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肺炎防治工作应急预案
2023医院发现不明原因肺炎(高热)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2023医院发现不明原因肺炎(高热)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2023医院不明原因肺炎(高热)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背景近日,我们医院发现了一种不明原因的肺炎,主要症状为高热。
此病症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死率,对我们的医院及社会公众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该疫情,救治患者,保障医务人员和公众的安全,制定本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目标- 快速隔离和确诊患者,减少传播风险。
- 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救治,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 确保医务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 加强与公共卫生部门的合作,及时分享信息和资源。
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1. 突发疫情监测和报告- 设立疫情监测岗位,负责监测医院内外疫情动态。
- 发现可疑病例,立即向疾控部门进行报告,并采取紧急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2. 患者筛查和隔离- 临床医务人员应积极向患者询问是否出现高热等症状,及时排查可疑病例。
- 对疑似患者,立即进行隔离。
- 为患者提供隔离病房,确保病房内设备、药品和耗材的充足供应。
3. 诊断与治疗- 由专家组成诊断团队,对病例进行仔细检查和确诊。
- 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定期召开专家会诊,以确保患者得到全面和科学的治疗。
4. 病房管理- 加强病房消毒工作,确保病房内外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 隔离病房内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个人防护措施,佩戴相关防护设备。
- 病房内的医护人员应定期接受病毒核酸检测。
5. 物资保障- 及时调配和增加必要的医疗设备、药品和防护用品等物资。
- 设立分发中心,统一管理物资的分配和消耗情况。
- 加强与相关供应商和采购部门的沟通,确保物资供应的稳定性和及时性。
6. 应急演练和培训-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 开展培训活动,提高医务人员对于不明原因肺炎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 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于疫情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7. 信息共享和合作- 加强与公共卫生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及时分享疫情信息。
XXX医院关于不明原因肺炎应急预案

XXX医院关于不明原因肺炎防治工作应急预案根据县卫生局[2006]3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报告、核实、检测、筛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防治工作我院领导非常重视,专门开会研究成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应急领导小组、医疗专家救治小组及抢救治疗小组。
设立了发热门诊及传染病房隔离区,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责任到人。
现特制定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防治工作应急方案:一、成立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防治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二、成立了不明原因肺炎专家救治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三、成立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抢救治疗小组,积极参与病员的抢救治疗工作,备有三个抢救小组,随时待命。
具体人员安排如下:第一小组:(副主任医师)任组长成员:第二小组:(副主任医师)任组长成员:第三小组:(副主任医师)任组长成员:四、设立了发热门诊,由(副主任医师)负责坐诊。
备有紫外线消毒仪、泡手桶、84消毒液、碘伏溶液、乳胶手套、体温计等常规用品,每天都进行发热病人登记,要求记录齐全。
消毒隔离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齐全。
五、报告方式:发现可疑病人,立即隔离,每日中午4:00点之前,按日报告或零报告制及时上报给县卫生局和县疾控中心,县卫生局报告电话:0000000;县疾控中心报告电话:0000000。
由XXX同志负责上报工作,按照县卫生局要求,就地隔离、就地治疗的原则,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
六、每两周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防治知识培训及考核,由科教科主任负责,提高医护人员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认识,特别是急诊、发热门诊及传染病区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防护措施,及时发现病人,避免漏诊、误诊。
七、做好医护人员的防护工作,严格采取隔离防护措施,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进入病区应戴12层以上的棉纱口罩、帽子、鞋套、穿隔离衣。
