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
病例书写常见症状、体征描述及鉴别诊断

病例书写常见症状、体征描述及鉴别诊断病例书写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它需要准确描述病人的症状、体征,同时进行鉴别诊断以确定疾病的原因。
下面是两个病例的描述和鉴别诊断,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病例一:患者男性,40岁,主诉发热、咳嗽已两周。
发热范围在38℃-39℃之间,咳嗽症状较为严重,伴有痰液咳出,咳嗽胸闷,无呼吸困难。
查体发现双肺有湿啰音,心肺听诊正常,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
化验结果显示乙型链球菌阴性。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可以初步怀疑以下几种疾病: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流感等。
进一步的鉴别诊断如下:1. 急性支气管炎:咳嗽是急性支气管炎的典型症状,常伴有痰液咳出和胸闷。
但急性支气管炎不一定会伴有发热,体征可以有双肺湿啰音。
化验结果中乙型链球菌阴性排除了这个可能性。
2. 肺炎:发热和咳嗽是肺炎的常见症状,咳嗽时咳出的痰液通常黄色或绿色。
双肺湿啰音是肺炎的典型体征,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升高与炎症反应相关。
肺炎的可能性较大,但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确认。
3. 肺结核:肺结核患者常伴有慢性咳嗽、痰液咯血、体重减轻等症状。
双肺湿啰音可能出现在痰液潴留的情况下。
但血常规中乙型链球菌阴性排除了这个可能性。
4. 流感:流感常伴有高热、咳嗽、咽痛、肌肉疼痛等症状,但体征一般无明显改变。
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和C反应蛋白升高提示可能存在炎症。
鉴别诊断结果:根据病史、体征和化验结果,初步怀疑该患者为肺炎。
但为了确认诊断,建议进行胸部X光检查和痰液培养,以确定是否存在肺炎和可能的病原体。
病例二:患者女性,65岁,主诉腹痛、腹部胀气已一周。
腹痛呈持续性,经常伴随恶心、呕吐,没有排便困难,也没有发热症状。
腹部实质积水征阳性,肠鸣音减弱,血常规和腹部彩超未发现异常。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可以初步怀疑以下几种疾病:急性胃肠炎、胃食管反流病、胃癌等。
进一步的鉴别诊断如下:1. 急性胃肠炎:腹痛、恶心、呕吐是急性胃肠炎的常见症状。
常见症状的初步诊断

腹痛腹痛指剑突向下与耻骨联合之间的疼痛,疼痛性质多种,包括绞痛、胀痛、隐痛、钝痛等,是常见的症状之一。
腹痛多由腹内组织或器官受到某种强烈刺激或损伤所致,也可由胸部疾病及全身性疾病所致。
常见原因1.腹腔脏器急、慢性炎症急性胃肠炎、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慢性胃炎、炎症性肠病病。
2.腹部脏器穿孔或破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肝脏破裂、脾脏破裂、异位妊娠破裂等。
3.腹腔脏器阻塞或扩张急性肠梗阻、腹股沟疝嵌顿、肠套叠、胆石症、肾与输尿管结石等。
4.腹腔脏器扭转急性胃扭转、卵巢囊肿蒂扭转、大网膜扭转、肠扭转等。
5.腹腔内血管阻塞肠系膜动脉急性阻塞、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夹层腹主动脉瘤等。
6.包膜张力增加肝淤血、肝炎、肝脓肿、肝癌、脾肿大等。
7.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胃轻瘫、功能性消化不良、肝曲及牌曲综合征。
8.腹壁疾病腹壁挫伤、腹壁脓肿及腹壁带状孢疹等。
9.胸腔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心绞痛、肺炎及肺梗死等。
10.全身性疾病及其他风湿热、尿毒症、急性铅中毒、血卟啉病、腹型过敏性紫癜、腹型癫痫等。
鉴别诊断1. 腹痛需要鉴别的疾病很多。
其伴随症状以及疼痛的性质和持续时间等多有提示意义。
(1)伴发血尿,常见于泌尿系疾病。
(2)伴发黄疸,常见于肝胆疾病。
(3)伴发腹泻,常见于急性胃肠炎、急性中毒、急性阑尾炎等。
(4)伴发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便排气,常见于肠梗阻。
(5) 伴发血便,常见于肠套叠、绞窄性肠梗阻等。
(6)伴发寒战、高热,常见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大叶性肺炎等。
(7)伴发休克,常见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重症胰腺炎等。
