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尸体检验标准(公安部)

合集下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安部、民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人口死亡医学证明和信息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安部、民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人口死亡医学证明和信息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安部、民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人口死亡医学证明和信息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撤销),公安部,民政部•【公布日期】2013.12.31•【文号】国卫规划发[2013]57号•【施行日期】2013.12.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安全与血液,计划生育正文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安部、民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人口死亡医学证明和信息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规划发〔2013〕5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卫生厅局)、公安厅局、民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公安局、民政局:人口死亡医学证明和信息登记是研究人口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变化规律和进行人口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制订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评价居民健康水平、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

为加强部门协作,规范工作流程,实现信息共享,提高管理水平,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人口死亡医学证明的签发人口死亡医学证明是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说明居民死亡及其原因的医学证明。

(一)自2014年1月1日起,各地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全国统一制定的新版《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以下简称《死亡证》)。

《死亡证》共四联(式样见附件1)。

(二)《死亡证》签发对象为在中国大陆死亡的中国公民、台港澳居民和外国人(含死亡新生儿)。

(三)《死亡证》签发单位为负责救治或正常死亡调查的医疗卫生机构。

(四)《死亡证》签章后生效。

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安部门必须准确、完整、及时地填写《死亡证》四联(后三联一致)及《死亡调查记录》,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伪造、私自涂改。

(五)死者家属遗失《死亡证》,可持有效身份证件向签发单位申请补发一次。

补发办法如下:已办理户籍注销及殡葬手续的,仅补发第三联;未办理户籍注销及殡葬手续的,补发第二至第四联。

(六)未经救治的非正常死亡证明由公安司法部门按照现行规定及程序办理。

尸检循序及检查点

尸检循序及检查点

尸检循序及检查点身上件数:○正头面:有无髻子?发长、若干?顶心、囟门、发际、额、两眉、两眼、或开或闭。

如闭,擘开验眼睛全与不全。

鼻、两鼻孔。

口、或开或闭。

齿、舌、如自缢,舌有无抵齿。

胲、喉、胸、两乳、妇人两奶膀。

心腹、脐、小肚、玉茎、阴囊、次后,捻两肾子全与不全。

妇人言产门,女子言阴门。

两脚大腿、膝、两脚臁肕、两脚胫、两脚面、十指爪。

翻身:脑后、乘枕、项、两胛、背脊、腰、两臀瓣、有无杖疤。

谷道、后腿、两曲、两腿肚、两脚跟、两脚板。

左侧:○左顶下、脑角、太阳穴、耳、面脸、颈、肩、膊、肘、腕、臂、手、五指爪、全与不全,或拳、或不拳。

曲腋、胁肋、胯、外腿、外膝、外臁肕、脚踝。

右侧,亦如之。

四缝尸首须躬亲看验。

顶心、囟门、两额角、两太阳、喉下、胸前、两乳、两胁肋、心腹、脑后、乘枕、阴囊、谷道,并系要害致命之处。

妇人看阴门、两奶膀。

于内若一处有痕损在要害,或非致命,即令仵作指定喝起。

众约死人年几岁,临时须子细看颜貌供写,或问血属尤真。

凡检尸,先令多烧苍术、皂角,方诣尸前。

检毕,约三五步,令人将醋泼炭火上,行从上过,其秽气自然去矣。

多备葱、椒、盐、白梅,防其痕损不见处,藉以拥罨。

仍带一砂盆,并捶研上件物。

凡检复,须在专一,不可避臭恶。

切不可令仵作行人遮闭玉茎、产门之类,大有所误。

仍子细验头发内、谷道、产门内,虑有铁钉或他物在内。

检出致命要害处,方可押两争及知见、亲属令见。

切不可容令近前,恐损害体尸。

被伤处,须子细量长、阔、深、浅、小、大,定致死之由。

仵作行人受嘱,多以芮一作茜草投醋内,涂伤损处,痕皆不见。

以甘草汁解之,则见。

人身本赤黑色,死后变动作青色,其痕未见。

有可疑处,先将水洒湿,后将葱白拍碎令开,涂痕处,以醋蘸纸盖上,候一时久,除去,以水洗,其痕即见。

若尸上有数处青黑,将水滴放青黑处,是,痕则硬,水住不流;不是,痕处软,滴水便流去。

验尸并骨伤损处,痕迹未见,用糟、醋泼罨尸首,于露天以新油绢或明油雨伞覆欲见处,迎日隔伞看,痕即见。

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新生儿死亡认定有关问题的批复-卫医管函[2009]22号

