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财创新实验班计划

合集下载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和金融学专业(金融与人工智能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和金融学专业(金融与人工智能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办学实力雄厚,学科优势明显,办学层次完整,在中国金融行业和金融教育界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影响。

学科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25年光华大学商科银行学系,1997年在西南财经大学原金融系、国际经济系国际金融教研室以及农经系农村金融教研室的基础上组建金融学院,1998年金融学被评为中国人民银行行属重点学科,金融学专业开始招收博士后。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第一部货币信用教材《货币信用论大纲》就是由金融学科教师彭迪先编著,在国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该书于1956年被译成日文在日本三和书店出版。

1952年以后,彭迪先、留法博士梅远谋、何高著、留英学者程英琦、温嗣芳、柯瑞麒、汪桂馨等知名学者学成归国。

改革开放以后,涌现出一大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著名金融专家,如曾康霖教授、何泽荣教授、冯肇伯教授、刘锡良教授、林义教授、卓志教授、刘俊教授、殷孟波教授、陈野华教授、张桥云教授、赵静梅教授等。

金融学专业(金融与人工智能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同时具备金融理论知识、掌握计算机编程技能、熟练运用数学建模方法三大核心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高水平金融科技人才,能够解决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与挖掘、互联网金融、智能投顾与风险管理、借贷与公司金融创新、区块链技术等领域的实际问题,能够胜任与金融科技相关的工作并引领未来金融行业的发展。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全面系统掌握金融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人工智能等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编程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金融科技相关的各类问题。

在全部培养环节结束时,学生应该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

2.全面系统地掌握经济学、金融学等理论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对现实金融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于我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中期检查通知doc-

关于我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中期检查通知doc-

关于我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尝试方案〞工程中期查抄通知各学院〔中心〕:为了包管我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尝试方案〞工程工作的顺利推进,按照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尝试方案工程实施办理方法 (江财教务字〔2021〕41号)的相关规定,将组织开展“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尝试方案〞帮助工程中期查抄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查抄范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尝试方案工程〔2021年度28个工程及2021年度2年期1个工程〕,具体工程名单见附件1。

二、查抄程序1.工程组自查〔12月1日~10日〕。

工程组成员按要求填写江西财经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尝试方案〞工程中期查抄进展表〔见附件2〕的有关内容,并提供相应材料,指导教师签署定见。

2.学院查抄〔12月11日~15日〕。

各学院要当真开展本学院受帮助工程的中期自查工作,组织相应的专家进行查抄,书写定见并盖学院章。

3.学校查抄〔12月16日~12月20日〕。

学校组织专家对帮助工程进行集中查抄,中期查抄结束后,学校创新办向各工程组反响中期查抄成果。

三、查抄内容〔一〕2021年度工程研究日志及工程小组研讨与交流会议纪要;完成情况、现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下一阶段的工作安排以及工程经费使用情况。

〔二〕2021年度工程1.大学生创新性尝试方案工程研究日志、工程小组研讨与交流会议纪要、工作月报;2.工程进展情况、工程阶段性成果、工程进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工程下一步研究方案;3.详细的经费预算情况。

四、查抄成果1.评审专家按照工程进展的实施情况,给出合格或不合格的评审成果。

2.被评为不合格的工程将终止工程的研究,工程组成员不克不及再次申报创新工程。

五、材料提交请各工程负责人于12月16日前将中期查抄进展表及相关支撑材料〔如研究日志、阶段性成果等〕报送至教务处实践教学科(要求纸质版和电子版1份)。

:3816414,E-mail: sj@jxufe附件一:2021年江西财经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尝试方案〞工程中期查抄清单附件二:江西财经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尝试方案〞工程中期查抄进展表教务处2009年11月26日附件1:2021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尝试教学方案〞工程中期查抄名单附件2“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尝试方案〞工程中期查抄进展表。

江西财经大学与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22项目

江西财经大学与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22项目

江西财经大学与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2+2项目”2016年,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与美国内华达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拟于2017年推出“2+2项目”。

