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故我思,我思故我在

合集下载

我思故我在作文

我思故我在作文

我思故我在作文我思故我在作文精选8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

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我思故我在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思故我在作文1灵魂在场倘若我们的头顶有一片天空,可供我们观察,那么思维则是激发我们冲破这个时空束缚的不二法门,从而逃出这片天地,使灵魂于苍穹之巅飞扬。

帕斯卡尔有言道:“思维成就人的伟大,我们的一切尊严都基于思考——即便你是强大自然下的一根苇草。

”诚然,物我的界限将人类束缚,将灵魂捆绑,但是,思想可以使灵魂与万物深深契情,使精神自由飞翔。

与诗词大会邂逅,那余音尚在缭绕,可当我们对艺术品百般称颂,而将流水线产品弃若敝履时,一切已成烟云,化为陈年旧事,这是我们亲自将精神世界物化,是我们的悲哀。

灵魂趋于麻木,眼神趋于空洞,沉迷物质的泥沼而无视内心的虚无,靠虚荣外表掩饰内心的多元焦虑,那便是要溺死。

如若没有将神山视作心中圭臬,信徒何以跪行朝圣?倘若未将艺术高看于自我,莫奈又如何在暮霭中画瞎了双眼?一切不过是由于精神立于灵魂之巅,使灵魂在场罢了。

有言道,“我思故我在”,魂在,我在。

那日何日面对强权富贵的诱惑逼迫,荣耀已成为陷阱上的屏障。

李白愤然甩袖而去,大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倘若你也面对繁华绮丽般诱惑,是否也能如李白般超脱名利?想必当时慨然摆脱所有羁绊的同时定在感叹:“那日何日”吧。

那日?那日恐怕就是你顿悟人世红尘,追求个人精神升华之日吧!我常想穿越至清朝,做一名八旗子弟,文韬武略,一睹纳兰之颜。

纵使一生为情所困,却终不悔一生。

容若啊,倘若风住留旧人不旧,孤影未眠梦不回,倘若不是那“谁知一曲离殇终不悔”,你又是否会浪迹烟柳花巷,将心事纠结于眉呢。

我猜,你不会。

哲学最经典十句话

哲学最经典十句话

哲学最经典十句话1. “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 有一次我在做作业的时候,遇到一道特别难的数学题,我绞尽脑汁地想啊想,我问旁边的小伙伴:“你说我能做出来吗?”小伙伴说:“当然啦,你好好想想呀!”就在我不断思考的时候,突然灵光一闪,我找到了方法。

这不就像笛卡尔说的“我思故我在”吗?思考真的能让我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呀!2.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苏格拉底- 那天我看到邻居家的大哥哥整天无所事事,我就问他:“你这样每天不做点有意义的事,不觉得浪费时间吗?”他却无所谓地耸耸肩。

我就想到苏格拉底的这句话,一个人如果不认真思考和审视自己的生活,那这样的人生多没意思呀!就像那个大哥哥,难道要一直这样浑浑噩噩下去吗?3.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莱布尼茨- 记得有一次和朋友们去公园玩,我们看到好多树叶,我捡起一片说:“每片树叶都不一样呢!”朋友也说:“是呀,就像我们每个人也都不一样。

”这不就是莱布尼茨说的嘛,世界上找不到完全一样的东西,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多神奇呀!4.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 有一天我看到电视里在讲一些关于人际关系的事,我就想到马克思的这句话。

我们可不是孤立的呀,我们和家人、朋友、同学都有着各种联系,这些联系构成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在这些关系中才成为了真正的自己,不是吗?5. “存在即合理。

”——黑格尔- 有一次我看到路上有个奇怪的人在做一些奇怪的举动,我正觉得奇怪呢,爸爸说:“存在即合理,也许他有他的原因。

”是呀,虽然我们可能不理解,但每件事的发生都有它的道理,就像黑格尔说的这样,我们不能轻易去否定呀!6. “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比赛谁知道的知识多,每次我答对了很多问题,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这时候我就会想到培根的这句话,知识真的能让我们变得强大呀,能解决好多问题呢,不是吗?7.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

