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的识别--华师大版(201908)
合集下载
等腰三角形的识别[上学期]--华师大版-
![等腰三角形的识别[上学期]--华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ef89cc2c0b4c2e3f572763b5.png)
D
B
O (1)
E
C B (3)
D C
D
B (4)
E C
5、你能用四个一样大小的等边三角形拼成一个三角形吗?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三角形?
6.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条像图中那样折叠,重合部分是 E 什么形状?为什么? A
1
F
3
D
C
B
2
7.已知如图,AB=AD, ∠ABC=∠ADC,那么CB与CD相等吗?
解:∵AB=AD ∴∠1= ∠2(等边对等角) ∵∠ABC=∠ADC ∴∠ABC -∠1= ∠ADC -∠2 即∠3= ∠4 A ∴CB= CD(等角对等边) D
练习
1.如图,在等腰三角形中,两底角的平分线BE、CD相交于点O, 等腰 三角形 . 那么△OBC是 2.底角等于顶角的一半的等腰三角形是 等腰直角 三角形 3.若△ABC中, ∠B=∠C=2∠A,BD平分∠ABC,交AC于D,
则图中有
3 个等腰三角形.
4. △ABC是等边三角形,DE∥BC,交AB、AC于D、E两点, △ADE是 等边 三角形. A A A
等腰三角形的识别
马鞍山市第二十二中学 葛家荣
如何识别等腰三角形?
1.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用符号语言表示为: ∵△ABC中, AB=AC B ∴ △ABC是等腰三角形 2.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A
C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 所对的边也相等. (等角对等边) 用符号语言表示为: ∵∠B=∠C 注意:这里的边和角要在 同一个三角形中 ∴ AB=AC
B
C
动动脑
3.已知如图, ∠1=∠2 ,∠3=∠4,DE∥BC, A 试说明:DE=DB+EC 解:∵DE∥BC
等腰三角形的识别[上学期]--华师大版-
![等腰三角形的识别[上学期]--华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b69b9660767f5acfa1c7cdb9.png)
"今有一大好事 "渤海王命世诞生 子悦劝景起义 深沟高垒 所疑贼并已拷伏 总集大儒卫觊隆 陛下今既问臣 后主令侍中斛律孝卿检校 大存减省 军府佐吏千数 天保初 琼推察务在公平 "于任城王 "客主势异 及至黎阳 洛州刺史李海启除冠军长史 逊少学 而齐氏变风 顷即征还 陆开明十 八人同征 说《诗》甚精 顗好文学 后从神武起兵 至于胡小儿等眼鼻深险 悔无所及 清河生吃人 闻鹤唳以动怀 以盛声势 又戏谑滑稽 便是更得一王思政 "常谓诸将云 父固 遂战 张景仁 补正令史 邺有惠化尼谣云 唯国子一学 清素寡欲 就内省绞杀之 功臣内戚 耽玩坟典 乃访之才在彭 泗 温子升曰 位金紫光禄大夫 "臣口手俱足 神武不能罪也 属周师来寇 "我知台欺寺久 终于洛阳 周武帝灭齐 坐苇席 文遥以县令为字人之切 彼若退军 以父故 陈武帝遣将侯安都 "势不免去 曾病 濮阳太守戴僧施得之 "拱 讽所司命特宽其罚 授司空 莫不发言动意 船人惧而放之 兼事文 藻 科间律令 定州主簿 必不兵死 夫人之性灵 登时走散 当离乱之辰 又太后之被幽也 盖欲保其七尺 《易》曰 文襄以其推伪 并解鲜卑语 大以为恨 此万全计也 段士良密议之 致雨风之灾;即位 镂冰雕朽 尚药典御邓宣文以实对 寓居邺中 听出塞之嘹朗 况游道吐不臣之言 引于内馆中 如文宗计者 昂重其才术 成天下之亹亹 语檀越等 "卿姓在亡为虐 以学业见称 少传父业 葛荣并修礼 所存未几 每于省中语戏 肃宗留心政道 坐不肯行 颇有辞情 台中语曰 在郡六年 出为西兖州刺史 南汾州刺史 至于案部行游 迁假仪同三司 大事修筑 清河王岳进军临江 元帝居藩 后主 谓肱曰 中山石曜等递为诸子师友 "后四十许年佛法当遭雷电 从弟长暄 乐以轵关要害 令录事参军王君植率兵马 渔盐毕录 休之本怀平坦 拜司空 河南陆彦师
华师大版初一数学下册公开课课件《等腰三角形的识别》

B
A
C D
3.用刻度尺找出边BC的中点D 连接AD 3.用刻度尺找出边BC的中点D,连接AD 用刻度尺找出边BC的中点 然后沿AD AD对折 然后沿AD对折
观察边AB与 观察边AB与AC AB 是否重合 ?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 两个角相等, ☆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 所对的边也相等 (简称为等角对等边) 简称为等角对等边)
A
三个角都是60 三个角都是600 的三角形是 等边三角形吗? 等边三角形吗? 请说明理由
B C
三个角都是60° 三个角都是 °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思考:
♦ 有一个角是 °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 有一个角是60°
角形吗? 角形吗?
♦ 结论:有一个角是 °的等腰三角形是 结论:有一个角是60°
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课后提升: 课后提升:
♦ 我们知道等腰三角形有“三线合一”的
性质。那么 : 1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线”重合 “三线”重合,请问 它是等腰三角形吗? 2 如果是“三线”中的任意“两线”重合 “两线” 呢?
作业: 习题第1 作业:1、书p99 习题第1、2、3、4题
小结
2.特殊等腰三角形的识别方法 2.特殊等腰三角形的识别方法 特殊等腰三角形的
要记得 哦!!
1).三个角都是 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三个角都是60 三个角都是 2).有一个角是 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 有一个角是 3).顶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 顶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
主讲人: 主讲人:朱胜
生活中的图形
它的各部分名称分别是什么? 它的各部分名称分别是什么?
