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系统知识第三章 储能设备(蓄电池)

合集下载

光伏蓄电池

光伏蓄电池

太阳能光伏发电储能装置——铅酸蓄电池光伏发电产生的电能最适合的储能方式是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需要时再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铅酸蓄电池就是目前能有效完成这种转换的最好的装置。

组成蓄电池的正极是氧化铅,负极是铅,而电解液主要是稀硫酸,所以称为铅酸蓄电池。

铅酸蓄电池,因其能长期储存电能、大电流放电、价格低廉、原料易得、性能可靠、容易回收和维护成本低等特点,目前已成为世界上产量最大、用途最广泛的蓄电池品种。

铅酸蓄电池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发电系统、电动车、汽车、通信、电力、铁路、等各个领域。

影响铅酸蓄电池寿命的因素:铅酸蓄电池的失效是许多因素综合的结果,既决定于极板的内在因素,诸如活性物质的组成。

晶型、孔隙率、极板尺寸、板栅材料和结构等,也取决于一系列外在因素,如放电电流密度、电解液浓度和温度、放电深度、维护状况和储存时间等。

(1)主要的外部因素①放电深度即使用过程中放电到何程度开始停止。

100%深度指放出全部容量。

铅酸蓄电池寿命受放电深度影响很大。

设计考虑的重点就是深循环使用、浅循环使用还是浮充使用。

若把浅循环使用的电池用于深循环使用时,则铅酸蓄电池会很快失效。

因为正极活性物质二氧化铅本身互相结合不牢,放电时生成硫酸铅,充电时又恢复为二氧化铅,硫酸铅的摩尔体积比氧化铅大,则放电时活性物质体积膨胀。

若1mol氧化铅转化为1mol硫酸铅,体积增加95%。

这样反复收缩和膨胀,就使二氧化铅粒子之间的相互结合逐渐松弛,易于脱落。

若1mol二氧化铅的活性物质只有20%放电,则收缩、膨胀的程度就大大降低,结合力破坏变缓慢,因此,放电深度越深,其循环寿命越短。

②过充电程度过充电时有大量气体析出,这时正极板活性物质遭受气体的冲击,这种冲击会促进活性物质脱落;此外,正极板栅合金也遭受严重的阳极氧化而腐蚀,所以电池过充电时会使应用期限缩短。

③温度的影响铅酸蓄电池寿命随温度升高而延长。

在10~35℃间,每升高1℃,大约增加5~6个循环,在35~45℃之间,每升高1℃可延长寿命25个循环以上;高于50℃则因负极硫化容量损失而降低了寿命。

光伏储能知识点总结

光伏储能知识点总结

光伏储能知识点总结光伏储能是一种将太阳能通过光伏发电转化为电能,并利用储能技术将电能储存起来的技术。

光伏储能凭借其清洁、可再生、可靠的特点,在能源供应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的当今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下面将对光伏储能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1.光伏发电原理:光伏发电是利用光电转换效应,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技术。

在光伏发电中,通过将光照射到光伏电池上,光子的能量被电池中的半导体材料所吸收,激发出电子,形成电流。

这种电流经过整流器转换为直流电,再通过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

2.光伏储能系统组成:光伏储能系统主要由光伏电池组、充放电控制器、储能设备和逆变器等组成。

光伏电池组负责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充放电控制器负责对储存电池进行充电和放电控制,储能设备用于电能的储存,逆变器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3.光伏电池技术:光伏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核心组件,其效率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光伏储能系统的性能。

常见的光伏电池技术包括多晶硅、单晶硅、薄膜等。

其中,单晶硅电池效率高,但成本较高;多晶硅电池成本较低,效率适中;薄膜电池柔性,适用于特殊应用场景。

4.充放电控制器技术:充放电控制器是光伏储能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控制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保护电池的正常运行。

充电控制器可以进行充电电流和电压的调节,保护电池不受过充和过放的伤害;放电控制器可以进行负载电压和电流的调节,保证负载的正常工作。

5.储能设备技术:储能设备是光伏储能系统中用于储存电能的部分,常见的储能设备包括蓄电池、超级电容器和氢能系统等。

蓄电池是应用最广泛的储能设备,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等优点;超级电容器具有高功率密度和快速充放电特性,适用于瞬时储能应用;氢能系统可以将电能转化为氢能,实现长期储存。

