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地球自传的地理意义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课件:1.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时差+偏转

向东加一天 地方时0点
60°E
向东减一天 180 °
120°E 180°
6月21日
6月22日
0点 6月22日
4点 6月22日
(2)说出这两条日界线的不同
6月21日
探究:全球同一天时,北京时间是___2_0_点________
180
昨天 今天
昨天
0点 全球同一天的条件是:__1_8_0_经__线_是__0_点_____
165°E
东 十 一 区
日界线 180°
减一天
165°W
加一天
东西
西
十十
十
二二
一
区区
区
7:00 8:00 8:00 9:00 6月22日 6月22日 6月21日 6月21日
45°E 60°E 75°E 90°E 105°E 120°E
东
八
昨天 今天
区
日界线
23点
0点
1点 2点 3点
4点
6月21日 6月22日 6月22日 6月22日6月22日 6月22日
3月1日19时
例题2:北京时间3月2日8点,小马乘坐的飞机 从上海起飞,向东飞行并于当地时间3月2日12 时到达温哥华(西八区),途中飞行的时间是 多少?
20小时
建议:
(1)尽量不要经过日界线计算区时! (2)计算区时的时候,一定要画图;画图的时候, 把东时区放在东边;把西时区放在西边。
探究: 北京时间6月22日4时,昨天与今天的范围
例子:65°E属于哪个时区?
东四区
65/15=4,余5,5<7.5,时区数为4。
▪ 3.区时:每个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即中央经线 的地方时。 东一区的区时就是东经15的地方时 7.5°E 15°E 22.5°E
必修一1.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早一天是8月2日.
三、地方时
明确: 时间计算时要注意每个月的天数:
二、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偏移
2. 影响: (3) 风向:风吹来的方向
北 风
二、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偏移
2. 影响: (3) 风向:风吹来的方向
北 风
西风
二、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偏移
2. 影响: (3) 风向:风吹来的方向
北 风
西风
南 风
二、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偏移
2. 影响: (3) 风向:风吹来的方向
三、地方时
明确: (3) 两地比较时间的早晚与数据大小 的关系:时间越早,数字越大。
三、地方时
明确: (3) 两地比较时间的早晚与数据大小 的关系:时间越早,数字越大。 如东经120度是12点,东经135度是
比北京早一小时,应是13点;
三、地方时
明确: (3) 两地比较时间的早晚与数据大小 的关系:时间越早,数字越大。 日期也类似,如北京8月1日,比北京
地球自转
一、昼夜交替
2. 周期:一个太阳日(24时)
(4) 地球昼夜交替周期是一个
太阳日,即24小时,有何意义 呢?
一、昼夜交替
3. 意义:
由于一个太阳日既不是太长, 也不是太短。昼夜交替的时间适中,
使整个地球表面增热和冷却不致过
份剧烈,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
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4、晨昏线
夜 半 球
N
湘江
N
西 岸
东 岸
湘江
N
西 岸
东 岸
湘江
N
长东 沙 岸 港
西 岸
湘江
N
长东 沙 岸 港西 岸湘江 NhomakorabeaN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公式二:到达地点时间=出发时到达地点时间+途经时间
注:东“+”西“-”同时区的计算,这类问题的计算不考虑国 际日期变更线的限制。
[规律方法]
1.巧用数轴计算时间 时间的计算几乎是每年必考的考点,近几年难度有所降低,多是 以某热点事件的发生时间为背景进行考查。利用数轴进行计算可以达 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灵犀一点]
(1)“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中的“早”与日常生活
中的“早”有所不同。前者中的“早”应看东西。 (2)北京的地方时不等同于北京时间,它是指北京所在116°E的地
方时,而北京时间是指120°E的地方时。
(3)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指0时区的区时或0°经线的地方时。
考点一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②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如NB。 ③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如NC。 ④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如NA。 (2)二定向: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图中 求 E 点的地方时,以 D 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 E 点位于 D 点以东,应 “东加”;若求 F点地方时,以 B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 F点位于 B点 以西,应“西减”。
考点二
日期变更
1.明确两条日期分界线的区别与联系
2.明确日期的变更特点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过零时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过国际日界线
日期则要减一天。如下图所示: (1)经线展开图示。
(2)极地投影图示。
(3)日期的范围:两条日期界线的存在,使得全球不同日期的范围 不同。由0时经线向东至日界线为今天,则0时经线以西至日界线为昨 天。只有0时经线与日界线(180°经线)相重合时,全球在同一日期, 亦即中时区为12时,北京时间为20时。
1.3地球的运动之地球的自转

24时
(1)设地球自转反向,则恒星日、太阳日 如何变化?
