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作文语言训练》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作文开头结尾技巧》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

中考作文辅导—开头结尾篇一、引人入胜的开头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老师阅卷时首先看的便是第一段。
好开头有“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动人效果。
考场作文,应慎写开头,认真对待第一句,第一段的写作,最好先在稿纸上写出开头的段落,然后再自我感受几遍,若能让自己激动起来,那么也定能感动别人。
文章的开头可开门见山,直接入题;可以设置疑问,引人入胜;可以描写环境,烘托气氛;也可以用谚语、诗词,起势峻陵,别具匠心,别具一格。
例:小草不会一直嫩绿,总会有枯萎的时候;花儿不会一直艳丽,总会有凋谢的时候;天空不会一直晴朗,总会有乌云密布的时候;人生不会一帆风顺,总会有遇到坎坷挫折的时候.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无数的困难,人生才会精彩不停!此段用“小草、花儿、天空”引出“人生”的话题,恰合题意,运用排比,且语句长短相间,显示了从容不迫,信手拈来之文学功底。
中考作文开头技巧*技巧一:引用切题法名人名言、诗歌辞赋、俗语谚语,其语言富于文采,又具有很强的哲理意蕴和启示作用,如能恰到好处地给予运用,可以为文章主题的出现营造一种哲理氛围,使文章中心突出、耐人寻味,使文章开头的语言呈现出光彩来。
例1:陕西一考生《助跑与成功》的开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这是冰心的一首短诗,它告诉我们成功需要“奋斗”与“牺牲”,成功需1要一条长长的助跑线。
点评:这篇作文开头通过引用冰心的短诗,得出了与标题紧密相切的“成功需要‘奋斗’与‘牺牲’,成功需要一条长长的助跑线”的中心论点,为下面的深入论证树起了必要的“靶子”。
而且,这样的开头足以显示作者深厚的语文积累,对作文获得高分也能起到积极的影响。
例2:满分作文《那声音,常在我心田》开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那是一方美丽的土地,一方让人无法割舍的土地。
我把生命的根留在那里,那里,有一种声音,如微风,清清凉凉,抚慰心田;有一种声音,如阳光,飘飘洒洒,洒满温情。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专题复习《考场作文审题诀窍》精讲精练(含答案)

如何去审题认真审题,明确题意。
命题作文的内容范围的提示和限制,大都隐含在题目之中。
仔细地弄清题目的要求,准确把握要求,读懂提示语,决不可出现跑题偏题现象。
这是做好命题作文最关键的第一步。
一说起审题,有些同学又要埋怨老生常谈了。
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上却是,尽管老师一再强调审题,可是在作文中,仍的为数不少的同学忽视了这一点,下笔仓促,随意漫淡,偏离主旨,不着要义。
教训年年有,追随者亦年年有,“知道”却“做不到”是他们的通病。
特别是近几年来,中考中的命题作文,其开放的自由的范围最大限度地给予了考生写作的自由,但我们理应看到,在开放的同时,限制依然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内容。
平时训练写作,一定要养成细心审题的习惯,在草稿纸上将作文试题的显性要求与隐性要求一一列举下来,以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自由写作而又不逾要求。
请记住,作文训练,审清题目要求,永远是写作的第一要务。
那么,作文审题该如何操作呢?步骤一:审清关键词语一般命题作文,其命题均有一个或两个关键词,审题的第一步就要彻底弄清这个词的真正含义。
请看下面三个文题。
题目一:有位名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每个人都曾有某些方面有过浓厚的兴趣。
请结合你学习和生活的实际,以“兴趣”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生活中难免发生一些不如意的事,如自己的愿望未得到满足,考试成绩不佳或者是有了错误受到家长、老师的指责批评,或受到误解、委屈……如何面对?正确的态度是从中汲取经验教训,经受磨炼,振作奋起。
许多有成就的人都是这样。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以“在挫折面前”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题目三:友善,是一个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前提:爱群、利群、乐群,是社会风气良好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友善是心平气和地与别人探讨问题;友善是在别人遭遇到困难时你伸出的一只手;友善是对陌生人的一个微笑;友善是“希望工程”;是“送温暖”活动……友善,意味着关爱他人为苛求于人,不强加于人,进而有助于人,它表明一个人胸怀的宽广,体现一个人精神境界的纯净高尚,友善是光明与和平的使者!请以“友善”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专题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例】课文里乘船观戏的插图,却给我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动 词“产生”和宾语“印象”搭配不当,应把“产生”改为“留下”]
(3)修饰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 【例】鲁迅表现出极大的爱国主义思想。[修饰语“极大”和中心词“思 想”搭配不当,应把“思想”改为“热情”]
5.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关联词与主语的顺序不当,应将“如果”放到“他”前面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不合逻辑
有些句子从语法结构上来看没有毛病,但在表达上 却不合事理。所谓不合事理,是指句子前后不一致、自 相矛盾、关系颠倒。 (1)前后不一致。
幸福感,而且能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关联词语
位置不当,“不仅”应移到“平果市”之后。)
B.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工程院钟南山院士已经84岁
高龄了,奔赴武汉第一线。(状语残缺,应在“奔赴”之
前加上“仍然”。)
C.百色深圳小镇位于百东新区,实属是深圳帮扶我市的亮点
工程和百东新区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用词不当,应把
