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WTO农业协议
WTO《农产品协议》

农产品协议各成员方:已决定建立为开始与埃期特角宣言所确定的谈判目标相一致的农产品贸易改革进程的基础;回顾到在对乌拉圭回合的中期评审上所达成一致的长期目标是“建立一个公平的、市场导向的农产品贸易体制,改革进程应从开展关于承担支持和保护义务的谈判,从建立已得到加强和更行之有效的关贸总协定规则和纪律"开始;并回顾到“上面提到的长期目标是为了实质性地、逐渐地减少在达成一致的时期内所保持的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最终纠正和防止世界农产品市场存在的种种限制和扭曲现象;保证在下列每个方面承担具体的约束义务: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出口竞争,并保证达成卫生和植物检疫协议;已一致同意发达国家成员方在履行其对市场准入所承担的义务时,要通过为对发展中国家成员方有特殊利益的农产品和对将生产从种植非法麻醉品作物转为多样化生产有特殊意义的产品,提供大为改善的准人机会和条件,包括如在中期评审上达成一致的使热带农产品贸易完全自由化,来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成员方的特定需求和准人条件。
注意到根据改革计划承担的义务在所有成员方之间应是平等的,顾及到非贸易因素,包括粮食安全和保护环境的需要,顾及到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与差别待遇是谈判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一种共识,考虑到实行改革计划可能给最不发达国家和粮食净进口国带来不利影响;兹达成如下协议:第一部分第1条术语定义在本协议中,除非文中另有要求,否则:(1)“总量支持措施”和“AMS”系指以货币名称表示的,向有利于基本农产品生产者的农产品提供的年支持水平或向有利于全体农业生产者所提供的非特定产品支持,而不是指按本协议附件2规定的可以免除减让的计划提供的支持,它是:①一成员方减让表第四部分的旁注所包括的有关辅助资料时间表中具体规定的在基期内应提供的支持;②按本协议附件3规定计算的在实施期任何一年内以及此后提供的支持,它考虑了该成员方减让表第四部分的旁注所包括的辅助资料时间表中所使用的基本数据和方法;(2)与国内支持减让有关的“基本农产品”被定义为成员方减让表和有关辅助资料中具体规定的,尽量接近首次销售量的产品;(3)“预算支出”或“支出”,包括已支出的财政收入;(4)“等量支持”系指用货币名称表示的,通过运用一项或多项措施向基本农产品生产者提供的无法根据总量支持方法计算的年支持水平,而不是指按本协议附件2规定的可以免除减让的计划所提供的支持,它是:①按成员一方减让表第四部分中的旁注所包括的有关辅助资料时间表中具体规定的在基期内所提供的支持;和②按本协议附件4规定计算的在实施期任何一年内以及此后提供的支持,它考虑了该成员方减让表第四部分的旁注所包括的辅助资料时间表中所使用的基本数据和方法;(5)“出口补贴”是指视出口实绩给予的补贴,其中包括本协议第9条中所列的出口补贴;(6)“实施阶段”原指于1995年开始的为期6年的阶段,第13条中所指于1995年开始的为期9年的阶段除外;(7)“市场准入减让”包括所有根据本协议承担的市场准入义务;(8)“全部总量支持”和“全部AHS”系指提供的有利于农业生产者的按对基本农产品总量支持总和计算的所有国内支持总和,所有非特定产品总量支持以及对所有农产品等量支持;它是:①成员方减让表第四部分中具体规定的在基期内所提供的支持(即:基础总量支持总和)和在实施阶段中任何一年或此后被准予提供的最大限度的支持(即:“约束承诺年水平和最后水平”);②根据本协议规定,包括第6条的规定和根据成员方减让表第四部分的旁注所包括的在辅助资料时间表中所使用的基本数据和方法计算的,在实施阶段任何一年中及此后实际提供的支持水平(即:“现行的全部总量支持”);(9)上文第(6)子款中的“年度”和与成员一方的特别承诺有关的“年度”系指与该成员方相关的减让表中具体规定的公历年度,财政年度或销售年度。
WTO《农业协定》

特殊和差别待遇
第十部分 第16 条
Least-Developed and Net Food-Importing Developing Countries
最不发达国家和粮食净 进口发展中国家
第十一部分 第17 条 第18 条 第19 条
改革进程的继续
第十三部分 第21 条 附 件1 附 件2 附 件3 附 件4 附 件5
Final Provisions
最后条款 产品范围 国内支持:免除削减承 诺的基础 国内支持:综合支持量 的计算 国内支持:支持等值的 计算 有关第4条第2款的特别 处理
