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_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合集下载

高中红楼梦前10回内容

高中红楼梦前10回内容

《红楼梦》1 —10回梗概第1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这一回主要讲了三件事:一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来历。

宝玉是石头下凡。

这块石头因“无材补天”被女娲抛弃在青埂峰下,又四处游荡,到警幻仙子处做了神瑛侍者,遇见一株绛珠仙草,日日为她灌溉甘露,后来又被一僧一道携了投胎下凡做人,他就是贾宝玉。

那株绛珠仙草也跟了石头下凡,她就是林黛玉。

二是有个叫甄士隐的知识男士,有三岁的女孩英莲,视若掌上明珠。

士隐有一天做白日梦,梦里看见一僧一道携着一块美玉去投胎。

士隐看那美玉上有“通灵宝玉”四字。

醒来后就忘了此梦。

不久,士隐的女儿失踪;家又遭火灾。

因此悲观厌世而出家。

三是穷知识分子贾雨村,常在甄家串门,被甄家丫头娇杏爱上。

由于甄士隐的资助,贾雨村中举而做官。

《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第2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这回的内容是说贾雨村做了官便胡作非为而被罢官,到林家当了家庭教师,教的女学生就是林黛玉。

林黛玉的母亲病亡。

贾雨村遇见了商人冷子兴,听冷子兴叙述贾府人事;着重介绍了贾宝玉的出生及其怪癖,以及甄贾(真假)宝玉的情况。

又谈了天地生人的一套哲学。

智通寺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第3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这回说了两件事:其一是林如海请贾雨村护送女儿林黛玉到外婆家——贾府;林如海又向他的内兄(夫人之兄,黛玉之舅)贾政(宝玉之父),推荐黛玉的老师贾雨村,望贾政帮忙谋官。

其二是林黛玉进荣国府(贾府分宁国府和荣国府两房)和贾母、凤姐、宝玉见面。

重点是写凤、宝、黛三人。

这回说了两件事:其一是善于投机的贾雨村巧藉学生林黛玉的关系结识了贾政,并谋补了应天府缺职。

红楼梦第一回内容概括

红楼梦第一回内容概括

红楼梦第一回内容概括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简介主要人物出场情况。

宝玉神游太虚,一日,贾雨村至,闻得哭声,出外察看,原来是邻居女儿,名唤娇杏,被父母以女视男,教他认了哥哥,已招了夫婿在家,雨村问明白了这件事,便料定这女子必有来历,再细细打听,果然这女子不但有父母,还有个哥哥。

可怜兄妹二人抱怨作丫鬟之苦,娇杏对雨村诉说了自己的遭遇,想把哥哥找个好人家嫁了,免得流落在外受苦。

雨村便向娇杏母亲托以援手,请其照顾妹妹。

后贾雨村又题授给林如海。

林如海听了十分欢喜,即延师教读,仍不负贾雨村所望,发愤用功,次年即考取进士,选为庶吉士。

元春元宵,省亲别墅,刚至正殿坐下,便见一僧一道携着一位小姑娘拜见,宝玉忙起身接见。

僧道说:“此乃荣国府中之宝玉,方今虚龄十六岁,因在亲女旁。

”元春笑道:“宝玉,快过来见过你姐姐。

”宝玉听了,忙来至上席。

只见一个穿着大红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身上光艳夺目,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

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装饰的珠翠不计其数。

皇上赏的金麒麟,史湘云送的金麒麟,贾琏送的赤金点翠嵌宝石的拐杖,王夫人送的点翠头面……真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啊!元妃见他长得标致,说了一回,便把上等宫扇赏了他,元春又命他前头带路。