(2)设地球公转反向,则恒星日、太阳日 如何变化? (3)设地球自转、公转都反向,则恒星日, 太阳日如何变化? (4)如何才能使恒星日周期改变?
假设地球公转方向不变,自 转反向,则恒星日、太阳日如何
变化?
若地球
公转方向不
变,自转反 向,则恒星
1. 昼夜更替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 也不透明的球体 昼夜交替 产生的原因 地球自转
1. 如果地球不自转,会产生昼夜
交替现象吗?
1. 如果地球不自转,会产生昼夜
交替现象吗?
2. 地球昼夜交替周期是一个太阳
日,即24小时,有何意义呢?
N
晨 昏 圈
N
晨 昏 圈
太阳直射点
晨昏圈是大圆,与太阳光线垂直
N
但地球自转的线
速度明显不同,
原因是(
)
A. 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B. 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C. 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 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3. 自转周期
3. 自转周期
地球绕地轴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3. 自转周期
地球绕地轴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笼统说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日。 地球自转周期的度量,需要在地外的 天空找一个超然于地球自转的参考点。 按参考点的不同,天文上的日的长度 有不同。
A. 北半球中纬度
)
B. 北半球低纬度
C. 南半球中纬度
D. 南半球低纬度
(2) 图中a、 b两点纬度相同,
但地球自转的线
速度明显不同,
原因是(
)
A. 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B. 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C. 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 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201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及地球的圈层结构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自转、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高考目标定位】【考纲知识梳理】一、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1)昼夜的形成,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晨昏线的特点: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故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晨昏线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在春秋分时与经线重合。
(2)昼夜交替的产生:由于地球的自转(3)昼夜交替的周期及意义: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小时(4)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按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昼半球的是晨线,按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夜半球的是昏线。
如图4-6。
①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º;②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成90º;③直射点A与晨昏线和最小纬线圈切点B的纬度之和等于90º;如当太阳直射在20ºS时,切点B的纬度为70º´N或70ºS。
2、产生时差(1)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时刻叫地方时。
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转,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的早。
同一经线地方时一定相同。
(2)时区与区时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度为15°,因此相邻两个时区相差两个小时。
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3)日界线国际上规定180°经线作为日期的分解线,叫国际日期变更线。
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经线)是另一条日期变更线。
3、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转。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是23°26′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如图4-14。
2、昼夜长短的变化(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哪个半球,那个半球就昼长夜短。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完整版

地球自转周期
恒星日
以恒星为参考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 的时间,约为23小时56分4秒。
太阳日
以太阳为参考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 的时间,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约 为24小时。
地球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 转。
偏转现象
由于地球自转,地球上运动的物体会受到科里奥利力的影响,产生偏转现象。 在北半球,物体向右偏转;在南半球,物体向左偏转。
时区划分
地球自转导致不同经度地区地方时不同,根据这 一原理,全球被划分为24个时区,方便国际交流 和协作。
昼夜交替
地球自转使得同一地点经历昼夜交替,形成地球 上的日照和温度变化,对生物节律和人类生活产 生深远影响。
导航系统定位原理简介
卫星导航
利用地球自转对卫星轨道的影响, 结合地面接收站观测数据,实现 全球范围内的精确定位和导航。
影响因素
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地球公转轨道的偏心率和岁差等都会对昼夜交替周期产生 微小影响。
不同地区昼夜长短变化
赤道地区
赤道地区全年昼夜平分,即每天 昼长和夜长基本相等。
极地地区
极地地区存在极昼和极夜现象。 在极昼期间,太阳始终在地平线 以上,没有夜晚;而在极夜期间, 太阳始终在地平线以下,没有白 天。
气候类型分布
地球自转和公转还导致了气候类型的分布。不同地区由 于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大气环流等因素的影响,形成 了不同的气候类型,如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等。
Part
06
地球自转与人类活动关系