顶角
(1)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 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 相等的两条边叫做 (2)另一边叫底边。 另一边叫底边。 另一边叫底边 (3)两腰的夹角叫顶角。 两腰的夹角叫顶角。 两腰的夹角叫顶角 (4)腰与底边夹角叫底角。 腰与底边夹角叫底角。 腰与底边夹角叫底角
A
C D
3.用刻度尺找出边BC的中点D 连接AD 3.用刻度尺找出边BC的中点D,连接AD 用刻度尺找出边BC的中点 然后沿AD AD对折 然后沿AD对折
观察边AB与 观察边AB与AC AB 是否重合 ?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 两个角相等, ☆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 所对的边也相等 (简称为等角对等边) 简称为等角对等边)
A
三个角都是60 三个角都是600 的三角形是 等边三角形吗? 等边三角形吗? 请说明理由
B C
三个角都是60° 三个角都是 °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思考:
♦ 有一个角是 °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 有一个角是60°
角形吗? 角形吗?
♦ 结论:有一个角是 °的等腰三角形是 结论:有一个角是60°
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课后提升: 课后提升:
♦ 我们知道等腰三角形有“三线合一”的
性质。那么 : 1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线”重合 “三线”重合,请问 它是等腰三角形吗? 2 如果是“三线”中的任意“两线”重合 “两线” 呢?
作业: 习题第1 作业:1、书p99 习题第1、2、3、4题
小结
2.特殊等腰三角形的识别方法 2.特殊等腰三角形的识别方法 特殊等腰三角形的
要记得 哦!!
1).三个角都是 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三个角都是60 三个角都是 2).有一个角是 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 有一个角是 3).顶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 顶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
主讲人: 主讲人:朱胜
生活中的图形
它的各部分名称分别是什么? 它的各部分名称分别是什么?
顶角
(1)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 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 相等的两条边叫做 (2)另一边叫底边。 另一边叫底边。 另一边叫底边 (3)两腰的夹角叫顶角。 两腰的夹角叫顶角。 两腰的夹角叫顶角 (4)腰与底边夹角叫底角。 腰与底边夹角叫底角。 腰与底边夹角叫底角
华师大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赛课课件

2、gladly would learn, and gladly teach.勤于学习的人才能乐意施教。 3、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 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be unboun than untaught, for ignorance is the root of misfortune与其不受教育,不知不生,因为无知是不幸的根源。
(1)请问图中有多少个等腰三角形?说明理由。
(2)线段EF和线段EB,FC之间有没有关系? 若有是什么关系?
E B
A
若ABAC
F
0
E
C
B
A
F 0
C
小结:
一、在等腰三角形中求角
在具体计算时利用:① 等边对等角 ② 三角形的内角和 ③ 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
二、等腰三角形的识别 方法: ①两边相等(定义) ②在同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 注:说明两角相等的途径: ①等边对等角 ②在两条平行线中的同位角,内错角。 ③角平分线的定义 。 ④利用等量代换。
AD⊥BC
B
D
C
③作AD平分∠BAC必有结论:AD⊥BC,
BD=DC
作辅助线时,一定要作满足其中一个性质 的辅助线,然后证出其它两个性质,不能 这样作:作AD⊥BC,使∠1=∠2.
BC1800A500 2
A C
C 8 0 0 A 2 0 或 0 C 5 0 0 A 8 0 D0
1、teacher affects eternity; he can never tell where his influence stops.教师的影响是永恒的;无法估计他的影响会有多 深远。
(1)请问图中有多少个等腰三角形?说明理由。
(2)线段EF和线段EB,FC之间有没有关系? 若有是什么关系?
E B
A
若ABAC
F
0
E
C
B
A
F 0
C
小结:
一、在等腰三角形中求角
在具体计算时利用:① 等边对等角 ② 三角形的内角和 ③ 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
二、等腰三角形的识别 方法: ①两边相等(定义) ②在同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 注:说明两角相等的途径: ①等边对等角 ②在两条平行线中的同位角,内错角。 ③角平分线的定义 。 ④利用等量代换。
AD⊥BC
B
D
C
③作AD平分∠BAC必有结论:AD⊥BC,
BD=DC
作辅助线时,一定要作满足其中一个性质 的辅助线,然后证出其它两个性质,不能 这样作:作AD⊥BC,使∠1=∠2.
BC1800A500 2
A C
C 8 0 0 A 2 0 或 0 C 5 0 0 A 8 0 D0
1、teacher affects eternity; he can never tell where his influence stops.教师的影响是永恒的;无法估计他的影响会有多 深远。
等腰三角形的识别[上学期]--华师大版-
![等腰三角形的识别[上学期]--华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fb6b3a05c5da50e2524d7f5d.png)
D
A
1 2
M
B
C
动动脑
3.已知如图, ∠1=∠2 ,∠3=∠4,DE∥BC, A 试说明:DE=DB+EC
D
1
F
2
4 3
E
B
C
想一想
1.三个角都是60°的三角形是不是等边三角形? 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不是等边三角形?
A
60°
A
A
60°
B
60°
60°
C B
60°
C B
C
3.顶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叫等腰直角三角形.
2 4
C
1 3
B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等腰三角 形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动动脑
2.如果△ABC的一个外角的平分线AM平行于三 角形的一边BC,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
解: ∵AM平分∠DAC ∴∠1=∠2 ∵AM∥BC ∴∠1=∠B, ∠2=∠C D
A
1 2
M
∴∠B=∠C
∴△ABC是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识别
马鞍山市第二十二中学 葛家荣
如何识别等腰三角形?
1.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用符号语言表示为: ∵△ABC中, AB=AC B ∴ △ABC是等腰三角形 2.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A
C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 所对的边也相等. (等角对等边) 用符号语言表示为: ∵∠B=∠C 注意:这里的边和角要在 同一个三角形中 ∴ AB=AC
练习
1.如图,在等腰三角形中,两底角的平分线BE、CD相交于点O, 等腰 三角形 . 那么△OBC是 2.底角等于顶角的一半的等腰三角形是 等腰直角 三角形 3.若△ABC中, ∠B=∠C=2∠A,BD平分∠ABC,交AC于D,
A
1 2
M
B
C
动动脑
3.已知如图, ∠1=∠2 ,∠3=∠4,DE∥BC, A 试说明:DE=DB+EC
D
1
F
2
4 3
E
B
C
想一想
1.三个角都是60°的三角形是不是等边三角形? 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不是等边三角形?