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新生儿死亡认定有关问题的批复-卫医管函[2009]22号

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新生儿死亡认定有关问题的批复
正文:
---------------------------------------------------------------------------------------------------------------------------------------------------- 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新生儿死亡认定有关问题的批复
(卫医管函〔2009〕22号)
山东省卫生厅:
你厅《关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有关问题的请示》(鲁卫医字〔2008〕85号)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过程中,专家鉴定组应当根据胎儿离开母体时的具体临床表现综合判定其是否成活。

经判定成活的,其后发生死亡,应当认定为新生儿死亡。

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事故等级由专家鉴定组根据《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卫生部令第32号)确定。

二、《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胎儿死亡事件如何认定的批复》(卫医发〔2000〕455号,以下简称《批复》)中有关医疗事故分级的规定是根据1987年国务院公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有关医疗事故分级的规定作出的。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公布后,《办法》已经废止,《批复》中有关医疗事故分级的规定也不再适用,但有关胎儿死亡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被鉴定主体的规定仍然适用。

此复。

二〇〇九年一月十九日
——结束——。

新生儿尸检报告

新生儿尸检报告

新生儿尸检报告概述本文档为一份关于新生儿尸检的报告,对婴儿的尸体进行详细的检查和分析。

尸检是一种对尸体进行外观观察和解剖的过程,旨在识别任何病理变化或先天缺陷,及时发现死亡原因。

1. 尸检背景在现代医学实践中,尸检在确定死因和检测疾病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新生儿的尸检,更是为了解释不明死亡、发现潜在的遗传异常或疾病问题。

2. 检查过程尸检过程一般包括两个部分:外观检查和内部解剖。

2.1 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是通过观察尸体的外部特征来获取信息。

外观检查过程中,我们对尸体的外表皮肤进行仔细观察,记录任何可能的异常现象,如肤色变化、淤血等。

2.2 内部解剖内部解剖是对尸体进行器官和组织的检查,以更深入地了解婴儿的病理变化。

内部解剖时,我们会逐个解剖器官,并获取标本进行组织学和病理学分析。

3. 检查结果3.1 外观检查结果通过外观检查,我们观察到了以下异常现象:•肤色呈现明显的发绀:可能是婴儿心血管系统问题的表现。

3.2 内部解剖结果内部解剖结果如下:3.2.1 头部解剖结果•颅骨完整,未见明显畸形。

•大脑组织发现缺氧性损伤。

3.2.2 胸腔解剖结果•心脏大小为正常范围。

•肺部发现明显的充血。

3.2.3 腹部解剖结果•肝脏发现明显的纤维化现象。

•肾脏大小和结构正常。

3.3 病理学及组织学分析对于所取得的头部、胸腔和腹部标本进行病理学和组织学分析,结果如下:•头部脑组织分析发现缺氧引起的脑损伤。

•心脏组织学检查显示心肌细胞坏死。

4. 死亡原因根据尸体的检查结果和病理学分析,初步判断出婴儿的死亡原因为心脏问题导致的心力衰竭。

5. 结论通过对新生儿的尸检,我们发现了一些异常现象和病理变化,推测其死因是心脏问题导致的心力衰竭。

这份报告有助于向家属和医疗团队提供对婴儿死因的解释,并为进一步的专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留言:新生儿尸检报告通常是为了解释不明死亡的原因及提供相关资料,相关操作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

尸检法律规定及责任(3篇)

尸检法律规定及责任(3篇)

第1篇一、引言尸检,即尸体解剖,是指对死亡人体进行解剖检查,以查明死因、损伤情况等的一种医学检查方法。

在我国,尸检是法医医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维护司法公正、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尸检法律规定及责任,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二、尸检法律规定1. 法律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对尸检作出了规定。

