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电联产系统的发展及前景

合集下载

冷热电联产系统的发展趋势及设备的发展现状(一)

冷热电联产系统的发展趋势及设备的发展现状(一)

冷热电联产系统的发展趋势及设备的发展现状(一)0引言冷热电联产(CombinedCoolingHeatingandPower,CCHP)是一种建立在能量梯级利用概念基础上,将制冷、制热(包括供暖和供热水)及发电过程一体化的总能系统。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不同品质的能量进行梯级利用,温度比较高的、具有较大可用能的热能用来被发电,而温度比较低的低品位热能则被用来供热或是制冷。

这样做不仅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而且减少了碳化物和有害气体的排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的经济性、节能性分析请参见文献1、2].由于冷热电联产承担了制冷、制热和发电等多项功能,故系统中的设备数量较多、功能复杂。

因冷热电联产是由热电联产发展而来,是热电联产技术与制冷技术的结合,故以下从热电联产和制冷两个方面来对冷热电联产系统中的主要设备进行评价。

1热电联产的主要设备评价与热电联产技术有关的选择主要有蒸汽轮机驱动的外燃烧式方案和燃气轮机驱动的内燃烧式方案。

此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微型燃气轮机、燃气外燃机和燃料电池以及其他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也赋予了冷热电联产新的内涵。

1.1蒸汽轮机原理是由高温高压蒸汽带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做功后的低品位的汽轮机抽汽或背压排汽用于供热或制冷。

由此机组也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背压式机组,另一种是抽汽式机组。

背压式机组不设冷凝器,用汽轮机尾部的余热作为热源,需要稳定的热负荷才能正常发电,其优点是热效率高。

而抽汽式机组设置冷凝器,在汽轮机的中段抽取一定压力(一般在1.0MPa左右)蒸汽作为热源,其优点是热负荷可灵活调节,但热效率比背压式机组低。

机组充分利用了汽轮发电机梯级做功的原理,能够提高发电机组的热效率,纯凝汽式发电机组的热效率一般为25%~30%,而热电联产机组总热效率则在45%以上。

由于蒸汽轮机机组需要用到锅炉提供高温高压蒸汽,所以一般在煤改气的热电联产中得以应用。

1.2燃气轮机燃气轮机机主要由压气机、燃烧室和汽轮机组成。

冷热电三联产系统发展现状探究

冷热电三联产系统发展现状探究

冷热电三联产系统发展现状探究冷热电三联产系统(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 System,简称CCHP)是一种集电力、供热和制冷于一体的能源系统。

它通过地区能源优化配置,充分利用传统能源资源,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CCHP系统包括电力发电单元、热力发生单元和制冷发生单元。

电力发电单元可以是燃气轮机、内燃机、蒸汽发电机等;热力发生单元可以是锅炉、焚烧炉等;制冷发生单元可以是吸收式制冷机、压缩式制冷机等。

CCHP系统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科技的发展,CCHP系统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燃气轮机在CCHP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效节能的发电技术也不断涌现,使CCHP系统的整体能源利用效率达到更高的水平。

2. 应用范围不断扩大:CCHP系统在建筑、工业和农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建筑领域,CCHP系统可以提供建筑的供电、供热和制冷需求;在工业领域,CCHP系统可以有效回收废热,提高生产效率;在农业领域,CCHP系统可以利用农业废弃物发电,并提供农作物生长所需的供热和二氧化碳。

3.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各国政府为了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减少能源消耗,纷纷出台了支持CCHP系统发展的政策和法规。

政府对CCHP系统的建设给予了补贴和优惠政策,推动了CCHP系统的快速发展。

目前CCHP系统在一些地区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CCHP系统的初投资成本较高,导致了一些企业和个人对其采用的抵触情绪,需要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和鼓励。