Product Coverage Domestic support: the Basis for Exemption from the Reduction Commitments Domestic Support: Calculation of Aggregate Measurement of Support Domestic Support: Calculation of Equivalent Measurement of Support Special Treatment with Respect to Paragraph 2 of Article 4
出口竞争承诺 出口补贴承诺 规避出口补贴承诺的防 止 作为加工品原料的产品
Export Subsidy Commitments
Prevention of Circumvention of Export Subsidy Commitments
Incorporated Products
第六部分 第12 条
本书收录了世界贸易组织(WTO)秘书处出版的《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 结果:法律文本》的英文原文和中文译文。为方便读者,还增加了《法律文 本》一书未收录的《民用航空器贸易协定》和《政府采购协定》等两个诸边 贸易协定的英文原文和中文译文,附在本书最后。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WTO农业协议绿箱政策

WTO农业协议绿箱政策WTO 农业协议绿箱支持措施一、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国内支持承诺1. 黄箱。
所有被认为是对生产和贸易有扭曲作用的国内支持措施,除一些免除削减的例外,均被纳入黄箱。
这些措施的总量需要进行削减。
黄箱措施用综合支持量来计算。
综合支持量是国内支持承诺的基础。
除免除削减承诺的支持以外的任何有利于农业生产者的国内支持的总和,以及对国内支持措施的任何修改、或增加的不符合免除削减标准的新措施。
都应计入现行综合支持总量(总AMS)的计算中。
在现有WTO的144个成员中,30个成员有总AMS的削减承诺。
AMS 主要集中在欧盟、日本和美国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
从URAA 的实施看,AMS 的有效性很低,因为其削减基期1 986- 1 988年并不代表平均支持水平,对以上国家和多数农产品来说,这段时期的支持水平相当高。
而且,这些国家还可以实施新的贸易扭曲支持措施,只要AMS 不超过年度约束水平。
2. 微量补贴。
即对发达国家本应包括在现行总 AMS 计算中的特定产品支持,如未超过-基本农产品在相关年度内生产总值的5%,则免除削减。
另外,对本应包括在现行 AMS 计算中的非特定产品的支持如未超过该成员农业生产总值的 5%,也无需削减。
对于发展中国家,以上微量百分比是10%。
总之,成员不需将微量补贴包括在其现行综合支持总量的计算中,也无需削减。
如一成员无综合支持总量承诺,则该成员给予农业生产者的支持不得超过微量补贴水平。
3. 蓝箱。
国内支持承诺要求,所有与生产联系的补贴必须进行削减或控制在微量范围内,而蓝箱则是这一规则的一个例外。
蓝箱补贴直接与动物数量或耕地面积相联系,此类支付按固定面积和产量(对农作物来说)给予或按固定的牲畜数量或按基期生产水平的 85%或 85%以下给予。
蓝箱补贴要求征收生产配额或要求农民放弃部分土地的生产以达到限制产量的目的。
使用这些补贴的国家认为,蓝箱对贸易的扭曲效应远远小于其他黄箱补贴。
农业协议(WTO组织规则与运行-四川师范大学,潘路佳)

❖ 为了避免在自由化的过程中各成员的农业遭到严重
损害,《农业协议》订立了“农产品特别保障措
施”。
15
❖ 二、第5条农产品特保措施的法律分析 ❖ (一)农产品特保措施实施的形式
❖ 征收附加关税(Additional Duty)
❖ (二)援引农产品特保措施条款的前提条件
❖ 针对该农产品的非关税措施已经关税化; ❖ 在其减让表中用“SSG”符号表示。
制进口 ❖ (3)保证食品安全 ❖ (4)支持消费者价格
24
二、发展中国家农业贸易保护政策与措施
❖ 政策目标
❖ 扩大生产,扩大农产品出口,减少进口,为工业化提供积积累 资金和税收;保证食品供应稳定,确保食品安全;保证食品有 稳定且趋于下降的价格;稳定生产者价格,增加收入。
❖ 措施
❖ 生产者价格支持、农业税、消费者价格上限、禁止出口、进口 垄断、投入补贴等。
❖ 基本机制
❖ 对基本粮食等农产品实行固定的或最低限度的生产者价格,通 过政府部门收购把价格控制在最低限度水平,或使市场价格趋 向政府目标水平;控制进出口农产品的数量和国内价格,使消 费者价格保护在某一低水平;对某些主要的农产品直接或间接 的提供消费者价格补贴。
25
三、发达成员与发展中成员农业贸易 法律制度的差异
17
❖ “价格触发水平”条件
❖ 若根据有关装运货物的进口CIF价格确定的,并以该 成员本国货币表示的该农产品进入到给予减让的成员 关税领土的市场进入价格,低于与该产品1986年到 1988年平均参考价格相等的启动价格,则该成员可以 实施保障措施。
❖ 市场进入价格与CIF价格的关系?