“实属”改为“实乃”。)
D.黄文秀是乐业县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当年她带领群众大
力推进扶贫产业项目,村集体经济项目收入比上年相比,
增加了一倍。(状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应把“比上年相
比”改为“同上年相比”。)
【点拨】C项“实属是”语义重复,应删去“ 实属”或“是”。
4.(2019·梧州)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B A.今年以来,中国在量子信息科研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发
中考语文作文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作文复习教案教案标题:中考语文作文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考语文作文的题型和要求;2. 掌握中考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3. 提高学生的作文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教学内容:1. 中考语文作文题型和要求的介绍;2. 中考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3. 中考作文的常见错误和改进方法。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回顾一下中考语文作文的题型和要求。
2. 提问学生对中考作文的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二、讲解中考语文作文题型和要求(10分钟)1. 介绍中考语文作文的常见题型,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2. 分析每种题型的要求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同题型的写作技巧。
三、讲解中考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15分钟)1. 引导学生理解作文的结构,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的写作技巧。
2. 分析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展示自己的写作能力。
3. 提供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如合理安排时间、扩充写作素材、运用修辞手法等。
四、展示中考作文的常见错误和改进方法(15分钟)1. 分析学生在作文中常见的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并给予指导和纠正。
2.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优秀范文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指导学生如何借鉴他人的经验并加以改进。
五、练习与反馈(15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篇中考作文题目,并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文。
2. 收集学生的作文,并进行评阅和点评,指出他们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提高写作能力。
六、总结与延伸(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收获。
2. 提供一些延伸阅读和写作的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语文写作能力。
教学资源:1. 中考语文作文题目和范文;2. 教学PPT或白板;3. 学生作文纸。
教学评估:1.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回答问题的情况;2. 学生完成的作文质量和改进的程度。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中考语文作文的题型和要求,掌握中考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并能够改进自己的写作能力。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15 写作(部编版)

教、学、评一致性 让学习看得见
专题 15 习作专题
【课标要求】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习作”的要求为: 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2.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 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3.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 作的能力。 4.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 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 丰富表达的内容。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题型概述】
从近几年中考出题情况来看,中考作文的分值在50-60分左右,题型主要有以下 四种: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以及话题作文。从内容来看,近几年作文命 题多关注自我成长,自我修养,身边的人、事,社会热点事件,地域文化传承,弘 扬真善美,弘扬家国情怀,体味亲情、友情、师生情等。仍然以“我”为中心,关注 情感体验、触摸幸福、成长感悟、生命价值、自然理趣、道德修养、哲理思辨等多方 面的生活积累、生活观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内容趋向。
【作文解析】 这是一则命题作文。 1.审题与立意。 这一命题的关键词有三个:一个是“那粒种子”。“种子”本意指种子植物的胚珠经受 精后长成的结构,在一定条件下能萌发成新的植物体。可以引申为事物的根本或根源。因此 这颗种子,可以实指自然界中的一颗种子,也可以虚指成理想信念、文化传统、观念意识等 等。很明显,这里应该取其引申义;一个是“从未”,从来没有,强调是一直成长。这里面 暗含着一个铺垫,即认为已经停止,但实际上没有停止;第三个是“生长”,也就是要展现 “种子”发展变化的过程,凸显其变化才符合命题意图。既可以采用纵向,展现一粒种子不 停生长,最终成就自己的故事,也可以从横向,多角度展现一颗种子的成长。总之,要学会 别致立意,由“种子”的成长,最终目的要落脚在成长感悟上,这样立意才准确、恰当。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联想与想象写作》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