CCHP系统的运行和管理需要专业的技术和人员,缺乏相关人才是制约CCHP系统发展的瓶颈。

CCHP系统在设备性能和系统优化方面还有待完善,研发人员需要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冷热电三联产系统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能源系统。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它将在未来的能源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现状研究与应用前景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现状研究与应用前景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现状研究与应用前景随着人们对环保节能的重视以及现代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作为一种综合能源利用技术,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报告就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现状研究与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一、现状研究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是指利用热电联产技术、吸收式冷热联供技术和地源热泵技术等多种能源技术,通过协同综合利用,实现一个系统内热、冷、电的同时供应。

近年来,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得到快速发展,逐步成为城市建筑能源管理的重要手段。

在国内外,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应用不断扩大,已有不少经典案例。

如美国纽约大学生活系统中心采用了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实现了供暖、制冷及生活照明等多种功能;上海新天地项目中,采用了地源热泵及吸收式制冷系统,节约了60%的能耗。

同时,对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研究也在不断推进。

在应用方面,国内外均有规范和标准对其提出具体要求,并对其节能和环保效果进行了评价。

在技术方面,各种相关能源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为其应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应用前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环保节能的要求的不断提高,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节能环保。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可以大幅度地降低建筑能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应对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挑战。

2、综合利用。

该系统通过多种能源技术的协同配合,实现了对能源的更加充分和综合利用,使能源更为高效和经济。

3、运行稳定。

该系统具备自动控制和调节功能,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实现对供、需的平衡调节,运行稳定可靠。

因此,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将会是未来城市建筑节能环保的主要手段之一。

同时,其应用前景也十分广泛,尤其在如医院、学校、数据中心等公共建筑中能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应用及发展论文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应用及发展论文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应用及发展摘要: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

能源紧缺、环境恶化是日趋严重的全球性问题。

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发展清洁能源是各个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能源供应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大,能源短缺的问题随之产生。

目前,为了适应我国能源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需要,大力建设和实施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已成为发展趋势之一。

冷热电三联供具有能源利用效率高,环境负面影响小,提高能源供应可靠性和经济效益好的特点,是洁净高效最具经济性的供能方式,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

关键词: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应用前景中图分类号:u473.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前言进入21 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而来的是持续的能源紧缺、自然灾害和气候变暖等现象,这就迫使人们寻找更加合理利用能源的方式,最大程度的发挥能源的利用率,既减少能源浪费又保护环境。

目前城市的用能情况为:电力供应的峰谷矛盾严重,特别是在夏季更为突出,就造成了用电高峰时供电困难、低谷时电力浪费的局面;天然气的供应较以前有很大改观,但冬夏季负荷存在较大的峰谷差,夏季天然气的使用一直处于低负荷状态。

鉴于目前能源利用的现状,各大中城市能源结构正在发生调整。

而宝贵的天然气资源在城市中的利用更多的是直接被烧掉,如何才能更为合理地在城市中应用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就是应运而生的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它以天然气为一次能源,利用小型燃气轮机、燃气内燃机、微燃机等设备将天然气燃烧,首先驱动发电机组发电,其余热被回收用于供热或驱动吸收式制冷机组制冷。

这样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从而为高效利用天然气创造了条件2.工作原理冷热电三联供是一种建立在能量梯级利用概念基础上,将制冷、制热及发电过程一体化的总能系统。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不同品质的能量进行梯级利用,温度比较高的、具有较大可用能的热能用来被发电,而温度比较低的低品位热能则被用来供热或是制冷。

冷热电三联产系统发展现状探究

冷热电三联产系统发展现状探究

冷热电三联产系统发展现状探究冷热电三联产系统是一种高效能的能源利用系统,通过同时生产电力、热能和制冷能,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随着能源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冷热电三联产系统在工业、商业和居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本文将对冷热电三联产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探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冷热电三联产系统的概念及工作原理冷热电三联产系统是指在热机工作的过程中,同时产生电能、热能和冷能的系统。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燃气发电机或蒸汽发电机产生电力,同时利用废热产生蒸汽,供给供热和制冷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利用余热供暖、供冷和生产电力,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

