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青少年柔道运动员医务情况调查研究
青少年业余体校柔道训练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青少年业余体校柔道训练的现状与问题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青少年业余体校柔道训练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旨在提出解决方案以促进青少年柔道训练的发展。
通过对青少年柔道训练的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存在训练内容单一、缺乏科学指导、教练队伍不够专业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增加训练内容的多样性、引入科学训练方法、加强教练队伍建设等解决方案,以期提高青少年柔道训练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青少年、业余体校、柔道训练、现状、问题分析前言柔道作为一项广受青少年喜爱的体育运动,其业余体校训练在培养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品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目前青少年业余体校柔道训练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一.青少年业余体校柔道训练的现状(一)训练内容单一,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青少年业余体校柔道训练内容单一,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
许多业余体校仅仅注重柔道技术的训练,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例如战术意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升。
这种单一的训练方式可能使得青少年感到乏味,缺乏动力去坚持训练,甚至可能导致训练意愿的减退。
有些业余体校的柔道训练课程通常只包括基本的技术练习和对抗训练。
这种训练内容的单一性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缺乏新鲜感。
如果训练中加入一些创新的元素,如团队合作训练、障碍挑战或者比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训练。
另外,缺乏趣味性也是青少年业余体校柔道训练亟需改进的方面。
柔道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而不仅仅是追求技术的提高。
如果训练一成不变,缺乏趣味性,很容易让学生感到疲倦和厌烦。
为了增强青少年的参与度和乐趣,业余体校可以引入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挑战。
(二)缺乏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指导青少年业余体校柔道训练的不足之处在于缺乏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指导。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首先,缺乏科学的训练方法可能导致学生在技术和战术上的进展受到限制。
例如,某些体校可能过于注重基本动作的练习,忽视了对于应用这些动作的实际场景的训练。
在教育过程中对柔道运动员损伤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 87 G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63 9 9(0 80 () 0 8 - 2 17 - 7 520 )2a- 06 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柔道 运 动 起源 于 日本 , 现 代 奥运 会项 是 目。我 国开展 柔 道运 动 的 历史 虽 不长 , 近 但 十 几年来 , 国运动 员( 别是 女子大 级别) 我 特 在 此项 目上取得 了优异成 绩 , 续几 届获得 奥运 连 会 冠军 。由于 该项 目身 体对 抗较 为激 烈 , 因 此运 动 员在 训练或 比赛 中经常 会受 到各 种损 伤 , 响 了运 动 员的身 体健康 , 碍 了运 动训 影 妨 练的正 常进行和运 动成绩 的提高 , 至可能缩 甚 短运 动 员的 运 动寿 命 。 因此 ,了解 柔道项 目 的运 动损伤 特 点 , 探寻 运 动损伤 发生 的原 因 , 以更好地 采取预防措 施 , 避免或尽 可能地 减少 运 动 损伤 的发 生是 非常 必要 的 。本 文是 以辽 宁省柔道 集训队 的柔道运 动 员 6 人 为研 究对 O 象 , 运动远平 时的教 育过 程 中对 柔道运动 员 在 损伤 现 状调 查 与 对 策研 究 。