隔离病区设有10张病床、消毒隔离间、更衣室、治疗室、医生护士办公室及值班室,与其它病区相隔离,设在内科一楼。
不明原因肺炎应急预案

不明原因肺炎应急预案一、组建应急指挥部在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疫情后,应立即成立应急指挥部,由当地卫生健康部门负责组织和指挥。
指挥部应由相关行政、卫生健康、公共安全等部门的代表组成,确保信息畅通和资源协调。
二、加强信息收集和监测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启动疫情监测系统,加强对不明原因肺炎疫情的信息收集和分析。
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应密切关注入院患者的症状、流行病学信息、疾病传播途径等,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三、实施医学排查和隔离对于出现疑似不明原因肺炎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医学排查和隔离。
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隔离区域,对疑似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采取措施控制疾病传播。
四、加强病原学研究和实验室检测尽快启动病原学研究,对收集到的患者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
确定病原体的性质和特征,为后续的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五、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加强对不明原因肺炎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疫情的认识和防控意识。
向公众传达科学的防控措施,引导大家主动配合相关工作,减少疫情的蔓延。
六、加强医疗资源调配和保障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合理调配医疗资源,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同时,加强医疗物资的储备和保障,确保医疗机构能够正常运转。
七、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尽快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疫情,并与国际社会保持沟通和合作。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共享,共同应对不明原因肺炎疫情的挑战。
八、评估防控效果和制定长期措施在应急响应阶段结束后,应及时对防控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长期的防控措施和预案,预防类似疫情再次发生。
总之,不明原因肺炎应急预案需要迅速、果断地采取控制措施,组织专业力量进行疫情调查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加强病原学研究,尽早确定病因和病毒特性。
此外,还需要做好社会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要密切关注疫情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应急预案。
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遏制不明原因肺炎的蔓延,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不明原因肺炎应急处置方案

不明原因肺炎应急处置方案不明原因肺炎应急处置方案近期,湖北省武汉市出现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不明原因肺炎疫情,引起了全国各方面的高度关注。
如何及时有效地处置不明原因肺炎疫情,已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疫情的概述、应急处置的原则、应急处置的程序、人员的配备和技术设备的配置等方面,讨论不明原因肺炎应急处置方案。
一、疫情概述不明原因肺炎是一种以发热和肺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2020年1月7日,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首次公布了不明原因肺炎疫情。
目前,确诊病例已超过10万例,并在国际范围内迅速扩散。
不明原因肺炎的病因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该病毒在家畜中广泛存在,但在人类中极为罕见,其传染性和致病性仍需深度研究。
二、应急处置的原则不明原因肺炎疫情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原则应该是“快速、果断、科学、协调、有序”。
特别是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应按照现场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完善处置方案,及时预警、分析、处置和报告,并及时加强监测、追踪和消除疫点。
同时,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应急处置的程序1.信息收集:及时收集、核实、统计疫情信息,形成疫情报告。
2.快速响应: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队伍赶赴现场,展开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诊断。
3.疫情调查:对相关群众、医务人员和动物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排查密切接触者,追踪病源和传播途径。
4.病例管理:对发现的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和病原学鉴定,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传播。
5.卫生防护:对感染源和环境进行全面消毒,严格执行卫生防护措施,提高人员卫生意识和卫生习惯。
6.社会宣传:通过媒体等途径,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民众防疫意识。