引宝玉至一座所在,便说:“这是我的一个堂弟,名唤贾环,小名三儿。

他虽淘气异常,但聪明灵慧,因今年才十五岁,尚未娶亲,你今年才十四岁,若论这样人品学问,以及家世容貌,却比你表兄强十倍。

如今因父母俱在,尚未娶亲,你今年不必前去,再等一二年再来。

”香菱,本名甄英莲,她从小父母双亡,被叔叔收养,叔叔家中无子,将她许配给薛蟠为妾。

薛蟠在南方监狱被革职,带回北京,交给父亲薛姨妈教养。

香菱长得极其漂亮,但是,由于自幼被卖给薛蟠,正值青春期的香菱对此极其厌恶,她常与丫环们聊天,倾诉自己的不幸遭遇。

而丫环们也不能理解她,使得她内心孤独,感到生活没有任何意义,在她的感染下,丫环们常常聚赌嫖娼,薛蟠和父亲也渐渐与她疏远。

红楼梦第一回内容概括

红楼梦第一回内容概括

红楼梦第一回内容概括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说的是贾雨村偶然一日游大观园,被跛足道人引入太虚幻境,在薄命司中看到了金陵十二钗判词和画像,听到了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和画册。

正好甄士隐夫妇也是金陵十二钗之一,所以神瑛侍者下凡去警幻仙姑那里求配人形,转世投胎,托生为女子甄士隐,甄士隐乃封肃妻子,原名唤英莲。

至贾雨村出家后,托生为葫芦庙内一个小道士,并且经常给别人算命为生,住在葫芦庙内。

这一天他要走时,忽见门前有一人闪了进去,也不理论便走了。

贾雨村看到此人如此匆忙的样子,便心生疑窦。

于是随着他也跟了进去,那人进入后竟直奔后堂而去。

贾雨村觉得奇怪就在后边跟着进了后堂。

进后堂后才发现刚刚进来之人原来是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他们二人拿出各自的玉佩,两人结为夫妻。

神瑛侍者幻化成一位跛足道人引贾雨村走了。

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因还泪而下凡,所以不能长相厮守,神瑛侍者下凡为了偿还下凡之罪,和绛珠仙子做人后会结为夫妻,这一点点说明了神瑛侍者的行为可谓:下凡为了还泪、偿还罪孽。

但是神瑛侍者毕竟是侍者,和主人相比,还差了很多,也没有什么“补天”之功德。

她来到了太虚幻境,从而得知了自己的身份,再加上神瑛侍者帮助了她报恩,所以她决定用一生的眼泪帮助神瑛侍者重返天界,神瑛侍者答应了她的请求,而且神瑛侍者为了救出凤姐,不惜下凡和生母贾夫人以及王熙凤一起拯救了这场浩劫。

神瑛侍者下凡的目的只有两个,一是和黛玉的一段情缘,另一个则是与黛玉团聚。

可惜宝玉有前生的眼泪,而黛玉却无来生的眼泪,故事以林黛玉泪尽而逝作为故事的终结。

神瑛侍者无法再留恋红尘,想来还是爱情更胜于荣华富贵吧!一阵风吹过,带走了贾雨村对甄士隐和英莲的疑惑,也带走了贾雨村对这段往事的留恋和缅怀……在太虚幻境之后,甄士隐抱着英莲出现在一片茫茫大海之中。

忽见那落水之中有一个女子,用手划动水面,口内喃喃有词。

这便是书中的绛珠仙草,可惜她也只是一棵仙草,不得受用人事,最终修成女体,但最后还是不免成为花肥。

红楼梦第一二回内容概括

红楼梦第一二回内容概括

红楼梦第一二回内容概括
1、第1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开篇交待《石头记》(红楼梦)的来由:一僧一道携无缘补天之石(通灵宝玉)下凡历练,逢姑苏甄士隐。

甄士隐结交并接济了寄居于隔壁葫芦庙内的胡州人氏贾化(号雨村)。

某日,贾雨村造访甄士隐,无意中遇见甄家丫鬟娇杏,以为娇杏对其有意。

中秋时节,甄士隐于家中宴请贾雨村,得知贾雨村的抱负后,赠银送衣以作贾雨村上京赴考之盘缠,第二天,贾雨村不辞而别便上路赴考。

第二年元霄佳节当晚,甄家仆人霍启在看社火花灯时,不慎丢失了甄士隐唯一的女儿英莲。

三月十五日,葫芦庙失火祸及甄家,落魄的甄士隐带家人寄居于如州岳丈封肃家中,颇受冷遇,后被一僧一道点化出家。

2、第2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贾雨村做了官便胡作非为而被罢官,到林家当了家庭教师,教的女学生就是林黛玉。