天文观测和日历制定中应用
1 2 3
恒星日与太阳日
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相对于恒星和太阳有所不 同,形成恒星日和太阳日两个概念,对天文观测 和日历制定有重要意义。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一、一般特点
1.方向 自西向东 逆时针 从北极上空俯视: 从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
2.周期:恒星日( 23时56分4秒 )
3.速度
二、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1)原因: 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2)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
A A
C
B
B
B
俯视图:顺自转方向,走向光明的为晨线, 走向黑暗的为昏线。
15°
1°
4分钟
1分钟
15′
900W 00 1800
900E
(2)地方时计算方法: 将两条经线标注在图中;找到经度 小于1800的弧段,在其外围逆时针 画箭头;将经度差换算成时间差; 所求经线靠近箭头,则加上时间差; 反之,则减去时间差。
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 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 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下图为长城站 位置示意图。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规偏 律移
北半球:右偏 赤道:不偏 南半球:左偏
北右南左赤道无, 纬度越高越显著。
举例:太平洋上空,热带气旋云图
水池里面旋转的涡旋
弯曲的河流
某军舰在南纬58°、西经20°海面上沿西经20° 经线向南发射远程炮弹,炮弹射程在100千米 以内,炮弹落点位于 A.东半球、南寒带 B.东半球、南温带 C.西半球、南寒带 D.西半球、南温带
林良铭
李惠堂,中国近代体育史上著名的足球运动员。从 17岁开始足球生涯,活跃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亚 洲足坛,被球迷和香港媒体亲切的评为“亚洲球王” 。他不但是战前罕见的中国职业足球运动员,也是 当时公认的中国足球第一人。1979年7月4日,李惠 堂因病逝世,享年74岁。据统计他在各项足球比赛 中,共射进1860个球,与巴西的里登雷克、德国球 星盖德穆勒、球王贝利以及独狼罗马里奥是迄今世 界上进球逾千个的五大巨星。
地球自转及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及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以西向东的方向旋转一周的运动。
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的时间。
地球自转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每小时约1670公里。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有以下几点:1.产生昼夜交替:地球自转是导致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的主要原因。
当地球自转时,由于地球不断地转动,不同地区的阳光照射情况就不同,从而形成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当地球上的一半是白天时,另一半则是黑夜。
这种昼夜交替的现象对人类生活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2.形成地球的自转力:地球自转也产生了一个叫做科里奥利力的力,这个力会影响到大气、水流、岩浆运动等地球上的物理过程。
科里奥利力会使得气候系统趋于稳定,影响风向和水流方向。
它还与飓风、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发展密切相关。
3.形成地球的赤道膨胀:地球自转引起了赤道膨胀的现象。
地球赤道的周长要比两极的周长长,这是因为地球自转使地球的赤道半径要比极半径大。
这种膨胀使得赤道地区的气候较热,植被生长繁茂,而极地地区则气候寒冷,植被稀疏。
4.形成地球的地球仪:地球自转的概念也是地球仪的基础,地球仪是一种用来研究和表示地球自转、公转及地球其他运动的仪器。
通过地球仪,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自转的现象,以及地球上的经纬度、地理位置等概念。
5.为航海和导航提供参考:地球自转对航海和导航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地球自转引起了经度的变化,所以通过测量地球上不同地方的时差,可以获得准确的经度信息,从而在航海和导航中能够确定位置和方向。
总之,地球的自转对于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科里奥利力、地球赤道膨胀、地球仪的构建以及航海和导航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多样化,气候差异明显,也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和活动。
对于人们来说,了解地球自转的运动规律和地理意义,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地球资源,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时区的计算
1)时区数=已知经度÷15° (若余数≥7.5°,时区为商数加1; 余数<7.5°,只取商数。) 例1:求100°E、75°W、180°分别属于哪个 时区? 答:东七区 、西五区 、东西十二区、 2)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数×15° 例2:求西七区、东八区的中央经线分别是那 一条? 答:105°W 、120°E
应用)
黑 夜
晨 昏 线
白 天
晨 昏 线
白天
晨 昏 线
(1).晨昏线定义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称为晨昏 线 (晨昏圈) (2). 晨线和昏线的区分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 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 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
黑 夜
晨 线
白 天
晨线与昏线的交点: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 (切点的地方时为0时或12时)
小结:
1800经线与0时经线重合时,全球只有 一个日期; 0°经线与0时经线重合时,全球平分 为两个日期; 其他情况全球分为不相等两个日期;
205°
② “±”:东加西减(向东则加,向西则减)
已知某一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 例1、北京(116°E)地方时为12点时,乌鲁木 齐(87°E)地方时是几时几分? 10:04
2、时区和区时
(1)时区 ①时区的划分:
为了使用方便,国际上采用划分时 区的方法。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 时区跨经度15°。 东经所在时区为东 时区,西经所在时区为西时区 (时区起算点:中时区)(见下图)
自然日界线:地球上地方时为0时(子夜) 的经线。自然日界线也叫子夜线。随地球自转
跨过0时经线日期要加一天(即为今天).
