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电子工业大学 电子测量与仪器

合集下载

《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标准

《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标准

《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类型:(电子、通信专业专业必修课)课程代码:(01010824)授课对象:(电子、通信专业)学分:(4学分)先修课:(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等)学时:(64学时)后续课:(无)制定人:郑运刚制定时间:2011年7月16日星期六二.课程性质、任务和目的电子测量与仪器是电子信息、通信技术等专业的通用技术基础课程。

包括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测量误差分析和实际应用,主要电子仪器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电参数的测试方法,该领域的最新发展等。

电子测量技术综合应用了电子、计算机、通信、控制等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开拓学生思路,培养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求实求真的科学作风,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研发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设计(1)能力目标1)能根据被测对象正确地选择测量方案和仪器;2)熟练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通用电子示波器、信号源、电子电压表、计数器、扫频仪等)的正确操作;3)能对测量结果进行正确的处理;4)能对电子测量仪器进行基本维护和简单维修。

(2)知识目标1)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2)了解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用途、性能及主要技术指标;3)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二)。

课程课时分配课时分配表四.课程的主要内容与学时分配(一)电子测量概论(2学时)(1)电子测量的意义、特点、内容;电子测量的基本对象——信号和系统的概念、分类;电子测量方法分类。

(2学时)(二)基本测量理论与测量数据处理(6学时)(1)测量的基本概念、基本要素,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计量的基本概念,单位和单位制,基准和标准,量值的传递准则。

(2学时)(2)测量误差的分类、估计和处理:随机误差的统计特性及减少方法,系统误差的判断及消除方法,粗大误差及判断准则。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tudents Major in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ation一、培养目标I. Educational Objectives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以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进行检测与控制等复杂工程问题分析能力和系统设计能力,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电子测量与控制领域从事测控系统和仪器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产品制造、维护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The program is designed to cultivate students meeting the need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ith a multi-aspects development of morality, intelligence and healthy, having analysis and design abilities of complex engineering in detec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by using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technology, being prepared for professional roles, such as scientific researc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engineering design, manufacturing, maintenance and administration, engaged in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and instrumentation in the field of electronic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in various national economy departments.二、专业特色II. Program Features本专业建于1980年,是国家特色专业、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于2013年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成为广西唯一通过该认证的专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排名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排名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排名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排名_开设的院校_毕业生能力用人单位评价[作者:admin | 来源:网络| 时间:2010-5-17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排名_开设的院校_毕业生能力用人单位评价: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四川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燕山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中北大学上海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安徽工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西安石油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等级的学校有: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贵州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河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南昌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安徽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成都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江苏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辽宁大学华侨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河南科技大学上海电力学院河北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石家庄铁道学院兰州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东北电力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大庆石油学院山东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西南石油大学河北工业大学长江大学烟台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兰州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南华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陕西理工学院西安邮电学院长春工业重庆理工沈阳理工北京信息大学大学大学科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吉林化工学院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等级的学校有: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济南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湘潭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河南大学扬州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太原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北华大学安徽理工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电机学院河北理工大学河南工业大学东华理工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西华大学华东交通大学辽宁工业大学深圳大学四川理工学院中原工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沈阳航空工业学院青岛科技大学南阳理工学院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湖南工业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浙江万里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浙江科技学院江汉大学重庆工商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太原工业学院河北工程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南京工程学院沈阳工程学院攀枝花学院沈阳化工学院湖南工程学院江苏科技大学沈阳大学大连民族学院黑龙江科技学院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南通大学武汉科技学院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长春大学淮阴师范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常熟理工学院重庆科技学院淮海工学院北方民族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天津农学院淮阴工学广西工学青岛理工曲阜师范院院大学大学邵阳学院茂名学院北华航天工业学院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唐山学院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C+等级的学校有:莆田学院成都大学宝鸡文理学院榆林学院嘉兴学院九江学院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潍坊学院辽宁科技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沈阳工业大学工程学院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长江师范学院大庆石油学院华瑞学院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常州工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苏州大学文正学院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C等级的学校有:平顶山学院西安欧亚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顺华能源学院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北方科技学院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吉林农业大学发展学院海南大学三亚学院长春大学光华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河北工程大学科信学院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扬州大学广陵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学院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D+等级的学校有:黄河科技学院闽南理工学院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测控技术专业开设院校(本科)概览就业前景:主要到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量与控制领域内有关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特色专业建设总结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特色专业建设总结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特色专业建设总结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实施情况总结一、项目实施基本情况(一) 配套政策1 制度保障在我校原有的专业建设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对特色专业有政策倾斜,加大师资引进力度,推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现重点扶持,优先发展。