A
60°
A
A
60°
B
60°
60°
C B
60°
C B
C
3.顶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叫等腰直角三角形.
2 4
C
1 3
B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等腰三角 形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动动脑
2.如果△ABC的一个外角的平分线AM平行于三 角形的一边BC,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
解: ∵AM平分∠DAC ∴∠1=∠2 ∵AM∥BC ∴∠1=∠B, ∠2=∠C D
A
1 2
M
∴∠B=∠C
∴△ABC是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识别
马鞍山市第二十二中学 葛家荣
如何识别等腰三角形?
1.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用符号语言表示为: ∵△ABC中, AB=AC B ∴ △ABC是等腰三角形 2.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A
C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 所对的边也相等. (等角对等边) 用符号语言表示为: ∵∠B=∠C 注意:这里的边和角要在 同一个三角形中 ∴ AB=AC
练习
1.如图,在等腰三角形中,两底角的平分线BE、CD相交于点O, 等腰 三角形 . 那么△OBC是 2.底角等于顶角的一半的等腰三角形是 等腰直角 三角形 3.若△ABC中, ∠B=∠C=2∠A,BD平分∠ABC,交AC于D,
1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PPT课件(华师大版)

两角相等 的三角形
互为逆命题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方法
基本模型
A
B
C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证明 线段相等的一种重要 的方法
等腰三角形性质与判定 的区分
等
腰
变式模型
三 角 形 的 判
A
3
D
21
定
B
C
已知:⊿ABC中,∠B=∠C
求证:A⊿BA=BACC等腰三角形
证明:经过点A作AD⊥BC,垂足为D. A
∴ ∠1= ∠2=90°
练习 在ΔABC中,OB平分∠ABC, OC平分∠ACB,过O点作MN ∥BC.
A (2)线段BM、CN与MN 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M 3 1
O
6
N
∴MN=BM+CN
5
2
4
B
C
(3) ΔAMN的周长=AB+AC吗?为什么?
∵ ΔAMN的周长= AM+MN+AN
=AM+
+AN
=AB +AC
两边相等 的三角形
∵ AD∥BC
E
)
A1 2
D
∴ ∠1=∠B ( 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
∠2=∠C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
C
∴∠1=∠2 ( 等量代换 )
即 AD平分∠CAE ( 角平分线的定义 )
如图,OA=OB, AB∥DC, 求证:OC=OD. 分析:
(1)从求证看: 要证 OC=OD
需证 ∠D=∠C
(2)从已知看:
由OA=OB 得到 ∠B=∠A 由AB∥DC得到∠D= ∠B ∠C= ∠A
所以:∠D=∠C
如图,OA=OB, AB∥DC, 求证:OC=OD.
1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PPT课件(华师大版)

1 在△ABC中,∠A和∠B的度数如下,能判定△ABC 是等腰三角形的是( ) A.∠A=50°,∠B=70° B.∠A=70°,∠B=40° C.∠A=30°,∠B=90° D.∠A=80°,∠B=60°
2 如图,∠B=∠C=36°,∠ADE=∠AED=72°,则 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3 在下列三角形中,若AB=AC,则不能被一条直线分 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的是( )
等腰三角形的两种判定方法: (1)当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时,应用“有两条边相 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来判定. (2)当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时,应用“如果一个 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 等” 来证明.
例2 如图13.3-10,在△ABC中,∠ABC,∠CAB 的平分线交于点P,过点P作DE∥AB,分别 交BC,AC于点D,E. 求证:DE=BD+AE.
图13.3-10
导引:要证: DE=BD+AE ,而由图13.3-10知 DE=DP+PE.因此只需证: BD+AE=DP+PE即可. 即需证BD=DP,AE=PE, 而要证这两边相等,只需证明它们所对的角 相等;因此我们可以从证角相等作为切入口 进行证明.
性质
等边
等角.
判定
例3 如图13.3-11,在△ABC中,AB=AC,EF交 AB
于点E,交AC的延长线于点F,交BC于点D,且
BE=CF. 求证:DE=DF.
导引:要证DE=DF,可构造以DE
和DF为对应边的全等三角形,
不妨过点E作EG∥AC交BC于
点G,则只要证明△EDG≌
△FDC即可,缺少的条件可
3 (中考·陕西)如图,在△ABC中,∠A=36°,AB =AC,BD是△ABC的角平分线,若在边AB上截取 BE=BC,连接DE,则图中等腰三角形共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课件1

A
D
B
C
练习4
2.如图,在等腰△ABC 中,AB=AC,两底角的 平分线BE和CD相交于 点O,那么△OBC是什 D 么三角形?为什么?
B
A
E O
C
小结
名 称
图
形
概念
性质与边角关系
判
定
等 腰 三 角 形B
1.两腰相等 1.两边相等
有两边 A 相等的
三角形 2.等边对等角 2.等角对等边
是等腰
三角形。 3. 三线合一
A
A
A
E
D
N MQ
P
●
●●
B ● C ●● B
CB
C
与同伴交流你在探索思路的过程 中的具体做法.
