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与企业)工厂设计概论整理

合集下载

工厂设计概论-物料平衡计算例题

工厂设计概论-物料平衡计算例题

工厂设计概论 - 物料平衡计算例题例题计算过程1.某厂年产 100万 m 2釉面砖,产品规格 152×152×5mm ,物料平衡计算的主要参数及结果见表 1 及表 2。

解:A 计算过程如下 ⑴年产量年出窑量 =100×104m 2×10kg/m 2×10-3kg=10000 (t ) ⑵釉烧年出窑量年装窑量=1 烧成废品=10870t / 年⑶装窑、施釉108.7(万m 2/年 )年装窑量年施釉量=1年施装釉窑废量品率1 1%=10983m2/年10980t /年年需釉料量 10980×6%=658.8t/ 年 ⑷素烧、干燥 年干燥量(釉 +坯)=1 素烧年施,干釉燥量损失率 110195.8%=129.2万m 2/ 年换算成 t/ 年:坯:釉 =94:6 坯重 9.4kg/m2坯年干燥量=年干燥量 (釉 坯) 坯重4 2 2 3129.2 104m 2 9.4kg/m 2 1031 8%=13198(t/年)⑸成型143.6(万m 2/年 )=1131109%814665(t /年)规格 152×152×5mm 的釉面砖 1m 2以 44 片计 成型量(万片 /年) =143.6×44=6314(万片/年)⑹喷雾干燥⑺新坯料加工量(干基)新坯料加工量(干基) 年喷雾干燥量 年回坯量年喷雾干燥量 (年喷干量 喷干回坯率 年成型量 成型回坯率 )=15437(t /年) [15437 3% 14665 8%](t /年) =13800(t /年)表 2 坯用原料加工量计算表(干基)年成型量年喷雾干燥量 =1年喷成干型损量失率 1466515437 t /年1 5%1 灼减釉用原料加工量计算方法同坯料计算。

⑻各种原料年新坯料加工量(干基)各种原料年新坯料加工量(干基)=年新坯料加工量×该原料在配方中的百分比如:石英=13800×23%=3174t/年,其它依此类推。

工厂设计概论储存量计算公式

工厂设计概论储存量计算公式

工厂设计概论储存量计算公式11个仓储量化指标计算公式1、仓库吞吐量=入库量+出库量+直拨量2、月均库存量=(月初库存量+月末库存量)÷23、年均库存量=月均库存量之和÷124、库存周转率=(货物销售成本÷库存平均余额)×100%(每一年周转多少次)5、收发正确率=(吞吐量-收发差错总量÷吞吐量)×100%6、货物完好率=(平均库存量-缺损变质货物总量÷平均库存量)×100%7、账物相符率=(月账物总笔数-月账物差错笔数÷月账物总笔数)×100%8、物品缺货率=(缺货次数÷用户需求次数)×100%9、验收时间=各批验收天数之和÷验收批次10、作业量系数=装卸作业总量÷进出库作业数量11、单位仓储成本=年货物储存费用÷月均库存量之和目前,仓储物流领域中的几个绩效指标被提及的频率越来越高。

本文对仓库面积利用率、库存周转率、库存准确率等KPI指标进行了分析。

仓库面积利用率、库存周转率、库存准确率近年来,随着我国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等领域的持续发展,仓储物流领域中的几个绩效指标(KPI)如仓库面积利用率、库存周转率、库存准确率被提及的频率越来越高。

但由于这些指标的定义尚不规范,并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指标所影响的因素各异,因此经常容易产生歧义。

笔者依据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对这些指标进行了梳理,希望对企业内的物流管理人员或第三方物流企业有所裨益。

仓库面积利用率在评价仓库资源利用的绩效时,用以进行考量的指标一般有两个:仓库面积利用率、仓库容量利用率,仓库面积利用率是仓库可利用面积与仓库建筑总面积的比率,仓库容量利用率是库存商品实际数量或容积与仓库应存放数量或容积的比率。

笔者认为,在实际操作中,这两项指标均存在一定的前提。

例如,针对特定的库存商品,两项指标可以进行比较并用以考量;但针对不同的库存商品,由于不同商品的存储保管要求(如堆高限制、品种品项的多少)并不相同,指标间的可比性则较低。

工业设计概论必考

工业设计概论必考

工业设计概论1设计的三大领域(p15):a视觉传达设计——是对人与人之间实现信息传播的信号、符号的设计,是一种以平面为主的造型活动b产品设计——是人为了生存发展而对以立体工业品为主要对象的造型活动,是追求功能和使用价值的重要领域,是人与自然的媒介。

c环境设计——是以整个社会和人类为基础的、以大自然空间为中心的设计,也称空间设计,是社会与自然间的物质媒介。

【环境设计的对象是:生活空间】2工业设计概念(p23): ICSID(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会)——就批量生产的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叫做工业设计。

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工业设计师应在上述工业产品的全部侧面或其中几个方面进行工作,而且,当需要工业设计师对包装、宣传、展示、市场开发等问题的解决付出自己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以及视觉评价能力时也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

3工业设计简史a三个阶段:设计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和工业设计阶段。

b 手工艺设计和工业设计的区别:手工业设计阶段一直延续到工业革命前,在数千年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人类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手工艺设计文明,各地区,各民族都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设计传统。

在设计的各个领域,如建筑、金属制品、陶瓷、家具、装饰、交通工具等方面,都留下了无数的杰作,创造了丰富的设计文化。

而工业革命兴起,人类开始用机械大批量生产各种产品,设计活动便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工业设计阶段。