该项目是指江西财经大学学生一、二年级在江财学习,三、四年级在美国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学习,完成相应课程学习及学分,并知足两校相关要求,获江西财经大学金融专业本科毕业证和经济学学位证,同时获UNLV 的金融专业学士学位。

具体情形介绍如下:2项目:2+2本科项目具体内容金融学院的学生大一大二两年在江西财经大学修完规定的60个学分课程后,再取得UNLV规定的入学申请的英语最低考试成绩即可就读UNLV的大三、大四专业课程,取得60个学分后就能够够取得UNLV的金融专业学士学位;同时,学生在UNLV所修的60个学分专业课程,再加上一二年级所修的其他课程学分,还能够取得江西财经大学金融专业本科毕业证和经济学学位证;并能够继续申请本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课程。

UNLV的课程、学分及学习方式要求如下:八门专业课程Major Courses (8 x 3 = 24 credits)从以下里商学院所开专业课程中任意选。

LBS Major Courses (3 x 8 = 24credits) Credits LBS Major Courses (3 x 8 = 24credits) Credits(1) Finance (2) EconomicsFIN 303 3 ECON 262 or 441 3 FIN 307 3 ECON 302 3 FIN 308 3 ECON 303 3 FIN 312 3 ECON 462 or 463 3 ACC/ECON/FIN/RE 1 (from list) 3 ECON 495 3 ACC/ECON/FIN/RE 2 (fromlist) 3 ECON 400-level Elective 3 ACC/ECON/FIN/RE 3 (fromlist) 3 ECON Elective 1 3 ACC/ECON/FIN/RE 4 (fromlist) 3 ECON Elective 2 3 (3) AccountingACC 400(4) Real EstateACC 401 3 BLW 331 3 ACC 402 3 RE 332 3 ACC 405 3 RE 334 3 ACC 409 3 RE 451 or RE 481 3 ACC 410 3 Elective 1 3 ACC 470 3 Elective 2 3 ACC Elective 3 Elective 3 33 Elective4 3UNLV前两年所要求的60个学分的课程,除“英文写作I和II (ENG 113 and ENG 114)”这两门课程(6个学分)外,同窗们可用在江财大一大二期间所学相应课程及分对UNLV所要求的其他课程和学分进行替代。

关于印发浙江财经大学拔尖人材培养实验班治理方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浙江财经大学拔尖人材培养实验班治理方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浙江财经大学拔尖人材培育实验班治理方法》的通知各部门、各单位:《浙江财经大学拔尖人材培育实验班治理方法》已经学校讨论通过。

现予以印发,请遵循执行。

浙江财经大学2021年11月29日浙江财经大学拔尖人材培育实验班治理方法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20〕6号)和《浙江财经学院“十二五”进展计划》,切实开展我校“教学和人材培育模式创新试点”项目工作,全面推动我校人材培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学校决定在二级学院开展拔尖人材培育模式改革试点工作,依托相关专业和学科设立专门的拔尖人材培育实验班(以下简称实验班),实验班是浙江财经大学对资质优秀本科生实施“专门培育”和“精英培育”的荣誉班级,是实施英才教育、培育优秀本科生的一个重要基地。

为标准实验班管理,特制定本方法。

第一条培育目标实验班表现因材施教理念,培育基础厚、专业精、能力强、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可持续进展潜质的拔尖型人材。

第二条治理体制1.学校成立拔尖人材培育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名誉主任、由教学校长担任主任、教务处处长和学生处处长担任副主任,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的要紧领导担任委员,负责研究、审核学院制定的实验班培育方案和规章制度,和谐实验班运行进程中的日常行政治理和教学治理工作。

2.学院成立拔尖人材培育工作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教学院长和总支书记担任副组长,其它院领导、相关教师和治理人员为成员,负责研究、制订和执行本学院实验班的培育方案和规章制度等。

3.学院拔尖人材培育工作小组下设实验班治理办公室和家长委员会。

实验班治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实验班日常治理及和谐工作;实验班家长委员会,具体负责学校、家长、学生之间的沟通。