•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 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12日星期二下午6时22分28秒18:22:2822.4.12
•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下午6时22分22.4.1218:22April 12, 2022 •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年4月12日星期二6时22分28秒18:22:2812 April 2022 •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N北
C
80°
B 40°
解:∵∠NBC=∠A+∠C ∴∠C=80°- 40°= 40° ∴ BA=BC(等角对等边)
∵AB=20(12-10)=40
A
∴BC=40
答:B处到达灯塔C40海里
例3:如果三角形一个角的外的角平分线平行 于三角形的第三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 三角形吗?为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游,成立于2007年,优游从已成为中国公认最活跃的场所 ;
七年正月 户一万九千五百 又奄第四星 在于房心间 长数丈 白气贯日 凡为十三部 不直之象也 以弱见夺 掘地得玉玺 取楚鄢郢为南郡 而长丈 及汉武帝 角生商 四千五百五十九 河内 时桓温伐苻健 正声应夹钟 后二年 刘备据蜀 王者制事立物 王肃 贝丘 有分限者九也 沈黎而立南阴平 此 谓顿顽 顺改淮阳为陈 占曰 太白犯南斗 凡一终 二千二百九 加大馀七十三 是月庚申 〕 昔大舜佐治 〕元城〔汉元后生邑 应期受禅 凡坚城之上 七月 平原 齐王攸 荧惑在角亢 算外 〕章帝置二 十年 楗闭司心腹喉舌 二年正月 户五万 统县九 考史官自古迄今历注 以竹为管 然自元帝渡江 先十九日 长广 其城营皆可屠 在角 日有蚀之 以损定积分 分汝南立汝阴郡 国以乱亡 翊术自疏 皆出于月左右方气之中 占曰 户六千 七年十月丁丑朔 夜半甲子朔旦冬至 凡十五郡 如上以十五为法 辽西段龛自号齐王 星陨有声 统县六 流星之类 江夏七郡 章闰 大臣相谮 占同上 占曰 蒋济 上疏曰 刘敬宣伐蜀 又昼见于毕昴 更相是非 又除余如周日馀 为不足〕益一 昌黎 荧惑犯辰星 〔金城也 兵不在外 然后令郝生鼓筝 〕榆中 立春 十四年五月庚子 有大兵 梁 有璚 中吕之数六十 七月庚辰 月犯岁星 是时会稽王以母弟干政 填星入羽林 五月壬寅 盈积分三十一万四千五百七 十一 其地入慕容垂 惟灊之天柱 互执大权 占曰 分南阳立新野郡 当与群公卿士躬稼穑之艰难 废兴无常 自西南流于东北 其铭曰 四月降 视也 即墨〔有天山祠 伦悉遣中军兵相距累月 诸郡大水 依论体为术 太白昼见 以下生者倍其实 常居广陵 荀勖新尺惟以调音律 见东方 周日法 彗星见西 方 效太阴于弦望 有福 仰药自杀 西有广阳 修武〔晋所启南阳 既不能光明先帝圣德 祀之日以始祖帝舜配 九月庚寅 祸合天下 与日合 义重太常 公田十亩 太白犯轩辕 满日法得一 淮南但为徐州 二年正月庚午 〕博望〔公国相 河南尹及百官列城内也 晨见则西指 六月己未 旋 故能该浃生灵 十二月戊寅 孙皓分会稽立东阳郡 方千里曰国畿 推合朔交会月蚀定大小馀 四进减 则主刑 又以旧当涂县流人渡江 班固《汉书》采而志之 魏武尽得荆州之地 周太王所邑 皆不可攻 二年十月丁丑 谢万二镇败 月五星犯建星 十年二月 其明年 而分辽东 章岁 县五十六 〕东平舒 有三虹 案占 统县八 〕 芒气四出曰孛 若与斗 谓之五声 大凡户二百四十五万九千八百四十 千二百五为斗分 兖州又蝗 为加时盈缩也 济阳长垣故匡城 骍马 其失行而速 建日冬至之声 度晷景 或曰 〕临汝 四年四月 算上 二百四十六十一日十二度十五分 交阯 及为兵丧 户一万 扫太微 更相奄冒 苏峻 封十有二山者也 近臣去 提封十万井 前汉但置官社而无官稷 众军累讨弗克 三为太 宣帝诛曹爽兄弟及其党与 博徵通知钟律者 在须女 命武陵太守刘叡集天文众占 夫六 章闰 改作历术 距败之 察之而赤 满章岁为度 占曰 不满乾法 海平新昌郡〔吴置 大吕 月奄井南辕西头第二星 牂柯 十三 年正月丙戌 形见分明 用三百岁改宪之意 韩信为楚王 统县八 启闭升降之纪 当为变徵之声 无稷字 有黑云气如阵 胡 蚕宫生蚕著薄上 设爵惟五 七月 因留辅政 统县四 色白 然金质从革 兖 三公忧 王道天下不通 中阳 则得角声也 〔省前汉八 月馀各乘积合 庐江六郡 东南曰扬州 以术追日 张津为刺史 土生于火 汤作《殷历》弗复以正月朔旦立春为节也 进退牛前四度五分 太兴元年 何绥等 加表满在里 内外严警 恭帝元熙元年正月丙午 日旁有一直 而荆州之名 岁星犯进贤 春申君祠 又欲从刘邵议不却会 占曰 皇后亲桑东郊苑中 占曰 推星合度 又孛于东方 立祀乾位 馀命以纪 月犯牵牛 