(PS一个是手工,另一个是机械化的成果)4工艺美术运动a特点:多种风格并存,从本质上来说,它是通过艺术和设计来改变社会,并建立起以手工艺为主导的生产模式的试验。

b代表人物阿什比德莱赛5 阿什比(p34)代表作品:1902年设计的银质水具6第一次国际工业博览会(p33)a时间 19世纪1851年b地点伦敦c展馆名称“水晶宫”7德意志制造联盟代表人物①贝伦斯设计特点多数朴素而实用,并且正确体现了产品的功能、加工工艺和所用材料。

工厂设计概论

工厂设计概论

第一章:基本建设程序和前期工作基本建设程序的三个阶段:准备阶段;设计阶段;建厂阶段三个阶段设计指: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阶段设计指: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项目建议书:1.项目名称、项目的主办单位及负责人2.项目内容、设立项目的理由及相关情况分析3.建厂地区或承办企业的基本情况4.产品名称、规格、生产能力及销售方向5.主要原料、燃料、材料、电力、交通运输和协作配套等方面的要求或者已经具备的条件6.资金的估算和来源7.项目的进度安排8.初步的技术、经济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1总论2承办单位或企业的基本情况和条件3需求预测和产品规划4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情况5厂址方案和建厂条件6技术方案7环境保护8企业组织、劳动定员的人员培训9项目实施进度的建议10投资估算好资金筹措11产品成本估算12社会及经济效果评价市场需求是前提;工艺技术是手段;效率利润是关键设计任务书:1根据经济预测和市场预测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2资源、原材料、燃料和公用设施的落实情况3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4技术工艺、主要设备选型、建设标准和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5主要单项工程、公用辅助设施、协作配套工程的构成;全厂布置方案和土建工程量估算6环境保护、城市规划、防震、防洪、防空和文物保护等要求和采取相应措施方案7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设想8建设工期和实施进度9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0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11附近厂址选择:选择建厂的地区位置和选择建厂的具体厂址..建厂地区的选择:1靠近销售地区和原料基地;并有良好的燃料、电力供应2考虑当地运输和资源条件建厂地址的选择:1考虑地质条件;注意地下水位及侵蚀性等问题2尽量避免地形起伏变化过大;有一定坡度大于21°;便于排水3避免在农业生产区建厂风向4无污染源设计的方案:工艺流程方案、交通运输安排、人流跟物流的分流、环境评价第二章总平面及运输设计设计任务:在满足生产要求条件下将厂区划分及确定各建筑物相对位置面积、形状设计程序:1确定建筑物的层数;2厂区内外交通形式;产品原料运输;车间与车间之间的运输、连通;3建筑物间的相互位置;按生产工艺流程走;4绘制总平面图;竖向图;5方案对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案..总平面布置基本原则:①满足工艺条件下;周期短;资金周期短;②设置两个以上的门;人、货分开;③同类建筑集中布置;④建筑物外形简单、紧凑;⑤辅助设施靠近服务对象;⑥电源靠近负荷中心;⑦尽量直道少拐弯⑧采光、通风、风向;⑨考虑扩建;车间内预留、车间外预留;整个生产线全部预留;⑩合理利用地势;生产线从上往下布置;满足运输线路环保卫生要求;厂内生产区不设服务设施;合理布置的更美观..主要措施:1厂区划分: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厂前区;2合理组织人流、物流、主厂门、货物门3建筑物形式单层、多层厂房;各种建筑—注浆成型4分离式和连接式成型、烧成车间占地有效利用率高;运输距离短;相互影响大5考虑扩建与改建6防火卫生要求工厂组成:主车间;辅助车间;服务设施;变电站陶瓷工厂总平面布置的工艺要求:一、主要生产车间:1泥料制备车间布置在铁路的进线处、公路入口处、码头..车间附近有露天堆场;场地设备仓库2成型车间通风采光;靠两头;地势平坦;辅助料供应方便;布置工厂中心3焙烧车间保证通风;靠两头;地基好;地下烟道防水;要有备用电源;位置处于下风向4上釉及彩饰车间5检查和装配车间二、辅助车间:a;动力设施b;仓库设施c;行政管理和生活福利设施d;运输设施竖向布置的任务是对厂区的天然地形进行改造..竖向布置有连续式;重点式和混合式地面连接方法:平坡法<4%坡度、阶梯法>4%>500m工艺流程从上往下走管线架设方式3种:地下、地面、架空..管线与铁路、道路交叉时;其最低部分高于路轨5.6米;高于道路地面4.5米运输方式的选择铁路:距离铁路编组站小于5KM;年运输量>4万吨水路:运输成本底量大;散装、集装箱、集装箱有码头管道:水;汽油;泥浆等有流动性物竖向标高的选择:土方量最小陶瓷工厂的运输方式为:铁路、公路、水路和特种方式运输..陶瓷工厂的铁路运输标准轨距1435㎜的铁路线..厂内铁路线的布置方式:层端式、贯通式、环状式、混合式..