四、人员的配备不明原因肺炎应急处置需要组织一个专业、协调、高效的队伍。
其中应包括以下类型的人员:1.指挥和协调人员:负责疫情报告、指挥调度、人员协调等工作。
2.流行病学调查人员:负责疑似病例的排查、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的追踪等工作。
不明原因肺炎应急处置方案

白城市医院不明原因肺炎应急处置方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不明原因肺炎防治工作,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治原则,确保疫情一旦发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疫情,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和《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第二章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任务第二条组织机构组建防控不明原因肺炎领导小组、疫情处置队和应急处置业务技术组。
(一)不明原因肺炎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宋险峰副组长:王盾李连玉陈雪侠高长喜王恒娟李长江崔志刚成员:张春梅刘晓梅王建文陈雷刘育民张雷庞五一王常军赵立冬卢占一(二)不明原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队由院长任队长,分管院长任副队长。
分别由以下各工作组组成。
1、医疗救治组:组长:张春梅组员:关爱民张学红薛秋霞卢雅娟李春玲王希珍张殿臣陈海山王永福陈忠诚刘晓梅王亚军王立平任艳霞2、流调检诊组:组长:杨春华组员:李朵于跃红包春瑜3、现场消毒处理组:组长:杨春华组员:李朵于跃红包春瑜任艳霞4、采样检验组:组长:孟德宝组员:孙娇杰王淼任艳霞5、后勤保障组:组长:庞五一王常军赵立冬组员:王笑宇刘宇陈丽莉刘东辉刘钊李洪文边田健6、疫情报告、信息组:组长:杨春华组员:李朵于跃红包春瑜第三条职责任务(一)防控不明原因肺炎应急领导小组:在洮北区卫生局的统一领导指挥下,负责组织、协调并落实各疫情工作组的应急处置工作,督促、指导各工作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二)疫情处置队各工作组1、医疗救治组:负责对来院就诊患者进行初步诊断与医疗救治,并向医务科及分管院长进行病情汇报。
2、流调检诊组:负责对报告的疑似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线索追踪及后续调查工作;综合评估分析,初步判断、提出初步预防控制策略措施意见和是否启动本预案的建议,经应急领导小组审查同意后向洮北区卫生局、洮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2023呼吸科发现不明原因肺炎(发热)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2023呼吸科发现不明原因肺炎(发热)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目标本文档的目标是提供一个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以应对2023年呼吸科发现不明原因肺炎(发热)的情况。
流程以下是处理不明原因肺炎(发热)的应急预案的流程:1. 病情识别:- 当呼吸科医生遇到病人出现不明原因的肺炎且伴有发热症状时,应立即将其标记为可疑病例。
2. 隔离与保护:- 可疑病例应被及时隔离,以避免传播风险。
- 呼吸科医生和护士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防护眼镜等),确保自身安全。
3. 详细询问与记录:- 医生应对病人进行详细询问,包括旅行史、接触史以及其他相关信息,以帮助病情分析。
- 所有信息应被准确记录,以便后续分析和调查。
4. 通知当地卫生部门:- 医生应立即通知当地卫生部门,并提供所有相关信息。
- 卫生部门将指导进一步的处置措施,并在必要时展开调查。
5. 采集样本:- 医生应采集病人的呼吸道样本和血样,并妥善保存。
- 样本将用于分析和检测,以确认或排除不明原因肺炎的可能性。
6. 传染病防控措施:- 在等待检测结果期间,医生应继续对可疑病例进行传染病防控措施,包括减少接触、保持清洁等。
7. 通知其他相关部门:- 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医生应立即通知其他相关部门,如疾控中心、医院管理部门等。
- 接受通知的部门将协助医生进行疫情的处置和控制。
8. 病例跟踪和监测:- 医生需要对可疑病例进行密切的监测,并定期向卫生部门报告情况。
- 病例跟踪和监测将有助于及早发现和处理潜在的疫情。
结论通过本文档提供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呼吸科能够更好地应对2023年发现的不明原因肺炎(发热)的情况,并及时采取必要的隔离、保护和调查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的传播和影响。
请遵循本文档中的流程,并密切关注卫生部门的指导和调查。
不明原因肺炎应急预案

不明原因肺炎应急预案
不明原因肺炎的应急预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 加强疫情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实时监测病例数量、传播路径、变异情况等信息,及时报告上级部门并采取相应措施。
2. 加强病例筛查和隔离:对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及时隔离治疗,以防止疫情扩散。
3.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通过调查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的活动轨迹,寻找疫情传播的来源和路径,制定更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4. 提高公众防护意识: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防护意识和个人卫生习惯,推广正确的手卫生、咳嗽礼仪等防护措施。
5. 加强医疗资源调配: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和需求,合理调配医疗资源,加强医院的病房、设备和医护人员的调度,确保有足够的救治能力。