18
❖ 巴西诉欧共体家禽进口措施争端
21
❖ (四)关税的征收
WTO农业协议的主要内容

WTO农业协议的主要内容农业协议从1995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时间内实施,发展中国家为10年。
各谈判方同意在实施期结束前一年开始进行谈判继续这一改革进程。
概括而言,农业协议允许各国政府对农业给予支持,但最好是采取那些对贸易扭曲程度小的政策。
协议还允许在实施承诺的方式上可以有一些灵活性。
发展中国家削减补贴和降低关税的程度不必等同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被给予更多的时间完成义务。
针对食品供应依赖进口的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利益,协议做了特殊规定。
(一)市场准入条款由于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用关税及名目繁多的非关税壁垒来限制他国农产品进入其国内市场,导致了世界农产品贸易的不公平竞争,防碍了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实现。
为此,农业协议要求各方尽力排除非关税措施的干扰,并通过了将非关税壁垒关税化,禁止使用新的非关税壁垒的规定,来削减农业贸易领域现存的非关税壁垒。
此外,各方还达成了增加农产品市场准入机会的协议,以促进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实现。
具体规定为:1.关税化协议只允许使用关税这个手段对农产品贸易进行限制,所有进口数量限制、进口差价税、最低进口价格,任意性进口许可证,经营国家专控产品的单位所保持的非关税措施,自愿出口节制,以及普通关税以外的同类边境措施等非关税措施均须转化为进口关税。
具体包括:(1)现行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应转化成相应的关税等值。
(2)关税等值的计算方法是:某种农产品的关税等值(使用了非关税措施)=该产品的国内市场平均价格-该产品或相近产品的国际市场平均价格。
(3)关税等值用来制订农产品进口的从量税或从价税(即建立相应的关税)。
(4)农产品加工品的关税等值=农产品原料的关税等值´农产品原料占农产品加工品的比重。
(5)根据大米条款”(乌拉圭回合结束的最后时刻,为争取日本与韩国签署而专门对大米贸易作出的网开一面”规定),协议允许成员方在一定条件下,对某项产品(大米)延迟一段时间再进行关税化。
WTO《农业协定》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13、WTO《农业协定》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一)WTO《农业协定》产生的历史背景长期以来,各国政府出于稳定和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保障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以及提高农业产出等方面的考虑,都对本国农业和农产品贸易进行最大限度的干预和保护。
其中以美国和欧盟最为突出(国内支持、市场准入)。
美国的农业保护政策分为两类:一是农业生产保护政策(包括农业信贷优惠、目标价格补贴、农业保险);二是农业贸易保护政策(包括出口加强计划、贸易控制计划)。
(二)WTO《农业协定》的主要内容《农业协定》由序言、正文、附件组成,共21个条款。
《农业协定》的主要规则和承诺包括:1、降低农产品的国内支持国内支持:是各成员国对农产品实施的价格支持、直接支持以及以其他补贴形式的国内保护措施。
《农业协议》要求各成员以综合支持总量为尺度做出削减承诺,实质是对影响农产品贸易的各国国内农业政策措施规定一个总体标准。
发达国家承诺在6年内将年度综合支持量削减20%;发展中国家在10年内削减13%,最不发达国家免于削减。
《农业协定》按照“政府执行的农业政策和计划是否对生产和贸易产生扭曲作用”为标准将国内支持措施进行分类,包括要求减让承诺、免除减让承诺两类。
“黄箱”政策:《农业协定》中将会对生产和贸易产生扭曲作用的农业政策称为“黄箱”政策,这类政策必须进行销减。
“绿箱”政策:是指成员国政府通过公共基金计划提供的、没有或仅有最微小的贸易和生产扭曲的作用、费用由纳税人负担而不是从消费者转移而来的支持措施,以及不具有给生产者提供价格支持作用的补贴措施。