厂内道路的布置方式:尽头式和环形式厂内道路布置的原则:1主要货流方向和运输路线简捷方便2道路网尽量布置成环通式3避免与铁路线交叉4主干道与厂前区同时考虑;人流物流出入口分开5有一定的道路路幅6车间仓库四周保证消防车通行7少转弯技术经济指标为总平面设计中一项结论性的资料;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为:①全厂年运输量②厂区占地面积:单位万平方米③建筑物和构筑物占地面积④露天仓库占地面积⑤铁路、道路和地上地下工程管线长度⑥围墙长度⑦总绿化面积⑧建筑系数K⑨厂区利用系数L..建筑系数K=建筑物、构筑物占地面积+仓库、露天栈桥/厂区面积厂区利用系数L=建筑物、构筑物占地面积+仓库、露天栈桥建+铁路、道路、人行道和散水坡占地面积+地上地下工程管线/厂区面积第三章工艺设计工艺设计的主要任务:确定生产方法;选择生产工艺流程;确定生产设备的类型、规格、数量;选取各项工艺参数及定额指标;确定劳动定员及生产班制;从工艺技术上、生产设备上、劳动组织上保证设计厂投产后能正常生产;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上达到设计的要求..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1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2合理的选择工艺流程和设计指标3为生产挖潜和发展留有余地4合理考虑机械化、自动化装备水平5注意环境保护;减少污染6要求考虑土建、公用等设计的要求;并为土建及公用设计提供可靠依据..工艺设计的步骤:①确定个车间生产任务..②选择生产工艺流程及主机设备..③确定主要工艺参数;定额指标及车间工作制度..④物料平衡计算..⑤设备选型及计算..⑥车间工艺布置并绘制工艺布置草图..⑦计算设备的电力安装容量以及蒸汽;压缩工期和其他动力需要量..计算人员数量和运输量..向土建等专业工种提供资料..⑧根据土建设计;绘制正式工艺布置图..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计算..⑩编写工艺设计说明书..选择工艺流程原则:1保证产品的质量要求;尽可能简化流程;缩短生产周期..2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可靠性..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确定工艺流程的依据:①原料的组成和性质②产品品种及质量要求③工厂规模及技术装备水平④建厂地区气候条件⑤半工业加工试验基本工艺流程:陶瓷工艺流程:原料硬→粗碎→中碎→细碎→除Fe过筛净化→喷干→陈腐→成型→干燥素烧→素捡→上釉→釉烧→捡仓各种定额指标劳动定额、工作制度、定员的确定劳动定额的表示方法:①工时定额②产量定额劳动定额的确定方法:①统计分析法②现在标定法③计算分析法原料储备定额:经常储备、保险储备、季节储备工作制度:包括年工作制度和日生产班制两部分..不连续作业年工作日为306天..连续作业全年工作日335天部分年时基数:设备及工人的工作时间总数..计算时;必须以工作日;非工作日以及每个工作日的工作时间为依据..工作时间总数包括公称时间总数公称年时基数和实施工作时间实际年时基数设备选型考虑因素:①满足生产工艺要求②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③设备性能良好④管理维修方便;工艺布置合理⑤节能⑥使用场合及设备来源⑦技术设备选型:粗碎——颚式破碎机;中碎—石质轮碾机、反击式破碎机或雷蒙磨;细碎—间歇式石衬或橡胶衬湿法球磨机除铁:中碎粉料干法除铁后可进入配料仓..大中型厂一般采用电磁除铁器;小型工厂用永久磁铁筛分:一般采用振动筛;摇摆筛;回转筛或固定筛陈腐和闷料:陈腐和闷料应在通风不良;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条件下进行;一定能改善泥料性能;对于可塑料;陈腐能让水分更加均匀化;提高可塑性泥浆脱水:压滤和喷雾干燥压力式喷雾干燥、离心式喷雾干燥成型方法:可塑成型、注浆成型、压制成型、热干法、等静压成型、热压成型、挤压成型、注塑成型皮料仓库及输送设备:泥浆输送、提升输送、皮带和螺旋输送、气动输送常用的施釉方法:浸釉;喷釉;烧釉;滚釉;刷釉第四章车间工艺布置车间工艺布置的任务:确定车间的厂房布置和设备布置基本原则:是要使生产流程顺畅、简洁、紧凑;尽量缩短物料的运输距离;充分考虑设备安装、操作和检修的方便;并满足总图及其他专业对布置的要求厂房布置包括平面布置和立面布置厂房布置通常采用集中式布置和分散式布置两种形式原料仓库的布置原则:原料仓库位置的确定;既要靠近铁路、公路或码头;以便原料进厂和入库;又要靠近原料车间;以便原料的使用;既要布置在各种堆场的上风向;以保持原料的洁净;同时还应考虑仓库本省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考虑原料的品种、性质、来料运输条件、装卸方法及贮量等因素原料采用铁路运输直接运入仓库时;受料地坪的标高应低于轨面标高;标高差一般不小于1.5m用量大的主要原料应堆放在原料库出入口附件;以缩短运输距离分格的堆料仓不应过长;一般不超过5m;隔墙的高度一般为1.5-2m;料仓的墙角及隔墙与纵墙的交角应设计成圆角以防积料要根据南、北方气候的特点对土建方面提出不同的要求;并充分考虑到有利于机械化运输原料车间的工艺特点:原料车间产品单纯;仅有泥浆、可塑泥段或压制粉料;生产加工量大、运输量大、机械化程度高用水量和排水量大;地面管路多、地沟也多为防止原料污染;要求车间保持清洁..为防止管道冻塞;寒冷地区应考虑采暖粉碎工序粉尘大;以干法粉碎尤为突出;须设置防尘设备原料车间工艺布置的原则和要求:原料的车间的位置宜布置在即靠近原料仓库和原料堆场又靠近成型车间原料车间的外形多为长方形..