2. 尸检范围(1)刑事案件:因涉嫌犯罪需要查明死因、损伤情况等,对死亡者进行尸检。

(2)民事案件:因损害赔偿、保险理赔等原因需要查明死因、损伤情况等,对死亡者进行尸检。

(3)其他情况:如需要查明死因、损伤情况等,对死亡者进行尸检。

3. 尸检程序(1)申请:当事人或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等可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申请尸检。

(2)通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接到申请后,应当及时通知死者家属。

(3)同意:死者家属同意尸检的,尸检可以依法进行;不同意尸检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依法决定。

(4)实施:尸检由法医或者具备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

(5)报告:尸检完成后,应当出具尸检报告,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或者其他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4. 尸检费用尸检费用由申请尸检的当事人承担,具体费用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执行。

三、尸检责任1. 法医责任(1)法医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确保尸检的准确性。

(2)法医在尸检过程中,应当遵守职业道德,保守秘密,不得泄露死者隐私。

(3)法医应当认真、细致地进行尸检,确保尸检报告的客观、真实、完整。

2. 医疗机构责任(1)医疗机构应当依法设立法医部门,配备具备相应资质的法医。

(2)医疗机构应当对法医进行培训,提高其尸检技能。

(3)医疗机构应当为法医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和条件,确保尸检的顺利进行。

3. 当事人责任(1)当事人应当依法申请尸检,不得伪造、毁灭证据。

(2)当事人应当积极配合尸检工作,不得干扰法医正常进行尸检。

尸体检查的法律规定(3篇)

尸体检查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尸体检查,是指医生或法医在尸体上进行的检验活动,以查明死因、确定死亡时间、分析死亡过程等。

尸体检查是法医学的重要工作内容,对于案件的侦破、法律责任的认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尸体检查受到法律的严格规范,以下将从法律规定、程序、权限、法律责任等方面对尸体检查进行详细阐述。

二、法律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侦查人员为了查明案情,需要收集、调取有关证据时,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四)进行尸体检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需要收集、调取证据的,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四)进行尸体检查。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当事人不服行政复议决定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4.《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执业医师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当遵守职业道德,维护患者权益,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合理的医疗服务。

”5.《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严格遵守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对患者实施医疗措施前,应当向患者或者其家属说明医疗措施的风险、注意事项等,并取得其同意或者书面授权。

”三、程序1.尸检申请尸体检查应当由侦查机关、人民法院、医疗机构或者死者家属提出申请。

申请应当附具以下材料:(1)死者身份证明材料;(2)死者生前病历资料;(3)尸体解剖同意书;(4)其他与尸体检查相关的材料。

2.尸检通知接到尸检申请后,法医应当及时通知死者家属,告知尸检时间、地点、注意事项等。

3.尸检实施(1)法医对尸体进行检查,包括外观检查、解剖、病理检查等;(2)法医根据检查结果,撰写尸检报告,明确死因、死亡时间、死亡过程等。

尸体检测法律规定(3篇)

尸体检测法律规定(3篇)

一、引言尸体检测,又称尸检、尸表检验或尸体解剖,是指对已故人体进行医学检查和检验的过程,以查明死因、确定死亡时间、分析死因过程、查明死亡方式等。

尸体检测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是查明案件真相、维护社会正义的重要手段。

为了规范尸体检测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益,我国制定了相关法律规定。

本文将从尸检的法律法规、程序、法律效力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尸检的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条规定:“司法鉴定机构应当依法开展鉴定工作,对案件涉及的尸体、物证、痕迹等进行鉴定。

鉴定人应当依法独立、客观、公正地进行鉴定,不得徇私舞弊。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公安机关应当进行尸检。

对于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重大责任的案件,人民法院认为必要时,也可以要求进行尸检。

”3.《中华人民共和国尸体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尸体处理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法进行尸检。

尸检应当由具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或者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依法对医疗事故进行鉴定,鉴定结论应当作为处理医疗事故的依据。