同时严格对照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与思路对特色专业进行动态管理,每年对专业建设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估,确保特色专业建设取得成效。

2 经费保障加大对特色专业教学环境硬件建设的投入。

在实验室建设规划中正常的仪器设备购置费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倾斜政策。

在教育部经费支持的基础上予以相应的配套资金,保证资金的到位。

同时对经费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督,确保项目资金用于专业能力开发和培养模式研究、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教材建设等方面。

3 考核奖励为积极鼓励特色专业建设,对参与特色专业建设的单位及个人在年终考核中给予倾斜,以资鼓励。

给予专业建设主要成员进修、访问交流等更多机会。

(二)实施程序在学校统筹下,有各个特色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制定培养方案和特色专业建设实施计划,经学校专家论证通过后,有各个专业按照论证后的建设计划分年度实施,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学术交流、科学研究等内容。

每年多建设成果进行总结,提交总结报告,由学校组织专家验收建设成果,并反馈检查意见和建议,各个专业参照反馈意见或建议进行下一年度的建设,突出特色,弥补不足。

整个建设过程受学校专家组监督和指导。

二、建设成效与基本经验(一)建设成效1、师资队伍建设2010年9月获得广西高校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个:“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团队带头人郭庆)。

2、学生培养近3年,年均培养本科生140人左右,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0%以上且逐年递增。

毕业生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均达99%以上;毕业生外语四级考试合格率均达80%以上;近两届应届毕业生升硕率均达20%以上。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介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介绍

2024/6/4
27
(一) 培养目标(卓越班)
• 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素 质工程技术人才需求的,德、智、体、美全 面发展的,具备以电子信息及计算机技术为 基础进行自动检测与控制等方面的应用能力, 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电子测量与控制领域 内从事工程测控技术、智能仪器等的工程设 计、应用、维护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工 程技术人才。并为培养从事测控技术项目设 计与开发的设计型工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4/6/4
10
二、专业介绍
• 而测试技术及仪器则是指利用电子技术 对电量或非电量进行测量的方法与设备。 它是进行生产设备研究,新产品试制和 开发,以及生产与维护运转中不可缺少 的测试手段和工具。一切重大的科学技 术成就都与测试技术和测试仪器有直接 关系。因此,测试技术及仪器的水平常 常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和生产技术 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军事实力的重要 表现。
2024/6/4
22
五、教学和科研成果
• 科研上,完成了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38项, 其中12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现在 研项目25项,其中纵向项目15项:包括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区自然科学基金 等项目;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重要学术刊物 上发表论文122篇,其中67篇论文被EI、 ISTP 收录。
2024/6/4
26
七、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学计划
(一) 培养目标
• 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以电子信息 技术及计算机为基础进行自动检测与控制等方 面的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的,能在国民经济各 部门中电子测量与控制领域内从事工程测控技 术、智能仪器、计算机技术、机电一体化领域 的工程设计、研究开发、应用和运行管理等方 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电子测量仪器》课程标准精选全文完整版

《电子测量仪器》课程标准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电子测量仪器》课程标准课程名称: 电子测量仪器适用专业: (中职)应用电子学时: 72一、学分: 4二、引言本课程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是了解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性能及主要技术指标, 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会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为以后的电子技术基础等相关课程打下基础, 从而更好的学习后面课程。

一、课程性质本课程主要是了解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性能及主要技术指标, 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会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电子技术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我校中等专业学校培养计划, 结合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使学生加深理解, 着重培养学生的务实能力, 能够学以致用, 特别是为电子技术专业课程知识学习和应用打好良好的基础, 能分析和解决一些电子技术仪器的使用和故障问题。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电子测量的内容、特点和测量方法。