原料车间多采用机械化运输或管道运输;除考虑设备检修间距外;不必留有很大的走道面积球磨机工段的地面设计应有一定坡度以便定期冲洗;车间内的地沟应布置在球磨机之后;应采用水泥沟盖板车间内如设轻便轨道;则其轨道面标高应相当于车间地坪标高;而车间外的轻便轨道面标高必须高出地面设备工艺布置时应尽量考虑在同一标高;以减少平台和楼层层数车间内应设备品备件房和简易设备维修间原料车间为全生产线设备动力负荷集中地区;故变、配电室应靠近车间内的破、粉碎工段;若有条件可设置车间变电所..当工序紧凑、设备布置较集中时;可综合考虑设一个收尘系统对采暖地区;原料车间冬季要求采暖;其温度一般要求为12°C;对于人工检选原料的工作室;采暖温度应不低于14°C原料车间的不知还应考虑收尘设备、车间变电室、洗布间、生活间、质量控制室以及车间办公室等所需面积和位置颚式破碎机和给料设备垂直净空不小于0.8m齿辊破碎机的垂直净空距离以及0.5m为宜压滤机工作时所排出的水必须经过沉淀处理;方可放入下水道成型车间布置原则和要求:合理组织物流和人流;避免交叉往返与不均衡现象工艺设备和工作位置应根据设备外形及基础尺寸要求;按生产流水线布置;工艺相同的产品;其成型设备已集中布置在一条线上;以便成型余泥和废坯采用皮带运输方式回收和加工以及干燥热风管道的布置成型、修坯、上釉等设备附近要留出空地以堆放模子;安置活动层架车或坯架烧成车间工艺特点及布置原则烧成车间应靠近成型、上釉、坯件库、制钵工段以及成品库;使成品和半成品运输短捷、方便生产工艺流程顺畅;前后工序衔接合理;且有利于缩短隧道窑和干燥室回车线的长度应考虑半成品、成品有一定的存放场地;它的布置应以不远离干燥室出车端及装卸窑车操作点为宜应尽量使煤气管道、蒸汽管道、余热风道等的距离短、拐弯少操作管理方便;且有良好的采光、通风、防暑降温等的劳动条件和环境布置紧凑;厂房面积利用率高;并充分利用地形和地质条件;减少工程量、节省投资留有发展余地;以便增减窑炉时;既能与原工艺流程相适应;又能与原附属设备相配套当以煤为燃料时;烧成车间的窑炉部分宜靠近煤堆场布置窑炉布置时应与土建密切配合..一般窑体和基础对地面的压力为6-8t/m2;因为窑体基础的地耐力要求在15t/m2以上;否则基础施工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布置窑炉时;应考虑留有一定辅助面积;以便堆放匣钵、运输、堆煤及工人操作烧成车间应根据生产工人最大班人数设置生活间和车间办公室、五章:土建1总图2土建:包括建筑和结构3电气:包括输配电、动力、照明、弱电和仪表自控4动力:包括蒸汽、煤气、压缩空气、氢气、氧气和乙炔气5给水排水6采暖通风:包括采暖、通风、降温除尘7概算预算基础、柱子横梁和屋架等构成厂房骨架房屋主要构件:基础、外墙、内墙、屋顶、地坪、楼面、楼梯、门和窗采光方式:侧面采光、上部采光、混合采光第六章劳动保护:设计依据有环境保护法可依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依据“三同时”原则: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陶瓷工业主要污染源:污水污染、噪音污染、空气污染粉尘污染、气体污染烟尘防治:改进燃料设备和燃烧方法改革燃料构成采用除尘装置采用高烟囱工业粉尘的防治:防止粉尘的危害;设计中应贯彻“以防为主;防除结合”原则陶瓷厂防尘设计要求:a下风向b改进工艺c设置隔墙d清洁空气;先过人e便于冲洗陶瓷厂除尘的措施:1、采用湿法工艺2、潮湿环境;水力除尘3、密闭抽尘4、外部抽尘旋风收尘器:袋式滤尘器;电收尘器5、采用除尘装置:机械除尘器;湿式洗涤除尘器除尘系统中;管道干线最好垂直安装;倾斜时不应<45°污水处理噪音防治:消音器第七章:技术经济建设项目概算包括:总概算、综合概算建筑工程概算、设计设计概算、单位工程概算及其他工程和费用概算总概算概念:指基本建设项目从筹建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过程的全部建设费用..见解费用:单位工程概算不能直接计入各个工程项目的费用..总概算编制依据:⒈一般通用的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民用建筑还价指标和见解费用客额应按各省、市、自治区现行规定执行⒉地区材料预算价格应按工程所在省、市、自治区规定执行..⒊设备预算价格;标准设备价格应按国家规定的现行产品出厂价格计算;非标准设备价格应按各主管部和省、市、自治区订价办法计算..⒋各项费用定额:如土地征用费等;按所在省、市、自治区规定执行..总概算的组成分为两大部分:工程费用、其他费用..工程费用包括: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费、工器具及生产用具配置费其他费用:土地征购费、补偿费、管理费、运转费、培训费及其他总投资=工程费用第一部分+其他费用第二部分-回收价值概算文件:编制说明;总概算表;综合概算表;单位工程概算表;其他工程费用概算表;及有关附件组成产品成本3类:车间成本;工厂成本和销售成本销售成本:销售费用和工厂成本企业管理费和车间成本车间成本:原料辅料燃料动力水工资车间经费产品成本计算:①总成本计算原料、材料、燃料费用计算和工资和工资附加费计算②车间经费计算:工资和工资附加费;固定资产折旧费;维修费和其他③企业管理费:工资和附加费、固定资产折旧大修、维修和其他费用劳动定员:职工人员分类:生产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技术经济指标:①货物运输量②劳动生产数③工人数劳动量④全厂性指标⑤总平面指标⑥建筑面积⑦羡慕需要总资金⑧单位产品消耗:原料、辅料、电力、水等⑨生产工人动力设备⑩经济效益:销售总收入、总成本、利润、税金、投资回收积极效果评价:常用指标和方法1投资指标2劳动生产率3原材料、燃料和动力消耗4产品成本5利润和税金6投资回收率=年净收入/总投资其中国家角度投资回收率=企业利润+税金/总投资企业角度=企业利润/总投资7投资回收期8内部收益率9盈亏平衡分析10敏感性分析。

