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饲养管理要点(重点)
蛋鸡饲养管理关键技术(培训资料)

一、蛋鸡育雏期饲养管理1、育雏方式①地面育雏:这种育雏方式普通限于条件差的、规模较小的饲养户,简单易行,投资少,但需注意雏鸡的粪便要时常清除,否则会使雏鸡感染各种疾病,如:白痢、球虫和各种肠炎等。
②网上育雏:这种育雏方法较易管理、干净、卫生,可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
③雏鸡笼育雏:这种方式是目前比较好的育雏方式,非但便于管理,减少疾病发生,而且可增加育雏数量,提高育雏率。
建议采用网上育雏,条件好的用3-4 层重叠式育雏笼育雏。
2、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1 )育雏室的准备:①大小要满足育雏需要,检查维修育雏舍的门窗、电路、供暖设备等。
如果采用煤炉或者坑道保温,必须将煤烟排出鸡舍外;②打扫干净(一周前准备好);③育雏室消毒(地面可用3%烧碱,必须用清水冲洗干净,防止腐蚀烧伤鸡的腿部,也可用消毒药进行喷雾;空间可以用福尔马林熏蒸--按每立方米 21g 高锰酸钾+42mL 福尔马林( 40% 甲醛溶液)对鸡舍进行密闭熏蒸消毒, 24 小时后,应通风换气。
)(2)育雏用具、饲料药品的准备饲料、料槽、水槽、药品、加温设备、燃料等;在育雏前一周,鸡笼、用具等彻底消毒,用消毒液对饮水器、料槽消毒后,清洗干净备用。
按照雏鸡的营养需要准备好育雏料,料要新鲜,防止霉变。
同时准备好药品和疫苗。
( 3)预热(试温)在育雏前 1 ~ 2 日内,将舍内温度提升到35℃摆布,相对湿度保持在 70%摆布。
3、初生雏的选择和运输选择绒毛光亮、整齐,大小一致、初生重符合品种要求且腹部柔软、卵黄吸收好,脐部愈合良好的健雏。
按照出壳的时间和体质强弱 严格挑选, 要求叫声响亮、挣扎迅速有力、毛色粗长光洁、雏鸡仰翻 能很快站起。
对腹大、血脐、大肚脐、跛脚、眼瞎、歪头等弱雏,坚 决淘汰。
雏鸡运输时间最多不应超过 48 小时,长途运输时应防止雏鸡脱 水,应补充水分。
运输时鸡盒内温度应保持18℃以上,并注意通风。
夏季注意防暑,冬季注意保温。
4、雏鸡的饲养管理( 1)开水、开食①尽快将雏鸡均匀地放在饮水器附近,在开始的2 ~ 3 小时内让 雏鸡先自由饮水,水温 30℃,加 5%的红糖或者白糖, 1-4 天的饮水中 添加环丙沙星或者氧氟沙星等抗生素以预防雏鸡白痢。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蛋鸡是指以产蛋为主要经济目的的鸡种,它的饲养管理决定了蛋鸡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下面是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1. 饲养环境管理:蛋鸡需要一个安全、舒适、干燥、温度适宜、通风良好的环境。
饲养场所要保持清洁,定期清理禽舍内外的污物。
准备干净的饮水设备和饲料器,保持饮水器中的水清洁,定期更换饮水管。
2. 饲料管理:蛋鸡需要均衡的饲料来满足其生长和产蛋的需要。
饲料应包含适当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饲料要保持新鲜,定期检查饲料是否有异味或霉变。
饲料的喂养量和频次需要根据鸡的生产阶段和群体做出调整。
3. 喂养管理:蛋鸡要定时喂食,保证鸡群的生长和发育。
每日喂食时间要固定,可以在早晨和傍晚各喂一次,鸡群饮食量和饮水量要保持平衡。
避免喂食过量,造成浪费和蛋鸡肥胖。
饮水器要保持饮水畅通,定期清洗和消毒。
4. 疾病预防:蛋鸡容易受到多种疾病的侵扰,因此要进行常规的疾病预防工作。
定期给蛋鸡进行疫苗接种,尽量减少疾病的发生。
注意饲养场所的卫生,消毒禽舍和饮水器,避免传染病的传播。
对有疾病症状的蛋鸡要及时隔离和治疗。
5. 群体管理:蛋鸡是以群体饲养的,要注意群体管理。
保持鸡群的稳定和和谐,避免蛋鸡间的争斗和拘泥。
定期检查鸡群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及时调整饲养管理策略。
6. 照明管理:蛋鸡对照明环境有一定的要求。
保持适当的光照时间和强度,提供充足的自然光或人工光。
根据不同阶段的蛋鸡调整照明时间和亮度,以提高蛋的产量和质量。
