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肺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合集下载

腺病毒感染症状及治疗

腺病毒感染症状及治疗

腺病毒感染症状及治疗腺病毒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表现出一系列症状。

了解腺病毒感染的症状可以帮助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减轻病情。

同时,在治疗腺病毒感染时,医生会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的整体状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症状腺病毒感染的症状通常包括:•发热:多数患者表现为中度发热,持续时间较短;•鼻塞、流涕:类似感冒症状,鼻子不通气,鼻涕水样。

•咽痛:喉咙疼痛,吞咽疼痛;•咳嗽:干咳或有痰咳出;•头痛、全身乏力:出现头痛、肌肉酸痛、疲乏无力等全身不适症状;•可能伴有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腺病毒感染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略有不同,有些患者可能没有明显发热或呼吸道症状,表现为全身不适或其他非特异性症状。

治疗腺病毒感染目前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缓解症状,提高免疫力。

一般情况下,以下几个方面是治疗的重点:1.休息:病情轻微患者可在家休息,病情较重者应及时就医;2.饮食调理:适当饮食,增加营养,多饮水;3.药物治疗:医生可根据患者具体症状给予抗病毒药物、退烧药、利咽清热等药物;4.注意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避免传染;5.提高免疫力:多补充维生素C、锌等保健品,增强身体抵抗力。

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复诊。

对于症状持续或加重、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综上所述,了解腺病毒感染的症状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科学的治疗和细心的护理,大多数患者能够顺利康复。

希望广大患者能够重视疾病预防,积极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健康状态。

腺病毒感染症状有哪些表现

腺病毒感染症状有哪些表现

腺病毒感染症状有哪些表现
腺病毒是一种常见的病毒,可引起多种不同症状。

腺病毒感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易在人群中传播,尤其在儿童和老年人中更为常见。

腺病毒感染的症状常常类似于其他呼吸道感染,因此容易被误诊。

症状表现
腺病毒感染的症状包括:
1.呼吸道症状:感染后常出现流感症状,如咳嗽、流涕、喉咙痛等。

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

2.发热:感染后可能会出现发热,体温超过37.5摄氏度。

3.全身不适:感染者可能会感到全身乏力、头痛等不适症状。

4.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伴随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5.其他症状:还有可能出现肌肉疼痛、关节疼痛等其他不适症状。

诊断和治疗
腺病毒感染的诊断通常需要通过血液或喉拭子检测病毒的DNA或RNA来进行。

治疗通常包括对症治疗,如退烧、止咳、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等。

此外,腺病毒感染可能会导致并发症,如肺炎、中耳炎等,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预防
避免近距离接触感染者、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是预防腺病毒感染的关键。

同时,勤洗手、多通风、保持室内清洁也有助于减少感染机会。

综上所述,腺病毒感染的症状多种多样,包括呼吸道症状、发热、全身不适等,早期识别和治疗十分重要。

同时,注意预防措施也是减少感染的有效手段。

如有症状出现,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如何识别重症腺病毒肺炎

如何识别重症腺病毒肺炎

如何识别重症腺病毒肺炎作者:暂无来源:《家庭医学(上)》 2020年第1期主任医师卢秀兰(湖南省儿童医院湖南长沙 410007)腺病毒感染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菌,好发于1~5岁的儿童,一岁以内的儿童也可感染,一般为散发病例,但是也有一定流行趋势。

2019年春夏季,在全国,特别是湖南、江西、广东等省出现了流行趋势。

早期识别很重要容易引起儿童重症肺炎主要是腺病毒3、7型。

重症腺病毒肺炎死亡率非常高。

早期识别非常重要。

腺病毒肺炎常见的临床表现急性起病,高热持续3天以上,伴随有面色苍白、精神反应差、肺部有啰音。

特别是具有以上特征的患儿在发病前8天内与腺病毒感染确诊病例密切接触,或当地有腺病毒感染病例,需要高度考虑腺病毒感染的可能。

腺病毒肺炎的影像学改变早期无明显特异性,主要表现为两肺纹理增多、毛糙;病程的3~7天出现片状影,以小片状融合多见,进一步进展可表现为大片病变。

肺门致密增宽,多为双侧或以肺实变侧较重。

可见胸腔积液,心影轻度增大少见,部分患儿合并气胸、纵膈气肿和皮下气肿。

检测确诊有方法具备以上临床表现,确诊需要依赖病原学的检查,同时具备以下一种或几种实验室检测结果,即病毒分离、血清学鉴定、免疫荧光检测病毒核酸、PCR及宏基因等,任何一项阳性者均可确诊。

