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上)

合集下载

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第七章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19世纪30、40年代,首先在法国、英国出现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和思潮,后来被称为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和思潮,它迅速取代浪漫主义,发展成全欧性的文学潮流。

由于其批判地再现当时存在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解剖性的暴露、撕毁所有一切的假面具,故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一、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产生1.社会历史背景:资产阶级的全面胜利、劳资矛盾、资产阶级内部矛盾;2.自然科学和哲学思想:细胞、能量转化、进化论;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空想社会主义3.文学原因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摹仿说文艺复兴莎士比亚——举起镜子照自然启蒙文学以文学作为工具浪漫主义文学细节描写二、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以叙事文学为主,长篇小说走向成熟与繁荣。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基本特征:第一,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

第二,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第三,现实主义文学表现出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同情苦难,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

人文主义向人道主义转变第四,现实主义文学注重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第五,现实主义文学扩大了文学题材的范围,革新了艺术表现手段。

三、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概况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时期:30年代到60年代是现实主义文学产生、发展时期。

在法国出现了司汤达、巴尔扎克;英国出现了狄更斯;俄国出现了果戈理等一批伟大作家。

60、70年代以后到20世纪初,是现实主义由繁荣逐渐趋于衰落的时期。

此时,西欧虽然出现过一些著名作家,但他们对社会的揭露和批判力量已经减弱了。

在俄国,由于兴起了反对专制农奴制度的人民解放运动,现实主义仍在发展和深化,出现了象屠格涅夫、奥斯特洛夫斯基、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契诃夫等伟大作家。

此外,现实主义文学在北欧和美国也取得了突出成就,出现了易卜生、马克·吐温等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

朱维之《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9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朱维之《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9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第7章19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7.1 复习笔记一、概述(一)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特征1.历史背景(1)19世纪30年代,在法国、英国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里,出现了一股新的文学潮流——批判现实主义。

随后,它迅速发展成为全欧洲性的“19世纪一个主要的,而且是最壮阔、最有益的”文学潮流。

(2)西欧批判现实主义是资本主义确立、发展时期的产物,是这一时期激荡复杂的社会历史的艺术记录。

(3)批判现实主义是在继承和发展文艺复兴,特别是启蒙运动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

2.主要特征(1)在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上,它基本上采取唯物主义态度,主张艺术要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

(2)较之过去的文艺,批判现实主义突出的一个特点是比较广阔、比较真实地展示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现实矛盾的揭示具有相当的深度。

(3)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反映社会时,着力于揭露社会的黑暗,批判现实的罪恶。

(4)批判现实主义在继承以往文艺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把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为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5)在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笔下,长篇小说的创作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他们使这种文学体裁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从而成为文学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样式(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和发展欧洲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就全欧而言,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发展,以1848年为界,可以大体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从30年代始,其发源地为法、英等西欧先进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东欧、俄罗斯等国扩展。

1.法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诞生,是对浪漫主义的反拨,却并非对浪漫主义的彻底否定,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

标志着浪漫主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雨果的剧本《欧那尼》的上演,和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杰作司汤达的《红与黑》的出版,同是发生在1830年。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一开始就显示出锋利的批判威力,特别是以其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使浪漫主义作品相形见绌。

朱维之《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 章节练习 (19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圣才出品】

朱维之《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  章节练习 (19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圣才出品】

第7章19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一、填空题1.司汤达把《红与黑》的副标题设为“________”。

(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案】1830年纪事【解析】《红与黑》是司汤达的代表作,也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作。

小说副标题是“1830年纪事”。

小说展现了“19世纪最初三十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

作品的题目富有象征意义:红,象征革命;黑,意味着王政复辟时期的黑暗统治。

2.________的文艺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被认为是批判现实主义的第一部理论著作。

(中山大学2011年研)【答案】斯丹达尔【解析】斯丹达尔是19世纪中期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法国和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在《意大利绘画史》中,最先提出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理论主张。

在著名的文艺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中,提出了艺术必须适应时代潮流。

《拉辛与莎士比亚》因此被认为是批判现实主义的第一部理论著作。

3.苏联文论家巴赫金从________的小说创作中提炼出“复调小说”的理论。

(中山大学2012年研)【答案】陀思妥耶夫斯基【解析】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

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

“复调小说”的概念是现代文论的一个重大飞跃,对读者反映论、接受美学、解构主义等都有深刻影响。

二、名词解释1.《人间喜剧》(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人间喜剧》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集。

