矸石充填水体下机械化开采项目实施方案
煤矿建下压煤矸石充填开采方案设计

煤尘:**矿2号煤层煤尘2007年经河北冀南矿业安全检测检验有限公司鉴定爆炸指数为16.55%,有煤尘爆炸性。
煤层自燃:**矿2号煤层2007年经河北冀南矿业安全检测检验有限公司鉴定为Ⅲ类,不易自燃煤层。
**矿井田东部至西固义~南留旺一线,以EF8断层和九龙矿为界,西部至北大峪~南山村~黑龙洞一线,以煤层露头线为界,东南部至赵庄~西河村一线,以EF16断层与梧桐庄矿相邻,西南部以技术边界与三矿相接,北部至黑龙洞~石桥村和南留旺一线EF29断层与泉头扩大区相邻。三矿井田南北向长约6km,东西宽约3.6km,采矿许可证面积13.8307 km2。
(3)煤层顶、底板
直接顶:厚度6.6m,灰色细砂岩,含炭质面,具收敛型斜层理。
老顶:厚度9.95m,灰色中砂岩,含炭质面,含植物化石。
直接底:厚度3.79m,灰黑色细砂岩,含泥质包裹体,具断继波状层理。
老底:厚度12.7m,麻灰色中砂岩,含泥质炭质包裹体,夹粉砂岩条带,形成明显的黑白相间互层。
(4)瓦斯、煤尘及自燃情况
(2)煤层
该区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包括本溪组、太原组和山西组,煤系总厚220m,含煤12~16层,煤层总厚约14.58m,含煤系数6.6%,由上而下编号为1号(小煤)、2上(大煤分层)、2号(大煤)、3号(一座)、4号(野青)、5号、5下、6号(山青)、6下(伏青)、7上、7号(小青)、8号(大青)、9上、9号(下架)等煤层。其中全区可采者为2、4、6、7、8、9号煤层共6层,部分可采者为2上、3、5下煤层共3层。全区可采煤层总厚度10.58m,可采含煤系数为4.8%。
充填开采实施方案

充填开采实施方案一、前言。
充填开采是指在开采过程中,利用固体废弃物填充采空区,以提高矿山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减少对地表环境的破坏。
本文旨在提出一套充填开采实施方案,以期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环境的最小化影响。
二、技术方案。
1. 充填材料的选择。
在充填开采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充填材料,如矿砂、尾矿、矿渣等,以确保填充后的采空区能够达到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满足环保要求。
2. 充填工艺流程。
充填工艺流程包括充填材料的输送、浆液的制备、充填过程的控制等环节。
在充填过程中,应加强对充填材料的质量控制,确保充填材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同时加强对充填过程的监测和控制,以保证充填效果的达到。
3. 充填设备的选型。
在充填开采实施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充填设备,如输送设备、搅拌设备、充填机械等,以保证充填过程的高效、安全和稳定。
4. 充填方案的制定。
在充填开采过程中,应根据矿山的具体情况和充填材料的特性,制定合理的充填方案,包括充填材料的配比、充填工艺流程、充填设备的选型等,以保证充填效果的最大化。
三、环保措施。
1. 废水处理。
在充填开采过程中,应加强对废水的处理,确保废水排放达标,减少对地表水环境的污染。
2. 废渣处理。
在充填开采过程中,应加强对废渣的处理,如尾矿、矿渣等,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减少对地表土壤环境的破坏。
3. 生态恢复。
在充填开采结束后,应加强对采空区的生态恢复工作,如植被的恢复、土壤的修复等,以减少对地表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安全管理。
1. 安全生产。
在充填开采过程中,应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充填作业的安全进行,防止因充填作业导致的事故和安全隐患。
2. 管控风险。
在充填开采过程中,应加强对充填过程的风险管控,如充填材料的储存、输送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以保证充填作业的安全进行。
五、总结。
充填开采实施方案是矿山开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合理实施对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提出的充填开采实施方案,旨在为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充填作业提供一套可行的技术方案和管理措施,以期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环境的最小化影响。
矿企机械化开采实施方案

矿企机械化开采实施方案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矿业的发展,机械化开采在矿山企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机械化开采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还能提升矿山的安全性和资源回收率。