林黛玉的母亲病亡。

贾雨村遇见了商人冷子兴,听冷子兴叙述贾府人事;着重介绍了贾宝玉的出生及其怪癖,以及甄贾(真假)宝玉的情况。

又谈了天地生人的一套哲学。

林如海请贾雨村护送女儿林黛玉到外婆家——贾府;林如海又向他的内兄(夫人之兄,黛玉之舅)贾政(宝玉之父),推荐黛玉的老师贾雨村,望贾政帮忙谋官。

林黛玉进荣国府(贾府分宁国府和荣国府两房)和贾母、凤姐、宝玉见面。

重点是写凤、宝、黛三人。

石头记原文及赏析

石头记原文及赏析

石头记原文及赏析《石头记》原文及赏析《石头记》,又名《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的长篇小说,也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

本文将为大家带来《石头记》的原文摘录以及对其进行的赏析。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此回以“一梦幻,二通灵”作为开篇,通过主人公贾雨村在梦中遇见神仙,得知未来命运的情节,为整个故事的开端。

而贾雨村性格忠厚善良,与他的未婚妻林黛玉的对比鲜明,在情感冲突中展现了角色的个性特征。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贾府受难大观园此回以贾府的大观园为中心,展现了大观园梦幻般的美景以及贾府家族的繁荣昌盛。

然而,此时贾府所面临的困境与贾夫人的离世形成鲜明对比,预示着故事的发展趋势。

第三回:薄命女儿惊世绝艳风尘仙子误相逢此回以林黛玉的出场为主线,通过她的美貌和才情,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其中包括贾府的男主人贾宝玉。

林黛玉的特殊身份和命运注定了她与众不同,她的出现打破了世俗的平衡,也为剧情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通过对《石头记》的原文摘录,我们可以看到曹雪芹以其非凡的文学才华将众多人物关系、家族背景与社会现象融合于小说之中,塑造出了一个宏大的家族群像。

与此同时,小说中的梦幻意象与现实背景的对比,更使整个故事充满了震撼力和吸引力。

从形式上来看,《石头记》以章回体的形式进行,每回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形成了一个个小巧精致的情节片段。

这种章回体的结构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紧凑,同时也便于读者的阅读与理解。

在内容上,《石头记》不仅涵盖了丰富的人物形象,还展示了社会的多样性与层次感。

从贾府的繁华与衰败,到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纠葛与爱情,再到宝黛二人的命运转折,小说中充满了细腻的情感描写与深刻的思考。

总体而言,曹雪芹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创作出了《石头记》,这是一部具有深度与厚度的作品。

无论是其原文还是现代的赏析,都值得我们深入品味与阅读。

通过阅读《石头记》,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与感悟,同时也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红楼梦》每回概况完整版

《红楼梦》每回概况完整版

《红楼梦》每回概况完整版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甄士隐在梦中见到一僧一道,得知石头的来历,石头因天上的一场误会而落入凡间。

贾雨村贫困潦倒,偶遇甄士隐,得知石头的故事。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荐福碑贾母仙逝,贾政携贾宝玉、贾珠等赴扬州奔丧。

冷子兴向贾雨村推荐贾宝玉,贾雨村因此得到贾府的职位。

第三回贾雨村夜话费孝敬贾宝玉初会林黛玉贾雨村在贾府中与贾宝玉夜谈,贾宝玉对费孝敬的孝顺感动贾雨村。

贾宝玉初见林黛玉,两人互生情愫。

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妇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林黛玉因家庭变故来到贾府,与贾宝玉、薛宝钗等人结缘。

贾宝玉因误闯太虚幻境,被葫芦僧误判。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醒世姻缘预示六灾贾宝玉游历太虚幻境,得知十二钗的真实身份,预示了她们未来的命运。

同时,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姻缘被预示。

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贾巧姐误占颦儿醋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感情逐渐加深,初次尝试男女之情。

