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制取2 导学案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导学案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导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
【探索导航】三。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问题发现】上节课我们只知道了制取氧气的原理,现在我们就利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选用哪些仪器?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选用哪些仪器?【讨论交流】【设疑激趣】展示实验装置图。
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如何装入固体试剂?3.试管口为什么要稍向下倾斜?4.试管口内为什么要放一团棉花?5.加热时用灯焰的哪一部分?为什么?怎样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6.怎样收集氧气呢?理由是什么?应如何操作?为什么?7.刚开始产生气泡时能立即收集吗?为什么?8.用排气法收集氧气时如何验满?如何检验氧气?9.实验结束后是先把导管从水中移出来还是先移走酒精灯?10.实验步骤是怎样的呢?【比较交流】实验室制取氧气属于什么变化?这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与化合反应有什么区别?【实验探究】在验证氧气的性质时,做了细铁丝的燃烧实验,这个实验应注意什么问题?【随堂检测】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 )A.二氧化锰B.过氧化氢C.空气D.氧化镁2.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 )A.用火柴去点B.用带火星木条接近气体C.用鼻子去嗅气味D.用天平称量3.下列有关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受热后,也不放出氧气B.要使过氧化氢受热分解放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C.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保持不变D.二氧化锰是一切化学反应的催化剂4.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装高锰酸钾的大试管口应 ( )A.朝下B.朝上C.略向下倾斜D.略向上倾斜5. 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作应在 ( )A.加热固体药品前B.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C.开始有气泡放出时D.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课堂评价练习】:1.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 ( )A、比水的密度小B、比空气密度大C、不与水反应,也不易溶于水D、水分子中含有氧气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 ( )A、看集气瓶口是否有气体逸出B、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C、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D、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3.实验室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加入固体药B、连接装置时,先上后下,先收集装置后发生装置C、加热后,导管口刚冒出气泡,立即收集气体D、待集气瓶中气体收集满时,熄灭酒精灯4.给试管里的固体或液体加热,正确操作是 ( )A、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B、加热固体时,一般情况下,试管口应略向下华倾斜C、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在试管中有物质的中下部小心加热D、加热时,试管口可对着自己但切不可对着旁人5.受热仪器加热时,应放在酒精灯火焰的部位是 ( )A、灯芯B、外焰C、焰心D、内焰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 )①酒精灯②试管③量筒④铁架台⑤燃烧匙⑥集气瓶⑦烧杯⑧带导管的单孔塞⑨带导管的双孔塞⑩水槽A、①②④⑥⑧⑩B、①③④⑥⑦⑧C、①③④⑤⑨⑩D、①②④⑥⑨⑩7.实验室制氧气有以下主要实验步骤,请按正确顺序排列序号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3《制取氧气》导学案2

制取氧气探究目标:了解工业上大量制取氧气的方法,理解它与实验室制氧气的本质区别;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收集方法、检验方法等,能根据所给药品选择实验仪器,组装实验装置,动手制取氧气,并检验氧气的有关化学性质。
探索导航:【相关回顾,导入新课】(学生演板)三名学生分别用给定的药品,各写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所给药品如下:①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②高锰酸钾③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那么今天我们要把理论用于实践,用所给的药品亲自动手来制取氧气,并检验氧气的有关化学性质,好不好?【预习导学】(温馨提示:全班学生按左、中、右分成三个大组,分别选用所给药品及实验仪器,组装实验装置,参考装置如下图所示)问题1.上图的装置中,你能分辨出哪些属于气体发生装置,哪些属于气体收集装置吗?问题2.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问题3.收集氧气可以用哪些方法?为什么?问题4.根据你组的药品及仪器,你能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吗?并与其它组对比,看一看有没有差别,为什么?问题5.工业上是如何大量制取氧气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预习自评】C、烧杯玻璃棒D、导管单孔塞3.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细铁丝燃烧B、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C、工业上制取氧气D、木炭燃烧4.某同学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在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比较明显的错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收集气体的方法叫这是利用氧气___________的性质;另外还可以用的方法收集氧气,这是利用氧气的性质。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3 制取氧气 第二课时导学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3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导学案课时内容概要•制取氧气的原理及实验装置•水分中氧气的制取•高锰酸钾的制取一、制取氧气的原理及实验装置1. 制取氧气的原理氧气的制取主要用到了氧气与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
常见的制取氧气的方法有高温分解法、水分解法和高锰酸钾分解法。
2. 实验装置•烧杯:用以盛放反应物和产物•反应瓶:用以反应物和产物的收集•水槽:用以收集产生的氧气•反应管:用以将反应物引入反应瓶中•试管夹:用以夹持试管或反应管二、水分中氧气的制取水分中的氧气可以通过电解水的方法得到。
1. 实验步骤•将两个电极(一般使用铂电极)分别插入盛有水的两个杯子中,在两个电极之间加上外源电源。
•当通电时,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气体在不同的电极上生成。
•通过逆向连接水槽和电源,将收集到的气体分别收集到两个试管中。
2. 实验现象和解释•通电后,在负极水面上会出现许多气泡,这些气泡是氢气。
•在正极水面上也会出现气泡,这些气泡是氧气。
三、高锰酸钾的制取高锰酸钾是制取氧气的常用试剂。
1. 实验步骤•将适量的高锰酸钾加入烧杯中。
•点燃酒精灯,将烧杯置于酒精灯火焰顶部,等待观察。
2. 实验现象和解释•高锰酸钾在受热的情况下会分解,产生氧气。
•分解后的氧气在酒精灯的火焰下会重新燃烧,形成明亮的火焰。
四、注意事项•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安全。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佩戴实验眼镜、手套等防护用具。
•使用电解法制取氧气时,要小心操作,避免电极相互短路,以免发生危险。
•在进行高锰酸钾的制取实验时,要注意控制火焰大小,避免发生火灾。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氧气的制取方法和实验装置。
水分解法和高锰酸钾分解法是制取氧气的常用方法,而电解法则用于制取水分中的氧气。
在实验中,我们要注意安全,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范。
制取氧气的实验不仅使我们更加了解氧气的性质,也锻炼了我们的实验能力。
中考化学:《制取氧气》第2课时导学案(解析版)

