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甘露醇应用原则
甘露醇应用指南

甘露醇应用指南导读:甘露醇是我们临床应用非常多的一种药物,今天我们来看甘露醇在应用于降低颅内压的一些问题。
甘露醇的降颅压作用,不仅是单纯的利尿,而且主要在于造成血液渗透压增高,使脑组织的水分吸入血液,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一般在静脉注射后20分钟内起作用,2-3小时降压作用达到高峰,可维持4-6小时。
常用剂量为0.25-0.5 g/kg.次成人一次用量。
但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甘露醇除了能引起低钾,诱发或加重心衰,血尿、肾功不全、肾功衰竭及过敏反应外还具有下列并发症:⑴ 使脑水肿加重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有赖于血脑屏障(BBB)的完整性,甘露醇只能移除正常脑组织内的水分,而对病损的脑组织不仅没有脱水作用,而且由于血脑屏障破坏,甘露醇可通过破裂的血管进入病灶区脑组织内,造成病灶内脑水肿形成速度加快,程度加重。
对于脑缺血患者,由于缺血区血管的通透性增强,甘露醇分子易由血管内进入缺血区细胞间隙,同时由于甘露醇不能够被代谢,过多的积聚导致逆向渗透,从而使缺血区水肿加重。
临床动物试验也证实5次以前有降低脑压,减轻脑水肿作用。
5-7次后水肿反而加重。
⑵ 颅内压反跳明显当血液内的甘露醇经肾脏迅速排出后血液渗透压明显降低从而使水分从血液内向脑组织内移动颅内压重新升高。
⑶ 颅内再出血加重以往的观点认为脑内出血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大约为30-40分钟,随着血凝块的出现而停止;但随着影象学的不断发展和CT、MRI应用于临床后发现,大约有38%的脑出血患者的血肿在发病后24小时内,尤其是在6小时内继续扩大其扩大范围是约为33%。
除了与机体本身的因素外,主要与不恰当的使用甘露醇有关。
甘露醇造成再出血的主要原因为①甘露醇使血肿外的脑组织脱水后,可使血肿-脑组织间的压力梯度迅速加大,脑组织支撑力下降,从而使早期血肿扩大;②另一方面由于甘露醇将脑组织液迅速吸收入血液内发生短时的高血容量,使血压进一步升高,加重活动性脑出血。
其脱水剂的应用原则是:(1)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和实际需要,决定脱水剂的用量和用法。
甘露醇应用规范

甘露醇应用的指征 甘露醇应用的指征
• 实验研究表明,甘露醇降低颅内压主要是通 过血脑屏障完整的正常脑组织的脱水作用。 • 由于挫裂伤脑组织的血脑屏障处于破坏和开 放状态,血液中的甘露醇进入该组织间隙空 间并积聚,导致局部高渗,细胞外液量反而 增多,导致脑挫伤局部水肿增加。所以,对 于颅内压基本正常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 (ICP<20mmHg)常规使用甘露醇会加重 脑挫裂伤区域水肿、有害无益。
甘露醇应用的量效关系 甘露醇应用的量效关系
• ①首先是根据颅内压升高程度选择甘露醇 剂量和使用次数,颅内压升高越严重,甘 露醇剂量越大。
• 成人24小时甘露醇最大剂量(按体重60kg计算) (1g/kg*60kg=300ml 20%甘露醇)300ml*6次/d zuixi次 /d=1800ml/d,最小剂量仅为(0.25g/kg*60kg=75ml 20%甘 露醇)75ml*2次/d=150ml/d。根据患者颅内压情况每24小 时甘露醇用量为150ml至1800ml;
甘露醇脱水机理和作用 甘露醇脱水机理和作用
• 美国学者比较了解重 型颅脑创伤ICP> 25mmHg、给予大剂 量甘露醇与小剂量甘 露醇的疗效 。 • 结果发现两组患者ICP 无显著差异。
甘露醇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甘露醇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 ①甘露醇有增加红细胞膜的柔韧性、减少 血液粘滞度的作用,当大剂量快速应用时 可引起反射性血管收缩和减少脑血流量。 所以,清醒病人可引起头痛、视力模糊和 眩晕等; • ②甘露醇时程长(>3天)会导致其脱水效 果逐渐下降;
甘露醇应用的指征 甘露醇应用的指征
• 未采用ICP监测技术,可以通过动态CT扫 描判断脑室脑池形态、中线移位来判断ICP 状态,特别是环池形态是反映颅内压状态 的可靠指标。 • 当急性脑挫裂伤和血肿导致脑占位效应时, 应该使用甘露醇。
甘露醇的临床应用

甘露醇的临床应用甘露醇是一种具有甜味的醇类物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
它的主要应用包括补液疗法、降颅压、抗氧化、神经保护等方面。
首先,甘露醇被广泛用于补液疗法中。
由于其高渗透压,可以从组织和血液中吸引水分,使细胞外液保持在血管内,增加有效血容量。
这种特性使得甘露醇成为常用的补液剂,用于治疗低血容量性休克、失血性休克等情况。
其次,甘露醇还常用于降低颅内压力和脑水肿。
在脑水肿引起的颅内压升高的情况下,甘露醇能通过渗透作用吸引水分,降低颅内的液体积聚,从而减轻颅内压力。
这一作用常用于治疗颅脑外伤、脑出血、脑肿瘤等引起的颅内压增高的疾病。
