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氧气的制取导学案(2)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九年级化学2.3.2制取氧气 导学案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
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
A、铁丝+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B、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氧气
C、炭+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D、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6、木炭在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验证产生的气体就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A、加澄清石灰水
B、用带火星的木条
C、用燃着木条
D、稀盐酸溶液
7、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8、某气体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应具有()
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9、有A、B、C三种物质,A为淡黄色粉末,燃烧后有刺激性气体D产生,B为黑色固体,燃烧后产生无色无味气体E,E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为紫黑色固体,加热后产生无色无味气体F,F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根据以上事实,推测各物质的名称: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 E__________ F__________
10、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有如下主要步骤
A、给试管加热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
D、将药品装入试管
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F、用灯帽熄灭酒精灯
G、将导管从槽中取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3《制取氧气》导学案2

制取氧气探究目标:了解工业上大量制取氧气的方法,理解它与实验室制氧气的本质区别;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收集方法、检验方法等,能根据所给药品选择实验仪器,组装实验装置,动手制取氧气,并检验氧气的有关化学性质。
探索导航:【相关回顾,导入新课】(学生演板)三名学生分别用给定的药品,各写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所给药品如下:①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②高锰酸钾③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那么今天我们要把理论用于实践,用所给的药品亲自动手来制取氧气,并检验氧气的有关化学性质,好不好?【预习导学】(温馨提示:全班学生按左、中、右分成三个大组,分别选用所给药品及实验仪器,组装实验装置,参考装置如下图所示)问题1.上图的装置中,你能分辨出哪些属于气体发生装置,哪些属于气体收集装置吗?问题2.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问题3.收集氧气可以用哪些方法?为什么?问题4.根据你组的药品及仪器,你能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吗?并与其它组对比,看一看有没有差别,为什么?问题5.工业上是如何大量制取氧气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预习自评】C、烧杯玻璃棒D、导管单孔塞3.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细铁丝燃烧B、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C、工业上制取氧气D、木炭燃烧4.某同学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在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比较明显的错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收集气体的方法叫这是利用氧气___________的性质;另外还可以用的方法收集氧气,这是利用氧气的性质。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3 制取氧气 第二课时导学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3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导学案课时内容概要•制取氧气的原理及实验装置•水分中氧气的制取•高锰酸钾的制取一、制取氧气的原理及实验装置1. 制取氧气的原理氧气的制取主要用到了氧气与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
常见的制取氧气的方法有高温分解法、水分解法和高锰酸钾分解法。
2. 实验装置•烧杯:用以盛放反应物和产物•反应瓶:用以反应物和产物的收集•水槽:用以收集产生的氧气•反应管:用以将反应物引入反应瓶中•试管夹:用以夹持试管或反应管二、水分中氧气的制取水分中的氧气可以通过电解水的方法得到。
1. 实验步骤•将两个电极(一般使用铂电极)分别插入盛有水的两个杯子中,在两个电极之间加上外源电源。
•当通电时,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气体在不同的电极上生成。
•通过逆向连接水槽和电源,将收集到的气体分别收集到两个试管中。
2. 实验现象和解释•通电后,在负极水面上会出现许多气泡,这些气泡是氢气。
•在正极水面上也会出现气泡,这些气泡是氧气。
三、高锰酸钾的制取高锰酸钾是制取氧气的常用试剂。
1. 实验步骤•将适量的高锰酸钾加入烧杯中。
•点燃酒精灯,将烧杯置于酒精灯火焰顶部,等待观察。
2. 实验现象和解释•高锰酸钾在受热的情况下会分解,产生氧气。
•分解后的氧气在酒精灯的火焰下会重新燃烧,形成明亮的火焰。
四、注意事项•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安全。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佩戴实验眼镜、手套等防护用具。
•使用电解法制取氧气时,要小心操作,避免电极相互短路,以免发生危险。
•在进行高锰酸钾的制取实验时,要注意控制火焰大小,避免发生火灾。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氧气的制取方法和实验装置。
水分解法和高锰酸钾分解法是制取氧气的常用方法,而电解法则用于制取水分中的氧气。
在实验中,我们要注意安全,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范。
制取氧气的实验不仅使我们更加了解氧气的性质,也锻炼了我们的实验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3制取氧气》导学案