工厂设计概论6(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

工厂设计概论6(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
好气发酵 大量能量消耗在空气系统中。
对于排放气体中可能对环境和生产造成污染 的发酵系统,应在排气管处设置连续灭菌装 置,以便将污染程度控制在最低限度。
第三节 发酵工厂废水处理和综合利用
一、废水的检测项目与含量: 常用的检测指标与项目: 1. 生物化学需氧量 BOD(生化需氧量)
BOD指在温度时间都一定的条件下, 微生物在分解、氧化水中有机物过程中, 所消耗的游离氧的数量,其单位为mg/L 或kg/m3。
二、消 声 器 消声器的类型 消声器是阻止声音传播而允许气流通过的器件 ,是阻止空气动力性噪声的有效措施。
消声器种类可分为三类: 阻式消声器 抗式消声器 阻抗复合式消声器
三、设备的防震
将震动激烈的设备安装在坚固的基础上 ,设备与基础间加防震器,可减少共鸣噪音 。采用阻式消声器。 利用吸声材料吸收声能 消除噪音。
废水处理指对废水进行人工操作而达到 某种目的的行为。每一种操作又称为废水 处理的单元操作。这种单元操作很少是单 独进行的,而是根据需要将几个单元操作 合并组成一个废水处理系统。
单元操作,按原理来分可分为三大类: 物理处理法 化学处理法 生物处理法
三、发酵工厂废水排放标准 GB8978-8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发酵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渣, 属于高浓度 有机废水, 经微生物作用后,会产生难闻气味 ,堵塞河道,秧及鱼虾,环境污染严重。
三废治理的原则: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多种方式 积极探索。
噪声的防治:
产生噪声的设备: 压气机械、粉碎机械。 防治方法:很多
常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即消声器, 隔声、吸声、隔振和阻尼装置等措施同时 使用,以使噪声减到最小。
水温对反应速度有很大影响。一般以20℃ 为标准。目前国际上都以5天为测定BOD的标 准时间,一般记为BOD5。而以20天的BOD近 似地作为完全生化需氧量,记为BOD20。

工厂设计范文

工厂设计范文

工厂设计范文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工厂作为生产和制造的重要场所,其
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好的工厂设计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环境和生产安全。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种优秀
的工厂设计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首先,工厂的整体布局需要合理规划。

在设计工厂时,需要考
虑到原材料的存放、生产线的布置、成品的存储和出货等因素。


理的布局可以缩短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
员工的工作环境,比如通风设备、照明设施等,以确保员工的健康
和安全。

其次,工厂的生产设备需要选择先进、高效的设备。

现代化的
生产设备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在选择设备时,
需要考虑到设备的稳定性、维护成本以及生产效率等因素,以确保
设备的长期运行。

另外,工厂的环保设施也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随着
环保意识的提升,工厂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废气、废水的处理设施,以及垃圾的分类和处理设施。

合理的环保设施不仅可以降低对环境
的污染,还可以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

最后,工厂的安全设施也是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在工厂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火灾、事故等突发情况的处理措施,比如消防设备、应急通道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员工的安全设施,比如防护设备、安全标识等,以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一个优秀的工厂设计范文需要考虑到整体布局、生产设备、环保设施以及安全设施等因素。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够设计出一个高效、安全、环保的工厂。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工业设计概论

工业设计概论

审美要素
形态设计 色彩设计 形象设计

环境要素
产品与环境有很大关系。环境可以分为 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 产品的生命周期对环境会产生影响。

工业设计的三大基础

功能基础 物质技术基础 美学基础
工业设计的三大基础之间的关系
组成工业设计的三个基础要素中 功能基础——是体现造型物的实用性; 物质技术基础——是体现造型物的科学性; 美学基础——是体现造型物的艺术性。三者之间的 作用相辅相成,即构成了造型物的功能特征。

实用性


实用性是工业设计的根本原则。 适用与好用则体现在产品使用方式的合理性和结构性能 的可靠性。 所谓合理即使用方式要合乎客观规律,要合乎人的生理、 心理需要,这就是正确协调人与产品的关系、研究和解 决各种产品的结构和形式与人相关的各种功能最优化, 才能使人更正确、迅速、舒适、有效地使用产品。 可靠性是衡量产品是否实用及其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也是人们信赖和接受产品的基本保障。可靠性是指产品 整体系统设备、各部件、元器件的功能在一定时间内的 稳定程度和对人的适应特性。其中包括安全性,即产品 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及偶然事故中能保持必要的整体稳定。 适用性,即产品正常工作时所具有的良好性能。耐久性, 即产品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
艺术性