4.实验班是经学校批准设立在二级学院的行政班级,由学院负责实验班的日常治理工作。

实验班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学籍治理,学籍治理参照学校相关教学治理规定执行,特殊规定由学院在治理方法中作适当的补充说明。

关于组织我校2008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关于组织我校2008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关于组织我校2008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结题验收的通知各学院及各项目负责人:按照我校“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工作进展,根据《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江财教务字〔2008〕41号)的文件要求,将对2008年第二批国家大学生创新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集中开展结题答辩,现将结题答辩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结题项目2008年立项的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共20项(名单见附件1)。

二、结题方式由大学生创新办统一组织,专家审阅研究成果和项目组成员参与答辩的方式进行,并由专家评议鉴定结果。

三、项目材料的准备1.各项目组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均应准备好以下成果材料,经指导教师签字,学院验收后,复制一式3份于10月13日提交大学生创新办:①项目立项申请书;②项目结题申请表〔附件2〕;③项目调研方案或实验设计方案;④项目调研报告(包括总报告和分片子项目报告)或实验设计报告;⑤项目研究报告;⑥项目研究论文;⑦项目软件系统或实物模型(应提供演示DV,应包括装置实物近视图、测试〔演示〕过程、测试结果等三项内容);⑧项目汇报的PPT演示文档⑨其他材料(其余内容由项目组自行确定)。

以上材料制作成一张光盘后提交创新办(实践教学科)。

2.项目结题按学术报告的撰写要求(附件3),编写项目学术报告,并制作项目成果展示板,在规定的时间、地点予以展示。

四、答辩安排1.答辩时间为2009年10月18日上午8:30开始,具体答辩地点安排为:经管类项目:蛟桥园4121教室非经管类项目:麦庐园大学生活动中心D101教室。

2.答辩程序①各项目均需制作PPT演示文档(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项目的创新点、项目实施方案、预期成果、经费预算、项目组成员分工等),时间不超过10分钟。

②每一个项目至少有1位专家提问(不超过5分钟);③每一个项目至少有1位有场学生提问(不超过3分钟)。

3.参加答辩人员项目组全体成员及项目指导教师。

江西财经大学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实施细则

江西财经大学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实施细则

江西财经大学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我校素质教育,努力构建适应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江西财经大学全日制本科学分制实施方案》和((江西财经大学关于深入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分类进行学分量化,与第一课堂学分共同构建我校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估体系,更为准确、全面、科学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

第三条第二课堂学分分为六大类。

第一类:品格塑造类,第二类:人文陶冶类,第三类:创业演练类,第四类:科研实训类,第五类:社会体验类,第六类:爱心助学类。

第四条为了便于学生修学和积累第二课堂学分,第二课堂学分认证登记采用学分绩点制,满10个学分绩点便可申请一个学分。

第二课堂学分绩点在一学期内相同内容项目取项目最高分,不交叉计分。

第五条凡我校全日制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取得上述6个第二课堂学分,方可向学校申请毕业。

第二课堂学分六大类中每类都有必选项目,若没有参加必选项目,则不予毕业。

第六条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单位:各学院素质拓展部门认定学生第二课堂学分选修及完成情况并登记录入,报校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中心审核。

第七条修学第二课堂学分认定程序。

1、各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中心办公室根据《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申报表》对学生的素质拓展认证的同时,确认学生第二课堂学分绩点并进行登记;2、各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中心每学期统计一次学生第二课堂学分绩点情况,并报学校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中心办公室审核,校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中心每学期统计一次学生第二课堂学分绩点情况,审核并计算学生修学第二课堂学分。

3、经校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审核通过后,学生实践学分绩点情况再下发至各学院素质拓展中心录入学分。

第二章分则第一部分品格塑造类第八条品格塑造类分每日升挂国旗、爱校月活动、合唱艺术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雷锋一月一评、精品主题班会、诚信教育活动、寝室文化节、职业规划节、感恩教育活动、红色资源教育活动、网络面对面活动、体育活动、争先创优活动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15项。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7-2018学年)二零一八年十二月学校概况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地处江西省九江市,是财经院校,举办者为地市教育部门,于2001年开办本科。

