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肺结核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
结核病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
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15岁到35岁的青少年是结核病的高发峰年龄。
潜伏期4~8周。
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
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
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
随着环境污染和艾滋病的传播,结核病发病率越发强烈。
除少数发病急促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因结核菌生长缓慢(增代时间为14—20小时)。
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肺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
若能及时诊断,并予合理治疗,大多可获临床痊愈。
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
———病理生理:1、病理改变:⑴、渗出性病变:主要表现为浆液性或纤维素性肺泡炎。
此种病变发生在病变早期,或机体的免疫力低下、细菌量多、毒力强或变态反应较强情况下。
⑵、增殖性病变:开始时可有一段时间的渗出,当巨噬细胞吞噬并消化了结核菌后,菌的磷脂成分使巨噬细胞形态变大而扁平,类似上皮细胞(类上皮细胞),即结核结节,这是增殖性改变的主要成分。
菌量较少,毒力较低,或人体抵抗力较强,对结核杆菌产生一定的免疫力时可发生以增生为主的变化。
典型结核结节的中心是干酪样坏死,其外围可见类上皮细胞及郎罕巨细胞,最外围为淋巴细胞。
⑶、变质性病变:多由渗出性病变或增生性病变发展而来,在菌量大、毒力强、机体抵抗力低或变态反应增高情况下发生,表现为渗出性病变中结核菌战胜巨噬细胞后不断增殖,使细胞浑浊肿胀后,发生脂肪变性、溶解破碎,直至细胞坏死,释放出蛋白溶解酶,使周围组织溶解坏死,形成凝固性坏死。
这种坏死因含大量脂质,在肉眼观察下呈黄灰色,质松而脆,状似干酪,故称“干酪样坏死”,病灶相互融合形成“干酪性肺炎”,易液化、形成空洞并沿支气管播散。
肺结核临床分型及分期

肺结核临床分型及分期是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要求掌握的内容,医学教育搜集整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分型由于肺结核有不同的病理改变与X线表现,1978年全国结核病防治会议将肺结核分为以下五大类型。
1.原发型肺结核(Ⅰ型)原发型肺结核是指初次感染结核菌引起的疾病,包括原发综合征和支气管淋巴结核。
人体抵抗力低时,结核菌被吸入到肺部形成局限性支气管肺炎,称为原发病灶。
结核菌经淋巴管到达肺门淋巴结而引起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肺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局部淋巴结炎三者构成原发综合征。
多见于儿童及人烟稀少地区的成年人,发病率低,临床症状轻,预后良好。
绝大多数病灶被吸收、液化或钙化,偶可形成干酪样坏死,出现空洞,造成结核播散。
少数肺门淋巴结结核经久不愈,甚至扩展至附近淋巴结,称为支气管淋巴结结核。
X线检查在肺部有原发灶,相应的淋巴管增粗及肺门淋巴结肿大。
机体初次受到结核菌的感染而发生的病变,是肺结核中最轻的一种。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包括:①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是结核菌一次或短时间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的,可以是全身播散或仅局限于肺内。
全身中毒症状重,可有高热、呼吸困难等,可并发结核性脑膜炎。
X线显示两肺均匀一致的粟粒状阴影。
早期透视不明显,不易及时诊断。