为了实现矿企的可持续发展和高效生产,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机械化开采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二、矿山现状分析(一)矿山地质条件对矿山的地质结构、矿石类型、品位分布等进行详细勘察和分析,了解地质条件对机械化开采的影响。
(二)现有开采设备和技术评估现有的开采设备性能、技术水平以及使用年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三)生产能力和效率统计分析当前的矿山生产能力、开采效率、矿石质量等指标,明确与行业先进水平的差距。
三、机械化开采目标和原则(一)目标设定1、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产能的大幅提升。
2、降低生产成本,包括人力、物力和能源消耗等方面。
3、提高矿石回收率,减少资源浪费。
4、保障矿山安全生产,降低事故发生率。
(二)原则遵循1、适应性原则:根据矿山的地质条件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机械化设备和开采技术。
2、先进性原则:引进先进的机械化设备和技术,保持行业竞争力。
3、可靠性原则:确保设备运行稳定可靠,减少故障停机时间。
4、安全性原则: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四、机械化开采设备选型(一)采掘设备1、露天矿山可选用大型电铲、液压铲等;地下矿山可选用掘进机、凿岩台车等。
2、根据矿山规模和开采条件,确定设备的规格和型号。
(二)运输设备1、露天矿山选择大型矿用卡车进行矿石运输;地下矿山可采用轨道运输、胶带输送机等。
2、考虑运输距离、坡度、载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运输设备。
(三)破碎筛分设备1、选用高效的破碎机和筛分机,确保矿石粒度符合要求。
2、考虑设备的处理能力、能耗等指标。
五、开采工艺优化(一)露天开采工艺1、优化台阶高度、坡面角等参数,提高开采效率。
2、采用分区开采、陡帮开采等先进工艺,降低剥采比。
(二)地下开采工艺1、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如充填采矿法、崩落采矿法等。
矸石井下充填实施方案

矸石井下充填实施方案矸石井下充填是一种常见的矿山工程处理方式,通过将矸石等废弃物填充到矿井下方的空间中,可以有效地减少对地表环境的影响,提高矿山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本文将就矸石井下充填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旨在为相关工程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前期准备工作。
在进行矸石井下充填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这包括对矿井下方空间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确定矿井下方空间的可充填性和承载能力。
同时,还需要对矸石进行分类和处理,确保填充物质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此外,还需要进行充填工程的设计和方案制定,确保充填工程能够安全、高效地进行。
二、充填工程实施。
1. 施工准备。
在进行充填工程实施之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搭建施工设施,布置施工场地,配备必要的施工机械和设备,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到位。
2. 矸石输送。
矸石井下充填需要将矸石从地表运输到矿井下方的空间中。
在进行矸石输送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输送方式和设备,确保矸石能够安全、高效地输送到指定位置。
3. 充填施工。
在进行充填施工时,需要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要求进行操作。
确保充填物质能够均匀地填充到矿井下方的空间中,避免出现空隙和不均匀填充的情况。
同时,还需要对充填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三、施工后期工作。
1. 工程验收。
在充填工程完成后,需要进行工程验收工作。
对充填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确保充填工程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 后期监测。
充填工程完成后,还需要进行一定时期的后期监测工作。
对充填区域的变形和稳定性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以上就是矸石井下充填的实施方案,希望可以为相关工程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实施,确保充填工程能够安全、高效地进行。
煤矸石充填

煤矸石充填技术方案一、煤矸石充填意义:1.可以实现煤矸石不升井,减少运输费用,减少地面占地和环境污染。
2.煤矸石充填采空区实现以矸换煤,可以减少地表下沉,使对土地和建筑物的破坏降到最低,减少赔偿费用。
3.煤矸石充填采空区,减少对顶底板破坏,从而减少顶底板水的涌出,降低回采工作面水患威胁、提高回采效率、提高煤质和降低排水费用。