此外,甘露醇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氧自由基的产生会引起组织损伤,而甘露醇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的方式保护细胞免受氧自由基的损害。
因此,甘露醇在治疗心肌梗死、肝损伤、急性胰腺炎等具有氧自由基损伤的疾病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
此外,甘露醇还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研究发现,甘露醇能够减轻脑缺血、缺氧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降低神经元的死亡率。
这一作用使得甘露醇在中风、心脏手术等会导致脑缺血的情况下有相应的临床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甘露醇虽然有很多临床应用,但也存在不适应症和禁忌症。
例如,甘露醇在重度的肾功能不全、脑出血后阶段和休克性肝炎等情况下是禁用的。
此外,由于甘露醇在体内代谢较慢,长期使用容易引起代谢紊乱,因此使用甘露醇时需注意控制剂量和使用时机。
综上所述,甘露醇是一种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的药物。
它的补液疗法、降颅压、抗氧化和神经保护作用使其在许多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使用甘露醇时也需注意控制剂量和使用时机,以确保其安全有效的应用。
甘露醇输注的注意事项

甘露醇输注的注意事项甘露醇输注(Mannitol infusion)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用于治疗一些病症和病情。
甘露醇通过增加尿液排出量和降低颅内压等方式,起到促进尿液生成、防止血管凝聚及溃疡形成等作用,但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甘露醇输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可以自行决定使用甘露醇。
因为甘露醇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只有在医生判断有必要使用并给予指导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其次,使用甘露醇前需要检查患者的肾功能。
甘露醇主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如果患者患有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可能会影响甘露醇的排泄,增加药物在体内积聚的风险,从而导致甘露醇过量引起药物中毒,因此在使用前要仔细检查肾功能。
此外,甘露醇输注时,还需要监测患者的尿量和尿液成分的变化,及时调整剂量以避免出现不良的副作用。
此外,输注甘露醇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等生命体征。
甘露醇可以通过提高血浆渗透压引起水分的移动,进而增加尿液的生成,但同时也可能会导致血容量减少,严重时甚至引起低血压和心脏功能不全等不良反应,因此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最后,甘露醇输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液电解质浓度和酸碱平衡情况。
甘露醇可引起水和电解质的移动,导致血液中电解质的浓度发生变化,特别是钠离子的浓度可能发生改变,引起水盐平衡的紊乱。
因此,在输注甘露醇的过程中,需要经常测量患者的血液电解质浓度和酸碱平衡情况,及时纠正不平衡的情况,以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综上所述,甘露醇输注在临床上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二是在使用前要检查患者的肾功能;三是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四是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液电解质浓度和酸碱平衡情况。
只有在严格控制这些注意事项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发挥甘露醇的治疗作用,并减少不良的药物反应。
甘露醇合理应用规范

药理机制
2、甘露醇的利尿作用:静注甘露醇约 10~15min产生利尿作用,2~3h达高峰。甘 露醇静脉注入机体后,主要分布在细胞外 液,仅有一小部分(约为总量的3%)在肝 脏内转化为糖元,绝大部分(97%)经肾小 球迅速滤过,造成高渗透压,阻碍肾小管 对水的再吸收;同时它能扩张肾小动脉, 增加肾血流量,从而产生利尿作用。(同 时说明甘露醇对糖尿病患者无影响)
为临床常用药,以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 科室为主。
.