学院有本科专业17个,其中1个为新办专业。

招生批次为第二批次招生A,第二批次招生B,第三批次招生A。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8,561人,折合在校生8,561人。

全校教职工594人,其中专任教师460人。

学校共有2个校区,其中1个为本地校区。

学校有党政单位17个,教学科研单位8个。

在各地校友会数量2个。

与学校签署协议联合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生产服务等活动的机构102个,行业机构和企业98个,地方政府4个。

※以上数据来源:1-1学校概况,表1-2校区地址,表1-5-1专业基本情况,表1-6-1教职工基本信息,表1-8-2 科研基地,表3-1-1高层次人才,表4-1-1学科建设,表6-1学生数量基本情况【注】:1.折合在校生数=普通本、专科(高职)生数+全日制硕士生数×1.5+全日制博士生数×2+留学生数×3+预科生数+进修生数+成人脱产班学生数+夜大(业余)学生数×0.3+函授生数×0.1(不含自考生)。

2.全日制在校生数=普通本、专科(高职)生数+全日制硕士生数+全日制博士生数+留学生数+预科生数+成人脱产班学生数+进修生数。

本报告的撰写是根据国教督办[2016]75号文件中关于普通高校编制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基本要求,现有数据资料是基于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数据统计的时间也与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数据采集时间要求一致。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3)(一)人才培养目标 (3)(二)学科专业设置情况 (3)(三)在校生规模 (3)(四)本科生生源质量 (4)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7)(一)师资队伍 (7)(二)本科主讲教师情况 (9)(三)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11)(四)教学设施应用情况 (11)1.教学用房 (11)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与教学实验室 (12)3.图书馆及图书资源 (12)4.信息资源 (12)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13)(一)专业建设 (13)(二)课程建设 (14)(三)教材建设 (14)(四)实践教学 (15)1.实验教学 (15)2.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5)3.实习与教学实践基地 (15)(五)创新创业教育 (15)(六)教学改革 (16)四、质量保障体系 (17)(一)校领导情况 (17)(二)教学管理与服务 (17)(三)学生管理与服务 (17)(四)质量监控 (17)五、学生学习效果 (19)(一)毕业情况 (19)(二)就业情况 (19)(三)转专业与辅修(双学位)情况 (19)六、特色发展 (19)七、存在问题及改进计划 (20)(一)加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二)继续推进并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20)(三)进一步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21)附件 (22)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 (22)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一)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等文件精神,按照学院建设“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类职业本科院校”的发展目标定位,学院在着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工商管理学院2014级专业分流实施细则

工商管理学院2014级专业分流实施细则

工商管理学院2014级专业分流实施细则为配合我校“学院招生、大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推行,切实做好2014级大类培养学生的专业分流工作,根据《江西财经大学“学院招生、大类培养”全日制本科学生分流方案》(江财教务字【2014】9号)和《关于组织 2014 级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专业分流的通知》(教务通知字〔 2016〕 11 号)的要求,工商管理学院在已经完成大类培养、大类分流的基础上,特制订本学院的专业分流细则。

一、基本原则遵循高等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并根据人才市场导向和学生的兴趣、特长,专业分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成绩优先、尊重志愿的原则。

专业分流工作接受校监察处全程监督。

二、工作组织学院成立专业分流领导小组,院长、书记担任组长,分管教学副院长、副书记担任副组长,企业管理系主任、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市场营销系主任、物流管理系主任、教务办主任、分团委书记为小组成员。

三、专业分流总体要求1.专业分流工作在教务处指导下由学院具体组织实施。

2.专业分流在学生入学当年经学校批准并正式公布的专业大类中所含的专业范围内进行,即工商管理类(01)的专业分流对应专业为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与工程类(01)对应专业为物流管理。

