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
初中化学溶液浓度计算方法梳理

初中化学溶液浓度计算方法梳理化学溶液是由溶质溶于溶剂的混合物,溶液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的溶质在溶液中的含量。
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准确计算溶液浓度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梳理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帮助初中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1. 质量分数计算方法:质量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比值,常用字母"W"表示。
计算公式为:W = (溶质质量 / 溶液总质量) × 100%例如,某溶液中含有30克的盐溶解在100克的水中,那么质量分数可以通过如下计算得出:W = (30克 / (30克 + 100克)) × 100% = 23.1%2. 体积分数计算方法:体积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的体积与溶液总体积的比值,常用字母"V"表示。
计算公式为:V = (溶质体积 / 溶液总体积) × 100%例如,某溶液中含有20毫升的酒精溶解在80毫升的水中,那么体积分数可以通过如下计算得出:V = (20毫升 / (20毫升 + 80毫升)) × 100% = 20%3. 用质量浓度计算溶液浓度:质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常用符号"C"表示。
计算公式为:C = 溶质质量 / 溶液体积例如,有100毫升的溶液中含有10克的溶质,那么质量浓度可以通过如下计算得出:C = 10克 / 100毫升 = 0.1克/毫升4. 用摩尔浓度计算溶液浓度:摩尔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常用符号"M"表示。
计算公式为:M = 溶质物质的摩尔数 / 溶液体积例如,有200毫升的溶液中含有0.5摩尔的溶质,那么摩尔浓度可以通过如下计算得出:M = 0.5摩尔 / 200毫升 = 0.0025摩尔/毫升5. 用物质浓度计算溶液浓度:物质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与溶液体积的比值,常用符号"N"表示。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溶液的浓度和溶液的稀释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溶液的浓度和溶液的稀释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溶液的浓度和溶液的稀释溶液是化学中常见的物质状态之一,它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在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涉及到溶液的浓度和溶液的稀释问题。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中有关溶液浓度和溶液稀释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一、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质量)中溶质的含量。
常见的浓度表示方式有质量浓度、体积浓度和摩尔浓度等。
1. 质量浓度(C)质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计算公式为:C = m/V其中,C表示质量浓度,m表示溶质的质量,V表示溶液的体积。
单位通常为g/L。
2. 体积浓度(C')体积浓度是指溶质溶于溶剂中的体积比例。
计算公式为:C' = V'/V其中,C'表示体积浓度,V'表示溶质的体积,V表示溶液的体积。
体积浓度常用于液体溶液的浓度表示。
3.摩尔浓度(Cm)摩尔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
计算公式为:Cm = n/V其中,Cm表示摩尔浓度,n表示溶质的物质的量(单位为摩尔),V表示溶液的体积。
二、溶液的稀释溶液的稀释是指通过加入适量的溶剂来降低溶液中溶质的浓度。
在实验室中,我们常常需要调整溶液的浓度以满足实验要求。
1. 稀释液体的计算稀释液体的计算利用了“溶质的量守恒定律”:初溶液和稀释液的溶质物质的量相等。
根据溶液的摩尔浓度和体积关系,可以计算出稀释液体的体积。
例如,将体积为V1的浓溶液稀释为体积为V2的稀溶液,且浓溶液的摩尔浓度为C1,稀溶液的摩尔浓度为C2。
根据守恒定律,有如下关系式成立:C1 * V1 = C2 * V2通过上述关系式,可以计算出V2的数值。
其中,V1是已知的,C1和C2是已知的浓度,求解V2即可得到稀释液体的体积。
2.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在进行溶液的稀释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使用清洁的容器和准确的量器进行测量和称量,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2)搅拌均匀,以保证溶质和溶剂充分混合。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的计算方法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的计算方法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的计算方法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和性质的科学,其中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是我们常常接触到的重要概念。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中关于溶液浓度和溶解度的计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溶液的浓度1. 质量分数(w%)质量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通常使用百分数表示。
计算公式:w% = (溶质质量 / 溶液总质量) × 100%2. 体积分数(v%)体积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体积与溶液总体积之比,同样使用百分数表示。
计算公式:v% = (溶质体积 / 溶液总体积) × 100%3. 摩尔浓度(C)摩尔浓度是指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体积之比,单位通常为mol/L。
计算公式:C = 溶质的摩尔数 / 溶液的体积4. 常用浓度单位换算常用浓度单位包括mol/L、g/L、g/mL等,需要根据具体计算要求进行单位换算。
例如,将摩尔浓度转化为质量分数时,需要知道溶质的摩尔质量。
二、溶解度的计算方法1. 溶解度(S)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下,在单位体积溶剂中溶解的最大溶质量。
通常使用单位质量溶剂中的溶质质量表示。
计算公式:S = (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 × 100%2. 饱和溶解度(S0)饱和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下,在饱和溶液中溶解的溶质质量。
计算方法:将溶质不断溶解于溶剂中,直到无法继续溶解为止。
此时溶液即为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即为饱和溶解度。
3. 溶解度曲线某些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可以通过绘制溶解度-温度曲线来研究其溶解度规律。