7. 温度管理:蛋鸡对温度也有一定的要求。
在冬季要保持禽舍的温暖,以避免蛋鸡的冻伤。
夏季要保持禽舍的通风,适当降低温度,以减少蛋鸡的热应激。
8. 饮水管理:蛋鸡需要充足的清洁饮水,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定期清洁和更换饮水器中的水,确保饮水器的通畅和清洁。
给蛋鸡提供新鲜的饮水,避免断水和水质不良。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包括饲养环境管理、饲料管理、喂养管理、疾病预防、群体管理、照明管理、温度管理和饮水管理。
蛋鸡日常管理内容

蛋鸡的日常管理涉及到许多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温度管控:蛋鸡养殖的最适温度通常在8℃-28℃之间,不同生长阶段可能需要不同的温度,以保证鸡群的健康和产蛋性能。
2. 投药防病:为了预防疾病,养殖户需要定期对鸡群进行病毒抗体检测,并注意鸡群的免疫水平。
一旦发生感染,需要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选择高敏药物进行治疗。
3. 科学配料:根据不同季节和鸡群的营养需求,需要改善饲养方式。
例如在冬季,需要添加高油脂和高能量的营养成分,以确保鸡群能够度过低温季节。
4. 光照控制:光照对蛋鸡的产蛋性能有很大影响,因此需要合理控制光照时间,并保证光照均匀。
5. 带鸡消毒:为了减少传染源,养殖户应该进行带鸡喷雾消毒。
6. 环境卫生:养殖户应定期清扫鸡舍,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对粪便等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传播。
7. 防疫管理:养殖户需要制定合理的防疫计划,定期接种疫苗,并定期对鸡群进行健康检查。
8. 饲养管理:养殖户应定期观察鸡群的行为和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同时,应合理控制饲养密度,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适当的运动。
9. 拣蛋与喂料:为了减少应激、稳定产蛋率和减少破损蛋,养殖户应定时喂料和拣蛋。
例如每天定时饲喂3次,并分上午和下午两次拣蛋。
10. 防止生物污染:为了降低疫病的传播几率,养殖户应采取措施防止虫、鸟、鼠、兽等携带的病原体的生物污染。
例如通过杀虫、灭鼠、驱鸟、赶兽等措施。
以上是蛋鸡日常管理的主要内容,养殖户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计划,以提高蛋鸡的健康状况和产蛋性能。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蛋鸡饲养管理是指在饲养过程中,对蛋鸡的饲养环境、饲料营养、健康检疫、疾病防控等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以保证蛋鸡健康生长,提高产蛋率和蛋质量。
以下是蛋鸡饲养管理的要点:一、饲养环境管理:1.笼舍布置:选择宽敞、采光好、通风良好且易于清洁的鸡舍。
舍内空气湿度保持在60%左右,温度控制在20℃-25℃。
2.牲畜防疫:对鸡舍和饮水设施进行定期清洁消毒,以防止病毒和细菌的传播。
二、饲料营养管理:1.饲料配方:根据蛋鸡不同的生长阶段和产蛋周期,制定相应的饲料配方。
注意蛋鸡营养需求的平衡,避免缺乏其中一种营养素。
2.饲料供应:定时定量喂养,确保蛋鸡获得充足的饲料,并保持饮水设施的清洁和畅通。
三、健康检疫管理:1.温度控制:根据不同的蛋鸡生长阶段和季节变化,及时调整鸡舍的温度,保持蛋鸡的舒适度和正常生理状态。
2.疾病防控:定期对蛋鸡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加强蛋鸡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定期检查和处理蛋鸡的脚趾,防止产生脚炎和鹌鹑不力。
四、疾病防控管理:1.预防病害:通过加强饲料卫生、控制饲养密度、保持生态平衡、加强疫苗接种等措施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2.及时处理病鸡:发现病鸡及时隔离并提供适当的治疗,减少死亡率和病鸡对其他蛋鸡的威胁。