1. 工业领域在工业领域,冷热电三联产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很多大型工厂和生产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冷热电三联产系统,通过利用废热发电、供暖和供冷,实现了能源的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

一些工业园区也建立了集中式的冷热电三联产系统,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节能的能源服务。

在商业领域,冷热电三联产系统主要应用于大型商业综合体、高级写字楼和酒店等建筑。

通过冷热电三联产系统,这些建筑可以实现自给自足的能源供给,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了能源成本。

冷热电三联产 system 也可以减少建筑的环境负荷,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 居民领域在居民领域,冷热电三联产系统的应用还比较有限,主要集中在一些高档住宅小区和别墅社区。

通过冷热电三联产系统,居民可以享受到更加舒适和节能的生活环境,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1. 技术问题冷热电三联产系统虽然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对于这些地区,需要加强冷热电三联产系统的技术培训和推广,提高人才水平和技术水平。

2. 成本问题冷热电三联产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成本相对较高,对于一些小型企业和个人来说较为困难。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采用冷热电三联产系统,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推动其在更广泛的领域应用。

冷热电三联产系统发展现状探究

冷热电三联产系统发展现状探究

冷热电三联产系统发展现状探究冷热电三联产系统是一种能够同时提供电力、热能和冷能的系统,通过有效地利用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冷热电三联产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取得了可观的成就。

冷热电三联产系统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冷热电三联产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现代的冷热电三联产系统采用了先进的燃气轮机、蒸汽轮机、吸收式制冷机等设备,能够更高效地转化能源,并且具有较低的排放量。

冷热电三联产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和运行管理技术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使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得到了显著改善。

冷热电三联产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冷热电三联产系统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工业、商业、住宅等。

在工业方面,冷热电三联产系统可以提供工业生产过程中所需的电力、热能和冷能,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益。

在商业领域,冷热电三联产系统可以用于商业建筑的供暖、制冷和供电,满足不同季节和不同需求的能源需求。

在住宅领域,冷热电三联产系统可以为居民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和稳定的能源供应。

冷热电三联产系统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冷热电三联产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成本较高。

虽然冷热电三联产系统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但由于技术和设备的投资较大,建设和运行成本也相对较高。

冷热电三联产系统在不同的应用场景和能源需求下存在适用性差异。

不同的行业和地区对于电力、热能和冷能的需求有所不同,冷热电三联产系统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配置。

冷热电三联产系统的环境保护和节能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虽然冷热电三联产系统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但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仍然存在一定的排放和能源浪费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和管理措施。

分布式供电和冷热电联产的前景

分布式供电和冷热电联产的前景

分布式供电和冷热电联产的前景【摘要】分布式供电和冷热电联产作为未来能源供应的重要形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其在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供电系统运行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能源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政府应出台支持政策,推动分布式供电和冷热电联产的发展,同时行业应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系统效率和可靠性。

分布式供电和冷热电联产的普及将带动整个能源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未来,分布式供电和冷热电联产将成为主流能源供应形式,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

【关键词】分布式供电,冷热电联产,能源浪费,能源利用率,供电系统运行成本,环境污染,能源转型,能源供应,支持政策,技术研发,创新1. 引言1.1 分布式供电和冷热电联产的前景分布式供电和冷热电联产的前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它可以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率。

传统的集中式供电系统存在着输送能源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浪费,而分布式供电和冷热电联产可以将能源就近生成和利用,避免了能源在输送过程中的损失,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分布式供电和冷热电联产可以降低供电系统运行成本。

传统的集中式供电系统需要建设大规模的发电设施和输电网络,成本较高,而分布式供电和冷热电联产可以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提高供电系统的经济效益。

分布式供电和冷热电联产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能源转型升级。

传统的能源供应方式主要依赖化石能源,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水,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分布式供电和冷热电联产可以更多地利用清洁能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推动能源转型向清洁、高效方向发展。