2、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准入市场准入:是指一国允许进口的程度,不同种类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可以用来限制进口国外产品的数量,从而降低一国市场准入水平。
《农业协议》确立了“关税化”原则,规定各成员必须取消全部非关税措施,将所有非关税措施转化为等值关税,通过关税提供的保护水平等于以前的保护水平。
某种农产品使用的非关税措施的关税等值(以1986—1988年为基期)等于该产品的国内市场平均价格减去该产品或相近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
WTO及农业协议的主要规则

WTO 及农业协议的主要规则WTO 留哟韭襄昶卿安徽农业大学李晓明教授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农业国际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发展趋势.经过13年的艰苦谈判,中美两国终于在 1999年 4 月 10 日签署了《中美农业合作协议》,l1 月5 日中美又达成了中国加入WTO 双边协议 ,这预示着我国加入 WTO 的日子日渐临近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有必要认真分析一下WTO 的农业规则是什么?加入 WTO 对我国农业影响如何 ?应该采取何种对策 ,以促进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本刊拟就这些问题作一系列探讨 .,WTO及其主要职能,宗旨,目标和基本原则WTO(WorldTradeOrga nizatio n)即世界贸易组织的英文简称.它是世界上唯一处理国与国之间贸易规则的国际组织,与国际贸易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共同组成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其前身是 1948年 1 月生效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简称GATI').GATI' 的主要内容是贸易规则与关税减让.1994年 4 月,125个参加国的部长在马拉喀什签署了乌拉圭回合一揽子协议 ,1995 年 1 月在日内瓦成立了 WTO.WTO 的核心是 WTO 协议,其内容涉及到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 ,规定了贸易自由化的原则及可允许的例外 ,包括各成员削减关税的承诺 ,开放市场的承诺 ,规定了解决贸易争端的程序 ,给予发展中国家特殊待遇等条款.到1999年,WTO有134个成员国,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量占世界贸易量的 90%,被称为 "经济联合国 ". WTO 的主要职能 ,一是制定国际经济贸易的规则 .二是组织世界贸易成员国进行开放市场的谈判,三是解决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争端 .WTO 的宗旨是在提高生活水平和保证充分就业的前提下,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全球资源的最佳配置 .同时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的份额与其经济需求相称 .WTO 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的 ,更具有活力的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 .WTO 的基本原则 ,主要包括非歧视性原则 ,市场开放原则,公平竞争原则,权利与义务平衡原则,发展中国家特殊待遇原则,保护措施原则 ,稳定贸易发展原则 ,地区贸易原则 ,磋商协调原则 ,透明度原则 .二,WTO农业协议的主要规则WTO 农业协议就是 GATr 的乌拉圭回合谈判所达成的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 .该协议第 1 次明确规定了关于世界农产品贸易的纪律与准则 ,其实施的产品范围几乎包括了所有主要农产品 .协议从 1995年 1月1日开始生效,所涉及的领域主要有四 :(一)市场准入规则1. 非关税措施关税化.协议要求各成员国必须取消所有农产品的非关税措施 ,按照规定的换算方法将非关税措施转换成 "等量关税 ",进而将其与受非关税措施影响的农产品的现行正常关税税率构成 "混合关税 ",即关税化 .