药理机制
1、甘露醇的组织脱水作用:通过渗透性脱 水作用,减少组织含水量。 甘露醇静脉注入机体后,血浆渗透压迅速提 高,由于血浆渗透压迅速提高形成渗透压 差,水分从组织中移向血循环,由肾脏排 出,使细胞内外液量减少,从而达到减轻 水肿、降低压力(尤其是颅内压、眼内压、 脑水肿)的目的。
.
关于用法用量问题
2、 针对合并心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大剂量 甘露醇使肾血管收缩增加心肾负担。小剂 量甘露醇扩容,利尿,扩张肾血管,对肾 脏有保护作用,因此小剂量甘露醇对心肾 功能损害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
关于用法用量问题
3、用量小脱水、降压作用就小,用量大、 滴速快其副作用就相应增高。应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认真对待。并要考虑其基础疾 病,用量需个体化。有心功能不全、冠心 病、肾功能不全倾向的要慎用,可联合使 用速尿。并根据不同情况适当加用速尿或/ 和白蛋白。如果患者有明显的心,肾疾病 应优选速尿。
4、甘露醇具有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 提高红细胞变形性,而促进组织水平的氧 转运,有益于改善脑梗死和脑出血周围的 脑水肿。对既往有脑梗死的患者不会引起 血液浓缩,加重脑缺血。
.
甘露醇应用要点
5、甘露醇不能或很少进入脑细胞内,因此 用药后,一般无反跳现象,为防止反跳现 象,在2次甘露醇用药期间,静脉注射1次 高渗葡萄糖或地塞米松,以维持其降颅压 作用。
甘露醇临床应用指南

甘露醇临床应用指南
一、甘露醇概述
甘露醇是一种天然的多糖衍生物,主要从玉米、大豆和高淀粉中分解
得到。
甘露醇具有多种活性,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衰老、降低血液胆固醇、抗血管紧张素受体等特性。
它在全球都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临床
治疗中。
二、甘露醇临床应用
1.用于抗炎
甘露醇具有抗炎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炎性疾病,如骨关节炎、类风湿
关节炎、糖尿病性足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研究表明,甘露醇能够增加
炎性疾病患者的活动范围,减少疼痛,减轻炎症反应,改善骨关节的功能。
2.用于抗氧化
甘露醇具有抗氧化作用,可用于抗衰老和抗损伤。
它能够阻止自由基
的形成,增强细胞抵抗氧化的能力,避免细胞受到氧化损伤,从而延缓衰老。
研究表明,甘露醇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同
时能够提高免疫功能,降低感染病的发病率。
3.用于改善血管紧张素受体功能。
甘露醇的应用

5、使用时间:一般7±3天,个别严重者14±3天。合并肺部感染或频
繁癫痫发作,常因感染、中毒、缺氧等因素,而使脑水肿加重,脱水 剂的应用时间可适当延长。
甘露醇的反跳机理及防范措施
• 1、甘露醇的半衰期为(1.23±0.22)h,分布容积(Vd)为426.79ml, 药物动力学特性表现在体内消除快,分布不很广泛。有学者研究表明, 脑脊液中甘露醇的排出比血清中甘露醇的排出慢,甘露醇可以透过血 脑屏障,并在脑脊液中滞留,当血中甘露醇浓度降低时,脑脊液中甘 露醇仍保持较高浓度,形成新的渗透梯度,从而引起脑压反跳。反跳 时间多在给药后1小时。
甘露醇的反跳机理及防范措施
• 3、颅内高压患者静注甘露醇降脑压时,剂量以400mg/kg,输入速 率不要超过50mg/(kg•min)为宜,这样既可达到最佳降压效果,又 可防止脑压反跳。
甘露醇的应用要点
• 1、因为甘露醇应用后先发生短暂性高血容量(吸收组织液进入血管 内),而可能使血压升高,故对同时伴高血压者,在用甘露醇前,可 先用速尿将血容量调整后,再用甘露醇,以避免不良反应产生。 2、脑血管疾病伴心功能不全者用甘露醇应慎重,以免因输入过快或 血容量增加而诱发心力衰竭(心衰)。
甘露醇的副作用
• 副作用:给药速度过快时,部分病人出现头痛、眩晕、心律失常、畏 寒、 视物模糊和急性肺水肿等不良反应。能引起低钾,原有心功能 不全者,易诱发心衰。血尿、肾功不全、肾功衰竭等。剂量过大,偶 可发生惊厥。避免药物外渗致局部肿痛,甚至组织坏死。
甘露醇治疗老年人急性脑卒中的不良反应
•一 急性肾功能衰竭:
甘露醇的用量问题
• 2、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往往合并心肾功能的损 害,大剂量甘露醇使肾血管收缩增加心肾负担。小剂量甘露醇扩容, 利尿,扩张肾血管,对肾脏有保护作用,且小剂量甘露醇降颅压作用 与大剂量相似,因此小剂量甘露醇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是安全有效的