分布式供电和冷热电联产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将成为未来能源供应的重要形式。

政府应该出台支持政策,鼓励和推动分布式供电和冷热电联产的发展,行业也应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进一步提升这一新型能源供应模式的发展水平。

2. 正文2.1 减少能源浪费减少能源浪费是分布式供电和冷热电联产的一个重要优势之一。

冷热电三联产系统发展现状探究

冷热电三联产系统发展现状探究

冷热电三联产系统发展现状探究
冷热电三联产系统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不同能源之间的互相作用,利用热源和电源的余
热剩电,使其互利互惠地实现循环再利用,同时满足供能热、供能电、供能冷等不同要求。

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与规划,加以良好的运营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达到节
能减排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目前,国内外都在积极推广和应用冷热电三联产系统。

国内普遍应用于大型医院、商场、厂矿等能源密集型场所,尤其是在城市能源保障方面的表现尤为明显。

而在国际上,
由于各种政策和市场环境的支持,冷热电三联产系统已经成为新能源市场中规模最大、应
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

据统计,目前欧洲国家中,约有70%的住宅区和大型公共场所都采
用了冷热电三联产系统。

然而,冷热电三联产系统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技术成本问题。

冷热
电三联产系统需要多种设备协同运作,设备的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对于资金有限的企业或
机构来说,其投资成本相对较高。

其次是规划和设计问题。

冷热电三联产系统需要从系统
整体角度进行规划和设计,而且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能
源需求等,这需要专业人士的参与,提高了规划和设计的难度。

综上所述,冷热电三联产系统在我国和国际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虽然在技术、
规划和设计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但其综合利用能源的优点已经得到了实践证明。