在溶液饱和度较低时,通常可以使用摩尔溶解度代替质量溶解度。
4. 饱和溶液的保存与制备当溶质的溶解度较低时,可以通过加热溶剂或者搅拌提高溶质的溶解度。
对于一些不稳定的饱和溶液,可以通过降低温度或者蒸发溶剂等方式进行保存。
总结起来,溶液浓度和溶解度的计算是初中化学中的基础概念。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一、浓度的概念和计算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溶解在溶剂中的比例大小,常用的表示方法有质量浓度、体积浓度和摩尔浓度等。
1. 质量浓度(C)的计算质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计算公式为:C = m/V其中,C为质量浓度,m为溶质的质量,V为溶液的体积。
举例:若将10g的NaCl溶解在100mL的水中,求NaCl溶液的质量浓度。
解:C = m/V = 10g/100mL = 0.1g/mL2. 体积浓度(C)的计算体积浓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溶质的体积,计算公式为:C = V1/V2其中,C为体积浓度,V1为溶质的体积,V2为溶液的体积。
举例:若将20mL的乙醇溶解在100mL的水中,求乙醇溶液的体积浓度。
解:C = V1/V2 = 20mL/100mL = 0.23. 摩尔浓度(C)的计算摩尔浓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计算公式为:C = n/V其中,C为摩尔浓度,n为溶质的物质的量,V为溶液的体积。
举例:若将0.5mol的NaOH溶解在500mL的水中,求NaOH溶液的摩尔浓度。
解:C = n/V = 0.5mol/0.5L = 1mol/L二、溶解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溶解度是指溶质在给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物质的量,通常用单位质量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来表示。
1.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溶解度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温度:一般情况下,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对于部分物质如Ca(OH)2等,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 压强:对固体和液体溶质影响较小,但对气体溶质有较大影响。
- 溶剂的性质:不同溶剂对溶质的溶解度有差异。
- 其他:如溶质的结构、溶液的饱和度等。
三、浓溶液的稀释计算浓溶液的稀释是指通过增加溶剂的体积来降低溶液的浓度,使其达到所需浓度的过程。
1. 稀释计算的公式根据稀释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稀释后溶液的浓度:C1V1 = C2V2其中,C1为初始溶液的浓度,V1为初始溶液的体积,C2为稀释后溶液的浓度,V2为稀释后溶液的体积。
初中化学溶液浓度计算总结

初中化学溶液浓度计算总结化学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含量,通常使用质量浓度、摩尔浓度和体积浓度等单位来表示。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学生会接触到一些涉及溶液浓度计算的题目。
下面是对初中化学溶液浓度计算的总结。
一、质量浓度计算质量浓度是指在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通常使用以下公式计算:质量浓度(g/L)= 溶质质量(g)/ 溶液体积(L)在计算质量浓度时,需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即质量和体积的单位要一致。
例如,计算一溶液的质量浓度:已知溶质质量为10g,溶液体积为500mL,则质量浓度为:质量浓度(g/L)= 10g / 0.5L = 20g/L二、摩尔浓度计算摩尔浓度是指在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量。
它与质量浓度的计算方式略有不同,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摩尔浓度(mol/L)= 物质的摩尔数(mol)/ 溶液体积(L)在计算摩尔浓度时,需要注意摩尔数的计算。
摩尔数可以通过溶质的质量除以摩尔质量(摩尔质量是指一摩尔溶质的质量)。
摩尔质量可以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
例如,计算一溶液的摩尔浓度:已知溶质质量为10g,溶质为NaCl(摩尔质量58.5g/mol),溶液体积为500mL,则摩尔浓度为:摩尔浓度(mol/L)= 10g / 58.5g/mol / 0.5L = 0.34mol/L三、体积浓度计算体积浓度是指溶质在单位体积溶液中的体积。
通常使用以下公式计算:体积浓度(V/V)= 溶质体积(V)/ 溶液总体积(V')在计算体积浓度时,需要注意体积的单位统一。
例如,计算一溶液的体积浓度:已知溶质体积为20mL,溶液总体积为100mL,则体积浓度为:体积浓度(V/V)= 20mL / 100mL = 0.2四、常见问题及解答1. 在溶液浓度计算中,为什么要统一单位?统一单位是为了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如果单位不统一,会导致结果错误。
2. 摩尔浓度和质量浓度有什么区别?摩尔浓度是指溶质的物质量,单位为mol/L;而质量浓度是指溶质的质量,单位为g/L。
初中化学溶液浓度计算

初中化学溶液浓度计算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溶液浓度的计算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掌握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对于理解溶液的性质、化学反应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什么是溶液浓度。
溶液浓度指的是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多少。
它通常有多种表示方法,比如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等。
质量分数是我们比较常见的一种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
质量分数(w)的计算公式是:溶质质量(m 质)除以溶液质量(m 液)再乘以100%,即 w =(m 质/ m 液)× 100% 。
比如说,我们将 20 克的氯化钠溶解在 80 克的水中,那么溶质氯化钠的质量就是 20 克,溶液的质量就是溶质质量加上溶剂质量,也就是 20 + 80 = 100 克。
所以,该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就是(20 / 100)× 100% = 20% 。
物质的量浓度也是一种常用的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用符号c 表示。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是:溶质的物质的量(n)除以溶液的体积(V),即 c = n / V 。
这里要注意的是,溶液的体积单位通常是升(L)。
例如,我们配制了 1 升含有 2 摩尔氢氧化钠的溶液,那么该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就是 2 摩尔/ 1 升= 2 摩尔/升。
在进行溶液浓度计算时,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稀释或浓缩溶液的情况。
对于稀释溶液,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是不变的。