最详细的甘露醇临床应用指南doc

最详细的甘露醇临床应用指南doc甘露醇是一种常用的利尿剂和渗透剂,常用于临床上治疗脑水肿、急性肺水肿等疾病。
下面是一份详细的甘露醇临床应用指南。
一、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脑水肿、急性肺水肿、高血压危象、急性肾衰竭等。
禁忌症:高血容量状态、严重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明显脑疝、甲醛代谢障碍等。
二、用药原则1.起始剂量视病情和患者特点而定,一般为1g/kg;如有必要可按需要迅速加药,但总剂量一般不超过2g/kg。
2.给药速度应慢,通常15-20分钟内给药完毕。
3.注射速度过快易发生肺水肿、甲醛中毒等。
给药期间监测尿量、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
三、应用指南1.脑水肿的治疗:轻、中度脑水肿:起始剂量为1g/kg,每6-8小时维持剂量为0.25-0.5g/kg。
重度脑水肿:常规剂量为1-1.5g/kg,必要时每4-6小时可再加药至总剂量2g/kg。
2.急性肺水肿的治疗:起始剂量为1g/kg,每6-8小时维持剂量为0.25-0.5g/kg。
注射速度过快可引起肺水肿,应慎重。
严密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听诊肺部啰音等。
3.高血压危象的治疗:可通过降低颅内压力、血管扩张作用降低血压。
起始剂量为1g/kg,如果血压有效下降,可减少维持剂量至0.25-0.5g/kg。
4.急性肾衰竭的治疗:甘露醇可改善肾实质血流灌注,提高尿量,减轻肾脏损伤。
起始剂量为1g/kg,每6-8小时维持剂量为0.25-0.5g/kg。
注意事项:1.甘露醇为高渗透物质,应注意监测血浆渗透压,若渗透压过高可能引起脱水。
2.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患者应减少剂量,不能代谢甘露醇可能引起甲醛中毒。
3.对甘露醇过敏者禁用。
4.甘露醇具有利尿和渗透作用,应注意监测尿量、电解质水平等。
5.甘露醇对静脉液稀释后应尽快用完,避免细菌污染。
典型病例:一、张,男性,65岁,脑水肿病史:张因中风住院,出现急性脑水肿症状。
治疗方案:给予甘露醇1g/kg,缓慢静脉注射,监测尿量和生命体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临床甘露醇应用原则甘露醇的药理机制和特点,及其副作用。
20%的甘露醇是六碳多元醇,其分子量为 163 是尿素的三倍,PH 值为 5-7。
为高渗透压性脱水剂,无毒性,作用稳定。
甘露醇静脉注入机体后,血浆渗透压迅速提高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仅有一小部分(约为总量的 3%)在肝脏内转化为糖元,绝大部分(97%)经肾小球迅速滤过,造成高渗透压,阻碍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同时它能扩张肾小动脉,增加肾血流量,从而产生利尿作用。
所以甘露醇对机体的血糖干扰不大,对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仍可应用。
由于血浆渗透压迅速提高形成了血-脑脊液间的渗透压差,水分从脑组织及脑脊液中移向血循环,由肾脏排出。
使细胞内外液量减少,从而达到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目的。
甘露醇也可能具有减少脑脊液分泌和增加其再吸收,最终使脑脊液容量减少而降低颅内压。
此外,甘露醇还是一种较强的自由基清除剂,能较快清除自由基连锁反应中毒性强、作用广泛的中介基团羟自由基,防止半暗区组织不可逆性损伤而减轻神经功能损害,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循环,故近年已将甘露醇作为神经保护剂用于临床。
甘露醇的降颅压作用,不仅是单纯的利尿,而且主要在于造成1 / 9血液渗透压增高,使脑组织的水分吸入血液,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一般在静脉注射后 20 分钟内起作用,2-3 小时降压作用达到高峰,可维持 4-6 小时。
常用剂量为 0.25-0.5 克/kg.次成人一次用量。
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甘露醇除了能引起低钾,诱发或加重心衰,血尿、肾功不全、肾功衰竭及过敏反应外还具有下列并发症:⑴使脑水肿加重: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有赖于 BBB 的完整性,甘露醇只能移除正常脑组织内的水分,而对病损的脑组织不仅没有脱水作用,而且由于血脑屏障破坏,甘露醇可通过破裂的血管进入病灶区脑组织内,造成病灶内脑水肿形成速度加快,程度加重。