课题3制取氧气课时2过氧化氢制氧气、分解反应一、学习目标1.了解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2.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3.认识分解反应,并会判断分解反应。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及实验操作。
难点:催化剂概念和催化作用。
三、学习过程【知识回顾】1.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方法分别写出三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1)简要分析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装置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2)简述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
【答案】1.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过氧化氢水+氧气;氯酸钾氯化钾+氧气;2.(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所用的实验药品为高锰酸钾,是一种紫黑色固体,且反应需要加热,故使用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故可使用排水法收集,另外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成分反应故可使用向上排空气法。
(2)查、装、定、点、收、离、熄。
【课堂探究】1.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原理:过氧化氢水+氧气(过氧化氢溶液为液态,二氧化锰为固态)实验装置:发生装置选择依据收集装置选择依据【答案】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锥形瓶或试管)选择依据实验药品有两种,过氧化氢溶液为液体,二氧化锰为粉末状固体,且反应不需要加热收集装置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选择依据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成分反应。
2.实验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4)将上述实验最后溶液中的二氧化锰过滤,烘干,称量质量。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氧气制取课时二导学案

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第2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用品、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实验现象等;2、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3、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方法。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一、原理:二、仪器及装置(如图)所用仪器有三、操作步骤查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发生装置)先_______________ ,然后_________________ ,若______________ ,贝U气密性良好。
装2、装药品<②导气管应伸入试管一小段,目的是定3、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①铁夹夹在试管的②试管口略向倾斜,防止(或距试管口处)点4、点燃酒精灯,加热高锰酸钾①加热前,先将试管外壁的水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加热时,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用_____ 焰对高锰酸钾所在部位加热。
收5、收集氧气①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导管口刚冒气泡,能否立即收集?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待到导管口的气泡_____________ 时,再收集。
④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则已集满。
⑤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放于桌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移6、实验结束时,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熄7、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注:收集氧气还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制取氧气 导学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和收集氧气及验满的方法。
2.理解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等概念、【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难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和催化作用二、课前预习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1)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颜色,状态,需要加热)原理(文字及符号表达式):。
(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药品:氯酸钾(颜色)和二氧化锰(颜色,需要加热)原理(文字及符号表达式):。
(3)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药品:双氧水(颜色)和二氧化锰(颜色,不需加热)原理(文字及符号表达式):。
2.工业上如何制取氧气?(属于变化)三、课堂探究(一)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装置:发生装置包括; ____________;收集装置包括:____________3.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药和棉花,在试管口塞一小团棉花的原因:_____ __________ (3)固定仪器(4)点燃酒精灯加热(5)收集气体,当_______________ 时开始收集气体。
当____________时收集满了(6)先移导管后熄灯,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七个实验步骤记为查、装、定、点、收、移、熄。
可巧记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4.氧气的验满和检验:验满的方法:_____ ___;检验氧气的方法:_________ ______5.气体的收集装置收集氧气可选,理由;可选,理由【结论】气体的收集方法是由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决定(二)分解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锰所起的作用是;(三)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原理:实验装置二氧化锰所起的作用是;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而本身的和在反应前后都发生变化的物质。
初中化学九年级课题3制取氧气2课时导学案