比如,有一瓶质量分数为 20%的硫酸溶液 100 克,要将其稀释成质量分数为 10%的硫酸溶液,需要加多少水?首先算出原来溶液中溶质硫酸的质量为100×20% = 20 克。
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 20÷10% = 200 克,所以需要加水的质量就是 200 100 = 100 克。
对于浓缩溶液,原理也是一样的,只是操作相反。
比如要将 100 克质量分数为 10%的氯化钠溶液浓缩成质量分数为 20%的溶液,需要蒸发掉多少水?先算出溶质氯化钠的质量为 100×10% = 10 克,浓缩后溶液的质量为 10÷20% = 50 克,所以需要蒸发掉水的质量为 100 50= 50 克。
初中化学溶液浓度知识总结

初中化学溶液浓度知识总结溶液浓度是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溶液中溶质的相对量。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计算溶液的浓度,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将总结初中化学中涉及溶液浓度的知识点。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溶质是被溶解在其中的物质,溶剂则是溶质溶解在其中的物质。
我们通常用溶液中溶质的量来描述溶液的浓度。
浓度有多种表示方法,常见的有质量浓度、体积浓度和摩尔浓度。
一、质量浓度质量浓度是指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与溶液体积的比值。
它的计算公式如下:质量浓度(g/L)= 溶质的质量(g)/ 溶液的体积(L)在计算质量浓度时,需要注意质量单位要保持一致。
如果溶质质量的单位是克(g),溶液体积的单位是升(L),那么计算得出的质量浓度单位就是克/升(g/L)。
质量浓度常用于描述溶解固体溶质的溶液。
二、体积浓度体积浓度是指溶质溶解在溶剂中的体积与溶液体积的比值。
它的计算公式如下:体积浓度(%V/V)= 溶质的体积(mL)/ 溶液的体积(mL) × 100%体积浓度的计算中,溶质和溶剂的体积单位需要保持一致。
体积浓度常用于描述溶解液体溶质的溶液。
三、摩尔浓度摩尔浓度是指溶质的摩尔数和溶液体积的比值。
它的计算公式如下:摩尔浓度(mol/L)= 溶质的摩尔数(mol)/ 溶液的体积(L)在计算摩尔浓度时,需要知道溶质的摩尔数,也就是溶质的物质量除以摩尔质量。
摩尔浓度常用于描述溶解溶质为分子或离子的溶液。
除了上述三种浓度的表示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浓度单位,如百分数浓度、碰撞质量浓度等。
但在初中化学中,我们主要关注质量浓度、体积浓度和摩尔浓度。
确定溶液的浓度不仅仅是简单地计算出数值,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单位转化和计算。
例如,当我们知道溶液的质量浓度和溶质的摩尔质量时,可以通过单位转化计算出溶液的摩尔浓度。
此外,在涉及溶液浓度的计算中,我们还需要注意溶质和溶剂之间的关系。
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计算方法

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计算方法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质量)中所含溶质的量。
在化学研究和实验中,浓度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的性质和过程。
本文将介绍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溶液浓度计算方法。
一、质量浓度的计算方法:质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常用单位是克/升(g/L)。
计算质量浓度的方法如下:1. 浓度 = 溶质的质量 / 溶液的体积例如,有100克盐溶解在1000毫升的水中,计算盐水的质量浓度:浓度 = 100克 / 1000毫升 = 0.1克/毫升 = 100克/升2. 若已知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质量浓度:浓度 = 溶质的质量 / 溶液的质量 × 100%例如,已知某溶液中盐的质量为20克,溶液的总质量为500克,计算盐水的质量浓度:浓度 = 20克 / 500克 × 100% = 4%二、体积浓度的计算方法:体积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体积,常用单位是升/升(L/L)。
计算体积浓度的方法如下:1. 浓度 = 溶质的体积 / 溶液的体积例如,有10毫升酒精溶解在200毫升水中,计算该溶液的体积浓度:浓度 = 10毫升 / 200毫升 = 0.05升/升 = 50升/升2. 若已知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体积,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体积浓度:浓度 = 溶质的体积 / 溶液的体积 × 100%例如,已知某溶液中盐的体积为30毫升,溶液的总体积为500毫升,计算盐水的体积浓度:浓度 = 30毫升 / 500毫升 × 100% = 6%三、摩尔浓度的计算方法:摩尔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常用单位是摩尔/升(mol/L)。
计算摩尔浓度的方法如下:1. 浓度 = 溶质的物质的量 / 溶液的体积例如,已知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为0.1摩尔,溶液的体积为200毫升,计算盐水的摩尔浓度:浓度 = 0.1摩尔 / 200毫升 = 0.5摩尔/升2. 若已知溶液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摩尔浓度:浓度 = 溶质的物质的量 / 溶液的体积 × 1000例如,已知某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为5毫摩尔,溶液的总体积为1升,计算NaOH溶液的摩尔浓度:浓度 = 5毫摩尔 / 1升 × 1000 = 5000摩尔/升初中化学中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就是这些,通过掌握和运用这些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准确计算出溶液的浓度,为化学实验和实践中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2019年4月20日(考试总分:30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一、填空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共计 40 分)1、(4分)随着水资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请参与讨论下列有关问题:(1)下列能确认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验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水的蒸馏②水的蒸发③水的电解④水的净化(2)有媒体曝光过,有一辆某品牌大货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汽车后轮突然冒出滚滚浓烟并燃烧起来,幸好消防人员及时赶到并用高压水枪喷射货车油箱和轮胎,才得以扑灭。
请解释向轮胎喷水能灭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是常用的溶剂。
若要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进行如下的操作:①计算(需要氯化钠2.5g);②用托盘天平称量2.5g 氯化钠;③用_________(填“10mL”或“50mL”)量筒量取_______mL水(水的密度为1g/mL);④将两者置于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且它们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均无明显变化。