浮想联翩由此及彼——联想与想象写作专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受事物的触动,能迅速在脑海中浮现相关图景、场面或故事。
2、能围绕某一主题,把想到的内容组成较高水平的文字片段。
二、教学重点受事物的触动,能迅速在脑海中浮现相关图景、场面或故事。
三、教学难点能围绕某一主题,把想到的内容组成较高水平的文字片段。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导入:今天和同学们初次见面,老师想跟大家来玩个游戏,首先明确规则。
游戏规则:仿照示例,用两个名词把所给词语联系起来,并简单阐述。
例:天空——茶参考:天空—土地—水—茶(蔚蓝的天空下是一望无际的广袤大地,大地上流淌着一条清澈的溪水,溪水甘甜,茶农1用来煮茶,茶香四溢。
)练:手机——篮球(手机—朋友—操场—篮球)手机联系朋友来操场打篮球。
孩子——老人(孩子—海棠树—躺椅—老人)孩子爬上了海棠树,看到屋檐下的躺椅上躺着一位老人。
2、过渡语:同学们的脑洞大开,想到的词语丰富多彩,阐述也合情合理,让老师刮目相看!讲讲你们如何完成这个小游戏的?同学们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层层推进,展开了自己的联想。
联想还有一个同胞姊妹——想象,那么究竟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象呢?他们有何联系与区别?我们通过定义明确一下。
联想的含义:(PPT展示)(齐读,自由背诵)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间的某种联系,由当前事物回忆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
想象的含义:(PPT展示)想象是人们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改造或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补充:想象和联想都是表现对生活独特主观感受的必要的手段。
实际运用中两者紧密联系,相互融合。
联想是想象的初级阶段,想象是在联想基础上的升华。
3、过渡:我们看郭沫若诗《天上的街市》,你能区分哪是联想,哪想象吗?明确:街灯——明星,明星——街灯这是联想(由此及彼)2天上美丽的街市,街市中的珍奇,包括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本都是不存在的,是作者创造出的新形象,属于想象。
区分完后同学齐读。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记叙文写作结尾抒情议论训练》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

画龙也需“点睛”——记叙文结尾抒情议论训练教学目标:1.认识记叙文结尾中议论和抒情的地位和作用。
2.掌握运用议论抒情结尾的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及难点:在结尾中运用议论抒情的写作技巧教学过程:一、导入:作文在我们的语文考试中占了半壁江山,作文的成败关系这语文成绩的好坏,不少同学一提起作文就头疼。
今天我们就来上一堂作文课,希望对提高我们的作文水平有所帮助。
现阶段我们练习的主要是记叙文。
一篇优秀的记叙文丰富生动的记叙、描写犹如“画龙”,抒情和议论则是“点睛”之笔,能使一篇貌似平常的文字变得精辟,璨然生色,就像画在壁上的龙,一经点上眼睛,就立刻电闪雷鸣,腾云而去。
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在记叙文结尾中运用抒情议论的写作技巧。
引出“画龙也需“点睛”——记叙文结尾抒情议论训练”——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二、学一学:1.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什么是抒情、议论?(齐读)记叙文的议论,就是作者在记叙文中对所记叙的人物、事情等加以评述:或表达看法,或评价得失,或分析影响,以揭示事物的本质,深化文章的主题。
(《都市精灵》关于鸟鱼1兽的议论)记叙中的抒情,就是作者在记叙人物或事物、描绘景或物的过程中,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或喜或悲,或热爱或厌恶,或赞美或批评)抒发和表达出来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
即直截了当地把内心强烈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
《我的老师》“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呵!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
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呵!……什么时候,我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是借助其它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议论等)抒发感情。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记叙文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记叙文专题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语文记叙文阅读的技巧2、了解记叙文的基本知识和考点3、通过练习加以强化教学重点:1、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和步骤2、记叙文考点的讲解教学难点:1、重点字词句子的赏析理解2、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提问导入:记叙文的定义是什么?(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平时你是怎样做记叙文的?(学生回答)现在就让我们系统的来复习一下记叙文的做题技巧吧。
一、中考考点知多少: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的含义.11、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理解文中重要句段作用。
