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疏散标识设置规范(2021年)
2021年防火监督岗位练兵题库(完整版)

2021年防火监督岗位练兵题库(完整版)单选题1.进入甲、乙类物品库房的电瓶车、铲车必须是()型的A、防静电B、防爆C、防尘D、防震动答案:B2.人员密集场所使用不符合市场准入、不合格的消防产品或者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的,由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
A、五百元B、五千元C、二千元D、五万元答案:A3.消防救援机构对一正在营业的大型商场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该商场一处疏散通道被封堵,一处安全出口锁闭,多处疏散安全标志损坏,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被违章关闭,对此:(2)如果该商场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监督机构对该商场进行监督检查,应至少()组织检查一次A、半年B、一年C、两年D三年答案:B4.行政机关对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
A、不能改变B、不得擅自改变C、可以随意改变D、依法赔偿后可以改变答案:B5.对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应当进行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的消防产品,是否具备()合格和出厂检验合格的证明文件。
A、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B、型式检验报告C、监督检验报告D、出厂合格证答案:B6.对违反《消防法》规定行为,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由()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决定。
A、县级以上公安机关B、消防救援机构C、公安机关治安管理机构D、公安派出所答案:A7.某单位办公大楼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被停用,某消防救援大队检查发现后依法进行处理,下列正确的是()。
A、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依法处罚B、责令单位改正,对单位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C、责令限期改正,对单位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处以罚款D、责令改正,对当日值班的消防控制中心的值班操作人员处五千元以以下罚款答案:B8.新《消防法》对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和室内装修.装饰材料的防火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必须符合()。
应急管理部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要求(2021)

附件1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要求为规范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单位消防安全责任,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制定本要求。
公众聚集场所是指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民用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会堂以及公共娱乐场所。
其中,公共娱乐场所是指向公众开放的下列室内场所:影剧院、录像厅、礼堂等演出、放映场所;舞厅、卡拉OK厅等歌舞娱乐场所;具有娱乐功能的夜总会、音乐茶座和餐饮场所;游艺、游乐场所;保龄球馆、旱冰场、桑拿浴室等营业性健身、休闲场所。
一、消防安全责任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由本单位全面负责,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
(一)场所所在建筑应当为合法建筑,场所在投入使用、营业前,应当依法取得营业执照等合法手续。
(二)公众聚集场所应当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员和责任范围。
(三)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由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担任,并落实下列消防安全职责:1.贯彻执行消防法律法规,保障场所消防安全条件符合规定,掌握本场所的消防安全情况;2.将消防安全管理与本场所的经营、管理等活动统筹安排,批准实施年度消防工作计划;3.为本场所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4.确定逐级消防安全责任,批准实施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5.组织防火检查,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及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6.依照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微型消防站);7.组织制定符合本场所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
(四)公众聚集场所应当依法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场所消防工作。
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组织落实下列消防安全管理工作:1.拟定年度消防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2.组织制订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检查督促落实;3.拟定消防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组织保障方案;4.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工作;5.组织实施对本场所(责任区域)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确保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畅通;6.组织管理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微型消防站);7.组织员工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8.消防安全责任人委托的其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021年GB50720-

前言欧阳光明(2021.03.07)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9]88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和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认真总结我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工作经验和火灾事故教训,充分考虑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工作的实际需要,广泛听取有关部门和专家意见,最后经审定稿。
本规范共分6章,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总平面布局、建筑防火、临时消防设施、防火管理。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注意经验的总结和积累,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至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中意一路158号,邮政编码:410004,邮箱:xfbz@cscec5b.com.cn),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参编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北京住总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重庆大学陕西省公安消防总队北京市公安消防总队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湖南省公安消防总队甘肃省公安消防总队主要起草人:谭立新肖绪文倪照鹏陈富仲张磊杨建康金光耀刘激扬卞建峰申立新马建民朱蕾肖曙光张强李宏文孟庆彬倪建国谭青华建民郭伟主要审查人:许溶烈郭树林范庆国王士川陈火炎曾杰丁余平杨西伟焦安亮高俊岳1 总则1.0.1 为预防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火灾,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等各类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防火。
2021年消防疏散门的规定