(1)t3℃时,N点的丙溶液为________溶液(饱和或不饱和)(2)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为甲________乙(填“>”、“<”或“=”)。
(3)t3℃时,若要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t3℃时,M点对应的溶解度为50g,此点甲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3、(4分)溶液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1)糖水、生理盐水、白酒都是溶液。
它们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混合物。
(2)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盐酸________、澄清石灰水________、碘酒________、(3)K 2CO 3和KNO 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下:①图1中能表示KNO 3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填“甲”或“乙”)。
②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最好采用__________方法提纯甲(4)6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K 2CO 3和KNO 3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 水,充分溶解后,恢复至60℃,其结果如图2所示。
则烧杯①中的溶质是______,此时烧杯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
4、(4分)如图1是小明在20℃时进行的系列实验示意图,①-⑤表示实验所得溶液;图2是NaCl 、KNO 3的溶解度曲线.(1)20℃时,KNO 3的溶解度(S )=________;⑤是 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50℃时,饱和NaCl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 1)与饱和KNO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 2)的大小关系是:w 1______w 2(填“>”“=”或“<”).(3)小明发现:升温至50℃,②→③的过程中有少量水蒸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a. ①、②均为不饱和溶液b. ②→③的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大c. ④→⑤的过程中析出KNO 3晶体53.9g(4)除去KNO 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 的实验操作为:加适量水溶解→加热得到热饱和溶液→____→过滤→洗涤→干燥→KNO 3.5、(4分)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水。
(1)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_____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在利用太阳能使水分解获取清洁氢能的过程中,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能。
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下列变化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水分子质量减小 B.水分子变大 C.水分子间隔变大 D.水分子体积增大 (4)根据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②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 ,其含义是______________。
该温度下,将20gKNO 3放入50g 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
要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6、(4分)用“>”或“<”或“=”填空:(1)小明想量取5mL 液体,最取时他仰视量筒读数,则实际取得液体体积_____5mL 。
(2)钠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离子,钠原子核内质子数_____钠离子核内质子数。
(3)将5g 熟石灰加入到95g 水中完全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5%。
(4)一定质量的氯酸钾中含氧元素mg ,充分加热后,理论上制得氧气的质量_____mg 。
(5)3g 碳在10g 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13g 。
(6)将质量为mg 的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固体质量为ng ,则m_____n 。
7、(4分)如下图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30℃时向两个都盛有100g 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 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溶液(填“A ”或“B ”)。
(2)将10℃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0℃,析出固体的质量大小是A________B(填“>”,“<”,“=”或“无法判断”)。
(3)将10℃的A. B.C饱和溶液升温至30℃,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
若将30℃时等质量的A.B的饱和溶液,加热蒸发等质量的水恢复至30℃,剩余溶液的质量关系大小为A________B(填“>”,“<”或“=” )(4)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B物质,通过___________方法可以提纯其中的A物质。
(5)10℃时将B物质20g溶于50g水,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g,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计算结果准确到0.1%)若要增大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8、(4分)某同学在20 ℃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②③,发现只有②溶液下方有少量未溶解的硝酸钾固体。
(1)溶液①②③中,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
(2)若把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