j分化抑制 的能 力较 训 练阶 段中 , 膝部 损伤 居首位 , 次是 踝部损 的兴奋 和抑制过 程不 均倏 , 其 伤 、腰部 损 伤 、指 部 损 伤 、肩 部 损伤 , 列 差 , 习动作时 常常 动作要 领掌 握不好 , 易 分 学 容 二 到 五位 。在运 动 员身体 各部 位 损 伤 中 , 占 发 生各 种错误 动 作而 造成 损伤 。错 误 的动 作 损伤比率最 高的膝 部以半 月板损伤 为主 , 次 其 是韧带 损伤 ; 踝部损伤以韧带 损伤 为主 ; 在腰部 损 伤 中, 主要是 肌 肉肌腱 、韧 带损 伤 ; 指部 损 伤 中均为关节 损伤 ; 肩部 损伤均 为肌 内肌腱 损 伤和关节 损伤。 2 2造成我国柔道运 动员运动损伤的 因素分析 . 运 动 员对运 动技 术 的学 习和 掌握 是一 个 由感性 到理性的 螺旋式 发展过程 , 青少年运 动 员由于练 习时 间短 , 经验 不足 , 对运动 技术 的 掌握 和 运 用还 不 够完 善 、 熟练 , 在 实战 或 故 对抗练 习 中经常出现 各种失误或 偏差 , 是造 这 成青 少年 运动 员损伤 的一 个重 要原 因。通 过 调查还 发现 , 多数运 动 员对运 动损 伤的严重性 认识 不足 , 思想 上还 未 引起 足 够的重 视 , 在 这 应 是 造成运 动 损伤 发生 的 另一重 要 原 因。 运 用技 术动 作不正 确 、对运 动 损伤 的认 识不 足 及 自我 保护 能 力差等 是 造成 青 少年 柔道 运动 员损 伤 的 重 要 原 因 。 2. 1身体素 质差 2. 柔 道 运 动 是 一 项 竞 争 激 烈 、 对 抗 强 度 大 、消 耗体 力很 大 、全 力对 抗 的时 间相 对又 长 的竞 赛项 目, 比赛 中, 动 员在规 定 的比赛 运 时 间内要不 问断地和 积极地抢 把 , 连续 发动进 攻 击 , 一 瞬 间快 速 施技 等 。 柔道 运 动 要求 在 运动 员具备全 面的身体 素 质 , 尤其 是全 面的专 项身体 素质 , 柔道项 目的专项 身体 素质主 要包 括 力 量 、 耐 力 、速 度 、协 调 、 柔韧 等 。 一 些教 练 员们对 该项 目特 点的理 解并 不十 分 透 彻 , 一 场 比赛 、一 天 多场 比赛 的 体力 及 比 从 赛 时 间来分 析 , 柔道运 动 员尤 其需要提 高耐 力 训练 。在 由身 体素 质 引起 的 运 动 损伤 中 , 因 耐 力素 质差 而导致的 运动 损伤 占 5 %左右 , 0 这 足以证 明我 国柔道 教练 员 目前 尚未 对耐 力素 质给予足够 的重视 , 而造成 运动 损伤 概率 的 从 增 高 。 2 2. . 2技术动作不正确 , 不规范 、不熟练 由于 技术动 作不正 确而造 成的运 动损 伤 , 在基础 训练阶 段和专 项提高 阶段的 比率较高 , 对于初 学柔道 运动的 少年儿童 来说 , 经活动 神
青少年柔道运动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942020年9月刊(总第89期)中图分类号:G88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20)09-094-02投稿日期:2019-11-27作者简介:文英(1987—),一级教练,本科。
研究方向:青少年柔道运动员训练。
青少年柔道运动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 英(青岛市即墨区青少年业余体育运动学校,山东 青岛 266200)摘 要: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现阶段我国青少年柔道运动训练的整体质量不佳。
分析发现,我国青少年柔道运动训练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研究,并提出优化青少年柔道运动训练的对策。
关键词:青少年;柔道运动训练;问题与对策柔道运动作为一种温和型的竞技搏斗运动,在多年的发展中越来越受人们的热爱。
随着柔道运动运动的不断进化,现代柔道运动的对抗过程已经不再仅仅需要运动员单纯的体能消耗来进行胜负衡量了,还需要一定的心理素质和辩证性的思维。
现阶段我国青少年柔道运动训练的发展缓慢,限制了我国柔道运动运动的整体发展进程。
1 柔道运动运动特点柔道运动是两个人徒手较量的一项竞技运动。
柔道刚柔相济、以柔克刚,能最有效地发挥身心能力,有利于身体的敏捷性、灵活性、力量性的发展,可以锻炼意志品质。
对于柔道运动的理解,可以类比我国著名的太极运动。
在进行柔道运动训练时,运动员除了需要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之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和对抗技巧。
本文通过对柔道运动运动的研究,概括出其具有以下3个特点。
(1)典型的对抗特性。
在柔道运动对抗中,需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需要他们身心专注地进行反复的攻击与防守,这种对抗特点需要运动员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
(2)灵活特性。