6. 加强科研支持:加大对疫情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加快疫苗和药物的研发,提供有效的防控手段和治疗方案。
7. 强化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共享和合作,共同应对不明原因肺炎疫情,避免跨国传播。
总之,不明原因肺炎的应急预案需要包括多个方面的措施,旨在快速、有效地应对疫情,保护公众的健康安全。
具体的预案内容和实施细节需要根据当地的疫情情况和实际需要来制定。
不明原因肺炎应急处置方案

不明原因肺炎应急处置方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不明原因肺炎防治工作,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治原则,确保疫情一旦发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疫情,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和《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第二章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任务第二条组织机构组建防控不明原因肺炎领导小组、疫情处置队和应急处置业务技术组。
(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控不明原因肺炎应急领导小组组长:中心主任副组长:中心分管领导成员:各科室负责人(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明原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队由中心主任任队长,分管领导任副队长。
分别由以下各工作组组成。
1、流调检诊组:组长:疾病控制科负责人组员:传染病防治科成员2、现场消毒处理组:组长:卫生监测科负责人组员:卫生监测科成员3、采样检验组:组长:检验科负责人组员:检验科微生物室人员4、后勤保障组:组长:行政科负责人组员:行政科成员5、疫情报告、信息组:组长:疾病控制科负责人组员:疫情管理员第三条职责任务(一)防控不明原因肺炎应急领导小组:在县卫生局的统一领导指挥下,负责组织、协调并落实各疫情应急队的应急处置工作,督促、指导各医疗卫生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二)疫情处置队各工作组1.流调检诊组:负责对报告的疑似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线索追踪及后续调查工作;综合评估分析,初步判断、提出初步预防控制策略措施意见和是否启动本预案的建议,经中心应急领导小组审查同意后向县卫生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2、现场消毒处理组:负责承担和指导相关单位和个人对一切相关人员、场所、物品、环境及传播媒介实施隔离、控制和消毒等预防控制措施。
3、采样检验组:根据流调检诊组对疫情性质、波及范围及相关因素的初步判断,负责采集标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文件
京房中医医务字[2007]20号
关于印发《不明原因肺炎防治工作应急预案》的通知
医院临床各科室、各职能部门:
根据卫生部、北京市卫生局关于对不明原因肺炎防控防治工作的管理要求及相关技术性文件,规范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诊断与报告标准,加强监测、排查等工作,采取有效防控措施,特制定《房山区中医医院不明原因肺炎应急预案》,并将此预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要求开展临床及监督检查工作。
二00七年十一月六日
主题词:不明原因肺炎防治预案通知
此文发:医院临床各科室、相关职能部门
医院综合业务办公室2007年11月6日印发
共印40份
房山区中医医院
不明原因肺炎防治工作应急预案
为进一步贯彻卫生部、北京市卫生局关于对不明原因肺炎的防控防治管理要求,加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规范和落实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诊断与报告标准,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监测、排查和管理工作,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有效控制疫情,防止疫情扩散,保证2008年奥运会和第13届残奥会顺利举办制定本预案。
一、目的
1、加强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疫情处置管理;
2、及时发现SARS、人禽流感病例;
3、及时发现其它以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聚集性呼吸道传染病。
二、病例定义
1、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同时具备以下4条,不能明确诊断为其它疾病的肺炎病例:
⑴发热(腋下体温≥38℃);
⑵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
⑶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
⑷经规范抗菌药物治疗3-5天(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颁布的2006版“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病情无明显改善或呈进行性加重。
2、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两周内发生的有流行病学相关性的2例或2例以上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有流行病学相关性是指病例发病前曾经共同居住、生活、工作、暴露于同一环境,或有过密切接触,或疾病控制专业人员认为有流行病学相关性的其它情况,具体判断需由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诊过程中详细询问病例的流行病学史,或由疾病控制专业人员经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后予以判断。
三、“不明原因肺炎”的病因
“不明原因肺炎”要与肺炎X线延迟吸收加以区别。
影像学改变常落后于临床变化是很常见的现象。