我思故我在作文 我思故我在高中作文

我思故我在作文 我思故我在高中作文

我思故我在作文我思故我在高中作文我思故我在高中作文一“我思故我在”某们古人站在人生的高端如是说。

历史的车轮在艰难中向前滚动着,当日历被翻到80年代的时候,我成功降生,为社会主义祖国又添新丁,从此开始我的漫漫人生。

儿时老师要我们思考自己的人生,很多小伙伴说他们要成为一个“科学家”。

而我则说,要做一个长着雪白翅膀,身着素白公主裙的天使。

最好要有一根魔棒,点石成金化干戈为玉帛,用荧火虫为世界每一个黑暗的角落点上一盏孤灯,将撒哈拉沙漠变成一望无际的绿洲,把艾滋病儿童都变成活泼可爱的小生灵。

再后来,长了几岁,慢慢知道善恶的含义。

当老师要我们写下自己的人生理想时,我这样写着:我要做个女警察,成为警中之花,我要当警察里的老大!挥一挥权杖,派遣我的下属,布下天罗地网,将罪恶的妖精一网打尽。

平人间之不平事,伸人间之不白之冤。

同学看了说我不合适,说是太危险。

我不假思索的说不当警察也行,我当律师去,免费为穷人辩护。

练一张好嘴,只是动动舌头就可以把坏人送进。

后来,我长大了,董事了。

渐渐明白责任的含义,体悟到人生的艰辛。

我用说废话的时间,思考我未来的人生,正如鲁迅用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来写作。

我埋头苦干于书本,搏古今之书,揽中外之事,我的思维去体会人生,为别人的不幸流泪,为他人的成功喝彩!用自己的眼光去区分真、善、美。

从伟人身上,我看到自己的不足;从凡人身上,我看到自己的卑劣。

我以人为镜,不断完善自我,思考着向前。

人生就像一章没有音符的乐谱,需要思考着谱写那上面的内容;人生就像一条射线,只有思考才可能预知无限延伸的那端;人生就像一个圆,有底端也有顶端,只有思考,才能承受那种上升和下落。

你看那朝阳,远远的在云端招手,像是在说什么;你看那月亮静静地在星空摇头,像是在说什么。

哦,它们在说: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在高中作文二曾有过的怀疑,被现实一一看破,曾有过的无奈,被行动依次击碎,曾有过的失败。

被汗水不断征服。

90后的你我,用爱心打造奇迹。

我思故我在的作文600字

我思故我在的作文600字

高考满分作文:“我思故我在”作文600字800字(精选5篇)范文一:我思故我在一股急流,裹引滚滚泥沙向前奔腾;浪挟飞舟,卷前千堆雪;思潮的涛声,风帆的宣言,都召示着“这里有我在”的自信与勇气。

时代的思潮中,风高浪急,故必使小我之思彰显大我之在,不负时代。

我思祓除秽杂,辟一片天地。

故我在进步,而非保守。

遥望新文化运动之初,陈独秀、李大钊二人高举“德赛”先生的大旗,与“尊孔复古”的逆流搏斗,持文化之匕首刺向封建礼教,是国民的启蒙导师,将民主与科学的种子种下。

而早在三百余年前的欧罗巴大洲、卢狄伏孟四人将理的科学意识,以及对人类未来的肯定,如同熟米中的一勺酵母,将粮食酿成美酒,推动社会进步。

他们以小我之思,放眼大我的存在,向社会负责的思想解放之愿昭然若揭。

我思砥砺前行,拓一方水土,故我在进取,而非退隐。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镜,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同样是我探索的勇气与坚决。

古有司马光,为撰《资治通鉴》,夜卧警枕,朋党之争中并无“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之意,而是尽一己之力,专心著书。

