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肉鸡各个周龄的饲养管理要点

合集下载

商品肉鸡的育雏准备与饲养管理

商品肉鸡的育雏准备与饲养管理

12 预 温 .
苗鸡 进 舍场 前 l 2 2~ 4 h应将 鸡舍 温 度
升 至 3 3 o , 度控 制 在 7 % 左 右 , 在 鸡 舍 内 0~ 2( 湿 = 0 并 合适位 置挂好 温度 计 和湿 度 计 , 查鸡 舍 内温湿 度 检 是 否适 当 。定 时检 查保 温设施 , 安 全可靠 。 确保
21 0 0年 第 6期
浙江 畜牧 兽 医
3 9
商 品 肉鸡 的育雏 准备 与 饲 养管理
近 年来 , 肉鸡 养 殖 因其 生 长 速 度 快 、 养 周 期 饲
价 配合料 , 3d可喂 给湿拌 料 , 度 以手握 后 放开 前 湿 即散 为宜 。7日龄后 逐 渐改用 料桶 或料槽 给饲 。
部 位正 常无畸形 ;
37 通风 换 气 .
雏鸡代谢旺盛 , 长快, 生 需要 足 够
第 四, 握在手 中感 觉雏 体温 热. 满 、 弹性 、 饱 有 挣
扎有力 , 呜声强 而清脆 。 3 饲 养管 理 31 饮水 . 雏 鸡运 到养 殖场后 应先 休息 3~ , 4h 然 后 自由饮 水 。饮水 中可 添加 0 1 多维 素 或 5 葡 .% %
2 雏鸡选 择
大, 则鸡群食欲减退 , 易引起 病原微生 物滋生和传 播, 高温 高湿是 球虫 病爆 发 的有 利 条件 。 35 光照 第 1 . 周采用 6 灯泡 2 光照 , 2 Ow 4h 第 周 采用 4 灯 泡光 照 1 , 6周用 1 光 照 8 Ow 6h 3— 5w
的新 鲜空 气 , 每天 要 呼 出大量 的 C : O 和水 蒸 汽 , 、 粪 污等 又会分解 出大 量氨 、 : H S等有 害气 体 , 特别 是 氨
气 , 易引发 呼 吸道 疾病 。因此 , 特别 注意通 风换 容 要

肉鸡饲养管理要点

肉鸡饲养管理要点
肉鸡饲养管理要点
肉鸡生理特点:视觉、味觉 日常管理:光照、通风、湿度、转群 免疫、消毒 用药 饲养管理难点----解决方案----标准化 标准化饲养的理论基础
肉仔鸡的视觉与味觉
视觉特点与饲养管理的关系 视觉特点与饲料的关系 味觉与饲料的关系
数据参数
密度
周龄 夏季 冬季 一
标准化鸡舍的环境控制
肉鸡标准化
目前肉鸡饲养现状 温度控制、密度—通风----疾病 人为应激、疾病应激 应激与生长的关系


疫苗 接种方式:滴口、饮水要求的技术性、(时 间) 保存 运输 消毒、用药
法氏囊
一般认识 发病原因 评价抗病力的指标:效价,整齐度 疫苗的价性、毒株、母源抗体 日常疫苗处理及公共卫生环境 防治:卵黄、中药、提取液、原则
35-40 35-40