课题3 制取氧气(一)【学习目标】1.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2.认识并区分分解反应。
3.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基础知识】一、催化剂和催化作用:1.两个探究实验:观察课本P37实验2—5,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如下: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⑴基本概念:在___________里,能______其他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而本身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____________(又叫________)。
催化剂在__________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⑵强调说明:①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可能加快也可能减慢,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②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不能确保其物理性质不改变。
③如果将用过的催化剂用合适的方法分离出来,可以循环使用。
④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选取不同种物质作为催化剂。
⑤催化剂只是针对具体的反应而言,不能单纯地说某种物质是催化剂。
二、实验室制取氧气:1.反应原理:在实验室里常采用分解___________溶液、加热__________或加热____________的方法制取氧气。
记忆下列五种物质的化学式:过氧化氢 ________氯酸钾 __________氯化钾 ________ 高锰酸钾 ____________ 锰酸钾 ___________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①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装置:装置一:固体+固体加热装置①指明右图中各种仪器的名称②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实验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装置二:固体+液体不加热装置①指明右图中各种仪器的名称②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该装置中可以将长颈漏斗换成___________,如果更换,则装置的优点是什么?【跟踪练习】1.2008年5月8日北京奥运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第二单元《氧气的制取》

第2单元 课题3《氧气的制取》(2)班级 姓名 组长【自主学习】实验室制氧气的一般思路:1、了解反应原理,即文字或符号表达式:① ;② ; ③ 。
2、由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如:① , ② 。
3、收集方法:①依据气体的水溶性:不易溶、难溶、不溶气体,均可用 法收集;②依据气体密度: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用 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用 法收集。
3、 检验氧气: 。
4、 验满方法: 。
【合作探究】活动一:探究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方法和步骤(师生实验,学生归纳):七个实验步骤可巧记为 查、装、定、点、收、离、熄 (谐音: 茶庄定点收利息)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 思考: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加药品和塞棉花 讨论:在试管口塞一小团棉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固定仪器 ④点燃酒精灯加热⑤收集气体:当________ 时开始收集气体。
当__________时收集满了 ⑥从水中撤离出导管 ⑦熄灭酒精灯。
⑥、⑦顺序不能颠倒的原因是 。
活动二:实验室氧气制取的发生装置的选择方法(小组交流):反应物的状态和条件举 例 发生装置 装 置 要 点固体+固体加热——生气 例如: (1)(2) (1)试管口应 ,以防 (2)进入试管中的导管 , (3)铁夹应夹在试管的 。
(4)应用 加热。
固体+液体——生气 例如: 长颈漏斗应该插在 , 以防 。
活动三:探究氧气的收集方法及装置(小组交流):气体的密度大小、溶解性收集方法 装置及要点 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物质反应用 法收集 导管应伸入接近瓶 。
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物质反应 用 法收集学习目标1. 能掌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步骤2. 初步认识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
重点 实验室制氧气的步骤及装置的确定。
气体不易(或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用法收集该实验须用到的仪器有、、。
导管伸入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受热制取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取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内并用带有导气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讨论交流】阅读课本 P39~41 页的《活动与探究》,与小组成员讨论 解决一下问题。
(1)加入药品之前,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实 验方可实行。如何检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为什么在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 (3)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4)先对试管实行预热,然后对准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否 则会产生什么后果) (5)说出实验室能够利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它们是利用了氧气 的什么性质? (6)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为什么?什么时 候开始收集? (7)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时需要验满?如何验满? (8)实验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如 果先熄灭酒精灯,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燕子砭镇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教(学)案
课题
氧气的制取 2 课 型 新课 主备人
1.初步理解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
收集方法。
学习目标
2.能掌握收集氧气及验满的方法。
3.通过练习连接仪器,熟练基本操作。
4.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
学习重点
能掌握收集氧气及验满的方法
学习难点 识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注意事项
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
三、课堂检测 法
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C.加热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
取氧气
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 A.二氧化锰 B.氯酸钾 C.空
气 D.氧化镁
3.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口,②点燃酒精灯先给试管预热,再对准药品部位加热,③检查装置
气密性,④撤去酒精灯,停止加热,⑤当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才能实
行收集氧气,⑥把导气管移出水面,⑦根据酒精灯和水槽的位置固定
试管。准确的操作顺序的序号是__________
我的收获:
导学流程
个性修改栏
一、自主探究:
知识点 4:如何制取气体(以高锰酸钾为例)
【观察】请用 3 分钟仔细观察课本 P38~39 图 2—15 和 2—17。 (1)在图 2—15 和 2—17 中,使用了哪些仪器? (2)此装置适合于用哪种方法来制取氧气? (3)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C.蜡烛燃烧
D.粗盐提纯
4.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钟认真阅读课本 41-42 内容。回答问题:
1.工业上大量制取氧气的原料是什么?
2.工业上大量制取氧气的原理是什么?
3.工业上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二、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氧
实验室制法
气
制
法
实验药品: 反应原理: 实验装置: 收集方法: 实验步骤: 验满方法: 检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