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动摇的坚持对外开放(精选)

合集下载

毛概第七章

毛概第七章

区分姓社姓资的标准只能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15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第一,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的动力,是为 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 改革,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16
第二,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
自力更生的关系。
23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所谓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
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
策。
24
所谓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 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 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开
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9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1.全面改革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
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实
现现代化必然要改变落后的生产力,这就必然要多 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 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 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
重点。
20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改革和开放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1.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和政策是对毛泽东
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十分重视对外开放的
问题,多次论述了对外开放的重要性。
21
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最重要的依据,就是 邓小平关于“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和“中

毫不动摇的坚持对外开放

毫不动摇的坚持对外开放
全方位 ——
是指我国的对外 开放要对世界 所有国家开放
2012-9-5
11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 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开放春风拂绿大地 The spring wind of Opening blows through the land 多层次 —— 是指按照不同的开放程度所形成的 梯次展开 的开放格局
2012-9-5 20来自三、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 1、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 2、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 3、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2012-9-5
2012-9-5 15
案例: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
• 桌子上的电视机、门边的一堆网球鞋、圣诞树上的彩灯、 地板上的洋娃娃,屋里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产品。我起身 离开沙发,迅速进行了一次盘点,把所有的礼物分成了两 大类———中国制造的和非中国制造的。最后的统计结果 是:中国产品25件,非中国产品14件。我意识到圣诞节已 经成了中国人制造的节日。突然,我觉得够了。我想把 “中国”关在门外。经过略施小计和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 我把丈夫也争取过来。于是,1月1日,我家开始了为期一 年的抵制中国产品的活动。这个想法并非为了惩罚中国, 它根本不会感觉到我们的抗议带来的这点微乎其微的影响。 而且,我们也不会欺骗自己,认为我们把一个就业机会还 给了俄亥俄州或者佐治亚州的某家公司。我们把中国拒之 门外是因为想衡量一下,中国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渗入了我 们的生活。我们想知道放弃使用中国产品到底需要花费多 少时间和金钱,以及会带来多少不便。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2012-9-5 6
中国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对外开 放”的思想。 邓小平提出的“对外开放”是指参加国际分工、 国际经济合作和发展开放型经济,是对经济学意义上 的国际分工、国际经济和组合开放型经济理论的高度 概括,已为世界各国、各地区所认同。 对外开放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主要 的方式是合营、某些方面采取补偿贸易的方式,包括 投资设厂的方式。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从 沿海辐射到内地的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对外开放作为 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必将促进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 中地位的进一步提高。

毛概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毛概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厚德博学筑基建业第七章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开放理论第一节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发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之路第二节第二节坚定不移推进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改革第三节第三节毫不动摇坚持毫不动摇坚持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厚德博学筑基建业人类社会发展与变革的两种基本形式
社会革命:指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 态.中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最显著的特点是 采用暴力的手段. 体制改革:指在不改变社会基本制度的前提下, 为巩固和完善现存社会制度而对经济、政治、 文化等方面的具体体制进行的变革.中心问题 是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其特点 是自我的完善.
第七章 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对外开放
厚德博学 筑基建业
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 此,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 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 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 性变化。
1.为什么要改革? 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是有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背景。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 标,由此加快了改革的进程。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厚德博学 筑基建业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1.改革的历史进程
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 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改 革的配合,因此,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
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的改革也随之深
,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 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
厚德博学 筑基建业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第四部分 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所取得的成效

主要成就
201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500美元 95%以上的商品价格已由市场确定,95%以 上的投资来源于企业、银行和社会 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已经建成了比较完整 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科技教育及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实现了由 封闭半封闭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由计划经济 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讲解过程
1. 2. 3. 4.
对外开放的 历史过程
为什么要实 行对外开放 政策
如何定位全 方位、多层 次、宽领域 的开放
不断提高开 放型经济水 平的所取得 的成效

第一部分
1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对外开放 的历史过

2
1980年邓小平“对外开放”的表述
3
中国第三代领导集体以更加积极的姿 态推进对外开放

第二部分
1
对外开放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 展和国际形势发展敏锐观察的结果
为什么要 实行对外 开放政策
2
对外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迫切需要
3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发展市场经济的 内在要求

市场经济的特征
• 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

第二部分
1
对外开放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 展和国际形势发展敏锐观察的结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为什么要 实行对外 开放政策
2
对外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迫切需要
3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发展市场经济的 内在要求

三个问题
•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怎样的? •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 ※实现这一根本任务遇到的难题是什么?