一件工业产品的综合质量应包括使用功 能质量和精神功能质量两个方面。缺少 任何一个方面的设计,都是不完全的设 计。产品的使用功能是决定其造型形态 的主要因素,而优秀的造型可令使用功 能更加理想和完善。
工业产品特有的美的表现形式
显示使用功能先进与可靠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功能美; 反映大工业自动化生产及科学性的严格和精确美; 体现先进加工方法与手段的工艺美; 符合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的规整美; 表现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舒适美, 标志力学、材料学新成就的结构美; 合乎最新数理逻辑理论的比例尺度美; 应用最新物质材料的材质美与色彩美; 表现最新形态构成原理的形态美; 表现审美新观念的单纯和谐美。

工厂设计概论考点

工厂设计概论考点

工厂设计概论复习重点✓凡设计范围涉及到整个工业企业的,称总体设计。

如:总体设计有厂址选择、总平面、工艺、供排水、供电、供汽、土木建筑、生产检测与控制仪表、环境保护、生产组织与定员、技术经济与概算等。

✓凡设计的范围不涉及整个工业企业的全部内容,而只是其中的某些部分,甚至于某一个部分或某一个设备,称局部设计。

工厂设计包括工艺设计和非工艺设计两大组成部分。

(一)工艺设计工艺设计的内容大致包括:全厂总体工艺布局;产品方案及班产量的确定;主要产品和综合利用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的确定;物料计算;设备生产能力的计算、选型及设备清单;车间平面布置;劳动力计算及平衡;水、电、汽、冷、风、暖等用量的估算;管道布置、安装及材料清单;施工说明等。

工艺设计除上述内容外,还须提出工艺对总平面布置中相对位置的要求;对车间建筑、采光、通风、卫生设施的要求;对生产车间的水、电、汽、冷、能耗量的要求;对各类仓库面积的计算及仓库温湿度的特殊要求等。

(二)非工艺设计非工艺设计含:总平面、土建、采暖通风、给排水、供电及自控、制冷、动力、环保等的设计,有时还包括设备的设计。

非工艺设计都是根据工艺设计的要求和所提出的数据进行设计的.(三)工艺设计与非工艺设计的关系工艺设计与非工艺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现为工艺向土建提出工艺要求,而土建给工艺提供符合工艺要求的建筑;工艺向给排水、电、汽、冷、暖、风等提出工艺要求和有关数据,而水、电、汽等又反过来为工艺提供有关车间安装图;土建对给排水、电、汽、冷、暖、风等提供有关建筑,而给排水、电、汽等又给建筑提供有关涉及建筑布置的资料,用电各工程工种如工艺、冷、风、汽、暖等向供电提供出用电资料,用水各工程工种如工艺、冷、风、汽、消防等给排水提出用水资料。

1、生产工艺设计是整个设计的主导设计☐它起着贯穿全过程并组织协调各专业设计的作用,而其他配套专业是根据生产工艺设计提出的要求来进行设计的。

☐所以其设计范围是:负责全厂生产工艺流程设计和各生产车间设计2、工艺设计是整个设计否合理、先进的主要观察点☐工艺先进性指标:国内先进性,国际先进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基本建设程序和前期工作基本建设程序的三个阶段:准备阶段,设计阶段,建厂阶段三个阶段设计指: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两阶段设计指: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项目建议书:1.项目名称、项目的主办单位及负责人 2.项目内容、设立项目的理由及相关情况分析 3.建厂地区或承办企业的基本情况 4.产品名称、规格、生产能力及销售方向 5.主要原料、燃料、材料、电力、交通运输和协作配套等方面的要求或者已经具备的条件6.资金的估算和来源 7.项目的进度安排 8.初步的技术、经济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1)总论(2)承办单位或企业的基本情况和条件(3)需求预测和产品规划(4)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情况(5)厂址方案和建厂条件(6)技术方案(7)环境保护(8)企业组织、劳动定员的人员培训(9)项目实施进度的建议(10)投资估算好资金筹措(11)产品成本估算(12)社会及经济效果评价市场需求是前提,工艺技术是手段,效率利润是关键设计任务书:(1)根据经济预测和市场预测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2)资源、原材料、燃料和公用设施的落实情况(3)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4)技术工艺、主要设备选型、建设标准和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5)主要单项工程、公用辅助设施、协作配套工程的构成,全厂布置方案和土建工程量估算(6)环境保护、城市规划、防震、防洪、防空和文物保护等要求和采取相应措施方案(7)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设想(8)建设工期和实施进度(9)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0)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11)附近厂址选择:选择建厂的地区位置和选择建厂的具体厂址。

建厂地区的选择:(1)靠近销售地区和原料基地,并有良好的燃料、电力供应(2)考虑当地运输和资源条件建厂地址的选择:(1)考虑地质条件,注意地下水位及侵蚀性等问题(2)尽量避免地形起伏变化过大,有一定坡度(大于21°),便于排水(3)避免在农业生产区建厂(风向)(4)无污染源设计的方案:工艺流程方案、交通运输安排、人流跟物流的分流、环境评价第二章总平面及运输设计设计任务:在满足生产要求条件下将厂区划分及确定各建筑物相对位置(面积、形状)设计程序:(1)确定建筑物的层数;(2)厂区内外交通形式,产品原料运输,车间与车间之间的运输、连通;(3)建筑物间的相互位置,按生产工艺流程走;(4)绘制总平面图,竖向图;(5)方案对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案。

