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导论-讲义.75页PPT
合集下载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ppt

二、内容精析
(一)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1.理论价值
(1)《导言》论述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肯定物质 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强调物质生产的社会性和历 史阶段性, 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把单个的孤立个人作 为出发点以及抽象地谈论“一般生产”的观点;精辟地 分析了生产、分 配、交换和消费的辩证关系,在肯定 生产起决定作用的前 提下,充分估计了其他三个环节 的相互影响及其对生产的反作用。
到了19世纪二三十年代,古典政治经济学已经适应 不了在阶级斗争日益激化形势下资产阶级的要求,于 是形成了各种完全抛弃科学而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庸俗 政治经济学,如巴师夏·弗雷德里克、凯里·亨利·查理 等人,制造种种庸俗经济理论掩盖资本主义社会的解 决矛盾,企图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说成是自古就有的, 把资本主义国家说成是超历史的。此处,还有一些小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如蒲鲁东·皮埃尔·约瑟夫,他们 也揭露资本主义的某些矛盾,但是主要地是企图使历 史回到小商品生产时代。
《导言》一开头就指出:“摆在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 产。”“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因而,这些个人的一定 社会性质的生产,当然是出发点。”(106)这就是说,政治经济 学的对象、出发点,首先是物质生产。因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 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物质资料的生产总是在社会中进行 的,任何进行生产的个人总是处在一定社会之中,同其他个人彼 此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才能进行生产。个人离开了 社会,离开了一定性质的生产关系,就无法生产,从而也就无法 作为人而生存下去。所谓“这些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 也就是人们在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中进行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可见, 政治经济学研究物质生产,就必须研究物质资料生产的社会性质, 即必须研究一定的生产但在它论述的每一个论题中都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经济规律的典范也是在论述经济规律中阐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典范可以说导言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概论这对于我们今天建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哲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 PPT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相对价值形式 等价形式 等价物:商品谷
↓
↓
1只羊=30公斤谷
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羊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谷有以下
几种相对变化关系:
(1)如果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谷的价值不变,则商 品羊的相对价值与它的价值变动成正比例变化;
(2)如果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羊的价值不变,而
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谷的价值发生变动,则商品羊的相对 价值与商品谷的价值变动成反比变化;
等价形式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的使用 价值成了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2)生产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的 具体劳动成了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3)生产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的私 人劳动成了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2.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
相对价值形式 等价形式 等价物:谷、布、黄金、 茶叶、盐、其他商品
三、商品的价值量
鞋匠的故事
好鞋匠 普通鞋匠 差鞋匠
每日产量 每双个别价值 每双社会价值
2双 100元 200元
1双 200元 200元
½双 400元 200元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 社会正常的生 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 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问题:复杂劳动、简单劳动
一、劳动过程:就是劳动者的具体劳动的消耗过程,亦
即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创造出使用
价值的过程。 二、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 以某资本家纺纱厂所纺棉纱为例
1. 价值的形成过程:
10公斤棉纱的价值: 10公斤棉花转移的价值:10元 3+10+2=15元 纱锭转移的价值:2元 工人6小时劳动创造的新价值:3元 资本家的预付: 10公斤棉花:10元
政治经济学完整ppt课件

人类进行生产的三个简单要素:人的劳动、 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7
一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
律的科学。 1.生产关系:又称经济关系,指人们在物质 资料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体现人 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在阶级社会中 表现为阶级关系。
8
(1)从再生产过程来研究生产关系,生产关系 可以表述为四个环节:生产(直接的生产关 系)、分配、交换、消费。 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生 产关系。
13-05.mpg
13
4.必须联系上层建筑研究生产关系 (1)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
建立在这个经济基础之上并与之相适应的 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的上层 建筑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共同构成社会形态 (2)二者的辨证关系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 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一起 共同决定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2)斯大林从生产关系包含的要素及其相互关 系的角度把生产关系概述为三个方面: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十分重 要的范畴。
9
2.经济规律:即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是经济 运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 系。 (1)规律具有客观性。 (2)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10
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 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
14