25-30 25-30

18-20 18-20

18 20

15 17

10 12

10 11
温、湿度
周龄 温度 湿度 一 33-30 70% 二 30-27 三 27-24 四 24-21 五周以上 21
70-65%
65-60%
光照
周龄 光照时间 (h) 1—3日龄 24 4-7日龄 23 2 14以上 3 22 4-7周龄 22
光照:刺激采食—促进消化道发育;刺激免疫系统;防止猝死及腹水;防止停电
光照强度:1个/20平米;高2米,距离3-4米,1-4日龄60瓦,五日龄以上 15瓦,白枳灯
冬季肉仔鸡日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养管理
保温与通风换气的矛盾 廉价的营养----空气-----腹水 通风换气要点:温差、鸡背高度1.5米 6日龄开始通风,并随日龄增加,加大通风量,使鸡群有足够 的氧气。雏鸡入舍前3天,将舍内温度控制在34.5℃-35℃。 鸡入舍后,升温1℃-2℃,第1周温度在35℃-36℃为佳, 此时鸡只状态佳,精神活泼,分布均匀,活动自由,饮食正常。 在2周龄时降到30℃-32℃,在3周龄时降到26℃-28℃, 再用1周时间降到恒定温度23℃。

肉鸡饲养管理时间表

肉鸡饲养管理时间表

肉鸡饲养管理时间表肉鸡的饲养分阶段管理的,在不同的阶段其管理的技术要求也是不同的,具体的管理方法是怎么样的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肉鸡饲养管理时间表,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肉鸡饲养管理时间表进雏前14日(卖鸡后第二天) 清理鸡舍,将能搬出的器具都搬到舍外清洗消毒。

彻底清除舍内的粪便、垫料、羽毛、灰尘等,注意将顶棚、墙壁和门窗清扫干净。

进雏前13日由上而下冲洗顶棚、墙壁、窗户和地面,应做到无粪便、灰尘等脏污有机物残留,地面和1米以下的墙面应该边冲边刷。

冲洗干净是消毒药使用有效的基础。

进雏前12日打扫舍外环境,清除鸡舍四周的污物,清除杂草,清扫院落,做到场内无鸡粪、羽毛、垃圾,鸡场外环境也应进行清理。

进雏前11日对干燥了的鸡舍进行第一次消毒。

地面和1米以下的墙面用2%的火碱消毒,顶棚和四壁可用后悔消毒药喷雾消毒。

舍外和整个场区以及场外的道路可用2%的火碱消毒或直接撒生石灰。

地表过脏的地方在消毒后将其翻到地下。

作业员需经消毒,换好干净的衣服和鞋后再进入消毒好的环境,不能因为进出时的疏漏破坏消毒效果。

进雏前10日将在舍外洗刷消毒干净的器具搬入鸡舍,检修供热、通风及照明等设备。

进雏前9日第二次消毒。

用后悔消毒液从上至下对整个鸡舍和器具进行喷撒。

墙壁用生石灰乳浆粉刷一遍,地面仍用2%火碱消毒。

进雏前7日检查门窗、通风口及屋顶等处,确保没有上批鸡留下的灰尘。

地面干燥后,搬进垫料。

进雏前6日熏蒸消毒。

关闭门窗和通风孔,为提高熏蒸消毒效果,尽可能地使舍温达到24℃以上,相对湿度达到75%以上。

用药量按每立方米空间42毫升福尔马林、高锰酸钾21克计。

舍内每隔10米放一个熏蒸盆,先放入高锰酸钾,然后从距舍门最远端开始依次倒入福尔马林,出门后立即把门封严。

进雏前5日熏蒸24小时后打开门窗和通气口,充分换气。

注意:进出净化了的区域必须消毒,更换干净的衣服和鞋,搬入的物品也必须是干净的。

每舍门口设消毒池(盆)。

肉鸡的饲养管理操作详细日程表

肉鸡的饲养管理操作详细日程表

肉鸡的饲养管理操作详细日程表进鸡1—4日龄:(1)饮水:在进雏前2小时饮水器中灌满20℃左右温开水,水中放入45%葡萄糖,电解多维,对于运输较远或存放时间太长的雏鸡,进舍应控制饮水量,以防脱水严重的雏鸡一次饮水太多出现水中毒。