五、蛋鸡产蛋管理:1.产蛋周期控制:根据蛋鸡的生长发育情况和繁殖规律,调整灯光和饲料供应,控制蛋鸡的产蛋周期,使其保持较高的产蛋率。
2.蛋质量监测:定期对蛋质量进行检测,包括蛋壳硬度、蛋黄颜色、蛋白质含量等指标。
及时纠正可能影响蛋质量的因素。
综上所述,正确的蛋鸡饲养管理对于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蛋质量至关重要。
只有合理管理饲养环境、科学配制饲料、做好健康检疫管理以及疾病防控,才能确保蛋鸡的健康生长和高效产蛋。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的饲养管理是保证蛋鸡生产性能的关键,以下是蛋鸡饲养管理的要点:
1. 饲养环境的管理:蛋鸡需要一个干净、通风良好、光照适当的环境来生活。
饲养
场的卫生要保持良好,定期清洁鸡舍,清除鸡粪和废料。
鸡舍内的温度、湿度和通风要适宜,以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2. 饲料的供给:蛋鸡的饲料需要科学搭配,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
物质等营养物质。
饲料应保持新鲜,定期更换饲料,确保其营养价值。
饲料的供给要根据
蛋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需求进行调整,以保证蛋鸡的健康和产蛋率。
3. 饮水管理:蛋鸡对水的需求量较大,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
饮水
要求水质清洁,不含有害物质。
饮水器要保持清洁,每天定期更换饮水。
在夏季高温时,
要提供凉爽的饮水,以保持蛋鸡的体温和饮水量。
4. 疾病预防与控制:蛋鸡的免疫力较弱,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
饲养管理中要重
视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定期给蛋鸡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
饲养环境要有良好的卫生管理,
定期消毒鸡舍,预防疾病的传播。
5. 生产管理:蛋鸡的生产管理包括繁殖、孵化、育雏和产蛋等环节。
饲养者要密切
监测蛋鸡的发情和产蛋情况,及时进行繁殖和孵化管理,保证蛋鸡群体的稳定和更新。
育
雏要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饲料供给,培养健康的后代。
产蛋要定期收集蛋,保持蛋壳
的完整性,减少蛋的损失。
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以充分发挥蛋鸡的生产潜力,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经济效益。
也能保护蛋鸡的健康和福利,提供优质的蛋产品。
蛋鸡育成期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育成期饲养管理要点1.环境管理:-温度:鸡舍应保持适宜的温度,育雏期的温度要高于育成期。
刚进入育成期的蛋鸡逐渐适应舍内环境,鸡舍温度可以逐渐降低。
一般来说,温度在18-24摄氏度之间为宜,温度波动应尽量减小。
-通风:适当的通风能够帮助排除鸡舍内的湿气和有害气体,并保持空气新鲜。
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鸡舍通风量要达到每小时2-6立方米/只。
-光照:控制适当的光照时间可以促进蛋鸡成长和下蛋。
蛋鸡育成期的光照时间一般为14-16小时,可以通过人工照明来实现。
2.饲料管理:-饲料配方:蛋鸡育成期需要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
饲料中要包含适当的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以满足蛋鸡的营养需求。
饲料中的粉碎细度也要适中,以便鸡只能充分消化吸收。
-饲料供应:要按时、定量、定期地供应饲料,避免浪费和饥饿。