关税化 ,也就是只允许使用关税对农产品贸易进行限制 .2. 关税减让 .关税减让期为 1986—1988 年,实施期发达国家为6年,发展中国家为10年.对于混合关税,发达国家在1995〜2000年协议实施期内平均削减36%,发展中国家在1995〜2005年实施期内平均削减24%;对每一单项税目,发达国家至少削减 15%,发展中国家削减 10%.3. 规定市场准入机会 .规定一些进口国可以规定最低市场准入机会 ,以扩大农产品出口 ,促进农产品自由化 .但条件是:以1986〜1988年为基期,在该基期内某产品的进口数量不足国内消费量的 3%,在减让期结束时应扩大到 5%,从 1986年开始不对该产品进行出口补贴 .4. 保证最低市场准入 .为确保能够满足最低市场准入,配额准入量内的进口农产品享受低关税(配额内税率),超过配额准入量的进口农产品要缴纳较高的关税(配额外税率).关税配额准入量应至少保持在现行实际市场准入水平 .5. 特殊保障措施 .WTO 成员国可引用(1994年关贸总协定》保障条款,《保障措施协议》和《农业协议》规定的特殊保障措施 ,以维护自身贸易利益 ,但只能择其一 ,不得同时使用 .任何成员在引用特殊保障措施时 ,需提前或在采取行动 1 0天内通知农业委员会,而且应给予有利害关系的成员磋商的机会 .(二)国内支持规则WTO 农业协议规定 ,发达国家产品的国内支持总量(AMS)在6年内削减20%,发展中国家在10年内削减13.3%.协议将政府补贴分为两类 ,一类为"绿色补贴"(又称"绿色政策"或"绿箱政策 ") ,因不引起贸易扭曲可免于减让 ,这类补贴措施包括 :1. 由公共基金或财政提供的一般性农业生产服务开支,如农业科研,技术推广,人员培训,病虫害防治 ,检疫检验,培训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市场信息咨询等服务开支.2. 为保障粮食安全而提供的储存补贴,但这种补贴不得表现为高价收购或低价销售储备粮 .3. 粮食援助补贴.即为赈济饥民和保障低收入居民的粮食供给而作出的财政开支 ,或对非政府援助行动所减免的税收.4. 自然灾害补贴.这类补贴必须基于实际损失,补贴量不得超过实际损失量 .5. 农业生产者退休或转业补贴 .6. 农业生产资源贮备补贴 .7.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性投资补贴 .'安■霞业& gt;2001年一 1・目前 .国内粮食增长速度超过人口增长速度 ,农业连续丰收 ,出现了农产品供过于求的局面 ;国内消费需求大幅回落 ,国际市场农产品的消费和价格持续疲软 .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如大力发展特种养殖业 ),使农民增收 .是中央的英明决策 . 我国将加入世贸组织 (WTO), 对我国的特种养殖业来说,既是机遇 ,又是挑战 ,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次机遇 . 特种养殖业在我国发展已近 20 年了,在这 20年中,有的项目曾多次出现过几上几下的局面 ,近 2年已开始进入稳步发展的阶段 .但对今后的发展 ,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1. 种源管理目前,特种养殖业大多数单位都以销售种源为主.有的农家为了更多地销售种源竞采用高价回收的手段,诱使养殖户引种 ,这种做法的结局最终是放种者倒闭垮台 ,养殖户受骗上当 .为了规范我国的种源市场 , 希望各地场家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 ,法规和条例 .经县级以上有关单位审核批准 ,领取有关证明后进行经营. 在种源的管理上更应采取科学化饲养管理 ,建立一整套档案 ,必须向引种户提供有关的档案 ,系谱等详细材料.现在 ,大部分供种场家没有认真地做好这项工作 ,致使很多品种严重退化 .如狐狸,獭兔,海狸鼠等 .2. 采取生物链模式搞好养殖业加入 WTO 后 ,市场竞争必然更加激烈 .为了更好地使养殖业降低养殖成本 ,增加经济效益 ,综合利用是其中的一个关键 .国内有些好的经验完全可加以推广 .如有的场家将兔 ,鸽,鹧鸪等粪便经过加工发酵后转化成猪饲料 ,猪粪既可养鱼又可成为肥料 ,这样的综合利用使养殖成本大大下降 ,为养殖户创造更高的效益 .3. 特种养殖业要在综合开发,深加工上下功夫我国特种养殖加工水平较低 ,发展潜力大 ,发展这一产业 ,可以有效地提高附加值 ,以便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例如,海狸鼠养殖 ,1994年以前 ,我国形成普遍性炒种现象,1994年初 ,终因没有搞深加工推动市场 ,导致海狸鼠养殖业一夜之间臭遍全国 .