6.逆变器技术:逆变器是光伏储能系统中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设备。

逆变器可以将光伏系统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满足各种负载的需求。

逆变器具有高效率、低噪音、稳定输出等特点,是光伏储能系统中的关键设备。

光伏蓄电池

光伏蓄电池

电池的使用寿命
电池使用寿命:在规定条件下,电池的有效寿命
期限称为电池的使用寿命。 电池的使用寿命包括:使用期限和使用周期。
使用期限指电池可供使用的时间,包括电池的
存放时间。
使用周期是指蓄电池可供重复使用的次数。
2 铅酸蓄电池的型号识别

根据JB2599-85部颁标准的有关规定,铅酸蓄电池的名称由 单体蓄电池的格数、型号、额定容量、电池功能和形状等组 成。通常分为三段表示
2.铅酸蓄电池的基本结构

铅酸蓄电池主要由正极板、负极板、电解质、隔板、 电池槽、电池盖、跨桥、安全阀、接线端子等组成。 电池可组装成2V、6V、12V等形式,电池每2V为一 个单位。
(1)正极板。正极板是指铅酸蓄电池的阳极板,是发 生氧化反应的电极。它是以结晶紧密、疏松多孔的 二氧化铅作为存储电能的活性物质,正常颜色为红 褐色。铅酸蓄电池的每个单元也分为正极和负极, 阳极是放电时的负极,充电时的正极。 (2)负极板。负极板是铅酸蓄电池的阴极,是发生还原 反应的电极。它是以海绵状的金属铅作为存储电能 的物质,正常颜色为深灰色。负极板是放电时的正 极,充电时的负极。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对所用蓄电池组的 基本要求如下 ①自放电率低。 ②使用寿命长。 ③深放电能力强。 ④充电效率高。 ⑤少维护或免维护。 ⑥工作温度范围宽。 ⑦价格低廉。
目前我国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配套使用 的蓄电池主要是铅酸蓄电池。配套200Ah以上 的铅酸蓄电池,一般选用固定式或工业密封免 维护铅酸蓄电池;配套200Ah以下的铅酸蓄电 池,一般选用小型密封免维护铅酸蓄电池。

虽然各蓄电池生产厂家的产品型号有不同的
解释,但产品型号中的基本含义不会改变, 通常都是用上述方法表示。

光伏蓄电池工作原理

光伏蓄电池工作原理

光伏蓄电池工作原理
光伏蓄电池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的装置。

它的工作原理如下:
1.光伏效应:光伏蓄电池中的太阳能电池芯片由多个半导体材
料构成,如硅。

当太阳光照射到芯片上时,光子与半导体材料中的原子相互作用,激发电子跃迁到能带中的导带,并产生富余电子和正空穴对。

2.电子流动:富余电子和正空穴对通过半导体内部的电场和导
电介质层(例如二氧化硅)的助力下,沿着芯片中的导线流动,形成电流。

3.电流输出:电流经过连接在电池芯片两端的导线后,会传输
到外部的电路中,可供电器或电子设备使用。

4.能量储存:当光照条件不足时,多余的电能会被储存在光伏
蓄电池中。

光伏蓄电池通常与电池储能系统(例如锂离子电池)结合使用,将电能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整个光伏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基于光伏效应和半导体特性,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以供日常使用。

光伏系统知识第三章 储能设备(蓄电池)

光伏系统知识第三章 储能设备(蓄电池)

光伏系统知识第三章储能设备(蓄电池)一、概述光伏系统中蓄电池是用来储存电能的部件。

在蓄电池中,电能被转化为化学能,这就是蓄电池充电的过程;当太阳能电池给蓄电池充电完毕,负载开始用电的时候,蓄电池中的化学能就开始转换为电能,这就是蓄电池的放电过程。