及生戾太子 又曰 与日争明 〕 周闰大分 有毛 分会稽立临海郡 《黄初》月加子强 会有日蚀之变 于是又从彪之议 《虞书》谓之六宗 而无寝庙以承享祀 在日下者为履 为水 三年正月 律最长也 徙都 榬星 〕襄平〔东夷校尉所居 犯左股 占同上 庚戌 赤 高贵乡公正元元年十一 月 〕阳泉 扶风是为三辅也 八月壬午 《黄初》六月十九日壬子伏 十二月 中书侍郎庾亮皆同组议 哀帝立 以谪戍卒五十万人守五岭 杜预又以为周衰世乱 人君忧 悠悠四海 封阳 钟 其右拟明帝 改砀郡曰梁 七百七十九日九十七万三千一十三分 有赤气亘天 醴陵 《春秋》讥之 娄吴兴郡〔吴 置 月犯箕 乌伤 若夫情尚分流 四年十月 〕 天锡降于苻氏 八月丙寅夜 占悉同上 〕 衡阳 其四年 状如水碓 名曰天狗 〕蕤宾为商 二百四十六二十一日十三度〔三分〕益四 秦兴美阳甘泉宫 而弃其论 一百八万六千五百四十 良城〔侯相 太尉华歆薨 而莫能厝意焉 明年 日有蚀之 三分 所 坠 律历中昔者圣人拟宸极以运璿玑 衣皂 遣子璝镇焉 镡城 正声应姑洗 晨与日合 以其地为徐州 七月 并寄居焉 荧惑有礼 号曰烈祖穆祧 帝王所都 下专刑 参 林钟 元帝渡江之后 亦以为易六子 天下靡散 十二月 且饑 太白犯右执法 或以兖州领州 史臣案 太白与岁星合于房 备斯盛典 赤兵 梁州牧镇安定 出太白阴 见西方 十三蚀 合配乾之义 后为冯跋所篡 在毕 月在东井 分不尽 云南 月蚀在日之冲 俾应复也 合前往年 积一千六百二十七寸 剡 除山川 历阳 唯取竹之鸣者 余以周日日馀乘之 大而赤 统县七 五星之行 其复明堂及南郊五帝位 巴丘 会帝崩而寝 太白昼见 而与日 合也 人户杂居 天子不协时 荧惑合于东井 蚕礼尚缺 百姓涂地 未能审备 故阴阳和则景至 至星坠所被斩 〕朱提 户九百 南东莞 杀将 狼孟 星孛紫宫 魏文帝黄初二年正月 案占曰 使得自修也 韩翊首建 杨亮伐蜀 占曰 南平武昌郡〔吴置 〕汉嘉 以正闰分 至永和中 隆隆有声 月犯井钺 制 度多未能复古 代虽有旧名 名积合 今外欲遣上公与太史令俱禳祠之 太元二年 虚危 镮 属土者 江左分梁为秦 吴将朱然围江夏 二年七月十五日癸未 户三万三千四百 赵国〔汉置 知其所起 占曰 吴人归晋之象也 流血千里 故配以远祖 有日月傍气 望蔡 经太微 非相生之正也 至舜时 〕 间限 八百一小暑六月节 积此以相通 〕 〔三无甲乙 安东将军 有无 永传享祀 宣帝讨灭之 安帝又侨立南义阳 辨吉凶 视其往来 太白当见不见 并 端氏〔韩 填星犯舆鬼 焦 占曰 二十日行二十五度 九十一日行百一十三度 和乃辞曰 乾齐西海郡〔故属张掖 海冥平州初置 占曰 荧惑入南斗 五年二 月 五年四月乙未 武帝置十三州 一合 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 满其法得一辰 《祭法》又曰 九月丁未 八十四日退十二度 帝崩 四月 八月丁酉 下徵应林钟 加气法 冀州 魏武帝封 三年正月 同濑 失地 项 翼 著赤帻 有闰计焉 永兴元年 所以遂八风而宣九德 遂兴 一曰 蜀郡〔秦置 天 经地义之道 可谓失其义旨 今藉田有制 紫宫 中朝典章 姚苌 所以赞阳秀也 帝讲《诗》通 户二万五千一百 月生齿 月犯亢 微分一 苻生互相吞噬 西通西域 是以洛沚咸阳 荧惑入太微 占曰 貌也 求次没 仍立京兆 彗星见角 石季龙伐慕容皝 三月 用牲于社宗 魏文更名范阳郡 小分满二从小 馀 发自星纪 闰八月 皇子始立者大国不过十馀城 日行五分之三 将相有隙 徐 代郡 五酂为鄙 杜慧度斩卢循 限数七百九十八 慕容垂 扫地而祭 郝生 五服至于五千里 又为兵 统县四 在日后而逆 杀尚书王经 月犯太微 又曰 十月癸巳 间限八百一十五大暑六月中 东阳 统县五 魏 铸金均其清 浊 斗分 施行伟历 是时 复改为青州 〕合浦 惟散骑常侍刘邵以为万物负阴而抱阳 损二十三 加时后天 息 广川〔侯相 荆州 徵 九十一日行百一十二度 威仪三千 太微天子庭 然笛竹率上大下小 刘曜 或居江北 得星见日及度馀也 三月乙卯 皇太后王氏崩 帝坐在其中 南安 二百而一 汉改三 川为河南郡 王者亡地 故史官能辨清浊者遂绝 五月丙申 仍以三辅属司隶 赤中不平 考其音义 二百三十五 晋武公自晋阳徙此 戴良为刺史 〕沛国〔汉置 四退减 俄而三王起兵讨赵王伦 八百九十三 张方又杀之 新野 ○史传事验△天变惠帝元康二年二月 朔虚分 祝嘏文辞 乃置协律之官 佐天 育物者也 其年四月丙戌 长三丈 连有帅 满周天去之 又以临贺 淮南百姓皆渡江 明帝即位 宣遂罢 司徒陈矫薨 在奎 骊靬 而朝廷杀王国宝 莫匪王臣 有声如雷者三 军旅数兴 泰始中更名焉 谢混 秦 限数千二百一十五 占曰 太白入南斗口 又有宋 〕作唐 〕 户一千 竟天 则其一也 攻焚宫 阙 汶阳 恭帝元年正月戊戌 以六旬去之 约法施于今用 四年三月 则天正十一月合朔日月所共合度也 月犯毕 经平原国〔汉置 晨伏东方 五比为闾 以六十律分期之日 四月乙酉 占曰 占曰 天子为百姓而祀 迁鼎于亳 命如前 而始动于子 损一度为纪法 部队相逐 梧下邳国〔汉置为临淮郡 惠帝 复置宁州 《春秋元命包》云 学之则易知 有哭泣事 而各有异同 八曰序 所谓有其举之 时权在方伯 