第2—6日龄时,饮水中加电解多维、雏乐或头孢杆菌清,目的是为了:①减少应激,抓雏、运输环境变化对雏鸡来说应激都比较大。

②预防疾病,有些疾病是从种鸡垂直传播给雏鸡的,如鸡白痢、慢呼、大肠杆菌病等。

③提高鸡的健康状况,促进雏鸡的生长发育。

(2)温度:1日龄舍内离地面5厘米处,温度稳定在35℃,以后每一日温度降0.5℃;湿度保持在,65%--70%,如达不到,可在升温炉上加一铝锅蒸发水蒸汽,坚决避免高温低湿现象,以免鸡只脱水,在保温时注意通风。

(3)开食:雏鸡饮水2—4小时后,开食喂料,将饲料撒在垫纸或料盒上,少给勤添,每2小时左右撤去脏料更换新料,4日龄后,每3小时给料1次。

(4)光照:前2日龄24小时光照,每15平方米一具40瓦灯泡,自3日龄起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夜里12点关灯。

(5)注意进雏后:①仔细挑出残弱雏,隔离单独饲养,检查脐带是否收缩不全,发现有隆起、黑蒂、血丝甚至有臭味的鸡只应淘汰,因抢水打湿羽毛的鸡只应捡出,置高温干燥处,不应存在舍不得的心理。

②仔细观察鸡群,将温度和湿度随时控制好,发现鸡群聚堆或伏卧在火源附近,说明温度太低,应加温,如果鸡只远离火源,在墙根处聚集,说明温度太高,严防高温低湿,雏鸡脱水。

③随时消除开食盘中的赃物,做好每日纪录,如死淘数、喂料量等。

(6)①3日龄后带鸡消毒:用百毒杀带鸡喷雾消毒和舍外5米内环境消毒。

带鸡消毒应注意不要直接对准雏鸡喷雾。

②更换门口消毒盘内的消毒液,使其保持消毒浓度。

5—6日龄(1)5日龄舍温调到35℃;6日龄32.5℃,湿度60%--65%,光照23小时。

(2)每日喂料一共8次:白天5次,晚上3次。

在3周龄前每喂完一次料,控制半小时,限制鸡只采食,防止猝死症发生,并且3日内逐步换成料桶喂料,先撤走一部分,使雏鸡逐渐适应。

怎么做好不同时间段的肉鸡管理

怎么做好不同时间段的肉鸡管理

怎么做好不同时间段的肉鸡管理1、父母代种鸡、种蛋质量、孵化器和运输过程都影响一日龄雏鸡的质量优质鸡苗是养殖成功的基础:在选择鸡苗时,要选择信誉高、质量好的厂家鸡苗。