总平面布置基本原则:①满足工艺条件下,周期短,资金周期短;②设置两个以上的门,人、货分开;③同类建筑集中布置;④建筑物外形简单、紧凑;⑤辅助设施靠近服务对象;⑥电源靠近负荷中心;⑦尽量直道少拐弯⑧采光、通风、风向;⑨考虑扩建,车间内预留、车间外预留,整个生产线全部预留;⑩合理利用地势,生产线从上往下布置;满足运输线路环保卫生要求;厂内生产区不设服务设施;合理布置的更美观。

主要措施:(1) 厂区划分: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厂前区; (2) 合理组织人流、物流、主厂门、货物门(3) 建筑物形式(单层、多层厂房,各种建筑—注浆成型(4) 分离式和连接式(成型、烧成车间)占地有效利用率高,运输距离短,相互影响大(5)考虑扩建与改建(6) 防火卫生要求工厂组成:主车间,辅助车间,服务设施,变电站陶瓷工厂总平面布置的工艺要求:一、主要生产车间:(1)泥料制备车间布置在铁路的进线处、公路入口处、码头。

车间附近有露天堆场,场地设备仓库(2)成型车间通风采光,靠两头,地势平坦,辅助料供应方便,布置工厂中心(3)焙烧车间保证通风,靠两头,地基好,地下烟道防水,要有备用电源,位置处于下风向(4)上釉及彩饰车间(5)检查和装配车间二、辅助车间:a,动力设施b,仓库设施c,行政管理和生活福利设施d,运输设施竖向布置的任务是对厂区的天然地形进行改造。

竖向布置有连续式,重点式和混合式地面连接方法:平坡法<4% (坡度)、阶梯法>4% >500m 工艺流程从上往下走管线架设方式(3种):地下、地面、架空。

管线与铁路、道路交叉时,其最低部分高于路轨5.6米,高于道路地面4.5米运输方式的选择铁路:距离铁路编组站小于5KM;年运输量>4万吨水路:运输成本底量大,散装、集装箱、集装箱有码头管道:水,汽油,泥浆等有流动性物竖向标高的选择:土方量最小陶瓷工厂的运输方式为:铁路、公路、水路和特种方式运输。

陶瓷工厂的铁路运输标准轨距1435㎜的铁路线。

厂内铁路线的布置方式:层端式、贯通式、环状式、混合式。

厂内道路的布置方式:尽头式和环形式厂内道路布置的原则:(1)主要货流方向和运输路线简捷方便(2)道路网尽量布置成环通式(3)避免与铁路线交叉(4)主干道与厂前区同时考虑,人流物流出入口分开(5)有一定的道路路幅(6)车间仓库四周保证消防车通行(7)少转弯主干道次干道1,厂区面积大于50公顷 9m 6m2,厂区面积小于50公顷 6m 4.5m3无大量货运 4.5m 3m技术经济指标为总平面设计中一项结论性的资料;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为:①全厂年运输量②厂区占地面积:单位万平方米③建筑物和构筑物占地面积④露天仓库占地面积⑤铁路、道路和地上地下工程管线长度⑥围墙长度⑦总绿化面积⑧建筑系数K⑨厂区利用系数L。

建筑系数K=(建筑物、构筑物占地面积+仓库、露天栈桥)/厂区面积厂区利用系数L=(建筑物、构筑物占地面积+仓库、露天栈桥建+铁路、道路、人行道和散水坡占地面积 +地上地下工程管线)/厂区面积第三章工艺设计工艺设计的主要任务:确定生产方法,选择生产工艺流程,确定生产设备的类型、规格、数量,选取各项工艺参数及定额指标,确定劳动定员及生产班制,从工艺技术上、生产设备上、劳动组织上保证设计厂投产后能正常生产,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上达到设计的要求。

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1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2合理的选择工艺流程和设计指标3为生产挖潜和发展留有余地4合理考虑机械化、自动化装备水平5注意环境保护,减少污染6要求考虑土建、公用等设计的要求,并为土建及公用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工艺设计的步骤:①确定个车间生产任务。

②选择生产工艺流程及主机设备。

③确定主要工艺参数,定额指标及车间工作制度。

④物料平衡计算。

⑤设备选型及计算。

⑥车间工艺布置并绘制工艺布置草图。

⑦计算设备的电力安装容量以及蒸汽,压缩工期和其他动力需要量。

计算人员数量和运输量。

向土建等专业工种提供资料。

⑧根据土建设计,绘制正式工艺布置图。

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计算。

⑩编写工艺设计说明书。

选择工艺流程原则:(1)保证产品的质量要求,尽可能简化流程,缩短生产周期。

(2)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确定工艺流程的依据:①原料的组成和性质②产品品种及质量要求③工厂规模及技术装备水平④建厂地区气候条件⑤半工业加工试验基本工艺流程:陶瓷工艺流程:原料(硬)→粗碎→中碎→细碎→除Fe过筛净化→喷干→陈腐→成型→(干燥)素烧→素捡→上釉→釉烧→捡仓各种定额指标(劳动定额、工作制度、定员)的确定劳动定额的表示方法:①工时定额②产量定额劳动定额的确定方法:①统计分析法②现在标定法③计算分析法原料储备定额:经常储备、保险储备、季节储备工作制度:包括年工作制度和日生产班制两部分。