随着技
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冷热电三联产系统将在未来得到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的分布式能源主要是分布式发电。由于设 备功率较小, 热转功效率一般小于大型集中供电电 站。正如常规的集中式热电并供系统可以提高能源 利用率一样, 小型冷热电联产系统是一种建立在能 量梯级利用基础上, 将供热( 采暖和供热水) 、制冷及 发电过程结合在一起的总能系统, 同时也是一种分 布式供能系统。由于实现了能量的梯级利用和就地 利用, 与传统的集中供电系统和热电联产系统相比, 冷热电联产系统可以在大幅度提高系统能源利用率 的同时, 降低环境污染, 明显改善系统的热经济性, 更好的满足用户对不同能源形式的需求。加之采用 的燃气轮机和内燃机发电技术、余热回收技术以及 制冷技术多为成熟技术, 因此冷热电联产系统被认 为是目前分布式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
第 2期
冷热电联产系统的发展及前景
13
系统( 制冷、除湿等) 。动力系统处于联产系统的顶 小, 负荷的变化情况、空间的要求、冷热需求的种类 端, 通常根据动力系统确定联产系统所采用的技术。 及数量、对排放的要求、采用的燃料、经济性和并网 联供技术的采用取决于许 多因素, 包 括: 电负 荷大 情况。几种常见联供技术的比较见表 1。[ 8]
表 1 冷热电联产技术的比较
技术状态
中小型燃气轮机 商业应用
微型燃气轮机 商用早期
内燃机 商业应用
汽轮机 商业应用
燃料电池 研究状态
发电效率( % 基于 燃料低位发热量)
规模( MW) 安装费用( $ /kW) 运行维护费用 ( $ / kWh) 可用率( % ) 大修间隔( h) 起动时间
燃料
25~ 45( 简单循环) 40~ 60( 联合循环) 0. 5~ 50 700~ 900
燃料电池是一种不经过燃烧、直接以电化学反 应方式将富氢 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 能的发电装 置。它被称之为继水电、火电和核电之后能持续产 生电力的第四种连续发电方式, 有着传统发电难以 比拟的诸多技术上的优点, 是 21 世纪最有吸引力的 发电方法之一。燃料电池属于能量直接转换装置, 发电效率很高, 目 前单独发电效率可达 50% ; 如果 和燃气轮机构成联合循环, 发电效率可达 60% ; 如 果进一步通过热电联供利用热能, 燃料电池的综合 热效率可达 80% 以上。预计到 2015 年, 与燃气轮机 构成的联合 循环 的发 电效 率将 达到 70% ~ 80% 。 燃料电池的环境 兼容性很好, 因为没有燃 烧过程, NOx 及 SOx 等排放量极低; 由于燃料利用的高效率, CO2 的排放与常规系统相比也大为降低。燃料电池 变负荷性能极好, 且与设备容量大小及负载量均无 关系, 这意味着小型设备也能得到高效率。由于这 些优点, 使燃料电池在分布式能源系统中具有广阔 的发展前景。目前燃料电池仍处于研究阶段, 价格 昂贵, 大规模应用尚需时日。
1998 年, 美国的冷热电联供高峰会议提出了到
2010 年美国联产系统的容量在 1998 年基础上翻一 番目标, 这意味着增加 46GW 的容量。根据估算, 新 增的 46GW 容量将减少 50 亿美元的能源费用支出, 减少 40 万吨的 NOx 和 90 万吨的 SO2 以及 3 500 万 吨的 CO2 排放。1999 年美国的联产系统超过 2 100 个, 提供的电力为 53GW, 其负荷接近美国非商业发 电机组负荷的 40% 和全部电力负荷的 7% 。为了确 保翻番目标的实 现, 组建 了美国热电联供 委员会。 通过几年的工作, 该委员会得出以下结论: 联产系 统通过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可 以使用户、能源和设备供应商都受益, 间接的也能为 社会带来好处; 联产系统在美国的扩展空间巨大, 它可以应用于工业、商业建筑和分布式能源等诸多
3 冷热电联供所采用的技术
商业、建筑领域用户的要求通常是电力、供热、 制冷、通风、热水等, 可以简单归结为电、热、冷三种。 常规的电网供 电和集中供热所提供的 能量品种单 一, 不能充分满足用户要求。冷热电联供技术有多 种能源输出形式, 在这些领域中可得到广泛应用。
作为能源集成系统 (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s) , 冷热电联产系统按照功能可分成三个子系统: 动力 系统( 发电) 、供热系统( 供暖、热水、通风等) 和制冷
领域。 欧盟委员会确信, 冷热电联供是能够为欧洲气
候目标创造单 项最 大贡献 的能源 使用方 式。1995 年欧洲已有 66GW 的联供容量, 占电力生产 9% 的份 额; 2010 年市场份额预计将达到 18% [ 2] 。日本 1997 年冷热电联供的容量为 4. 3GW, 预计 2010 年将达到 10. 02GW[ 3] ( 日本热电中心在热电统计时不包括汽 轮机和燃料电池在内) 。
微型燃气轮机的功率在 30kW~ 300kW 之间, 以 前主要是运输行业的辅助动力系统。由于技术的发 展, 它开始进入冷热电联产系统。
第 19 卷 第 2 期 2006 年 6 月
燃气轮机技术 GAS TURBINE TECHNOLOGY
Vol 19 No. 2 June. , 2006
冷热电联产系统的发展及前景
孙建国1, 冯志兵2
( 1 河北汇能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北京 101300; 2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 究所, 北京 100080)
