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2013至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含答案

合集下载

牡丹江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牡丹江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牡丹江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目前市场上的作文书可以说是叠床架屋,摆在书店的书架上让人目不暇接,给人繁荣的假象。

B . 王培沂在米兰时装周最后一天的登场,作为中国的设计新势力介绍给欧洲,这是他在米兰时装周的首秀。

工作室中,王培沂有条不紊地工作着,信心满满。

C . 我国喜剧大师梁左的唯一一部文集《笑忘书》中收录了众位亲友撰写的小文,读者可从这些闲言碎语中,读懂一代喜剧磊师的忧伤人生。

D . 美国的军事实力不容分说,但在未公布确凿证据前,绕过联合国,对一个主权国家动武,将会对美国国际形象再次造成巨大伤害。

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说实话,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那时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

B . 济南惨案纪念钟于4月28日凌晨从广州运抵济南,至此,济南惨案纪念园的布展工作全部完成,5月3日将开门迎客。

C . 每周四发的薪水,往往在周五、周六两天里就被挥霍一空,有些上班族甚至连下周二、周三的伙食费都提前预支了。

D . “五一”期间,植物园在“百花展”游园活动中将展出郁金香、牡丹、连翘等花卉,并举办民族舞蹈表演和荷兰风车展。

3. (2分) (2019高一上·嘉兴期末) 根据语境,下列语言表述得体的一项是()陈好原本与同学约好一起去图书馆看书,却因发烧头痛无法前往,于是她给同学发了这样一条短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 我今天不去图书馆了,你自己去吧!B . 我发烧了,头痛得要命,太痛苦了!C . 我身体不舒服不能去图书馆了,实在抱歉!D . 我偶染贵恙,无法和你前往图书馆了,抱歉!4.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句是()A . 怨灵修之浩荡兮B . 伏清白以死直兮C .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D . 固时俗之工巧兮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8分)5. (6分) (2019高二上·济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高二语文期末答案.doc

高二语文期末答案.doc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答案一、每题3分1. C (Aqian ye/yan heng/ hengB yao xin/pan sang/sangC zang/zang ti/chou piao/piaoD jian/jian jia ndn/nan)2.D(后浪推前浪:比喻后面的事物推动前面的事物,不断前进。

不合语境。

)3. B ( A “包括宾馆、商场、大型建筑物及居民住宅”并列不当C “近10亿港元左右”矛盾。

D “这是由于游客不文明参观,使用闪光灯拍照造成的”,句式杂糅。

)4.C(注意文段的语意层次,⑤②与前文“信赖”相关联;③④与后文“一生都将受益无穷” 相关联。

)5. C (报:回复)6. B (于:介词,至U;介词,在。

以:连词,来。

乃:副词,才;连词,于是。

而:连词,顺承;连词,并列。

)7. A (唆乃出奇兵七百人,衣之蕃服,夜袭之。

相去五里,置鼓角,令前者遇寇大呼,后者击鼓以应之。

)8. C (临洗一战,他并未与薛讷联手出击。

)9.(1)①距离大来谷二十里的地方,(王暧薛讷两军)被敌军隔开。

(“去”1分,被动句1分,句意1分)②王暧于是率军从小路加倍速度行进,夜以继日,卷起铠甲舍弃帐篷追击敌军。

(“间” 1分,“幕” 1分,“趋” 1分,句意1分)(2)“忠烈”的解释有二种:1、忠义壮烈;2、指为正义而壮烈牺牲者;3、忠诚刚正。

所以:(1)王暧认为韩思忠“有勇智可惜,不可独杀非辜,乃廷议争之”。

(2)王暧发誓的誓言(风回而雪止)。

(3)王唆率众击败吐蕃军队(学生答出有关战争的事件亦可。

如“唆乃出奇兵七百人,衣之蕃服夜袭之”或“暧夜出壮士衔枚击之,贼又大溃”或“暧乃间行倍道,以夜继昼,卷甲舍幕而趋之”。

)(答出一点2分,两点给3分)10.(1)参考答案:清溪映出一个白发萧然、英雄失路、沉思反省的诗人形象。

(3分)(2)参考答案:①正面描写。

以肖像、动作描写,通过白发照清溪,写出诗人的沉思与反省。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参考答案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参考答案长空雁叫1.D(原文中说“韵不是一种物质,但是,在艺术家和观者共同创设的审美心理场中,它成一种可感、可嗅、可触、可闻的物质实在”。