《2.3.制取氧气》课题:学科:化学课时: 2授课教师:总课时数:知识与认识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响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
技能过教程经过研究氧气的制法,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掌握研究过与学程。
方法目情感标态度经过对催化剂的研究和阅读相关资料,培育勇于创新的科学与精神。
价值观教教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材学分重析点教学催化剂的观点及催化作用难点教学过程备注(教课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的、时间分派等)导入:1、旧识回首:实验室用什么药品制氧气?将争辩引入课2、研究新课:思虑:实验室采纳什么装置来堂,是一种开放制取氧气?式教课的试试,出示:图 2-17 和图 2-18它表现了新课议论: 1 、在图 2-17 和图2-18 中,使用了哪些仪器?程理念。
培育了2、哪部分是气体发生学生的表达能装置,哪部分是气体采集装置?力和合作意识,3、怎样检查发生装置使学生建立辨的气密性?证地看问题。
树4、为何能够用排水法采集氧气?学生陈说:略教师演示:实验室制氧气的过程重申注意事项:1、第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方可进行实验。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备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破碎。
4、先对试管进行预热,而后瞄准有药品的部分集中加热。
5、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刻采集(思虑:为何?),等有大批、平均、连续的气泡产生时再进行采集。
6、实验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而后再熄灭酒精灯。
(思虑:假如先熄灭酒精灯会造成什么结果?)阅读、议论立学好化学的信心。
15 分钟亲身体验实验一定和鼓舞学生踊跃参加讨论和沟通,这部分内容没有太大难度,可让学生自主概括总结。
10 分钟板书设计一工业制法二实验室制法三催化剂后记。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3《制取氧气》导学案

2.3 制取氧气目标要求: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 认识分解反应。
学习重点:氧气的制取和实验操作。
探索导航:1知识回顾(1)检验氧气的方法: ;(2)给固体加热的方法: ;(3)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氧气: 、双氧水: 、水: 、高锰酸钾: 、氯酸钾: 、二氧化锰: 、氯化钾: 、锰酸钾: 。
自主学习、交流合作:(1)制取氧气的药品有: 、 、 等。
(2)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原理: ,是化合反应吗? 。
(3)什么是催化剂: ;为什么说利用双氧水分解制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
还可以用: 等做该反应的催化剂;制取氧气还可以用: 和 混合共热的方法。
写出该反应的反应表达式: ;高锰酸钾是一种暗红色的固体,实验室也可以加热这种药品制取氧气,其文字表达式是: ;(4)什么是分解反应: 。
特点是: ;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 , B 石蜡+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 , C 氧化汞−−→−加热汞+氧气 , D 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
(5)工业上制取氧气的原理: ;或者 等。
疑难感悟、尝试训练:1 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水 −−−→−tongdian 氢气+氧气, B 一氧化碳+氧化酮−−→−加热铜+二氧化碳, C 铝+氧气−−→−点燃氧化铝, D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
2下列催化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催化剂能改变某些化学反应速率,B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均不改变,C 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D 在任何反应中二氧化锰都作催化剂。
3 神舟6号太空舱能利用NiF 2e O 4将航天员呼出的CO 2转化为氧气。
而NiF 2e O 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则该物质在反应中是( )A 反应物 ,B 生成物 ,C 催化剂,D 消毒剂 。
问题探究:1探究催化剂;根据催化剂特征,设计试验,探究在双氧水分解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1,已知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及氧气难溶于水的性质决定收集办法和装置;4动手操作,体会制取过程,品尝成功的快乐:交流收获、自我检测:1如果想制取比较多的气体,用什么代替大试管:;为了便于随时加入液体应该怎样改进装置:。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氧气制取课时二导学案

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第2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用品、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实验现象等;2、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3、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方法。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一、原理:二、仪器及装置(如图)所用仪器有三、操作步骤查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发生装置)先_______________ ,然后_________________ ,若______________ ,贝U气密性良好。
装2、装药品<②导气管应伸入试管一小段,目的是定3、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①铁夹夹在试管的②试管口略向倾斜,防止(或距试管口处)点4、点燃酒精灯,加热高锰酸钾①加热前,先将试管外壁的水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加热时,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用_____ 焰对高锰酸钾所在部位加热。
收5、收集氧气①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导管口刚冒气泡,能否立即收集?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待到导管口的气泡_____________ 时,再收集。
④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则已集满。
⑤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放于桌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移6、实验结束时,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熄7、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注:收集氧气还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制取氧气 导学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和收集氧气及验满的方法。
2.理解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等概念、【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难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和催化作用二、课前预习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1)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颜色,状态,需要加热)原理(文字及符号表达式):。
(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药品:氯酸钾(颜色)和二氧化锰(颜色,需要加热)原理(文字及符号表达式):。
(3)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药品:双氧水(颜色)和二氧化锰(颜色,不需加热)原理(文字及符号表达式):。
2.工业上如何制取氧气?(属于变化)三、课堂探究(一)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装置:发生装置包括; ____________;收集装置包括:____________3.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药和棉花,在试管口塞一小团棉花的原因:_____ __________ (3)固定仪器(4)点燃酒精灯加热(5)收集气体,当_______________ 时开始收集气体。
当____________时收集满了(6)先移导管后熄灯,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七个实验步骤记为查、装、定、点、收、移、熄。
可巧记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4.氧气的验满和检验:验满的方法:_____ ___;检验氧气的方法:_________ ______5.气体的收集装置收集氧气可选,理由;可选,理由【结论】气体的收集方法是由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决定(二)分解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锰所起的作用是;(三)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原理:实验装置二氧化锰所起的作用是;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而本身的和在反应前后都发生变化的物质。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第二单元《氧气的制取》