目前在光伏系统中常用的蓄电池基本上是密封铅酸蓄电池。

为什么?因为这种电池非常便宜。

但是,因为这种电池是密封免维护的,与以往的开口式铅酸蓄电池相比,不能人工加水、加酸并在线测试电池电解液的温度、比重、电压来切实维护,所以这种铅酸密封免维蓄电池对充电制度和放电制度要求极为精细严格,再也不能用过去那种粗放式的简单充放电方法来管理蓄电池了,所以现在蓄电池技术专家们已经研究出更加科学安全的充放电制度来,比如PWM(脉宽调制)充电技术,就非常好,而且充放电控制器也嵌入了单片计算机系统对受控蓄电池组进行严密监控。

有关控制器的知识将在下一章中介绍。

蓄电池是光伏系统中的最最重要的组成部件。

为什么?因为蓄电池这东西太娇气、太娇贵。

稍微使用不当,它都要完蛋。

如果储能部件坏掉了,光伏系统还能正常工作吗?显然不能。

因为太阳能电池(目前)的光电转换效率太低了,根本不可能象火电厂的发电机组一样在线直供。

什么时候光电转换效率能提高到85%了,什么时候才可以设想太阳能电池的在线直供。

那么目前这个状况我们只能是好好设计、好好使用、好好保养蓄电池。

不要让其过充电,也别让它过放电,也不要让它天天欠充电。

过充电的危害是使蓄电池失水,因为过充态会使蓄电池过多释气,严重时会发生水的电解这种极端恶劣的情况。

失水后电解液浓度变高、温度升高,电极电压进一步上升,从而加速电池的失水。

进入恶性循环后,电池很快就会完蛋。

与过充危害相类似的还有蓄电池的“热失控”现象,这也是一大危害,“热失控”也是由于充电电压过高引起的。

可见过充电是铅酸蓄电池的致命杀手。

欠充或过放则会使蓄电池电解液中的纯硫酸盐化,负极板生成粗大难溶的硫酸盐,电解液中活性物质降低,电池容量自然变小。

光伏发电系统蓄电池容量设计案例图文说明

光伏发电系统蓄电池容量设计案例图文说明

光伏发电系统蓄电池容量设计案例图文说明蓄电池的设计主要包括蓄电池容量的设计计算和蓄电池组串并联组合的设计。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大部分使用的都是铅酸蓄电池,主要是考虑到技术成熟和成本等因素,因此下面介绍的设计和计算方法也主要以铅酸蓄电池为主。

一、基本的计算方法先将负载每天需要的用电量乘以根据当地气象资料或实际情况确定的连续阴雨天数就可以得到初步的蓄电池容量。

然后将得到的蓄电池容量数除以蓄电池容许的最大放电深度系数。

由于铅酸蓄电池的特性,在确定连续阴雨天内绝对不能100%的放电而把电用光,否则蓄电池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寿终正寝,大大缩短使用寿命。

因此需要除以最大放电深度系数,得到所需要的蓄电池容量。

最大放电深度的选择需要参考蓄电池生产厂家提供的性能参数资料。

一般情况下,浅循环型蓄电池选用50%的放电深度,深循环型蓄电池选用75%的放电深度。

计算蓄电池容量的基本公式为:最大放电深度连续阴雨天数)负载日平均用电量(蓄电池容量⨯=Ah )(Ah 二、相关因素的考虑上面的计算公式只是对蓄电池容量的基本估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还有一些性能参数会对蓄电池的容量和使用寿命产生影响,其中主要的两个因素是蓄电池的放电率和使用环境温度。

1.放电率对蓄电池容量的影响。

在此先对蓄电池的放电率概念作个简单回顾。

所谓放电率也就是放电时间和放电电流与蓄电池容量的比率,一般分为20小时率(20h)、10小时率(10h)、5小时率(5h)、3小时率(3h)、l 小时率(lh)、0.5小时率(0.5h)等。

大电流放电时,放电时间短,蓄电池容量会比标称容量缩水;小电流放电,放电时间长,实际放电容量会比标称容量增加。

比如,容量100Ah 的蓄电池用2A 的电流放电能放50小时,但要用50A 电流放电就肯定放不了2个小时。

实际容量就不够100Ah 了。

蓄电池的容量随着放电率的改变而改变,这样就会对容量设计产生影响。

当系统负载放电电流大时,蓄电池的实际容量会比设计容量小,会造成系统供电量不足;而系统负载工作电流小时,蓄电池的实际容量就会比设计容量大,会造成系统成本的无谓增加。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_4_储能蓄电池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_4_储能蓄电池