②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在机体具有一定免疫力的基础上,由于少量结核菌多次侵入血循环引起。
临床症状具有反复性和阶段性特点,病情发展较慢。
X线表现为大小不等、新旧不一的病灶,分布不均,多在两肺上、中野。
3.浸润型肺结核(Ⅲ型)浸润型肺结核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成人肺结核以此型居多,约占肺结核的80%.感染来源主要是过去经血行播散潜伏在肺内的结核菌,重新生长繁殖(内源性感染);其次是与排菌患者接触密切,再次发生感染(外源性感染),临床症状因病灶性质、范围及机体的反应性有所不同。
一般在初期时,中毒症状多不明显;如果病变进展,可有发热、盗汗、消瘦、胸痛、咳嗽、咳痰甚至咯血等症状。
空洞型肺结核疾病研究报告

空洞型肺结核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空洞型肺结核所属部位:胸部就诊科室:内科,呼吸内科病症体征:咳嗽,低热,消瘦疾病介绍:什么是空洞型肺结核?空洞型肺结核是怎么回事?空洞型肺结核:长期不愈空洞壁渐变厚,由于治疗效果和机体免疫力的高低,病灶有吸收修补,恶化进展等交替发生,而成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病程迁延,症状起伏,痰菌阳性,是结核病主要传播来源X线显示单或双侧,单发或多发的厚壁空洞,常伴有支气管播散型病灶和胸膜肥厚,由于病灶纤维化收缩,肺门上吊,纹理呈垂柳状,纵隔移向病侧,邻近肺组织或对侧肺呈代偿性肺气肿,常伴发慢性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继发肺感染,肺原性心脏病等,更重使肺广泛破坏,纤维增生,导致肺叶或单侧肺收缩,而成毁损肺症状体征:空洞型肺结核有什么症状?以下就是关于空洞型肺结核有哪些症状的详细介绍:1、结核空洞部位多发生于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和后基底段。
炎性空洞多发生在中下肺野,可发生于任何肺叶及肺段,发生于偏前的各肺段时,应首先考虑炎症空洞。
2、结核性空洞以干酪壁为主者呈厚壁空洞,壁的密度不高。
炎性空洞先出现浓密云絮状阴影,于阴影中出现透亮区,洞壁多不规则。
3、结核性空洞壁有厚壁空洞、薄壁空洞、张力空洞等,洞壁可有钙化。
而炎性空洞壁多较厚,一般多超过3MM,少数可达10MM,不过葡萄球菌性肺炎之急性空洞(尤其血源性所谓泡性空洞)和慢性肺脓肿可形成薄壁空洞;除一般葡萄球菌性肺炎引起的脓肿外,还应注意与脓肿型肺阿米巴病鉴别。
4、结核性空洞除有感染外,一般不会有液平,而炎性空洞由于炎性组织坏死、液化常有液平。
5、结核空洞周围常见多形态,多性质病变,如云絮状浸润阴影、纤维条索、结节、钙化阴影、空洞相邻的胸膜常见粘连肥厚,常见同侧、对侧的支气管播散灶。
炎症空洞洞壁外缘多呈大片模糊阴影,可呈放射状边缘为肺炎性浸润的影像,常呈跨段性,周围胸膜可出现较严重反应。
慢性肺脓肿当炎症消退后,洞壁纤维增殖,密度增高,多不规则,有时可有液平存在。
概述肺结核病肺外结核病

一、概述 二、肺结核病 三、肺外结核病
一、概述
(一)概念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慢性
特殊性传染病
所有器官均可被累及,以肺多见。
病理特征:结核结节形成伴有不同程度的干
酪样坏死。
流行情况 全球现有结核病人两千万 每年3月24日是防治世界结核病日 结核病的发病与社会、经济、营养条件
有关
再感染灶:肺内的病变常开始于肺尖
①内源性再感染学说:
A、潜伏病灶
C、肺外
B、未愈合之原发灶
②外源性再感染学说:
3.继发性肺TB的特点
(1)病变多从肺尖开始
(2)病变以干酪样坏死为主, 伴有
增生性病变
(3)蔓延以支气管播散为主 (4)病程长,时好时坏,波浪起伏
4.继发性肺结核的类型
(1) 局灶型肺结核
(4)干酪性肺炎
①原因:发生在机体免疫力极低,对结核菌的 变态反应过高的病人,可由浸润型肺结核恶化 进展而来,或由急、慢性空洞内的细菌经支气 管播散所致
② 病理变化 肉眼:肺叶肿大变实,切面呈黄色干酪样 (大叶性、小叶性), 可有急性空洞 镜下:渗出性病变+ 广泛的干酪样坏死 抗酸染色(+)
干酪性肺炎
第二次:
TB+致敏淋巴细胞→细胞分裂、增殖,
并产生下列因子
1. 各种淋巴因子( MCF 、 MIF 、 MAF 、
聚集因子)→限制TB扩散。
2. 激活巨噬细胞,使其体积 ↑ ,伪足形成