这几年经过有些单位的不懈努力,不断开发 ,曾经臭遍全国的海狸鼠如今却是全身是宝 ,它的裘革不单一是制衣 ,鞋帽的原材料 ,而且糟月它的毛针可生产高 ,中,低档毛笔 ,它的骨经过加工后制成的酒可治疗多种疾病 ,用它的尾筋提炼后制成医 -用缝合线,伤愈后可不必拆线,人体自然吸收.海狸鼠因抗病性强,不必注射任何疫苗,它的肉含锌量极高,可称为绿色保健食品.又如过去肉鸽养殖只是单一销售鲜活乳鸽或速冻乳鸽,经过近2年的开发 ,现已生产出乳鸽胶囊 ,乳鸽精等一批高级保健营养品 ,使乳鸽的价值翻了几番 .4. 把握机遇 ,稳步发展 ,走产业化道路进入 21世纪对特种养殖业来说 ,在我国有三大机遇 :一是国家在农业产业结构方面的调整 ,加大养殖业投资力度 ;二是西部开发工程的实施 ,使特种养殖业成熟的项目有利于向西部地区推广普及,并可根据西部地区的条件开发出新的项目 ; 三是加入世贸组织后 ,特种养殖业的商品更容易加入到国际市场 ,利用我们的人力 ,物力的优势参与世界竞争 . 发展特种养殖业 ,目前关键是要把握住机遇 ,品牌效益特种养殖业产品开发潜力很大 ,单从一个蜗牛的商品开发,就能开发出多种高附加值的产品 ,如蜗牛酶 ,蜗牛蛋白醋 ,化妆品等 .多元化产品的开发关键是提高科技含量 ,以达到最高效益 .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要把握产品的质量 ,包装 ,装潢设计 ,价格定位 ,树立品牌意识 , 以利长期占领国际市场一 8,地区发展补贴 .即对生产条件明显不利(必须是长期性的)地区,补贴额应限于地区的平均生产成本高于一般平均生产成本的部分 . 另一类为"黄色补贴"(又称"黄色政策 "或"黄箱政策 "),因能够产生贸易扭曲而需要减让 .这类补贴包括价格支持,营销贷款,面积补贴,牲畜数量补贴 ,种子肥料补贴 ,某些有补贴的贷款等 .(三)出口补贴规则WTO 农业协议要求 ,各缔约方必须承诺削减其补贴的农产品出口的数量与预算开支•以1986〜1990年为基期,发达国家在 6年内要将有补贴的农产品出 1:3数量减少 21%,出口补贴预算开支削减 36%;发展中国家在 10年内要将有补贴的农产品出口数量减少 14%,出口补贴预算开支削减 24%;对在基期没有出口补贴的农产品则禁止在今后对该产品实施出口补贴 .f 四 ) 动植物卫生检疫规则协议规定 ,允许各个成员国采取正常的以保护人类健康 ,动植物生命安全及其生长为目的的措施.但这些措施不应构成不公正的歧视 ,从而造成隐蔽性的对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限制 .所采用的检验措施和依据原则应以国际标准和准则为基础,而且这类措施必须在充分透明的情况下实施.(邮编:230001)< 安曩农业 )2001 年一 I 期。
WTO农业协议:影响、局限性及我国的政策选择

加入WTO后,我国对外贸易的内外环境都将发生深刻变化,农产品贸易必须在WTO基本框架内发生,《农业协议》中有关对农产品实行降低进口关税保护、削减出口补贴及国内支持水平的规定,将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及农产品贸易产生约束。
由于近年来我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开放市场后农产品进口将趋于增加,农业部门面临巨大调整压力,农民增收乃至农村稳定都将面临新的问题。
因此,如何选择切实可行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政策,使这些保护政策既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又符合国际惯例,是我国农产品贸易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WTO农业协议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一)对世界农产品贸易的影响WTO农业协议为各国提供了一个改善贸易体制的框架。
由于各国在谈判中承诺把实施国内农业政策改革与贸易政策改革结合起来,因此,农业协议对世界农产品贸易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新规则建立了一个有效的农产品贸易争端解决程序,增强了国际农产品贸易的稳定性。
2.农业谈判达成的关税化以及关税、补贴和国内支持的减让承诺,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今后农产品贸易的摩擦;而关税作为唯一允许用于边境上的保护措施,则为将来实现农产品贸易自由化打下了基础。