“共同创设”不等于“共同的审美心理”)2.D(A项“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错,原文说“中国书法是与中国文化特殊土壤密不可分的独特艺术形式”;B项“不注重书写的技巧”错,原文是“不以精熟的技巧与繁复的法度程序为最高境界”;C项“达有所为的目的”错,原文“所谓逸笔余兴,无所为方能有所为”为评价,书法家们不以“有所为”为目的。

)3.C(“尽快进入”错,原文为“慢慢地进入”)4.C(内:送进去)5.A(A因:介词,通过。

B均为连词,第一个“而”,表承接;第二个“而”表修饰。

C均为介词,第一个“为”,替,给;第二个“为”,表被动。

D均为副词,第一个“乃”,于是,就;第二个“乃”,竟然)6.C(不是“近来宠幸”,“近”应理解为“亲近”;霍光拒绝上官桀父子为外人求封爵,是长公主怨恨霍光,上官父子感到惭愧)7.(1)大将军是忠臣,先帝嘱托他辅佐我的,有谁敢诽谤就办他的罪。

(所属,辅,毁,坐,句意各一分)(2)(上官桀、上官安)希望按照国家以列侯匹配公主的惯例,(封丁外人为列侯,)霍光不同意。

(3)略8答案:两首诗都赞美了菊花独立、耐寒的品格;(2分)白诗突出了菊花在寒冷的秋晨,凌霜怒放的清新美丽,郑诗则突出其在肃杀的北风中,枯守枝头,抱香而死的不屈坚贞。

(2分)9答案:白诗运用反衬手法,以“蕉折”“荷倾”衬托菊花“金粟初开”,赞美了菊花之美;郑诗运用拟人手法,借菊花的独立疏篱、抱香不凋,抒写了白己不惧强暴、忠于大宋的情怀。

(每点2分。

手法1分,分析1分。

白诗将“反衬”答成“对比”“衬托”,郑诗将“拟人”答成“象征”“托物言志”,均可视为正确答案。

)第四大题答案略10.(4分)结构上,“黑屁股”引出了对救生船的介绍,为后文主人公陈泥鳅的出场做了铺垫(2分)内容上,点明了人物的生活环境,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语文试题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语文试题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语文试题(2014.1)说明:本卷为发展卷,采用长卷出题、附加计分的方式。

第Ⅰ、Ⅱ卷为必做题,第Ⅲ卷为选做题,必做题满分为120分,选做题满分为30分。

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3页,第Ⅱ卷为第3页至第5页,第Ⅲ卷为第5——7页。

考试时间120分钟。

温馨提示: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迎接挑战,做完必做题后再挑战一下发展题吧,你一定能够成功!第I卷(选择题,共27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遒劲.(jìn)皱褶.(zhě)笨拙.(zhuō)百舸.争流(gě)B.娇嗔.(chēn)隧.道(suì)胸脯.(pú)解.甲归田(xiè)C.绮.丽(qǐ)伫.立(chù)道行.(héng)怏.怏不乐(yàng)D.诟.病(gòu) 兴.奋(xīng)桎梏.(gù)载.歌载.舞(zài)2.下列各项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矫健惆怅震颤老生常谈B.侯爵端详妨碍励行节约C.鼓惑压榨坟莹推心置腹D.抱负慰藉雾霭貌和神离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上海交大把发展校办企业作为振兴学校的重要策略,突破难点,形成了自我积累的,有力地支持了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

(2)他的男高音,在同学中是出了名的,这次艺术节,大家一致推举他代表班级表演,但他身体不好,说什么也不肯出场。

(3)国民党代表团大陆之行,除南京中山陵和广州黄花岗烈士陵园等地外,还希望就两岸经贸中的一些问题与大陆交换意见。

(4)全省十大“孝星”评选结果昨天。

A. 机制推托拜谒出炉B. 体制推脱参观出台C. 机制推脱参观出台D. 体制推托拜谒出炉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一名十岁女孩到某书城买书,不幸从自动扶梯上坠落身亡,当时有位先生目睹了这扣人心弦....的一幕。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

牡一中2012—2013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综览苏轼关于故乡、异乡的众多文字表达,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有浓厚怀乡情结的人。

故乡首先是地理意义的出生之所。

对此苏轼有明确交代,多次说他的家在剑外之地、岷峨之间、蜀江之上。

“吾家蜀江上, 江水绿如蓝。

”他虽总在异乡漂泊,但总忘不了其“蜀士”身份。

其次,故乡是宗族意义的团聚地。

在异地他乡,遇到两类人最易牵起怀思故乡的心肠。

一是来自故乡的乡人。

“我家峨眉阴,与子同一邦。

相望六十里,共饮玻璃江。

”那种共饮一江水的同里感觉让身在异乡的他难忘。

二是到故乡去做官的人。

苏轼总会夸故乡的山水、风物等:“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最后,故乡是文化心理的生活区。