《人间喜剧》是他以毕生精力完成的光辉创作群,堪称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奇迹。

90多部作品组成的《人间喜剧》,“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主要表现在:①反映了资产阶级取代贵族阶级的罪恶发家史;②反映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亡史;③描写了一幕幕争夺金钱的惨剧,揭露了金钱的罪恶。

《人间喜剧》是法国文学史上规模空前宏伟,内容空前丰富的现实主义作品,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

朱维之《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第6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7~13章【圣才出品】

朱维之《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第6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7~13章【圣才出品】

第7章19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一、填空题1.司汤达把《红与黑》的副标题设为“________”。

(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案】1830年纪事【解析】《红与黑》是司汤达的代表作,也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作。

小说副标题是“1830年纪事”。

小说展现了“19世纪最初三十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

作品的题目富有象征意义:红,象征革命;黑,意味着王政复辟时期的黑暗统治。

2.________的文艺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被认为是批判现实主义的第一部理论著作。

(中山大学2011年研)【答案】斯丹达尔【解析】斯丹达尔是19世纪中期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法国和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在《意大利绘画史》中,最先提出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理论主张。

在著名的文艺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中,提出了艺术必须适应时代潮流。

《拉辛与莎士比亚》因此被认为是批判现实主义的第一部理论著作。

3.苏联文论家巴赫金从________的小说创作中提炼出“复调小说”的理论。

(中山大学2012年研)【答案】陀思妥耶夫斯基【解析】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

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

“复调小说”的概念是现代文论的一个重大飞跃,对读者反映论、接受美学、解构主义等都有深刻影响。

二、名词解释1.《人间喜剧》(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人间喜剧》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集。

《人间喜剧》是他以毕生精力完成的光辉创作群,堪称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奇迹。

90多部作品组成的《人间喜剧》,“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主要表现在:①反映了资产阶级取代贵族阶级的罪恶发家史;②反映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亡史;③描写了一幕幕争夺金钱的惨剧,揭露了金钱的罪恶。

《人间喜剧》是法国文学史上规模空前宏伟,内容空前丰富的现实主义作品,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

第七讲 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 狄更斯

第七讲  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  狄更斯

《双城记》中的5个叙事单元:
①梅尼特一家的故事 ②得伐石夫妇的故事 ③厄弗里蒙地家族的故事 ④卡尔登的生活与献身 ⑤克朗丘的生活与经历
狄更斯式的人道主义:
• 放射着“人类之爱”的人道主义理想,是 一个有层次的“三位一体”:他的儿童 观 —— 纯真与善良、基督教的泛爱思想、 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 其人道主义的核心内容是:倡导自由、平 等、博爱,希望实现儿童那样的天真、善 良、自然、纯朴的人性和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从而使邪恶的世界变得光明而美好。
——《剑桥英国文学史》
一、生平与创作
(一)说故事能手与小说的故事性、戏剧性 (二)童工与“狄更斯式的人道主义”、“儿童情结” ①狄更斯式的人道主义 ②“儿童情结”与创作心理上的儿童心理特征 ③漂浮在“真空”中的童话式人物 ④由悲到喜、善恶有报的童话式结构 ⑤超现实的逻辑与童话式的神奇 (三)狄更斯的“含笑的泪” 狄更斯小说中的三种情感因素:讽刺、幽默、感伤情调 (四)狄更斯的创作分期及特点
狄更斯的家
讲故事才能
狄更斯小说的典型结构:多元整一
其成熟的长篇小说都是这样,如《荒凉 山庄》、《大卫· 科波菲尔》、《双城记》 等。所谓多元,是指多个叙事单元。所谓 叙事单元,是指由一定的人物、事件和背 景组成的一个具有内在自足性和内在独立 性的故事。所谓整一,是指小说虽由几个 叙事单元组成,但又通过人物、线索、情 节等的联系、渗透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第七讲
1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 狄更斯
查尔斯· 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1812—1870)
• 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 主义文学的第二座高 峰 • 英国继莎士比亚之后 最杰出的作家,最具 世界声誉的英国小说 家——居于英国小说 之巅的位置。 • “狄更斯热”

第七章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上)

第七章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上)