病毒分离和血清学鉴定:传统的病毒分离和血清分型方法虽是诊断腺病毒的金标准,但不适合临床早期诊断。

抗原检测:多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标本为鼻咽抽吸物、鼻咽拭子或痰液,发病3~5天内检出率最高,重症病例2~3周仍可阳性。

PCR检测:比传统的病毒培养和病毒抗原检测敏感性更高,标本为鼻咽拭子或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等。

实时定量PCR 可对病毒进行定量分析,帮助预测病情严重度。

宏基因组学在诊断腺病毒感染以及分型方面具有优势,但价格昂贵,结果需要专业人员判定,不推荐常规开展。

其主要用于特殊人群如合并基础疾病、免疫缺陷病、其他方法检测阴性或病情危重以及混合感染需尽早明确病原的患儿,结果判断必须结合临床。

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早期识别与诊治PPT课件

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早期识别与诊治PPT课件

麻疹
麻疹表现为发热、咳嗽、 流涕、眼结膜炎、口腔麻 疹黏膜斑及皮肤斑丘疹。 病原学检测可鉴别。
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起病较缓慢, 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 肺部体征不明显。病原学 检测可鉴别。
06
治疗方案及药物选择原则
Chapter
一般治疗措施建议
卧床休息
保证患儿充足休息,减少活动, 以降低机体消耗。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 鲜。
物品表面清洁
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或酒精擦拭家 具、玩具和门把手等物品表面。
毛巾和衣物消毒
儿童的毛巾、衣物等要经常清洗 并在阳光下晾晒。
社会公众宣传教育内容
腺病毒肺炎的症状和危害
向公众普及腺病毒肺炎的典型症状和传播途径,提高对该病的认 识和重视程度。
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强调预防措施对于减少腺病毒感染的重要性,鼓励大家积极参与预 防工作。
轻型: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发 热、咳嗽,肺部炎症较轻,预后 良好。
重型:病情严重,可出现持续高 热、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发绀 等症状,肺部炎症广泛,可合并 其他系统损害,预后较差。
重症病例识别标准
持续高热
体温持续在39℃以上,且使用退热药物效 果不佳。
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淋巴 细胞计数相对增高;X线胸片检查可见肺 部炎症浸润影;病原学检查可检出腺病毒 。
02
免疫功能低下
患有慢性疾病、免疫 功能低下的儿童更易 感染腺病毒。
03
暴露于感染源
与腺病毒感染患者密 切接触或共同生活的 儿童感染风险增加。
04
卫生条件差
生活在卫生条件差的 地区或家庭的儿童感 染风险较高。
03
临床表现与分型

腺病毒有什么症状和表现及治疗

腺病毒有什么症状和表现及治疗

腺病毒症状、表现及治疗
腺病毒是一类引起呼吸道感染和其他疾病的病毒。

腺病毒感染通常会引起呼吸道感染、喉炎、肺炎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下面将介绍腺病毒感染的常见症状、表现及治疗方法。

症状和表现
腺病毒感染的症状和表现因个体差异和感染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呼吸道症状
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流感样症状、鼻塞、喉咙痛、咳痰等,有时会伴随呼吸困难和气促感。

全身症状
发热是腺病毒感染的常见全身症状,发热程度不一,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全身乏力、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其他症状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腺病毒感染还会引起腹泻、呕吐、皮疹等其他症状。

治疗方法
腺病毒感染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对症治疗
对于腺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咳嗽等症状,可以选用退烧药、咳嗽药等适当药物进行缓解。

注意休息
腺病毒感染时,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劳累,加强营养,保持充足水分,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预防并发症
对于腺病毒感染严重并发脑膜炎、心肌炎等情况,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注意个人卫生
腺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避免交叉感染。

总的来说,腺病毒感染通常是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者经过适当的对症治疗和
休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康复。

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及时就医、规范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及时接受医生的指导,配合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儿童7型腺病毒肺炎特点分析

儿童7型腺病毒肺炎特点分析

儿童7型腺病毒肺炎特点分析腺病毒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疾病,主要由腺病毒引起,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喉痛等症状。

近年来,儿童7型腺病毒肺炎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孩子们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下面就儿童7型腺病毒肺炎的特点进行分析。

一、易感人群儿童是7型腺病毒肺炎的易感人群之一,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更容易感染。