鸡苗不能带来种鸡垂直传播的疾病。

比如沙门氏菌病、支原体、包涵体肝炎、流感等。

再就是有些厂家为了提高7日龄之内的鸡苗的成活率,出厂时给雏鸡注射头孢类、丁胺卡鈉等药物。

这样的鸡苗在7天免疫过后就会出现死亡高峰。

1周龄管理要点:温度=湿度>料和水﹥通风换气育雏温度在33-35度(根据不同的饲养方式选择,看鸡施温,以雏鸡舒适为准),湿度:65-70%。

温度每天下降0.5度。

疾病上注意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的净化和腺肌胃炎、霉菌毒素的防控。

⊙第二周:肉鸡从第二周开始进入生长期,骨骼、肌肉及各器官开始同步发育2周龄的管理要点:温度﹥湿度>料和水>通风换气温度每天下降0.4度,湿度60-65%。

逐渐加大通风量(解决好温度和通风之间的矛盾),每天净槽2小时(8到28天)。

减少应激。

疾病上楚留香提醒您重点做好免疫后引起的呼吸道病的预防(特别是支原体的防治)和腺肌胃炎的预防。

关注肠道健康。

⊙第三周:本周的重点转移到消化系统。

对肉鸡而言,本周是一个高危时期,要特别留意鸡的粪便3周龄管理要点:温度﹥湿度> 通风换气>料和水温度每天下降0.3度,湿度55-60%。

注意负压和风速,关注体感温度。

避免温差的加大(忽冷忽热)和冷风直接吹到鸡身上。

疾病上重点关注大肠杆菌病和肠道健康(肠道健康方面可以用一些微生态制剂来调理肠道和鱼肝油的使用来保护肠道粘膜)。

由于15到25天是一个免疫空白期,此阶段应避免鸡群感冒,减少应激的发生。

提高鸡群的非特异性免疫,可以饮用优质黄芪多糖。

⊙第四周:进入第四周后,肉鸡自身产生大量热量,却不能有效散发。

它们主要依靠呼吸散热,这个阶段也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

22-28天时肉鸡养殖的鬼门关。

由于换料应激、通风应激、免疫应激等各种应激的重叠,再加上鸡群本身就处于免疫空白期。

商品肉鸡的饲养管理方法是什么

商品肉鸡的饲养管理方法是什么

商品肉鸡的饲养管理方法是什么肉鸡具有生长快、抗病强、肉质好、营养丰富、出肉率高等特点,它以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高、市场需求旺盛等优势,成为农民致富的好项目。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商品肉鸡的饲养管理方法,一起来看看。

商品肉鸡的饲养管理方法鸡苗订购购买肉鸡苗前应深入了解父母代种鸡场及孵化场生产管理情况,查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种畜禽合格证》、《动物防疫卫生许可证》和检疫合格证,充分了解种鸡场的防疫、发病、用药、治疗情况。

要选择孵化信誉度好的场家订购雏鸡。

鸡苗运输在雏鸡孵出羽毛干燥后,挑选体重大小均匀、精神活泼、叫声洪亮、羽毛整洁、腹部大小适中而柔软、脐部干净、愈合良好、有绒毛生长、手握有力的健康雏鸡,即时装入运雏箱内,在24小时内运送到育雏室内。

在运输时应每隔2小时检查一次雏鸡情况,特别要保证通风,温度应达到22℃~25℃。

做好防雨,避免挤压伤亡。

温度控制适宜的温度是保证雏鸡前期饲养成活的关键。

雏鸡30日龄时才长出羽毛,体温调节机能才逐渐加强。

因此,雏鸡入舍后要求温度计的感应球与鸡背相平高处温度在0日龄~7日龄达到35℃~33℃;7日龄~14日龄达到33~30℃;14日龄~21日龄达到30℃~27℃;21日龄~28日龄达到27℃~24℃;28日龄~35日龄达到24℃~21℃;35日龄~42日龄达到21℃~18℃。

在生产实践中,根据鸡的分布及行为表现观察温度是否适宜。

如果雏鸡分散良好,运动自如,说明温度正常。

若雏鸡挤堆,挤向热源鸣叫,说明温度过低,应采取增加炉火、门窗覆膜等办法提高温度。

若雏鸡翅膀张开,张口喘息,说明温度过高,应加强通风,供应凉水,增加带鸡喷雾消毒次数等办法降温。

湿度控制雏鸡7日龄时适宜湿度为60%~70%,14日龄后湿度为50%~60%。

一般2日龄前舍内温度高,要大量洒水才能达到加湿。

随日龄增大,逐渐出现鸡舍湿度增大,应适当通风,按时清理粪便,保持鸡舍干燥,降低湿度。

肉鸡饲养管理

肉鸡饲养管理

肉鸡的饲料管理为了提高商品肉鸡的成活率,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饲养商品肉鸡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生物安全饲养人员应做到不串场、不串舍,尽量做到全进全出,保持适当的空舍期,一般为3 周。

除鸡舍周围的杂草,保持鸡舍良好的小气候环境。

鸡舍良好的小气候环境。

二、卫生消毒环境卫生对鸡群的健康成长起重要作用,卫生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育雏的成败,一定要做好雏鸡的饮水、饲料、垫料、饲养器具及环境等方面的卫生工作,同时搞好鸡舍内外的消毒,防止各种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