二、政治经济学的特点:是一门具有强烈阶 级性的科学 (一)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革命性
政治经济学往往反映特定阶级的利益和 呼声 (二)具有科学性
揭示了社会经济的运动规律
15
三、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一)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可
以加强对资本主义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 (二)可以自觉地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三)有利于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坚持邓
7
一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
律的科学。 1.生产关系:又称经济关系,指人们在物质 资料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体现人 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在阶级社会中 表现为阶级关系。
8
(1)从再生产过程来研究生产关系,生产关系 可以表述为四个环节:生产(直接的生产关 系)、分配、交换、消费。 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生 产关系。
13-05.mpg
13
4.必须联系上层建筑研究生产关系 (1)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
建立在这个经济基础之上并与之相适应的 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的上层 建筑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共同构成社会形态 (2)二者的辨证关系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 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一起 共同决定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2)斯大林从生产关系包含的要素及其相互关 系的角度把生产关系概述为三个方面: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十分重 要的范畴。
9
2.经济规律:即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是经济 运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 系。 (1)规律具有客观性。 (2)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10
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 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
14
二、政治经济学的特点:是一门具有强烈阶 级性的科学 (一)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革命性
政治经济学往往反映特定阶级的利益和 呼声 (二)具有科学性
揭示了社会经济的运动规律
15
三、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一)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可
以加强对资本主义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 (二)可以自觉地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三)有利于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坚持邓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讲义

14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全民所有制采取国家所有制形式(续)
– 第二,全民所有制的生产资料属于全体劳动者共同占 有,必须由一个代表全体劳动者利益的社会机构来行 使所有权,这个社会机构在现阶段就是社会主义国家.
– 第三,社会主义国家是全体劳动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 的代表者,通过社会主义国家掌握属于全民所有的生 产资料,能够保证全民所有制的生产资料真正属于全 民所有,服务于全体劳动人民的利益,把劳动人民的长 远利益和目前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有机地结 合起来,真正为全体劳动者的共同的根本利益服务.
10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我国公有制的形式
– 公有制经济的形式包括
国有制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 公有制的不同形式,只是公有化范围不同,不 存在高级形式和低级形式之分.无论国有制 和集体所有制,还是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 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共同构成社会主义经济 制度的基础.
制的国有经济和部分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的集体经济. –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以各种形式联 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 成分,也属公制经济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因
–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全体劳动者在生产资料的 占有关系上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在生产资料面 前都是平等的主人;
– 主要表现为:产权归属清晰,所有者对自己所拥有资 产的形态、产权量大小、所有者权益多少非常清楚, 由产权引起的权、责、利非常对称,这样,所有者对 其拥有的产权非常珍惜,有一种强烈的使资产保值增 值的动机.
– 在同样规模的条件下,私有制较其他所有制有更高的 效率,而且因为这种效率和个人利益是一致的,它的 获得不需要付出外部监督成本,不需要政府为提高其 资产使用效率而操心.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全民所有制采取国家所有制形式(续)
– 第二,全民所有制的生产资料属于全体劳动者共同占 有,必须由一个代表全体劳动者利益的社会机构来行 使所有权,这个社会机构在现阶段就是社会主义国家.
– 第三,社会主义国家是全体劳动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 的代表者,通过社会主义国家掌握属于全民所有的生 产资料,能够保证全民所有制的生产资料真正属于全 民所有,服务于全体劳动人民的利益,把劳动人民的长 远利益和目前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有机地结 合起来,真正为全体劳动者的共同的根本利益服务.
10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我国公有制的形式
– 公有制经济的形式包括
国有制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 公有制的不同形式,只是公有化范围不同,不 存在高级形式和低级形式之分.无论国有制 和集体所有制,还是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 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共同构成社会主义经济 制度的基础.
制的国有经济和部分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的集体经济. –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以各种形式联 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 成分,也属公制经济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因
–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全体劳动者在生产资料的 占有关系上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在生产资料面 前都是平等的主人;
– 主要表现为:产权归属清晰,所有者对自己所拥有资 产的形态、产权量大小、所有者权益多少非常清楚, 由产权引起的权、责、利非常对称,这样,所有者对 其拥有的产权非常珍惜,有一种强烈的使资产保值增 值的动机.