这是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抵抗能力较弱,加之儿童集中活动的环境,病毒传播的可能性更大。

儿童长时间在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生活,吸入病毒的概率也相对较高,因此儿童7型腺病毒肺炎的感染率较大。

二、症状表现儿童7型腺病毒肺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发热、喉痛等,严重者还会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

这些症状往往在感染后1至2天内出现,且发展迅速,对孩子的生活和健康造成较大影响。

三、传播途径7型腺病毒肺炎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口腔、鼻腔中的病毒会随气体排出,形成飞沫,这些飞沫中含有病毒,可通过空气悬浮传播给其他人。

7型腺病毒还可以通过接触传播,当被病毒污染的手接触口、鼻、眼等黏膜部位时,也容易导致感染。

四、治疗对于儿童7型腺病毒肺炎的治疗,一般采用对症治疗的方法。

在病毒性感染的早期,需要静卧休息,多饮水,适当清洁呼吸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受凉。

对于发热的孩子,可以使用退热药物,但应该遵医嘱使用。

对于咳嗽等症状,也可以使用一些咳嗽药物进行缓解。

如果症状持续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五、预防措施为了预防儿童7型腺病毒肺炎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口腔。

保持空气清新,室内空气流通良好,避免在封闭或人员拥挤的环境中长时间停留。

尽量避免与感染7型腺病毒的患者密切接触,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加强孩子的免疫力,多参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合理饮食,增加体能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

儿童7型腺病毒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对于儿童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

成人感染腺病毒是什么症状表现

成人感染腺病毒是什么症状表现

成人感染腺病毒是什么症状表现
腺病毒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病毒,它们可以引起人体多种疾病,其
中包括流感和普通感冒。

成人感染腺病毒后会表现出一系列特定的症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现:
1. 喉痛
成人感染腺病毒后,喉咙通常会感到疼痛或不适,这种不适可能会伴随有咳嗽、灼热感或干燥感。

2. 发热
发热是腺病毒感染的常见症状之一,体温可能会升高到37.8°C(100°F)以上,持续数天。

3. 腹泻
腺病毒感染会导致胃肠道症状,包括腹泻、恶心、呕吐等。

腹泻可能伴随有腹
痛或腹部不适。

4. 头痛
成人感染腺病毒后,常常会出现头痛的症状,这种头痛可能是持续性的、阵发
性的或局部性的。

5. 疲劳
腺病毒感染会导致身体乏力和疲劳感,患者可能感觉到精力不足、无力等。

6. 咳嗽和打喷嚏
成人感染腺病毒后可能伴随有咳嗽和打喷嚏等呼吸道症状,这些症状一般会持
续数天。

7. 肌肉疼痛
腺病毒感染可能引起全身肌肉疼痛或关节疼痛的症状,患者可能觉得身体酸痛、不适。

8. 失眠或嗜睡
部分成人感染腺病毒后可能会出现失眠、多梦、嗜睡等睡眠障碍症状。

结语
成人感染腺病毒时,症状表现各异,但以上列举的症状是较为常见的。

如果您出现了这些症状,并怀疑可能是腺病毒感染,请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儿童7型腺病毒肺炎特点分析

儿童7型腺病毒肺炎特点分析

儿童7型腺病毒肺炎特点分析腺病毒肺炎是指由腺病毒(Adenovirus)引起的肺部感染,主要发生在幼儿及儿童,多数为自限性疾病。

在我国,腺病毒感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

根据滴度和血清学鉴定,腺病毒可分为51型,以及1~7,11~19和者3个血清型,其中以3、4、7、21型最为常见。

本文将主要从儿童7型腺病毒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面进行分析。

一、临床表现1.前驱症状:在肺炎发病前,A型腺病毒可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喷嚏、流涕、咳嗽、低热等症状。

2.急性起病:常以高热、咳嗽、呼吸困难为初发症状,幼儿可有纳差、哭闹、卡嗓声等。

表现为喘息、呼吸窘迫,咳嗽常为阵发性,性质为干咳或少量黏液痰,甚至细小湿啰音,肺部叩击音浊实,并可闻及湿性啰音,且在肺底部听诊部位音响更明显;病情较重时出现口唇发绀和指、足端发绀。

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和脑水肿等并发症。

3.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见,多为散发病例,也有家庭、学校暴发流行病。

4.病程:大多数自限制,在数日至两周内逐渐缓解。

部分病例可能出现轻微复发,但并不常见。

二、诊断1.病史:以高热、咳嗽、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在急性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可有全身不适、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