两大类共同参与分流。

高收费专业市场营销(国际市场营销)和创业实验班不参加分流。

3.因名额限制而未能满足所填志愿的学生,学院可将其调剂至两个大类中尚有空额的专业。

4.专业分流中,学生填报志愿不满15人的专业不予开设。

学院可将其调剂至两个大类中尚有空额的专业。

5.专业分流依据为“综合成绩”和“学生志愿”,综合成绩计算公式如下:综合分数=高考加权分×20%+前三学期加权平均成绩×80%高考加权分的计算公式为:(1)各省普通文理科高考成绩按考生投档成绩核算。

其中:江苏省考生成绩不计等级级差分;江西一本考生按普通类、农村定向、贫困专项、赣州定向分类核算;(2)2013级预科转入2014级本科的考生,学生高考成绩按2013年高考成绩计算;(3)保留小数点后五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级国际经贸学院招生简章
国际经贸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创业试验班
培养方案
(国际贸易与财务管理)
一、培养目标
根据我校“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型人才”的办学目标要求,顺应国际国创业教育形势,我校决定在国际经贸学院创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创业试验班。

该班在全校围选拔具有创业意向及创业潜质的大学本科二年级学生组成。

创业试验班按照“特色化管理、个性化培养、精英化教育、国际化视野”的办学思路,培养系统掌握现代国际商务和财务管理知识与技能,具备较强的公司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富有团队精神和创业潜能,毕业后能独立创办外向型企业或在涉外经贸企业、跨国公司、金融证券公司、政府外经贸管理部门开创性地从事外经贸企业经营与管理、跨国公司投融资管理、外经贸行政管理的中高级国际化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

二、培养特色
(一)特色化管理
1.小班管理。

试验班为独立行政班,规模在30人左右,由国际经贸学院具有实践经验的院领导担任班主任。

2.授予双学士学位。

试验班学生按照培养方案,修完各模块规定的学分,即可获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管理学(财务管理专业)双学士学位。

3.动态调整。

试验班根据同学的表现和各项成绩评定,实行动态调整机制,如成绩不合格,将予以淘汰,淘汰的同学只能获得两个学位中的一个。

4.两段教学。

试验班自第三学期开始每学期分为两段,第一段为常规教学;第二段为灵活教学,主要开展专题讲座、读书工程、创业实践、科研训练等教学活动。

(二)个性化培养
1.双导师指导。

试验班为每位同学配备双导师,其中一名为学业导师,一名为实践导师。

学业导师由本校具有较高理论造诣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实践导师主要有企业中高层具有国际商务和财务管理背景的管理者担任,其主要职责是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实习实训活动。

2.职业生涯导向。

学生在开课之后必须在两位导师共同指导下于1个月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在之后的培养过程中,根据职业生涯规划,导师负责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实习实训和创业实践等。

(三)精英化教育
1.择优选拔。

试验班在全校大学二年级(国际班学生除外)学生中选拔具有创业意向和创业潜质,并通过考试和测评的学生组成。

2.师资高端。

试验班授课教师由本校教师、外教和企业管理精英组成。

本校教师在全校围选择最优秀师资;部分主干专业课由有经验的外教集中授课;同时聘请一批国管理经验丰富的企业界人士参与培养。

3.资源倾斜。

学校重点实验室、语音室、ERP实验室、国家级精品课程、创业孵化中心、创业模拟实践中心、实习实训基地优先对试验班开放。

同时学校还拨付专项资金鼓励同学参加创业大赛等活动,支持学生创业。

4.与管理精英零距离接触。

试验班同学除与担任课程教学的管理界人士面对面外,还将更多地获得与企业高管、创业精英、理财专家零距离接触的机会。

此外,为培育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素养,本班还将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开展创业实训与实践,有计划地送学生到相关企事业单位实地锻炼,使其在实践导师的指导下掌握基本的创业技能、获取创业经验。

第二,部分课程实施“企业+课堂”的教学方式,请企业精英和学校教师同台授课。

第三,定期举办创业论坛,请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创业精英为学生讲授业界动态与创业心得。

(四)国际化视野
1.突出双语教学。

试验班专业主干课程50%以上将实行双语教学,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在授课过程中,将大量采用国外较为成功的案例教学与情景教学法,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启发性与实用性。