贾巧姐误以为林黛玉与贾宝玉有染,心生醋意。

第七回荣府归宁迎新俗贾琏携妻弄权谋贾府迎接新俗,贾琏携妻子王熙凤弄权谋利,王熙凤的权谋手段开始显现。

第八回贾宝玉借月亮吟诗薛蟠误踢娇杏贾宝玉在月光下吟诗,薛蟠误踢娇杏,引发一系列误会。

第九回林黛玉火炼幽灵现贾宝玉情迷翠缕裙林黛玉火炼幽灵现形,贾宝玉因此更加珍视林黛玉。

贾宝玉对薛宝钗的翠缕裙产生情愫。

第十回贾宝玉误拿通灵宝玉贾琏借嫂讨情贾宝玉误拿通灵宝玉,引发贾府中的一系列纷争。

贾琏借嫂子王熙凤之情,试图解决家庭矛盾。

第十一回贾宝玉会诗友贾琏生辰惊变贾宝玉与诗友聚会,贾琏生辰时家中发生变故,王熙凤的权谋手段再次显现。

第十二回王熙凤正言堂上破贾琏偷娶尤二姐王熙凤在正言堂上破案,贾琏偷娶尤二姐,引发家庭不和。

第十三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薛蟠误闯翠庵林黛玉重建桃花社,薛蟠误闯翠庵,导致一系列误会。

第十四回贾宝玉会诗友贾琏夜宿馒头庵贾宝玉与诗友聚会,贾琏夜宿馒头庵,遭遇一系列奇遇。

第十五回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贾宝玉梦游太虚境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贾宝玉梦游太虚境,再次体验幻境之旅。

《红楼梦》(1-120回)故事梗概

《红楼梦》(1-120回)故事梗概

《红楼梦》(1-120回)故事梗概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1-120回)故事梗概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远古时候,女娲炼石补天,遗下一块顽石未用,遗弃在青埂峰下。

这顽石自经锻炼,已通灵性,便恳求仙人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送他到“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走一遭。

二仙拗不过,便将它幻化缩小成一块“可佩可拿”的“通灵宝玉”,送至太虚幻境警幻仙姑处。

其时,赤瑕宫神瑛侍者以甘露之水浇灌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行将枯萎的绛珠草,终使绛珠草“得延岁月”,修成女形。

神瑛侍者凡心偶炽,欲下世为人,绛珠草感念他的恩惠,发誓用一生的眼泪来偿还他,跟随他下凡历劫,这就是所谓的“木石前盟”、“眼泪还债”。

那块由顽石幻化成的“通灵宝玉”便由这神瑛侍者“携人红尘”。

不知过了几世几劫,空空道人路过青埂峰,见一块大石上刻有字迹,便从头到尾抄下,经曹雪芹披阅增删,因成此书。

姑苏城仁清巷内有个葫芦庙,乡宦甄士隐居住在庙旁。

他可怜寄居庙内的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

元宵之夜,甄士隐的女儿英莲被拐走。

不久因葫芦庙失火,甄家又被烧毁。

甄士隐带着妻子投奔岳父,遭到岳父的白眼。

一日,甄土隐听到了一疯跛道人的《好了歌》,顿悟人生,遂与道人一起飘然而去。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贾雨村考中进士,派任县令,来找甄士隐。

甄士隐已不知去向。

不久,因本性贪酷,恃才侮上,终被革职。

于是,他便游览天下胜迹。

后来到林如海家给他女儿林黛玉当老师。

一年后,黛玉的母亲贾氏病逝。

一日,雨村在一家小酒馆碰见了旧相识古董商人冷子兴。

二人便边吃边聊了起来。

冷子兴说到了贾雨村同宗贾家宁、荣二府的许多事,用冷子兴的话来说,目前宁、荣二府“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荣府贾政生了一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了一块玉来,就取名作“宝玉”。

贾宝玉周岁时,贾政便想试一试贾宝玉将来的志向,便将各种物件摆了无数,与他抓取。

红楼梦前五章时空背景变化概括

红楼梦前五章时空背景变化概括

红楼梦前五章时空背景变化概括【实用版】目录1.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僧道谈论绛珠仙草为神瑛侍者还泪之事2.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士隐丫头娇杏被雨村看中3.第三回:黛玉进贾府,见到宝玉众姐妹,贾政给了贾雨村一个官做4.第四回:甄士隐的女儿香菱被拐子卖给了薛蟠,薛蟠打死人为香菱避难,与薛姨妈和宝钗去荣国府5.第五回:红楼梦前五章时空背景变化概括正文《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曹雪芹。