活跃,溶酶体增多,细胞内 PH 下降等
→TB水解、消化和杀灭。
3.其他的淋巴因子:
TB生长抑制因子→抑制TB繁殖
3.急性肺粟粒性结核病
① 常是全身粟粒性结核病的一部分。 ② 病理变化 肉眼:双肺充血,重量增加,切面暗红,密 布灰白或灰黄色粟粒大小的结节状病灶,微
内科护理学-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性疾病。
结核菌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
临床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结核菌属分枝杆菌,革兰染色阳性,抗酸染色呈红色。
(二)结核菌的特点染色抗酸染色(+),呈红色培养生长缓慢,在培养基上需4~6周才能繁殖成明显的菌落抵抗力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将痰吐在纸上直接焚烧是最简易的灭菌方法分型结核菌分为人型、牛型及鼠型等种类人型是人类结核病的主要病原菌(三)感染链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
传播途径:呼吸道感染是主要感染途径,飞沫感染为最常见的方式。
易感染群:生活贫困、居住拥挤、体弱、免疫力低下、新生儿等。
(四)人体的反应性1.免疫力人体对结核菌的免疫力,有非特异性免疫力(先天或自然免疫力)和特异性免疫力(后天性免疫力)两种。
特异性免疫力:是通过接种卡介苗或感染结核菌后所获得的免疫力,其免疫力强于先天免疫。
2.变态反应结核菌侵入人体后4~8周,机体对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所发生的过敏反应称为变态反应,属于Ⅳ型(迟发性)变态反应。
(五)分型原发性肺结核:好发儿童或初次进城的成年人。
继发性肺结核:发生在曾受过结核菌感染的成年人,此时人体对结核菌具有一定的免疫与变态反应。
潜伏在肺内细菌活跃,容易发生干酪样坏死及空洞,其形成5个常见临床类型:1.原发型肺结核此型多发生于儿童或初次进城市的成年人。
包括原发综合征和胸内淋巴结核。
结核菌可从原发病灶通过淋巴管到达肺门淋巴结,引起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炎、原发病灶和肿大的气管、支气管、淋巴结称为原发综合征。
三者构成哑铃形阴影。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较严重者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严重。
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儿童多见。
X线胸片:粟粒样大小的病灶,其分布和密度十分均匀。
3.浸润型肺结核成人最常见的继发性肺结核。
干酪性肺炎和结核球也属此型,多见于成年病人。
4.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此型病程最长,痰中常有结核菌,为结核病的重要传染源。
病理学 肺结核

继发性肺结核
病变特点:
(1)病变多开始于肺尖部,而且右肺多见。
(2)病变发生迅速且剧烈,易发生干酪样坏 死;形成结核结节。
(3)病变局限,肺门淋巴结一般无明显病变, 全身粟粒性结核病患者也极少见。
(4)病变在肺内主要通过受累的支气管播散。 (5)病程较长,病变轻重新旧不一,复杂多 样。
一.局灶型肺结核
始于肾皮、髓质交界处或乳头内,局灶 性结核病变——干酪样坏死——空洞— —输尿管和膀胱——逆行感染对侧肾。
可有血尿,“脓尿”
结局: 1 肾功能丧失 2 肾盂积水/积脓 3 膀胱结核 对侧肾盂积水
囊腔(空洞),内有坏死物附 着
生殖系统结核病
男性以附睾结核多见。女性以输卵管结 核多见。均可引起继发性不孕症。
1.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湿性结核性胸 膜炎) 主要为浆液纤维素性炎——胸腔积液 积液特点:草黄色,可为血性
结局:吸收 胸膜增厚粘连
2.增生性结核性胸膜炎(干性结核 性胸膜炎)
常位于肺尖,病变局限,以增生为 主——结核性肉芽组织
肺外器官结核
肠结核病
继发:多继发于活动性空洞型肺结核病。 原发:原发性综合征(肠原发性结核性溃 疡病、结核性淋巴管炎及肠系膜淋巴结 炎)。
3)临床表现: 4)转归:Fra bibliotek1)痊愈 2)形成急性空洞:形状不规则,壁薄, 内壁有干酪样坏死,周围可有薄层结核性 肉芽组织包绕。