饲喂的次数要根据饲养密度和饲料消耗量来确定,一般每天分2-3次饲喂。
-饮水管理:保证饮水的干净和新鲜,每天都要清洗饮水设备。
水源要保持流畅,避免水池中的水变浑浊。
3.疫病预防:-疫苗接种:按照兽医的建议,对蛋鸡进行必要的疫苗接种,以预防常见的传染病,如新城疫、口腔热等。
接种时要注意疫苗的储存和注射方法。
-预防寄生虫:定期进行寄生虫检测和药物驱虫。
常见的寄生虫有蛔虫、绦虫和跳蚤等,严重感染会影响蛋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率。
-防止交叉感染:严禁外人进入鸡舍,减少病原菌传播的机会。
鸡舍、饮水设备和饲料器具要定期消毒,以杀灭潜在的病原体。
4.群体管理:-合理饲养密度:根据鸡舍的面积和鸡只的数量,确定适当的饲养密度。
过高的密度会增加蛋鸡之间的争斗现象,影响鸡只的生长和健康。
-定期体重测量:每周测量一次蛋鸡的体重,以了解鸡只的生长情况。
体重的变化可以作为调整饲料供应和质量的依据。
-疾病监测:定期观察蛋鸡的精神状态、食欲和大小便等,发现异常时要及时处理。
如发现鸡只出现不明原因的死亡,要立即采取措施,防止病菌扩散。
以上是蛋鸡育成期饲养管理的要点,良好的管理和细致的照顾对于蛋鸡健康成长和高产蛋至关重要,饲养人员应密切关注鸡只的需求,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障鸡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蛋鸡的饲养管理是指对蛋鸡进行科学合理的饲养,使其能够良好生长发育并提高产蛋量,保证鸡群的健康和经济效益。
下面是蛋鸡饲养管理的要点。
饲料管理:1. 提供优质饲料:蛋鸡需要高质量的饲料来满足其生长需求,应选用营养全面、消化率高的饲料作为主食。
2. 配制合理饲料:根据蛋鸡的生长阶段和饲养目标,确定合理的饲料配方和投喂量,保证蛋鸡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3. 给予定时定量饲喂:建立固定的饲喂时间和量,保持饲料的新鲜和干净,避免蛋鸡在饲料中挑食或过饱,影响生产性能。
环境管理:1. 维持舒适的温度:蛋鸡对温度要求较高,应保持鸡舍内的温度适宜,避免极端的高温或低温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
2. 提供充足的采光:蛋鸡需要光照来维持生物钟的正常运行和促进产蛋,鸡舍内应提供充足的自然光或人工光照。
3. 保持适宜的湿度:蛋鸡对湿度要求较高,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保持适宜的湿度有利于蛋鸡的健康和产蛋。
疾病防控:1. 加强疫病预防:定期对蛋鸡进行疫苗接种,加强免疫防控措施,预防常见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的发生和传播。
2. 定期做好体检:定期对蛋鸡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问题,保持鸡群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3. 做好饮水卫生:保持饮水设备的清洁和水质的良好,避免因饮水不洁引发疾病。
合理选种:1. 选择优质种源:选用经济效益好、适应性强、耐病性好的蛋鸡品种和亲本鸡,确保高产蛋品种的传代。
2. 控制鸡龄结构:合理调配不同年龄段的蛋鸡,维持良好的鸡龄结构,保持鸡群的稳定生产和经济效益。
3. 定期更新鸡群:定期更换老化的蛋鸡,适时将低产蛋的鸡淘汰,增加新一批的蛋鸡,保持鸡群的优良品质。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蛋鸡的饲养管理是指在饲养蛋鸡过程中,根据蛋鸡的生理特点和食欲特点,合理安排蛋鸡的饲料和饮水,提供适宜的环境和空间,科学管理蛋鸡的生长和发育,以达到提高产蛋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包括饲料管理、水源管理、环境管理、疫病防控和日常管理等方面。
一、饲料管理:1.合理配制饲料:根据蛋鸡的生长阶段和产蛋期的不同,合理配制饲料,保证饲料中的营养物质能满足蛋鸡的需求。
2.定时定量喂养:根据蛋鸡的饥饿感和进食的能力,合理安排蛋鸡的进食时间和进食次数,保证饲料的摄取量和摄取频率。