2.在各种腹痛中需要迅速判断高危的腹痛患者,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性胰腺炎、异位妊娠破裂、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患者。
任何腹痛,都必须先排除这些可快速致命的疾病。
(1)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穿孔前,患者多有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受寒等刺激,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突发上腹部剧烈绞痛,呈刀割样,持续性,腹式呼吸消失,电诊全腹有明显压痛,腹肌紧张呈“木板样”强、反跳痛,X线片检查可见騙下游离气体,腹腔穿刺腹腔内可抽吸出含有胆汁或食物残渣的混浊液体。
常见症状的初步鉴别诊断

安源区五陂镇卫生院常见症状的初步鉴别诊断1、消化系溃疡:患者有反复上腹痛病史,伴反酸、嗳气、上腹饱胀,查体:腹软、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行胃镜检查可予以确证。
2、急性肠梗阻:患者多有腹部手术病史,临床表现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腹部X线片发现气液平面有助于鉴别。
3、急性腹膜炎:患者有腹胀、腹痛伴发热等临床表现。
查体可见腹肌揉面感,有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可减弱甚至消失。
化验及X线检查有助于鉴别。
4、急性阑尾炎患者常有转移性右下腹部痛,查体可及右下腹部压痛反跳痛,本例病史症状不支持。
5、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既往有近十年复合性溃疡病史,此次虽出现持续性上腹痛,但查体全腹无鸣音正常反跳痛、肌紧张,肠。
6、急性胰腺炎:病因多为胆管结石、大量饮酒、进食,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排气、排便不通,辅助检查:腹部B超及上腹部CT可发现胰腺肿大炎性渗出,查血淀粉酶急性升高可辅助诊断。
7、泌尿、系统感染:包括肾盂肾炎、肾周脓肿等,病因多为输尿管结石或尿路梗阻所致,细菌感染后可出现对应测腰痛、腹痛、胀痛或绞痛,高热,行腹部CT或B超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8、尿路感染患者常以尿路刺激征为首要表现,严重感染时可出现发热畏寒,尿分析可及白细胞,尿路结石合并感染可及腹痛等,泌尿系超声可鉴别,本例不支持。
9、泌尿系结石:患者有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表现,查体可有双肾区叩击痛及双输尿管行经处压痛。
泌尿系彩超及X 线检查有助于鉴别。
10、急性胃肠炎: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腹胀,查体:中、上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血分析白细胞可增高。
11、急性胃炎:多见于进食辛辣等刺激食物、着凉等,突发上腹痛,主要为剑突下,可隐痛、绞痛、胀痛,伴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等,查胃镜可发现急性胃粘膜糜烂、变红等改变。
12、返流性食管炎: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上腹部及胸部烧灼样疼痛,可无明显异常体征,食道可见局部粘膜红。
13、食管癌:中老年多见,进行性吞咽困难,慢性起病,食管吞钡、胃镜可发现肿物,病理活检可确诊。
临床诊断中的常见病例鉴别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中的常见病例鉴别诊断方法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准确地鉴别和诊断不同疾病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务。
医生们需要依靠一系列的方法和工具,以确定患者所患疾病的种类和程度。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临床诊断中常见的病例,并探讨用于鉴别诊断的一些常见方法。
一、胃炎与胃溃疡的鉴别诊断胃炎和胃溃疡是胃部常见的疾病,容易发生混淆,但其诊断方法有所不同。
胃炎主要通过胃镜检查来确定。
在这种检查中,医生会使用一根柔软的管子,插入患者的食道和胃部,以观察胃壁的状况。
而胃溃疡的诊断则需要胃镜检查和(/或)活检。
医生会在胃镜检查过程中取一小块组织样本进行进一步的病理学检查。
二、中风与癫痫的鉴别诊断中风和癫痫是两种疾病,其症状有时会相似。
然而,它们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却截然不同。
鉴别诊断的关键是通过使用脑电图(EEG)来监测患者大脑活动的方式。
对于中风患者,脑电图通常会显示出异常的电活动,表明脑血管系统发生了病变。