理解误差的来源、表示方法和分类。

掌握测量结果的表示方法和数据处理。

了解现代智能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理解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能阅读电子测量仪器说明书, 能根据被测对象正确地选择仪器。

熟练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

能正确使用仪器完成基本测量任务。

能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

2.能力目标: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子测量仪器, 在电子产品设计和维修中, 能熟练使用电子测量仪器进行相关测量工作。

3.职业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习惯;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四、内容标准五、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由于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涉及基本的电子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的教学环节, 必须通过实验、实训才能达到应用技能的培养目标。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初试及复试科目参考书目一览表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初试及复试科目参考书目一览表

数据库系统概论+程序设计基础 故事创意与命题论文 法理学 财务管理 市场营销 管理信息系统 产业经济学 常微分方程 概率与数理统计 电子测量技术
221
电子技术综合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教出版社2010年版。 《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石德珂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史美堂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林尚安主编,科学出版社。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翟封祥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半导体物理》,刘恩科,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注:如复试科目为多选一,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
复试科目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理论力学》,哈工大理论力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占40%。 《材料力学》,刘鸿文,高等教育出版社,占60%。 《电工学》(下册),秦增煌,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子技术》(第六版),秦增煌,高等教育出版社。 《用户体验与产品创新设计》(第一版),罗仕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通信原理》(第六版),樊昌信 等,国防工业出版社 《微机原理及应用》,黄冰,重庆大学出版社,占50%。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阎石,高等教育出版社,占50%。 《电磁场与电磁波》(第四版),谢处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微波技术与天线》,王新稳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光纤通信》,刘增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光电子技术》,安毓英等,电子工业出版社。 《高频电子电路》(第二版),王卫东,电子工业出版社,占50%。 《verilog数字系统设计教程》(第二版),夏宇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占50%。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施仁、刘文江,电子工业出版社。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实用教程》,潘新民 等,电子工业出版社。 《离散数学》,邵学才,电子工业出版社。 《程序设计基础》,吴文虎,清华大学出版社。 《数据库系统概论》,王珊、萨师煊,高等教育出版社。 《程序设计基础》,吴文虎,清华大学出版社。 《动画创作基础》,贾否,清华大学出版社。 《法理学》(第三版),张文显 等,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财务管理》,荆新,中国人大出版社。 《市场营销学》,吴健安,高等教育出版社。 《管理信息系统》,黄梯云,高等教育出版社。 《产业经济学》,苏东水,高等教育出版社。 《常微分方程》, 张伟年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二版,吴赣昌、徐安农、黄文韬、李郴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电子测量与仪器》,陈尚松 等,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测量》,孙续 等,计量出版社。 《模拟电子技术》(第五版),康光华 等,高等教育出版社。占50%。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阎石,高等教育出版社。占50%。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实训报告(精选10篇)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实训报告(精选10篇)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实训报告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实训报告地址测量的介绍测量中所采用的原理、方法和技术措施。

电子测量的对象是材料、元件、器件、整机和系统的特征电磁量。

这些电磁量大致包括:①基本参量,如电压、功率、频率、阻抗、衰减和相移等;②综合参量,如网络参量、信号参量、波形参量和晶体管参量等;③特殊频段的参量,如激光频率、光纤电特性、亚毫米波参量和甚低频参量等。

对于某一测量对象,一般有多种测量技术可供选择,而某一种测量技术又往往可用于不同的测量对象。

用于同一测量对象,不同测量技术的效果可能大致相同,也可能大不相同。

在电子测量中,对于不同参量、不同量程、不同频段以至不同传输线形式,往往要采用不同的测量技术。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实训报告(精选10篇)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实训报告(精选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实训报告1一、实训目的1.在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一次较全面、系统的训练以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建筑电子测量实训报告。