– 在同样规模的条件下,私有制较其他所有制有更高的 效率,而且因为这种效率和个人利益是一致的,它的 获得不需要付出外部监督成本,不需要政府为提高其 资产使用效率而操心.
(马工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导论ppt课件

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 样对世界产生如此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1
• 【习题-判断】 ★重商主义把财富理解为流通领域的产物。( ) ★重商主义认为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增加一国财富的途径除了采金 银矿外就是扩大对外贸易。( ) ★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促进对外贸易。( )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由威廉·配第(1623—1687)创始。( ) ★A18.0.亚当·斯密就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集大成者。( ) ★亚当·斯密的代表作是《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17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 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 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1615年,出版《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首次使用了“政治经
济学”的概念是( )
A.色诺芬 B.蒙克莱田 C.马克思 D.亚里士多德
★“把财富理解为流通领域的产物,把贸易、黄金储备作为国家的经济目的。
认为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这是( )观点。
A.重商主义 B.重农主义 C.庸俗政治经济 D.古典政治经济学
★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内部
联系,并最先提出劳动决定价值的基本原理的是( )。
A.马克思 B.亚当·斯密 C.威廉·配第 D.大卫·李嘉图
★第一部系统论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著作是( )。
A.《国富论》
B.《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C.《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 D.《资本论》
11
• 【习题-判断】 ★重商主义把财富理解为流通领域的产物。( ) ★重商主义认为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增加一国财富的途径除了采金 银矿外就是扩大对外贸易。( ) ★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促进对外贸易。( )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由威廉·配第(1623—1687)创始。( ) ★A18.0.亚当·斯密就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集大成者。( ) ★亚当·斯密的代表作是《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17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 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 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1615年,出版《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首次使用了“政治经
济学”的概念是( )
A.色诺芬 B.蒙克莱田 C.马克思 D.亚里士多德
★“把财富理解为流通领域的产物,把贸易、黄金储备作为国家的经济目的。
认为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这是( )观点。
A.重商主义 B.重农主义 C.庸俗政治经济 D.古典政治经济学
★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内部
联系,并最先提出劳动决定价值的基本原理的是( )。
A.马克思 B.亚当·斯密 C.威廉·配第 D.大卫·李嘉图
★第一部系统论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著作是( )。
A.《国富论》
B.《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C.《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 D.《资本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件.ppt -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马克思主义政 治经济学原理
导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的创立和发展
第二节 马克思义政治经济学 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学的创立和发展
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1、经济的含义 2、经济学的出现 3、政治经济学概念的诞生
经济的含义
➢节约、精打细算; ➢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生产、交换、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创立的主观条件
孜孜不倦的科学研究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始终如一的把经济学作 为科学研究的主要方面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是人类经济 思想史上的一场革命
➢第一次明确提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
➢首创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两重性学说,创立 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毛泽东
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 理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情相 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成功地建立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经 济制度,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建设的新道路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
分析了当今时代(主19题75的—新198变2)
化,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的研究对象
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 生产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生产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任务— 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 研究的出发点
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生产
➢建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发现了资本 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
导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的创立和发展
第二节 马克思义政治经济学 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学的创立和发展
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1、经济的含义 2、经济学的出现 3、政治经济学概念的诞生
经济的含义
➢节约、精打细算; ➢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生产、交换、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创立的主观条件
孜孜不倦的科学研究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始终如一的把经济学作 为科学研究的主要方面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是人类经济 思想史上的一场革命
➢第一次明确提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
➢首创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两重性学说,创立 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毛泽东
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 理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情相 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成功地建立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经 济制度,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建设的新道路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