不连续作业年工作日为306天。

连续作业全年工作日335天部分年时基数:设备及工人的工作时间总数。

计算时,必须以工作日,非工作日以及每个工作日的工作时间为依据。

工作时间总数包括公称时间总数(公称年时基数)和实施工作时间(实际年时基数)设备选型考虑因素:①满足生产工艺要求②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③设备性能良好④管理维修方便,工艺布置合理⑤节能⑥使用场合及设备来源⑦技术设备选型:粗碎——颚式破碎机;中碎—石质轮碾机、反击式破碎机或雷蒙磨;细碎—间歇式石衬或橡胶衬湿法球磨机除铁:中碎粉料干法除铁后可进入配料仓。

大中型厂一般采用电磁除铁器,小型工厂用永久磁铁筛分:一般采用振动筛,摇摆筛,回转筛或固定筛陈腐和闷料:陈腐和闷料应在通风不良,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条件下进行,一定能改善泥料性能,对于可塑料,陈腐能让水分更加均匀化,提高可塑性泥浆脱水:压滤和喷雾干燥(压力式喷雾干燥、离心式喷雾干燥)成型方法:可塑成型、注浆成型、压制成型、热干法、等静压成型、热压成型、挤压成型、注塑成型皮料仓库及输送设备:泥浆输送、提升输送、皮带和螺旋输送、气动输送常用的施釉方法:浸釉,喷釉,烧釉,滚釉,刷釉第四章车间工艺布置车间工艺布置的任务:确定车间的厂房布置和设备布置基本原则:是要使生产流程顺畅、简洁、紧凑,尽量缩短物料的运输距离,充分考虑设备安装、操作和检修的方便,并满足总图及其他专业对布置的要求厂房布置包括平面布置和立面布置厂房布置通常采用集中式布置和分散式布置两种形式原料仓库的布置原则:○1原料仓库位置的确定,既要靠近铁路、公路或码头,以便原料进厂和入库,又要靠近原料车间,以便原料的使用;既要布置在各种堆场的上风向,以保持原料的洁净,同时还应考虑仓库本省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考虑原料的品种、性质、来料运输条件、装卸方法及贮量等因素○3原料采用铁路运输直接运入仓库时,受料地坪的标高应低于轨面标高,标高差一般不小于1.5 m○4用量大的主要原料应堆放在原料库出入口附件,以缩短运输距离○5分格的堆料仓不应过长,一般不超过5m,隔墙的高度一般为1.5-2m,料仓的墙角及隔墙与纵墙的交角应设计成圆角以防积料○6要根据南、北方气候的特点对土建方面提出不同的要求,并充分考虑到有利于机械化运输原料车间的工艺特点:○1原料车间产品单纯,仅有泥浆、可塑泥段或压制粉料,生产加工量大、运输量大、机械化程度高○2用水量和排水量大,地面管路多、地沟也多○3为防止原料污染,要求车间保持清洁。

为防止管道冻塞,寒冷地区应考虑采暖○4粉碎工序粉尘大,以干法粉碎尤为突出,须设置防尘设备原料车间工艺布置的原则和要求:○1原料的车间的位置宜布置在即靠近原料仓库和原料堆场又靠近成型车间○2原料车间的外形多为长方形。

○3原料车间多采用机械化运输或管道运输,除考虑设备检修间距外,不必留有很大的走道面积○4球磨机工段的地面设计应有一定坡度以便定期冲洗,车间内的地沟应布置在球磨机之后,应采用水泥沟盖板○5车间内如设轻便轨道,则其轨道面标高应相当于车间地坪标高,而车间外的轻便轨道面标高必须高出地面○6设备工艺布置时应尽量考虑在同一标高,以减少平台和楼层层数○7车间内应设备品备件房和简易设备维修间○8原料车间为全生产线设备动力负荷集中地区,故变、配电室应靠近车间内的破、粉碎工段,若有条件可设置车间变电所。

○9当工序紧凑、设备布置较集中时,可综合考虑设一个收尘系统○10对采暖地区,原料车间冬季要求采暖,其温度一般要求为12°C,对于人工检选原料的工作室,采暖温度应不低于14°C○11原料车间的不知还应考虑收尘设备、车间变电室、洗布间、生活间、质量控制室以及车间办公室等所需面积和位置颚式破碎机和给料设备垂直净空不小于0.8m齿辊破碎机的垂直净空距离以及0.5m为宜压滤机工作时所排出的水必须经过沉淀处理,方可放入下水道成型车间布置原则和要求:○1合理组织物流和人流,避免交叉往返与不均衡现象○2工艺设备和工作位置应根据设备外形及基础尺寸要求,按生产流水线布置,工艺相同的产品,其成型设备已集中布置在一条线上,以便成型余泥和废坯采用皮带运输方式回收和加工以及干燥热风管道的布置○3成型、修坯、上釉等设备附近要留出空地以堆放模子,安置活动层架车或坯架烧成车间工艺特点及布置原则○1烧成车间应靠近成型、上釉、坯件库、制钵工段以及成品库,使成品和半成品运输短捷、方便○2生产工艺流程顺畅,前后工序衔接合理,且有利于缩短隧道窑和干燥室回车线的长度○3应考虑半成品、成品有一定的存放场地,它的布置应以不远离干燥室出车端及装卸窑车操作点为宜○4应尽量使煤气管道、蒸汽管道、余热风道等的距离短、拐弯少○5操作管理方便,且有良好的采光、通风、防暑降温等的劳动条件和环境○6布置紧凑,厂房面积利用率高,并充分利用地形和地质条件,减少工程量、节省投资○7留有发展余地,以便增减窑炉时,既能与原工艺流程相适应,又能与原附属设备相配套○8当以煤为燃料时,烧成车间的窑炉部分宜靠近煤堆场布置○9窑炉布置时应与土建密切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