”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医疗机构在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当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三、尸检的程序尸检的申请可以由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死者家属或者其他有关单位提出。

2.审查接到申请后,有关单位应当对申请进行审查,符合尸检条件的,应当同意进行尸检。

3.通知尸检单位应当及时通知死者家属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告知尸检的时间和地点。

尸体剖检(尸检)的诊断常规

尸体剖检(尸检)的诊断常规

尸体剖检(尸检)的诊断常规一、尸检的受理(一)必须遵照国家有关规定受理尸检。

(二)受理尸检范围:①普通病理尸检;②涉及医、患争议的尸检(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尸检机构实施)。

(三)受理尸检部门:具备独立尸检能力的①医院病理科,②医学院校的病理学教研室,③经医政部门注册的病理诊断中心。

(四)主持尸检(主检)人员:应是接受过尸检训练、具有中级以上专业职称的病理学医师或病理学教师。

必要时,邀请法医参与尸检。

(五)申请或委托尸检方:①有关医院,②卫生行政部门,③司法机关,④死者的亲属或代理人,或⑤被受理尸检方认可的其他申请或委托方。

(六)申请或委托尸检方必须向受理尸检方递交:①死者的死亡证明,②有申请或委托方当事人签名、负责人签名和加盖委托单位公章的尸检申请书或委托书,③逐项认真填写的尸检申请书(包括死者的临床资料要点和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七)死者亲属或代理人签署说明尸检有关事项的《死者亲属或代理人委托尸检知情同意书》(由受理尸检方制定),确认以下事项:1.同意有关受理尸检机构对于死者进行尸检。

2.授权主持尸检人员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尸检的术式、范围、脏器或组织的取留及其处理方式。

3.主持尸检人员负责遗体尸检后的体表切口缝合,不参与尸检后遗体的其他安置事项。

4.明确新生儿和围生期胎儿尸检后的尸体处理方式。

5.同意对尸检过程进行必要的摄影、录像,并确认是否同意教学示教。

6.尸检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可提供死者所患的主要疾病和死因;难以作出明确结论时,可仅提交病变描述性尸检报告。

7.尸检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发送给委托尸检方。

(八)下列情况的尸检可不受理:1.委托尸检手续不完备者(包括未按规定交纳尸检费用者);2.拒签《死者亲属或代理人委托尸检知情同意书》者(包括对于尸检的术式、范围、脏器或组织的取留及其处理方式等持有异义从而影响尸检实施和尸检结论形成者);3.委托尸检方与受理尸检方就涉及尸检的某些重要问题未能达成协议者;4. 死者死亡超过48小时未经冷冻、或冷冻超过7日者;5.疑因或确因烈性传染病死亡的病例,尸检方不具备相应尸检设施条件者;6.因其他情况不能受理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尸体检验标准(公安部)
【发布时刻:2013/8/30 10:10:41】【类别:通知】【范围:公开】【访问次数:502】【责任编辑:admin】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新生儿尸体检验GA/T 151—1996
Detection of newborn's cadaver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1996-07-25批准1997-01-01实施
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法医分技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公安部二所法医室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孙洪涛、陈世贤。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新生儿尸体检验的内容、步骤及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公、检、法、司及院校系统进行司法解剖。

2 总则
2.1 目的
本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使新生儿尸体检验有一个统一的方法及步骤,为今后的复核及国际交流奠定基础。