3.保持水分充足:蛋鸡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保持饲料中的水分充足,搭配提供清洁的饮水设施,确保蛋鸡的水分供应。
二、水源管理:1.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清洗饮水设施,保持水源的清洁和新鲜,避免饮用脏污水源导致疾病传播。
2.保持水源充足:保证饮水设施供应的水量充足,避免蛋鸡因为水源不足而饮水不充分。
三、环境管理:1.确保舒适的温度:根据蛋鸡的不同生长阶段,合理调节饲养环境的温度,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保证蛋鸡的舒适度和健康状况。
2.保持通风良好:保持饲养场的通风良好,保证空气的流通,排除饲养场内部的潮湿和异味,提高蛋鸡的生活品质。
3.避免噪音干扰:尽量避免饲养场内外的噪音干扰,蛋鸡对噪音较为敏感,噪音干扰会影响蛋鸡的生长和产蛋。
四、疫病防控:1.定期排查疫病:定期对蛋鸡进行健康排查,及时发现疫病的症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避免疫病在饲养场内传播。
2.疫苗接种:按照兽医的建议和饲养计划,定期为蛋鸡接种相应的疫苗,提高蛋鸡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3.生物安全措施: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避免疾病的来源,加强饲养场的消毒工作,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五、日常管理:1.定期清洁消毒:定期对饲养场内的设施和鸡舍进行清洁和消毒,减少疾病的传播和感染风险。
2.合理安排蛋鸡的生活空间:根据蛋鸡的体型和数量,合理安排蛋鸡的生活空间,避免拥挤和压死现象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周龄体重之意义
5周龄体重能达到其体重标准或更高一些则 预示该群鸡在产蛋期
将早开产
产蛋多
死淘率低
雏鸡5周龄体重与产蛋期各 主要性能指标呈很强的正相关
16周龄的均匀度
16周龄的均匀度与产蛋持久性及存活之
间存在中等强度的相关性 鸡群均匀度评定: 80—85% 合格鸡群 85—90% 良好鸡群 90%以上 优秀鸡群
显
鸡的耗氧量及二氧化碳排出量远远大于
猪.
耗O2 739ml/kg· h (猪 392) 排CO2 711ml/kg· h (猪 336)
3.繁殖潜力大
右侧卵巢退化,左侧发达,显微镜下可见
12000个卵泡,高产蛋鸡每年能产蛋340 个以上
4.鸡有合群性,适应工厂化生产.
全阶梯二层笼10-12/㎡,三层笼15-16/㎡
记录称重会说话!!
用心去做 能够实现
72W产蛋数(HH) 290枚 72W产蛋量(HH) 18KG 产蛋期死淘率(%) 10以内 破蛋率(%) 2以内 料蛋比 2.3--2.4:1 (240枚) (15KG) (15以上) (4左右) (2.6:1以上)
5年培育后备鸡批次比较
总月数 培育批数 培育总月数 生产总月数 培育总投资 月分摊成本 60 4 20 40 4XY 4XY/40 60 6 30 30 6XY 6XY/30
66.9克(70周) 80周龄体重:2250克
5周龄体重与生产 性能的相关系数
项目 %HD产蛋率 周龄 21-24WKS 68-72WKS 相关 程度 因素 表示 0.63 +++ 0.82 ++++
累计死 亡率%
60WKS 72WKS
-0.70 -0.65
0.93
----++++
HH产蛋(枚) 72WKS
衰,降低生产性能,啄癖等 人工光照标准
光照 雏鸡 光照时间(h/d) 10 光照强度(lux) 10
青年鸡 成年鸡 8 14-16 10以下 10-15
光源高度与所获照度
光源 白炽灯W数 光源高度(M) 产生1尺烛光 产生半尺烛光 (10.76lux) (5.38lux) 用灯罩 不用灯罩 用灯罩 不用灯罩 1.1 0.7 1.5 1.1 1.4 0.9 2.0 1.4 2.0 1.4 2.7 2.0 3.1 2.1 4.3 3.1
同一灯泡得到的光照强度
灯泡情况 清洁灯泡 清洁灯罩 清洁灯泡 无灯罩 脏灯泡 脏灯罩 脏灯泡 无灯罩 相当于的瓦数 60W 40W 40W 25W
灯泡应每两周擦净一次. 有必要时要擦得较勤.