第二节 斯丹达尔(司汤达) 斯丹达尔(司汤达) 1783—1842) (1783—1842)
• 一、生平与创作 、 文学地位: 文学地位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文艺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 文艺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 小说《红与黑》 小说《红与黑》
• 二、《红与黑》(1830年) 红与黑》 年 副题:一八三〇 副题:一八三〇年纪事 • 1.内容: .内容: 展现复辟王朝时期平民青年于连个人奋斗 想出人头地)和最后失败的故事。 (想出人头地)和最后失败的故事。 • 注意于连活动的三个环境、各个环境的对手 注意于连活动的三个环境 于连活动的三个环境、 及对他的态度。 及对他的态度。
作家们多出身于中小资产阶级,他们以人道主 作家们多出身于中小资产阶级,他们以人道主 多出身于中小资产阶级 义为思想武器揭露 批判社会, 揭露、 义为思想武器揭露、批判社会,同情受压迫的 劳苦群众, 劳苦群众,其目的是为了用改良的方法清除社 会弊端,以调和阶级矛盾, 会弊端,以调和阶级矛盾,而不是为了推翻资 本主义制度。 本主义制度。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意义在于真实地反映了社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意义在于真实地反映了社 会矛盾。 会矛盾。 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家笔下,长篇小说达到 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家笔下,长篇小说达到 空前的繁荣。 空前的繁荣。
• (2)展现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塑造了各种类型的资 )展现资产阶级的发家史。 产阶级典型形象,通过他们的活动再现了19世纪上 产阶级典型形象,通过他们的活动再现了 世纪上 半期资本主义剥削方式的发展史: 半期资本主义剥削方式的发展史: • 早期高利贷资本家高布赛克(《高利贷者》1830) 早期高利贷资本家高布赛克 高布赛克( 高利贷者》 ) • →资本原始积累向自由竞争过渡时期的葛朗台 资本原始积累向自由竞争过渡时期的葛朗台 资本原始积累向自由竞争过渡时期的 欧也妮•葛朗台 葛朗台》 (《欧也妮 葛朗台》1833) ) • →金融资本家纽沁根(《纽沁根银行》1838) 金融资本家纽沁根 金融资本家纽沁根( 纽沁根银行》 )

欧美19-20世纪初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欧美19-20世纪初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2.梅里美是法国著名作家,著有戏剧、诗歌 、历史小说等,中短篇小说尤为出色。其代表作品 有《高龙巴》、《嘉尔曼》等。 高龙巴》 嘉尔曼》 3.福楼拜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承前启后 的重要作家,重要作品有《萨朗波》 的重要作家,重要作品有《萨朗波》、《情感教育 》等。主要代表作品是《包法利夫人》,作品通过 等。主要代表作品是《包法利夫人》 女主人公爱玛的悲剧展示了19世纪中期法国外省的 女主人公爱玛的悲剧展示了19世纪中期法国外省的 社会风尚,特别是资产阶级精神的堕落。
4.左拉是自然主义文学理论的创建者,法国后期 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主要代表作品是长篇小说 《萌芽》,书中描写了煤矿工人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觉 萌芽》 醒与反抗。它是法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直接表现劳资矛盾 和无产阶级反抗斗争的长篇小说,具有特殊意义。 5.都德是法国19世纪中后期的著名作家,著有长 .都德是法国19世纪中后期的著名作家,著有长 篇小说《小东西》 篇小说《小东西》。影响最大的是他的中篇小说,其中 《最后一课》是脍炙人口的爱国主义名篇。 最后一课》 6.莫泊桑是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一生创作了6 .莫泊桑是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一生创作了6 部长篇小说,350多篇中短篇小说,还有一些游记、诗 部长篇小说,350多篇中短篇小说,还有一些游记、诗 歌等。著名长篇小说有《俊友》 歌等。著名长篇小说有《俊友》。《羊脂球》是他最优 羊脂球》 秀的作品之一。
(二)《高老头》主要人物形象
1.高里奥老头的形象。 高里奥老头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之一,是从封建时 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转变时期的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典型形 象。他聚财有方,善于投机,敢于冒险,趁大革命之机 ,从一个面粉商变成了一个拥有200万法朗的暴发户。 ,从一个面粉商变成了一个拥有200万法朗的暴发户。 同时他又保有浓厚的宗法观念。老伴儿死后,他把全部 的感情都寄托在两个女儿身上,满足她们所有的愿望, 给每个女儿80万法朗的陪嫁,使她们进人上流社会。而 给每个女儿80万法朗的陪嫁,使她们进人上流社会。而 他自己却在财产被两个女儿榨干之后,悲惨孤独地死去 了。巴尔扎克透过高老头的悲剧表现了资本主义的金钱 关系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有力冲击,暴露了金钱对人性的 扭曲和毁灭。但是,对宗法式的 “父爱”的夸张和美 父爱” 化,也表现了巴尔扎克世界观的局限性。

朱维之《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9世纪后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朱维之《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9世纪后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第8章19世纪后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8.1 复习笔记一、概述(一)后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形成的历史背景1.1848年至1870年,可视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二阶段(后期),其发展一直延续到世纪末。