4.煤矸石充填采空区,将采空区底板覆盖上密实的充填体,减少瓦斯涌出,保证回采快速、安全。
5.煤矸石充填采空区,将靠近留巷段的采空区充实,可以保证充填留巷效果,降低留巷费用。
从而实现无煤柱开采,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减少巷道掘进量,缓解采掘接续紧张。
&更有利于分储分运效能的发挥,有利于单轨吊系统的运行和彻底消灭井下地轨。
7.成熟、高效的充填技术可为受水害威胁的后组煤开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煤矸石充填方式的选择:㈠泵送膏体充填方式:1国外膏体充填:膏体充填技术在国外金属矿山已经有20 多年的发展历史。
世界上首次膏体充填试验是1979年在德国格伦德铅锌矿进行的。
试验成功以后,膏体充填技术在澳大利亚、奥地利、加拿大、英国、摩洛哥、葡萄牙、俄罗斯、南非、美国等国家的金属矿山得到了推广应用。
2国内膏体充填:⑴ “八五”、“九五”期间,甘肃金川有色金属公司与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合作,利用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全尾砂膏体泵送充填工艺及其设备研究”,在金川二矿区建成了我国第一条主要利用洗选尾砂、棒磨砂和粉煤灰的膏体充填工艺系统,其中,水泥浆独立泵送,在井下离充填点20-30m处与集料膏体浆液混合,与水泥浆混合后的膏体充填料浆重量浓度为82%水泥用量平均280kg/m3,充填体最终抗压强度大于4MPa该套膏体充填工艺系统采用德国施维英公司生产的KSP-140HDR矿用充填泵,泵送压力13MPa充填能力100m3/h,利用自制的双轴连续搅拌机制浆,由美国霍尼韦尔公司生产的TDC-3000 型工业集散控制系统实现了计算机控制。
井下煤矸分离与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技术

井下煤矸分离与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技术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固体填充采煤技术的进展,之后分析井下煤矸的分离方法与系统以及装备,最后是对井下煤矸分离与固体充填采煤系统的设计进行阐述,旨在体现井下煤矸分离与综合机械化固体填充采煤技术的好处。
关键词:综合机械化固体填充采煤发展;井下煤矸;分离方法;设计;综合机械化固体废弃物充填采煤技术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并且在采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不仅有利于矿井的绿色开采,还提升了我国的经济效益。
本文就井下煤矸分离与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技术展开研究和探讨。
一、固体充填采煤技术的研究(一)建筑物下的固体充填采煤对于建筑物下的固体充填采煤技术来说,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控制充填密实度才能使地表建筑得到充分保护。
具体的设计施工流程就是在确定覆岩结构和压煤类型的基础上,再根据建筑物的抗变形能力确定地表移动和变形的最大限度指标,再根据相关计算方法将最大等价采高计算出来,最后再根据相关参数确定工程的控制指标,最终完成对于固体充填采煤的设计。
(二)水体下固体充填采煤水体下固体充填采煤最为关键的部分就是对隔水关键层稳定性的控制以及覆岩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的控制。
其主要的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三)铁路下固体填充采煤根据相关统计表明,煤矿的开采对铁路的影响主要分为3种:其一是矿区专用线;其二是铁路支线;其三是铁路干线,其工程设计的重点与上两个不一样的地方是如何将其设防标准合理确定。
(四)井下煤矸分离与矸石充填采煤这种采煤技术是我国采煤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方向,这对矿井管理的水平有更高的要求。
二、井下煤矸分离方法与系统以及装备井下煤矸分离的过程有一定的要求:首先要适应井下空间狭小,其次是安全性能高,最后是要满足生产能力和连续生产的要求。
就井下煤矸分离过程中的要求体现出了设备选取的要求,所选用的设备不仅要体积小、防爆性好还要具有实用性强、分选效果好以及可靠性高。
就目前我国井下煤矸分选的方法主要是3种,(1)煤矸选择性破碎法,(2)重介质选煤法,(3)动筛跳汰法。
综合机械化超高水材料袋式充填采煤技术要求-编制说明

《综合机械化超高水材料袋式充填采煤技术规范》编制说明标准编制组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本标准的制定计划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归口上报并执行,经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正式列入2016年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项目编号为20161825-T-603,项目名称为《综合机械化高水材料充填采煤技术要求》,起草单位为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生产力促进中心、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等。