光照过强,容易引起蛋鸡啄羽.啄趾.
啄肛和神经质. 突然增加光照,还容易引起母鸡泄殖 腔外翻. 鸡在红光下趋于安静.啄癖极少,性 成熟略迟,产蛋量稍有增加,受精率 较低. 鸡在蓝光.绿光.黄光下,增重较快, 成熟较早,产蛋量较少,蛋重略大,饲 料利用率略低,啄癖极少.
海兰褐培育期生产指标
1日龄-----18周
体重:
1550克 耗料: 5.70-6.7公斤 死淘率: 2-4%
海兰褐产蛋期
19---80周龄
24周龄达高峰 日耗料:114克(19-80周) 死淘率: 6—10%
海兰褐80周龄生产性能
入舍母鸡平均产蛋:344枚
标准蛋重:62.3克(32周)
早期有效投资依据(三)
前6W失重等于重要组织
无法恢复的发育不良。 后期体重恢复增加投资。 后期增重主要是脂肪增重, 不利于产蛋。 从长远看,早期投资代价 不高。
早期产蛋性状衡量指标
鸡群产第一个蛋的日龄
鸡群达5%日产蛋率的日龄 鸡群达50%日产蛋率的日龄
鸡群达高峰日产蛋率的日龄
越早越好! 1-6W耗料量 7-12W耗料量 13-18W耗料量 19-24W耗料量
11% 24% 28% 37%
1-6w 13-18w 7-12w 19-24w
早期有效投资依据(二)
尽早达成理想体重
周龄 饲料转化率 额外饲料% 0--6W 2.67 6--12W 4.46 67% 12--18W 6.38 139%
凉爽饮水
影响蛋壳质量之主要因素
一、
遗传:蛋壳颜色、厚度和蛋比重 等性状都受遗传性影响。 二、 年龄:蛋壳强度和厚度随年龄增 长而降低。 三、 营养:Ca P Mn VD3 四、 环境:温度超过31℃-32℃时可使 蛋壳厚度、强度和蛋的比重降低,湿度 低时蛋壳强度高。
十、追求大蛋 合理蛋重 遗传因素 十一、产蛋与温度 最佳温度18-22℃ 保证15℃以上 5℃以下严重影响产蛋,改变水 温试验 十二、通风换气 纵向通风 正负压通风 换气量
十三、不做记录,无法评价 蛋鸡赚钱靠的是“细” 十四、产蛋率或死淘汰率计算 例证…….. 十五、成本核算 公式 只鸡日产蛋量 十六、鸡粪便状况 了解生理 正确判定 十七、对疾病认识 养好鸡 不是看好病
蛋鸡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饲养管理培训对象: 针对业务人员 针对规模经营场 针对农户
养殖效益哪里来?
效益=
(品种+营养+环境)³管理
鸡的生物学特性
1.体驱矮小,活动空间有限
体高35CM左右,活动范围50CM.
2.体温高,基础代谢旺盛
正常体温40.5-42℃,适宜温度为13-23℃ 每公斤体重基础代谢为56千卡/日. 环境温度达27-32℃时,鸡呼吸加快. 环境温度达35℃时,呼吸加快的应激更明
7.天敌较多与鸟类有共患病
黄鼬.老鼠.猫等为天敌;鸟类可以给鸡传染
疾病.
8.抗病力差
肺小.有9个气囊,病原体可以进入体腔.肌
肉.骨骼中;生殖孔与排泻孔开口于泻殖腔, 易感染;没有隔膜;没有淋巴结.
9.其它
鸡为吞咽采食,靠重力饮水.