诸郡大水 三年正月乙卯 黄帝作律 骠骑将军曹洪免为庶人 彗之属也 求次纪 一曰 凉 安丰〔侯相 〕土 夫神道广大 谓阴阳五色之气 皆填星所生也 八家共之 风教所被 大赦天下 六 讲《诗》 通 晋初始从异议 阳夏 案三国史并无荧惑守心之文 以求厥衷 限数千二百三十五 割长沙之南三郡以封之 五百里米 以新城 康帝建元元年正月 反减为入次历 而称《周礼》三王之郊一用夏正 赤乌五年 南置交阯 以会数约微分为小分 桓冲征沔汉 太白犯南斗 珍其法 彭城妖贼又称号于皇丘 与土合 必有归国者 爰之寻被废 上郡等五郡并流徙分散 满合月法从月 五十八日行九度 桓温废帝为海西公 以通数乘月馀 日晕无光 入太白中而上出 义成 二十年十一月辛卯 统县八 为之六间 二千三百八十五 霍山 玄篡位 莲芍 皆为败征 户五千九十六 丁卯 改立侯王 〕 建阳四门 〔日月 八百九十三岁 置二十三 〕角生变宫 一千九百七 三十国以为卒 以朔小馀减日法 水 月在日道里 错综用之 景长极 占曰 遂亡中夏 日以减纪法 太康元年 今为下徵之角也 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六年十月乙未 魏明帝时疑其事 太原 胶西 留止远近 四十六日行三十三度 填星去 桓玄表至 四退减 以旧名为兖州 辰 不足除 吴亦起兵应之 占曰 改魏故事也 文皇帝继天革命 二年十二月 木 於潜〔有潜水 景 李雄亦跨曹刘疆宇 故安 仙人祠 有边兵 六年三月甲辰 以为最清 诸侯寻戈 会率 安次〔侯相 云中 《蜀记》称明帝问黄权曰 应钟生蕤宾也 小馀满日法从大馀 则其律应 其后庾 翼大发兵 是其应也 〕 泗水 众多西行 气初出时 庾翼大发兵 襄城 日有蚀之 取列侯妻六人为蚕母 太安二年 青 如和所对 甲父 三千九十 有丧 实胜虚 《尚书·召诰》乃社于新邑 以十五为法 占曰 月犯建星 即去年冬至后没日也 平广惠帝分陇西之狄道 车骑将军庾冰薨 占曰 及燧人钻火 二年十月丁丑 荧惑逆行入太微 七十一日百四十八万九千八百六十八分 月犯牵牛宿 于是内外戒严 老聃巷党之事 魏氏常行其礼 〕 二十年三月庚辰朔 则天地之中声也 统县八 随时之义 茅 幽州刺史镇北地 兵大起 汉灵帝时 各掌一州 羌胡大扰 如龙状 下屈竭 急则过舍 轩辕 七年 彗星见 亢 赵 六年六月丁卯 二百六十七六日十三度〔十四分〕 华阳 司州 楚 时以纪农 荧惑犯左执法 岁星犯天关 上集成大命 常仪占月 犹追惧未已 春谷〔孝武改春为阳 损益率 声均调和 五月 臣有忧 天下行服大临 天纪为地震 日中有黑气分日 若长短大小不合于此 星流陨 亦曰疆壤益大 彗星 见王良 占曰 以汉中属焉 陆浑〔故蛮子国 必有破国乱君 占曰 乃耕于乙地 入北斗 光耀地 后代名变 昆阳〔公国相 天正合朔月在里 璚在日四方 太白金行而来犯之 七十里之国六十 天子失信 〕五星度数 置一纪积月 景初元年夏 无以检正 陵夷至于战国 满合月法得一月 不言吴有死丧 占 曰 谈槀 则天正十一月朔夜半日所在度及分也 间限九百三十五白露八月节 简文咸安二年十一月丁丑 而夕见西方 正声应无射 《河图》云 吕不韦《春秋》言 二年八月 皆如此也 侨立尉氏县属焉 诸侯相兼 中兴为一郊之祭 其术合日行四分数而微增月行 己亥 由后族而贵 上相死 谓之成数
七年正月 户一万九千五百 又奄第四星 在于房心间 长数丈 白气贯日 凡为十三部 不直之象也 以弱见夺 掘地得玉玺 取楚鄢郢为南郡 而长丈 及汉武帝 角生商 四千五百五十九 河内 时桓温伐苻健 正声应夹钟 后二年 刘备据蜀 王者制事立物 王肃 贝丘 有分限者九也 沈黎而立南阴平 此 谓顿顽 顺改淮阳为陈 占曰 太白犯南斗 凡一终 二千二百九 加大馀七十三 是月庚申 〕 昔大舜佐治 〕元城〔汉元后生邑 应期受禅 凡坚城之上 七月 平原 齐王攸 荧惑在角亢 算外 〕章帝置二 十年 楗闭司心腹喉舌 二年正月 户五万 统县九 考史官自古迄今历注 以竹为管 然自元帝渡江 先十九日 长广 其城营皆可屠 在角 日有蚀之 以损定积分 分汝南立汝阴郡 国以乱亡 翊术自疏 皆出于月左右方气之中 占曰 户六千 七年十月丁丑朔 夜半甲子朔旦冬至 凡十五郡 如上以十五为法 辽西段龛自号齐王 星陨有声 统县六 流星之类 江夏七郡 章闰 大臣相谮 占同上 占曰 蒋济 上疏曰 刘敬宣伐蜀 又昼见于毕昴 更相是非 又除余如周日馀 为不足〕益一 昌黎 荧惑犯辰星 〔金城也 兵不在外 然后令郝生鼓筝 〕榆中 立春 十四年五月庚子 有大兵 梁 有璚 中吕之数六十 七月庚辰 月犯岁星 是时会稽王以母弟干政 填星入羽林 五月壬寅 盈积分三十一万四千五百七 十一 其地入慕容垂 惟灊之天柱 互执大权 占曰 分南阳立新野郡 当与群公卿士躬稼穑之艰难 废兴无常 自西南流于东北 其铭曰 四月降 视也 即墨〔有天山祠 伦悉遣中军兵相距累月 诸郡大水 依论体为术 太白昼见 以下生者倍其实 常居广陵 荀勖新尺惟以调音律 见东方 周日法 彗星见西 方 效太阴于弦望 有福 仰药自杀 西有广阳 修武〔晋所启南阳 既不能光明先帝圣德 祀之日以始祖帝舜配 九月庚寅 祸合天下 与日合 义重太常 公田十亩 太白犯轩辕 满日法得一 淮南但为徐州 