3.关税约束条款的应用有可能使农产品关税约束在某一确定的水平,使农产品把喷壶能得到抑制。
4.停止使用并逐步削减农产品出口补贴,以及限制使用国内支持措施,促进了国际农产品贸易体制的改革,并逐步将有关国内政策纳入WTO框架进行管理。
5.卫生与植物检疫协议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贸易壁垒。
农业协议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它为国内农业政策建立了一套完全新的、可操作的规则,而且将对保护主义的约束承诺已经纳入国际法中。
(二)对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据统计,WTO农业协议的实施将把全球农业的国内支持由1980亿美元减少到1620亿美元,出口补贴由213亿美元减少到138亿美元,将来所有的农产品关税要被约束,如建立关税约束上限,从而在较大程度上增加贸易的安全性,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贸易也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数量减让:以1986-90年的平均水平为尺度,在实施期结束时,发达国家将有补贴 的农产品出口数量减少21%,发展中国家减少14%
n 价值减让:以1986-90年的平均水平为尺度,在实施期结束时,发达国家将出口补 贴的支出额减少36%,发展中国家减少21%。
第二章WTO农业协议
第二章WTO农业协议
中国入世承诺:国内支持
与发达成员相比, 发展中成员由于 受到经济发展水 平和财政支出能 力的限制,对国 内农业的支持力 度较小,国内支 持水平较低。我 国的TAMS(黄箱) 为零,微量允许 为产值的8.5%。
第二章WTO农业协议
中国入世承诺:出口竞争
出口补贴是成 员在出口竞争 方面采取的主 要手段,全球 绝大多数出口 补贴都是由发 达成员支出的。 我国在入世时 已承诺不再使 用出口补贴。
第二章WTO农业协议
我国在新一轮农业谈判中的主要立场
——新成员特殊关注
n 无论是为了实现多哈宣言确定的“建立公平和以市 场为导向的贸易体制”,还是为了确保多哈目标真 正成为发展目标,新成员在入世过程中对多边贸易 体制的贡献必须得到充分认可,必须在农业谈判减 让模式中得以具体体现。必须综合平衡乌拉圭回合 和多哈回合两轮提出的削减承诺要求,以及新成员 对农产品贸易自由化所作的既有贡献,给予新成员 切实有效的灵活性,解决其关注
n 协议附件
第二章WTO农业协议
农业协议的主要内容 ——市场准入条款
n 关税化
•农业协议只允许使用关税手段对农产品贸易进行限 制,所有其它限制如进口数量、进口差价税、最低
n 关税减让
进口价格、任意性进口许可证、经营国家专控产品 的单位所保持的非关税措施、自愿出口节制以及普 通关税以外的同类边境措施等非关税措施均须转化
n 由公共基金或财政开支所提供的一般性农业服务。
n 为保障粮食安全而支付的存储费用
n 粮食援助补贴
n 单亲家庭农村补贴
n 一般性农业收入保障补贴 n 自然灾害救济补贴 n 农业生产者退休或转业补贴 n 农业生产资源闲置补贴 n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性投资补贴 n 地区发展补贴
•政府执行某项农业计划时, 其费用由纳税人负担而不是 从消费者转移而来,没有或 仅有最微小的贸易扭曲作用, 对生产的影响很小的支持措 施,以及不具有给生产者提 供价格支持作用的补贴措施, 均被认为是“绿箱政策”措 施,属于该类措施的补贴被 认为是绿色补贴,可免除削 减义务。
第二章WTO农业协议
2020/12/9
第二章WTO农业协议
WTO农业协议产生的背景
乌拉圭回合农业谈判
n 乌拉圭回合农业谈判的背景
n 农业自由化进程的迟缓 n 农业支持干预政策 n 农业贸易成为乌拉圭回合谈判的中心议题
n 乌拉圭回合农业谈判目标
n 通过削减进口堡垒来改善进入市场的条件 n 改善竞争环境 n 减少卫生及植物检疫条例,避免可能对农产品贸易产生的
第二章WTO农业协议
中国入世承诺:市场准入
作为新成员,我国的农 产品减让的入世承诺已 经大大超出了其他成员 在乌拉圭回合的关税减 让承诺,因此新一轮农 业谈判应充分考虑新成 员在关税削减方面的关 注。目前,我国平均关 税水平仅为15.3%,远 远低于62%的世界平均 水平;同时,我国关税 高峰少且峰值低,关税 升级不明显,约束税率 与实施税率基本一致。
n 面积补贴 n 牲畜数量补贴 n 种子、肥料、灌溉等投入补贴 n 某些有补贴的贷款计划