在异乡,苏轼常用故乡的山水、风物、典故来比照,在黄州见到美丽的海棠,他不禁发出是否来自故乡的疑问:“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 ”不仅如此,他还将故乡的文化移植到他乡,让异乡充满故乡的气息。

他在湖州写的《何满子》词中的岷峨、江汉、当垆人等都是故乡的符号。

不断怀念故乡的苏轼,事实上却是于三十三岁时第三次出川后,就再也没有回过老家。

苏轼的后半生在贬谪流放中度过,长期处于“无家”的状态,“逐客如僧岂有家”,不得不忘记地理、家族和文化心理意义上的故乡,认他乡为故乡。

但要认他乡为故乡,又要经历几个必要的思维阶段。

首先将故乡具化, 与异乡对立。

苏轼常以比眉州更大的地名或山水、云月来代表故乡,如成都、青城、峨眉、岷江等。

故乡的具化一定程度上就是迁移人对异乡的排斥,这既可发生在迁移初期的凤翔,又可发生在饱经迁移之苦的惠州。

其次是将故乡泛化。

不具述与眉山有关的地名,而只说“故园”、“故山”、“归路”、“归去”等泛化字眼,以表现对宦途世味的梦幻感受。

此时的故乡是烦恼人生的虚化寄托,是对现实漂泊处境的抗衡工具,不再是地理意义上的眉山。

然后是将故乡意念化。

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试卷说明:12月全省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五大题22小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知识题(24分,每小题3题)1.下列句子中,都有通假字的一组是(3分)()(1)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2)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3)君子生非异也。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5)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6)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8)无能为也已。

A.(2)(3)(6)(7)B.(3)(4)(7)(8)C.(1)(5)(7)(8)D.(1)(3)(4)(5)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3分)()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C.序八州而朝同列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3. 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夫晋,何厌之有?B.引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复驾言兮焉求?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3分)()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C.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单影只D.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数罟不入?池,鱼鳖不成胜食也数:几个B.从至雍?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A. 市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应依靠市场的力量解决,而不是靠政府权力的恣意介入,后者往往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却是问题产生的源头。

B.“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新闻、理论、文艺界空前活跃,鲜活的新闻作品,理论、文艺佳作不足为奇,令人耳目一新。

C.小悦悦事件给人巨大震撼,人们在声讨,在反思,在热烈讨论……也许我们从中看到的只是片纸只字,但藉此“切片”完全可以不雅照自我乃至不雅察社会。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新课标】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剥落(bō)栖息(qī)周公吐哺(fǔ)蜗角虚名(jiǎo)B.笑靥(yè) 龟裂(jūn)放浪形骸(hái) 运筹帷幄(wéi)C.粗糙(cāo)浸渍(zì) 呱呱坠地(gū)陨身不恤(yǔ)D.慰藉(jí) 铁砧(zhēn)茕茕孑立(qióng) 异曲同工(qǔ)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如果认识到我们对于生活在我们四周的许多生物的相互关系还有很多不了解的,那么关于物种的起源问题,我们即使有很多地方不能解释,也就不足为奇了。

B.大多数疾病的发生,是因为基因组的差异与调节基因的环境不协调而引起的,所以,要与我们的基因建立起和谐关系,善待自己。

C.写作是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情感,要“会爱会恨”,同时也要敢爱敢恨,爱什么、恨什么,如何爱、如何恨,都是我们写作的内容。

D.“弘扬传统孝道,体验亲情,学会感恩”大型报告会将于2013年1月26日在校大礼堂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作演讲。

3.下列各句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史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它们都是我国正史的名著。

B.古诗文常常在篇名上反映出文体特点,如《兰亭集序》《陈情表》等。

《陈情表》中的“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C.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杂剧和明清传奇,其中元杂剧代表作《西厢记》的作者是元代戏曲作家王实甫,他是元曲四大家之一。

D.被马克思称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的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剧作家,《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他的戏剧代表作之一。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语序是(只填序号)(4分)荔枝呈心脏彤、卵圆形或圆形,通常上大而下稍小。