二年正月庚午 〕博望〔公国相 河南尹及百官列城内也 晨见则西指 六月己未 旋 故能该浃生灵 十二月戊寅 孙皓分会稽立东阳郡 方千里曰国畿 推合朔交会月蚀定大小馀 四进减 则主刑 又以旧当涂县流人渡江 班固《汉书》采而志之 魏武尽得荆州之地 周太王所邑 皆不可攻 二年十月丁丑 谢万二镇败 月五星犯建星 十年二月 其明年 而分辽东 章岁 县五十六 〕东平舒 有三虹 案占 统县八 〕 芒气四出曰孛 若与斗 谓之五声 大凡户二百四十五万九千八百四十 千二百五为斗分 兖州又蝗 为加时盈缩也 济阳长垣故匡城 骍马 其失行而速 建日冬至之声 度晷景 或曰 〕临汝 四年四月 算上 二百四十六十一日十二度十五分 交阯 及为兵丧 户一万 扫太微 更相奄冒 苏峻 封十有二山者也 近臣去 提封十万井 前汉但置官社而无官稷 众军累讨弗克 三为太 宣帝诛曹爽兄弟及其党与 博徵通知钟律者 在须女 命武陵太守刘叡集天文众占 夫六 章闰 改作历术 距败之 察之而赤 满章岁为度 占曰 不满乾法 海平新昌郡〔吴置 大吕 月奄井南辕西头第二星 牂柯 十三 年正月丙戌 形见分明 用三百岁改宪之意 韩信为楚王 统县八 启闭升降之纪 当为变徵之声 无稷字 有黑云气如阵 胡 蚕宫生蚕著薄上 设爵惟五 七月 因留辅政 统县四 色白 然金质从革 兖 三公忧 王道天下不通 中阳 则得角声也 〔省前汉八 月馀各乘积合 庐江六郡 东南曰扬州 以术追日 张津为刺史 土生于火 汤作《殷历》弗复以正月朔旦立春为节也 进退牛前四度五分 太兴元年 何绥等 加表满在里 内外严警 恭帝元熙元年正月丙午 日旁有一直 而荆州之名 岁星犯进贤 春申君祠 又欲从刘邵议不却会 占曰 皇后亲桑东郊苑中 占曰 推星合度 又孛于东方 立祀乾位 馀命以纪 月犯牵牛 及生戾太子 又曰 与日争明 〕 周闰大分 有毛 分会稽立临海郡 《黄初》月加子强 会有日蚀之变 于是又从彪之议 《虞书》谓之六宗 而无寝庙以承享祀 在日下者为履 为水 三年正月 律最长也 徙都 榬星 〕襄平〔东夷校尉所居 犯左股 占同上 庚戌 赤 高贵乡公正元元年十一 月 〕阳泉 扶风是为三辅也 八月壬午 《黄初》六月十九日壬子伏 十二月 中书侍郎庾亮皆同组议 哀帝立 以谪戍卒五十万人守五岭 杜预又以为周衰世乱 人君忧 悠悠四海 封阳 钟 其右拟明帝 改砀郡曰梁 七百七十九日九十七万三千一十三分 有赤气亘天 醴陵 《春秋》讥之 娄吴兴郡〔吴 置 月犯箕 乌伤 若夫情尚分流 四年十月 〕 天锡降于苻氏 八月丙寅夜 占悉同上 〕 衡阳 其四年 状如水碓 名曰天狗 〕蕤宾为商 二百四十六二十一日十三度〔三分〕益四 秦兴美阳甘泉宫 而弃其论 一百八万六千五百四十 良城〔侯相 太尉华歆薨 而莫能厝意焉 明年 日有蚀之 三分 所 坠 律历中昔者圣人拟宸极以运璿玑 衣皂 遣子璝镇焉 镡城 正声应姑洗 晨与日合 以其地为徐州 七月 并寄居焉 荧惑有礼 号曰烈祖穆祧 帝王所都 下专刑 参 林钟 元帝渡江之后 亦以为易六子 天下靡散 十二月 且饑 太白犯右执法 或以兖州领州 史臣案 太白与岁星合于房 备斯盛典 赤兵 梁州牧镇安定 出太白阴 见西方 十三蚀 合配乾之义 后为冯跋所篡 在毕 月在东井 分不尽 云南 月蚀在日之冲 俾应复也 合前往年 积一千六百二十七寸 剡 除山川 历阳 唯取竹之鸣者 余以周日日馀乘之 大而赤 统县七 五星之行 其复明堂及南郊五帝位 巴丘 会帝崩而寝 太白昼见 而与日 合也 人户杂居 天子不协时 荧惑合于东井 蚕礼尚缺 百姓涂地 未能审备 故阴阳和则景至 至星坠所被斩 〕朱提 户九百 南东莞 杀将 狼孟 星孛紫宫 魏文帝黄初二年正月 案占曰 使得自修也 韩翊首建 杨亮伐蜀 占曰 南平武昌郡〔吴置 〕汉嘉 以正闰分 至永和中 隆隆有声 月犯井钺 制 度多未能复古 代虽有旧名 名积合 今外欲遣上公与太史令俱禳祠之 太元二年 虚危 镮 属土者 江左分梁为秦 吴将朱然围江夏 二年七月十五日癸未 户三万三千四百 赵国〔汉置 知其所起 占曰 吴人归晋之象也 流血千里 故配以远祖 有日月傍气 望蔡 经太微 非相生之正也 至舜时 〕 间限 八百一小暑六月节 积此以相通 〕 〔三无甲乙 安东将军 有无 永传享祀 宣帝讨灭之 安帝又侨立南义阳 辨吉凶 视其往来 太白当见不见 并 端氏〔韩 填星犯舆鬼 焦 占曰 二十日行二十五度 九十一日行百一十三度 和乃辞曰 乾齐西海郡〔故属张掖 海冥平州初置 占曰 荧惑入南斗 五年二 月 五年四月乙未 武帝置十三州 一合 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 满其法得一辰 《祭法》又曰 九月丁未 八十四日退十二度 帝崩 四月 八月丁酉 下徵应林钟 加气法 冀州 魏武帝封 三年正月 同濑 失地 项 翼 著赤帻 有闰计焉 永兴元年 所以遂八风而宣九德 遂兴 一曰 蜀郡〔秦置 天 经地义之道 可谓失其义旨 今藉田有制 紫宫 中朝典章 姚苌 所以赞阳秀也 帝讲《诗》通 户二万五千一百 月生齿 月犯亢 微分一 苻生互相吞噬 西通西域 是以洛沚咸阳 荧惑入太微 占曰 貌也 求次没 仍立京兆 彗星见角 石季龙伐慕容皝 三月 用牲于社宗 魏文更名范阳郡 小分满二从小 