好的充电、 放电特性; ! 充放电特性对高温不敏感; " 具有较高
2: 具 的能量效率; # 无需初充电操作; $ 具有高的性能价格比;
低, 密封型铅蓄电池在光伏发电领域的市场将不断扩大。
/010/
碱性蓄电池 目前常见的碱性蓄电池有镉镍电池和铁镍电池。 碱性蓄电
有高重量和体积比能量。
/01
选择蓄电池类型 目前, 光伏系统储能用蓄电池的需求量在蓄电池的市场销
!
栏 目 编 辑 梁 学 造
!பைடு நூலகம்
蓄电池能量效率 描述蓄电池效率的物理量有三个: “安 时 效 率 ” 、 “能 量 效
! 具有深循环放电性能; " 循环寿命长; # 对过充过放电
耐受能力强; $ 具有免维护或少维护性能; % 低温下也具有良
大众用电 #""$ % !
!&
专家讲堂
!"#$%&’( )*+&,-%.
! 中国科学院 马胜红 陆虎俞
#
&"!
铅蓄电池工作原理
铅蓄电池结构 铅蓄电池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 正、 负极板
组、 隔离物、 容器和电解液等。
&
!"!
蓄电池概述
蓄电池简介 蓄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源, 它将直流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
(!) 极板。铅蓄电池的正、 负极基板由纯铅制成, 上面直接 形成有效物质; 有些基板用铅镍合金制成栅架, 上面涂以有效 物质。正极 (阳极) 的有效物质为二氧化铅, 负极 (阴极) 的有效 物质为海绵状铅。在同一个电池内, 同极性的极板片数超过两 片者, 用金属条连接起来称为 “极板组” 或 “极板群” 。至于极板 组内的极板片数的多少, 随其容量 (蓄电能力) 的大小而异。 (&) 隔离物。 在各种类型的铅蓄电池中, 除少数特殊组合的 极板间留有宽大的空隙外, 在两极板间均需插入隔离物, 以防 止正负极板相互接触而发生短路。 隔离物有木质、 橡胶、 微孔橡 胶、 微孔塑料、 玻璃等数种, 可根据蓄电池的类型适当选定。 ()) 容器。 容器是用来盛装电解液和支撑极板的, 通常有玻 璃容器、 衬铅木质容器、 硬橡胶容器和塑料容器四种。 (,) 电解液。铅蓄电池的电解液是用蒸馏水稀释高纯度浓 硫酸而成。它的比重高低视铅蓄电池类型和所用极板而定 - 一 般在 !#.时为 !"&’’%!")’’ 之间。蓄电池用的电解液 (稀硫酸) 必须保持纯净, 不能含有害于铅蓄电池的任何杂质。

光伏发电对蓄电池的基本要求及理想储能方法

光伏发电对蓄电池的基本要求及理想储能方法
PV so a e b t r s a h s at r s me tt e b s e u r me t rs lr PV e eg tr g ? Wh 。 s l rPV so a e b tr ? Wh ' t r a t i .C g ee n tb e b t i e h a w r q i ee e n s oa n r so a e y t a s o a t rg a e y t t as
* u tc - we ( x1C , t S n eh eo r Wu ) oL d
我 其 1 光 伏 发 电对 蓄 电池 ( 能 系统 ) 电 的成 本 比较 高 , 们 不 希 望 光 伏 发 电的 家 注 意 , 实 它 对 于 独 立 太 阳 能 光 伏 发 电 储
的 5项 基本 要求
稳定性的影响, 对电网有功分量的补偿只有依靠蓄电池或者其他储能装置。 什么是太阳能光侠蓄电池? 在光『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 犬 认识, 于是各蓄电池生产厂
家纷纷推 出自己的所谓太 阳能光侠蓄电池 , 这些蓄 电池能够符合太 阳能光伏储能的基本要求吗? 究竟什么是太 阳能光伏蓄电池? 对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理 想 的储能元件应该具备什么技术要求?本文试 图 通过分析解答以上问题。 关键词 蓄 电池 瓦 时效率 磷酸铁锂蓄 电池 飞轮 电池 抽水储能
S a ot ol i t r ge b te y a i e ie e ta a ne gy s o a e m e o ol rph ov t c s o a a t r b s c r qu r m n nd i a de le r t r g  ̄ d
By M e k e Ⅱ ¨n n
sa ii ,t e c mpe s to o a t o t lt h o b y n a in t c i c mpo n n po rn t r nl e iso tr g ttr ro h re r y so a ede ie .W ha s l ve ne ti we wo k o y r le n soa e ba e y o t e n g t r vc s e e g t o a PV 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伏系统知识第三章储能设备(蓄电池)一、概述光伏系统中蓄电池是用来储存电能的部件。