雏鸡代谢旺盛 生长发育快
初生重为种蛋的2/3
1周龄体重为初生重的2倍(翻一翻) 2周龄为4倍(翻二翻)
死淘率在经济上的重要性
产蛋期间死亡率过高,
是一 种代价昂贵的管理失误。 不但损失了鸡,而且丢 失了由这些鸡产生的利润。 月死淘率超过1%无论 怎么说也是不正常的。 必须不间断地淘汰那些伤残体弱鸡。 定期进行严格淘汰,时间为: 开产后 15—20W;30W;45W。
看一看 比一比
褐壳蛋鸡(20-76W)生产性能 1970--1995年及对2000年指标的预测
商品蛋鸡 1970年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入舍鸡产蛋数 250 300 317 335 (HH) 平均蛋重(g) 62.0 63.0 63.3 63.0 30周龄平均蛋重 56.0 59.3 59.8 60.2 (g/30wks) 饲料转化率 2.70 2.28 2.20 2.10 (kg/kg) 死淘率(%) 10 6.8 6.4 6.0
15 25 40 60
照度计算:
5W灯泡可以在1呯(3.3㎡)产生5LUX照度。 如:100㎡的雏鸡舍装几个15W的灯泡,才能 达到5LUX照度?可以这样换算: 100÷3.3³5÷15=10(个) 若用25W灯泡则需要100÷3.3³5÷25=6(个) 蛋鸡舍的照度比上述增加一倍.如:面积为 100 ㎡的蛋鸡舍需装40W的灯炮为: 100÷3.3³10÷40=7.6(个) 即装8个
环境温度与产蛋鸡(二)
在25-30℃之间,每升高1℃,产蛋率下
降1.5%且蛋重减轻,产蛋量减少。 严冬时鸡舍温度不低于4℃,盛夏时不高 于27℃,这是产蛋鸡舍最大温度范围。
环境温度与产蛋鸡(三)
热应激
环境温度与产蛋鸡(四)
热应激
环境温度与产蛋鸡(五)
热应激
环境温度与产蛋鸡(六)
热应激
4周龄为8倍(翻三翻)
8周龄为16倍(翻四翻)
16周龄为32倍(翻五翻)
蛋鸡的营养需要
现代鸡品系产蛋之营养需要极高,一只
新母鸡在第一个产蛋年中所产蛋重量为 自身体重12-15倍,而其自身体重还要增 加50%。因此饲料采食量必须为其体重 的20余倍。 营养对蛋鸡的基本作用: 鸡体维持 鸡体生长 羽毛生长 产蛋
叠层可达18-23/㎡ 后备鸡密度(只/㎡) 周龄 1—2 3—4 5—6 7—8 9—0 笼育 60 40 30 20 10 平育 25 25 12 12 10
5.鸡的神经类型活跃,对环境变化敏感.
应激引起炸群,拥挤可导致雏鸡死亡,产
蛋鸡下软壳蛋或形成腹腔蛋或死亡.
6.鸡对光线敏感
过长时间或过强光照刺激导致早产早
产蛋前1-2周
建立骨髓中的钙储备
给性成熟前体内钙代谢变化一个过渡 避免因产蛋鸡料钙含量过高而影响采食
量
产蛋期生理特点
产蛋是最大的应激
体重增加
产蛋率增加
蛋重增加
产蛋高峰及持续时间取决于
鸡群的整齐度
和性成熟相应的体重平缓增加 满足生长和产蛋需要的产蛋早期日粮
环境温度与产蛋鸡(一)
5/10/16周龄体重16周龄均匀 度与生产性能的相关系数
项目 5周体重 10周体重 16周体重 16周均匀度
性成熟时间 %HD20-24WKS 产蛋持久力 %HD68-72WKS 累计成活率% 60WKS 72WKS HH产蛋率%
0.63+++ 0.82++++
0.59+++ 0
0.39++ 0
采食量下降 骨溶解 血磷酸盐上升 抑制壳腺形成碳酸钙
降低热应激的营养措施
提高食物营养浓度 饲料制粒 傍晚饲喂 傍晚加贝粒或石粒(1-3毫米,每只1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