3)自发性气胸,结核性脓气胸
4)发展为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5)干酪样肺炎
新鲜结核空洞
三.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一)病变特点:
1)厚壁空洞形成
2)干酪样坏死液化通过支气管播散形成 新旧不一,大小不等,病变类别不同的病 灶。愈往下愈新鲜。
肺结核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肺结核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痰结核菌检查不仅是诊断肺结核的主要依据亦是考核疗效、随访病情的重要指标。
肺结核病患者痰液可呈间歇排菌故应连续多次查痰。
X线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必要手段,对早期诊断确定病变部位、范围、性质了解其演变及选择治疗等均具有重要价值。
在临床诊断中我国现用的分类法包括四部分,即肺结核类型、病变范围及空洞部位痰菌检查、活动性及转归。
一肺结核分为五型(1998年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通过的肺结核临床新五型)Ⅰ型:原发性肺结核;Ⅱ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Ⅲ型:继发型肺结核(包括浸润性纤维空洞及干酪性肺炎等。
);Ⅳ型:结核性胸膜炎(包括结核性干性胸膜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结核性脓胸。
);Ⅴ型:其他肺外结核。
二病变范围及空洞部位按右左侧,分上、中下肺野记述。
右侧病变记在横线以上,左侧病变记在横线以下有侧无病变者,以“(-)”表示。
以第2和第4前肋下缘内端将两肺分为上中、下肺野。
有空洞者在相应肺野部位加“0”号。
三痰结核菌检查痰菌阳性或阴性分别以(+)或(-)表示,以“涂”、“集”或“培”分别代表涂片集菌或培养法。
患者无痰或未查痰者,注明“无痰”或未查四活动性及转归在判定肺结核的活动性及转归时应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肺部病变、空洞及痰菌等按肺结核病变的活动程度可将其分为三期:(一)进展期应具备下述一项:新发现的活动性病变;病变较前恶化增多;新出现空洞或空洞增大;痰菌阳性。
(二)好转期具有以下一项为好转:病变较前吸收;空洞闭合或缩小;痰菌转阴(三)稳定期病变无活动性改变空洞闭合,痰菌连续阴性(每月至少查痰1次)达6个月以上。
如空洞仍存在则痰菌素需连续阴性1年以上。
开放性肺结核是指肺结核进展期与部分好转期患者其痰中经常有结核菌排出,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故必须隔离治疗活动性肺结核是指渗出性浸润病变或变质性病变如干酪样坏死空洞形成、支气管播散及血行播散粟粒型结核,临床上症状比较突出进展期与好转期均属活动性肺结核,其中进展期患者除少数(如急性血行播散粟粒型结核)外,几乎均有排菌部分好转期患者亦仍排菌,均属开放性肺结核。
肺结核的传播途径

肺结核的传播途径结核杆菌在肺部感染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结核杆菌由排菌的肺结核病人通过大声说话和咳嗽的飞沫传染给健康人群。
如果患了肺结核病,在进行治疗时。
最好与家人分室居住,分开吃饭,碗筷分开,每隔10天将碗筷放在水中煮沸5分钟消毒一次。
尽量做到少接触,不接近孩子。
以免把肺结核病传染给孩子们。
也不要随地吐痰。
结核杆菌生命力强,非常顽固,它在强烈阳光直射下能存活1~2小时。
在阴暗潮湿地方可以不可以存活数月之久。
痰内的结核杆菌在沸水中只能存活5分钟,凡是患了肺结核病的病人,在咳嗽时,最好用干净手帕把嘴捂起来,说话及咳嗽时和健康人至少保持1公尺的距离,以避免传给其他人。
结核杆菌主要以空气为传染媒介,也就是所谓的飞沫传染,当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咳嗽或打喷嚏时,含有结核菌的痰液变成飞沫散布到空气中,正常人吸入后,结核菌便有机会在肺部繁殖,使肺部受到感染。
常常和具有传染性的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最容易受到传染。