在柔道运动对抗中,如果运动员仅依靠自身的体能去攻击对方,不仅无法起到攻击对方的效果,还可能消耗大量体力。
因此,运动员需要学会一些灵活的作战技巧,锻炼自身对于对手攻击动作的预判能力,从而更好地调整自身攻击计划,随时应对不同的对抗状况。
青少年柔道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64《拳击与格斗》(下半月)2019年06月青少年时期是柔道运动员技、战术形成和发展的初级阶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发展空间。
遵循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从加强身体素质、身体机能、技战术、心理各方面训练等多方面探索研究如何增强青少年运动员的全面综合能力,提高其柔道比赛能力,进而达到提高柔道运动水平的目标。
1青少年柔道训练存在的问题分析1.1参加柔道训练的青少年学生基数偏小柔道运动比赛是按照体重来进行划分级别的,最轻量级为48公斤级,最重量级是72公斤以上级。
因目前我国只有较少学校开设柔道运动课程,人们对柔道运动了解甚微,陷入认为柔道运动员身材魁梧、彪悍的认知误区,学校里缺乏参与柔道运动的群众基础,愿意参加柔道运动的青少年人数不多。
其次,柔道训练很辛苦,成才的周期很长,而且成功率又低,参与柔道训练的学生人数自然流失严重。
1.2柔道训练方法缺乏创新性科学的训练方法对提高柔道青少年运动员技术水平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而现在柔道教练员训练方法过于陈旧,缺乏创新性,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从而训练效果不能得到质的提高;还有负重力量训练方式不合理,为了提高成绩经常采用超负荷的力量训练,运动员训练后身心俱疲,难以达到超量恢复的训练目的。
1.3柔道运动竞赛机制不健全全国青少年柔道运动因政府财政经费拨款不足,又缺乏社会资金投入,导致柔道竞赛机制还不健全。
首先,省级柔道比赛每年只举办一次,各城市中、小型的柔道比赛也很少举行,青少年运动员的技战术得不到重大比赛的锻炼,而且运动员参加比赛的高淘汰率,严重挫伤了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
其次,柔道比赛尚缺乏竞赛组织经验,裁判队伍执法水平有待提高,使得无法体现公平、公正的奥林匹克体育精神,是青少年参加柔道运动人数每年不能增长的原因之一。
1.4柔道运动教练员职业素养偏低教练员在青少年柔道训练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目前,国家柔道运动教练的选拔、培养制度还不健全,各省、市教练员的训练水平参差不齐,由于经费问题,也缺乏柔道新知识的学习与培训机会,造成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柔道教练员职业素养偏低的状况,影响了柔道青少年运动员的成长与发展,使柔道运动在全国青少年中得不到广泛的开展。
我国青少年柔道运动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措施

我国青少年柔道运动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措施【摘要】文章介绍了柔道运动在我国普通高校开展情况,柔道运动在我国开展的简述,青少年柔道运动存在的问题表现,青少年爆发力的训练积极性以及青少年柔道训练中的建议。
【关键词】柔道运动;运动;发展;主要问题;解决措施柔道运动在我国发展多年,在国普通高校中已经初步开展起来,在日本,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总结和挖掘了柔道运动的现代教育价值,形成了柔道特有的学校教育理论,其体育,胜负和修心三方面的教育价值符合现代社会要求教育对人“德、智、体”培养的基本要求,很值得研究推广。
1.柔道运动的简介柔道(Jūdō,じゅうどう)在日语中是“柔之道”的意思。
就是“温柔的方式”。
柔道部分起源于一种古代日本武士空手搏斗的技术:柔术。
柔道通过把对手摔倒在地而赢得比赛,它是奥运会比赛中唯一的允许使用窒息或扭脱关节等手段来制服对手的项目。
柔道是一种对抗性很强的竞技运动,它强调选手对技巧掌握的娴熟程度,而非力量的对比。
2.柔道运动在我国开展的简述(1)在我国的普通高等学校中,开设柔道运动这门课程的学校屈指可数,普通高校的师生对柔道这个项目的直接了解很少,甚至有所误解,认为练习柔道的人都是身材魁梧,力大无穷,功夫高深,其实不然。
(2)柔道运动有国群众基础不理想,大专院校也是如此。
其主要原因有两点:1)了解程度太低,没有真正认识到柔道这项运动的文化,技术与价值所在。
2)高校柔道专业师资力量的匮乏,同时具有高学历,高竞技水平,高教学水平的专业柔道人才很少,这两点原因直接导致了柔道这项运动在我国的普通院开展缓慢。
2009年5月16日,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柔道分会在北京科技大学正式成立,大学生柔道协会目前的工作重点应是项目普及与推广,对柔道项目的礼节,技术和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深入挖掘,提高该项目的易学性,观赏性,健身性和社会性,加大柔道项目师资力量的培训力度,以开设选修课和组建学生柔道俱乐部的形式进行立体化推广,筑起中国柔道金字塔式的培养体系,担当起为国家培养和输道柔道人才的重任。