在蓄电池中,电能被转化为化学能,这就是蓄电池充电的过程;当太阳能电池给蓄电池充电完毕,负载开始用电的时候,蓄电池中的化学能就开始转换为电能,这就是蓄电池的放电过程。

目前在光伏系统中常用的蓄电池基本上是密封铅酸蓄电池。

为什么?因为这种电池非常便宜。

但是,因为这种电池是密封免维护的,与以往的开口式铅酸蓄电池相比,不能人工加水、加酸并在线测试电池电解液的温度、比重、电压来切实维护,所以这种铅酸密封免维蓄电池对充电制度和放电制度要求极为精细严格,再也不能用过去那种粗放式的简单充放电方法来管理蓄电池了,所以现在蓄电池技术专家们已经研究出更加科学安全的充放电制度来,比如PWM(脉宽调制)充电技术,就非常好,而且充放电控制器也嵌入了单片计算机系统对受控蓄电池组进行严密监控。

有关控制器的知识将在下一章中介绍。

蓄电池是光伏系统中的最最重要的组成部件。

为什么?因为蓄电池这东西太娇气、太娇贵。

稍微使用不当,它都要完蛋。

如果储能部件坏掉了,光伏系统还能正常工作吗?显然不能。

因为太阳能电池(目前)的光电转换效率太低了,根本不可能象火电厂的发电机组一样在线直供。

什么时候光电转换效率能提高到85%了,什么时候才可以设想太阳能电池的在线直供。

那么目前这个状况我们只能是好好设计、好好使用、好好保养蓄电池。

不要让其过充电,也别让它过放电,也不要让它天天欠充电。

过充电的危害是使蓄电池失水,因为过充态会使蓄电池过多释气,严重时会发生水的电解这种极端恶劣的情况。

失水后电解液浓度变高、温度升高,电极电压进一步上升,从而加速电池的失水。

进入恶性循环后,电池很快就会完蛋。

与过充危害相类似的还有蓄电池的“热失控”现象,这也是一大危害,“热失控”也是由于充电电压过高引起的。

可见过充电是铅酸蓄电池的致命杀手。

欠充或过放则会使蓄电池电解液中的纯硫酸盐化,负极板生成粗大难溶的硫酸盐,电解液中活性物质降低,电池容量自然变小。

使用中会感觉电池充电时很快就满了,但是用电时很快就放空了,根本无法正常使用。

二、蓄电池的分类知识1、蓄电池按放电时间的不同的分类,一般分为五大类:(1)放电时间T<10S钟的,一般是启动用蓄电池;(2)放电时间T=40~45min(分钟)的,一般为UPS用蓄电池;(3)放电时间T=1~3h(小时)的,一般为通信电源机房备用蓄电池;(4)放电时间T=4~20h(小时)的,可以做为光伏系统用蓄电池;(5)放电时间T>20h(小时)的,一般为牵引类蓄电池。

可见,光伏用蓄电池应以“日”(24小时)做为充放电周期,也就是说光伏蓄电池是按“天”循环使用的蓄电池。

实际上光伏系统用蓄电池也只能是按天循环使用的,因为只有白天能充电,晚上不能充电只能放电。

2、常用蓄电池型号中的符号含义说明铅酸蓄电池型号中经常出现的字母有以下几个,说明如下:Q——起动用;J——胶体电池;例如:某铅酸蓄电池型号规格为GFM12V100AH,意为:固定(即非车船用移动型的)阀控式密封免维铅酸蓄电池。