2.突出境外交流。

学校将联系国(境)外相关学校或机构开展交流,参加创业夏令营活动,开拓国际视野。

3.部分课程外教授课。

实验班部分专业主干课程将从我校海外合作高校中聘请经验丰富的教授主讲。

4.搭建国外进修平台。

本班学生可以优先参加我校与国外大学合作的各类交流项目,学生毕业后考核合格可到合作大学进行学习访问或进一步深造。

三、课程设计
本班课程分为五大模块:通识课程模块(必修52学分,选修8-10学分)、学科基础课程模块(42学分)、专业课程模块(必修42学分,选修4学分)、创业教育模块(必修7学分,选修4-8学分)和实践教学模块(必修42学分,除读书工程以外的其他课外科研创新活动3-6学分)。

五大模块总计194-203学分(具体见附录)。

其中专业课程模块分为国际经贸课程和财务管理课程;创业教育模块包括创业基础课程和创业提高课程;实践教学模块包括实验上机、实习实训、论文以及课外科研创新活动等。

具体见附录一。

财务管理二专课程设置为40-42学分,如附录二所示。

本班专业主干课程包括:国际经济学(双语)、国际贸易实务(双语)、国际商务函电(英语)、国际市场营销(双语)、国际投资学、中级财务会计(双语)、国际财务管理(双语)、税法、审计学等。

四、学位与学制
本班实行“双专业双学位”制。

双专业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其中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主,以财务管理专业为辅。

学生均为普通本科教育,学制四年,进入实验班后学制三年,实行学分制下的弹性学习年限,3-6年完成194个规定学分,且全部课程加权平均达到70分后方可毕业,发给毕业证书;学生达到毕业要求后,英语加权平均70分或大学英语六级425分以上才能申请学位。

符合国家学位条例学士学位授予条件各项规定者,授予经济学和管理学双学士学位。

五、选拔条件与程序
本班每学年第二学期末在全校本科一年级学生中择优选拔。

选拔条件如下: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本校管理类专业一本一年级学生。

(3)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理想。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要求。

(3)大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加权平均成绩75分以上(含75分),单科65分以上(含65分)。

(4)通过教务处统一组织的考试。

考试容为英语(大学英语I、II)和创业素质综合测评。

(5)通过国际经贸学院组织的面试。

面试容主要为英语口语和综合素质。

选拔程序如下:
(1)校教务处联合国际经贸学院公布招生信息。

(2)符合条件的学生在教务处网页下载并填写《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创业精英班”申请审批表》。

《审批表》一式两份,经所在学院审批盖章后一份交教务处运行科,一份交国际经贸学院。

(3)教务处根据拟录取人数按1:1.5的比例确定入围。

(4)国际经贸学院组织考试。

(5)国际经贸学院按笔试成绩占60%,面试成绩占40%的比重计算入围学生的最终总成绩并排序。

笔试科目包括英语和综合能力测试两门。

(6)国际经贸学院榜确定入选学生。

(7)考试时间安排在教务处转专业考试成绩公布后一周,报名时间截止到笔试时间的前三天。

具体时间请关注国际经贸学院网上通知。

附录一:
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创业实验班”总课表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创业实验班)年级:2011级修业年限:4年
注:1.创业班全部课程学分累计194~203课时。

2.双语教学课程以“(双)”在课程名称后标明。

3.通选课程中的《艺术导论》、《戏曲鉴赏》、《音乐鉴赏》、《美术鉴赏》、《戏剧鉴赏》、
《舞蹈鉴赏》、《书法鉴赏》、《影视鉴赏》八门课程为限定性选修课,要求必须选一门。

4.通选课程中的《法学通论》、《经济学通论》和《管理学通论》要求必须选一门。

其中,《法学通论》为非法学专业选修,《经济学通论》和《管理学通论》为非经济、管理类专业选修。

5.全部课程加权平均达到70分,英语加权平均70分或大学英语六级425分以上
才能申请学位。

附录二:
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创业实验班”
财务管理第二专业单列课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