3 尸表检验
3.1 性别
3.2 身长
3.2.1 全长:颅顶至足跟的长度,正常足月儿身长50cm。

3.2.2 坐高:颅顶至臀部的长度,正常足月儿坐高34cm。

3.2.3 体重:正常足月儿体重为3kg。

3.4 周线测量
3.4.1 头围:在额结节和枕外隆凸水平测量,正常足月儿约34.0cm。

3.4.2 胸围:在两侧乳头水平测量,正常足月儿约32.0cm。

3.4.3 腹围:在脐的水平测量,正常足月儿约28.0cm。

3.5 头部径线测量
3.5.1 双顶径:双侧顶骨结节之间的距离,正常足月儿平均约为9.3cm。

3.5.2 枕额径:鼻根至枕外隆凸的距离正常足月儿约为11.3cm。

3.5. 3 枕颏径:颏部尖端至后囟门顶部的距离,正常足月儿约为13.3cm。

3.5.4 枕下前囟径:前囟门中心至枕外隆凸下方的距离,正常足月儿约为9.5cm。

3.5.5 前囟门直径:前囟门的各边与对边的距离,正常足月儿约为2.0~2.5cm。

3.6 身宽测量
3.6.1 肩宽:两侧肩胛最突出的距离,正常足月儿约为11.7cm。

3.6.2 宽:双侧髂前上棘之间的距离,正常足月儿约为8.5cm。

3.7 尸体附着的血液
3.8 胎脂
3.9 皮肤
3.10 脐带
3.11 产瘤
4 尸体剖验
4.1 头部剖验
4.1.1 一侧耳后切开头皮并将皮瓣分别向前、后翻开,检查头皮下有无出血、血肿、骨膜下血肿及骨折。