三、温度育雏第1 周温度很重要,建议育雏温度32左右,以后每周降2-3,直至21。

夏天至少提前1 天,冬季至少提前2天提高室温,使舍内温度均匀。

温度应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测量鸡背高度处的温度,即育雏温度32;二是水温最好为26-27;三是垫料的温度最好为26-28。

如温度适宜,鸡爪放在脸上不觉得有凉意。

同时应注意昼夜温差不能太大,否则会引起雏鸡腹泻。

四、湿度为防止雏鸡早期脱水,鸡舍内应保持一定的湿度,最初几天舍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左右,以后随日龄的渐增,降至25左右。

五、通风雏鸡一开始就应供给新鲜的空气,因此,在保持适宜温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持良好的通风,减少舍内的有害气体,特别是用煤炉保温而生成的废气。

六、饲养管理提供合理的饲养面积,特别是育雏第一周,密度不宜过大。

全期一般情况按照每平方米饲养25.4 千克重的肉仔鸡,由此可推算出所要饲养鸡只数(例如,每羽鸡重2.5千克,每平方米养9只/每羽,鸡重3 千克,每平方米养7只鸡)。

提供充足的料位和水位,特别要注意分布均匀,使雏鸡在%-, 米范围内都能吃到料、饮到水。

建议饮水中常加消毒药,如漂白粉、水易净等。

3.-保持适量的垫料厚度,建议1日龄的雏鸡垫料厚度在) 厘米以上,垫料应经过消毒,保持干燥、卫生;避免使用发霉变质、污染结块的垫料,应勤翻换垫料,防止潮湿。

4.-建议使用质优的颗粒破碎料,不提倡用粉料与颗粒料搀合混饲。

商品肉鸡的饲养管理a

商品肉鸡的饲养管理a

商品肉鸡的饲养管理一、什么是商品肉鸡:通常指7周龄上市的鸡:1、AV体重约2.6公斤;2、AA体重约2.5公斤;3、罗斯308体重约2.7公斤;4、改良优良黄鸡体重1.5公斤左右,供肉食的鸡。

二、影响养鸡成败的五大因素:1、好的品种、好的鸡苗;2、好的饲料﹙约占总成本投入的80%以上﹚;3、管理﹙软管理和硬管理﹚;4、疫情防治﹙疫苗,药品﹚;5、市场行情。

三、鸡场选址及鸡舍建:一)、鸡场选址的基本原则:六字方针:“高” 、“静” 、“远” 、“路”、“水” 、“电”。

高:地势高燥,避风向阳;静:安静,远离闹市;远:远离居民区,远离其它养殖区和其它可能的污染源1.6公里以外,至少不少于500米;路:要想富先修路,方便运输;水:水是生命之源;电:电是现代养殖业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二)、鸡舍的建筑:1、舍宽:开放式9—11米;环境控制式12米。

2、舍长:70—120米。

3、舍层:单层为好。

4、鸡舍地面:应以混凝土地面为好;北方可用沙质土地面,天气干燥、透气性好。

5、群体布局:每舍饲养数在1万只以下;舍内宜分小圈,每圈不超过2500只,小规模饲养每圈多为300只左右,生长良好。

6、鸡舍走向:应呈东西走向,以减轻阳光照射产生的热量。

四、进雏:一)、进雏前的准备工作:1、批数及批次间隔天数:每年进出批次,年初应有整体安排,每年进雏5—6批,每批间隔10—15天,每批空舍5-7天。

空舍时间有利于减少场内污染源。

空舍时间:是指清洁消毒程序完成之后至下批鸡雏到场的间隔时间。

(建议最少为2周,农村多为5—7天)。

2、饲养方式的选则:a、垫料饲养。

b、笼养。

c、网上平养。

★、垫料饲养:优点:投资少,胸囊肿和外伤发病率低。

缺点:鸡接触粪便,易感染疾病,垫料管理耗费人力。

★、笼养:优点:提高饲养密度2—3倍,节约成本费用,球虫发病率低,是商品肉鸡饲养发展的必然趋势。

缺点:一次性投资大,对电的依赖性强,饲养管理技术要求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品肉鸡各个周龄的饲养管理要点
要想达到高效养鸡的目的,健康的鸡苗、全价的营养、精心的管理、统筹的经营和适宜的环境、可靠的消毒、实效的免疫、得力的保健,八项缺一不可。