前五章是整部小说的引子,通过这五章,作者描绘了一个宏大的时空背景,为接下来的故事铺垫。

下面我们详细来看一下前五章的时空背景变化。

第一回中,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僧道谈论绛珠仙草为神瑛侍者还泪之事。

这一回主要描绘了两个重要人物的出场,甄士隐和贾雨村。

甄士隐是一位乡绅,性格恬淡,对世俗纷争不感兴趣,而贾雨村则是一位书生,颇有文采,但因家境贫寒,暂时居住在葫芦庙。

这一回中,作者通过僧道的谈论,为读者揭示了故事的仙境色彩,同时也为后来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第二回中,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士隐丫头娇杏被雨村看中。

这一回主要描绘了贾府的背景,荣国府是贾家的主要府邸,贾府家族地位显赫,权势滔天。

而贾夫人的仙逝,则预示着贾府的衰落。

冷子兴的演说,为读者详细阐述了贾府的家族历史,以及家族人物之间的关系。

同时,这一回中,士隐的女儿娇杏被雨村看中,为后来的故事发展埋下了伏笔。

第三回中,黛玉进贾府,见到宝玉众姐妹,贾政给了贾雨村一个官做。

这一回是整部小说的一个转折点,主人公黛玉正式登场。

黛玉是贾府的表亲,因母亲去世,被接到贾府生活。

这一回中,作者通过黛玉的视角,为读者描绘了贾府的繁华景象,以及宝玉与众姐妹的性格特点。

同时,贾政给贾雨村一个官做,也为后来的故事发展埋下了伏笔。

第四回中,甄士隐的女儿香菱被拐子卖给了薛蟠,薛蟠打死人为香菱避难,与薛姨妈和宝钗去荣国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此开卷第一回也。

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

故曰“甄士隐”云云。

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

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ch ali哉?实愧则有馀,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贝S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袴之时,饫【y U饱食)l xx餍【y a r吃饱)1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

虽今日之茅椽【chu a n蓬牖【y oU ,瓦灶绳床,其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

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f M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

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

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

待在下将此来历注明,方使阅者了然不惑。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

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

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ji 6 ng异(相差很远)】异,说说笑笑来至峰下,坐于石边高谈快论。

先是说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后便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此石听了,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但自恨粗蠢,不得已,便口吐人言,向那僧道说道:“大师,弟子蠢物,不能见礼了。

适闻二位谈那人世间荣耀繁华,心切慕之。

弟子质虽粗蠢,性却稍通;况见二师仙形道体,定非凡品,必有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

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

”二仙师听毕,齐憨笑道:“善哉,善哉!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sh】,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

这石凡心已炽,那里听得进这话去,乃复苦求再四。

二仙知不可强制,乃叹道:“此亦静极思动,无中生有之数也。

既如此,我们便携你去受享,只是到不得意时,切莫后悔。

”石道:自然,自然。

” x又道:“若说你性灵,却又如此质蠢,并更无奇贵之处。

如此也只好踮【di 脚而已。

也罢,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助,待劫终之日,复还本质,以了此案。

你道好否?”石头听了,感谢不尽。

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

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还只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得再镌【ju al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

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z al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

”石头听了,喜不能禁,乃问:“不知赐了弟子那几件奇处,又不知携了弟子到何地方?望乞明示,使弟子不惑。

”那僧笑道:“你且莫问,日后自然明白的。

”说着,便袖了这石,同那道人飘然而去,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

后来,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忽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

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

后面又有一首偈【j ]1 XX:无材可去补XX,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诗后便是此石坠落之乡,投胎之处,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

其中家庭闺阁琐事,以及闲情诗词倒还全备,或可适趣解闷,然朝代年纪、地舆【y d XX,却反失落无考。

空空道人遂向石头说道:“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有些趣味,故编写在此,意欲问世传奇。