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6、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7、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记叙的要素:1、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2、掌握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情的发生、发展的脉络,概括文章中心或段落大意。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三个要素,是记叙文的主体部分,内容的展现,人物的塑造,中心的表达,就是通过这些来实现的。
阅读记叙文要能明确这三个要素,即使不要求准确概括,也须达到能大体将这三点说出来的地步。
3、把握六要素技巧,即: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干什么?针对语文中考考点,对写人叙事的一般记叙文的阅读,主要掌握以下几点:(一)记叙的要素、顺序和线索的判断与梳理2(二)记叙文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分析和体味(三)记叙文段落层次的划分,思想内容的把握三、记叙文的阅读步骤:第一步,通读全篇,大致了解。
第一遍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了解文章大意即可,做到心中有数。
那么我们要大致了解文章的哪些东西呢?1、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写了什么事?是怎么写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2、了解文章的大致结构,主要思路。
了解文章叙述的基本要素是什么(记叙的人物、事情、时间、地点是什么)?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材料有哪些?是怎样安排的?文章是怎样过渡的?弄清文章的线索、顺序、层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作文的语言靓起来
——作文训练之语言训练
一、设计理念:
作文在毕业和升学考试中所占比例较大,作文教学也就被语文老师看作重中之重。
而想要作文夺取高分,除了具备准确地审题、奇特的立意、合理的结构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优美的语言。
针对许多同学的作文,读起来味同嚼蜡,语言缺乏表现力这个特点,我特意设计此堂课,力求教会学生一些常用的写作技巧,使他们的写作语言靓起来。
从整体上提高学生作文的档次,增强学生习作的可读性。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优美语言的一般写作技法和规律。
2、学习运用多样的修辞手法,精炼的语言句式,引用恰当的古诗文等使语言靓丽的方法。
3、激发写作兴趣,培养写作热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三种让作文语言靓起来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意思是语言没有文采,便难以广泛流传;用于考试作文,该是“言之无文,难得高分。
”没有文采的文章,再深刻的立意,再丰富的内容,也会显得默然失色。
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作文语言靓丽起来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作文指导课——《让作文的语言靓起来》
首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齐读)
那靓丽的语言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齐读)根据这些特点,老师
1
教你几招。
(具体可感鲜明生动富有情韵)
【写作指导】:
第一招:善用修辞,来一点“形象”
修辞用得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机,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作文语言的表现性、形象性。
1、修改比较,找出修辞
原句:前几天,我脸上长出了十几个青春痘,我并不在意,哪想到越长越多了。
改句:前几天,我这只有零星几粒痘痘的脸上‘蹭’地又冒出十几粒,我并不在意,认为这些‘小丘’很快就会消失的,哪想到,这些小家伙顽强不屈,前赴后继,只几天工夫就星罗棋布地在我脸上泛滥成灾了。
(借用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写出了脸上的‚青春痘‛越来越多的的情形,语言生动、活泼)
2、例句欣赏,感受作用
原句:考试成绩好,回家才有好日子过。
改句:考试成绩是家长的晴雨表,优秀是晴天,及格是多云,不及格是暴风雨。
(运用比喻之后形象的写出考试成绩好坏所带来的家长的不同反应,生动而富有情趣)
原句:祝你一天到晚幸福快乐。
改句:一片树叶代表快乐,我就送你森林;一滴水代表祝福,我就送你大海;一根针代表思念,我就送你仙人球。
(排比能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用排比说理深入透彻,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感情洋溢)
例句:丑女一回头,吓死一头牛;丑女二回头,黄河瀑布水倒流;
2
丑女三回头,泰森改打乒乓球。
(夸张能增强语言的感染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有时还能增加幽默感和趣味性。
但夸张不是浮夸,是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
)
3、实战演练:
请扩写下列句中的任意一句,要求运用恰当的修辞:
①他很胖。
②我爱……
③春天的桃花源真美啊!
4、小结
精彩的修辞像是童话中的魔棒,碰到哪儿,哪儿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但修辞不是用的越多越好,也不能抓来就用,强按,硬套。
修辞一定得用得自然、贴切,精妙,方能起到形象生动的作用,否则只会给人矫揉造作的感觉。
第二招:精选词语,来一点“感情”
我们在写作时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构思,有的人写出来会让读者觉得苍白无力,有的就会让人觉得韵味无穷。
其实,只要在要在语言上下功夫,有时就可以收到化平庸为神奇的效果。
1、要巧于修饰、锤炼
示例:
《清平乐.村居》中“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卧:写出顽皮小童在溪头剥莲蓬的可爱、天真,童真毕现,童趣盎然。
)
我们古代文人皆是炼词的高手,在我们学过的诗词、文章中
有很多这样用词精妙的句子,你能举个例子吗?