(填序号)A. 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B. 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C. 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D. 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E. 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9、(4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甲在 t2℃时的溶解度为____;(2)t1℃时 30g 丙与 50g 水充分溶解形成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采用____ 提纯甲.(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填序号).A. 从 t3℃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2℃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B. 将 t2℃50g 丙的饱和溶液加水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丙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50ml)、胶头滴管C. t2℃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固体甲,乙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 t3℃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含溶剂最多的是丙E. 将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10、(4分)下图是A. 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据图回答:(1)t1℃时,将40gB物质投入到100g水中,得到B物质的溶液,此时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克。
(2)t2℃时,200克A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掉10克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 。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二、单选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共计 100 分)11、(5分)如图所示,将密闭的相互连通的装置放在天平上,调节天平使之平衡。
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叙述与事实相符合的是()A. 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稀B. 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饱和C. 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D. 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变浓12、(5分)海水淡化可以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进入左侧的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透过半透膜,从而得到淡水。
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 溶质质量增加B. 溶剂质量减少C. 溶液质量不变D. 溶质质量分数减小13、(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C. 5g某物质完全溶于水配成100g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是5%D. 将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升高14、(5分)高氯酸钾( KClO4 ) 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其溶解度如下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20℃时,将2g高氯酸钾溶于98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2%C. 60℃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7. 3%D. 80℃的高氯酸钾溶液冷却至 40℃肯定有晶体析出15、(5分)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B. 30℃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质量比为1:4:5C. 甲、乙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可通过蒸发结晶的方式提纯甲D. 4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5%16、(5分)现有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某溶液,使其浓度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是()A. 溶剂的质量蒸发掉一半B. 溶质的质量增加一倍C. 蒸发掉的溶剂质量等于溶液质量的一半D. 加入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此溶液17、(5分)下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100克水中溶解有20克NaOHB. 在该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C. 配制该溶液的主要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D. 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18、(5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的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 将40℃时甲的一定量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液质量不变C.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D. 40℃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加入3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19、(5分)下列图像与所述实验相符的是()A. ①表示向一定量的锌粒中加入过量稀硫酸B. ②表示向一定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断加水C. ③表示向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石灰水D. ④表示20 ℃时,向一定量不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KNO3晶体20、(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50ml 30%的浓盐酸中加入50ml 水稀释成15%的盐酸B.实验室可以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C.用水可以区分氢氧化钠和硝酸铵D.构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微粒和构成干冰的微粒不同21、(5分)某同学用25℃的水溶解一定量的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底还有部分硝酸钾晶体没有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