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炮.烙 ( páo)啃噬.(shì) 熬.白菜( āo ) 摧山坼.地( châ )B.孝悌. ( tì ) 端倪.(ní) 不更.事(jīng) 俯首系.颈( jì )C.骨骸. ( hái) 苑囿.(yîu) 国子监.(jiàn) 度.长絜大( duï )D.间.或 (jiàn) 朱拓.(tà) 约.鸡蛋( yāo) 迥.乎不同(jiǒng)2、下列选项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A. 狙击烦燥街坊迷离扑溯B. 寒喧席卷藩篱犹心如焚C. 房檩逡巡榫头一蹴而就D. 踌躇凭吊刀俎衷心耿耿3、下列作品、体裁、作家、国别(朝代)对应错误的一项是()A.《过秦论》——史论文——贾谊——西汉B.《胡同文化》——小品文——汪曾祺——当代C.《一个人的遭遇》——小说——海明威——苏联D.《内蒙访古》——散文——翦伯赞——当代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⑴春天的脚步近了,大草原上的冰雪渐渐成了朵朵白色的“大蘑菇”,煞是壮观。

⑵人与人之间要想减少误会,化解矛盾,和谐相处,那么加强彼此是非常重要的。

⑶每天天还没亮,位于城北的农贸批发市场就起来,人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A.溶化沟通喧哗B.溶化勾通喧闹C.融化勾通喧哗D.融化沟通喧闹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新年联欢宴会在喜气洋洋的乐曲声中拉开帷幕,一时间,觥筹交错....,笑语喧哗,欢乐的气氛弥漫了整个宴会大厅。

B.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易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C.看到果农家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五大题22小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知识题(24分,每小题3题)
1.下列句子中,都有通假字的一组是(3分)()
(1)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2)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3)君子生非异也。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5)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6)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8)无能为也已。

A.(2)(3)(6)(7)B.(3)(4)(7)(8)
C.(1)(5)(7)(8)D.(1)(3)(4)(5)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3分)()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C.序八州而朝.同列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 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夫晋,何厌之有? B.引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复驾言兮焉求? 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3分)()
A. 君子博学
..而日参省乎己 B. 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
C.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也
.... D.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数:几个
B.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除:殿阶
C.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辟:征召
D.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骋:放开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市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应依靠市场的力量解决,而不是靠政府权力的恣意介入,后者
往往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却.是问题产生的源头。

B.“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新闻、理论、文艺界空前活跃,鲜活的
新闻作品,理论、文艺佳作层出不穷
....,令人耳目一新。

C.小悦悦事件给人巨大震撼,人们在声讨,在反思,在热烈讨论……也许我们从中看到
的只是一鳞半爪
....,但藉此“切片”完全可以观照自我乃至观察社会。

D.卡扎菲政权存在时,反对派尚能够结成统一战线;卡扎菲政权垮台后,反对派则大有
祸起萧墙
....之可能,未来能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稳过渡”,实难预料。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各级政府要坚持问政于民的方针,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真解决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和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B.山寨文化是一种平民文化、草根文化,自然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但山寨产品的泛滥则是中国知识产权意识不足的揭露与讽刺。

C.政府部门要提高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宣传力度,引导农民工通过正常渠道解决工资拖欠问题,并打击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

D. 大卫先生对中国的文化历史有浓厚的兴趣,在他办公室的案头上就放着李白、杜甫等
唐诗的选本。

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柳永是另一类的人物,他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

清注公姓陈,从颍川来,讳名京,大历元年考中进士,先后担任太子正字、咸阳尉、太常傅士、秘书少监。

自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以来,总共四次被任命为集贤学士。

唐德宗仙逝,陈公正在病中,就用车子拉着自己去参加葬礼,极尽哀痛尊敬的礼节。

从此他的仕途一发不可收,最终以秘书少监之职退休。

贞元二十一年四月,死在安邑妻党的室内。

一生无子嗣。

大历年间,陈公才来到京师。

中书舍人常衮、舍人杨炎读了他的文章后,惊讶地赞叹说:“是子云(终军)一样的人。

”常衮把哥哥的女儿许配给他做妻子,陈公从此名声大噪。

他曾经游太原,太原尹高兴地说:“尊贵的客人来了。

”安排宾馆进行馈赠,丰厚地赠送钱币(泉布:古代钱币的别称)与他。

陈公说:“我不是为这而来的,我曾经写作《北都赋》,没有完成,希望就此完成它。

北都宫室与城池的阔大,河山的富有,要塞城墙的坚固,与它土地的出产,民风的安定,王业的兴盛,如果能够听到并且看到就足够了。

如果说接受大的好处,因为这利益而来,就完全不是先前的志愿了。

我不能这样,希望不要这些礼物。

”于是沿着大河逆流而上,翻越北山,在流连忘返中归去。

《北都赋》写成后,果然天下传扬。

陈公后来担任咸阳尉,留在府廷,掌管文章之事,决断大事。

泾原节度使姚令言谋反,陈公徒步出京,跑着去询问守官。

忠烈公段秀实牺牲,皇上建议罢朝七天。

宰相说:“不可以这样。

皇上正住在行宫,没有办法使天下安定。

”陈公进言说:“这不是宰相说的话。

天子表彰大的节操,哀悼大臣,这是天下安定的原因,况且他特别优异呢?”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