反观现今,“丧文化”的小浸洗使“佛系”、“躺平”成为部分青年的座右铭。

复旦女生樊悦书叹道,“我发现光考上好大学是没有用的,再努力也买不起上海的房子。

”与其怨天尤人,妄自菲薄,不如趁年少,以小我之支点般的思想,抬起大我的脚步,走向发展的康庄大道。

意识不应退隐,“种豆南山下”只是文学性的表达,鲁迅先生则以己为支点,他说:“愿中国的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

”则彰显了大我的存在与意义。

我思笃实稳妥,树一必宁慧,故我在务实,而非空谈。

邓小平曾言“空荡误国,实干兴邦。

”前有状元实业家张謇,在晚清的动荡中放弃无谓的科举,创建大生纱厂等一众企业。

身为商人,他被自诩人才的科举名士所鄙,但务实诚恳,在空谈家间闯出一条阳光大道。

实干家为民族、为国家、为世界、为“天下大同”理想所含“大我”的存在添砖加瓦,而空谈家却守着芭别塔的废墟,沾沾自喜。

小我的思想变化多端,但个人的思想却成为时代大我移动的支点。

体现哲学的诗句并蕴含的哲理

体现哲学的诗句并蕴含的哲理

体现哲学的诗句并蕴含的哲理
1. "活着就是为着思考,我们必须思考一切。

" - 笛卡尔
蕴含的哲理:思考是生命的意义和目的,人类应该通过思考来认识和理解世界。

2. "我思故我在。

" - 笛卡尔
蕴含的哲理:人的存在和自我意识是通过思考得出的结论,我们存在的证明是思考的能力。

3. "存在就是被意识到。

" - 海德格尔
蕴含的哲理:存在的意义在于被人意识到和理解,只有通过意识和思维才能真正认识自我和世界。

4. "人生苦短,必须超越自我。

" - 康德
蕴含的哲理:人生的时间有限,我们应该摆脱自我中心,寻求超越个人欲望和目标,追求更高尚的道德和智慧。

5. "人是自己的命运的铸造者。

" - 笛卡尔
蕴含的哲理:人的命运是由自己的信念、选择和行动所决定的,我们应该主动地塑造自己的命运。

6. "知识就是力量。

" - 培根
蕴含的哲理:通过获取和应用知识,人们可以拥有更强大的力量,实现自己的目标和追求。

7. "爱是生命的意义和目的。

" - 玛克斯·舒勒
蕴含的哲理:爱是人生的核心和价值,通过爱可以实现人的完整和幸福。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含义及其意义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含义及其意义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含义及其意义篇一: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哲学思想浅析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哲学思想【摘要】笛卡尔是法国伟大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理学家。

在西方近代哲学开创者之一笛卡尔的思想体系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复杂的是“我思故我在”这一哲学命题。

笛卡尔在哲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笛卡尔生平;我思故我在;主要思想;后世影响笛卡尔(1596—1650),笛卡尔是近代哲学的先驱,是理性哲学的开启者。

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

笛卡尔是欧洲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的奠基人之一,黑格尔称他为“现代哲学之父”。

被称17世纪的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

是西方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是理性主义和二元论的奠基人,与培根并称为近代哲学之父,在西方影响深远。

在笛卡尔哲学体系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一个命题就是“我思故我在”,也是近代哲学开启的标志,所以对这个命题含义的把握不仅对于笛卡尔思想的理解而且对于近代西方哲学的理解都有重要的意义。

笛卡尔被广泛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奠基人,他第一个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