(二)协作单位本标准制定的协作单位主要有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能源充填采煤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北充填采矿技术有限公司、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煤炭科学研究院。
(三)主要工作过程(1)建立标准起草组该标准提出后,于2016 年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立项,2016年12月成立了由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充填采煤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组成的标准起草组。
(2)形成标准草案标准起草组于2016年12月启动本文件的调研工作,并于2017年5月底前完成了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工作。
起草组经多次组内研讨,确定了标准的框架和主要内容,并于2017年10月形成了标准草案稿。
(3)征求意见阶段标准起草工作组先后召开了多次组内研讨会,对标准草案进行了讨论。
根据专家意见,起草组对草案内容进行了修改,于2018年12月底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四)主要起草人及所做的工作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为杨忠东、张党育、孙春东、高会春、卢志敏、李继升、杨洪增、秦大健、宋佳、刘富、郑厚发等。
根据任务分工,孙春东主要做了制定详细工作计划,卢志敏、李继升、杨洪增、秦大健等进行了前期资料的收集、标准制订初稿的起草以及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讨论修改等工作,其他人员也都一起参与了调研,多次开会讨论,共同修改完善标准。
二、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说明(一)编制原则本标准的编制原则主要包括:(1)本标准在结构和编写上严格按照GB/T 1.1-2009的规范要求。
(2)本标准的编制注意协调一致的原则,与已经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规范相协调。
平煤十二矿矸石充填综采投料系统设计

收稿日期:2012-07-01作者简介:王广杰(1974—),男,河南襄城人,助理工程师,2009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现从事煤矿生产技术工作。
平煤十二矿矸石充填综采投料系统设计王广杰(平煤股份十二矿,河南平顶山467000)摘要:为解放“三下”压煤,提高矿井资源采出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平煤股份十二矿应用了矸石充填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
通过对矸石充填开采运输系统的分析,结合矿井实际,设计了与矸石充填技术相配套的投料系统,解决了矸石运输中的各种问题,满足了工作面充填开采的需求。
关键词:充填开采;矸石;投料井;运输系统中图分类号:TD823.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3-0506(2012)11-0027-02截至2011年底,平煤十二矿储量约2894万t ,其中建筑物下压煤总量约为1200万t ,其他储量大部分为深部资源,埋深达1100m ,防治瓦斯突出任务艰巨。
为延长矿井服务年限,缓解生产接替紧张局面,实现矿井可持续发展,十二矿在集团公司支持下,经过外出实地考察和充分论证,决定在该矿工业场地和村庄保护煤柱下实施矸石充填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
矸石充填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1]是指利用矸石置换建筑物下、水体下、铁路下所压煤炭,其充填开采工艺为综合机械化充填开采。
如何把地表的矸石安全高效地运输至井下工作面是实现矸石充填长壁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的关键,因此,必须科学设计矸石从地表至井下的运输系统,以满足井下充填开采工作面的需要。
1投料系统概述投料系统的设计思想是将地表矸石山矸石破碎后,经胶带输送机运输至地面充填控制室,通过从地面垂直向下开掘的投料通道运输至井下,再用运矸胶带输送机将矸石运输至充填工作面。
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投料系统工艺流程根据现场情况及总体设计要求,平煤十二矿设计采用投料系统如图2所示。
图2投料系统示意2矸石地面运输系统设计十二矿矸石山的矸石来源主要为洗选矸石和掘进矸石,其中掘进矸石粒度较大,如直接投放进投料孔,容易造成投料井堵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辰溪矿业有限公司蒋家坪煤矿矸石充填开采技术在水体下薄煤层机械化开采中的应用实施方案