4.1.5 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会议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应设在首层或二、三层;当必须设在其它楼层时,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4.1.5.1 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400m2。
4.1.5.2 一个厅、室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4.1.5.3 必须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4.1.5.4 幕布和窗帘应采用经阻燃处理的织物。
4.1.6 当高层建筑内设托儿所、幼儿园时,应设置在建筑物的首层或二、三层,并宜设置单独出入口。
6.1.1 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安全出口:6.1.1.1 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m2,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宅。
6.1.1.2 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且从第十层起每层相邻单元设有连通阳台或凹廊的单元式住宅。
6.1.1.3 除地下室外的相邻两个防火分区,当防火墙上有防火门连通,且两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之和不超过本规范第 5.1.1条规定的一个防火分区面积的1.40倍的公共建筑。
6.1.2 塔式高层建筑,两座疏散楼梯宜独立设置,当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剪刀楼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6.1.2.1 剪刀楼梯间应为防烟楼梯间。
6.1.2.2 剪刀楼梯的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实体墙分隔。
6.1.2.3 剪刀楼梯应分别设置前室。
塔式住宅确有困难时可设置一个前室,但两座楼梯应分别设加压送风系统。
6.1.3 高层居住建筑的户门不应直接开向前室,当确有困难时,部分开向前室的户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
6.1.4 高层公共建筑的大空间设计,必须符合双向疏散或袋形走道的规定。
6.1.5 高层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
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表 6.1.5的规定。
高层建筑房间门或住宅户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m)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医院病房部分 24 12其它部分 30 15旅馆、展览楼、教学楼 30 15其它 40 20安全疏散距离表6.1.56.1.6 跃廊式住宅的安全疏散距离,应从户门算起,小楼梯的一段距离按其1.50倍水平投影计算。
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实施规范(2021年)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干持续、稳定发展。
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
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者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wei)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
"安全第一"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行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预防火灾事故发生,杜绝或者降低火灾危害,保障人身、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河北省消防条例》,结合我行实际,制定本实施规范。
第二条我行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在当地公安消防部门和上级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逐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第三条本实施规范合用于我行所有办公和营业场所、计算机房、金库、保管箱库、凭证库、档案资料室、出租房屋的消防安全管理和应急救援。
第四条我行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负责全行消防和防火工作。
第二章消防安全责任第五条行长是我行消防安全工作的责任人,对全行消防安全负领导责任。
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消防法律、法规,建立并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为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和组织保障。
二、统筹安排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及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组织整改消防火灾隐患。
三、根据消防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本单位消防安全需要,建立兼职消防队(组)。
疏散指示灯国家标准

疏散指示灯国家标准疏散指示灯是指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为人们提供疏散方向指引的一种设备。
疏散指示灯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公共场所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疏散指示灯国家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和解析。
首先,疏散指示灯国家标准应明确疏散指示灯的基本要求。
疏散指示灯应具有明确的指示功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指引人们疏散方向。
同时,疏散指示灯的亮度、色彩、安装位置等方面也应有明确的规定,以确保其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够发挥作用。
其次,疏散指示灯国家标准应规定疏散指示灯的安装要求。
疏散指示灯的安装位置应能够覆盖整个疏散路径,并且在不同高度和方向上都能够清晰可见。
此外,疏散指示灯的安装方式、电源供应等方面也需要有具体规定,以确保其正常使用和维护。
再次,疏散指示灯国家标准应对疏散指示灯的性能进行要求。
疏散指示灯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应具有稳定的性能,能够在各种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
同时,疏散指示灯的防水、防尘、抗震等性能也应有相应规定,以确保其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够可靠地发挥作用。
最后,疏散指示灯国家标准应对疏散指示灯的检测和维护进行规定。
疏散指示灯的检测应包括定期检测和日常检查两种方式,以确保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使用。
同时,疏散指示灯的维护也应有具体要求,包括清洁、更换电池等内容,以确保其长期有效地发挥作用。
总之,疏散指示灯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公共场所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疏散指示灯的基本要求、安装要求、性能要求和检测维护要求的规定,可以有效地保障疏散指示灯在紧急情况下的有效使用,为人们的生命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尽快制定出具体的疏散指示灯国家标准,并严格执行,以确保公共场所的安全。
公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21年修订版)解读》部分答案