嘉兴队青少年柔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现状及致因研究

9作者简介:宫良琦(1994—),男,汉族,天津人,学历:硕士,单位:天津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嘉兴队青少年柔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现状及致因研究宫良琦 天津师范大学摘要:嘉兴队青少年在开展柔道运动员训练时,会经常出现肌肉肌腱损伤、关节损伤等,这些损伤具有急性、中度损伤的特征,发生重度损伤的概率较低,膝关节、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大腿等部位是柔道运动员最易发生损伤的部位,关节损伤最为常见;技术动作错误、疲劳训练、未做好准备工作等都有可能导致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
基于此,教练应加强运动员对运动训练的认知及相关动作的掌握,避免运动员在疲劳或紧张状态下进行比赛或训练,同时对易发生损伤的训练进行额外培训,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手段。
运动员应加强膝、肩等易受伤部分的训练,提高其周围肌肉力量、弹性、柔韧性。
希望通过本研究为柔道运动员开展运动训练提出科学合理的指导,降低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提高运动员健康素质。
关键词:嘉兴队;运动损伤;致因一、嘉兴队青少年柔道运动员损伤现状分析(一)运动损伤发生率和损伤性质的分析在体育项目中,柔道具有强度大、竞争激烈的特征,所以在诸多运动项目中,柔道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较高。
本次调查,选择嘉兴市柔道队30名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发现这些运动员都因训练或比赛而发生过运动损伤。
基于此,本研究选取嘉兴队30名男子青少年柔道运动员作为调查对象,对他们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
对嘉兴市柔道运动上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将结果汇总为表1,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嘉兴队青少年柔道运动员最易出现的三种运动损伤为:肌肉肌腱损伤(14人次,21.54%),韧带损伤(13人次,20.0%),关节损伤(11人次,16.92%)。
损伤最少的是骨垢损伤,30名接受调查的柔道运动员中,只有1人次受伤,椎骨损伤和骨折,分别为6人次。
从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性质可知,运动员常见损伤基本相似,这与柔道运动身体接触多、对抗性强具有密切关联。
青少年柔道运动员身体素质特点的探讨

青少年柔道运动员身体素质特点的探讨【摘要】青少年柔道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其在比赛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
本文探讨了青少年柔道运动员身体素质的特点,包括体能素质、柔韧性、力量、速度和协调性。
青少年柔道运动员在训练中不仅要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还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心理素质。
青少年柔道运动员身体素质的特点是综合性的,需要全面发展各项素质。
为了提升青少年柔道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建议在训练中注重综合性训练,合理安排训练计划,注意科学饮食和充足休息,同时培养良好的比赛心态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积极训练和科学指导,青少年柔道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将得到提高,为其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青少年柔道运动员、身体素质、体能素质、柔韧性、力量素质、速度素质、协调性、综合性特点、提升建议。
1. 引言1.1 青少年柔道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意义青少年柔道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意义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身体素质是他们在比赛中取得优势的基础。