关 键 词: 分布式能源; 冷热电联产系统; 集成能源系统
中图分类号: TM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2889( 2006) 02- 0011- 07
1 前言
能源的价格、电网的稳定性、能量的品质、空气 的品质以及全球气候的改变, 是 21 世纪我们面临的 严重问题。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这些问题将变 得更加尖锐。
92~ 97 24000~ 60000 10s 气体燃料、油
10~ 35
5~ 200 800~ 1000
0. 004
~ 100 > 50000 1h~ 1d 气体燃料、油、煤
40~ 70
0. 2~ 2 > 3000
0. 003~ 0. 015
> 95 10000~ 40000 3h~ 8h 氢、天然气、丙烷
0. 002~ 0. 008
90~ 98 30000~ 50000 10min~ 1h 气体燃料、油
14~ 30
0. 025~ 0. 25 500~ 2500
0. 005~ 0. 015
90~ 98 5000~ 40000 60s 气体燃料、油
25~ 45
0. 05~ 5 800~ 1500
0. 007~ 0. 015
分布式能源方式多种多样, 根据燃料的不同, 可 分为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 能、风能、地热能、水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等, 利用 这些能源可以提供电力、热、燃气等多种产品。可再 生能源的优点在于易取得、可再生、洁净无污染等, 但其能源密度低, 稳定性较差, 需要蓄能调节, 长期 稳定运行困难, 且由于技术不够成熟, 可再生能源利 用的一次投资较大, 经济性差。化石能源的发电技 术不仅更加成熟, 而且效率更高, 因此化石能源目前 仍是国际上分布式能源的主要方向。不过化石能源 和可再生能源的结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可再 生能源不稳定的缺陷, 同时将可再生能源高效的利 用, 这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创造出有力的技术 和市场条件。
0. 18~ 4. 5
热水, 低压蒸汽
中等到严重 ( 要求建筑隔离)
取决于锅炉
热水, 低压、高压蒸汽
低 ( 不需要隔离)
< 0. 023
热水, 低压、高压蒸汽
热输出量( MJ/ kWh) 3. 6~ 12. 7 可使用热量的温度( ) 260~ 593
4. 2~ 15. 8 204~ 343
1. 1~ 5. 3 93~ 260
在传统的利用燃料产生电力的过程中, 将近三 分之二的输入能量没有有效利 用就被释放到 环境 中, 能量损失十分严重。利用总能系统替代传统的 电力系统, 可有效利用热机排往环境的热量, 产生蒸 汽、热水或用于制冷、通风、除湿以及实现一些其它 功能, 这种系统被称为冷热电联产系统( CCHP ) , 有 时也简称为热电联产系统( CHP) 。由于对输入燃料 的能量进行了梯级利用, 冷热电联产系统具有很强 的节能优势; 使用燃料量的减少以及采用低排放的 技术, 使系统的污染物排放大为降低, 从而减轻了对 环境的压力, 同时产生多种能量输出, 可以有效应对 用户的特殊需求。冷热电联产系统相对电网独立运 行, 减少了对大电网的依赖, 可以增加用户电力供应 的安全性。夏季采用吸收式制冷, 减少了制冷高峰 时对电网的压力, 同时增加了天然气的使用量, 对天 然气网络的高效运行也有所帮助。综上所述, 冷热 电联产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轻我们所面临的问 题。[ 1]
摘 要: 冷热电联产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多目标能源供应形式, 符合能的梯级利用原则, 具有很高的能源利用 率。由于所具有的诸多优势, 目前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注 意, 得 到了很大的 发展。本文总 结了冷热 电联产 系统常用的技术, 对其进行了简单的比较并列举了一些可以采 用的布置 形式, 最后简单介 绍了两个 具体项目 的流程布置。
2 分布式能源系统
分布式能源是相对于传统集中式供能的能源系 统而言的, 它是以小规模、分散式、有针对性的方式 布置在用户附近, 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将一切可利 用能源就近送到用户的能源利用设施。它立足于现 有的能源 资源配置条件和成熟的技术组合, 追求 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最优化, 以减少中间环节损 耗, 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它是一个立足于用 户现 有 条件 和 实际 需 求的 综合 化 的 能源 转 换 设 施[ 7] 。因其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 分布式能源与 小 机组 不是同一概念。
燃料压力 ( kPa, 表压)
828~ 3448
276~ 690
6. 9~ 3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