哲学上,笛卡儿是一个二元论者以及理性主义者。

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创立了“欧陆理性主义”哲学。

一、笛卡尔生平与著作笛卡尔1596年3月21日生于法国都兰城。

少年时期在欧洲著名的拉弗莱希耶稣会学院读书,打下了牢固的数学基础和天文学基础。

1613年进入波瓦蒂埃大学,1616年毕业,获得法律学学位。

由于家庭富有,不需要他开业作律师,同时由于他对经院哲学和神学的反感,从1618年起他离开法国游历欧洲各国,先后到过荷兰、丹麦、德国、瑞士和意大利等国。

1618年他结识了物理学家伊萨克·毕克曼。

在毕克曼的鼓励下,笛卡尔开始从事理论数学的研究,这对他后来建立解析几何学产生很大影响。

1620年笛卡尔在游历德国时,产生了把自然科学各学科相互协调起来的思想。

我思故我在,我在故我辩意思

我思故我在,我在故我辩意思

我思故我在,我在故我辩意思
“我思故我在”是一种哲学观点,直译为“我思考,所以我存在”。

这一观点认为,思考是人类存在的本质特征,只有在思考中,人们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它强调了理性思考在人类存在中的重要性,因为只有通过思考,人们才能理解世界和自己,从而确立自己的存在。

而“我在故我辩”的含义则是从“我思故我在”衍生出来的,其直译为“我存在所以我辩论”。

这一观点认为,人们在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后,需要通过辩论来进一步理解和证明自己的存在。

这种辩论不仅仅是对外部世界的质疑和探讨,也是对自己存在的思考和探索。

总的来说,“我思故我在”和“我在故我辩”都是人类对自我存在的探索和思考,强调了理性思考和辩论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这两句话可以作为人类思考和存在的哲学基础,引导人们不断反思自己的存在,并寻求更深刻的理解和意义。

我思故我在议论文作文

我思故我在议论文作文

我思故我在议论文作文【篇一:我爱故我思,我思故我在】我爱故我思,我思故我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充分肯定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我觉得,这是对学生的极大解放,是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特点的具体体现。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就会带来疲倦,就没有鼓舞的心情,就没有学习的兴趣。

”一个具有广泛而浓厚兴趣的人,会孜孜不倦地博览群书,学生才会学得广,钻得深,学习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让学生深爱文本二、让学生对话文本【篇二:我思故我在写作指导】请以“我思故我在”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写作指导】1. “庄周梦蝶”是一个美丽的故事。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翩翩飞舞的蝴蝶,遨游各处,优游自在。

醒来后,却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化为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化为庄周。

物我对峙,万物差别,本来出自于观念与时空的区别。

因此,人类的思想也同样能够消除物我的界限,使万物融为一体,使得“我”冲破观念与时空的束缚,在精神的天地间自由飞翔。

请以“我思故我在”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面对笛卡尔这句广为人知的“我思故我在”,要想写成一篇出色的议论文,对高中生而言,实在有相当大的难度。

但是任何深奥的抽象道理,一旦回到日常生活场景中,特别是与我们日常经历的行为发生联系时,就变得通俗易懂了。

而且我们会感觉哲学家所说的话,也不外乎是为解决我们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惑而存在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笛卡尔的这句话,事实上是要我们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

也就是说,看看我们天天循环往复的学习行为是不是体现了真正的思考,或者说,我们的学习行为是为我们锻炼或储存思想而进行的吗?这样把笛卡尔的话同我们的日常学习行为对接起来,就会发现我们的感性材料真是不少,就会觉得想要说的话有很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爱故我思,我思故我在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充分肯定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我觉得,这是对学生的极大解放,是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特点的具体体现。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就会带来疲倦,就没有鼓舞的心情,就没有学习的兴趣。

”一个具有广泛而浓厚兴趣的人,会孜孜不倦地博览群书,学生才会学得广,钻得深,学习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让学生深爱文本
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以模块专题教学代替了传统文体教学,更注重人文内涵和学生素养的提高。

语文教科书展现的是一片五彩缤纷的人文天地:毛泽东对历史的感慨;戴望舒笔下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杜牧、苏轼等对历史遗迹发出的喟叹……它们将我们带进人生与命运、个人与国家、历史与现实的多重思考之中,我们相信,通过这些思考,学生们会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为自己的理想插上飞翔的翅膀。