巡视所到的地方,皇上实行归罪于自己的方法。

皇上说:“凡是跟随我办事的大臣,不承担任何罪责。

我只是不严守事理才这样。

”皇上准备恢复先前担任宰相的人的职位。

陈公说:“天子施加恩惠给大臣而将罪责归于自已,品德非常高尚。

但是恢复先前担任宰相的人的职位,这却无法警示后人,而且它已经公示于天下了。

”陈公率领他的同党极力争辩。

皇上变了脸色,朝堂上的官员都气冲冲地退下。

陈公大喊道:“赵需等不要退堂!”于是极力进言,皇上最终没有恢复先前担任宰相的人的职位。

当初,礼部考查选拔读书人,有亲属参与的,就将功名归于他,(礼部官员)没有不暗中授予意思从而选择进退的。

到了陈公就完全不这样,鲜明地显出官府的正道,不可冒犯。

陈公写有文章若干卷,功力深厚,不同时俗。

他仰慕司马相如、扬雄的言辞,他的解释多遵从《尚书》《尔雅》的学说。

记事朴实,不随便取悦于人。

世上也因此得以流传他的手稿。

文言文二参考译文:
傅岐字景平,出仕梁朝,从家中征召出任南康王左常侍,后来兼任尚书金部郎,母亲去世离职,居丧期间备尽丧礼。

服丧期满后因病旷职很久,又重新授任始新县令。

县里有人因争斗相互殴打而死去,死方家人上诉到郡署,郡署逮捕了他的仇人,百般拷打,那人始终不肯自动承认罪过。

郡署就把案件移送到县衙,傅岐立即下令解脱犯人的刑具,用温和的话问犯人,犯人便立即坦白认罪。

按刑法应当抵偿死者人命,恰逢冬季来到,傅岐就放他回家。

狱曹掾一再争辩说:“古时候有这种做法,现在不可这样做。

”傅岐说:“他如果违背信诺,我作为县令应当判罪。

”那人竟然能按期限返回。

太守深深惊叹他的不凡,赶快把情况报上去让朝廷知道。

傅岐后来离开此县时,人不分老少都走出县境跪拜送别,哭喊声几十里外都能听到。

到了都城,授予廷尉正之职,入朝兼中书通事舍人,连续升迁为安西中记室,兼舍人职仍如以前。

傅岐姿容举止优美,涉猎广博且能占卦应对。

梁大同年间与北魏和好亲善,魏国使者在年内两次来到,朝廷常常派傅岐接待应答。

太清元年,连续升任太仆,司农卿,仍然担任舍人之职。

傅岐在禁省内十多年,处理机要事务勤勉努力,但比朱异要略差一些。

这年冬天,贞阳侯萧明征伐彭城,军队打了败仗,他被魏国囚禁。

太清二年,萧明派使者回来,陈述魏
国想要互通友好之意,皇上敕令官员和近臣议决。

左卫朱异说:“边境上如果能使寇乱平静下来,人民得到休息,将对国事大为便利。

”议论这件事的人都认为说得对。

只有傅岐说:“北魏的高澄既然刚刚得志,什么事需要和好?必定是设的计谋,故意让贞阳侯派使者来。

如果同意互通友好,正是落入敌人奸计中。

况且去年在彭城军队打了败仗,损失了军队,现在派使者前往议和,更显出国家的衰弱。

不可答应议和。

”朱异等人一再坚持其主张,武帝便依从了。

等到派了使者去,魏国果然兴兵入境侵掠。

太清三年,傅岐升任中领军,仍然担任舍人之职。

二月,北魏的侯景到宫阙前通报表章,乞求割让江右四州以安置其部下,定当解除包围,撤回到镇守地。

敕令同意了他,便到城西订立盟约。

侯景请求派人召宣城王出城送行。

傅岐一再坚持说宣城王作为嫡传后嗣的重要,不应当答应。

梁武帝于是派石城公送侯景。

当与侯景订盟完毕,城中文武官员欢喜雀跃,希望得以解围。

惟独傅岐对众人说:“贼党兴兵作乱,难道有求和之意?”待到侯景背叛盟约时,没有谁不惊叹而佩服傅岐的。

不久有诏令,因为傅岐勤奋劳苦,封为南丰县侯。

他一再推辞不肯接受。

后来宫城没有守住,傅岐带病冲出包围,在家中去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