2.后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形成的历史背景(1)1848,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年份。

法国的二月革命,特别是六月革命,无产阶级在与资产阶级的直接对抗中显示出自觉的阶级意识;1847、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的新高潮,充分体现了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

(2)在西欧革命浪潮和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东欧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掀起了更大的高潮。

(3)在欧洲革命形势的影响下,北欧各国农民运动不断高涨。

(4)在俄国,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一批革命民主主义者逐渐活跃在政治舞台上,成为解放运动和思想界、进步文学的领导力量。

50年代末期,农民运动又高涨起来,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加速了。

(5)北美独立战争(1775—1783)的胜利,结束了英国在北美大陆的殖民统治。

经过南北战争,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6)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发展和扩大,出现了波澜壮阔的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在美国也得到了广泛传播。

(二)后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各国的发展1.19世纪中后期,在日渐激化和深化的社会矛盾的催动下,欧美各国文学都有长足发展,出现了全面的繁荣,并显示出与前期不尽相同的特点。

法、英等国的文学在持续发展,题材扩大,形式精巧,但批判的锋芒已不如前。

挪威和美国,都是在摆脱殖民状态后寻求独立的文化意识,其文学都十分贴近本民族面对的重大社会问题,并表现出特有的锐气。

俄罗斯文学则在深入反对农奴制的斗争中大放异彩,进入辉煌时期。

2.法国的后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19世纪50年代走上文坛的福楼拜是承前启后的一位杰出的作家。