语文教科书收录中外佳作,展现文学画廊,字字句句,呈演世间万象,只要我们引导学生走进了读本,一定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打动他们的心灵。

二、让学生对话文本
在新课程背景下,一种盛行的观点认为: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存在谁指挥谁的问题,教师并不比学生高明;教师是单脑,学生是群脑;后现代主义时期的到来意味着敲响“教授时代的丧钟”。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留出一些“空白”让学生去思考,去质疑。

如在讲解巴金《小狗包弟》时,学生们对后半部分文章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我并没急于讲解,而是先让学生设疑、对话文本。

学生提出了一连串的疑问:巴金为什么要把小狗送掉?送掉小狗后他又为什么自责?作者为什么经历磨难后摆脱不了“煎熬”?学生们这些问题的提出正是解决文章主旨的关键。

这一对话过程不仅让学生深刻体会了作者对小狗的忏悔之心,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巴金的人格魅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对话文本时培养了探幽索微的精读习惯,激发了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

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表达的:“所谓教育,不过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灵魂交流的活动。

”课堂中让学生对话文本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让学生深究文本
对文章的主题,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探索文章的主题时,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而且对一部分文章还可以作深入延伸地探究。

比如在讲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主旨句时,有的学生认为苏轼虽然遭贬斥,但创业雄心未泯;有的学生认为虽有“人生如梦”的感慨,但此属人之常情;有的学生认为苏轼将情怀寄托在古人身上,思想
较积极。

其实这首词充分表达了苏轼徘徊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间,既想出世,又想入世;急积极进取,又退让无为,因此我都肯定了他们的观点。

我还引导学生去探究,中国古代文人不仅苏轼,像李白、欧阳修、范仲淹等都具有这样的人格双重性,造成这种人格的根源是什么?学生在课外查资料,写探究性小论文,有一部分学生在小论文中提到,中国古代文人很明显受到两种思想的影响;一是儒家思想,人生仕途得意时,儒家进取思想处于支配地位;失意时,道家思想使他们自我麻醉,中国古代的文人很多都是这样。

这种见解很有见地。

一篇好的文学作品往往蕴涵深刻多层的思想含义,需要读者深刻挖掘,于细微处进行有创意地解读。

读者对文本审美的追求向作品透注新意的理解,所投注的东西是文本所隐显的。

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诱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多侧面,多方向去思考问题,只有学生知识丰富了,视野开阔了,思维才会活跃,才能给语文课注入新的活力,进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让学生批判文本
文本的意义具有发展性和多义性,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本需要不断地补充或修正,我们不能把某个文本的意义当作永恒的真理奉送给学生。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一文中回忆母亲,深深感悟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加倍的。

”母亲担心儿子寻短见,担心儿子没有出路。

儿子在园子呆久了,母亲不放心,就到园
子里去找,作者痛感自己的母亲是“活得最苦的母亲”,是坚忍、伟大的母亲。

作者对母亲的赞颂的确感人至深,但是有人阅读后却提出这样的看法:作者在二十多岁下过乡,经历了几年社会的风雨,思想也应该成熟了,虽有残疾,但不至于走投无路;但作者却表现得那么脆弱、自私,对母亲的感情不闻不问,耍小孩子脾气,给母亲心灵造成极大的痛苦,似乎与他的年龄和阅历有些不符,这些都应归咎于母亲对他的成长教育的失误,母亲忽视对孩子的意志、亲情的教养,导致了孩子一旦遇到挫折,就丧失了人生信心。

这也是中国家庭教育的一个弊端。

联系现实的家庭教育,这种批评的解读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

批判性阅读具有解构的性质。

我们要用自己的“前理解”去阅读,同时又借助于别人的“前理解”,努力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作品的其他含义;对理解到的意义做出独到的价值判断,而不能仅仅停留于理解本身和人云亦云,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产生联想而生成新的意义并塑造新的形象;将阅读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用生活去理解阅读,用阅读去影响生活,还原语文阅读的真正本质,这才是语文学习最有价值、最有效益的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