一、进苗前的关注点
进苗前的关注点是落实检查鸡舍准备情况,包括如下:
1.空舍期的清洁消毒。

关注清洁消毒程序制定、工怍环节监控、消毒效果监控。

应对清洁消毒效果进行评估——细菌培养观测,尤其是规模化肉鸡场更为必要,具体方法是在鸡舍清洁消毒之前,把5个培养皿分别暴露在鸡舍的四个角和中间5分钟,然后在细菌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最后看每平方米面积的细菌总数;在清洁消毒之后,把这一流程重复一遍,前后对照就能看出消毒效果。

判定标准:每平方米面积的细菌总数不超过60为合格。

2.饲养设备的运转状况能否满足为肉鸡提供舒适生长环境的需要,如加温、通风、供水、料线等设备的准备工作,尤其是第一周饮用的温水能否供应充足,饮水的温度与第一周死亡率直接相关,养殖验证表明:26.8度的饮水,第一周死亡率最低。

二、1~7日龄关注点
规模化鸡场第一周的关注核心点是周末体重。

第一周末去掉嗉囊后体重达200克,这是一个目标。

养白羽肉鸡的都知道这么一句话,“周末定终生”:第一周末的体重决定肉鸡的出栏体重;第一周末体重超出1克,出栏体重就增加10~15克。

要想达到一个理想的周末体重,必须要把温度、通风、密度、光照、湿度这五大养殖要素做好。

但是,这些要素没有固定的标准,必须跟设备、气候、鸡雏体重等因素相应变化。

1、淘汰弱雏。

第一周之内可以强行淘汰1%~3%。

如果鸡苗价格低,可以淘汰更多一些。

如果苗价高达4~5元/只,可以淘汰0.7%~1%。

2、延长母源抗体保护时间。

雏鸡母源抗体唯一来源是卵黄,而我们传统的养殖中就怕卵黄不吸收、吸收过慢,恨不得一天就吸收完。

这是因为以前卫生条件差,而导致卵黄腐败、卵黄炎等,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认识。

其实,正常的卵黄吸收需要12天半才能吸收90%,在卵黄中有母源抗体。

如果母源抗体消失过快,新的疫苗抗体还没有上来,这时就会出现3~5天的免疫空白期,容易导致非典型新城疫和禽流感的发生。

国外肉鸡养殖的1~3天中,他们会加卵黄吸收抑制剂,正是通过延长卵黄抗体在雏鸡体内的存留时间,而达到提高雏鸡抗病力。

而我们反而把卵黄当成一种负担。

因此,我们一定要让卵黄健康地、适当地被吸收。

大家可以把健康的小鸡解剖开,看其胸腺、法氏囊、脾脏的情况,从而了解机体后阶段的抵抗力。

3、开口药的问题,这也是影响鸡苗的健康又一因素。

真正的健康养殖是要用科学方法去养殖,用药第一原则是安全,而不是疗效。

因此,在开口药物的选择方面,要根据鸡苗体质合理选择开口药物,并以不影响周末体重、保证基础健康、不影响机体各脏器的发育生长,并减少各种应激为用药原则。

因此我建议选择抗应激、养肠道的开口药。

4、免疫抗体与应激。

在免疫中,疫苗毒株非常重要,一定选择适合本地区流行毒株的疫苗;免疫途径中,该注射的要注射,该滴口的要滴口,该滴鼻的要滴鼻,综合抗体(注射
油苗或活苗而得)、黏膜抗体(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喷雾或点眼滴鼻、饮水、滴口而得),哪个都不能错过;要关注免疫应答和免疫指数,建议5万只肉鸡以上的规模养殖场都应该有一个抗体检测设备,不能再盲人摸象,凭着感觉走;要关注疫苗的反应,特别是喷雾或者点眼后的呼吸道反应;要关注免疫期的饲养管理重点,一定要减少应激,而不能创造应激,例如免疫之前提高舍温。