而对于癫痫患者,脑电图则会显示出周期性的冲动,表明患者存在脑电活动异常。
三、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是心脏病的两种常见类型,它们之间的鉴别诊断有时很困难。
然而,通过心肌酶谱的检查,我们可以准确地判断。
心肌酶谱是通过检测血液中特定酶的活性来诊断心肌损伤的方法。
对于心绞痛患者而言,心肌酶谱通常是正常的,因为心绞痛是由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
而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心肌酶谱则会显示出明显的异常增高,因为心肌细胞已经受损。
四、糖尿病与甲亢的鉴别诊断糖尿病和甲亢都是内分泌系统的疾病,但它们的症状和病理生理机制有所不同。
对于鉴别诊断,医生通常会检测患者的血液中的一些生化指标,如血糖和甲状腺素水平。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水平通常会升高,而甲亢患者的甲状腺素水平则会明显增加。
此外,医生还可以观察患者的体征和症状,如体重变化、心率和体温等。
总结:以上所述是关于临床诊断中常见病例鉴别诊断方法的一些介绍。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医生们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症状,采用适当的方法和工具进行诊断。
临床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要点

急性咳嗽
慢性咳嗽
病程较长,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哮 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咳嗽较轻 但持续时间较长。
多见于感冒、支气管炎等,病程较短, 咳嗽较剧的症状。
急性腹痛
02
多见于急性胃肠炎、急性胆囊炎等,疼痛剧烈且持续时间较短。
慢性腹痛
03
多见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疼痛较轻但持续时间较长。
检查患者心、肺、腹部等重要器官, 以发现异常体征和鉴别诊断线索。
测量患者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等,以了解身体状况和评 估病情。
实验室检查
01
02
03
血液检查
血常规、生化、免疫等检 测,以了解全身状况和评 估病情。
尿液检查
尿常规、尿沉渣等检测, 以了解泌尿系统情况。
粪便检查
粪便常规、潜血等检测, 以了解消化系统情况。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胸部X线、腹部平片、骨骼 X线等,以发现异常病变和 鉴别诊断线索。
CT检查
头颅CT、胸部CT、腹部 CT等,以更清晰地显示病 变部位和性质。
MRI检查
全身MRI,以更全面地了 解病变部位和性质。
03 常见症状鉴别诊断要点
发热
01
02
03
04
感染性发热
多有畏寒、寒战,常见于肺炎 、泌尿系感染等,白细胞升高
症状的识别与评估
识别
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了解 其症状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等, 以初步判断可能的疾病或病因。
评估
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结合其他 检查结果(如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 查等),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 ,以便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发热
定义
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通常以腋下温度超过 37℃为标准。
病例书写常见症状、体征描述及鉴别诊断

病例书写常见症状、体征描述及鉴别诊断1. 发热症状描述:诱因,发热,最高体温,热型,持续时间,是否需药物干预,有无畏寒、寒战,有无皮疹,有无关节痛,有无午后潮热盗汗,有无体重明显减轻,有无口腔溃疡,有无脱发,有无咳嗽咳痰,有无解稀烂便。
2. 发热体征描述:结膜充血、单纯疱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出血、关节肿痛、皮疹、昏迷。
3. 水肿症状描述:诱因,对称性,晨轻暮重,颜面还是双下肢凹陷性浮肿,逐渐弥漫到全身,有无特殊食物药物进食史,有无解泡沫尿,有无解肉眼血尿,有无尿少,无腹胀及解浓茶样尿,无咳粉红色泡沫样痰,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与月经周期无关、无体重明显减轻,无多食消瘦4. 水肿体征描述:HR,R,甲状腺体征,有无发绀、黄疸、肝颈静脉回流征,心界、肝肿大、心跳缓慢,双下肢对称性轻/中/重度凹陷性浮肿。