不小心吸到结核杆菌后就会得肺痨吗?不分年龄、种族、男、女、老、少都可能得肺结核病。
尤其是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有些差的人(如老人、糖尿病、爱滋病、营养不良等病人),比有些容易受到结核杆菌感染。
大部分感染结核菌的人因为身体有足够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会自然痊愈而一生不发病,但少部分受到结核菌感染的人,在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有些差时,潜伏在体内的结核菌会开始活动繁殖。
结核病是不是都会传染给别人?结核病分为开放性和非开放性两种。
开放性病人痰内含有结核杆菌,在咳嗽或打喷嚏会经由飞沫传染给别人,占有些少数。
非开放性病人痰内没有结核杆菌,占大多数。
虽然大部分结核病人,但开放性病人与非开放性病人具有互动关系,也就是开放性病人接受有效治疗后,可以不可以变成非开放性病人;相反的,非开放性病人不接受治疗或治疗不当,会变成开放性病人。
肺结核病人会有什么症状?早期肺结核几乎没有任何症状,也不会不太舒服,所以非常容易被人忽略,真正有症状出现,如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咳嗽、吐痰、盗汗、甚至咳血等时,大多已经是中度或重度肺结核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是一种呼吸科的疾病,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的出现容易影响到我们的肺部,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不但会令患者出现咳嗽等情况而且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所以我们要多掌握一些关于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的知识,一旦出现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的症状要及时去治疗。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长期不愈空洞壁渐变厚,由于治疗效果和机体免疫力的高低,病灶有吸收修补,恶化进展等交替发生,而成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病程迁延,症状起伏,痰菌阳性,是结核病主要传播来源。
x线显示单或双侧,单发或多发的厚壁空洞,常伴有支气管播散型病灶和胸膜肥厚。
由于病灶纤维化收缩,肺门上吊,纹理呈垂柳状,纵隔移向病侧,邻近
肺组织或对侧肺呈代偿性肺气肿,常伴发慢性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继发肺感染、肺原性心脏病等。
更重使肺广泛破坏、纤维增生,导致肺叶或单侧肺收缩,而成“毁损肺”。
肺结核未及时发现或治疗不当,空洞长期不愈,空洞
壁增厚,病灶出现广泛纤维化;随机体免疫力的高低波动,病灶吸收、修复与恶化、进展交替发生,成为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病灶常有反复支气管播散,病程迁延,症状时有起伏,痰中带有结核菌,为结核病的重要传染源。
X线显示一侧或两侧单个或多个厚壁空洞,多伴有支气管播散病灶及明显的胸膜增厚。
因肺组织纤维收缩,肺门被牵拉向上,肺纹呈垂柳状阴影,纵隔牵向病侧。
邻近或对侧肺组织常有代偿性肺气肿,常并发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组织广泛破坏,纤维组织增生,进一步导致肺叶或全肺收缩(“毁损肺”)。
此类改变均可视为继发性肺结核的后遗表现。
虽然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的危害性非常大,但是大家也不用太过于害怕这种疾病,只要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做好肺部的护理工作,做好对于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的预防,那么我们肯定不会受到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