2.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实践态度。

4.培养吃苦耐劳、爱护仪器、相互协作的职业道德。

5.熟悉及掌握用全站仪和水准仪。

二、实训任务1.用全站仪电子测量闭合导线并验证和计算2.用全站仪放样3.用水准仪测量闭合水准路线并验证和计算三、实训内容和实训步骤1.闭合导线的测量(1)选取路线,标好各个点(2)用全站仪电子测量每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和每两条边之间的观测角记录于表一中(3)根据已知的两个点算出坐标方位角,再根据观测角算出下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对表中的数据进行计算表一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表2.放样(1)根据所给的点,用全站仪定点,输入该点的坐标值(2)取另一个点定向,输入该点的坐标值(3)选取其他的点,输入点的坐标值(4)转动和调节全站仪,通过棱镜的移动得到放样点,进行对比(5)重复(3)(4),对其他点进行放样对比3.闭合水准电子测量(1)用1中的路线作为闭合水准路线(2)在每两个点的中间位置放置水准仪,调平后,通过水准尺的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之差,得到高差,记录于表二中(3)对表二进行计算四、实训总结和心得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电子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训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
二○○五年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试题考试科目: 电子测量与仪器
考试时间: 二○○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上午
试题适用专业:仪器仪表工程工业工程
(本试卷共 3 大题,共 3 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所有答案全部答在答题纸上,否则本试卷无效。

一、填空题:(12小题中共30个空,每空1.0分,共30分)
1、测量误差的按性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2、两电压的测量值为36.150和62.250伏,当只取三位有效数字应分
别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用示波器主要技术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双踪示波器的‘交替’方式适合于观测______频信号;‘断续’方式适合于观测_____频信号。

5、高频信号源输出幅度指示,为保证读数准确应串
入.
6、数字电压表中A/D变换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7、满度为1.99999999伏的DVM的位数为________;其分辨率为_________。

8、通用电子计数器的测量周期的误差来自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频域测量仪中常用的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10、锁相式频率合成的基本形式可分为三种: 、
和。

11、阻抗的测量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数据域测量中主要使用的仪器有、
和。

二、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你所选的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1、 仪表的随机误差小时,通常用( )高来评价它。

A 、正确度
B 、精密度
C 、准确度
D 、精度
2、已知某电压表的测量误差为±0.01,测量结果的正确写法应是( )。

A 、8.2V
B 、8.25V
C 、8.256V
D 、8.2567V
3、测量值明显偏离实际值所形成的误差称为( )误差。

A 、系统误差
B 、剩余误差
C 、随机误差
D 、粗大误差
4、测试滤波器的通带范围,应选用( )。

A 、示波器
B 、扫频仪
C 、频谱仪
D 、噪声发生器
5、调节示波器的亮度是控制示波管的( )电位。

A 、第一栅极
B 、第二栅极
C 、第一阳极
D 、第三阳极
6、观测一个20MHz 的正弦波信号,为使失真小应选用带宽( )以上的示波器。

A 、20MHz
B 、30MHz
C 、40MHz
D 、60MHz
7、中介频率f 0和被测频率f x 满足( )关系时,测周误差小于测频误差。

A 、f x > f 0
B 、f x = f 0
C 、f x < f 0
D 、f x ≥ f 0
8、交流电压测量中,“检波-放大”式适用于( )电压的测量。

A 、高频
B 、低频
C 、脉冲
D 、直流
9、常用的袖珍式数字万用表中A/D 转换原理大多是采用( )。

A 、逐次比较型
B 、双积分型
C 、V/F 转换式
D 、并联比较型
10、电阻的数字化测量中,对微小电阻的测量应采用( )法。

A 、五端
B 、四端
C 、三端
D 、两端
三、分析计算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用电子计数器测量一个Hz f x 400=的信号频率,选用闸门时间为s T 1=,时标为s μ1.0,试
计算:
⑴ 采用测频方法的计数误差?
⑵ 采用测周方法的计数误差?
2、 有台DVM ,技术说明书给出的准确度为)%002.0%003.0(m x V V V +±=∆。

现用这台电压表
的V 000000.1量程测量一电压,得799876.0=x V V ,求测量此电压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为多少?
3、 试画出通用示波器三大主要部的组成框图。

4、 有一频率合成器如图所示,试求:输出频率o f 表达式?
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