注意:国际日界线并没有和180°经线完全重合 (见下图)
(2)日期的变更
西
180º
东
180°
减一天
昨天
N 今天
加一天 东 十 二 区 西 十 二 区
பைடு நூலகம்
两条日界线的位置关系?(图示)
②越靠东,地方时的值越大( 东早西晚); ③经度差15°,地方时差1小时; 经度差1°,地方时差4分钟。
(3)、地方时的计算
计算的公式:未知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 ①两地的经度差计算:同经相减(大数减小数),异经 相加 • 1200E与850E的经度差是多少? 35° • 1200E与850W的经度差是多少?
B
AB:昏线
AC:晨线 A
C
直射点纬度+切点纬度=90°
(二)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1、定义: 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 称为地转偏向力。 2、产生原因: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由于惯性,物体总是力 图保持原来的方向和速度。
(见下图)
L1
L2
北半球向右偏
3、偏转规律: 南半球向左偏
D、④
(三)时差
产生原因: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太阳东 升西落,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 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见日出,这样,不同 经度的地方,时刻便产生了差异 。
1、地方时
(1)、概念: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叫地方时
(时间段与时刻?)
(2)、特点:
①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 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一)产生昼夜交替 (二)产生时差 (三)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 偏移
(一)昼夜交替
1、昼夜交替的原因
(周期是1个太阳日)
昼 夜 交 替
地球本身不发光 太阳照射 昼夜现象 地球是不透明体 地球自转
夜 昼 :假设地球不自转,地球上有没有昼 夜现象?有没有昼夜交替? 有
2.晨昏线的判断(定义、区分、特征、画法、
总结:
所求地的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 时区数=已知经度÷15°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区时±时区差×1小时
地方时和区时求法------东加西减
3、日期分界线
(1)、概念:
人为日界线:国际上规定原则上180°经线 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 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赤道上不偏
方法: 掌心向上,四指方向代表物体初始的 运动方向,大拇指所指方向代表受到地转 偏向力以后的方向。“南左北右”
4、方向: 地转偏向力始终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只 改变物体的方向,不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 5、大小: 由赤道向两极递增 ,赤道无地转偏向力
“南左北右赤道无,纬度越高越显著”
6、影响: 河流泥沙沉积与冲刷,大气运动和洋流 运动等
3)根据中央经线推算时区的经度范围
某时区的边界经线﹦中央经线±7.5° 例3:求东五区的两条边界经线。 答:67.5°E, 82.5°E
(2)区时(标准时):各时区以本时区中央 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 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区时的计算方法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区时±时区差×1小时
(“±”:东加西减 时区差:异加同 减) 例题:(1)西5区 21:00 求东5区 (次日7:00) (2)东5区 3:00 求西5区 (昨天17:00)
6、影响:影响河流泥沙沉积与冲刷
北半球河流一般是右岸冲刷,左岸堆积。
请思考:
(1)河流水流向 哪个方向偏向? (2)泥沙向哪一 岸沉积的多?
北半球长江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三角洲平原
例:下列河岸中,冲刷严重的是(箭头表示水
流方向) ( B )
④ ② ①
南半球 北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③
A、①
B、②
C、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