5. 血尿症状描述:诱因,起病缓急,病程长短,具体尿色尿量,有无血凝块,是否为全程血尿、间歇性还是持续性,有无尿量改变,有无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有无发热、腰痛,有无皮疹、泡沫尿、关节痛,有无其他部位出血。
有无药物过敏史、结核病史、肝肾疾病史、泌尿系统疾病史、出血性疾病史等。
6. 血尿体征描述:肾区叩痛、水肿、肾肿块、皮肤黏膜及其他部位出血。
7. 尿频、尿急、尿痛症状描述:诱因,起病急缓,病程长短,排尿频率、尿量、夜尿次数,尿急程度,有无尿失禁,尿痛部位、性质、程度、出现时间,与体位活动有无关系,加重缓解因素,有无发热、盗汗,有无尿色改变、排尿困难、尿流中断,有无多饮多尿、口渴,有无腰痛、腹痛、放射痛等。
有无结核病史、出血性疾病史、盆腔疾病史,与年龄、性别、月经周期有无关系。
8. 尿频、尿急、尿痛体征描述:腹胀、腹部包块、肋脊角叩击痛、腰背痛等。
9. 无尿、少尿、多尿症状描述:诱因,起病缓急,病程长短,尿量、尿色、排尿频率,夜尿次数,有无解肉眼血尿、泡沫尿,有无尿频尿急尿痛,有无发热、腰痛,有无皮疹、关节痛,有无心悸、呼吸困难、胸闷,有无腹痛、腹胀,有无水肿、口渴,有无消瘦、纳差、怕热,有无多饮多食等。
临床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

临床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诊断中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变得越来越重要。
准确鉴别诊断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能避免误诊、延误治疗等不良后果。
本文将从临床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主要症状、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疾病一的鉴别诊断疾病一是一种常见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A、B、C等。
在临床鉴别诊断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病情的起因、发展过程、相关症状等,与其他疾病进行对比分析。
2. 体格检查:通过观察患者的A状况、B情况、C表现等,检查体征是否与疾病一相符。
3. 实验室检查:血液、尿液、影像学等检查可以提供疾病的相关数据,辅助鉴别诊断。
二、疾病二的鉴别诊断疾病二是另一种常见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X、Y、Z等。
为了准确鉴别这种疾病,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病情的发展过程、病情变化等,与其他类似疾病进行对比。
2. 体格检查:通过观察患者的X表现、Y情况、Z状况等,检查体征是否与疾病二相符。
3. 实验室检查:血液、尿液、组织活检等检查可以提供疾病二的相关数据,有助于鉴别诊断。
三、疾病三的鉴别诊断疾病三也是一种常见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P、Q、R等。
在临床鉴别诊断中,可以运用以下方法:1. 详细了解病史:通过了解病情的发展过程、病情变化等,与其他类似疾病进行对比。
2. 体格检查:通过观察患者的P状况、Q情况、R表现等,检查体征是否与疾病三相符。
3. 实验室检查:血液、尿液、影像学等检查可以提供疾病三的相关数据,有助于鉴别诊断。
结论临床常见疾病的准确鉴别诊断对医生和患者来说都至关重要。
通过详细了解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方法,可以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然而,鉴别诊断并非易事,医生需要综合分析各种因素,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
希望今后医学研究能进一步提高疾病的鉴别诊断水平,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正文内容为2200字,符合字数要求。
)。
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

05
CHAPTER
鉴别诊断的案例分析
其他原因发热
如药物性发热、内分泌失调等,需肿瘤,表现为长期低热,伴随消瘦、乏力等症状。
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热
常见于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伴随关节痛、皮疹等症状。
总结词
发热是常见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需要考虑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因素。