分析了当今时代(主19题75的—新198变2)
化,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的研究对象
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 生产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生产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任务— 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 研究的出发点
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生产
➢建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发现了资本 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政治经济学
1
教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第三版
2
导论
学科性质:属于理论经济学。 学科地位:在经济学的各门科学中
居于基础性学科的地位,是经济学 科类和工商管理类各专业学生必须 学习掌握的基础理论课程 。
3
本章教学重点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研究任务 政治经济学研究内容 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 学习政治经济学目的
广义的生产关系就是指包括生产、分配、 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17
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四环节的 关系
生产——起点; 消费——终点; 分配、交换——中间环节。 生产起主导作用,决定分配、交
换、消费的对象;性质;水平。 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也起到
反作用。
18
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
就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建立 的诸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 着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19
研究生产关系必须强调以下两点:
第一,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 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对立统一体。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 作用于生产力。
表示他的研究突破了家庭和庭园范围, 开始研究整个社会经济问题。
9
17世纪中叶,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诞生,完成于19世 纪初。 “真正的现代经济科学,只是当理论研究从 流通过程转向生产过程的时候才开始。”
威廉•配第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主要贡献: 研究重点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提出
了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但他们把资本主义
问。
12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适应19世纪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 争的需要,在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 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批判和继承以及同 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战斗中产生的。马 克思和恩格斯在以《资本论》为代表的一 系列的政治经济学著作中展现了他们的经 济思想。
1
教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第三版
2
导论
学科性质:属于理论经济学。 学科地位:在经济学的各门科学中
居于基础性学科的地位,是经济学 科类和工商管理类各专业学生必须 学习掌握的基础理论课程 。
3
本章教学重点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研究任务 政治经济学研究内容 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 学习政治经济学目的
广义的生产关系就是指包括生产、分配、 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17
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四环节的 关系
生产——起点; 消费——终点; 分配、交换——中间环节。 生产起主导作用,决定分配、交
换、消费的对象;性质;水平。 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也起到
反作用。
18
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
就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建立 的诸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 着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19
研究生产关系必须强调以下两点:
第一,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 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对立统一体。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 作用于生产力。
表示他的研究突破了家庭和庭园范围, 开始研究整个社会经济问题。
9
17世纪中叶,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诞生,完成于19世 纪初。 “真正的现代经济科学,只是当理论研究从 流通过程转向生产过程的时候才开始。”
威廉•配第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主要贡献: 研究重点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提出
了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但他们把资本主义
问。
12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适应19世纪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 争的需要,在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 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批判和继承以及同 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战斗中产生的。马 克思和恩格斯在以《资本论》为代表的一 系列的政治经济学著作中展现了他们的经 济思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6第四章 政治经济学导论图文

弗朗斯瓦· 魁奈: A.阶级划分的理论:生产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 不生产阶级。 B. “正常价格”的思想:社会总商品的再生产和流 通的分析要求国民财富的价值经常保持正常状 态,而这种正常状态要求以正常价格为基础。 C.“自然秩序”的思想:要求每年的再生产赖以支 付和维持的支出,其分配应当与“自然秩序” 相适应。 D.直接向纯产品征收赋税的主张。(纯产品 指生产阶级每年从再生产的财富中扣除补偿 预付资本和维持经营上使用的财富基金所必 要的部分之后的剩余。)
(Thomas Aquinas) (1225-1274):《神 学大全》,借助上 帝的力量,抨击 “低进高出”的商 人和“放债取利” 者,反映了当时有 关商业、借贷业和 教会的经济思想。
安· 德· 蒙克莱田(1575--1622年)最早使 用“政治经济学”这一名词
• 安· 德· 蒙克莱田(1575--1622年)又译为 安· 德· 孟克列钦-《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 经济学》一书中把“政治经济学”这个名 词首次引入社会经济文献 孟克列钦之后的 150年间,“政治经济学”多半是被看做是 关于国家经济、民族国家经济的科学;只 有到了斯密之后,其性质才发生变化,成 为关于一般的经济规律特别是关于各阶级 的经济关系的科学,核心问题是产品或收 入的分配。
庸俗政治经济学代表著作
• • • • • • • 1、纳索· 威廉· 西尼尔:《政治经济学大纲》 2、约翰· 斯图亚特· 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 3、让-巴蒂斯特· 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 4、托马斯· 罗伯特· 马尔萨斯:《人口原理》 5、弗里德里希· 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 系》 6、阿道夫· 瓦格纳 :《政治经济学教程》(1876 年) 7、弗雷德里克· 巴斯夏:《和谐经济论》 《看得 见的与看不见的》。 (1850年) 8、亨利•查尔斯•凯里 :《政治经济学原理》 (1837-1840年) 9、约翰· 贝茨· 克拉克:《财富的哲学:新经济学 原理》188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