(2)阿纳托尔·法朗士是法国世纪之交的重要作家。

他的《现代史话》四部曲,包括《场边榆树》、《人体服装模型》、《红宝石戒指》和《贝日莱先生在巴黎》四部长篇小说,反映了第三共和国时期广阔的社会政治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连的形象
于连是王政复辟时期受压抑的小资产阶 级青年的典型形象。他一生的遭遇,他 的希望、追求、奋斗、失败,都反映了 这一时期小资产阶级的命运。他既有反 抗的一面,又有妥协的一面。
《红与黑》的艺术特色 红与黑》
1.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2.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和心理描写。
第三节
巴尔扎克
一、生平与创作
2.开创了“意识流”的描写手法。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鲍赛昂夫人: 在暴发户的逼攻下走向灭亡的贵族的典型 拉斯蒂涅: 为暴发户所腐化的贵族子弟的典型 伏脱冷: 伏脱冷这个人物在《人间喜剧》中占据着特殊 的地位。他在不同作品中以不同身份出现,但 却起着同样的引诱青年堕落的作用。这是个具 有象征性的恶魔,又是活生生的典型
小说的艺术特色
1.对现实的细致观察中进行精确描写; 2.遵循现实主义集中概括的典型化原则塑造人 物,“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 3.牢牢把握人物的本质,同时赋予人物鲜明的 个性; 4.人物再现法贯穿典型人物 5.结构安排、语言个性化、心理描写均有很高 成就。
第四节
狄更斯
一、创作与生平
查理·狄更斯(1812—1870)是英国杰出的 现实主义作家。 三个创作时期 1.19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初 《匹克威尔外传》《奥利佛•特维斯特》 《尼古拉斯·尼克尔贝》《老古玩店》 《巴纳比·拉奇》
2.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初期 《马丁·朱述尔维特》《董贝父子》 《圣诞欢歌》《钟声》 3.五六十年代 《大卫·科波菲尔》《荒凉山庄》《小杜 丽》《我们共同的朋友》《艰难时世》 《双发生在巴黎和伦敦两 个城市的故事,小说描写了法国大革命 中城乡平民和佃农所受的压迫以及他们 的反抗,并以此来暗示当时英国的国内 情况,对英国统治阶级发出强烈的警告。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伐石太太:复仇女神的化身,丧失了理 性,变成了疯狂的野兽; 马奈特医生、路茜、代尔那和卡尔登: 基督教仁爱精神。
小说的艺术特点
含泪的讽刺。鲁迅先生把果戈理的讽刺 称做“含泪的微笑”,指出其意义在于 “以不可见之泪痕悲色,振其邦人”。 在《死魂灵》中,果戈理明确指出他写 作的美学原则是,“由分明的笑,和谁 也不知道的不分明的泪,来历览一切壮 大活动的人生”。
第六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
一、创作与生平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 (1821—1881)是俄国19世纪的著名作家。 其创作不但内容丰富,而且题材和体裁 多样。由于艺术方法的繁复和多样,论 者有的尊他为批判现实主义的大师,有 的称之为现代主义的鼻祖。
《狄康卡近乡夜话》《密尔格拉得》 《彼得堡故事》 《塔拉斯·布尔巴》 《旧式地主》《彼得堡故事》《钦差大 臣》《死魂灵》
二、《死魂灵》 死魂灵》
《死魂灵》(第一部)(1835—1842)是俄 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第一部具有高度思 想艺术水平的长篇小说。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乞乞科夫: 是俄国资本积累时期,从地主贵族过渡 到新兴资产者的典型。作为一个新的剥 削阶级的代表,他既有地主贵族的剥削、 寄生、欺压人民的阶级本性,又有资产 阶级的投机钻营、圆滑狡诈、惟利是图 的特征。
(二)英国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 安妮·勃朗特《艾格尼斯·格雷》 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名利场》
(三)俄国 维萨里昂·格里哥里也维奇·别林斯基《论 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理君的中篇小说》 米哈依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当代英 雄》
(四)东欧国家 亚当·密茨凯维奇《先人祭》《塔杜施先 生》反对异族侵略和压迫,争取祖国解 放,是贯穿诗人创作的主题思想。
第二节
斯丹达尔
一、生平与创作
斯丹达尔(1783—1842)是法国批判现实 主义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拉辛与莎士比亚》《阿尔芒斯》 《法尼娜·法尼尼》《红与黑》《吕西 安·娄凡》《巴马修道院》
二、《红与黑》 、《红与黑》 红与黑
《红与黑》原题名《于连》,小说的副 题是“一八三○年纪事”。小说围绕于 连的生活经历展示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和 阶级斗争的紧张气氛,在广阔的社会背 景上勾勒出一幅复辟时期法国社会的生 动画面,使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和 时代色彩。
4.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除细节的真 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 型人物。” 5.长篇小说的空前繁荣。
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 和发展
(一)法国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诞生,从某种意义 上讲是对浪漫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普罗斯培尔·梅里美 《马蒂奥·法尔戈纳》、《塔曼果》、 《高龙巴》、《嘉尔曼》
第七章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上) 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 历史背景及其主要特征
历史背景: 资本主义最终确立,资产阶级内部出现 分化,无产阶级则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 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奋起反抗猛烈 的冲击着资本主义社会,使得其固有的 矛盾不可避免的暴露出来。
《穷人》《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 《双重人格》《女房东》《白夜》 《被欺凌与被侮辱的》《舅舅的梦》 《地下室手记》《白痴》《群魔》
二、《罪与罚》 罪与罚》
艺术特征 1. 让各种人物汇合在一起,对同一个问题发表 各自的见解和主张。这些观点必然互不相同, 甚至互相对立。但作者只作客观的描述,不加 评论,造成作者与人物、人物与人物之间“平 等对话”的关系。它很好地表现了客观世界以 及人的内心之复杂和多样。俄国学者誉之为 “多声部”,视之为陀氏独创的手法和独特的 艺术风格。由于作者“不干预”书中的人物, 让他们自在地活动、表达内心意见,仿佛作者 和人物各有自己的音调,互不干扰地存在着, 形成为“复调小说”。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1850)是法国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舒昂党人》 《人间喜剧》《高老头》《欧也妮·葛朗 台》《农民》
二、高老头
小说以1819年底和1820年初为时代背 景,以伏盖公寓和鲍赛昂夫人的沙龙为 舞台,以高老头和拉斯蒂涅两个人物的 平行而又交叉的故事为主要情节,真实 地勾画出波旁复辟王朝时期法国社会的 一幅剪影。
小说的艺术特色
1.情节安排上采用悬念手法; 2.以情节结构取胜,人物在尖锐的矛盾 冲突中展示其鲜明的性格特征。
第五节
果戈理
一、创作与生平
尼古拉·华西里耶维奇·果戈理(1809— 1852)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自 然派”的奠基人。他以忠于生活的现实 主义精神,鲜明生动的典型形象和“含 泪的笑”的讽刺手段,无情地揭露了沙 皇专制农奴制的丑恶和黑暗,为19世纪 俄国文学建立了“持久地贯彻讽刺—— 所谓批判倾向的功勋”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
1.比较广阔、比较真实地展示了社会生活的各 个方面,对现实矛盾的揭示具有相当的深度; 2.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反映社会时,着力于暴 露社会的黑暗,批判现实的罪恶; 3.人道主义的新特点:“自由、平等、博爱” 的口号,其锋芒所向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封建贵 族,而且还针对当权的大资产阶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