3.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少数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血流散抗原试验(S-Ag)或核酸检测可作为辅助诊断。

4.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可见单侧或双侧弥漫性肺部实质性阴影,可有斑片状浸润和膨胀不全等表现。

5.病原体检测:病原体检测主要通过鼻咽拭子、咽拭子、痰液、血液等标本进行病原体分离。

目前,分子生物学方法已经成为腺病毒检测的主要手段。

三、治疗1.对症治疗:对于症状轻微的患者,可予以对症支持治疗,如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过度劳累等。

2.抗感染治疗:一些重症病例,尤其是合并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病原体的患者,可根据病原体选择相应的抗生素及抗病毒治疗。

3.轻度氧疗:严重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甚至休克的病例,应予纯氧或氧气通气支持治疗,有条件的可采用无创通气支持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腺病毒肺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临床表现】
病灶性或融合性坏死性肺浸润和支气管炎为本病主要病变。

肺炎实化可占据一叶的全部,以左肺下叶最多见。

肺切面上从实化区可挤压出黄白色坏死物构成的管型样物,实化以外的肺组织多有明显的气肿。

镜检所见病变,以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周围炎为中心,炎症常进展成坏死,渗出物充满整个管腔,支气管周围的肺泡腔内也常有渗出物,大都为淋巴、单核细胞、浆液、纤维素,有时伴有出血,而中性白细胞则很少,肺泡壁也常见坏死。

炎症区域的边缘可见支气管或肺泡上皮增生,在增生而肿大的上皮细胞核内常可见核内包涵体,其大小近似正常红细胞,境界清晰,染色偏嗜酸性或嗜两色性,其周围有一透明圈;核膜清楚,在核膜内面有少量的染色质堆积;但胞浆内无包涵体,也无多核巨细胞形成,因此,在形态学上可与麻疹病毒肺炎及肺型巨细胞包涵体病区别。

此外,全身各脏器如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脏均有间质性炎症与小血管壁细胞增生反应。

根据1959~1963年北京245例经病毒学证实的3、7型婴幼儿腺病毒肺炎的分析,其临床特点可概述如下。

1、症状
(1)起病:潜伏期3~8天。

一般急骤发热,往往自第1~2日起即发生39℃以上的高热,至第3~4日多呈稽留或不规则的高热;
3/5以上的病病例最高体温超过40℃。

(2)呼吸系统症状:大多数病儿自起病时即有咳嗽,往往表现为频咳或轻度阵咳,同时可见咽部充血,但鼻卡他症状较不明显。

呼吸困难及发绀多数开始于第3~6日,逐渐加重;重症病例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喘憋(具有喘息和憋气的梗阻性呼吸困难)及口唇指甲青紫。

叩诊易得浊音;浊音部位伴有呼吸音减低,有时可听到管性呼吸音。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初期听诊大都先有呼吸音粗或干罗音,湿啰音于发病第3~4日后出现,日渐加多,并经常有肺气肿征象。

重症病儿可有胸膜反应或胸腔积液(多见于第2周),无继发感染者渗出液为草黄色,不混浊;有继发感染时则为混浊液,其白细胞数多
超过10×109/L.
(3)神经系统症状:一般于发病3~4天以后出现嗜睡、萎靡等,有时烦躁与萎靡相交替。

在严重病例中晚期出现半昏迷及惊厥。

部分病儿头向后仰,颈部强直。

除中毒性脑病外,尚有一部腺病毒所致的
脑炎,故有时需作腰穿鉴别。

(4)循环系统症状:面色苍白较为常见,重者面色发灰。

心律增快,轻症一般不超过每分钟160次,重症多在160~180次,有时达200次以上。

心电图一般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重症病例有右心负荷增加和T波、ST段的改变及低电压,个别有1~2度房室传导阻滞,
偶而出现肺性P波。