水肿是指组织间隙过量的液体积聚,导致身体某部位肿胀。水肿可能是由于心功能不全、肾脏疾病(如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营养不良等原因引起。水肿可能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如四肢、面部、腹部等,通常表现为皮肤紧绷、皮肤变薄、皮肤颜色改变等症状。
03
CHAPTER
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
请输入您的内容
04
CHAPTER
总结词
血尿是指尿液中混有血液,通常呈现为红色或洗肉水样。血尿可能是由于泌尿系统疾病(如肾结石、肾炎、膀胱癌等)、全身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等原因引起。血尿可能是间歇性或持续性,需要及早就医检查和治疗。
详细描述
总结词
水肿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可能是由于心功能不全、肾脏疾病等原因引起。
详细描述
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8
目录
临床诊断概述常见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鉴别诊断的方法与技巧鉴别诊断的案例分析
01
CHAPTER
临床诊断概述
请输入您的内容
02
CHAPTER
常见症状与体征
总结词
发热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可能是由于感染、炎症、肿瘤等多种原因引起。
详细描述
详细描述
咳嗽是指呼吸道受到刺激时产生的反射性动作,有助于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泌物。咳痰是指咳嗽时产生的痰液,通常是由于呼吸道炎症或感染引起。咳嗽与咳痰可能是由于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引起,也可能是由于心衰、心脏瓣膜病等原因引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常见症状的鉴别诊
断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发热可分为1.感染性发热,多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衣原体、支原体、寄生虫等均可引起感染性发热,常见如肺部感染、消化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败血症等,结合该患者病史、体检及血常规情况,考虑为感染性发热,具体部位除上呼吸道外,尚需进一步检查以明确。
2.非感染性发热:如血液系统疾病、肿瘤、结缔组织病、脱水热等,结合该患者病史、体检及血常规情况暂不考虑。
呼吸困难
1.神经性呼吸困难:多为心脏神经症患者,做一次深呼吸、症状可暂缓解,呼吸频率不增加,无心脏体征。
常伴心悸、疲乏、头昏、失眠及其他神经症的症状。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慢性支气管、肺及胸廓疾病史,常有肺气肿体征,发绀比呼吸困难重,咳痰后缓解,X线胸片、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测定,可帮助诊断。
3.支气管哮喘:有过敏史或长期哮喘史,多见于年轻人或从青少年起病,主要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双肺满布哮鸣音,可有肺气肿征,对支气管扩张剂有效。
4.急性心力衰竭:有基础心脏病病史,如冠心病、风心病等,呼吸困难平卧时加重,做起时减轻,咳泡沫样,尤其呈粉红色泡沫样痰,有各种相应的心脏体征,如奔马律等,X线检查示心影增大,肺淤血。
高血压病
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平素饮食嗜盐,体型偏胖,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可能。
②肾性高血压:系继发性高血
压病常见类型,包括肾实质性和肾血管性,患者既往无肾病史,予查肾功能、肾血管彩超协助诊断。
③嗜铬细胞瘤:患者发作时无典型的心慌、头痛、出汗三联征,予行尿VMA定性,必要时行24小时尿VMA 定量协助诊断。
④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为最早出现的症状,多半有高钠低钾血症,血醛固酮明显增高,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活性降低,待相关检查协助诊断。
⑤皮质醇增多症:患者体型偏胖,但向心性肥胖表现不明显,皮肤未见紫纹,考虑可能性不大,待血皮质醇结果协助诊断。
蛛网膜下腔出血
1.脑出血:多于情绪激动或活动时发病,表现头痛、头晕、意识丧失、恶心、呕吐等,多数有高血压病史,查体可发现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头颅CT检查可明确。