三、光伏用蓄电池与通信机房用蓄电池的区别G——固定型;FM——阀控免维;光伏用蓄电池是白天充电夜晚放电。

这与第三类通信机房用蓄电池是有所不同的。

通信机房用蓄电池一般是处于浮充使用的。

所谓浮充使用,就是蓄电池组不是做为主用电源,而是仅仅作为市电备用电源使用,所以浮充蓄电池组始终与负载保持着物理连接。

同时,蓄电池组也与直流配电柜始终保持着物理连接,直流控制柜不但给负载供着电,同时,还在给与负载连接的蓄电池组以小电压小电流充着电,三者靠可控硅自动切换,一旦市电停电,直流控制柜停止供电,蓄电池电力无缝接续。

实际上,通信用电都属于一级用电类别,是不允许停电的,尤其是铁路通信用电,不但有一级市电供电,还配备有铁路专线供电作为保障,根本就不可能停电。

我在铁路通信行业工作过六年,基本上没遇到过机房停电的事故(铁路通信机房停电,属于重大责任事故)。

那么,蓄电池平时几乎不放电,所以也只能是浮充。

那既然不放电,电池始终是满的,为什么还要浮充?就是因为电池静置时会有很微小的自放电现象,同时,因为通信电源机房用电池几乎都选用2V大容量(3000AH上下)蓄电池,24节蓄电池串联构成48VDC(通信设备按GB规定全部使用-48VDC,这也是世界通行标准)后,还要两组并联用以倍增蓄电池容量。

那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微小环流问题。

如果不充电,时间久了,蓄电池电压会下降不说,还会出现电池单体“激进”和“落后”现象,那这种单体的不一致性,对全体蓄电池来说是一种危险因素。

所以,即便蓄电池不放电,平时也要浮充电。

所谓“浮”,是个很形象生动的比喻,假如将蓄电池的标称电压2V视为水面的话,充电电压始终以略微高一点的恒定电压(一般为2.15V~2.250V)充电,看起来充电电压就象是水面上漂浮的冰块一样。

无人值守的通信电源机房偶尔也会发生停电事故,一般也都是因雷击、失火、发大水等不可抗力造成的,市电一停,蓄电池组立即投入工作,但能工作多久呢?只能工作1~3个小时。

其放电深度是很浅的。

这期间动力系统配备的远程自动监控系统会向中心机房发出停电报警,值班员会立刻汇知维护人员,到达现场后要启动备用柴油发电机,等待抢修。

柴油发电机启动后,蓄电池自动离线。

如果这3个小时内既不恢复供电也不启动柴油发电机、此外负载系统又不具备“二次掉电保护”功能,那蓄电池组肯定要放亏了。

联通和铁通因管理疏忽经常出这样的事故。

可见通信机房蓄电池在电力配供系统中起到的仅仅是停电供电衔接作用,这与光伏系统用蓄电池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为光伏系统配备蓄电池,一定要采用那种可循环使用的蓄电池,千万不能用浮充使用的蓄电池取而代之,否则,光伏系统的配置设计就是个失败的设计。

说明:0~T1,是蓄电池处于浮充平台阶段;T1~T2,是市电停电后蓄电池组的放电过程,一般放电时间1~3小时;T2~T3,是市电恢复供电后对蓄电池组的充电过程(直充);T3~T4,又进入浮充平台区;T4~T6,又一次停电造成的充放电循环;T3~T4的平台期可能几天、几个月,也可能很长甚至一年也不停一次电。

四、铅酸蓄电池反应方程式光伏工程技术人员应该了解铅酸蓄电池的电化学原理,最起码要知道:1、铅酸蓄电池的正负极板是什么物质构成的,电解液中的活性物质有哪些;2、放电过程是什么物质生成了什么物质,充电过程是什么物质生成了什么物质;3、充放电过程中除了正反应还有哪些副反应发生,副反应会造成什么危害。

铅酸蓄电池典型的电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充电过程中的副反应都是不应该有的。

这两个副反应不是因为过充造成的,而是因为低温下充电不足造成的。

低温下使蓄电池长期处于欠充状态对蓄电池的损害不亚与过充!所以在进行光伏系统配置设计时宁可把太阳能电池组件设计得大一些,也不能让蓄电池天天“吃不饱”!从以上电化学反应式可知,蓄电池充电过程是电化学还原反应,电解液中的活性物质纯硫酸浓度增加,即活性物质被还原;蓄电池放电过程是电化学的氧化反应,电解液中的硫酸被消耗,致使活性物质浓度减小,当小到一定程度时蓄电池也就到了终止电压点了,应停止放电。