对于脑缺血患者,由于缺血区血管的通透性增强,甘露醇分子易由血管内进入缺血区细胞间隙,同时由于甘露醇不能够被代谢,过多的积聚导致逆向渗透,从而使缺血区水肿加重。
临床动物试验也证实 5 次以前有降低脑压,减轻脑水肿作用。
5-7次后水肿反而加重。
⑵颅内压反跳明显:当血液内的甘露醇经肾脏迅速排出后血液渗透压明显降低从而使水分从血液内向脑组织内移动颅内压重新升高。
⑶颅内再出血加重:---------------------------------------------------------------最新资料推荐------------------------------------------------------ 以往的观点认为脑内出血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大约为 30-40 分钟,随着血凝块的出现而停止;但随着影象学的不断发展和 CT、MRI 应用于临床后发现,大约有 38%的脑出血患者的血肿在发病后 24 小时内,尤其是在 6 小时内继续扩大其扩大范围是约为 33%。
除了与机体本身的因素外,主要与不恰当的使用甘露醇有关。
甘露醇造成再出血的主要原因为①甘露醇使血肿外的脑组织脱水后,可使血肿-脑组织间的压力梯度迅速加大,脑组织支撑力下降,从而使早期血肿扩大;②另一方面由于甘露醇将脑组织液迅速吸收入血液内发生短时的高血容量,使血压进一步升高,加重活动性脑出血。
其脱水剂的应用原则是:(1)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和实际需要,决定脱水剂的用量和用法。
并密切观察颅内压的动态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做到有效控制,合理用药。
(2)有意识障碍者,提示病灶范围较大,中线结构已受影响,可给予 20%甘露醇125 毫升,静脉滴注,q4-6h,并观察病情和意识障碍的动态改变,注意用药后症状是否缓解,以便调整用量和用药间隔时间。
(3)若病人昏迷程度加深,腱反射和肌张力逐渐降低,出现对侧锥体束征或去大脑强直样反应时,为病灶扩大或中线结构移位加重的征象。
3 / 9除应给予 20%甘露醇 250 毫升静脉滴注,进行积极的脱水治疗外,并应加用速尿 40mg,并可短期内加用地塞米松10~20 毫克静脉滴注,每日 1~2 次,以上两药可同时或交替应用。
(4)临床症状较轻,病人神志清楚,无剧烈头痛、呕吐,眼底检查未见视乳头水肿者,尤其是腔隙性脑梗死或小灶脑梗死可暂不用脱水剂。
(5)脱水剂一般应用 5~7 天。
但若合并肺部感染或频繁癫痫发作,常因感染、中毒、缺氧等因素,而使脑水肿加重,脱水剂的应用时间可适当延长。
应用脱水剂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是否已达到了脱水的目的,又要预防过度脱水所造成的不良反应,如血容量不足,低血压,电解质紊乱及肾功能损害等。
总总结结 1:用药时机不推荐甘露醇用作预防脑水肿。
对甘露醇的使用时机还没有统一的观点,还有待于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
随着 CT 和 MRI 的广泛应用,发现血肿明显扩大的患者比例较高。
血肿的扩大至少与血压增高的程度、凝血功能、出血部位以及血肿形态等因素有关。
而一旦怀疑有活动性出血,甘露醇的使用应十分谨慎。
因为甘露醇使血肿以外的组织脱水后,可使血肿-脑组织间的压---------------------------------------------------------------最新资料推荐------------------------------------------------------ 力梯度迅速增大,从而促使血肿扩张或加重活动性出血,导致临床症状恶化。
有人建议脑出血患者首次 CT 检查后应采取积极的措施,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24~48 小时后复查 CT。
若病情及血肿大小均稳定,则可使用甘露醇等渗透性药物,以帮助减轻脑组织水肿。
目前,对甘露醇的使用时机还没有统一的观点,还有待于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
我们认为对脑出血患者甘露醇的应用时机,应考虑患者病情及血肿的大小及部位等,注意个体化。
对于脑出血:这个时间窗应是指从血管破裂出血开始到形成凝血栓子不再出血为止。
在这段时间内应用甘露醇是危险的。
因为高渗的甘露醇会逸漏至血肿内,血肿内渗透压随之增高,加剧血肿扩大,对脑细胞损害加重,并有可能酿成恶果。
一般 6h后使用,但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具体情况。
只要有活动性颅内出血,甘露醇应用就是禁忌。
2:滴速问题滴速越快,血浆渗透压就越高,脱水作用就越强,疗效会越好。
5 / 9然而要注意患者的基础疾病。