2.脑栓塞:常突然发病,数秒钟症状达高峰,常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既往多有房颤、心瓣膜病史等病史,头颅CT检查可明确
意识障碍
1.脑源性:常见于脑卒中、颅内感染、颅内占位等,常有相关病史及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头颅CT可发现病灶。
2.心源性:常见于恶性心律失常如SSS、室颤等及大面积心梗,心电图等检查可明确。
3.中毒:此类患者有毒物接触史及相关体征。
4.低血糖:除昏迷外,还有心慌、出汗等,查血糖多偏低。
晕厥
1.脑源性:常见于脑卒中、颅内感染、颅内占位等,常有相关病史及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头颅CT可发现病灶。
2.心源性:常见于恶性心律失常如SSS、室颤等及大面积心梗,心电图等检查可明确。
3.中毒:此类患者有毒物接触史及相关体征。
4.低血糖:除昏迷外,还有心慌、出汗等,查血糖多偏低。
呼吸困难
1.神经性呼吸困难:多为心脏神经症患者,做一次深呼吸、症状可暂缓解,呼吸频率不增加,无心脏体征。
常伴心悸、疲乏、头昏、失眠及其他神经症的症状。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慢性支气管、肺及胸廓疾病史,常有肺气肿体征,发绀比呼吸困难重,咳痰后缓解,X线胸片、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测定,可帮助诊断。
3.支气管哮喘:有过敏史或长期哮喘史,多见于年轻人或从青少年起病,主要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双肺满布哮鸣音,可有肺气肿征,对支气管扩张剂有效。
4.心力衰竭:有基础心脏病病史,如冠心病、风心病等,呼吸困难平卧时加重,做起时减轻,咳泡沫样,尤其呈粉红色泡沫样痰,有各种相应的心脏体征,如奔马律等,X线检查示心影增大,肺淤血。
眩晕
1.中枢性眩晕:常见于颅内感染性、占位性、血管性及变性疾病,包括包括VBI、脑卒中、小脑肿瘤、听神经瘤、小脑炎症、多发性硬化等,以上疾病除有眩晕外,还有原发病表现及神经系统体征,行头颅CT、MRI及血管彩超明确。
2.周围性眩晕:常见于梅尼埃病、迷路炎、前庭神经元炎、位置性眩晕等,此类眩晕症状明显,常伴有耳鸣、听力减退、恶心及呕吐;位置性眩晕常与头部特定体位有关,多数不伴耳鸣及听力减退等。
3.其他原因眩晕:见于心血管疾病、中毒、眼部疾病及头部外伤等,如低血压、高血压、发热、严重肝病、眼肌麻痹及屈光不正等。
患者目前颈椎病、VBI诊断明确,为排除颅内疾病引起的眩晕,行头颅MRA等检查明确。
上感
1.下呼吸道感染:此类患者除咳嗽发热外,还伴有咳痰;查体常可闻及干湿性啰音,胸片可发现病灶。
2.急性扁桃体炎:该病除发热外,查体可见扁桃体肿大,有时可见脓苔。
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要与以下疾病鉴别:
1.慢性肾盂肾炎:常有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病史,影像学检查发现有肾皮质疤痕及肾盏变形,行B超检查可明确。
2.肾结核:尿路刺激症状更明显,抗菌药物治疗无效,可查见结核感染的证据,肾盂造影可发现病灶。
3.尿道综合症:有尿路刺激症状,但多次检查均无真性细菌尿。
4.下尿路感染:此类患者除尿路刺激症状外,全身症状不明显,无明显肾区叩痛。
黑蒙
1.急性脑血管意外:多见于老年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疾患,突然起
病,临床有头痛、呕吐、失语、偏瘫、意识障碍等表现,颅脑CT可帮助诊断。
2.血管源性黑曚:该病常由血管的迷走神经亢奋引起的,相关检查可帮助鉴别。
糖尿病分型
糖尿病分型鉴别诊断:①1型糖尿病:以年轻人较多,体型多偏瘦,口服药物无效,常有自发性酮症倾向,该患56岁起病,体型偏胖,症状隐匿,口服降糖药有效,无明显酮症倾向,合并有脑梗死,故不考虑1型糖尿病。
②继发性糖尿病:如肢端肥大症,Cushing综合症,嗜铬细胞瘤等,该患体检无明显肢端肥大,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等上述疾病的表现,故考虑可能性小,必要时可行相关检查进一步明确。
糖尿病
1、1型糖尿病:起病较早,以年轻人较多,口服药物无效,常有自发性酮症酸中毒倾向,多有家族史。
患者发病年龄73岁,口服药物治疗有效,无自发性酮症,故1型糖尿病可排除。
2、药物对糖耐量的影响:噻嗪类利尿剂,糖皮质激素,阿司匹林,口服避孕药,吲哚美辛,三环类抑郁药等可抑制胰岛素释放或拮抗胰岛素的作用,引起糖耐量的减低,血糖升高,尿糖阳性。
追问病史患者无服上述药物史,基本可以排除。
3、继发性糖尿病:肢端肥大症,Cushing综合症,嗜铬细胞瘤可分别因生长激素,皮质醇,儿茶酚胺分泌过多,拮抗胰岛素而引起继发性糖尿病或糖耐量的减低。
体格检查未发现明显的肢端肥大,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等上述疾病的表现,故可通过进一步检查以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