据我看来,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之德能。

我纵抄去,恐世人不爱看呢。

”石头笑答道:“我师何太痴耶!若云无朝代可考,今我师竟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有何难?但我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再者,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适趣闲文者特多。

历来野史,或讪【sh a n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奸淫凶恶,不可胜数。

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其淫秽污臭,屠毒笔墨,坏人子弟,又不可胜数。

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

且鬟婢【b】开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

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话,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有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话,可以喷饭供酒。

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

今之人,贫者日为衣食所累,富者又怀不足之心,纵然一时稍闲,又有贪淫恋色,好货寻愁之事,那里去有工夫看那理治之书?所以我这一段故事,也不愿世人称奇道妙,也不定要世人喜悦检读,只愿他们当那醉淫饱卧之时,或避事去愁之际,把此一玩,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就比那谋虚逐妄,却也省了口舌是非之害,腿脚奔忙之苦。

再者,亦令世人换新眼目,不比那些胡牵乱扯,忽离忽遇,满纸才人淑女、子建文君红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之旧稿。

我师意为何如?”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c ul半晌,将《石头记》再检阅一遍,因见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

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一味淫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

因毫不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

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

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

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ch ali》。

并题一绝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xx 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出则既明,且看石上是何故事。

按那石上书云: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

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

嫡妻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

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

因这甄士隐禀【b i r】g性恬【ti d n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

只是一件不足:如今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唤作英莲,年方三岁。

一日,炎夏永昼,士隐于书房闲坐,至手倦抛书,伏几少憩,不觉朦胧睡去。

梦至一处,不辨是何地方。

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且行且谈。

只听道人问道:你携了这蠢物,意欲何往?” x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

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

”那道人道:“原来近日风流冤孽又将造劫历世去不成?但不知落于何方何处?”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

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

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

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

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

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

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

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

”xx 道:“果是罕闻。

实未闻有还泪之说。

想来这一段故事,比历来风月事故更加琐碎细腻了。

”那僧道:“历来几个风流人物,不过传其大概以及诗词篇章而已;至家庭闺阁中一饮一食,总未述记。

再者,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而已,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

想这一干人入世,其情痴色鬼、贤愚不肖者,悉与前人传述不同矣。

”那道人道:“趁此何不你我也去下世度脱几个,岂不是一场功德?”那僧道:“正合吾意,你且同我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蠢物交割清楚,待这一干风流孽鬼下世已完,你我再去。

如今虽已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

”道人道:“既如此,便随你去来。

”却说甄士隐俱听得明白,但不知所云“蠢物”系何东西。

遂不禁上前施礼,笑问道:“二仙师请了。

”那僧道也忙答礼相问。

士隐因说道:“适闻仙师所谈因果,实人世罕闻者。

但弟子愚浊,不能洞悉明白,若蒙大开痴顽,备细一闻,弟子则洗耳谛听,稍能警省,亦可免沉伦之苦。

”二仙笑道:“此乃玄机不可预泄者。

到那时不要忘我二人,便可跳出火坑矣。

”士隐听了,不便再问。

因笑道:“玄机不可预泄,但适云‘蠢物 ',不知为何,或可一见否?”那僧道:“若问此物,倒有一面之缘。

”说着,取出递与士隐。

士隐接了看时,原来是块鲜明美玉,上面字迹分明,镌【ju 0】着通灵宝玉”四字,后面还有几行小字。

正欲细看时,那僧便说已到幻境,便强从手中夺了去,与道人竟过一大石牌坊,上书四个大字,乃是“太虚幻境”。

两边又有一幅对联,道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士隐意欲也跟了过去,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有若山崩地陷。

士隐大叫一声,定睛一看,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所梦之事便忘了大半。

又见奶母正抱了英莲走来。

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内,斗他顽耍一回,又带至街前,看那过会的热闹。

方欲进来时,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xx 则癞头跣【Xi 脚,那道则跛【bo]足蓬头,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

及至到了他门前,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起来,又向士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士隐听了,知是疯话,也不去睬他。

那僧还说:“舍我罢,舍我罢!”士隐不耐烦,便抱女儿撤身要进去,那僧乃指着他大笑,口内念了四句言词道: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