第三节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第三节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表现
开放格局的特点
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 范围:
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 指按照不同的开放程度所形成的梯次展开的 开放格局 指在开放的范围、空间和形式上,有宽阔的 活动领域
空间:
形式:
经济、政治、 生产领域扩展到商业与金融业、 全面地利用国际 军事思想文 旅游业、信息产业等许多领域, 通行的各种贸易 化 全面走向国际市场 形式和投资形式
政治安全
政治安全是指国家 主权独立、领土完 整、国家尊严和社 会政治制度不受侵 犯.政治安全是国家 安全的根本与核心 一个国家如果政治 安全得不到保障就 无法生存下去。
文化安全
文化安全与政治安全、 经济安全一样 , 是国家安全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 化安全是国家和民族生存、 发展的基础 , 蕴含着从过去 走向未来的发展基因 , 同时 为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和 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 为 人民大众提供深厚的道德 基础。
经济特区( 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 区 )指示视频-2(1979年) 13分32秒至20分16秒 案例-珠海
特区的成就
1981年7月
1984年5月 1984年12月
开放14个沿海城市
指示视频-3 (1984年) 4分10秒至6分20秒
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共有49个国家级的经 济技术开发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闽南厦漳泉三角洲 扩大沿海经济开放区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等, 设立海南经济特区指示视频-4 (1988年) 1分26秒至3
生态安全
所谓生态安全,是 指一个区域生存和 发展所需的生态环 境处于不受或少受 破坏与威胁的状态, 即自然生态环境既 能够满足人类的持 续生存和发展需要, 又不损害自然生态 环境的潜力

最新毛概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最新毛概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1998年10月26日 摄于海珠桥
2008年的10月27日 摄于海珠桥
58
( 1998—2007年)——汽车消费驶入快车道。1998年汽 车开始走进部分居民家庭。现在,拥挤的私家车反倒取代自行车成 59 马路上的景观了。
60
老伯的心 愿: 啥时候, 俺 能赶一趟 城?
61
62
当年的北戴河 在20多年前,对于还在护城河里捞蝌蚪、花坛里逮蚂蚱的 韩灼来说,北戴河、海南、西双版纳就是墙上旧挂历的概念, 那是万水千山的事儿,偶尔幻想一下自己的未来,也和旅行无 关,想着一辈子就是在这个城市学习、工作、成为科学家、作 63 家什么的,郊区恐怕就是他旅行的终极梦想了
摄于1988年10月26日 海珠桥 54
我国曾是自行车王国
——自行车飞速普及。
55
打车时代(1988年 —1997年) ——交通由“骑车 ”向“打车”转变。 居民出行越来越便 捷,上下班主要由 四通八达的各种公 交车来代步,“打的” 也成了平常事。
56
19 84 北 京 市 崇 文 门
红旗轿车亮相香港街头
4
课堂讨论
• 1.为什么改革开放前 国人全身心偷渡到香 港?
• 2.由偷渡香港到港人 回内地定居说明了什 么问题?
5
• 1.两地收入差距悬殊。深圳有个罗芳村,河 对岸的新界也有个罗芳村。不过,深圳罗 芳村的人均年收入是l34元,而新界罗芳村 的人均年收入是13000元;宝安一个农民 劳动日的收入为0.70到1.20元,而香港农 民劳动一日收入60一70港币,两者差距悬 殊到l00倍。 • 2.说明中国内地发展了。30年来,中国为 什么能发展的如此之快?——社会主义改 革和对外开放。
29
上世纪80年 代,《街上 流行红裙子》 大受追捧, 一时间,色 彩鲜艳的裙 子成为大街 小巷的女性 《街上流行红裙子》剧 追求时尚的 照 标志

2023-2024学年北京西城区北师大实验中学初三(上)期中道法试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北京西城区北师大实验中学初三(上)期中道法试题及答案

2023北京北师大实验中学初三(上)期中道德与法治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50分)1.今年9月,2023年在北京开幕。

它既是全球服务贸易领域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展会,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大展会平台。

()A中国国际服装贸易交易会B.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D.“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2023年,我国科技发展不断取得重大突破。

今年以来我国的主要创新成果包括()①小型核反应堆“玲龙一号”核心模块吊装成功②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并取得重大进展③5G射频收发芯片“破凤8676”研制成功④跨海高铁“福厦高铁”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四十五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拉开序幕。

自此,中国大地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

在广大农村,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探索,从镰刀、锄头的人工耕耘劳作到播种、管理、收获全程机械化,从人民公社社员到新型职业农民……如今,家园变得越来越美,人民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这说明( )①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②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③乡村振兴取得胜利,改革开放已经完成④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020年,在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大局出发,落实新发展理念,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

这是因为()①我国进入发展新阶段,面临许多新矛盾、新挑战②改革开放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③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④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同步富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第七章(2) 对外开放

第七章(2) 对外开放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 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十一届三中全 会以来,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在实践 中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图为十二届三中全会会 场。
一、对外开放的两个依据
1、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 以质取胜; • 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 产品出口,鼓励进口先进设备和国内 短缺资源; •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 完善公平贸易政策; • 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
• 第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 结合的战略。
引进先进技术,在消 化、吸收的基础上实 现自主创新。 图为四川东方电机股 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 峡工程发电机组座环 正在安装。
中国入世
WTO是什么?经济联合国(1)
• 1. 1995年1月1日,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界贸 易组织)正式成立,取代了 GATT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 易组织,其法律地位与联合国 等同。UN、IMF(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 )。
2.WTO协议作用:
A. 制订法律(游戏规则),多边协商 制定协议; B. 规范国际贸易行为,提供机制,解 决争端; C. 消除各种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 货物、资本、人员在全球自由流动。
逐步扩大阶段:1984-1991
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开 放天津、上海、大连等14个沿 海港口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2月 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开辟 经济开放区 1988年4月海南建省并划定海 南岛为经济特区 1990年4月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新区
全面铺开阶段:1992年以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