第2单元 课题3《氧气的制取》(2)班级 姓名 组长【自主学习】实验室制氧气的一般思路:1、了解反应原理,即文字或符号表达式:① ;② ; ③ 。
2、由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如:① , ② 。
3、收集方法:①依据气体的水溶性:不易溶、难溶、不溶气体,均可用 法收集;②依据气体密度: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用 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用 法收集。
3、 检验氧气: 。
4、 验满方法: 。
【合作探究】活动一:探究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方法和步骤(师生实验,学生归纳):七个实验步骤可巧记为 查、装、定、点、收、离、熄 (谐音: 茶庄定点收利息)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 思考: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加药品和塞棉花 讨论:在试管口塞一小团棉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固定仪器 ④点燃酒精灯加热⑤收集气体:当________ 时开始收集气体。
当__________时收集满了 ⑥从水中撤离出导管 ⑦熄灭酒精灯。
⑥、⑦顺序不能颠倒的原因是 。
活动二:实验室氧气制取的发生装置的选择方法(小组交流):反应物的状态和条件举 例 发生装置 装 置 要 点固体+固体加热——生气 例如: (1)(2) (1)试管口应 ,以防 (2)进入试管中的导管 , (3)铁夹应夹在试管的 。
(4)应用 加热。
固体+液体——生气 例如: 长颈漏斗应该插在 , 以防 。
活动三:探究氧气的收集方法及装置(小组交流):气体的密度大小、溶解性收集方法 装置及要点 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物质反应用 法收集 导管应伸入接近瓶 。
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物质反应 用 法收集学习目标1. 能掌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步骤2. 初步认识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
重点 实验室制氧气的步骤及装置的确定。
气体不易(或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用法收集该实验须用到的仪器有、、。
导管伸入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知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装置。
3.知道收集氧气的方法。
4.理解分解反应的概念。
5.知道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自学】
一、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1.药品:氯酸钾(颜色)和二氧化锰(颜色)
2.原理(文字及符号表达式):。
3.实验装置:
二、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1.药品:双氧水(颜色)和二氧化锰(颜色)
2.原理(文字及符号表达式):
3. 实验装置(适用于:液体与固体不加热条件下制气体)
所需仪器有:、、、、。
三、催化剂
定义:在化学反应中,能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和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
其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作用。
四、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分解反应:
【互学】
【方法指导】:教师演示实验,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一、分解氯酸钾制取氧气
1.药品:_______________
2.反应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装置:
发生装置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装置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锰在⑵中所起的作用是;
二、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⑴仔细观察教师所展示的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将其物理性质记录在下面:
过氧化氢(H2O2):颜色,状态;
二氧化锰(MnO2) 颜色,状态;
⑵反应原理:
⑶实验装置:
二氧化锰在⑵中所起的作用是;
温馨提示:
1、加药品时要先固后液。
2、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一般选用5%-10%的过氧化氢溶液。
【思考】你知道在酿酒过程中酒曲的作用吗?
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而本身的和在反应前后都发生变化的物质。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
【指点迷津】正确理解催化剂的概念,要明确以下三点:
(1)催化剂具有“一变”和“两不变”的特点。
“一变”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两不变是指:物质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2)同一个反应,可有不同的催化剂。
(3)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能增大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
【例1】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就是用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
B.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C.没有二氧化锰的催化,过氧化氢也能分解放出氧气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性质不变
【思考交流】小组内交流讨论,根据实验【2-5】能否确定二氧化锰是本实验的催化剂?说出你的理由。
根据你对催化剂的理解,应该增加哪些实验?
【交流研讨1】
⑴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上分析以上反应的共同点。
反应物有 (一或多种),生成物有 (一或多种) ⑶上述三个反应都是分解反应,你能根据他们的共同点说出分解反应的概念吗?写在下面。
分解反应是 的反应。
[交流研讨2]
只要固液混合,反应在常温下进行的,都可以采用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即 。
只要是固体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实验,都可以采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即 。
规律总结:【结论】气体的发生装置是由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决定
[交流研讨3]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B 装置代替A 装置的优点:
C,D 装置代替B 装置的优点
【趁热打铁】
1.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忘了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
A.不放出氧气
B.放出氧气的速度慢
C.放出氧气的总量少
D.放出氧气总量减少且速度减慢
2.“神州六号”太空舱利用NiFe 2O 4将航天员呼出的CO 2转化为O 2,而NiFe 2O 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化,在该过程中NiFe 2O 4是 ( )
A .反应物
B .生成物
C .催化剂
D .消毒剂
3.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
依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 ; ② 。
(2)制取氧气有多种方法,如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高锰酸钾、 等。
(3)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有许多优点,如: (填序号)。
① 产物无污染 ②不需加热 ③需加热 ④生成物只有氧气
(4)为确定某集气瓶最多可收集氧气的体积,请设计一个简便的测量方法(仪器用品等任选): 。
(5)甲同学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并收集.....氧气应分别选择 装置(填字母);除过氧化氢溶液外,通常还需要的一种药品是 (填化学式),其作用是 ;加入药品前应注意检查装置的 性。
(6)乙同学选择装置A 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他在该装置试管内的导管口处添加了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
A B C D E F
分液漏斗 水 锥形瓶 ①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