公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21年修订版)解读》部分答案单选题(共7题,每题5分)1、消防设施、器材或者消防安全标志的配置、设置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未保持完好有效的要处以()罚款。
A、十万元以下B、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C、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D、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2、()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本系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
A、乡B、县C、市D、省级3、违反消防安全规定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的,情节严重的要处以()日以下拘留。
A、30B、7C、15D、54、()明确要求建立符合纪律部队特点的严格管理办法。
A、《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B、国务院关于印发消防安全责任实施办法的通知C、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D、《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框架方案》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21年修订版)以“()”取代了原法中的“公安机关”。
A、消防救援机构B、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C、应急管理部门D、公安消防队6、实行()产品认证的消防产品目录,由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会同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制定并公布。
A、强制性B、选择型C、建议性D、参考性7、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承办人应当依法向()申请安全许可。
A、应急管理部B、公安机关C、公安消防部队D、政府办公室1、我们要推动形成()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
A、平战结合B、上下联动C、反应灵敏D、专常兼备E、统一指挥2、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A、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B、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C、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D、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E、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3、加强、优化、统筹国家应急能力建设,构建()的国家应急能力体系。
消防疏散路线和安全标志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6
contents
目录
• 消防疏散路线 • 安全标志 • 消防设施和器材 • 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 • 消防安全责任和管理制度
消防疏散路线
01
疏散路线的规划
01
评估建筑结构
了解建筑物的结构、布局和材料 ,以便规划出安全、有效的疏散 路线。
消防报警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总结词
熟悉消防报警系统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定期检查报警系统是否正常工作,及时处理报警 故障。
详细描述
消防报警系统是火灾发生时的重要预警设备,能够及时通知人员疏散和启动灭火系统。 使用消防报警系统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如按下报警按钮或拉响警报器等。 同时,应定期检查报警系统的传感器、控制面板等是否正常工作,及出口设计
根据建筑物内的人员数量、活动 和分布,规划出合适的疏散路线 。
确保每个楼层都有至少两个紧急 出口,并确保出口标识明显、易 于找到。
疏散路线的标识
标识材料
01
选择耐久、防水、反光的标识材料,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标识
清晰可见。
标识位置
02
将标识安装在显眼、易见的位置,如门框、天花板或墙壁上。
确保报警系统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消防安全培训和演
04
练
培训内容和方法
培训内容
包括消防安全知识、疏散路线和 安全标志的识别、灭火器的使用 等。
培训方法
采用讲座、案例分析、模拟演练 等多种形式,提高学员的参与度 和理解力。
演练的组织和实施
组织
制定演练计划,确定演练时间、地点 和参与人员,明确职责分工。
制定消防安全责任书,要求各级管理 人员和员工签署,以加强责任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消防安全疏散标识设置规范
(2021年)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消防安全疏散标识设置规范(2021年)
1、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标示
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指示标志宜设在靠近其出口一侧的门上方或门洞两侧的墙面上,标志的下边缘距门的上边缘不宜大于30cm。
在远离安全出口的地方,应将“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方向”标志联合设置,箭头必须指向最近的安全出口。
2、疏散通道
1、.在疏散走道或主要疏散路线的墙面或地面上设置的疏散导流标志,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设置在地面上时,宜沿疏散走道或主要疏散路线的中心线布置;
2)设置在墙面上时,其中心线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50cm;
3)疏散导流标志宜连续布置,标志的宽度不宜小于8cm,长度不宜小于30cm;
4)当间断布置时,蓄光型疏散导流标志间距不应超过1m;电光源型疏散导流标志间距不宜大于2m,不应超过3m;
5)当疏散导流标志遇到的门不是疏散出口或安全出口时,宜在该处的地面连续指示。
3、疏散走道上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不含设置在地面上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疏散导流带)宜设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0m以下的墙面或地面上,且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设置在墙面上时,其间距不应大于10m;
2)当设置在地面上时,其间距不应大于5m;
3)当与疏散导流标志联合设置时,其底边应高于疏散导流标志上边缘5cm;
4、设置在顶棚下的疏散指示标志,应采用电光源型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
其下边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2.0m,且不宜大于2.5m,间距不应大于20m。
疏散指示标志的正面或其邻近不宜有妨碍公众视读的障碍物。
若无法避免时,应在障碍物上增设标记。
5、安全出口、疏散出口或通向安全区域、避难区域的门,宜在门扇距地面1.1m~1.5m范围内,设置“推开”标志。
安全出口、疏散出口或疏散通道中的门为单向时,必须在顺疏散方向一面的门上设置“推开”标志,在其反面设置“拉开”标志。
6、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中的门扇应设置“禁止锁闭”标志,并宜设“推开”标志。
室内疏散走道或室外通道的醒目处应设置“禁止阻塞”的标志。
7、在电梯及自动扶梯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电光源型或蓄光型指示警告标志,标示火灾时不得使用。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