有心功能不全、冠心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滴速过快可能导致致命疾病的发生。
短暂的血容量升高可能引起急性心功能不全;过多的利尿可导致有效血容量不足,可引起血粘稠度增高,会引起急性心肌梗死、脑梗塞。
过快的滴速可能对肾功能有损伤作用。
一般要求在 20min 内滴完。
要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而定。
3:用量问题甘露醇作为降颅压药应用于临床由来已久,但对其用药剂量尚有争论,目前有以下几种观点: 1 使用甘露醇主张大剂量1.0g/kg。
Wise 等曾认为大剂量 1.0g/kg 为有效剂量,有效时间为 4~6 小时。
用***犬实验,通过监测颅内压发现甘露醇降颅内压最佳剂量亦为1.0g/kg,但有效时间 90~120 分钟。
他们认为对重症颅内压升高的患者,如需要迅速有效地降低颅内压时,甘露醇剂量以 1.0g/kg 为宜,用药时间应在 120 分钟内重复给药。
但也有人认为,甘露醇的剂量最大只能达每6小时1g/kg,没有必要再加大剂量或缩短用药间隔,超过此剂量不能增加脱水作用,而只---------------------------------------------------------------最新资料推荐------------------------------------------------------ 能增加副作用。
2 有人主张使用小剂量甘露醇(0.2~0.5g/kg)。
认为小剂量甘露醇降低颅内压作用与大剂量相似,且可避免严重脱水、渗透失衡以及在大剂量时发生甘露醇外渗。
临床观察均发现采用 0.5g/kg 的小剂量甘露醇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疗效与大剂量相仿,且无毒副作用发生。
采用首剂甘露醇 0.75g/kg,以后每 2 小时给 0.25g/kg 或直到血浆渗透压超过310mOsm/L,这种有规律和频繁使用甘露醇,颅内压变化较平稳。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往往合并心肾功能的损害,大剂量甘露醇使肾血管收缩增加心肾负担。
小剂量甘露醇扩容,利尿,扩张肾血管,对肾脏有保护作用,且小剂量甘露醇降颅压作用与大剂量相似,因此小剂量甘露醇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是安全有效的用量小脱水降颅压作用就小,用量大、滴速快其副作用就相应增高。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认真对待。
小灶出血,可用 20%的甘露醇 125~150ml 较快速静滴,每日 2 次或 q8h。
比较大的出血灶或 2 有人主张使用小剂量甘露醇(0.2~0.5g/kg)。
认为小剂量甘露醇降低颅内压作用与大剂量相似,且可避免严重7 / 9脱水、渗透失衡以及在大剂量时发生甘露醇外渗。
临床观察均发现采用0.5g/kg 的小剂量甘露醇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疗效与大剂量相仿,且无毒副作用发生。
采用首剂甘露醇 0.75g/kg,以后每 2 小时给 0.25g/kg 或直到血浆渗透压超过 310mOsm/L,这种有规律和频繁使用甘露醇,颅内压变化较平稳。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往往合并心肾功能的损害,大剂量甘露醇使肾血管收缩增加心肾负担。
小剂量甘露醇扩容,利尿,扩张肾血管,对肾脏有保护作用,且小剂量甘露醇降颅压作用与大剂量相似,因此小剂量甘露醇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是安全有效的用量小脱水降颅压作用就小,用量大、滴速快其副作用就相应增高。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认真对待。
小灶出血,可用20%的甘露醇125~150ml 较快速静滴,每日 2 次或 q8h。
比较大的出血灶或严重的缺血性脑水肿可用到125-250ml q4-8h。
并要考虑其基础疾病。
有心功能不全、冠心病、肾功能不全倾向的要慎用。
并根据不同情况适当加用速尿或/和白蛋白。
如果患者有明显的心,肾疾病应优选速尿。
一部分动物试验证明 125ml 与 250ml 其脱水作用无明显差异,但也有试验表明剂量大者脱水作用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有量效关系。
---------------------------------------------------------------最新资料推荐------------------------------------------------------ 最佳能够使病人血浆渗透压300-320mOsm/L 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