重症病例的35.8%于发病第6~14日出现心力衰竭。

肝脏逐渐肿大,可达肋下3~6cm,质较硬,少数也有脾肿大。

(5)消化系统症状:半数以上有轻度腹泻、呕吐,严重者常有腹胀。

腹泻可能与腺病毒在肠道内繁殖有关,但在一部分病例也可能由于病情重、发高热而影响了消化功能。

(6)其他症状:可有卡他性结膜炎、红色丘疹、斑丘疹、猩红热样皮疹,扁桃体上石灰样小白点的出现率虽不高,也是本病早期比
较特殊的体征。

2、X线检查
X线形态与病情、病期有密切关系。

肺纹理增厚、模糊为腺病毒肺炎的早期表现。

肺部实变多在发病第3~5天开始出现,可有大小不等的片状病灶或融合性病灶,以两肺下野及右上肺多见。

发病后6~11天,其病灶密度随病情发展而增高,病变也增多,分布较广,互相融合。

与大叶肺炎不同之处是,本病的病变不局限于某个肺叶。

病变吸收大多数在第8~14天以后。

有时若病变继续增多、病情增重,应疑有混合感染。

肺气肿颇为多见,早期及极期无明显差异,为双侧弥漫性肺气肿或病灶周围性肺气肿。

1/6病例可有胸膜改变,多在极
期出现胸膜反应,或有积液。

3、病程
本症根据呼吸系和中毒症状分为轻症及重症。

热型不一致,多数稽留于39~40℃以上不退,其次为不规则发热,弛张热较少见。

轻症一般在7~11日体温骤降,其他症状也较快消失,唯肺部阴影则需2~6周才能完全吸收。

重症病例于第5~6病日以后每有明显嗜睡,面色苍白发灰,肝肿大显著,喘憋明显,肺有大片实变,部分病例有心力衰竭、惊厥、半昏迷。

恢复者于第10~15日退热,骤退与渐退者各占半数,有时骤退后尚有发热余波,经1~2日后再下降至正常。

肺部病变的恢复期更长,需1~4月之久,3~4个月后尚不吸收者多有肺不张,日后可能发展成支气管扩张。

我们曾对3、7型腺病毒肺炎经过1~5年随访,30.1%有慢性肺炎、肺不张及个别支气管扩张。

以后又对3、7、11型腺病毒肺炎109例进行10年远期随访,X线平片45.3%有肺间质增厚、纤维化和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炎合并支气管扩张占3.8%;支气管扩张及慢性肺炎则各占4.7%.
学龄前期与学龄期儿童的腺病毒肺炎,一般均为轻症,常有持续高热,但呼吸及神经症状不重。

麻疹并发或继发腺病毒肺炎时,则所有症状均较严重,病情常易突然恶化。

我们曾观察34例(1964~1980)11型腺病毒肺炎的临床表现,与3、7型腺病毒肺炎的症状无明显差异,但重症及死亡者与3型相
似,而较7型者明显为少。

1~5月小婴儿腺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我们曾观察38例(3型20例,7型12例,11型6例,1981~1983),8例为毛细支气管炎,
30例为肺炎,多为低度或中度发热,热程短,无肺部实变体征,胸片以小片阴影为主,萎靡、嗜睡等神经症状的发生较6月以上婴幼儿少且轻,临床上无法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或副流感病毒肺炎区别,致使本组病例在病原学报告前无1例临床诊断为腺病毒肺炎。

【诊断】
应根据流行情况,结合临床进行诊断。

典型婴幼儿腺病毒肺炎早期与一般细菌性肺炎不同之处为:①大多数病例起病时或起病不久即有持续性高热,经抗生素治疗无效;②自第3~6病日出现嗜睡、萎靡等神经症状,嗜睡有时与烦躁交替出现,面色苍白发灰,肝肿大显著,以后易见心力衰竭、惊厥等合并症。

上述症状提示腺病毒肺炎不但涉及呼吸道,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其他系统也受影响;③肺部体征出现较迟,一般在第3~5病日以后方出现湿性罗音,病变面积逐渐增大,易有叩诊浊音及呼吸音减低,喘憋于发病第二周日渐严重;
④白细胞总数较低,绝大多数病儿不超过12×109/L(12000/mm3),中性粒细胞不超过70%,中性粒细胞的碱性磷酸酶及四唑氮蓝染色较化脓性细菌感染时数值明显低下,但如并发化脓性细菌感染则又上升;⑤X线检查肺部可有较大片状阴影,以左下为最多见。

总之,在此病流行季节遇有婴幼儿发生较严重的肺炎,且X线和血象也比较符合时,即可作出初步诊断。

有条件的单位,可进行病毒的快速诊断。

目前可进行免疫荧光技术(间接法较直接法更为适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特异性IgM测定,唯此三种方法均不能对腺病毒进行分型,
是其不足之处。

而常规咽拭子病毒分离及双份血清抗体检查,只适用
于实验室作为回顾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