50+0.064 =429.564K1+520 429+0×2.5%=429.00 35.02352==Rh 429.00+0.35=429.35 K1+515 429+5×2.5%=429.125257.02302==Rh429.125+0.257=429.382终点 K1+555 429+35×1.5%=429.525 0202==Rh 429.525+0=429.525 (2)取半径m R 1500=m R L 60%0.41500=⨯==ω;m LT 302==; m R T E 30.01500230222=⨯==设计高程计算起点里程桩号=交点里程桩号—T 终点里程桩号=交点里程桩号+T =K1+520-30 = K1+520+30 = K1+490 = K1+550里程桩号 切线高程 竖距R x h 22= 设计高程起点 K1+490 429+30×2.5%=429.75 0202==R h 429.75+0=429.75 K1+500 429+20×2.5%=429.50 033.02152==Rh 429.50+0.033 =429.533K1+520 429+0×2.5%=429.00 30.02352==R h 429.00+0.30=429.30 K1+515 429+5×2.5%=429.125 104.02302==Rh 429.125+0.104=429.229终点 K1+550 429+30×1.5%=429.45 0202==Rh 429.45 +0=429.45 (3)取半径m R 2000=m R L 80%0.42000=⨯==ω; m LT 402==; m R T E 40.02000240222=⨯==设计高程计算起点里程桩号=交点里程桩号—T 终点里程桩号=交点里程桩号+T =K1+520-40 = K1+520+40= K1+480 = K1+560里程桩号 切线高程 竖距R x h 22= 设计高程起点 K1+480 429+40×2.5%=430.00 0202==R h 430.00+0=430.00 K1+500 429+20×2.5%=429.50 1.02202==Rh 429.50+0.1 =429. 6 K1+520 429+0×2.5%=429.00 4.02402==R h 429.00+0.4=429.40 K1+515 429+5×2.5%=429.125 306.02352==Rh 429.125 +0.306 =429.431终点 K1+560 429+40×1.5%=429.60 0202==Rh 429.60 +0=429.60 3-11 某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80km/h ,有一处平曲线半径为250m ,该段纵坡初定为5%,超高横坡为8%,请检查合成坡度,若不满足要求时,该曲线上允许的最大纵坡度为多少?解:根据教材P65表3-16,合成坡度值应取9.0%%9%43.9%8%52222>=+=+=h i i I ,不满足要求;因此该曲线上允许的最大纵坡度为:%12.4%8%92222=-=-=hi I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