一、项目实施矿井基本情况
蒋家坪煤矿为湖南省煤业集团辰溪矿业公司下属矿井,始建于1977 年7 月,1981 年投产,设计生产能力 6 万t/a ,核定生产能力13 万t/a 。
该矿井采用斜井多水平开拓方式,分-50m 、-
250m 、-370m 三个水平开采,现生产水平为-370m 水平。
下一步即将开采39 采区、49 采区,39 采区、49 采区上方地表为沅江(也称沅水)。
二、项目实施目标及意义
(一)通过水体下矸石充填机械化开采薄煤层后,可以盘活整个39 、49 采区(沅江下)储量合计为76.3 万吨。
因工作面长度从
50m 调整到100m ,保护煤柱从9m 调整到2m 。
故采区回采率由原先的85% 提高到98% ,可解放13% 的储量,即通过提高回采率,可减少煤炭资源损失量76.3 X13%=9.9万t。
采区生产能力可提高至9万t/a。
通过
此次工业试验,掌握薄煤层机械化开采的关键技术及工艺,为推广该技术奠定基础。
(二)矸石的循环利用,消除矸石露天排放引起的环境
污染和占地问题。
井下处理矸石可达到30万t,采用矸石充填
可每年减少侵占 1 亩山地,折合征地费用 3 万/亩;改变矸石出井引起的表塌陷、地下水流失、大气和水污染等严重破坏环境的局面。
(三)矸石不出井可大大降低矿井的提升运输压力,提高矿井的生产能力。
(四)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将真正做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两型示范样板,有较为广阔的推广空间。
三、组织机构我公司与立达公司联合组织成立了研发小组组
长:赵正稳
副组长:张江柳曾石生
成员:梁霖张嗣兵李作水李青锋彭刚彭文庆
四、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时间为一年(2013年2月〜2014年2月)。
重点工作为第 4 阶段,即矸水体下矸石充填机械化开采薄煤层的工业试验。
第一阶段:2013 年 2 月承担单位继续完成项目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协作单位完成水体下矸石充填机械化开采薄煤层技术方案的编制工作。
第二阶段:2013 年 3 月〜2013 年 4 月
完成水体下矸石充填机械化开采薄煤层技术的关键设备、技术的设计工作。
第三阶段:2013年5月〜2013年6月
完成水体下矸石充填机械化开采薄煤层工作面作业规程及安全技
术措施的编制、巷道掘进工作、设备安装与调试、人员配备调整等。
第四阶段:2013 年7 月〜2013 年12 月
水体下矸石充填机械化开采薄煤层的工业试验,分为试验准备、试验调试、试验优化及稳定生产等几个阶段。
承担单位完成工作面、上下两巷的日常矿山压力观测及地表沉陷观测。
第五阶段:2014 年 1 月
水体下矸石充填机械化开采薄煤层指标的收集与整理,五、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为保障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拟采取以下措施:
( 1 )蒋家坪煤矿煤矿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对项目进行监管。
( 2 )为增加项目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加强项目资金的管理与监督,有效合理使用项目资金,湖南省辰溪矿业有限公司蒋家坪煤矿将成立以矿长任组长,分管财务的副矿长任副组长,财务科负责人为成员的资金管理领导小组。
项目资金实行专户管理,设定专门负责项目资金的会计人员,具体负责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并制订项目资金财务管理制度。
对拨付的项目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单独核算。
(3)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工人素质,确保项目完成预期成果。
聘请湖南科技大学科研攻关人员入驻现场,为项目提供技术保障。
(4)成立通风、支护、掘进、安全小组,为项目安全实施提供保障。
( 5 )项目合作单位为湖南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矿业工程
学科创建于1978 年,是原煤炭工业部所属高校在江南地区设立的唯一以煤矿开采为工程背景的学科,是我校创建最早的学科之一。
三十三年来,本学科以湖南、江西、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南方省区煤矿开采为工程背景,围绕南方矿区开采过程中的科学和技术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形成了南方复杂煤层开采、南方煤矿灾害预防与控制、岩石力学与岩层控制、地表沉陷控制与保水开采、矿山职业健康与环境控制等 5 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其实验室总面积达7200m2 ,教学科研设备较为齐全,仪器设备总值2135 万元。
拥有RMT -150C 实验系统、气相色谱仪、甲烷吸咐常数测定仪、低温盐水机组、防爆探地雷达、大型相似模拟实验
台、FLAC3D 、UDEC3D 数值计算
软件等万元以上仪器设备合计186 台件。
有中外文纸质藏书
6 万余册,中外文纸质期刊92 种。