五、铅酸蓄电池充放电控制点电压1、直充保护点电压:直充也叫急充,属于快速充电,一般都是在蓄电池电压较低的时候用大电流和相对高电压对蓄电池充电,但是,有个控制点,也叫保护点,就是上表中的数值,当充电时蓄电池端电压高于这些保护值时,应停止直充。

直充保护点电压一般也是“过充保护点”电压,充电时蓄电池端电压不能高于这个保护点,否则会造成过充电,对蓄电池是有损害的。

2、均充控制点电压:直充结束后,蓄电池一般会被充放电控制器静置一段时间,让其电压自然下落,当下落到“恢复电压”值时,会进入均充状态。

为什么要设计均充?就是当直充完毕之后,可能会有个别电池“落后”(端电压相对偏低),为了将这些个别分子拉回来,使所有的电池端电压具有均匀一致性,所以就要以高电压配以适中的电流再充那么一小会,可见所谓均充,也就是“均衡充电”。

均充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几分钟~十几分钟,时间设定太长反而有害。

对配备一块两块蓄电池的小型系统而言,均充意义不大。

所以,路灯控制器一般不设均充,只有两个阶段。

3、浮充控制点电压:一般是均充完毕后,蓄电池也被静置一段时间,使其端电压自然下落,当下落至“维护电压”点(见上表)时,就进入浮充状态,目前均采用PWM(既脉宽调制)方式,类似于“涓流充电”(即小电流充电),电池电压一低就充上一点,一低就充上一点,一股一股地来,以免电池温度持续升高,这对蓄电池来说是很有好处的,因为电池内部温度对充放电的影响很大。

其实PWM方式主要是为了稳定蓄电池端电压而设计的,通过调节脉冲宽度来减小蓄电池充电电流。

这是非常科学的充电管理制度。

具体来说就是在充电后期、蓄电池的剩余电容量(SOC)>80%时,就必须减小充电电流,以防止因过充电而过多释气(氧气、氢气和酸气)。

4、过放保护终止电压:这比较好理解。

蓄电池放电不能低于这个值,这是国标的规定。

蓄电池厂家虽然也有自己的保护参数(企标或行标),但最终还是要向国标靠拢的。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安全起见,一般将12V电池过放保护点电压人为加上0.3v作为温度补偿或控制电路的零点漂移校正,这样12V电池的过放保护点电压即为:11.10v,那么24V系统的过放保护点电压就为22.20V。

目前很多生产充放电控制器的厂家都采用22.2v(24v系统)标准。

六、铅酸蓄电池使用环境阀控式免维铅酸蓄电池的使用环境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使用环境要通风良好,坚决不能使电池工作在密闭容器中。

以往这种密闭用法已发生过剧烈爆炸。

第二就是温度不要低于-8℃,温度过低会使蓄电池变得很迟钝,充电接受能力大幅度下降,充也充不进去;此外放电深度也大受影响,根本达不到通常的要求。

温度对蓄电池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当温度升高时,要适当减少蓄电池充电保护电压;反之,当温度降低时,要适当增加充电保护电压。

对密封式铅酸蓄电池尤其如此。

典型的温度补偿系数为-5mV~-3mV/℃。

这个补偿在充放电控制器里面就考虑了,所以为了蓄电池的使用安全,必须将温度检测探头安装在蓄电池身上,好让控制器自动进行温度补偿计算。

具体的安装方法:将温度探头贴装在某节电池的侧面中间位置。

七、小结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光伏系统工程中。

其优点是:1、在充电时正极板上产生的氧气在负极板上遇氢气可还原为水,这样就实现了再化合,因而可以免维;1、高倍率放电性能良好。

能以3倍率~5倍率甚至9~10倍率放电;2、电化学转换效率高,单格电池电压最高,可达2.2V;3、易于浮充及循环使用,没有“记忆效应”;4、高低温性能较好;5、价格便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