在柔道这项体育运动中,运动员需要具备良好的体能、柔韧性、力量、速度和协调性等素质,才能在激烈的比赛中取得胜利。
青少年时期是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阶段,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可以有效提升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水平。
青少年柔道运动员在训练中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提高体能水平,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自律性和毅力,对他们的身心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柔道训练,运动员可以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不断突破自我,培养坚韧的意志和不畏困难的品质。
青少年柔道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意义不仅在于提高比赛成绩,还在于全面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个具有良好身体素质的青少年柔道运动员不仅可以在比赛中展现出色,还可以在生活中更加自信地迎接挑战,展现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重视青少年柔道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1.2 青少年柔道运动员身体素质特点青少年柔道运动员身体素质特点涉及到多方面的表现,包括体能素质、柔韧性、力量素质、速度素质和协调性等方面。
青少年柔道运动员伤病调查与分析

青少年柔道运动员伤病调查与分析作者:常浩来源:《武术研究》 2017年第11期摘要:文章以青少年柔道运动员训练中发生的创伤为研究内容,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标,探讨青少年柔道运动员创伤与专项训练、创伤与训练年限和创伤与年龄的关系,旨在为今后的青少年柔道运动员训练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青少年柔道运动员运动训练、创伤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7)11—0079—03柔道项目起源于日本,在日本开展得极其广泛,日本素有“柔道之国”的称号。
它是奥运会比赛中唯一的允许使用窒息或扭脱关节等手段来制服对手的项目。
柔道运动项目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即可锻炼运动员的体能,又可锻炼运动员的意志力。
运动员不仅要有娴熟技巧,还要有强壮的身体,对抗对方的攻击。
柔道看重运动员的技巧性,地面格斗技巧,而不是力量的对抗。
青年运动员很多因为对技术要领不能娴熟掌控和赛场、器械的因素及天气的影响,还有对运动损伤的肤浅认识。
所以,很容易出现各种关节损伤。
[1] 对于柔道运动员来说,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是非常高,而且全面的,在熟练掌握柔道专项技术的同时,必须具备良好的爆发力、柔韧性、灵敏性、速度及耐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对抗中立于不败之地。
力量素质的提高不只是能够促进运动员专项技术的掌握,而且对提高其全面身体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搞好柔道训练的基础和前提,同时,有计划、有意识地进行力量训练,不仅能大大提高训练效果,而且能有效减少运动创伤的发生。
[2] 我国从事柔道训练的青少年相对较少,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训练强度随之加大,比赛的激烈程度随之增加,因此不可避免地发生伤病,如何防止青少年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伤病是柔道训练中极为重要的任务。
为了对青少年柔道运动员的伤病情况有全面的了解,对近年来山西省青少年柔道比赛和训练中发生的伤病进行了调查,对部分运动员训练情况进行观察,访问了部分运动员和教练员,掌握青少年柔道运动员的伤病情况,从而为教练员科学安排运动训练计划,减少运动伤病的发生,提高训练质量和运动水平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 键词
青 少年 柔道 运动 员 医疗 保 险 反 兴奋 剂
2 0 1 1 年 柔道 世 锦 赛有 1 3 2 个 会 员国 参 加 ,全 球 有 超 过 2 0 0 0 万 人练 习柔 道 ,柔 道 运动 已经 成 为 一项 世 界性 的体 育运 动 ,我 国柔
医疗保护满意,4 6 %表示基本满意 ,6 . 4 %表示不满意 ,不满意的