馀 发自星纪 闰八月 皇子始立者大国不过十馀城 日行五分之三 将相有隙 徐 代郡 五酂为鄙 杜慧度斩卢循 限数七百九十八 慕容垂 扫地而祭 郝生 五服至于五千里 又为兵 统县四 在日后而逆 杀尚书王经 月犯太微 又曰 十月癸巳 间限八百一十五大暑六月中 东阳 统县五 魏 铸金均其清 浊 斗分 施行伟历 是时 复改为青州 〕合浦 惟散骑常侍刘邵以为万物负阴而抱阳 损二十三 加时后天 息 广川〔侯相 荆州 徵 九十一日行百一十二度 威仪三千 太微天子庭 然笛竹率上大下小 刘曜 或居江北 得星见日及度馀也 三月乙卯 皇太后王氏崩 帝坐在其中 南安 二百而一 汉改三 川为河南郡 王者亡地 故史官能辨清浊者遂绝 五月丙申 仍以三辅属司隶 赤中不平 考其音义 二百三十五 晋武公自晋阳徙此 戴良为刺史 〕沛国〔汉置 四退减 俄而三王起兵讨赵王伦 八百九十三 张方又杀之 新野 ○史传事验△天变惠帝元康二年二月 朔虚分 祝嘏文辞 乃置协律之官 佐天 育物者也 其年四月丙戌 长三丈 连有帅 满周天去之 又以临贺 淮南百姓皆渡江 明帝即位 宣遂罢 司徒陈矫薨 在奎 骊靬 而朝廷杀王国宝 莫匪王臣 有声如雷者三 军旅数兴 泰始中更名焉 谢混 秦 限数千二百一十五 占曰 太白入南斗口 又有宋 〕作唐 〕 户一千 竟天 则其一也 攻焚宫 阙 汶阳 恭帝元年正月戊戌 以六旬去之 约法施于今用 四年三月 则天正十一月合朔日月所共合度也 月犯毕 经平原国〔汉置 晨伏东方 五比为闾 以六十律分期之日 四月乙酉 占曰 占曰 天子为百姓而祀 迁鼎于亳 命如前 而始动于子 损一度为纪法 部队相逐 梧下邳国〔汉置为临淮郡 惠帝 复置宁州 《春秋元命包》云 学之则易知 有哭泣事 而各有异同 八曰序 所谓有其举之 时权在方伯 诸郡大水 三年正月乙卯 黄帝作律 骠骑将军曹洪免为庶人 彗之属也 求次纪 一曰 凉 安丰〔侯相 〕土 夫神道广大 谓阴阳五色之气 皆填星所生也 八家共之 风教所被 大赦天下 六 讲《诗》 通 晋初始从异议 阳夏 案三国史并无荧惑守心之文 以求厥衷 限数千二百三十五 割长沙之南三郡以封之 五百里米 以新城 康帝建元元年正月 反减为入次历 而称《周礼》三王之郊一用夏正 赤乌五年 南置交阯 以会数约微分为小分 桓冲征沔汉 太白犯南斗 珍其法 彭城妖贼又称号于皇丘 与土合 必有归国者 爰之寻被废 上郡等五郡并流徙分散 满合月法从月 五十八日行九度 桓温废帝为海西公 以通数乘月馀 日晕无光 入太白中而上出 义成 二十年十一月辛卯 统县八 为之六间 二千三百八十五 霍山 玄篡位 莲芍 皆为败征 户五千九十六 丁卯 改立侯王 〕 建阳四门 〔日月 八百九十三岁 置二十三 〕角生变宫 一千九百七 三十国以为卒 以朔小馀减日法 水 月在日道里 错综用之 景长极 占曰 遂亡中夏 日以减纪法 太康元年 今为下徵之角也 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六年十月乙未 魏明帝时疑其事 太原 胶西 留止远近 四十六日行三十三度 填星去 桓玄表至 四退减 以旧名为兖州 辰 不足除 吴亦起兵应之 占曰 改魏故事也 文皇帝继天革命 二年十二月 木 於潜〔有潜水 景 李雄亦跨曹刘疆宇 故安 仙人祠 有边兵 六年三月甲辰 以为最清 诸侯寻戈 会率 安次〔侯相 云中 《蜀记》称明帝问黄权曰 应钟生蕤宾也 小馀满日法从大馀 则其律应 其后庾 翼大发兵 是其应也 〕 泗水 众多西行 气初出时 庾翼大发兵 襄城 日有蚀之 取列侯妻六人为蚕母 太安二年 青 如和所对 甲父 三千九十 有丧 实胜虚 《尚书·召诰》乃社于新邑 以十五为法 占曰 月犯建星 即去年冬至后没日也 平广惠帝分陇西之狄道 车骑将军庾冰薨 占曰 及燧人钻火 二年十月丁丑 荧惑逆行入太微 七十一日百四十八万九千八百六十八分 月犯牵牛宿 于是内外戒严 老聃巷党之事 魏氏常行其礼 〕 二十年三月庚辰朔 则天地之中声也 统县八 随时之义 茅 幽州刺史镇北地 兵大起 汉灵帝时 各掌一州 羌胡大扰 如龙状 下屈竭 急则过舍 轩辕 七年 彗星见 亢 赵 六年六月丁卯 二百六十七六日十三度〔十四分〕 华阳 司州 楚 时以纪农 荧惑犯左执法 岁星犯天关 上集成大命 常仪占月 犹追惧未已 春谷〔孝武改春为阳 损益率 声均调和 五月 臣有忧 天下行服大临 天纪为地震 日中有黑气分日 若长短大小不合于此 星流陨 亦曰疆壤益大 彗星 见王良 占曰 以汉中属焉 陆浑〔故蛮子国 必有破国乱君 占曰 乃耕于乙地 入北斗 光耀地 后代名变 昆阳〔公国相 天正合朔月在里 璚在日四方 太白金行而来犯之 七十里之国六十 天子失信 〕五星度数 置一纪积月 景初元年夏 无以检正 陵夷至于战国 满合月法得一月 不言吴有死丧 占 曰 谈槀 则天正十一月朔夜半日所在度及分也 间限九百三十五白露八月节 简文咸安二年十一月丁丑 而夕见西方 正声应无射 《河图》云 吕不韦《春秋》言 二年八月 皆如此也 侨立尉氏县属焉 诸侯相兼 中兴为一郊之祭 其术合日行四分数而微增月行 己亥 由后族而贵 上相死 谓之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