对比下列两组句子,分别说说哪一句好,原因是什么?
3
①春天来了,一株株小草从土里偷偷地长出来。
②春天来了,一颗颗小草从土里偷偷地钻出来。
①树叶落下来,我轻轻接住一片,哦,秋来了!
②树叶飘落下来,我轻轻托住一片,哦,秋来了!
其实,写文章就像走围棋,围棋的技巧在于做眼,眼做活了,棋也就活了。
语言的表达技巧也在于做眼,篇有段眼,段有句眼,句有词眼。
眼做活了,文也就活了。
2、要学会变笼统为具体
具体描写就是对所描绘的事物进行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
比如写“胖”——
①“这个女人长得很胖。
”
②“这个女人胖得就像刚刚发开的面团。
”
名句示例:“她的脸胖得发亮,皮肤已经不够用了。
睁眼的时候必须把嘴闭上;张嘴的时候必须把眼闭上。
”(契诃夫)
具体,就是要将事物写得可闻可睹可摸可感,而且要尽量给人以新的感觉,语言的美感也就产生了。
3、要善于巧妙地组合
有时把一些看似简单、直白的句子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也能达到一种“常字见奇,陈字见新”的语言效果。
例句:一同学描写班上的三个女生“一个秀气,一个洋气,一个土气。
秀气的满是灵气,洋气的全是娇气,土气的露出几分傻气。
”
(整段文字没有一个华丽的词藻,巧妙的组合起来同样也别具情韵。
)
我们有些同学在写作文时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只有语言华美才是好文章,于是拼命地追求一些好词好句,结果却让人觉得华而不实。
4
其实,“话须通俗方传远”,简单朴素的语言组合,也许更能给人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感觉。
4、要善用幽默的语言
人人都爱读语言幽默的文章,所许多同学在写作时也想“幽他一默”,却常常憋得脑袋疼也憋不出一句幽默的话来。
有句话叫“机智出幽默”,也就是说,幽默的语言都体现着某种机智,我们读马克吐温的作品,就常常有这种感觉。
例如:戒烟很不容易,一般人会说“戒烟很不容易,我几次想戒都没有戒掉。
”而马克吐温用完全相反的说法来表示同样的意思:“戒烟其实很容易,我每年都戒好几回。
”这样就有了强烈的幽默感。
想写出语言幽默的文章并不简单,它需要我们平常多读一些幽默故事,在生活中多多留心观察说话幽默的人怎样表达,掌握一些诸如褒词贬用、正话反说、谐音双关等幽默语言的“制造”方法,慢慢地就会使自己文章的语言幽默起来。
5、实战演练:
将下列句子改得更精彩
他走进教室,把练习本放在我桌上说:“看看你做的题,全错了!”
第三招:巧引诗文,来一点“意蕴”
灿若星汉的古诗词,向来以凝练优美著称,有的慷慨豪放,有的婉约清丽。
我们在课内外积累了许多古诗词(或名句),如果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能合适地引用,就一定能让我们原本平淡的句子靓起。
例1、我向往幽闲,我喜欢清纯,我心仪静谧,我追寻祥和……(原句)
我向往(“采菊东篱下”的那种)幽闲,我喜欢(“清水出芙蓉”的那般)清纯,我心仪(“人迹板桥霜”的那片)静谧,我追寻(“低
5
头弄莲子”的那股)祥和…(改句)
例2:套用古诗句:前不见鸡翅,后不见猪肘,望肚子之空空,独怆然而涕下……唉,都是零食惹的祸!
善用诗词,特别是贴近主题的名句,点缀在文章之中,定能增强作文的韵味和理性升华之美。
实战演练:
她千姿百态,或含苞欲放,或敞怀盛开,或玉洁冰清,或粉妆脱俗。
是啊,夏荷不仅有“亭亭净植”的美好姿态,更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性。
【方法回顾】:
回顾本堂课,我们探讨了哪些让作文语言靓起来的方法?
善用修辞描形象精选词语绘真情活用诗句添意蕴
【小试牛刀】
选择你喜欢的图画,尝试用我们刚才所学的写作技巧(生动的修辞,精炼的词语,恰当的诗句),用100字左右来描绘这些美丽的画面。
【教学赠言】:
“胸藏万汇凭吞吐,腹有诗书气自华。
”让笔下文采飞扬,必须广采博学增加语言积累:向生活学习,向美文学习,多做课外摘抄,多记诵诗词歌赋。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