1 研 究对 象 和方 法 1 1 研 究对 象
0 2 9 6 嘉 9 3 A . / 4 ( 2 人 ) 比 例 ( 人 / 4 7 5 % ) ( 6 ¨ 蒹 . 、
省 队 9 8人 / 4 8 5 % 1 0 0 % 5 0人 / 51 % 4 8人 / 4 9 %
伤 较 多 ,这 些损 伤 不仅 影 响运 动 员的 身 心健 康 ,而 且 防碍 柔道 运 动 员的 正常 训练 和 比赛 。青少 年 柔道 运 动 员是我 国柔道 运 动发 展
一
的基石 .研究和改善他们的医务保障情况 ( 医疗 、保险、反兴奋 剂 )对柔道运动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主要 原 因 是没 有 医疗 保护 ,基本 满 意 者认 为医 疗 保护 需要 改进 的 主要 问题 是提 高 医疗 技术 ,在 省队 训练 的 队 员对 医疗 的满 意 率高 于 在市 县 一级 的 运动 员 。
队医 跟 堕垦生 塑查l 精I 兄 : 墼 生
,
道健儿已经连续在5 届奥运会上夺得了8 块奥运金牌 ,为国家和民 族 争 得 了荣 誉 。但 由 于柔 道 运 动 对 抗 激 烈 , 因 此 运 动 员运 动 损
参 加 国 家 体 育 总 局 青 少 司 举 办 的 全 国 柔 道 项 目青 少 年 训 练 营的2 3 0 名优 秀 青 少年 柔 道运 动 员 ,这 些 队 员来 至 2 5 个 省3 1 个 代 表 单 位 ,年 龄 在 l 5 岁~ 1 8 岁 之 间 ,其 中 男 队 员1 2 8 人 ,女 队 员 1 0 2 人 。来 至 省 队的 队 员 4 3 . 5 %,来 至市 体 校 的 队 员有 4 9 . 5 %,来 至 县体 校 的 队 员 占2 %,训练 年 限在 1 ~ 2 年者 占1 9 . 3 %,3 - 5 年 者 占 6 8 . 6 %,5 年 以上 者 占 1 0 %,所 取 得 的最 好 成绩 曾经获 得 全 国 比赛 成绩 ( 全 国 少年 赛 、青年 赛 前 八 )的队 员 占2 7 . 7 %,省 比赛 前 三 的 队 员 占5 1 %,市 l 二 赛 前 三 占2 1 , 3 %。
市县 体 校
1 0 4 人/ 5 1 5 % 3 0 8 %
4 6 人/ 4 4 . 2 %
4 5 人/ 4 3 3 % 1 3 人/ 1 2 5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柔道 项 目是 一 项 对抗 性 很 强 的 竞技 运 动 ,也是 奥 运 会 比赛 项 目中唯 一允 许使 用 颈部 绞 技或 反 关 节技 来制 服 对手 的项 目,所
偏 差造 成 损伤 。通过 此 次调 查发 现 ,多数 运动 员在损 伤发 生 后不
( 1 )文献 资料 法 。在 中国 期刊 网C NK I 、北 京体 育 大 学和 山
会接受队医检查或者前往医务室检 查治疗 ,而 是坚持训练或 比
赛 ,这 也表 明 青 少年 柔道 运 动 员对运 动 损伤 的 严 重性 认识 不足 , 这在 一 定程 度 上会 加 重运 动 损伤 的发 生 和发 展 。 ( 2) 优 秀 青 少 年 柔道 训 练 营 队 员保 险 隋况 的调 查 结果 与 分 析 。 通过 调 查 发 现 ,9 7 . 5 %的 运 动 员 参加 了保 险 ,其 中9 6 %为队 伍 组 织参 加 ,但 当 出现 伤 病 时 只有 4 0 . 6 %的 队 员 选择 申请 保 险赔 付 ,1 9 . 8 %由 队伍 承 担 ,2 3 . 8 %由 队伍 和 个 人共 同 承担 , 1 5 . 8 %由 受 伤 者 自 己 承 担 ,对 保 险 的 满 意 度 调 查 显 示 4 7 %表 示 满 意 , 3 1 . 2 %表 示基 本 满 意 ,2 1 . 8 %表 示不 满 意 。
体 育 科 技
I 科 技 2 0 1 3 年第3 期
全 国优秀 青少年柔 道运动 员医务情况调 查研 究
付 德 利 魏 夫 超 徐 玉 华
山东 省 举 重 摔 跤 柔 道 运 动 管 理 中心 2 5 0 l 0 2 济 南 摘 要 青 少年 柔 道 运动 员是 我 国柔道 运 动发 展 的基 石 ,研 究和 改 善他 们 的 医务 情 况对 柔道 运 动 的发 展具 有 积极 作 用 , 通 过 对 全 国优 秀青 少年 柔道 运 动 员 医务 情 况 (医疗 、保 险 、反兴 奋 剂 三 方 面 )进 行 调 查研 究 ,对 改善 他 们 的 医务 情 况提 出
用技术动作不正确 、力量发展不均衡 、对运动损伤的认识不足及
自我保 护 能 力 差 等是 造 成 青 少年 柔道 运 动 员 损 伤 的重 要 原 因 。 青少 年 柔道 运 动 员 由于练 习时 间短 ,对 运 动技 术 的掌 握和 运 用还
不够熟练 ,力量发展不均衡故在对抗练习中容易出现各种失误或
1 . 2 研 究 方 法
以 柔道 项 目运 动 损伤 发生 较 多 ,崔 国庆 等 通过 对 包括 国 家队在 内
的等l 0 支柔道队2 2 5 名运动员的运 动创伤调查发现运动损伤发生 年龄集 中在 l 6 岁一 2 0 岁 ,总患病率 高达7 0 . 6 7 %,人均 患病 率为
1 1 7 . 3 % 。有 学 者 对 青 少年 柔道 运 动 员的运 动 损 伤调 查 发 现 ,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