三、8~14日龄关注点
本周关注点是逐渐加大换气量,要注意通风和温度之间的矛盾,关注新城疫免疫后应激的控制。

1.根据体质、季节逐渐降低舍内温度;
2.使湿度力争达到标准;
3.根据季节适当增加换气,注意换气位置;
4.时间与光照强度的调整,以减少猝死症;
5.按照季节调整好密度。

以上五点要掌握原则:内环境平缓衔接为基本原则,减少应激反应。

本阶段要关注支原体病及过度免疫应激方法的控制;关注新城疫免疫时用转移因子控制免疫滚动应激;关注这个阶段的肠道反应或者腹泻等症状;关注霉菌或者免疫抑制病造成的胃部症状(腺胃炎);关注肠道,肠道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决定于饲料的转化与吸收,这就需要杜绝病从口入。

免疫方面,本阶段的关注点是传染性法氏囊病,包括疫苗种类(一定要用弱毒苗)和免疫途径(最好是滴口)的选择、免疫方法和效果、免疫注意事项、免疫期间的管理工作重点。

法氏囊免疫反应应该在72小时消失,否则就是机体的抵抗力过小,或者毒株的毒力过大。

四、15~21日龄关注点
15天以后,就要关注通风问题,比如通风方式如何改变,一定要关注鸡体的体感温度;鸡舍前端、中端、后端舍内的温度、鸡背的风速、风的走向、湿度这些都要记录。

通风做不好,忽冷忽热的,超不过3天呼吸道症状就会出现;超不过3天气囊浑浊;超不过10天就准备淘汰吧。

肉鸡新城疫在10~15日龄、禽流感在21~28日龄都是免疫空白期。

因此要关注免疫空白期怎么保护,而这就决定了在第四周机体是否健康。

同时,这个时间段要重点关注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免疫反应,尽可能减少免疫应激。

五、22~28日龄关注点
第四周的核心工作是通风与温度制衡点的掌握,同时这一时段也是禽流感的免疫空白期,所以一定要调节好通风和温度之间的矛盾,实现平稳过滤,减少大起大落,哪怕是5℃的温差也会成为疫病的引爆点。

本周的管理工作是否到位就决定了35日龄会不会被迫卖鸡。

六、29~35日龄关注点
本周是红色预警阶段,如果前期管理不好,损失在这个时期就该爆发了。

有的规模化鸡场前21天成活率能达到99%,但如果这时出现问题,就会造成非常大的损失。

很多时候鸡群发病是因为给病原创造了机会。

本周关注的重点是禽流感、新城疫和鸡的体感温度,并防止过料及腹泻。

35天之前最重要的是通风,并重在通过温度、湿度和鸡背处的风速等形成的鸡体感温度的把控。

冬季要养好鸡,就要考虑风的走向,很多养殖场的问题在于风速过大或者风向不对,直接吹到鸡的身上造成冷应激。

同时,通风之后如果温度变化,就要相应地进行调整。

七、35日龄至出栏关注点
35日龄到出栏,要关注肠道方面的疫病防控。

例如,要防止霉菌毒素和魏氏梭菌等的危害;同时要关注生长效率,料肉比每差0.05,一只鸡就差出了0.8元钱,这时候可以使用霉菌毒素吸附剂防止过料,促进饲料转化率,降低料肉比;另一方面更要防止突发事件,标准化养殖场最怕停电,停电半个小时,可能四五千只鸡就死掉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