4.1.2 尖头剪刀的一刃插入人字缝后囟门的外侧角处,沿水平向前、向外经颞骨直达额前近中处剪开颅骨。

4.1.3 剪刀转向外侧角,向上、向后剪开额骨、顶骨直达人字缝起始点。

4.1.4 再以同样的方法剪开对侧颅骨。

4.1.5 此时可将剪开的骨片分离,暴露两侧大脑。

4.1.6 中央仅留一条1cm宽的骨桥,形似篮状。

4.1.7 观察有无硬膜外出血。

4.1.8 检查脑顶部软脑膜静脉的末端进入上矢状窦处有无出血。

4.1.9 检查大脑镰有无血肿。

4.1.10 剪开上矢状窦检查有无血栓形成。

4.1.11 剪断大脑镰前端附着处,将大脑额叶向上、后抬起,切断第二对至第六对脑神经。

4.1.12 在小脑幕切迹处水平切断桥脑,取出大脑及上半部桥脑,暴露小脑幕。

4.1.13 检查小脑幕有无撕裂、血肿等。

4.1. 14 沿枕骨外侧缘向颞骨边缘剪断小脑幕,切断第七至十二对脑神经再用细刀尽可能深地切断脊髓。

4.1.15 取颅后窝的内容,即将小脑连同下半部脑、延脑及深部脊髓一并取出,分别检查。

4.2 肺及胃肠浮扬试验
4.2.1 肺浮扬试验
4.2.1.1 常规尸体解剖方法打开胸腹部,分离颈部组织。

4.2. 1.2 在喉头下方结扎气管。

4.2.1.3 在膈肌上方结扎食管,在食管结扎上方切断食管。

4.2.1.4 将舌、颈部脏器连同心、肺等胸部内脏一并取出,并投入到盛有清水的大玻璃缸内。

4.2. 1.5 观察是否上浮、上浮的部位及程度。

4.2.1.6 如下沉,则先分离各脏器,在气管结扎的上方切断气管。

4.2.1.7 将肺同气管投入水中观察浮扬反应。

4.2.1.8 再切断两侧肺门部支气管,分开左右肺,分别投入水中,观察结果。

4.2.1.9 顺次分离各肺叶,并分别投入水中观察浮扬反应。

4.2.1.10 最后将各肺叶的不同部位剪取数小块肺组织投入水中观察。

4.2.1.11 如全部肺连心脏一起上浮,颈部脏器下沉,说明肺已充分呼吸,可经确证为活产。

4.2.1.12 如全肺上浮而个别部分的小块下沉,或全肺下沉个别的小块上浮,应作具体分析。

4.2.1.13 如全部肺下沉,可认为死产儿。

4.2.2 胃肠浮扬试验
4.2.2. 1 常规剖开胸腹腔,分别结扎胃的贲门、幽门及十二指肠的上部、下部。

4.2.2.2 在空肠、回肠及结肠各段也分别作多段结扎,最后结扎大肠末端。

4.2.2.3 分离肠系膜,游离全部消化道一并取出。

4.2.2.4 投入水中,观察胃肠浮扬情况。

4.2.2.5 如胃及部分肠上浮,则可将下沉部位的肠再作多段双重结扎,分别在双重结扎的中间剪断,并分别投入水中观察。

4.2.2.6 如胃肠全部下沉,则在幽门作双重结扎,在结扎的中间切断胃肠连结,将胃单独放入水中观察是否上浮。

4.2.2.7 如仍下沉则在水中将胃壁剪一缺口,仔细观察是否有气体自胃中逸出。

4.2.2.8 将各段肠分别剪一缺口,观察有无气体自肠中逸出。

4.2.2.9 胃肠全部浮起,证明是活产。

4.2.2.10 如肺内含有空气而胃肠内不含空气,则可能是生活很短时间即死亡。

4.2.2.11 如肺和胃不含空气,而部分肠管内有空气,则可能为早期尸体腐败。

4.2.2.12 如尸体腐败则胃肠浮扬试验完全没有价值。

4.3 动脉导管检查
4.3.1 动脉导管检查应在原位进行。

4.3.2 剖开胸腔,分离胸腺,剪开心包。

4.3.3 在原位按血循环方向剪开有心房、右心室及肺动脉。

4.3.4 沿剪开的肺动脉向上至肺动脉分叉附近寻找动脉导管,用探针试探能否通入主动脉。

4.4 脐部检查
4.4.1 切腹部时,当刀切至脐的上方时,切线向两侧分开,向左右下方直至腹股沟的中央部为止,形成倒“Y”形的皮瓣。

4.4.2 脐部下方连着脐动脉,上方连着脐静脉。

4.4.3 仔细检查各条血管有无血栓及炎症病变。

4.4.4 检查后在皮瓣内面的剪断各条血管。

4.5 化骨核检查
4.5.1 股骨化骨核
4.5.1.1 检查者左手紧握新生儿尸体的小腿,右手持刀在髌骨上缘水平向作一切口,剔除髌骨。

4.5.1.2 再将小腿向后摆,使膝关节呈极度弯曲。

4.5.1.3 此时红色海绵体结构的化骨核即全部暴露,连续作多次水平方向的薄切片。

4.5. 1.4 选择直径最大的一片测量,正常足月儿直径约为0.5cm。

4.5.2 跟骨及距骨的化骨核
4.5.2.1 检查方法是左手握脚,使尸体的脚趾指向解剖者,右手用长刀切入第三趾和第四趾之间。

4.5.2.2 穿过脚底直到脚跟,跟骨的化骨核即可暴露。

正常足月儿跟骨化骨核的长径约为0.8~1.O cm。

4. 6 胎盘检查
4.6.1 首先检查胎盘上的脐带长度及断面性质。

4.6.2 分离脐带后称胎盘重量(正常重500g)。

4.6.3 一般胎盘重量与胎儿体重的比例为1:6,若胎盘有病变,则比例有改变。

4.6.4 再检查胎儿面有无血肿,肿瘤或其他改变。

4.6.5 检查母体面有无梗死和血块及其在胎盘面上的压迹。

4.6.6 外表检查完成后再用长刀作多次切开,检查各切面有无异常。

5 新生儿成熟度的检验
5.1 妊娠期:根据胎儿的体重及身长可以推断胎儿妊娠期。

5.2 胎儿身长:计算方法是前五个月为月份的平方,后五个月为月份乘5。

5.3 胎儿体重:计算方法是前五个月为月份的立方乘2,后五个月为月份的立方乘3。

5.4 化骨核的检查“按4.5”。

6 死产与活产的鉴定
6.1 肺及胃浮扬试验
6. 1.1 肺的浮扬试验“按4.2.1”。

6.1.2 胃肠浮扬试验“按4.2.2”。

6.2 肺的组织学检查
6.2. 1 呼吸过的肺,各级支气管和肺泡均扩张,肺泡壁变薄,肺泡壁内毛细血管扩张,血液丰富。

6.2.2 呼吸微弱的肺,部分支气管及肺泡扩张,呈散在性分布。

6.2.3 未呼吸的肺则支气管及肺泡均未扩张,肺组织呈腺样结构,实体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