n 综合支持量(AMS)
•总综合支持量正值越大,说 明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程度越 高;负值越大,说明农业积累 转出的程度越高。如果发展中 国家总综合支持量低于其农业 生产总值的10%,发达国家低 于5%,则可免除减让承诺。
n 总综合支持量=所有特定农产品的综合支持量+所有非特 定农产品综合支持量+所有特定农产品支持等值
实行特殊和差别待遇
第二章WTO农业协议
农业协议的主要内容
——国内支持条款:蓝箱政策(Blue Box Policies)
n 农业协议第6条第5款规定,一些与生产限制计划有关的“黄色” 政策支持可以放在“蓝箱”政策中,来得到免除减让。其条件 是应当满足下列要求之一: n 按固定面积或者产量提供的补贴 n 根据基期生产水平85%以下所提供的补贴 n 按牲口的固定头数所提供的补贴
消极影响
第二章WTO农业协议
WTO农业协议的基本框架
n 协议序言
n 各缔约方谈判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公平和市场主导的农产品贸 易体制,长期目标是从根本上逐步事先减少现存的农业补贴 和保护,其最终结果是纠正和防止世界农产品市场中存在的 种种限制和扭曲现象。
n 协议文本
n 术语定义和产品范围;减让与承诺;市场准入减让和特别保 障条款;国内支持承诺和国内支持的一般准则;出口竞争、 出口补贴削减和防止规避出口补贴承诺;出口禁止和限制准 则;正当限制;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特殊待遇和差别待遇; 最不发达国家与食品净进口国家;农业委员会;继续开始改 革工作;最后条款
第二章WTO农业协议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2/9
第二章WTO农业协议
第二章WTO农业协议
农业协议的主要内容
——出口补贴条款
n 列入减让承诺的出口补贴措施范围
n 政府或其机构给农产品出口提供的直接补贴,包括实物支付,不论是给予企业、行 业、生产者或其所组成的社团
n 政府或其机构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销售或处理农产品库存以供出口 n 给出口的农产品或用作出口产品原料的农产品融资付款 n 为降低出口产品的营销成本而给予的补贴 n 为降低出口农产品的交通费用而给予的补贴 n 根据农产品在出口产品种的比重而给予的补贴
第二章WTO农业协议
我国在新一轮农业谈判中的主要立场
——市场准入
n 市场准入必须有助于解决制约当前农产品市 场准入机会扩大的高关税、关税高峰和关税 升级等突出问题,同时充分考虑发展中成员 发展需要,给予发展中成员切实有效的差别 待遇,确保多哈回合成为真正的发展回合
第二章WTO农业协议
我国在新一轮农业谈判中的主要立场
第二章WTO农业协议
农业协议的主要内容
——国内支持条款:黄箱政策
n 需要减让承诺的“•又黄称黄色色”政策政(Am策ber包Po括lici的es)范,即围产生:贸易扭曲
n 价格支持 n 营销贷款
的政策,需要各方用综合支持量(Aggregate Measurement of Support,简称AMS)来计算其措 施的货币价值,并以此为尺度,逐步予以削减。
n 保证最低市场准入 为进口关税。
n 维持现行市场准入 n 特殊保障条款 n 实行特殊和差别待遇
•当某种农产品进口突然增加,或价格遽 跌到一定限度时,允许进口国对该产品征 收一定的附加税。特殊保障机制有“数量 触发”和“价格触发”两种形式。
第二章WTO农业协议
农业协议的主要内容
——国内支持条款:绿箱政策
——国内支持
n 应大幅度削减发达成员扭曲贸易的国内支持, 防止发达成员转箱以规避削减义务;给予发 展中成员特殊与差别待遇,充分考虑发展中 成员在粮食安全、农村发展、和消除贫困等 方面的关注
第二章WTO农业协议
我国在新一轮农业谈判中的主要立场
——出口竞争
n 明确取消出口补贴的具体日期,确保以平行 方式削减出口信贷中的出口补贴成分,出口 限制措施不得损害粮食净进口国的粮食安全 利益,完善和严格粮食援助纪律,发展中成 员有权维持其出口国营贸易企业的垄断权
农业协议的主要内容
——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条款
n 不得以环境保护和动植物卫生为理由变相限制农产 品进口
n 对进口农产品的卫生检疫措施科学证据不充分时, 成员方可根据已有的有关信息,采取临时卫生检疫 措施
n 所有这类进口限制措施都必须在充分透明的前提下 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