很多肺炎患者,特别是基础病的老年人,经过规范抗菌素治疗3-5天后,症状虽有好转,但是影像学恶化或并发胸腔积液的情况并不少见,这并不意味治疗无效。
也不能诊断“不明原因肺炎”。
很多经过3-5天治疗无效的病例,经过仔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和皮肺穿刺活检),最终可以明确原因,常见的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⑴出现肺炎并发症,如:肺脓肿或脓胸;
⑵耐药菌的感染,如: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等;
⑶少见菌的感染,或混合感染,如:肺结核,军团菌,努卡菌,卡氏肺孢子菌,曲霉菌感染等;
⑷病毒性肺炎,如:流行病毒A/B,禽流感病毒,SARS病毒,等;
⑸非感染因素,如:肺癌、肺出血、肺栓塞、机化性肺炎(COP)、Wegener, s肉芽肿、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急性白血病、嗜酸粒细胞肺炎、狼疮性肺炎、急性间质性肺炎、药物引起的肺浸润、职业因素引起的肺疾病(吸入有机或无机粉尘)等。
四、治疗原则及疗效评估:
青壮年、无基础疾病患者(门诊患者):ß内酰胺类(常用头孢呋辛、头孢克洛);
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患者:2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头孢克洛),ß内酰胺类/ß内酰胺酶抑制剂,或联合大环内酯类;3代氟喹诺酮(左氧氟沙星)。
住院患者:ß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酶素);“呼吸”氟喹诺酮(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
反复住院及结构性肺炎(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抗生素需要覆盖铜绿假单胞菌,ß内酰胺类+大环内脂类。
给药方式:住院患者,推荐静脉-口服序贯治疗,病情平稳即咳嗽、呼吸困难好转,WBC正常、体温下降后可以改为口服。
疗程:一般门诊患者7-10天,住院患者2周,军团菌感染需3周。
抗生素治疗有效,而胸片表现不敏感,在治疗有效的最初几天,尽管临床反应良好,但是胸片的浸润影常还可有进展。
预防:对老年人、儿童、医务工作者等高危人群,接种流感疫苗及多价肺炎链球菌疫苗有明确预防效果。
五、组织管理
1、领导小组:
组长:刘文宽院长
副组长:徐希胜书记
成员:黄少平副院长
张红副院长
耿爱军副院长
王登先院长助理
马志业院长助理
赵淑娥院长助理
王斌院长助理医务科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医务科电话:89324693
主任:黄少平(兼)副院长
副主任:王斌(兼)医务科科长
成员:唐秀萍院感科科长
张春泉防保科科长
刘晓光医务科副科长
2、医疗专家组:
组长:徐希胜主任医师
副组长:张红副主任医师
成员:张新荣副主任医师
王效非副主任医师
方连瑞主治医师
赵成梅主治医师
刘海红主治医师
王静主治医师
程红杰主治医师
刘永娟主治医师
六、各部门职责与任务:
1、医院行政职能管理部门:
⑴重点部门:医务科、医院感染管理科、防保科即领导小组办公室。
⑵接到临床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报告后,立即组织医院医疗专家组会诊。
⑶专家组会诊后,仍不能明确诊断的,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注明“不明原因肺炎”并进行网络直报,同时报区卫生局组织区级专家组会诊。
⑷在诊断“不明原因肺炎”后,将门诊病人收入感染性疾病科诊治,住院病人启动专门隔离病房,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治疗。
⑸协助CDC和卫生局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病源学标本采集。
⑹负责对聚集性病例所在医院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登记、医学观察和资料上报。
⑺为流行病学调查及各级专家组会诊提供相关临床资料。
⑻对确诊病例实行后续的订正报告。
⑼发现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立即采取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措施和相应的院内感染控制措施。
⑽将需转院的病例转至传染病专科医院进一步诊治。
2、临床医生:
⑴重点临床部门:呼吸科等各内科病区、急诊科、儿科。
⑵发现和报告:临床医生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立即报告医院领导小组办公室。
⑶在确定“不明原因肺炎”后,立即将病例收入感染性疾病科、住院病人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治疗。
⑷医务人员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诊治时,要采取基本个人防护措施(如穿工作服、佩戴工作帽和医疗防护口罩等)。
⑸在确定“不明原因肺炎”后,协助CDC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高危职业者,群发病例,接触禽类或野生动物或暴露于这些动物排泄物及其它污染环境的情况等内容。
⑹在确定“不明原因肺炎”后,协助CDC采集病例的相关临床样本,尽快送至有条件的实验室,进行病原检测。
3、医疗专家组:
⑴参加院内疑似“不明原因肺炎”的会诊。
⑵参加“不明原因肺炎”隔离病房的查房工作。
⑶参加区卫生局组织的区内专家组会诊。
⑷在各级专家组会诊的基础上,对报告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均应在发病1个月内订正报告。
七、诊断、报告、处理流程:
八、保障:
1、人员培训及准备:
医院科教科、医务科负责对“不明原因肺炎”的基本知识、诊治方案、防护知识等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重点对急诊科、感染性疾病科、儿科、呼吸科等内科病区培训,以保证按要求报告疑似病例。
2、督导检查:
医院医务科、感染管理科、护理部、防保科将“不明原因肺炎”的防控工作纳入业务质量考核范畴,在日常检查中进行督导。
3、后勤保障:
医院药剂科、器械科及后勤各部门做好药品、医用设备及应急物资的后勤保障工作。
二OO七年十一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